浅谈环境心理学与校园规划设计的论文

合集下载

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环境浅述论文(2)

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环境浅述论文(2)

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环境浅述论文(2)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环境浅述论文篇二《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导识设计》【内容摘要】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环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校园导识系统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尝试以环境认知理论为依据,对现代校园导识设计进行改良实践,希望以此提高高校校园导识系统的实用性,并为校园导识设计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环境认知理论高校校园导识设计随着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不断成熟,设计师对环境心理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使环境心理学这一应用学科成为环境艺术设计者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有力工具。

另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新兴的校园建设中,仓促规划和施工使多数高校环境设计在设计形式上有恢宏的气势,却给使用者和外访者造成了许多不便,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高校校园导识系统的设计问题。

在新建校园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规划与设计,如何在校园导识系统设计细节上体现校园环境文化以及功能上的优化,是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将环境心理学运用在导识系统设计中,目前还是一个新的领域。

对于平面设计师而言,在进行校园导识设计的同时,如果能够考虑到导识系统在其所属环境中的重要功能,将大大提升导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一、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概述1.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与特点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和环境互相作用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较宽。

根据众多研究此领域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来看,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心理系教授保罗·贝尔对环境心理学做的定义是较为合理的,“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

作为研究环境以及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环境心理学,它最初是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演化而来,其核心是研究环境与人互相作用的能动关系。

此外,环境心理学除了早期的“刺激—反应系统”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与认知理论外,环境中的社会行为、环境评价理论都为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建设(本部)

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建设(本部)

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建设(农大本部)刘腾(生命科学学院 11级生科3班 20113164)摘要以环境心理角度分析校园绿化的意义与功能,主要是改善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弱噪音等方面功能。

关键词校园绿化意义功能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农大本部相应也有着而悠久的历史,校园环境十分优美,绿化建设也十分到位。

校园内部区域的绿化在改善校园环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实际阐述了校园绿化的意义和诸多功能。

一、绿化的意义校园绿化是成功地进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绿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教育也应体现在为其营造适合大学校园特点的绿化环境高等院校同时要满足教、学、研究、生活、交往的各种不同需求,随着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及城市环境艺术水平的发展提高,随着现代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大学对校园绿化品质的要求更高在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面貌和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联系校内各功能区的必要手段,对发挥校园环境的生态功能、提高环境品质、塑造人文环境、划分空间与营造景观等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其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尝试从高校校园绿化的功能、各种功能区绿化的特点出发,探讨存在的不足,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绿化的功能2。

1 生态功能绿化植物具有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隔声减噪等生态功能校园的师生学习和工作需要良好的环境以保持头脑的灵活,保持空气的清新是至关重要的据国外研究,如果城市中每人可以有10平方米树林或23平方米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使空气新鲜。

2。

2 心理和生理功能绿地反射的光线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而且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在树木繁盛的绿色空间,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尤其对于用眼较多的脑力劳动者,如学生、老师和科技工作者等。

2.3 美观功能一所校园,景观绿化平面上往往形成点、线、面的格局点、线、面交替运用、上、中、下穿插渗透,构成了多层次的丰富的绿化景观植物的优美的姿态、和谐的颜色搭配、合理美观的配置,精致的小品和美观的雕塑,给人以美的享受。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环境心理学开始以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为重点,后来发展为研究“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篇一《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环境建设》摘要:高校的院系资料室是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教学、师生学习、科研等服务,本文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中环境与人的交互影响,指出高校院系资料室应回归环境建设本位,为师生学习和科研创造一个优质、专业的环境。

关键词:院系资料室;环境心理学;环境建设过去,我国高校基本上是校、系两级建制,校有图书馆、系(部)有资料室。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以不同形式进行着合并、重组、优化,绝大多数高校将学科性质接近的系(部)组合成二级学院,系(部)成为学院下设的机构,根据高校科学研究的需要有些系部变成了科研所,或在系(部)的基础上成立了科研所。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原系(部)资料室进行整合,或保留原系资料室,或合并成院资料室,或整合成校图书馆分馆(资料中心),或并入学校图书馆。

在资料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高校院系资料室如何服务、建设和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教高[2002]3号)“第八条高等学校的院系资料室是全校文献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全国各高校基本都有院系资料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作用,并与学校图书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了学校的文献保障体系。

但是,目前高校院系资料室的事业发展却遇到了一些困境,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高校院系资料室是师生学习、阅读、查阅资料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在自然环境上应宽敞明亮,人文环境应舒适幽雅,然而,由于过去办公房屋紧缺,大多数资料室空间狭小、光线不足、阴暗潮湿,没有足够的桌椅、书架,报刊、书籍随意摆放,使查阅资料的师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摘要:现代高校校园不再仅仅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研究的场所。

多种教育形式在大学中并存,不同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在学校中交叉、碰撞、交流,给大学校园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环境心理学中关于认知地图,环境的认知与体验,以及私密性、领域性研究等理论及其应用在现代高效设计中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校园景观设计;校园意象;场所精神Abstract: the modern college campus is no longer jus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learning, research place. A variety of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university coexist, different life, way of study and working in the school crossing, collision, the exchange,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brought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bout cognitive map,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gnitive and experience, and the illicit close sex, sex research field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efficient design have obvious guidance.Keywor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Campus image; Place spirit随着众多高校新校区的建立,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浅谈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浅谈环境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环境心理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兴起的,目前环境心理学已经成为了21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较有突破的一个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浅析城市广场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论文关键词】城市广场环境心理学人性化行为空间行为轨迹【论文摘要】在现代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城市广场已经是现代城市当中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交流、娱乐场所,而且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不仅展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广场设计应以城市居民为中心,要以人为本,达到广场的人性化。

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以人的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为主题探讨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性。

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形式,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娱乐、漫步、用餐、或观察周围环境的场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为了追求广场的规模和数量,开始盲目的建设广场,而不注意城市自身的环境状况出现了:广场过大,而无人观赏,而且没有人可待的地方。

让人感到空空旷旷的,或者说不像广场。

诸多的现象是因为设计者没有以广场的作用及人的需求去设计一个广场。

建设一个广场的目的就是为本城市本地区的市民服务的,广场吸引不了市民,得不到市民的赞扬,广场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环境心理学与广场的发展史书记载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所使用的场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进人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时期,而现代城市广场则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广场,有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及娱乐广场、交通广场等等。

不同功能类型的广场最终目的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娱乐场所。

一个广场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广场的使用性,在现代的广场使用的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场让人感到过于空旷,甚至在广场当中有机动车辆行驶,人在广场中活动没有一定的安全性。

环境心理学论文 周

环境心理学论文 周

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建设——以肇庆学院为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

”由此可见人所处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都在这个浓缩的小社会里。

大学校园环境不仅影响着大学的形象,还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是大学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处理环境才能符合人的心愿。

以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来进行校园环境设计,将学生的行为模式与校园环境的互动关系最为研究对象,将有利于塑造出尺度适宜、环境适宜、变化丰富的多层次室外空间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校园绿化环境。

本文将以肇庆学院为例,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评价校园绿化建设。

对于校园环境设计,首先要明确学校的职能,不能把学校功能的理解偏重于对学生的管制、管理,学生相对处于被动和受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没得到足够重视。

学校使用的主要人群是学生和教师,行为模式主要是学习和教学,还有平时的教学交流和课余休憩娱乐。

校园环境建设的目的就是服务师生,为师创造优美的环境。

从心理学中的唤醒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校园的特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刺激,它会提高师生的唤醒水平,使其产生积极的、愉悦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正如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首期建筑完工及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大卫·乔月·况说:“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池池的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实实在在的教育作用,就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教育。

”例如我们学校在主入口处开辟较宽阔的广场,广场居中有喷水池,后面以飞机外形的行政楼为背景,它以自己明确的主题性和强烈的标识性使每一位学生难以忘怀,这几乎成了我学校的标志。

从领域性的角度来看,校园的特色还可以增加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因为校园环境的与众不同,使身在其中的师生从内心里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其情感的归属。

教育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心理学论文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引言校园环境绿化是师生感官与精神的综合体验,优秀的校园绿化能体现一个大学的精神与文化。

井冈山大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大学,校园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绿化也不断更新。

本文结合井冈山大学的校园绿化现状,用环境心理学的生态知觉理论探讨师生的行为心理与校园绿化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设计提供借鉴。

2相关概念2.1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表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2.2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设计“校园”源于拉丁语“campo”,意指一块连绵不断的绿色场地[2],特指学院或大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传统教育出现文人园,哲学家们在露天场所公开讲学,例如柏拉图就在雅典城内开设讲堂,园内有供散步的林荫道、树木、凉亭等,这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雏形。

随着时代变迁,大学的发展,目前广义的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设计,不仅指校园户外景观范围内教学区、办公区、宿舍生活区等范围物质环境,还包括校园空间氛围、场所精神等非物质环境。

3环境心理学国内外研究概况3.1国外研究概况关于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其最早的名称提出者是纽约的普洛尚斯基(ProsesJ.Gibson)创立的,知觉是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人感知到的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4]。

在生态知觉理论主要有三重含义,第一:将为它的使用者群体提供便捷性,需要能方便地到达它所在的位置,因此一般人都有走近路的习惯;第二,环境对象要有明确的意义,是由环境的物质特性直接显示出周围人群所需要的功能意义,这就是场所精神;第三,要让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比如依靠性让使用者感受安全。

4.2.1走近路走近路习性是一种行为现象。

环境心理学论文

环境心理学论文

环境心理学论文目录随着众多高校新校区建设,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工作显得日益重要。

特别是现代大学校园空间较之老校区无论是在校园的教学、交往和生活等具体空间的设计上,还是从校园整体规划的理念和模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何能为师生在新的校园环境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成为每一个校园设计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

就校园景观设计而言,现代大学校园环境呈现出整体性、自然性、人文历史性和综合性等多种发展趋势。

环境心理学最终的研究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为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

尤其是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公众期待环境心理学的出现能够缓解环境危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设计出符合使用者需要的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环境,成为环境设计师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能帮助环境设计师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了解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了解环境受众的心理活动规律,对设计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设计心理学中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揭示环境受众的心理活动规律,帮助环境设计从业者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规避那些不符合人的行为习惯的设计方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老年人口的照顾与护理问题,是将来要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此背景下,居家养老是绝大部分老年人的选择,家居环境的设计将直接关系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必须对此提出更高的要求。

文章针对老年人群在居家生活中常出现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问题,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设计心理学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老年居家环境设计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在满足因素的功能基础上老年家居环境设计中还需改进的设计要点,以创建更佳的养老环境,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many new university campuses,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university campus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In particular, the modern university campus space compared with the old campus, whether in the campus teaching, communication and life and other specific space design, or from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campus concept and model have undergone great changes.How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new campus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every campus designer must face.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is located, and reveals the law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s far as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is concerned, the campus environment of modern university presents many development trends, such as integrity, nature, human history and comprehensiveness.The ultimate research aim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s to improve human lif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individual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specially in todays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public expects the emergence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can alleviate environmental crisis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demanding, how to design a safe, comfortable, pleasant and aesthetic environ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users, has become the environment designers need to focus on thinking and solving problems.Design psychology, as a new subject, can help environmental designers to use relevantpsychological knowledge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y law of environmental audiences, and have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design.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mind,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design psychology, and help environmental design practitioners to formulate reasonable design schemes by revealing the laws of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of environmental audiences, so as to avoid design scheme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peoples behavior habits.China is the fastest ag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the care and car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s a key issue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In this context, home-based old-age care is the choice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elderly, home environment design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we mus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Aiming a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t often appear in the home life of the elderly group,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old-age home environment by using the methods and steps of design psych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oint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e design of the old-age hom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meeting the factors of old age, so as to create a better old-age environment and pay real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第一章研究背景1.1实用主义的基调20世纪,实用主义在美国盛行,并对教育、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校园设计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使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既可以提高校园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求。

首先,校园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

针对视觉体验,景观设计必须注重合理的颜色搭配、设计比例等,使学生在校园内看到的建筑和景观能够产生舒适愉悦的感觉。

针对听觉体验,校园景观设计应避免产生嘈杂的环境,如车流声、机器噪音等,保持安静的环境。

针对触觉和嗅觉体验,景观设计要注重绿化、味道、质感等方面,使学生在校园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其次,校园景观设计应考虑学生的社交心理需求。

社交是学生在校园中常常面临的问题之一,学生在校园中的交往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因此,校园景观设计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合社交的空间,并确保这些空间的可达性、可见性和可用性。

例如,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公共空间,如休息区、咖啡厅、读书房等,以便他们与他人聊天、交流,建立友谊和关系。

第三,校园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

校园生活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焦虑,因此校园景观设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缓解心理压力的场所,如休息室、户外健身器材等。

提供这些设施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第四,校园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

认知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部分。

因此,景观设计应该给予学生不同的认知体验,使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新的信息和启发。

例如,景观设计可以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或特色景观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想像力。

总之,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指导和帮助,让设计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校园环境。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摘要】现代社会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心理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概述,高校校园景观特点分析,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重点介绍了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结论部分总结了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从而创造出更适合学生心理健康的优美校园环境。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心理学、高校校园景观、学生心理健康、设计原则、案例分析、应用、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校园景观一直被视为高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人们对环境心理学的关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高校校园景观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而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可以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对高校校园景观进行评析,探讨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建议。

通过对高校校园景观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好的景观设计方案,从而创造更适宜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对高校校园景观进行评析,探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过分析高校校园景观的特点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旨在揭示高校校园景观如何影响学生的情绪、行为和学习效果,从而为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总结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不同设计方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具体的参考和建议。

通过研究该主题,旨在促进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结合,提高高校校园环境的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浅谈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心理学期末论文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10应用心理学B班何启龙104010381浅谈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摘要: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因此校园景观的设计需要与环境心理学相结合,充分符合学生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很多地方很好的融合了环境心理学的知识,但在一些地方任然有所不足,有待改善。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1、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设计简介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三所王文胜所长主持规划设计,一期用地2000亩,规划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二期用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设计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概念:a.复合校园:以包含生活、教学、运动等复合功能的学科群为主体,不同学科群有机结合的可步行的校园。

b.可持续校园:以节能、节地为主要目标,可以健康运行的绿色校园c.开放校园:以提升城市环境为己任,包含多重开放空间,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校园。

d.人文校园:以秉承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校园精神的主线。

e.花园校园:体现呈贡新城鲜花、田园、山水的独特概念。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地图2、环境心理学概述环境心理学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心理学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究,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物质环境有力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同时人作为环境的塑造者和使用者,也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并在长期的共生和演变中,或是改变环境适应自身,或是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3、环境心理学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3.1知觉的整体性和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觉经验是完整的格式塔,不能人为的区分为元素;整体先于部分,并非部分之和,而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有同样的格式塔性质,具有两两对应的关系,它们都是同型的现象。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校园环境营造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校园环境营造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校园环境营造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校园环境营造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校园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校园环境的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健康成长,也是一所学校整体形象的体现。

因此,如何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营造校园良好的环境,成为了教育界和城市建设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领域。

在校园环境中,环境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从人的角度出发,把握校园环境与学生的关系,优化校园空间的设计和营造。

一、营造合适的氛围氛围是人们处在不同校园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情绪、意向和天气等方面的综合体验。

在校园环境中,学生的精神观念和心境受到氛围的影响很大,因此,校园环境的氛围营造十分重要。

1.创造温馨充满的氛围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场所,而校园更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因此,校园环境中应该创造温馨贴近的体验,营造出一种充满人情味和家庭氛围的氛围。

设计学生食堂的时候,应该创建一个柔和、亲切、温馨又不失轻松愉悦的气氛,以促进学生食欲的增加。

此外,还可以采用自然素材、自然光照等方式,创造自然舒适的环境氛围。

2.创造开放、多元化的氛围校园是知识、文化多元化交融的地方,应该创造一个开放、多元化的氛围。

校园内的建筑设计和色彩搭配应当全方位的应用,体现多元文化的共存,让学生在感受到学校多彩的风景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学习环境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构建适宜的空间空间是行为和活动的场所,其布局和结构对人的行为、思维和心理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校园环境中的空间构建应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评估和思考。

1.提供宽敞自由的学习空间现如今,学校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注重自主学习和创新,因此,校园与自由的学习空间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这种空间还应提供温馨的氛围、适宜的气氛、多元化的人际交往环境、充满活力的生命力气息等等,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们自由思考和自主学习。

2.建设宽敞和谐的活动场所在校园中,学生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校园的活动场所应该宽敞、优美、和谐,以适应学生的各种活动需求。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在环境心理学的指导下,注重营造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校园布局、景观绿化等,提升师生情感体验和认知品质。

情感和认知因素对景观设计起着重要作用,影响个体对环境的感知与评价。

社会互动与环境设计密切相关,创造支持学生交流和合作的空间。

学习和工作效率与环境心理学的关联也备受重视,营造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提高效率的环境。

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实现更好的教育和工作环境。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提升学习和工作体验具有实际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情感、认知、社会互动、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实际价值、未来发展、总结、展望1. 引言1.1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影响的学科。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心理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人类对环境的感知、情感和行为,景观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更加舒适和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校园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知识,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偏好,创造出符合人类心理需求的校园环境。

从景观材料的选择到色彩搭配的设计,都可以在环境心理学的指导下实现更好地与使用者需求的契合。

而情感和认知因素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情感反馈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校园环境的喜好和满意度。

在景观设计中考虑到用户的情感需求和认知特点,可以帮助设计师打造出更加具有性格和个性化的校园景观,提升整体环境品质和用户体验。

2. 正文2.1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日益凸显。

一个优美、舒适、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摘要】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评析了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应用。

在首先介绍了高校校园景观的概念,然后阐述了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目前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校园景观的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环境心理学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指导,促进校园环境的改善与升级。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心理学、设计、问题、建议、案例分析、重要性、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校园景观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校园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校校园景观作为学校的“面孔”,不仅仅是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更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当前一些高校校园景观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环境破坏等问题,给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探究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校园环境,本研究将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与评析。

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可以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案例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提升高校校园环境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揭示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和规划提升高校校园的整体环境质量,创造出适宜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

通过研究高校校园景观的概念和环境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我们旨在深入理解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发现和解决现有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出相关建议,我们希望能够为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有效的改进方向,从而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创造一个更舒适、更宜人的校园环境。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一、前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的过程,除了考虑到美学、工程等方面因素外,也需要考虑到人类在校园环境中的感知、情感等心理方面因素。

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如何通过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景观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创造符合人类需求的校园环境。

二、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探究人类在不同环境下感知、认知、情感、行为、健康等方面的改变,以及环境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因为大学校园是一个人们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在该环境中心态和情绪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对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环境心理学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 建筑和景观的结合建筑和景观的结合可以帮助创造一个支持大学生活的环境。

建筑和景观的结合可以更加适应大学生活的需要,从而增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例如,在建筑和景观结合的设计中,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环境,可以增加大学生的获得感和学习动力。

2. 设计与人类行为模式之间的协调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尽量考虑人类行为的模式。

例如,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向变化很大,所以在设计中应该增加人们的行为空间,从而增加学习和生活的便利性。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校园各个部分的不同需求,为不同的学生和老师提供适合的设计方案和功能。

对于大学生人群普遍喜欢的休闲时光,可以设置相应的设施,如花园、休息区等。

3. 营造建筑和景观的文化氛围建筑和景观的文化氛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加充实的体验。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文化元素的融入,如在建筑物周围添加文化特色装饰,设置人文书籍广场等,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化底蕴的魅力。

环境心理学在校园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环境心理学在校园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环境心理学在校园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尤其关注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对空间的感知及其行为。

这一学科在校园设计中尤为重要,因为校园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学生成长和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健康发展、增强社会互动,因此在设计校园时充分考虑环境心理学的原则至关重要。

在校园设计过程中,多个元素需要综合考虑,包括空间布局、绿化设计、光照、噪音控制、以及社交空间的安排等。

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情绪、行为和学习成效。

空间布局在校园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能够刺激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相较于传统的教室模式,灵活配置的空间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和互动实验等。

此外,空间中通透的视线安排也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得他们在学习时更加专注。

绿化设计是影响校园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校园内适当设置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提升空气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

植物的存在能够降低压力、提高注意力,这是因为自然界对人类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通过营造植物覆盖好的学习区域,比如户外教室或者花园,学生能够享受自然,在静谧的氛围中增强学习效果。

光照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

充足的自然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心情并改善注意力,因为光线直接影响人的生物时钟和心理状态。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和窗户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

此外,合理的人工照明系统也很关键,应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进行灯光的选择与布置,优化学习和交流体验。

噪音控制是校园设计中的另一项挑战。

研究发现,环境噪音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时。

因此,在校内各个区域设计时,要考虑隔音材料的使用和噪声源的合理布局。

例如,将喧嚣的集会空间与安静的图书馆分隔开,以减少相互干扰,对提高整体学习环境的舒适度有显著帮助。

社交空间在校园设计中也占有重要一席。

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规划研究

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规划研究

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规划研究摘要:高校校园一直是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所以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应该满足师生各方面的需求,使其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并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环境心理学融合了心理学、建筑学以及生态学等相关学科,是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因此,将环境心理学应用于校园规划设计之中,进而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相关论述,并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校园规划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新校区、新校址是当今高校的一个发展趋势。

新校区的校园规划与建设,必须有别于老式校园,既要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以体现出办学特色与时代气息,又要具有功能的设施供师生使用。

现代建筑设计为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多追求样式新颖、造型另类,但是校园规划绝对不能单纯的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长期在校园中工作、生活、学习的师生们的心理感受,这是由校园建筑自身特点来决定的。

校园内的建筑设施主要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合理的校园规划绝不应该是仅供欣赏,更要从全局着手,使校园里呈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气息、到处洋溢着活力与挑战的氛围,令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舒适、放松的工作、学习,从而改善师生的心理环境,对工作和学习怀有更高的热忱。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规划设计需要引入环境心理学的设计理念,这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环境心理学概述(一)环境心理学的内涵环境心理学是指融合心理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继承历史上成功的环境设计经验,并从人们的心理需求出发,对环境加以改善,从而使人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环境心理学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的原因就是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一方面,社会环境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人作为环境的使用者,也会对这一环境产生一种心理、行为上的反应。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景观评析高校校园景观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学、科研成果。

而环境心理学则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该学科深入探讨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情感和心理状态。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评析高校校园景观,可以更好地了解校园景观对师生的影响,为校园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一、景观设计与人的行为1. 整体布局校园的整体布局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校园设计合理、布局科学的校园可使学生行为更加规律和有序。

景观设计师在规划校园布局时应该充分考虑校园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合理性。

校园的主要建筑、教学楼、宿舍和体育设施等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布局,使师生出行更加方便,增加校园的互动性和渗透性。

2. 建筑环境校园建筑环境的设计和布局,对学生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建筑的高度、密度、开敞度等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行走路线、停留时间和视野范围,太过密集的建筑会让人感到压抑,而过于开敞的环境则会让人感到孤立。

在设计建筑环境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创造出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3. 绿化环境校园的植被绿化对师生产生重要影响。

绿色植被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减轻疲劳,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绿化植物还能够净化空气,改善校园的微气候环境,提升校园的整体环境品质。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绿化环境的规划和布局,创造出令人愉悦的校园环境。

二、景观设计与人的情感1. 色彩搭配校园的色彩搭配对学生的情感产生直接影响。

明亮的色彩会让人感到愉悦和兴奋,而深色的色彩则会让人感到压抑和疲劳。

在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创造出符合师生心理感受的环境色彩。

2. 视觉享受校园景观的设计要体现视觉享受,增加美感元素,提升人们的情感体验。

在校园的中心区域可以设计雕塑、喷泉等艺术景观,增加校园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为师生提供更多的视觉享受。

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景观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景观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景观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校园不再仅仅是一个供教师和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休憩的场所,还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甚至可作为城市的一个新地标。

大学校园内存在的多种不同却又大致相似的生活方式、习惯给校园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环境的认知与体验、对人心理活动的捕捉,对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校园意象;公共空间在新时代下,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校文化特色、符合当下人们的理念和习惯的校园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校园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环境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

环境心理学主要从人的心理出发,从人的角度探讨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以便设计出适合教学、休憩的校园景观。

1基本概念1.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人类活动与社会环境,特别是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就现代校园景观设计而言,研究环境心理学有利于了解人对环境的心理判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把握校园空间的意象,塑造舒适、真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户外空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2环境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思维——景观与人之间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更重要。

那么,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未来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未来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以下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校园景观。

1.2.1公共性在景观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就是公共空间。

人不仅需要私密空间,还需要开阔而且自由的公共活动、交流空间。

环境心理学与设计初探论文

环境心理学与设计初探论文

环境心理学与设计初探论文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环境心理学与设计初探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环境心理学与设计初探论文篇一《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摘要] 校园绿化不仅能美化校园环境,还具有松弛精神、调节心理、陶冶审美、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而环境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处理环境才能符合人的心愿。

该文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根据榕城某高校当前的校园绿化现状,重点分析了校园绿化设计中存在的心理效应,以期对高校校园绿化设计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校园绿化环境心理学校园绿化是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办学风格和精神面貌的外化体现。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市环境艺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高校对校园绿化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校园绿化是联系校内各功能区的必要手段,对增强和发挥校园环境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环境品质、营造人文氛围、改善景观时空分布格局等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 校园绿化的含义校园绿化创造的是物质环境,但它带给人的则是一种精神享受。

这种综合性的自然艺术在其一年四季有规律的生长中“给人一种在绿色中孕育大自然的生命力的感觉”,使人处在这种生动逼真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大自然乐趣和世外桃源般的情趣,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师生员工的思维意识和努力工作、学习的激情,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1]。

2 环境心理学的内涵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它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环境心理学与校园规划设计的论文《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摘要] 校园绿化不仅能美化校园环境,还具有松弛精神、调节心理、陶冶审美、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而环境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处理环境才能符合人的心愿。

该文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根据榕城某高校当前的校园绿化现状,重点分析了校园绿化设计中存在的心理效应,以期对高校校园绿化设计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校园绿化环境心理学校园绿化是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办学风格和精神面貌的外化体现。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市环境艺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高校对校园绿化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大学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校园绿化是联系校内各功能区的必要手段,对增强和发挥校园环境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环境品质、营造人文氛围、改善景观时空分布格局等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 校园绿化的含义校园绿化创造的是物质环境,但它带给人的则是一种精神享受。

这种综合性的自然艺术在其一年四季有规律的生长中“给人一种在绿色中孕育大自然的生命力的感觉”,使人处在这种生动逼真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大自然乐趣和世外桃源般的情趣,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师生员工的思维意识和努力工作、学习的激情,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1]。

2 环境心理学的内涵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它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2]。

3 环境心理学理论在某高校绿化设计中的应用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与其周围的物质、精神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寻求最佳刺激,再根据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

在校园绿化设计中运用环境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在物质空间中的活动及人对环境的反应,将有助于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的校园绿化空间环境。

3.1 环境知觉环境知觉是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

从校园绿化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知觉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知觉。

人通过环境知觉来感受和评价园林绿化景观。

3.1.1 视觉方面通过构造形体变化、色彩变换、季相变化等来满足校园人的审美需要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热爱的心理需求。

1 形体变化。

校园内绿化植物的形体各异,单株植物方面,有罗汉松的广卵形、马尾松和侧柏的圆锥形、油松的伞形、水杉的塔形、红叶李的的长圆形、合欢的扁球形等;丛植、群植植物方面通过有效设计形成自然的流线型、长方形、圆形及特殊字型等各色造型,丰富校园视觉美感及空间知觉,让人在游览校园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疲劳感,相反地能够有效地缓解人们的疲劳,愉悦心情。

2色彩变换。

校园内植物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在此背景下还掺有红、黄、白、紫、蓝等色调,丰富整个校园的视觉美感。

绿地反射的光线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

而且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树木繁盛的校园绿色空间,可减轻和消除眼睛的疲劳,尤其适合于用眼较多的脑力劳动者如老师及学生;此外绿色象征春天,青春,欢快,活力,理想与希望,能给人以宁静安全,休闲、平和的感觉,因此,它具有平衡人类心境的作用,是易于被接受的色彩。

以绿色为底是该高校文化特色生动的展现。

红色属于暖色调,视觉刺激强,使人感觉活跃、热烈、富于朝气,又使人感觉到发达、向上,同时红色又易联想到血液和火焰。

“求知路”上间隔行植的碧桃,使人产生一种生命感、跳动感,加之“桃李满天下”的这种特殊象征意义,不仅给生活其中的校园人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提升校园景观环境的文化品味。

同时红色也具有色彩的收缩感,如在次级道路上以羊蹄甲为行道树,使空间显得喧闹而有缩小感。

白色是冷色与暖色之间的过度色,其明度高,色彩明亮,给人以纯洁、干净、明快、简洁的感觉。

在植物造景中,白色花卉对园林色彩的调和起到重要作用,园林景色多喜好明快、开朗。

校园内常在硬质建筑氛围中配置含白色花的树种,如楼群附近种植广玉兰、桂花等,可以使环境的色调明快起来而不显得单调枯燥。

3 季相变化。

“春花、夏荫、秋实、冬干”是植物景观观赏的季相主题。

“春花”的花色和花香成为了观赏的重点,除了红色系列的木棉、扶桑、红花羊蹄甲、桃花、山茶等,还有黄色系列的含笑、夜合、银桦、蒲桃、麻楝;白色系列的菜豆树、小蜡、鸡蛋果、山茶、桃及蓝色系列的蓝花楹、南洋楹;紫色系列的苦楝、醋浆草等花色较为丰富。

而含笑、玉兰、桃树、麻楝这些都属于香花植物,它们给校园增添了淡淡花香色彩,沁人心脾,心情舒畅愉快。

“夏荫”:校园内罗汉松、广玉兰、樟树、棕榈、垂柳、芒果、朴树、合欢、凤凰木、木棉等植物均具有较好的遮荫效果,在炎炎夏日下,为广大校园人提供了良好的庇荫场所。

“秋实”:校园内枸橘、柚子、枣树、葡萄、番木瓜、石榴、莲雾、人心果、柿、菜豆树等植物均在秋季结果,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挂满枝头的硕果能够给人以无限的希望;步行期间能够充分感受到收获的希望,给予人努力奋斗的信心。

“冬干”:常绿树种四季常绿充满生机,落叶树种却能应时而变,在冬天褪去满身的绿装,优美的干形和树姿是这个季节的主题,当前校园内所采用的落叶树种有近17种,包括木棉、垂柳、榆树、朴树、桑树、构树、苦楝、悬铃木等等。

3.1.2 听觉方面校园内栽植的樟树、木棉、侧柏等鸟嗜植物能够引诱白头翁、斑鸠等鸟类,这种鸟声环境能不断提高校园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促进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这不仅实现了校园绿化的育人功能,也美化了校园生态环境。

3.1.3 嗅觉方面在坚持绿色植物造景的前提下,还选择了一些无毒、无刺、无污染、无刺激性气味的树种,如在校门口栽植的桩景榕树由于处于校园主干道,且相对校门口的公路干道也较近,能有效发挥其抗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硫的功能,在改善净化校园空气环境的同时由于榕树属福州的乡土树种,在此栽植符合校园绿化中“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有利于植株的成长;类似的设计还有校园内道路两侧的行道树芒果、布置于“求知路”上的垂柳等。

此外还选择有香化、净化功能,富于季节变化的树种,它们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学习疲劳、紧张、焦虑情绪,能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

观音湖内种植荷花,既与湖环境统一协调又由于其香味令人心情平和,整体看来制造出宁静休养的空间环境。

类似的芳香植物还有樟树、橄榄、广玉兰、桂花等。

3.2 领域性领域有三个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

其中的次级领域与我们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

领域性行为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

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

从领域感这角度,校园通过构建富有园林韵味的绿化特色,在绿化的背景上通过校训标语、名言警句等,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校的文化内涵、办学类型及办学特色,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

3.3 私密性私密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

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即人对私密空间的选择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独处,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环境,或几个人亲密相处不愿受他人干扰,或者反映个人在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倾向。

人们在静坐或聊天时,喜欢停留在视野开阔而本身又不引人注目和影响交通的地方,如湖心岛内通过植物配置以及景观小品设置等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减少环境的通透性,创造出完整而明确限定的私密空间。

3.4 空间认知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

这些信息包括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3]。

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应有明显的路径、明确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

在校园绿化过程中,植物作为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与路径、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等环境意象的形成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植物本身可以作为主景构成标志、节点或区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这几大要素的配景或辅助部分,帮助形成结构更为清楚、层次更为分明的环境意象。

3.4.1 路径――有序的植物景观意象路径是整个环境意象的框架,无论弯曲还是笔直都应该是畅通顺达、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

如在园林山庄的自然道路上种植桫椤这种保护植物,能有效强调顶点位置,也强化道路的走向效果。

在道路两侧布置一定空间序列的植物能够围绕和连接不同的功能场地,在两侧有空间序列的植物的暗示下行进,让人感到安全。

3.4.2 边界――清楚的植物景观意象园林中的边界不仅是指可分隔园林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而且还包括园林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分界线。

校园内一般采用方形、球形灌木有机散置,形成相对模糊的边界,既起到空间界定作用,又不过分阻隔人与自然的亲近,可以有效地引导人流,实现空间的转换。

3.4.3 标志――象征性的植物景观意象标志是一种特征显著、易于发现的定向参照物。

如园林山庄内的桫椤,是一种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古树,它形成了校园内特有的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也形成了较好的视觉导向作用。

3.4.4 景观节点――引人入胜的植物景观意象节点是引人入胜的植物景观意象,它的重要特征是集中。

出入校园的这条道路是划分内外、转换空间的过渡地带,其两侧树种的形姿美丽、有较强的观赏性,植物配置集中简洁,视野通畅,给人明朗、兴奋的意象。

而在校园内外的这个节点处,设置了一株富有乡土气息的榕树,对于游人来说则会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在游览结束后由于对原来的方位、配置、四周环境已形成熟悉感,而不再生疏,易于心理认同并感到安全。

这种安全感的出口体验过程也有利于他们对游园全程的总结与回味。

3.4.5 区域――统一而又和谐的植物景观意象区域主要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占有较大空间范围的区域,如种植区,草坪区等。

校园内区域的类型很多,与之对应的植物景观意象也就丰富多样。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设计都应遵循统一而又和谐的原则。

以湖心岛为例,岛内主要种植垂柳、紫薇、山茶花、蒲葵,加之周边的水环境使得小岛更富有诗情画意,是广大校园人及游人休闲静谧的理想去处。

校园西区放眼望去一片开阔的景象,这里是校园试验田的聚集区,它既软化了周边硬质的教学楼环境,也很好地体现了校园文化气息,让人油然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

4 结语通过榕城某高校绿化现状的心理效应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在校园绿化过程中按照学校性质、师生的心理特点、功能要求和经济状况,营造出一个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多层次绿化空间,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这不仅满足学校的发展和广大教职学工对校园绿化的新要求,也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加优美、洁净的教育办学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