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选择题限时训练答案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语文选择题限时训练(一)
语文参考答案
1、选D (解析:强加因果。“不少歌谣谚语涉及人物品评的兴盛风气”应是“人物品评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之后的表现形式,而非原因。)
2、选A(解析:曲解文意。“既是士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也隐含着对不同人物的品评”的陈述对象应是“三立说”;“是……目标”与原文“为士人提出了……目标”也有语意的不同。)
3、选C(解析:根据原文“曹魏政权……予以任用就成为现实政治问题”可知,选项因果倒置。)
4.B 5.C“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错,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6.D无中生有,未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
14、CD(C.将春水比成葡萄美酒,写出水色可爱,D青山子规啼应是白天游玩时所闻。)
17、B (①投袂而起: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不和语境。②朗朗乾坤:形容正直清明、天下太平。使用错误。③一脉相承:比喻某种思想、行动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使用正确。④森严壁垒: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使用错误。⑤括囊守禄:指说话谨慎,只想保住个人禄位。使用正确。⑥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使用正确。)
18 、D (A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听到…的消息”或“…的消息传来”;B项搭配不当,可将“和”改为“并能让”;C项成分残缺,“贸易保护”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其后加上“事件”。)
19、D (A项,不吝赐教:请人指教的客气话;B项,玉体:尊贵的身体,敬辞;C项,却之不恭: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予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2018届高三语文选择题限时训练(二)
1.(3分)*C.【A.发端于孔子→经孔子整理而发扬光大。B.法律→道德规范。D.不符合“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的意思。】
2.(3分)*A.【曲解“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的意思。】
3.(3分)*A.【不符合“使礼仪意识变为礼仪行为,再使礼仪行为变为礼仪习惯,形成社会氛围”的顺序】
10.(3分)*C.
11.(3分)*D.【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仙逝即去世,像仙人一样离开人间,是对“死”委婉的说法。】
12.(3分)*C.【“首服”说明偷窃者是自首服罪的,并不是邓皇后亲自找出来的。】
翻译1、身旁看到的人感觉奇怪就问邓皇后,邓皇后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剪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
2、于是亲自检看所有宫人,观察她们的脸色和神情,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左右侍从没有不叹服的,认为邓太后圣英明哲
14.(5分)*B.*E.第二联写芳草茂盛,遮蔽了路径,但诗人依旧走入了山中,表明这是诗人曾经熟识的道路,隐含着“还”的意思。第三联写横卧的柳枝挡住了诗人前行的小舟,暗示因诗人太久没有还家,不知道柳枝生长茂盛,已经挡住了水路。第四联写诗人回到山宅,惊散了栖息在茅檐下的鸟儿,山宅因此安静下来,暗示诗人久未还家,山宅已被鸟儿占据。第五联写诗人回到山宅之后,所经泉路依旧,看到烟霞如昔,这些都是诗人熟悉的旧时风景,再次突出了“还”字。
17.(3分)*A.【①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式)。使用正确。②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使用对象有误。③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感情色彩有误。④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正确⑤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使用正确。⑥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18.(3分)*D.【A“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句式杂糅,改为“以……为布局”或是“围绕……的布局”。B“导致”后面缺失宾语中心语“的问题”。C语序不当,“不仅仅……更……”表递进关系,所带两个分句应对调。】19.(3分)*C.【A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B请从速交还,语气过于生硬。D“荣幸”是谦辞】
2018届高三语文选择题限时训练(三)
一、(35分)
1.【信息理解】(3分)
A(A项,源于第1段,其表述内容是第1段的中心论点。 B项,源于第2段,文本中用
了较多的内容阐述了青花瓷体现的中外文化交融。B项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
关系”,明显与原文相违。C项,源于第3段,与原文的差别较细小,原文为“明代中国……
走向开放和进步的”,C项表述为“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程度上有差别。D项与原
文的区别在逻辑关系上,原文的逻辑关系是:明代的中外文明交融,推动了瓷器的转型,
也推动了社会的转型;而青花瓷的转型与社会的转型同步。青花瓷的转型是中国传统社
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D项表述为:瓷器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原因。)
2.【论证分析】(3分)
A(本项对第一段的中心论点表述极为错误。第一段的中心论点应该是:郑和下西洋与青花瓷黄金时代的关系。)
3.【分析推断】(3分)
B(本项的结论“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是正确的,错在“成化年间”前的定语“青花
瓷的兴盛”上。青花瓷的发展变化在全文中呈现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永乐宣德年间,
与郑和下西洋同时,此时青花瓷的发展过程是黄金时代,或鼎盛或崛起;第二阶段在成
化年间,青花瓷的发展过程是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或由单色向多彩转型。而此选项将
成化年间的青花瓷表述成兴盛,与原文中“主流”“转型”明显不一致,兴盛是在永乐宣
德时期。所以说“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是错误的。)
二、(35分)
10.【文言断句】(3分)C(详见译文)
11.【文化常识】(3分)C“跋”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
14.【古诗理解】(5分)
B D(B项,理解成“中原人才济济”不对;D项,理解成了“君子风度”不对。)[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给给5分。多选不给分。]
17.【成语理解】(3分)
A(②当务之急:当:当前;务:应该做的事。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在句中,“当务之急”使用对象不对。③南辕北辙:本要往南边却驾车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标正好相反。在句中应是观点很多,各不相同,使用不当。⑥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在句中,应形容保护项目的珍贵,使用不当。)
18.【语病辨析】(3分)
D(A项,句式杂糅,“根据……”与“……显示”混杂在一起,删去其中之一。B项,语序不当,“抉择和判断”应改为“判断和抉择”。 C项,成份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句末加“情况”。)
19.【表达得体】(3分)
D(A项,应使用敬词误用了谦辞,“鄙校”“你校”应为“贵校”。 B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