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巫舞风格特点的文献综述
壮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文艺研究壮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江竺颖[摘要]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并且和巫师的酬神活动等壮族传统宗教联系紧密。
壮族民间舞蹈安详、欢快的动律,对壮族民间生活和图腾崇拜的模拟再现,无不体现出了壮族的传统审美习俗。
[关键词]地域文化;壮族舞蹈;图腾崇拜;风格特征在广西地区,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
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崖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
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富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
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
宋代桂林及桂北民间有傩队,戴假面具跳酬神舞。
巫舞一直流传到1949年前,分为师公舞和巫觋舞,被认为是迷信活动的一部分。
师公舞戴鬼脸壳,每个神一个,多达30多个,且每个神有不同的动作和唱词。
巫觋舞是巫婆装神弄鬼时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状。
与酬神有关的舞蹈还有其他,如铜鼓舞、春牛舞、贺新年舞等。
一、地域文化特色壮族舞蹈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借鉴融合其他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
壮族民间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
据统计,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十种。
著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下面择两个舞蹈作介绍:扁担舞,其名又称打扁担,流行于广西都安、马山、东兰、南丹等县。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
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双数,舞者多为妇女。
出场表演时,舞者手持扁担,相向而立,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众口喊呼,上下左右相互打击,边打边唱边舞,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
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动作优美自然。
1955年,此舞被选参加全国群众业余歌舞观摩大会表演,获优秀奖。
新世纪壮乡傩舞的艺术特色探析
新世纪壮乡傩舞的艺术特色探析壮乡的傩舞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表演形式,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傩舞是中国南方、西南地区广泛存在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因其表现形式、内容等不同,又有北方、东北、西北等地区特有的傩舞形式。
一、强烈的民族特色壮族是中国南方的民族之一,傩舞是壮族特有的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因此傩舞中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演员们身着传统壮族服饰,面戴手工刺绣的面具,手持巨大的鼓,跳跃、转身、荡秋千等动作中展示了特有的民族风情,并将它们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独特的舞蹈形式傩舞是一种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的民间表演形式,舞蹈形式独特。
傩舞中的舞蹈动作多样,既有欢快的跳跃,也有优美的旋转。
傩舞的舞蹈形式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化性,主要取决于演员的个人特长和舞台创意。
三、浓厚的宗教氛围傩舞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舞蹈内容大多与宗教有关。
在傩舞表演中,演员们通常会在鼓声、乐声和祭文诵读的伴奏下,表演一些能够激发人们崇拜心理的形象和情境,从而使观众在欣赏傩舞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宗教氛围。
四、强烈的艺术热情壮乡傩舞演员们对傩舞艺术有强烈的热情。
他们在首饰、服装等方面的装扮精心打扮,舞蹈动作专业规范,使傩舞在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上获得了更高的水平。
同时,演员们在舞台上相互配合,自由创意的展现傩舞艺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达了对傩舞艺术的深厚追求和热爱。
总之,新世纪壮乡傩舞艺术的特色体现了中国南方一个古老而美丽民族的独特魅力,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舞蹈形式、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强烈的艺术热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傩舞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为今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傩舞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简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与保护对策
张晓燕(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摘 要:传统的民族舞蹈是一块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
广西壮族是我国第一大少数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优秀文明的民族,在这灿烂优秀的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舞蹈艺术文化。
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因此,分析广西传统壮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文化特点,对于对外交流民族传统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就从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保护对此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壮族;舞蹈艺术;文化特征;保护对策简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与保护对策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先烈们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创造出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国外文化对我国本土文化冲击,一些优秀传统的民族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壮族舞蹈就是广西自治区极具特点的传统舞蹈,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就简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为促进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尽一份力。
一、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一)形成的文化背景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口数量约一千五百多万,主要聚居在广西省。
壮族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汉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人民通过聪明才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风格。
舞蹈在最早发展之初时,主要是用来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基于此因,产生了多种形式的舞蹈。
由于壮族舞蹈是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创作累计起来的,所以舞蹈中也能体现出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乡土人情、生产劳动等文化特点。
因此,舞蹈可以说是壮族文化的集中反映。
总体来说,传统壮族舞蹈的形成主要是根据壮族人民历史社会活动而来的[1]。
(二)舞蹈的地域特色传统壮族舞蹈大多都是与宗教祭祀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所以在表演形式上都有较为浓重的宗教礼仪元素。
此外,不同地域的由于社会文化不同,舞蹈的表演形式也不尽相同。
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发展及风格特征-舞蹈论文-艺术论文
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发展及风格特征-舞蹈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舞蹈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融合音乐、戏曲等艺术的综合性艺术。
研究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推动民族民间舞蹈在新时代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民族民间舞最早起源于巫,巫是对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心理和思想有着深厚影响的一种民俗,通常需要伴随着某种舞蹈以完成仪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舞蹈逐渐演变成深受大众喜爱的民间舞,如汉族祈祷丰收的秧歌,维吾尔族祭祀的麦西热甫,藏族跳丧的锅庄,北方少数民族治病的萨满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人们已经不再为某种特殊目的而跳舞,而是发展为生活舞蹈,在喜庆的节日中自娱自乐,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
一、民族民间舞的特点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风格。
我国疆土面积广阔、民族众多,受到地域、历史、自然、风俗和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舞蹈种类超过700种。
但是从总体上看,民族民间舞蹈是区别于现代舞的艺术种类,具备形象和典型的艺术特征。
(一)载歌载舞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载歌载舞的特点,如北方地区的秧歌,沧州东方高跷,山东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洋秧歌以及南方的花灯等。
北方的秧歌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表现出粗犷、热情与奔放的情绪;南方的花灯伴随着温婉、优美的旋律,表现出秀丽、别致的风格特征。
又如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伴随着高昂的音乐,展现出彪悍、强壮的民族特征。
音乐增强了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力,展现出各民族人民的典型特征与性格。
(二)利用道具民族民间舞通常都会运用音乐、服装、布景等素材,并使用道具以准确定位角色、提示环境与场景,如蒲扇、手帕、船桨等,揭示舞者的身份与地位,同时展现场景与环境。
比如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中,用一条红绸带表明了舞者的身份--一位扭秧歌的老艺人,绸带的轻抖、甩动展现出一个深爱舞蹈的艺人形象。
浅谈壮族师公舞的风格特点
浅谈壮族师公舞的风格特点
浅谈壮族师公舞的风格特点
【摘要】从舞规、动律特征、舞姿造型特点、音乐特点四个方面论述师公舞的风格特点以及与这些风格形成有关的环境、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壮族师公舞风格
壮族师公舞是壮族地区普遍流传的一种宗教祭祀舞蹈,尤以上林、武鸣,河池、象州、来宾、柳江等壮族聚居地最为盛行。
师公舞原是“师教”活动中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歌舞,气氛肃穆凝重,多于“安龙”(求雨)“庆社”、“还花还愿”、“游神”和丧葬白事时表演。
师公舞壮语称“调筛”或“古筛”(“调”是“跳”的谐音,“筛”是“师”的谐音,“古”是“做”的意思),它保持了楚巫舞以巫扮神、以舞降神的基本特点,表演时用蜂鼓伴奏,跳神时必须戴“相”(面具),动作沉稳大方,丰富而复杂。
师公舞的舞蹈繁多,据1987年对上林、武鸣、河池、柳江、象州等十几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个舞蹈,遍及了红土地上的壮乡屯寨,其中有风格古朴、节奏平稳、情绪虔诚、神秘莫测而原始的已经程式化的传统舞蹈:《三元舞》、《四帅舞》、《游衣舞》、《莫一大王舞》、《玉女舞》、《压坛舞》、《社王朝阳舞》等;也有广收博采了民间武术、杂技、戏曲中的武打和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和动作,逐渐娱人化的舞蹈:《捞虾舞》、《坎山伐木造桥舞》、《打四帅》、《白马三娘》等;还有突破了传统程式化的表演,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的舞蹈:《甘五娘与侍。
壮族舞蹈的创作及传承
舞蹈学院学报, 2 0 1 2 ( 0 2 ) .
民 间 奇 葩
文艺 生活 L I TER A TU RE L I F E
2 O 1 5 一 O 5
壮族舞蹈 的创作及传承
黄诗 棋
( 广 南县 民族 文 化 传 承展 演 中心 , 云 南 文山 6 6 3 3 0 0 )
摘 要: 中 国民 族 舞 蹈是 多姿 多彩 的 , 尤其 壮 族 舞 蹈 在 我 国整 个 民族 舞 蹈 体 系 中 可谓 是 绚 烂 多彩 的 一 朵 鲜花 , 壮 族 舞 蹈 的
程中通常会发现在动作幅度上都 比较 小 ,在舞 蹈的速度上也并
不快 , 具有委婉耐人寻味的意味, 这也 就是 我们 所说的在气势上 比较 内敛 , 将这内敛的状态融入到感情 中并扩散开来 , 转化为激
其次 , 再现与表现的交替 。这是壮族舞蹈 的第二个 时期 , 始
于二十世 纪七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的状态是创作观念的交替过 度 ,在舞 蹈题材上通常表现为现实生活题材与历史题材交替的
艺术性、 审美性 以及文化特征等都代表着壮族人 民的灵魂和精神 , 具 有鲜 明的民族精神。文章将从壮族舞蹈创作观念 的演
变、 文化蕴 涵、 以及 艺术特 色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 究 , 能够更好的促进壮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 壮族舞蹈 ; 创作 ; 传 承
中图分类 号 : J 7 2 2 . 2 2
三、 壮 族 舞 蹈 的 艺 术 特 色
舞蹈 的艺术特色不仅体现在人体上 , 还有服饰文化特色 、 面
饰文化特色 、音乐艺术特色 、绘 画艺术特 色以及杂技艺 术特 色
浅谈壮族民族舞蹈
浅谈壮族民族舞蹈摘要:各民族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在壮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壮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壮族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壮族自身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式多样的民族舞蹈。
其有鲜明的壮族生活印记,与其他民族的舞蹈有着很大的差别,同时也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壮族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壮族文化也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壮族舞蹈的文化蕴涵1.1多功能文化的表征。
壮族舞蹈在目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被人们认证为一种多功能文化,不仅是人们运动的表现形式,从哲学的价值论角度分析,人类活动通常是建立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功利性的活动目的,壮族的舞蹈当然也是不例外的。
当今壮族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人们联系和交流的载体,成为一种人体文化,使观赏的人们获得知识、教育和审美娱乐等。
1.2宗教文化蕴含。
在古人对舞蹈的研究中,人为“舞”和“巫”同源,这就说明了舞蹈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在壮族舞蹈中有巫舞、师公舞、道公舞、僧公舞等宗教性舞蹈,在壮族宗教祭祀仪式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巫师进行巫舞等,在这一宗教文化蕴含中,壮族的舞蹈就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作为一种宗教祭祀仪式活动的属性存在的,这也是壮族宗教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人性蕴涵。
舞蹈被作为人体文化的一种,那么它将承载着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从对壮族舞蹈的创作与的分析过程来看,都是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的,所以不难分析出,壮族舞蹈中蕴涵人性的美,人们通过舞蹈来表现人体的文化意味,这也就是从舞蹈的角度分析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壮族舞蹈的艺术特色2.1韵律上的内敛外张的艺术特色。
在欣赏壮族舞蹈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在动作幅度上都比较小,在舞蹈的速度上也并不快,具有委婉耐人寻味的意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气势上比较内敛,将这内敛的状态融入到感情中并扩散开来,转化为激情四射的舞蹈韵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张力,即外张的艺术特色。
壮族舞蹈力大观
壮族舞蹈力大观壮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多元的中国传统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
壮族舞蹈独特而多样,充满力量与美感。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壮族舞蹈的特点、起源与发展,并欣赏一些代表作品,带您领略其壮美与魅力。
一、壮族舞蹈的特点壮族舞蹈饱含民族特色,形式多样,包括独舞、群舞等。
在动作上,壮族舞蹈注重舞者的肢体力量与协调性。
舞者常以雄壮的姿态和大幅度的舞动展示自身的力量与活力,表现出威猛与豪放的气质。
此外,壮族舞蹈还注重手部的表演,以手指的舞动独具魅力。
通过手势与眼神的变化,舞者能够准确地传达情感与意念。
壮族舞蹈对于表达感情、诉说故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壮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壮族舞蹈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情感、生活方式和丰富的民间传统。
壮族舞蹈起源于古代的宗教礼仪和生活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自唐宋以来,壮族舞蹈开始针对民间庆典和节日活动进行演出。
这些表演以其雄壮的场面和饱满的节奏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壮族舞蹈也逐渐融合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舞蹈形式。
近年来,壮族舞蹈得到了更多的传承与发展。
舞蹈团和学校的开设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壮族舞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壮族舞蹈代表作品欣赏1. 八桂山歌舞《风雨同舟》《风雨同舟》展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舞蹈以节奏明快的舞曲为基调,舞者们以自由舒展的动作展示了壮族人民的坚韧与力量。
2. 《穿双节舞》这是一种古老而喜庆的壮族舞蹈,通常在壮族的传统节日中表演。
舞者手持双节,在动感的音乐中跳跃起舞,展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与情谊。
3. 《芦笙舞》芦笙是壮族民间常用的乐器,也是壮族舞蹈中常见的伴奏乐器。
《芦笙舞》既将芦笙演奏的优美旋律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又突出了壮族舞蹈的韵律感和独特之处。
以上仅是壮族舞蹈中的几个代表作品,每一支舞蹈都有其特定的艺术风格与内涵,不胜枚举。
壮族巫舞风格特点的文献综述
壮族巫舞风格特点的文献综述摘要巫舞源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社会环境里,对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及人的生老病死感到变幻莫测,从而产生一种对能控制各种不可预料现象的超能力的向往,由此而产生的“鬼神崇拜”,这种“鬼神崇拜”主要是通过一个祭祀仪式—巫舞来表现的,“巫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关于壮族巫舞风格的文献研究对于探索“巫舞”的形成条件和文化内涵,对了解和保护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字:壮族舞蹈巫舞舞蹈风格一、关于巫舞的起源与发展金秋(2009)在其著作《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中认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许多现象无法理解,因而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同时也产生了对天、地、祖先和氏族图腾等的崇拜,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也逐渐兴起。
玉时阶(2014)在其著作《壮族民间宗教文化》中说明了巫舞与宗教的关系:舞蹈作为祭祀礼仪的组成部分被采用了。
人们在群体的舞蹈活动中体会到舞蹈具有激奋人心、宣泄内心感情、使人陶醉欢愉、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忘我境地的特殊功能。
这种功能使人产生了神秘感,这大概就是古人在宗教祭祀巫术活动中要用舞蹈“通神”、“娱神”的重要原因。
黄碧功(2014)在其著作《浅析道教巫教对桂西壮族民间文化的影响》中论述了巫舞之所以发展的原因:原始宗教祭祀舞,就是在这种社会生活需要下产生并发展的。
而这种舞蹈在殷商时代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巫舞”十分盛行。
蓝凡(2014)在其著作《中华舞蹈志(广西卷)》论述了巫舞自起源至发展的时代背景:商代是神权至上的时代。
殷人事无巨细,如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收成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等都要占卜问鬼神。
在这种背景下,巫舞文化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巫舞的起源于发展主要源于宗教祭祀。
,由于祭师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祭师不但是氏族、部落精神活动的领袖,而且是这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他们不仅能沟通神人,能歌善舞,而且是歌舞活动的带头人。
壮族舞蹈的律动与造型研究
壮族舞蹈的律动与造型研究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舞蹈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
在壮族舞蹈传承创新的同时,也一直以它十分鲜明的风格特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壮族与其他东盟国家的交流也会逐渐增多,因此通过加强对于壮族舞蹈的分析,了解壮族舞蹈的艺术文化特色,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壮族舞蹈的律动与造型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推动壮族舞蹈的保护和创新。
标签:壮族舞蹈;律动;造型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在壮族发展的过程中舞蹈是其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通过加强壮族舞蹈的研究,对丰富我国舞蹈内容,推动舞蹈形式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壮族舞蹈文化特征一个地区都有历史文化背景会直接影响该地区艺术的发展,而一个地区的文化事业与当时的人民生活、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息息相关。
舞蹈作为广西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们精神文化发展以及心理层面等因素的影响。
广西壮族人民在生活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这也导致广西舞蹈具有十分独特的表现形式。
广西舞蹈一开始是由祭祀仪式中演变而来,人们相信通过舞蹈可以超越现实。
因此,这一舞蹈形式也被一代代的流传下来,并体现了广西壮族人民的生活形式以及精神文明风貌,是最真实的艺术反映。
总体来说,壮族舞蹈是根据人们的社会活动延伸而来[1]。
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表现。
广西壮族人民对于青蛙有着十分獨特的崇敬之心,通过举办祭祀活动,体现对于青蛙的崇敬之情。
在跳舞的过程中表演者通过模仿青蛙的体态进行舞蹈,这也能够展现广西壮族人民十分独特的地域风情。
除此之外,师公舞这一舞蹈形式也被广泛流传,表演者通过配戴面具,手持道具,一边舞蹈一边唱歌,从而体现广西壮族舞蹈的文化特色,这也能够展现广西壮族人民古朴稳健的风格[2]。
在壮族地区,人们常常在树荫之下边劳作边舞蹈,因此通过观看壮族舞蹈,我们能够感受出舞蹈中对于大好河山的依恋。
壮族七十二巫调(PDF精品)
2009年12月第23卷第6期艺术探索ARTSEXPLORATION,JOURNALOFGUANGXIARTSCOLLEGEDee.2009V01.23No.6壮族“七十二巫调”徐寒梅1江剑z(1.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2.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广西南宁530023)睛要】在壮族民同信仰中,凌云泗城壮族巫术非常独特。
该仪式的存在年代不仅久远,而且歌调丰富,内容繁杂,曲折展现了古代壮民族社会生活的原始态貌及诸多方面。
本文从民俗学、民族音乐学的角度解读其“坐坛”仪式,探索巫调的内在规律和丰富内涵。
【关键词】壮族;巫术仪式;七十二巫调【中图分类号】j6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53(2009)06-0019-05【收稿时间】2009-05-25【作者简介】徐寒梅(1961一),女,壮族,广西那坡人,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民族艺术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声乐教学与演唱。
“七十二巫调”是壮族女巫举行仪式时所唱的一种巫歌,也称巫论,壮语称“欢经”,主要流行地是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境内的泗城镇。
一般认为,“七十二巫调”由七十二首不同曲调的歌曲组成而得名。
也有人认为:巫调的每首歌名均同七十二种自然现象或人文最观一一对应。
d)f旦由于巫调应用场合的特殊要求及曲调的口头变幻性而无法确认。
近年来,尽管众多专家学者赴凌云地区对巫调作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但成果收获共微。
至今仍没人能够完整记录出七十二首巫调。
加之老巫师的相继离世。
抢记“巫调”已是迫在眉睫。
2007年,“七十二巫调”音乐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壮族民间宗教信仰文化在“非遗”保护下的罕见品种。
鉴于此,作为本土音乐工作者,笔者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多次亲身观察和多方求证了该仪式的相关事项,运用民俗学及民族音乐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其分析,期望能为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的研究工作增添一份力量与贡献。
壮族舞蹈的艺术特色分析
壮族舞蹈的艺术特色分析壮族舞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壮族舞蹈在形式、音乐、服饰、动作、表演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下面将对壮族舞蹈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首先,壮族舞蹈在形式上多样丰富。
壮族舞蹈以群舞为主,形式上多呈现出集体的欢腾和奔放。
例如,有阳桃花舞、金钟花舞、木梅花舞等。
这些舞蹈形式灵活多样,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舞蹈表现的内容广泛,既有农事劳动、生活场景,又有历史传说、英雄事迹等,通过舞蹈形式传达出丰富的寓意和情感。
其次,壮族舞蹈的音乐独特动人。
壮族舞蹈的音乐多采用竖琴、锣鼓等民族乐器,以及木鱼、铃铛等民间打击乐器。
音乐通常节奏欢快,韵律明快,节奏感强烈,给人们带来活力和愉悦的感受。
壮族舞蹈的音乐体现了少数民族的韵律和气息,也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乐观豪爽的性格。
再次,壮族舞蹈在服饰上具有独特性。
壮族舞蹈的服装多采用鲜艳的颜色和精美的刺绣,通常以蓝色、红色、绿色为主。
女子的服装多为长袍、对襟、筒裙等,男子则常穿长衫、马褂等。
服饰的色彩和图案经常与舞蹈的主题和情感相呼应,使人们在观赏舞蹈时也能欣赏到壮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壮族舞蹈的动作具有优美的线条和韵律感。
壮族舞蹈的动作以舒展优美为主,带有一定的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
舞蹈中的转身、跳跃、转动等动作都呈现出流畅的曲线,体现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的崇尚和热爱。
壮族舞蹈通过肢体动作和舞姿的表达,展现了壮族人民的喜庆和豪迈,并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最后,壮族舞蹈在表演上注重群体的协调和整体性。
壮族舞蹈通常以群体演绎为主,通过群体统一的动作、表情与音乐配合,展现出壮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舞蹈中的整体动作与分散动作相结合,既有整体合力的表演形式,又有个体身法的展示,形成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壮族舞蹈具有多样丰富的形式,独特动人的音乐,独具特色的服饰,优美韵律的动作,以及强调整体性的表演特点。
壮族舞蹈通过舞蹈形式和表演内容传达出壮族人民的情感和精神面貌,展现了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与保护对策
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与保护对策作者:王光郭震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6年第10期【摘要】本文分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价值,并提出保护传统壮族舞蹈的建议与对策,以促使传统壮族舞蹈得到更深刻具体的了解,在新时期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特征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60-02民族传统舞蹈文化是世界各民族的祖先们经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后共同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也是深入了解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是一种直观动态的“文物”。
然而,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使非物质文化环境受到冲击,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也逐渐被遗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旅游业原生态的不断被重视,国内外民族舞蹈的发展也开始受到重视,在这样的势头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舞蹈又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作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也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
壮族的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一定的历史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存在的真实的艺术反映。
传统的壮族民族舞蹈不仅有扁担舞、竹竿舞、板鞋舞、迎宾舞、采茶舞等民族民间舞蹈,也有戏剧中展现出来的壮族戏剧舞蹈,还有师公舞、巫舞、傩舞等宗教舞蹈。
本文试分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价值,提出保护传统壮族舞蹈的建议与对策,期望人们更深刻具体地了解传统壮族舞蹈,促进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发展,使得民族的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
一、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一)民族性与民俗性壮族是人口达一千多万的少数民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
根据居住地理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也发展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
传统壮族舞蹈即是源于生产生活,展现壮族人民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精神思想、历史传统等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
广西壮族舞蹈创作中“蛙型”的艺术特征刍议
广西壮族舞蹈创作中“蛙型”的艺术特征刍议作者:杨露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艺术既要扎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关键词】舞蹈创作;蛙型图腾;艺术特征;广西文化【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一、广西壮族舞蹈创作中“蛙型”形象的渊源(一)“蛙型”的历史渊源壮民族人口众多,民族文化来自于民族生活,民族信仰来自于民族崇拜。
壮民族的蛙文化历史悠久、神秘莫测,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的斗争中,壮族先民对蛙的情感十分特殊,从喜爱、尊重升华为对蛙的崇拜,进而把具有“青蛙”形象的图腾确立为壮民族图腾。
随着族群图腾的确立,民族共同信仰的产生,有关于蛙图腾的神话也逐渐流传开来。
古代壮民族人们崇拜神,主要是以神话故事来解释蛙图腾的起因,通过蛙图腾与壮民族的关系,来表达壮民族人民对蛙图腾的赞誉和尊崇之情。
蛙图腾对壮族地区的影响深远,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的南方,属亚热带地区,因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日照适中、降水丰沛,十分适宜水稻的种植。
自古以来壮族人民依靠水稻作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水稻的种植、产量、质量等与雨水的多少紧密相关,因此需要通过祈求上天降雨来憧憬好的收成。
蛙类动物的身体结构十分特殊,其对旱涝非常敏感,有经验的农民只需要通过聆听蛙声就可以预测水旱,来预测水稻的收成。
进而就有“农夫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的谚语。
“风调了,雨顺了,壮族先民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才能更好地生存,继而才有了社会文明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通过祭祀青蛙来祈求天上的大神广施恩泽,故雨水是壮族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世纪壮乡傩舞的艺术特色探析
新世纪壮乡傩舞的艺术特色探析新世纪壮乡傩舞在舞蹈动作上具有独特的特色。
傩舞动作优美、灵活,充满力度和节奏感。
舞者舞动的手臂、腿部和腰部都要保持线条的流畅,并通过舞姿的起伏和转折,展现出独特的舞蹈美感。
傩舞还注重舞者的身体协调和舞台形态的变化,通过运用舞蹈基本功的技巧,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舞姿。
这些独特的动作特色展示了壮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世纪壮乡傩舞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傩舞的音乐多以壮族传统乐器为基础,如马头琴、笛子、口弦等。
音乐旋律通常激昂奔放,节奏明快,富有壮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
在表演过程中,音乐和舞蹈紧密配合,舞者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节拍,展现出精准的舞蹈动作。
音乐的氛围和节奏感,为傩舞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新世纪壮乡傩舞的服饰和面具更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傩舞的服饰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和精美的刺绣工艺,展现出壮族民间服饰的独特美感。
傩舞还常常使用面具来丰富舞蹈表演的艺术效果。
傩舞面具通常由木雕或纸糊制成,造型生动丰满,栩栩如生。
面具不仅可以帮助舞者扮演傩神的形象,还可以突出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氛围,增加舞蹈表演的神秘感和戏剧效果。
新世纪壮乡傩舞还具有表演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
傩舞不仅在祭祀仪式和民间节日中表演,还可以作为舞台演出的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示壮族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单人舞蹈,傩舞还有团体舞蹈、对舞和合唱舞等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演出形式,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舞蹈风貌。
新世纪壮乡傩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音乐、服饰和面具等艺术元素的结合,展现了壮乡傩神的形象和风采。
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包括独特的舞蹈动作、民族特色的音乐、精美的服饰和生动的面具等。
傩舞的不同表演形式也丰富多样,使其成为壮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壮族传统舞蹈的艺术力
壮族传统舞蹈的艺术力壮族传统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内涵。
通过优美的舞姿、独特的音乐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壮族传统舞蹈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力量。
本文将探讨壮族传统舞蹈的艺术力,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一、壮族传统舞蹈的艺术元素壮族传统舞蹈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其艺术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舞姿优美:壮族传统舞蹈注重舞姿的流畅和优美。
舞者的身姿要求端庄、自然,舞步要求准确、轻盈。
例如,“踩竹竿舞”中舞者脚踩竹竿,身体呈现出曲线状,舞姿轻灵优雅。
2. 独特的服饰和道具:壮族传统舞蹈的服饰和道具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舞者常常身着绚丽的传统服饰,携带着象征意义的道具,如手持花篮、舞动彩绸等。
这些服饰和道具不仅增添了视觉效果,还与舞蹈的情节和意义相呼应。
3. 独特的音乐节奏:壮族传统舞蹈音乐节奏独特,充满力量感和韵律感。
常见的乐器包括锣鼓、箫、唢呐等。
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共同构建了壮族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壮族舞蹈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壮族传统舞蹈深受文化和历史的熏陶,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1. 壮族民间传说:壮族拥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为壮族舞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舞蹈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乡土传说和英雄传说的元素,通过艺术手法将民间故事中的情节和形象具象化。
2. 劳动和生活场景的再现:壮族舞蹈常常以农耕、渔猎、牧羊等劳动场景为背景,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劳动生活。
这些舞蹈作品通过舞蹈动作的再现,展现了一种朴实而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
3. 传统节日庆典:壮族传统舞蹈在传统节日庆典中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在壮族的三月三、火把节等庆典活动中,各种舞蹈表演激情四溢,将庆典气氛推向高潮,为人们带来快乐与祝福。
三、壮族传统舞蹈的艺术力量壮族传统舞蹈凭借其独特的艺术元素和深厚的文化背景展现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1. 传承和弘扬:壮族舞蹈是壮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的传承和演绎,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壮族的文化内涵。
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与保护对策
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与保护对策
陈燕
【期刊名称】《漫动作》
【年(卷),期】2024()4
【总页数】3页(P0118-0120)
【作者】陈燕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
【相关文献】
1.生存的意义: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民族的发展--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之际
2.简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与保护对策
3.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与保护对策
4.“《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活动剪影
5.广西壮族服饰图案的文化艺术特征及其数字化保护研究——广西世居民族服饰图案文化艺术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世纪壮乡傩舞的艺术特色探析
新世纪壮乡傩舞的艺术特色探析傩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传统宗教舞蹈,其中新世纪壮乡傩舞的艺术特色十分独特。
这种舞蹈以其独特的舞步、变幻多端的面具和服饰、夸张有力的肢体语言以及丰富的象征意义而备受瞩目。
下面从艺术表现形式、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三个方面来探析新世纪壮乡傩舞的艺术特色。
1. 艺术表现形式新世纪壮乡傩舞生动鲜明地表现了人物角色的特点和神秘感。
表现形式具有华丽、夸张和动感的特点,表现出古老文化的神秘、浓厚和独特。
舞步灵动多变,表现出精湛的身体技巧和协调性。
面具和服饰的设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形象饱满、造型精美,从而赋予了新世纪壮乡傩舞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2. 文化背景新世纪壮乡傩舞是当地的一项重要宗教文化活动,它深植于当地人们的信仰和日常生活中。
壮族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在长时间内的历史和风俗传统中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习俗,其中傩舞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这种舞蹈语言还体现出壮族的风土民情和传统艺术的特点,可以说是壮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3. 象征意义新世纪壮乡傩舞在表现形式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还富于深刻的象征意义。
傩舞服饰装备上的图案、颜色和形状都有着其特殊的文化寓意,例如穿戴面具和身上的白红黑三色代表着宗教信仰的所向披靡、兼顾三界等寓意,而傩舞中的蛇、龟、龙、虎等动物形象则代表着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特征。
加上高超的表演技巧和抒情表演的力度,以及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欣赏价值,使得新世纪壮乡傩舞被誉为中国西南地区非常文化遗产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总之,新世纪壮乡傩舞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宗教舞蹈,其艺术特色具有舞蹈表现形式生动鲜明、显示出古老文化浓郁独特、深植于当地人们的信仰和日常生活中、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等多方面的卓越优点。
通过对它的深入分析和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世界,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我们民族传统文化。
浅谈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浅谈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摘要: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作为壮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它是我国较为罕见的一组民族民间宗教音乐曲调群,是原始宗教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艺术结晶,具有深厚的壮族文化底蕴。
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现实中却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险,亟待人们去保护和传承;因此,笔者对于现阶段如何加深对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认识,并加以保护和传承,浅谈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传承一、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概况(一)历史渊源早在3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就在凌云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由于生产力和认知力的低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更多地受制于大自然,从而产生了对自然万物的崇敬或恐惧。
壮族妇女为寄托哀思、缓解悲痛、祈福禳灾、沟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依托本民族独特的民间信仰体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七十二巫调音乐。
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中国罕见的民族民间音乐调子群,也是目前我国保留最完整的由巫文化逐步转化而来的原生态音乐,其结构独特,旋律优美,是以女性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萌芽于远古越族巫教,形成于明朝中期,盛行于清朝时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在凌云壮族民间传承。
(二)演唱形式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凌云县泗城镇壮族女巫举行仪式时所唱的一种巫歌,也称巫论,壮语称“欢经”;泗城巫歌是以单人独立演唱为主,一般为女声独唱,用壮语演唱。
演唱时女巫坐着,以铃声和脚踏声为主要配乐,巫婆左手拿一把挂有凤凰香囊和麒麟铜铃的扇子,右手拿一张配有铜铃的红手帕,歌声、脚踏声同起同落;以铃声和脚踏声为主要配乐,主要分为“伴奏乐”和“声乐”两类,其结构模式大多为一段体式,仅有个别曲调属于二段曲式,调式音列主要包括四声音列、五声调式,节奏特点包括有序律动和无序律动。
在转调时不断地体现出不同风格和个性,柔、凶、散板较鲜明,尤其是散板,柔得像清清流淌的溪水,又像高山上慢慢飘飞的云雾,旋律无不体现出大自然灵活灵现的气派。
浅谈壮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浅谈壮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作者:马冬梅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8年第11期马冬梅摘要:壮族是一个独具代表性的民族,以其优美的舞蹈而享誉海内外。
本文结合壮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展开讨论,对其风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有利于壮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壮族舞蹈;风格特征;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0115一、壮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按照人口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当属壮族,是古代百越延续至今之一支,如今在地域上划分,有广西壮族及云南壮族。
壮族舞蹈的最原始记录,是花山壁画中的壮族舞蹈。
从今而言,当是壮族先民关于蚂拐青蛙的颂歌。
学者研究认为:“人不仅想要求得善神的保护,而且想借用善神的力量,以防恶神的行为。
”从文化层面看,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创举。
酬谢壮族先民心目中的神的舞蹈便诞生了,而且舞蹈非常有特点,所以说壮族先民在以前就是能歌善舞的。
从壮族人民比较传统的审美观念、较为淳朴的劳作生活、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上看,壮族舞蹈确能体现出与之息息相关的民族特质。
欢快,安详,这种节奏上和表现上的动律与之相应。
舒缓悠扬的的山歌,无拘无束的舞蹈,这都是壮族人民常见的舞蹈形式。
二、壮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1. 舞蹈造型的特点壮族民族民间中有一种模仿动物青蛙的为主体的舞蹈元素,舞蹈动律主要以弹跳、膝盖部分的颤动、屈膝弯肘。
基本特点好似一只活灵活现的青蛙一样,双臂侧平举弯屈,或者一手叉腰,双腿向三七点方向半蹲,一只手弯胳膊肘向下,有一种气势雄壮的神秘特色。
在壮族舞蹈作品舞蹈中,也是同样的舞蹈元素,大多舞姿优美,刚劲有力,男生的动作造型多为粗犷型。
蚂拐舞中造型与“花山崖壁画” 中的造型也有雷同,可见壮族人民审美情趣上的延续性。
从主要特征上看,壮族师公舞的外在形式是戴有面具的,与此同时,也缺少不了刀、剑等,与蚂拐舞蹈中的蛙形在造型上颇有相似的地方,其中有双臂呈蹲裆之式,胳膊肘也同时平举,与花山壁画的舞蹈风格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巫舞风格特点的文献综述
摘要
巫舞源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社会环境里,对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及人的生老病死感到变幻莫测,从而产生一种对能控制各种不可预料现象的超能力的向往,由此而产生的“鬼神崇拜”,这种“鬼神崇拜”主要是通过一个祭祀仪式—巫舞来表现的,“巫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关于壮族巫舞风格的文献研究对于探索“巫舞”的形成条件和文化内涵,对了解和保护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字:壮族舞蹈巫舞舞蹈风格
一、关于巫舞的起源与发展
金秋(2009)在其著作《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中认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许多现象无法理解,因而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同时也产生了对天、地、祖先和氏族图腾等的崇拜,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也逐渐兴起。
玉时阶(2014)在其著作《壮族民间宗教文化》中说明了巫舞与宗教的关系:舞蹈作为祭祀礼仪的组成部分被采用了。
人们在群体的舞蹈活动中体会到舞蹈具有激奋人心、宣泄内心感情、使人陶醉欢愉、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忘我境地的特殊功能。
这种功能使人产生了神秘感,这大概就是古人在宗教祭祀巫术活动中要用舞蹈“通神”、“娱神”的重要原因。
黄碧功(2014)在其著作《浅析道教巫教对桂西壮族民间文化的影响》中论述了巫舞之所以发展的原因:原始宗教祭祀舞,就是在这种社会生活需要下产生并发展的。
而这种舞蹈在殷商时代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巫舞”十分盛行。
蓝凡(2014)在其著作《中华舞蹈志(广西卷)》论述了巫舞自起源至发展的时代背景:商代是神权至上的时代。
殷人事无巨细,如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收成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等都要占卜问鬼神。
在这种背景下,巫舞文化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巫舞的起源于发展主要源于宗教祭祀。
,由于祭师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祭师不但是氏族、部落精神活动的领袖,而且是这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他们不仅能沟通神人,能歌善舞,而且是歌舞活动的带头人。
广大的“巫
舞”,既保留了原始宗教的色彩,又能娱人且自娱,成为少数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娱乐方式。
二、巫舞的艺术风格
(一)舞蹈风格
毛慧(2005)在其著作《夏商周舞蹈》中认为,巫舞的风格就是宗教祭祀的巫术和舞蹈动作相结合。
巫师通过巫舞狂舞达至迷狂状态以通神,巫舞便是巫师与他界沟通时传递信息的外在符号,即巫舞一体。
进入迷狂舞拜状态的巫师就以异于常表现与鬼神沟通的通灵情况以取信于受众。
韩德明(2006)在其著作《与神共舞一毛南族摊文化考察札记》对巫舞的舞蹈特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巫舞是一种以神灵附体为特征的小型交感巫术舞蹈。
流行单人舞,且边唱或边手摇法器而舞,无一定程式动律,步伐以“三”为基数,或进或退,或转体碎步,或掂或点。
因其认为是神灵附体,故而行舞时全身不停地颤动是巫舞的显著特征。
巫师运用步伐的转换、手势与手诀的变化等动律及舞蹈语汇,来表现其神秘的内容与意愿。
因而可以说,巫舞是壮族地区形态最为原始古朴的一种宗教性舞蹈,故而动律简单、风格朴拙,内涵深邃。
(二)宗教特色
薛艺兵(2010)在其著作《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强调了巫舞所蕴含的宗教特色:他认为随着人类宗教意识的成熟,原始巫术逐步衍化为有较固定仪规的原始宗教,舞蹈就成为宗教仪规的组成因素。
这在我国各民族传统宗教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楚人的鬼神信仰与壮族先民的宗教信仰同属一个体系—巫教,因而,楚地宗教文化的南传与壮族先民的宗教文化汇合后,很自然就为壮族先民所接受和吸收。
而其舞蹈亦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与神秘功能,给哑骆民族的传统礼神舞蹈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如巫师头戴面具扮神作舞及其相应的动律,能充分表达甄骆人企盼丰收、消灾祛难、祈福求安的愿望和要求,又能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的需要,所以很快就被欧骆人所接受,并首先在与湘楚相邻的桂东北地区传播,而后渐次传人桂东南与桂中地区,与当地的宗教文化及其巫舞融为一体。
张树国(2013)在其著作《仪式与乐舞——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对巫舞的宗教性做了如下论述:作为祭祀性舞蹈的巫舞,是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而巫舞的领舞者—祭
师,则被人们誉为“与鬼神共舞”的“能人”,是神灵的代表。
(三)健身娱乐特色
李晓鹏(2010)在其著作《浅谈原始宗教祭祀舞——巫舞的发展及艺术特征》中对于巫舞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做出了以下论述:多原本来自民间的敬神娱神的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娱神的舞蹈向自娱(群众性舞蹈)及娱人(表演性舞蹈)的方向发展。
这是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发展演变过程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黄明(2014)在其著作《从壮族舞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看其特征》中对巫舞的健身性论述道:巫舞”中的一些步法和动作,是需要“祭师”有很好的耐力和协调性才能完成的,一场法事下来,可以说“祭师”是大汗淋淋,观者是情绪激昂。
舞蹈动作中的蹲点步、绕场、转体、快速走、摆髓扭臀等,对舞者的力量、耐力、协调性、柔韧性等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改编成娱乐性、表演性舞蹈的动作粗狂有力、协调性强,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力”与“美”的象征。
(四)节奏特色
桑德诺瓦(2008)在其著作《花山崖画后裔——中国壮族的乐舞文化》中将巫舞的节奏特点概括为:和谐与热烈的有机统一体。
在巫舞中,铜鼓的敲击节奏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根据铜鼓的节奏伴奏,巫舞的节奏一般会较为强烈和明显,这有利于规范巫舞的动作和韵律。
事实上,除了最为重要的铜鼓伴奏以外,巫舞中还有道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舞蹈的节奏,它们主要是给舞者打击的节奏感,让他们随着打击点翩翩起舞。
刘晓静(2007)在其著作《声与形——论声乐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强调巫舞的节奏特点是:在敲击和打击节奏的共同伴奏下,会产生一种听觉方面的有规律的节奏感变化,然后再形成一种视觉方面的节奏感,最后从外在向内在延伸,让观众体会到舞蹈中的情绪和感情波动的节奏。
通过观众听觉、视觉和内心里的共同协作,巫舞欢快、热烈的气氛将表露无遗,从而让舞蹈的主客体进入到一种忘我忘物的艺术审美境界中去。
此外,巫舞的节奏感还充分体现了壮族的民族节奏、生活节奏和生命节奏,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节奏体现。
三、巫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
黄桂秋(2006)在其著作《壮族么教文化研究》中对于巫舞的传承做出了论
述:从上古直至今日,“巫风”一直在各族民间流传。
巫舞来自人民生活,来自群众的创造,它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
不同的时代,按照不同的社会需要,应用在不同的场合。
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韦丽春(2007)在其著作《红水河流域壮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及其文化特征》中也提到:尽管少数民族地区的“巫舞”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祭师”们在表演时,将舞蹈、山歌、音乐融为一体,那丰富多彩的动作、风味独特的曲调和扣人心弦的歌词,象一股清泉一样,自然而然地流荡在人们的心中。
正是这种舞蹈的朴野、执着、真诚和力量,使得专业舞蹈家们在这些宗教舞蹈濒临消失的时候,着力挖掘、整理、改编,把它变成人们喜爱的文艺表演形式,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巫舞,得以传承和发扬,成为娱乐健身的形式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黄碧功.浅析道教巫教对桂西壮族民间文化的影响仁[J].广西大学学报,2014,(1)
[2]莫家仁.毛南族[M].民族出版社,2014
[3]蓝凡.中华舞蹈志(广西卷)[M].学林出版社,2014
[4]韦丽春.红水河流域壮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及其文化特征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6
[5]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仁[M].民族出版社,2014,1
[6]韩德明.与神共舞一毛南族摊文化考察札记[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1
[7]黄桂秋.壮族么教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