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巫舞风格特点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巫舞风格特点的文献综述
摘要
巫舞源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社会环境里,对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及人的生老病死感到变幻莫测,从而产生一种对能控制各种不可预料现象的超能力的向往,由此而产生的“鬼神崇拜”,这种“鬼神崇拜”主要是通过一个祭祀仪式—巫舞来表现的,“巫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关于壮族巫舞风格的文献研究对于探索“巫舞”的形成条件和文化内涵,对了解和保护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字:壮族舞蹈巫舞舞蹈风格
一、关于巫舞的起源与发展
金秋(2009)在其著作《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中认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许多现象无法理解,因而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同时也产生了对天、地、祖先和氏族图腾等的崇拜,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也逐渐兴起。玉时阶(2014)在其著作《壮族民间宗教文化》中说明了巫舞与宗教的关系:舞蹈作为祭祀礼仪的组成部分被采用了。人们在群体的舞蹈活动中体会到舞蹈具有激奋人心、宣泄内心感情、使人陶醉欢愉、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忘我境地的特殊功能。这种功能使人产生了神秘感,这大概就是古人在宗教祭祀巫术活动中要用舞蹈“通神”、“娱神”的重要原因。黄碧功(2014)在其著作《浅析道教巫教对桂西壮族民间文化的影响》中论述了巫舞之所以发展的原因:原始宗教祭祀舞,就是在这种社会生活需要下产生并发展的。而这种舞蹈在殷商时代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巫舞”十分盛行。蓝凡(2014)在其著作《中华舞蹈志(广西卷)》论述了巫舞自起源至发展的时代背景:商代是神权至上的时代。殷人事无巨细,如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收成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等都要占卜问鬼神。在这种背景下,巫舞文化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巫舞的起源于发展主要源于宗教祭祀。,由于祭师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祭师不但是氏族、部落精神活动的领袖,而且是这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他们不仅能沟通神人,能歌善舞,而且是歌舞活动的带头人。广大的“巫
舞”,既保留了原始宗教的色彩,又能娱人且自娱,成为少数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娱乐方式。
二、巫舞的艺术风格
(一)舞蹈风格
毛慧(2005)在其著作《夏商周舞蹈》中认为,巫舞的风格就是宗教祭祀的巫术和舞蹈动作相结合。巫师通过巫舞狂舞达至迷狂状态以通神,巫舞便是巫师与他界沟通时传递信息的外在符号,即巫舞一体。进入迷狂舞拜状态的巫师就以异于常表现与鬼神沟通的通灵情况以取信于受众。韩德明(2006)在其著作《与神共舞一毛南族摊文化考察札记》对巫舞的舞蹈特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巫舞是一种以神灵附体为特征的小型交感巫术舞蹈。流行单人舞,且边唱或边手摇法器而舞,无一定程式动律,步伐以“三”为基数,或进或退,或转体碎步,或掂或点。因其认为是神灵附体,故而行舞时全身不停地颤动是巫舞的显著特征。巫师运用步伐的转换、手势与手诀的变化等动律及舞蹈语汇,来表现其神秘的内容与意愿。因而可以说,巫舞是壮族地区形态最为原始古朴的一种宗教性舞蹈,故而动律简单、风格朴拙,内涵深邃。
(二)宗教特色
薛艺兵(2010)在其著作《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强调了巫舞所蕴含的宗教特色:他认为随着人类宗教意识的成熟,原始巫术逐步衍化为有较固定仪规的原始宗教,舞蹈就成为宗教仪规的组成因素。这在我国各民族传统宗教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楚人的鬼神信仰与壮族先民的宗教信仰同属一个体系—巫教,因而,楚地宗教文化的南传与壮族先民的宗教文化汇合后,很自然就为壮族先民所接受和吸收。而其舞蹈亦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与神秘功能,给哑骆民族的传统礼神舞蹈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如巫师头戴面具扮神作舞及其相应的动律,能充分表达甄骆人企盼丰收、消灾祛难、祈福求安的愿望和要求,又能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的需要,所以很快就被欧骆人所接受,并首先在与湘楚相邻的桂东北地区传播,而后渐次传人桂东南与桂中地区,与当地的宗教文化及其巫舞融为一体。张树国(2013)在其著作《仪式与乐舞——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对巫舞的宗教性做了如下论述:作为祭祀性舞蹈的巫舞,是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而巫舞的领舞者—祭
师,则被人们誉为“与鬼神共舞”的“能人”,是神灵的代表。
(三)健身娱乐特色
李晓鹏(2010)在其著作《浅谈原始宗教祭祀舞——巫舞的发展及艺术特征》中对于巫舞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做出了以下论述:多原本来自民间的敬神娱神的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娱神的舞蹈向自娱(群众性舞蹈)及娱人(表演性舞蹈)的方向发展。这是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发展演变过程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黄明(2014)在其著作《从壮族舞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看其特征》中对巫舞的健身性论述道:巫舞”中的一些步法和动作,是需要“祭师”有很好的耐力和协调性才能完成的,一场法事下来,可以说“祭师”是大汗淋淋,观者是情绪激昂。舞蹈动作中的蹲点步、绕场、转体、快速走、摆髓扭臀等,对舞者的力量、耐力、协调性、柔韧性等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改编成娱乐性、表演性舞蹈的动作粗狂有力、协调性强,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力”与“美”的象征。
(四)节奏特色
桑德诺瓦(2008)在其著作《花山崖画后裔——中国壮族的乐舞文化》中将巫舞的节奏特点概括为:和谐与热烈的有机统一体。在巫舞中,铜鼓的敲击节奏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根据铜鼓的节奏伴奏,巫舞的节奏一般会较为强烈和明显,这有利于规范巫舞的动作和韵律。事实上,除了最为重要的铜鼓伴奏以外,巫舞中还有道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舞蹈的节奏,它们主要是给舞者打击的节奏感,让他们随着打击点翩翩起舞。刘晓静(2007)在其著作《声与形——论声乐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强调巫舞的节奏特点是:在敲击和打击节奏的共同伴奏下,会产生一种听觉方面的有规律的节奏感变化,然后再形成一种视觉方面的节奏感,最后从外在向内在延伸,让观众体会到舞蹈中的情绪和感情波动的节奏。通过观众听觉、视觉和内心里的共同协作,巫舞欢快、热烈的气氛将表露无遗,从而让舞蹈的主客体进入到一种忘我忘物的艺术审美境界中去。此外,巫舞的节奏感还充分体现了壮族的民族节奏、生活节奏和生命节奏,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节奏体现。
三、巫舞的传承与当代价值
黄桂秋(2006)在其著作《壮族么教文化研究》中对于巫舞的传承做出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