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差速器桥壳受力解析报告初稿()

合集下载

差速器实习报告

差速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分配到左右车轮,使车辆在转弯时保持平衡。

为了更好地了解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我们选择了某汽车维修厂进行差速器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2. 掌握差速器拆装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差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差速器主要由差速器壳、行星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轴轴承等组成。

当车辆在转弯时,左右车轮转速不同,差速器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左右车轮转速的差异,使车辆平稳转弯。

2. 差速器拆装步骤(1)拆卸1)将车辆升起,用千斤顶支撑车身;2)拆下车轮,卸下驱动轴;3)拆卸驱动轴与差速器之间的连接螺栓;4)拆下差速器壳螺丝,卸下差速器壳;5)拆卸行星齿轮轴轴承盖,卸下行星齿轮轴轴承;6)拆卸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等零部件。

(2)装配1)清洗所有零部件,检查是否存在磨损、损坏等情况;2)将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等零部件按照拆卸顺序装回差速器壳;3)安装行星齿轮轴轴承盖,旋紧螺丝;4)安装差速器壳,旋紧螺丝;5)安装驱动轴,旋紧螺栓;6)安装车轮,拧紧螺丝。

3. 差速器维修方法(1)更换差速器油:差速器油起到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定期更换差速器油可保证差速器正常工作;(2)检查差速器轴承:轴承磨损会导致差速器噪音增大,需定期检查轴承,如有磨损应更换;(3)检查差速器齿轮:齿轮磨损会导致传动效率降低,需定期检查齿轮,如有磨损应更换。

四、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1. 差速器拆装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熟练掌握相关工具和技巧;2. 在拆装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3. 差速器维修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平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4. 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工作对车辆行驶至关重要,因此要重视差速器的维护和保养。

拆差速器的实训报告单

拆差速器的实训报告单

一、实训名称:差速器拆装实训二、实训目的:1. 熟悉汽车差速器的结构组成和原理。

2. 掌握差速器的拆装方法和步骤。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训地点:汽车维修实训室五、实训器材:1. 差速器一台2. 配套工具一套(包括扳手、套筒、扭力扳手、油石、清洗剂等)3. 拆装台架一台六、实训内容:1. 差速器结构及原理差速器是汽车驱动桥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车辆转弯时,使左右驱动轮的转速不同,以保证车辆平稳行驶。

差速器主要由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半轴等组成。

2. 差速器拆装步骤(1)准备工作1. 将差速器放置在拆装台上,确保其稳定。

2. 检查工具和器材是否齐全,并做好润滑工作。

(2)拆卸步骤1. 拆卸差速器壳:旋下差速器壳上的螺丝,用专用工具取出差速器壳。

2. 拆卸行星齿轮:旋下行星齿轮轴上的螺丝,取出行星齿轮。

3. 拆卸半轴:旋下半轴与差速器壳连接的螺丝,取出半轴。

4. 拆卸行星齿轮轴:旋下行星齿轮轴上的螺丝,取出行星齿轮轴。

(3)清洗与检查1. 清洗差速器壳、行星齿轮、半轴、行星齿轮轴等部件。

2. 检查各部件是否有磨损、损坏等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4)组装步骤1. 组装行星齿轮轴:将行星齿轮轴插入差速器壳内,旋紧螺丝。

2. 组装半轴:将半轴插入差速器壳内,旋紧螺丝。

3. 组装行星齿轮:将行星齿轮插入差速器壳内,旋紧螺丝。

4. 组装差速器壳:将差速器壳安装到差速器壳体上,旋紧螺丝。

(5)调试与润滑1. 调试差速器间隙:调整行星齿轮轴与差速器壳的间隙,使行星齿轮轴与差速器壳之间有适当的间隙。

2. 润滑差速器:使用专用润滑剂对差速器进行润滑。

3.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差速器的拆装方法和步骤,熟悉了差速器的结构组成和原理。

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汽车维修工作的必要性。

七、实训心得体会:1. 差速器是汽车驱动桥的重要部件,其拆装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差速器壳研究报告

差速器壳研究报告

差速器壳研究报告
差速器壳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同时又能够使车轮在转弯时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差速器壳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和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一、差速器壳的结构
差速器壳通常由两个半壳体组成,中间通过齿轮和轴承连接。

差速器壳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包括齿轮、轴承、垫片、密封圈等多个部件。

其中,齿轮是差速器壳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并且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差速器壳的材料
差速器壳通常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造,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动力和扭矩。

同时,铝合金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差速器壳的温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差速器壳的制造工艺
差速器壳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通常采用铸造、锻造、冷挤压等多种工艺进行制造。

其中,铸造是最常用的制造工艺,它能够制造出
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的差速器壳。

锻造和冷挤压则能够提高差速器壳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四、差速器壳的应用
差速器壳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是这些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在汽车领域,差速器壳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汽车都需要使用差速器壳。

差速器壳的质量和性能对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差速器壳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结构复杂、材料高强度、制造工艺复杂、应用广泛。

在未来的发展中,差速器壳将会更加轻量化、高强度、高精度,以满足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驱动桥构造实验报告(3篇)

驱动桥构造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掌握驱动桥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通过拆装实验,熟悉驱动桥各部件的装配顺序和连接方式。

3. 学习驱动桥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验原理驱动桥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车轮,实现车辆的行驶。

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等部件组成。

本实验主要针对轮式汽车的驱动桥进行拆装和构造分析。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轮式汽车驱动桥2. 拆装工具3. 检测设备4. 相关资料四、实验步骤1. 观察驱动桥整体结构观察驱动桥的整体结构,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等。

2. 拆装主减速器(1)拆卸主减速器盖板:使用专用工具拆卸主减速器盖板,取出内部齿轮和垫片。

(2)拆卸主减速器齿轮:拆卸主减速器齿轮,观察齿轮的磨损情况。

(3)拆卸主减速器轴承:拆卸主减速器轴承,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3. 拆装差速器(1)拆卸差速器壳体:使用专用工具拆卸差速器壳体,取出内部齿轮和垫片。

(2)拆卸差速器齿轮:拆卸差速器齿轮,观察齿轮的磨损情况。

(3)拆卸差速器轴承:拆卸差速器轴承,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4. 拆装半轴(1)拆卸半轴:使用专用工具拆卸半轴,观察半轴磨损情况。

(2)拆卸半轴轴承:拆卸半轴轴承,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5. 组装驱动桥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将驱动桥各部件组装起来。

6. 检测驱动桥使用检测设备对驱动桥进行检测,确保各部件装配正确,无磨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主减速器齿轮磨损情况:观察主减速器齿轮磨损情况,发现齿轮表面存在磨损痕迹,说明主减速器齿轮存在磨损现象。

2. 差速器齿轮磨损情况:观察差速器齿轮磨损情况,发现齿轮表面存在磨损痕迹,说明差速器齿轮存在磨损现象。

3. 半轴轴承磨损情况:检查半轴轴承磨损情况,发现轴承磨损较严重,需要更换。

4. 驱动桥装配情况:组装后的驱动桥各部件装配正确,无磨损现象。

六、实验结论1. 驱动桥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和性能对车辆行驶性能有很大影响。

汽车差速器实习报告

汽车差速器实习报告

汽车差速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技术也日新月异。

作为一名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掌握汽车差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拆装技巧至关重要。

本次实习报告围绕汽车差速器展开,详细介绍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际拆装操作过程。

二、差速器概述差速器是汽车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转弯或行驶在不平路面上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滚动,保证两侧驱动轮作纯滚动运动。

差速器的出现,保证了汽车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行驶。

三、差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1. 结构差速器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行星齿轮、半轴等部件组成。

其中,主动齿轮与发动机相连,从动齿轮与车轮相连,行星齿轮则位于两者之间。

2. 工作原理在汽车直线行驶时,左右车轮的阻力相等,差速器箱内的行星齿轮只随箱体公转,不自转。

当汽车转弯时,内轮会产生较大的阻力,两个半轴受力不同,导致中间行星齿轮转动,两个半轴之间会产生速度差。

这样,汽车才能平稳转弯。

四、差速器拆装实习1. 拆卸在进行差速器拆卸时,首先要用千斤顶将汽车后桥顶起,然后使用合适的套筒拆卸差速器壳螺丝。

在拆卸过程中,要注意对角拆卸,避免螺丝拆卸不均匀导致差速器壳变形。

此外,还要注意工具的摆放和整洁度,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2. 清洗拆卸下差速器后,要对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

清洗过程中,可以使用清洗剂或汽油,确保零部件表面干净,无油污。

3. 装配在装配过程中,要遵循先拆的后装,后拆的先装的原则。

首先安装从动双曲线齿轮,然后安装从动齿轮轴承盖并调整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力。

接着,将主动双曲线齿轮和油封座安装在锥齿轮轴承座上,并通过垫片调节主动齿轮轴承预紧力。

最后,安装主动双曲线齿轮,调整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

在装配过程中,要注意差速器螺丝力矩为77.4NM,确保螺丝对角紧固。

五、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差速器实习,我深刻了解了差速器的结构原理和拆装技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掌握了差速器拆卸、清洗和装配的步骤,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差速器的拆检的实习报告

差速器的拆检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差速器的拆检实习时间:XX实习单位:XX汽车维修中心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技术也日益成熟。

差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为了提高自己的维修技能,本次实习我选择了差速器的拆检作为学习内容。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学会差速器的拆卸和装配方法;3. 掌握差速器零部件的检查和更换技巧;4. 提高自己的汽车维修实践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差速器结构的了解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差速器主要由主动双曲线齿轮、从动双曲线齿轮、差速器壳体、轴承等零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主动双曲线齿轮与从动双曲线齿轮的啮合,实现车轮间的差速作用。

2. 差速器的拆卸在实际操作中,我按照指导老师的讲解和教材上的步骤,逐步拆卸差速器。

拆卸过程中,我注意使用合适的套筒,遵循螺丝对角拆卸的原则,确保拆卸工具的摆放和整洁度。

首先,拆下主动双曲线齿轮连接凸缘及油封座、锥齿轮轴承座,然后拆下主动双曲线齿轮。

接着,拆下从动双曲线齿轮轴承盖,卸下从动双曲线齿轮总成,最后旋下差速器壳螺丝,分解差速器。

3. 差速器零部件的检查与更换在拆卸过程中,我对差速器的各个零部件进行了检查,发现部分零部件存在磨损和损坏。

根据检查结果,我更换了损坏的零部件,如轴承、油封等。

在更换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安装和调整零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差速器的装配在装配过程中,我遵循“先拆的后装,后拆的先装”的原则,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

首先,清洗所有零部件,然后组装差速器,装上从动双曲线齿轮,装上从动齿轮轴承盖并调整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力。

接着,将主动双曲线齿轮和油封座安装在锥齿轮轴承座上,并通过垫片调节主动齿轮轴承预紧力。

最后,安装主动双曲线齿轮,调整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差速器的拆卸和装配方法,提高了自己的汽车维修实践能力。

差速器壳行业深度分析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差速器壳行业深度分析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技术风险与应对措施
技术风险
技术更新换代快、技术落后、技术瓶颈等。
应对措施
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 系,鼓励员工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 进先进技术。
政策风险与应对措施
政策风险
政策调整、法规变化、国际贸易摩擦等。
应对措施
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与政府部 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开拓国际市场,降低单一市 场依赖。
其他领域
除了上述领域外,差速器壳还广泛应用于 国防、航空、铁路等领域。
02
行模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差速器壳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22年差速器壳市场 规模达到15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5%-8%的年复合增长率。
增长趋势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差速器壳行业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 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差速器壳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定制化制造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差速器壳的定制化制造成为趋势。通过引入定制化设计软件和快速原 型制造技术,满足客户对差速器壳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创新与突破
新材料的应用
通过研发新型材料,提高差速器壳的性能和耐久性。例如,采用 高强度轻质合金材料,减轻差速器壳的重量,提高车辆燃油经济
性。
新型加工工艺的开发
企业D
以创新驱动发展,专注于差速器壳的研发和生产。企业D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通过不断推出新 产品和新技术,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型企业案例分析
企业E
一家新兴的差速器壳生产企业,以其独 特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产品设计,迅速 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份额。企业E注重 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通过与客户 的紧密合作,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供 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差速器的拆检的实习报告

差速器的拆检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汽车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拆检操作流程,掌握了差速器的拆装技能,并学会了如何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为今后的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汽车维修厂四、实习内容1. 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 差速器的拆装操作3. 差速器的检查与维护五、实习过程(一)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转弯或不同车轮之间存在转速差时,保证汽车平稳行驶。

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壳体、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差速器轴承等。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当汽车转弯时,左右车轮的转速不同,行星齿轮在差速器壳体内旋转,使左右车轮转速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平稳行驶。

(二)差速器的拆装操作1. 差速器的拆卸(1)将车辆升起,并固定好。

(2)拆下差速器壳体上的螺丝,取出差速器壳体。

(3)拆卸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等部件。

(4)拆卸差速器轴承。

2. 差速器的装配(1)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将差速器轴承、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等部件装回差速器壳体。

(2)将差速器壳体装回车辆,并拧紧螺丝。

(三)差速器的检查与维护1. 检查差速器轴承:观察轴承表面是否有磨损、裂纹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

2. 检查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等部件:观察齿轮表面是否有磨损、划痕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

3. 检查差速器壳体:观察壳体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

4. 检查差速器油:检查差速器油的质量,如油质变黑、有异味等,应及时更换。

六、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差速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性。

差速器的拆装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同时也要注意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汽车差速器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七、总结本次实习使我掌握了汽车差速器的拆装技能,了解了差速器的工作原理,为今后的汽车维修工作打下了基础。

差速器壳研究报告-差速器壳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2020-2023年)

差速器壳研究报告-差速器壳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2020-2023年)
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气 、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
安全卫生措施
建立健全的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问题得 到有效控制,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06
差速பைடு நூலகம்壳项目经济效 益评价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投资估算
根据差速器壳项目的规模、技术难度、市场 需求等因素,对项目总投资进行估算,包括 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其他费用等。
热处理
通过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 提高差速器壳的力学性能和耐磨 性。
表面处理
进行喷砂、喷漆等表面处理,提 高差速器壳的防腐性能和外观质 量。
关键设备选型及配置方案
压铸机/重力铸造机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当的压铸 机或重力铸造机,实现差速器 壳毛坯的高效生产。
热处理设备
选用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如淬 火机床、回火炉等,确保差速 器壳的热处理质量。
技术转化风险
企业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的过程中,可能面 临技术转化失败的风险。为应对技术转化风险,企业需要 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转 化成功率。
知识产权保护风险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面临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 为应对知识产权保护风险,企业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 识,申请专利保护,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
熔炼设备
选用高效、节能的铝合金熔炼 炉,确保原料的充分熔融和成 分均匀。
机械加工中心
配置高精度、高效率的机械加 工中心,实现差速器壳的精确 加工。
表面处理设备
配置喷砂机、喷漆机等表面处 理设备,提高差速器壳的表面 质量。
生产线布局规划
生产车间布局
设备布局
合理规划生产车间布局,将原料准备、铸 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有序排列,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

汽车差速器实习报告

汽车差速器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汽车差速器的拆装实训,巩固和加强汽车底盘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汽车底盘总成、各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1. 差速器的拆卸(1)拆下差速器壳:首先,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场地上,将车轮抬起并固定,确保车辆稳定。

然后,拆下车轮、刹车盘、刹车鼓等部件,露出差速器壳。

接着,使用专用工具将差速器壳螺丝拧下,将差速器壳从车辆上拆卸下来。

(2)拆卸差速器内部部件:将差速器壳放置在拆装架上,使用专用工具拆卸差速器内部部件,包括行星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差速器轴承等。

2. 差速器的清洗(1)拆卸部件清洗:将拆卸下来的差速器内部部件放入清洗液中,使用毛刷进行清洗,确保部件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2)差速器壳清洗:将差速器壳放入清洗液中,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确保壳体内部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3. 差速器的装配(1)组装差速器内部部件:将清洗干净的差速器内部部件按照拆卸顺序进行组装,确保各部件安装到位。

(2)组装差速器壳:将组装好的差速器内部部件放入差速器壳内,使用专用工具将差速器壳螺丝拧紧,确保差速器壳与内部部件的密封性。

4. 差速器的调整(1)调整差速器轴承预紧力:根据差速器型号和规格,调整差速器轴承预紧力,确保差速器内部部件的正常工作。

(2)调整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通过调整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体之间的垫片和旋动从动锥齿轮两侧螺母,调整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确保差速器内部部件的正常工作。

1. 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汽车维修和保养具有重要意义。

2. 拆装差速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工具,熟练掌握拆装步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拆装质量。

3. 清洗和装配差速器时,要注意清洁度,避免杂质进入差速器内部,影响其使用寿命。

4. 调整差速器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调整,确保差速器内部部件的正常工作。

差速器壳研究报告

差速器壳研究报告

差速器壳研究报告差速器壳是汽车差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容纳差速器齿轮和轴承,保护齿轮和轴承,同时还能起到防尘、防水、防腐蚀等作用。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差速器壳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差速器壳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差速器壳的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差速器壳的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以提高差速器壳的性能和品质。

二、差速器壳的材料选择差速器壳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和寿命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材料有铸铁、钢板、铝合金等。

铸铁是传统的差速器壳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密度大、强度低、易疲劳开裂。

钢板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但重量较大,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铝合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热性好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经过分析比较,我们选择了铝合金材料作为差速器壳的主要材料。

铝合金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可以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此外,铝合金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可以有效地散热,延长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三、差速器壳的结构设计差速器壳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其承受的载荷和受力情况,保证其强度和刚度。

同时,还要考虑到制造成本、安装和维修等方面的因素。

在差速器壳的结构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三段式结构。

差速器壳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中部为主要承载部分,前后两端为连接部分。

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差速器壳的重量,提高其强度和刚度。

四、差速器壳的加工工艺差速器壳的加工工艺对其精度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我们采用了数控加工工艺和机器人焊接工艺,保证了差速器壳的精度和一致性。

数控加工工艺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减少废品率。

我们采用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设备,对差速器壳的加工进行精密控制。

机器人焊接工艺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减少焊接变形和缺陷。

我们采用了自动化焊接设备,对差速器壳的焊接进行精密控制。

五、差速器壳的性能测试为了验证差速器壳的性能和品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强度、刚度、耐腐蚀性、密封性等方面。

汽车驱动桥实验报告(3篇)

汽车驱动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驱动桥模型,对汽车驱动桥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汽车驱动桥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实现车辆的行驶。

驱动桥通常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部件组成。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搭建驱动桥模型,观察各部件的协同工作,了解驱动桥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器材1. 驱动桥模型:包括主动轴、从动轴、齿轮、传动轴等。

2.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角度测量仪等。

3. 计算机软件:Matlab、Origin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驱动桥模型:将主动轴、从动轴、齿轮和传动轴等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驱动桥模型。

2. 观察驱动桥结构:观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了解驱动桥的结构特点。

3. 测量齿轮参数:使用游标卡尺和角度测量仪,测量齿轮的直径、宽度、齿数等参数。

4. 分析驱动桥工作原理:观察主动轴转动时,动力如何通过齿轮、差速器、半轴传递到从动轴,进而驱动车轮。

5. 验证驱动桥性能:通过改变齿轮参数、差速器参数等,观察驱动桥的性能变化,分析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6. 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Matlab、Origin等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驱动桥结构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搭建的驱动桥模型主要由主动轴、从动轴、齿轮、传动轴等部件组成。

主动轴通过齿轮与从动轴连接,实现动力传递。

差速器用于实现两侧车轮的差速作用,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

2. 齿轮参数对驱动桥性能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改变了齿轮的直径和齿数,观察驱动桥的性能变化。

结果表明,增大齿轮直径可以增大驱动桥的传动比,提高车辆的爬坡能力;增大齿轮齿数可以减小齿轮的转速,降低驱动桥的噪音。

3. 差速器参数对驱动桥性能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改变了差速器的齿数和宽度,观察驱动桥的性能变化。

差速器的演变实验报告(3篇)

差速器的演变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差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研究差速器在不同阶段的演变过程;3. 分析差速器演变对汽车性能的影响;4. 探讨差速器在未来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背景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使左右车轮在转弯时保持转速相等,从而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差速器在结构、性能和应用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差速器的演变过程,了解其发展脉络,为今后汽车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实验内容1. 差速器基本原理和结构2. 差速器演变过程3. 差速器演变对汽车性能的影响4. 差速器在未来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四、实验步骤1. 差速器基本原理和结构研究(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差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分析差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特点。

2. 差速器演变过程研究(1)收集不同阶段的差速器产品,如手动挡、自动挡、四驱车等;(2)对比分析不同阶段差速器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特点;(3)总结差速器演变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3. 差速器演变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研究(1)分析差速器演变对汽车稳定性和操控性的影响;(2)探讨差速器演变对汽车节能和环保的影响;(3)评估差速器演变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4. 差速器在未来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前景探讨(1)分析差速器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2)探讨差速器在未来汽车技术中的发展趋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差速器基本原理和结构差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差速器齿轮副实现左右车轮转速的平衡。

其结构主要由差速器壳、差速器齿轮、行星齿轮、行星架等组成。

2. 差速器演变过程(1)早期差速器:以滑动齿轮式差速器为代表,结构简单,但存在磨损严重、传动效率低等问题;(2)湿式差速器:通过增加润滑油降低齿轮磨损,提高传动效率;(3)差速锁:在差速器的基础上增加差速锁机构,提高汽车在复杂路况下的通过性;(4)电子差速器:通过电子控制实现差速器的智能调节,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汽车受力总结报告范文(3篇)

汽车受力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力对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力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汽车设计和驾驶提供理论依据。

二、汽车受力概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几种力的作用:1. 重力2. 摩擦力3. 空气阻力4. 提升力5. 推力6. 压力7. 侧向力8. 转矩三、各受力分析1. 重力重力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最基本的受力之一,其大小等于汽车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重力对汽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重力使汽车具有向下的趋势,因此在行驶过程中,汽车需要通过悬挂系统来保持稳定。

(2)影响汽车操控性:重力对汽车操控性有一定影响,如高速行驶时,重力会使汽车产生向下的力,导致操控难度增加。

(3)影响汽车制动性能:重力会使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向下的加速度,影响制动效果。

摩擦力是汽车行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滚动摩擦力: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对汽车的行驶速度、加速度和制动距离有重要影响。

(2)滑动摩擦力:汽车在制动或加速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对汽车的操控性和制动性能有较大影响。

(3)静摩擦力:汽车在起步、转弯等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对汽车的操控性有重要影响。

3. 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主要空气阻力之一,其大小与汽车形状、速度和空气密度等因素有关。

空气阻力对汽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汽车油耗:空气阻力越大,汽车油耗越高。

(2)影响汽车加速性能:空气阻力越大,汽车加速性能越差。

(3)影响汽车稳定性:空气阻力会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产生向下的力,影响稳定性。

4. 提升力提升力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空气流动对汽车底部产生的向上的力。

提升力对汽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汽车稳定性:提升力会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产生向下的力,影响稳定性。

驱动桥壳的受力试验分析

驱动桥壳的受力试验分析

驱动桥壳的受力试验分析王俊翔;袁晓磊;杨斌【摘要】对汽车驱动桥壳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驱动桥壳重复加载所采集到的路面加速度谱,来测量驱动桥壳所受的应变,从而推断出驱动桥的危险点和其他一些特性,为优化汽车结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汽车零部件》【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驱动桥壳试验;加速度谱;应变【作者】王俊翔;袁晓磊;杨斌【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正文语种】中文在汽车的构造中,汽车的驱动桥是汽车的主要传力件和承载件,驱动桥壳是一个空心梁,与从动桥壳共同支承车架及其上的各总成重力。

它的作用包括:一方面需要承载汽车的荷重,另一方面车轮上的作用力以及传递扭矩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矩皆由驱动桥壳承担。

因而驱动桥壳应满足如下要求:(1)驱动桥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质量尽可能小;(2)具有足够刚度,一般要求最大变形不超过1.5mm/m轮距,以保证主减速器齿轮正常哨合和不使半轴承受附加弯曲应力;(3)保证足够的离地间隙;(4)结构工艺性好,成本低;(5)驱动桥壳又是主减速器、差速器及驱动车轮传动装置的外壳,因而驱动桥壳应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便于主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保证拆装、调整、保养、维修方便。

根据上述要求,作者对驱动桥壳受力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对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驱动桥壳路面激励谱的获取方法有多种,对于汽车车桥来说,由于轮胎、悬挂及减振系统的存在,作于在驱动桥壳上的路面激励谱有别于路面谱。

在以往获取路面谱的方法中,通常采用在车后拖挂五轮仪来采集路面谱。

但五轮仪上跳可能导致高频失真,且五轮仪安装不便,对于某些情况下安装非接触式测速仪,无法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可能无法应用。

因此,可以采用在车桥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方式进行测量。

简化振动模型,忽略轮胎变形的影响,在车桥上直接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则传感器的输出反映了路面平度所引起的振动。

差速器拆装实习报告

差速器拆装实习报告

差速器拆装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掌握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熟悉差速器的拆装顺序和操作方法。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1. 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差速器的拆装步骤3. 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实习总结和心得体会三、实习过程1. 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差速器是汽车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在驱动轮之间分配动力,保证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内外轮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而避免车轮打滑和拖曳。

差速器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行星齿轮和壳体等部件组成。

2. 差速器的拆装步骤(1)准备工作:了解差速器的结构,熟悉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2)拆卸差速器:1)放掉差速器内的润滑油。

2)拆卸差速器壳体的螺栓,取下壳体。

3)拆卸主动齿轮连接凸缘及油封座、锥齿轮轴承座,取下主动齿轮。

4)拆卸从动齿轮轴承盖,卸下从动齿轮总成,旋下差速器壳螺丝,分解差速器。

(3)装配差速器:1)清洗所有零部件。

2)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差速器。

3)调整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力。

4)调整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

3. 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使用合适的套筒和工具,注意螺丝对角拆卸。

(2)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工具摆放整齐。

(3)注意操作安全,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4)严格按照拆装顺序进行,避免造成零部件损坏。

四、实习总结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差速器的拆装实习,我对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拆装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拆装工具,掌握了差速器的拆装步骤和技巧。

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问题。

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我意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会注重操作安全。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增强了我对汽车驱动系统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差速器的拆装实习报告

差速器的拆装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差速器的拆装一、实习目的1. 掌握差速器的功用、构造和工作原理;2. 熟悉差速器的拆装顺序,以及一些相关的检测与维修知识;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1. 差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 差速器的拆装顺序;3. 差速器零部件的检查与更换;4. 差速器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实习过程1. 差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差速器是汽车驱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实现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的差速作用。

差速器主要由壳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行星齿轮和锁定装置等组成。

在工作过程中,差速器通过主动齿轮与发动机相连,从动齿轮与车轮相连,行星齿轮则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传递动力,使车轮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以适应车辆在转弯、起步和爬坡等行驶条件下的需求。

2. 差速器的拆装顺序差速器的拆装顺序如下:(1)放掉差速器内的润滑油;(2)拆卸差速器壳体螺丝,取下壳体;(3)拆卸主动齿轮与差速器壳体的连接螺丝,取下主动齿轮;(4)拆卸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壳体的连接螺丝,取下从动齿轮;(5)拆卸行星齿轮轴承盖,取下行星齿轮总成;(6)清洗零部件,检查磨损情况,更换损坏的零部件;(7)按照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装配。

3. 差速器零部件的检查与更换在拆卸过程中,要对差速器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磨损、断裂等现象。

对于损坏的零部件,需要及时更换。

在更换零部件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质量,以确保差速器的正常工作。

4. 差速器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装配差速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装配,确保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准确;(2)在装配过程中,要确保零部件的清洁,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差速器内部;(3)紧固螺丝时,要按对角线顺序逐步紧固,保证装配的稳定性;(4)在装配完成后,要对差速器进行润滑,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差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差速器的拆装顺序,学会了如何检查和更换差速器的零部件。

汽车差速器拆装实训报告

汽车差速器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了解汽车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培养动手能力,掌握汽车差速器的拆装技巧。

3. 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汽车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 汽车差速器的拆装步骤3. 汽车差速器故障诊断及排除三、实训过程1. 汽车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实现左右车轮在转弯时的速度差。

其基本结构包括: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太阳齿轮、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等。

工作原理如下:(1)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差速器壳体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太阳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行星齿轮绕行星齿轮轴旋转,从而带动左右车轮同步旋转。

(2)当汽车转弯时,差速器壳体相对于发动机输出轴产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使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产生轴向力,从而实现左右车轮速度差。

2. 汽车差速器的拆装步骤(1)拆卸差速器壳体:首先,松开差速器壳体与发动机输出轴的连接螺栓,然后拆下差速器壳体。

(2)拆卸行星齿轮:将差速器壳体放在工作台上,用专用工具将行星齿轮轴和行星齿轮从壳体中取出。

(3)拆卸太阳齿轮:将行星齿轮轴和行星齿轮从壳体中取出后,用专用工具将太阳齿轮从壳体中取出。

(4)拆卸半轴齿轮:将差速器壳体翻转,用专用工具将半轴齿轮从壳体中取出。

(5)清洗与检查:将拆下的零件清洗干净,检查是否存在磨损、损坏等情况。

(6)组装差速器: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将检查合格的零件组装回差速器。

(7)检查与试验:组装完成后,进行差速器性能检查,确保其工作正常。

3. 汽车差速器故障诊断及排除(1)差速器漏油:检查差速器壳体、密封垫、螺栓等部位,发现问题后进行更换或修复。

(2)差速器异响:检查差速器内部齿轮、轴承等零件,发现问题后进行更换或修复。

(3)差速器打滑:检查差速器内部齿轮、轴承等零件,发现问题后进行更换或修复。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了解了汽车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差速器桥壳受力解析报告初稿
邢焕林及刘强老师组成员
(中山大学工学院,广州广东510006)
摘要:利用Pro/Engineer和SimLab软件建立了差速器桥壳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划分实体网格。

通过对差速器桥壳进行有限元分析,分别得到了差速器桥壳四种典型工况的等效应力和变形。

结果表明该差速器桥壳满足强度要求和最大变形量的要求,为差速器桥壳的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Pro/Engineer;SimLab;差速器桥壳;有限元分析
驱动桥壳是汽车上重要的承载件和传力件。

电动汽车上使用的是断开式驱动桥壳。

作用在驱动车轮上的牵引力、制动力、侧向力、垂向力是经过桥壳传到悬挂及车架或车厢上。

而差速器桥壳也是整个驱动桥壳的受力部件,并且内部装有汽车的关键部件差速器。

因此校核差速器桥壳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中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对电动汽车上使用的差速器桥壳进行了分析。

1 差速器桥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首先在Pro/Engineer中建立了电动汽车差速器桥壳的三维模型,在保证分析精度的情况下,在建立模型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简化。

然后将三维模型导入到SimLab中,选择Tet10号单元类型,对其进行划分网格,得到44225个单元,74660个节点。

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差速器桥壳的有限元模型
该驱动桥壳材料为ADC12铝合金,ADC12是Al-Si-Cu系压铸铝合金,多用于制作盖子、缸体类,执行标准为JISH5302-2000《铝合金压铸件》[1],ADC12是日本的铝合金牌号相当于美国合金牌号383。

查阅标准手册《NADCA Product Specification Standards for Die Castings》[2],ADC12铝合金的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ADC12铝合金的材料参数
材料名称材料密度
(g/cm3)弹性模量
(GPa)
泊松比屈服强度
(MPa)
2 汽车行驶工况的确定
差速器桥壳在车辆行驶中的受力状况比较复杂,承受的力主要有垂向力、切向力(牵引力或制动力)和侧向力。

这里,参考文献[3-17],简化为以下四种典型工况进行计算:
2.1不平路面冲击载荷工况
图2桥壳静弯曲时的受力分析图
此工况为汽车满载并通过不平路面,受冲击载荷的工况,这时不考虑侧向力和切向力。

取1.75倍载荷施加在两个钢板弹簧座上,那么作用在差速器桥壳上的弯矩为M=4353.3Nm。

此外,电机的质量为55kg,电机的支撑方式为两段固支,电机对桥壳的作用力为F=539N,M0=94.3 Nm。

2.2最大牵引力行驶工况
图3 最大牵引力行驶时桥壳的受力分析图
此工况为汽车满载以最大牵引力作直线行驶时的工况,不考虑侧向力。

此时左右驱动轮除了有垂向反力外,还作用有地面对驱动车轮的最大切向反作用力(即牵引力)。

这时作用在差速器桥壳上的垂直弯矩M v=2958.5Nm;水平弯矩M h=698.54 Nm;扭矩T=1040.9 Nm。

此外电机对差速器桥壳的作用力为F=539N,M0=94.3 Nm。

2.3紧急制动行驶工况
图4 紧急制动时桥壳的受力分析图
此工况为汽车满载紧急制动时的工况,不考虑侧向力。

汽车紧急制动时,左右驱动车轮除作用有垂直反力外,还作用有地面对驱动车轮的制动力。

这时作用
在差速器桥壳上的垂直弯矩M V=2370.4 Nm;水平弯矩M h=1096.3 N;扭矩T=0Nm。

此外电机对差速器桥壳的作用力为F=539N,M0=94.3 Nm。

2.4最大侧向力行驶工况
图5 侧倾时的受力分析图
该工况是汽车发生侧滑时的极限工况,即当驱动桥的全部荷重由侧滑方向一侧的驱动车轮承担时,驱动桥承受的侧向力为:
P=G×φ
其中:P—驱动桥承受的侧向力;G—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后桥传给地面的载荷,为24206N(电动汽车汽车满载时重量为3.8t,汽车后轴载荷系数为65%);φ—轮胎与地面的侧向附着系数,取1。

代人以上数值得P=24206N。

3 计算及结果分析
3.1最大垂向力工况
汽车后桥满载轴荷24206N,把1.75倍动载荷加载到桥壳上,减速器桥壳主要承受由最大垂向力引起的沿X轴的弯矩,还有电机作用在桥壳断面的作用力。

桥壳的等效应力和变形如下图所示。

(a)等效应力图
(b)变形图
图6最大垂向力工况下等效应力图及变形图
从图6(a)中可以看出,在差速器桥壳端面内圆处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最大应力值为34.1MPa,小于材料的屈服应力150Mpa。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下面的加强筋处应力也较大。

从图2(b)中可以看出,桥壳最大变形量发生在安装电机的桥壳凸缘盘处,其变形量为0.062mm,根据标准QC-T 534《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18]规定,测量点满载时每米轮距最大变形不超过 1.5mm,本减速器桥壳满足国家标准规定。

3.2最大牵引力工况
此工况下,汽车满载,发动机以最大转矩工作,亦为最大启动工况。

差速器桥壳主要承受由垂向力和最大牵引力传递给桥壳的沿X轴与Z轴的弯矩和沿Y 轴的扭矩,还有电机作用在桥壳断面的作用力。

桥壳的等效应力分布和变形如图3所示。

(a)等效应力图
(b)变形图
图7 最大牵引力工况下等效应力图及变形图
从图7(a)中可以看出,最大等效应力点发生在差速器桥壳端面内圆处,最大应力值为36.8MPa。

再如图7(b)所示,最大变形量发生在半轴套管端部,其最大变形量为0.0491mm。

最大应力值和变形量均符合要求。

3.3最大制动力工况
此工况下,汽车制动时,制动器能使车轮在地面上滑动。

差速器桥壳主要承受由垂向力和最大制动力传递给桥壳的沿X轴与Z轴的弯矩,还有电机作用在桥壳断面的作用力。

桥壳的应力分布和变形量如图8所示。

其最大应力发生在半轴套管附近,最大应力值为42MPa,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150MPa。

最大变形量出现在半轴套管端部内圆处,其最大变形量为0.0672mm。

最大应力值和变形量均符合要求。

(a)等效应力图
(b)变形图
图8最大制动力工况下等效应力图及变形图
3.4最大侧向力工况
此工况下,汽车所承受的侧向力达到地面给轮胎的侧向反作用力的最大值即侧向附着力,汽车处于侧滑的临界状态。

此时,驱动桥的全部荷重由侧滑方向一侧的车轮承担,桥壳这种极端情况对驱动桥的强度极其不利,应避免发生。

此时,差速器桥壳主要承受垂向力和最大侧向力,桥壳的应力分布和变形如图9所示。

(a)等效应力图
(b)变形图
图9最大侧向力工况下等效应力图及变形图
由图9可知,最大侧向力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减速器桥壳的中部拐角附近,其最大值为4.92MPa,远小于许用应力。

最大变形量出现在位于侧滑方向一侧半轴套管的端部下方,其最大变形量为0.036mm。

最大应力值和变形量均符合要求。

4 结论
通过对减速器桥壳四种典型工况的有限元分析,可以看出,该减速器桥壳满足强度要求和最大变形量要求。

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进行仿真分析和计算,可以有效地进行强度安全校核,减少试验次数,缩短设计改进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使得电动汽车在轻量化和操纵稳定性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以上仅是受力解析报告初稿,望各位老师提供宝贵意见,以便往下完善差速器桥壳的受力解析。

5 参考文献
[1] JISH5302-2000;铝合金压铸件;日本工业规格;2000
[2] NADCA Product Specification Standards for Die Castings; Section 3; 2003
[3] 李欣;重型货车驱动桥桥壳结构分析及其轻量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4] 王亮;汽车驱动桥壳优化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6
[5] 朱峥涛;汽车驱动桥桥壳有限元分析[D];南昌大学;2007
[6] 王星;货车驱动桥壳结构强度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7] 麻常选;重型载货车DA485驱动桥壳的应力分析[D];山东大学;2008
[8] 林正祥;汽车驱动桥桥壳动力特性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D];合肥工业大学;2009
[9] 张成波;1141重型货车驱动桥桥壳轻量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10] 官磊;商用车驱动桥壳的结构分析[D];重庆大学;2010
[11] 赵冰;驱动桥壳静态强度及振动仿真模态研究[D];长安大学;2011
[12] 吴春虎;轻型货车驱动桥壳结构分析及轻量化设计[D];山东大学;2011
[13] 孙辉;微型车驱动桥壳结构强度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0
[14] 杨志卿;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汽车驱动桥壳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
[15] 葛亚宁;装载机驱动桥桥壳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1
[16] 孙忠云;基于可靠性优化的汽车驱动桥壳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17] 苏恩生;汽车驱动桥壳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D];吉林大学;2005
[18] QC/T 534-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评价指标[S];北京: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