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

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

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制图中的投影法和视图的概念。

2. 掌握机械制图中的主视图、剖视图和细节视图的绘制方法。

3. 学会使用机械制图软件进行视图的创建和编辑。

教学重点:1. 投影法和视图的概念。

2. 主视图、剖视图和细节视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1. 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2. 细节视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

2. 教具: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计算机和机械制图软件。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使用投影仪将第四章的教材内容投影到黑板上,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解释投影法和视图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理解。

Step 2: 主视图的绘制(15分钟)详细介绍主视图的绘制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视角、确定主视图的位置和大小等。

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引导学生掌握主视图的绘制技巧。

Step 3: 剖视图的绘制(20分钟)讲解剖视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剖视图的种类和绘制规则。

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指导学生掌握剖视图的绘制方法,特别是剖视图的标注和尺寸的处理。

Step 4: 细节视图的绘制(20分钟)介绍细节视图的概念和用途,讲解细节视图的绘制规则和注意事项。

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细节视图的绘制技巧,包括细节视图的位置选择和绘制比例的确定。

Step 5: 机械制图软件的应用(15分钟)介绍常用的机械制图软件,并演示如何使用软件进行视图的创建和编辑。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自操作软件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Step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他们对机械制图第四章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展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他们的绘图技巧和操作能力。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道主视图、一道剖视图和一道细节视图的绘制练习,并使用机械制图软件进行编辑和标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平面图形的绘制。

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绘制方法,以及常见平面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和椭圆的绘制步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会使用绘图工具进行平面图形的绘制。

3. 能够熟练绘制常见平面图形,并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分类、绘制方法以及绘制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绘图板、绘图仪器。

学具:学生用绘图板、绘图仪器、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 基本概念: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实践操作:以正方形为例,演示绘制步骤,讲解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矩形、圆和椭圆的绘制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绘制给定尺寸的平面图形。

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绘制2. 内容: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常见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100mm×100mm的正方形。

(2)绘制一个150mm×100mm的矩形。

(3)绘制一个直径为100mm的圆。

(4)绘制一个长轴为80mm、短轴为40mm的椭圆。

2. 答案:(1)正方形绘制步骤:画一个100mm的线段,以线段两端点为圆心,分别画两个半径为100mm的圆弧,连接圆弧交点,得到正方形。

(2)矩形绘制步骤:画一个150mm的线段,以线段一端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100mm的圆弧,与线段相交,连接交点和线段另一端点,得到矩形。

(3)圆的绘制步骤:以任意一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50mm的圆。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机械制图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剖视图与剖面图”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剖视图的概念、类型、标注及绘制方法,以及剖面图的基本原理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剖视图和剖面图的基本概念,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能够熟练绘制和识别各类剖视图和剖面图。

3. 提高学生运用剖视图和剖面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标注规范。

教学重点:剖视图和剖面图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实际工程图纸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模型、图纸等。

2.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图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工程图纸,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剖视图和剖面图的作用。

2. 知识讲解:a. 介绍剖视图和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b. 分析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类型及特点。

c. 讲解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标注规范。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实例,讲解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动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机械制图——剖视图与剖面图2. 内容:a. 剖视图和剖面图的概念b. 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类型c. 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标注规范d. 例题及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绘制给定零件的剖视图和剖面图。

b. 标注所绘制的剖视图和剖面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剖视图和剖面图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标注规范。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实例,讲解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的准确性。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剖视图绘制方法:a. 确定剖切平面位置:根据表达零件内部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剖切平面位置。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机械制图》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

重点掌握机械零件的视图绘制方法,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

2. 学会运用三视图的投影原理进行视图绘制。

3. 能够独立完成机械零件视图的绘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三视图的投影原理。

难点:如何将实际物体的形状准确地用视图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学具:制图板,绘图仪器,A3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机械零件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图纸将这些零件的形状表达出来。

2. 理论讲解:a. 介绍机械零件视图的基本概念。

b. 详细讲解三视图的投影原理。

3. 实践操作:a. 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零件的三视图。

b.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共同绘制三视图。

4. 例题讲解:a. 分析一个复杂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

b. 演示如何绘制该零件的三视图。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零件的视图绘制。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a.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三视图投影原理2. 机械零件视图表达方法3.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常见机械零件的三视图。

2.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三视图的投影原理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研究更复杂的零件视图表达方法,如剖视图、断面图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三视图的投影原理。

2. 机械零件视图表达方法。

3. 实践操作中学生的问题与解答。

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三视图的投影原理1. 正投影法:以正方向(垂直于投影面)进行投影,使物体的三个坐标面(前、上、左)在投影面上得到反映。

2. 投影面: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分别为水平投影面、正面投影面和侧面投影面。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第四章,主题为“视图”。

详细内容包括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重点讲解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后视图以及斜视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了解视图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学会绘制各类视图,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机械零件的制图中。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制图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类视图的画法及其应用场景。

难点:斜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在实际制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板书用粉笔、尺子、圆规、三角板等。

学具: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零件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二维图形表达三维物体,从而引出视图的概念。

2. 理论讲解:a.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b. 各类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演示如何绘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基本视图。

b. 以一个复杂的机械零件为例,讲解斜视图的画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视图画法,独立完成一个机械零件的视图绘制。

5.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交换练习,互相评价、讨论,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各类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解答步骤及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的视图知识,绘制一个简单机械零件的视图。

2. 答案:提供详细的绘制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制图方法,如剖面图、装配图等,提高制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机械加工车间,了解实际机械零件的制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几何作图,以及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在于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2. 学会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几何作图。

3. 掌握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提高读图和绘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平面图形的绘制,尺寸标注的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制图板、绘图仪器、模型等。

2. 学具:图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图纸,引发学生对制图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b. 介绍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以正方形、圆形为例进行讲解。

c. 演示几何作图,如等分线段、画圆等。

d. 讲解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强调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图形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完成几何作图,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c. 学生进行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讲解制图过程。

b. 分析例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制图基本知识:a. 图纸幅面、比例、线条b. 平面图形绘制方法c. 几何作图d. 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2. 例题解析3.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并标注尺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绘制和尺寸标注的掌握程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几何作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机械制图教案(2024版)

机械制图教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目的与要求:1、了解制图国家标准2、学会运用工具绘制简单图形重点与难点: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

绪论第一节《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一些规定第二节几何作图第三节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绪论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1.图样——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形,称为图样。

2.任务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的基本能力;3)培养简单的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3.目的培养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1.要求画图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完整,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国家标准。

2.学习方法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2)多绘图,多画图;3)重视制图基本规格和基本知识的学习;4)正确地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1-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一些规定一、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GB/T14689—93)1.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幅面代号A0 A1 A2 A3 A4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a 25c 10 5e 20 102.图框格式1)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二、标题栏方位标题栏位于图纸右下方,看图的方向应与标题栏方向一致。

三、比例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之比。

原值比例1:1缩小比例(1:1.5) 1:2 (1:2.5) (1:3) (1:4) 1:5 (1:6) 1:1×10n (1:1.5 ×10n ) 1:2×10n (1:2.5 ×10n ) (1:3×10n ) (1:4×10n ) 1:5×10n (1:6×10n )放大比例2:1 (2.5:1) (4:1) 5:1 1×10n:1 2×10n:1 (2.5×10n:1) (4×10n:1) 5×10n:1四、字体字体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我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四章轴测图教案

机械制图(王幼龙)第四章轴测图教案

课 时 教 案
备课时间年 月日
第四章(单元)第3时授课日期年 月日
课题
期末复习(1)圆弧连接(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直线间用圆弧连接
2.掌握圆弧连接锐角弧
3.掌握圆弧连接钝角弧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养成遵守国家标准的好习惯。
重点
圆弧连接锐角弧 圆弧连接钝角弧
难点
圆弧连接锐角弧 圆弧连接钝角弧
在轴测图中最常用的是正等轴测图,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是∠XOY=∠XOZ=∠YOZ=120°
轴向伸缩系数为1。
例题:已知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30、20、10。
画出轴测轴。
根据长30宽20画出俯视图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给出例题
按步骤画出习题
画出轴测轴
思考教
师提出
的问题
并回答
复习提问
分析图形
距离=5的平行线画法:
作已知直线BC的垂线,交BC于D。向上取DF=5过F作BC平行线。
思考教
师提出
的问题
并回答
跟随
教师
作图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⑵找切点
自O分别向AB和BC作垂线,垂足为1和2,即为切点(连接点)。
以O为圆心,O1为半径,作圆弧⌒12,把AB、BC连接起来,这个圆弧即为所求。
教学
方法
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
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与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机械制图——第四章 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机械制图——第四章 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第二讲§4—2 正等测图课题:1、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讲解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掌握平行于投影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掌握常见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3、掌握长立体的圆角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中三个不同方向椭圆中心的定位和长短轴方向的确定教具:模型:圆柱体、圆锥体教学方法: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在于掌握圆的画法。

立体上平行坐标面的圆(投影面上的圆),在正等测图中为椭圆,要注意平行不同坐标面的圆(各投影面上的圆),其长短轴方向是不同的。

讲课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复习平面立体的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绘制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是要掌握圆的的正等测图画法,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中为椭圆。

在曲面立体中,圆是最基本的图形,所以先来讨论圆的的正等测图。

三、教学内容(一)圆的正轴测图的画法1、平行于不同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都是椭圆,除了长短轴的方向不同外,画法都是一样的。

图4-7所示为三种不同位置的圆的正等测图。

作圆的正等测图时,必须弄清椭圆的长短轴的方向。

分析图4-7所示的图形(图中的菱形为与圆外切的正方形的轴测投影)即可看出,椭圆长轴的方向与菱形的长对角线重合,椭圆短轴的方向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即与菱形的短对角线重合。

图4-7 平行坐标面上圆的正等测图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椭圆的长短轴和轴测轴有关,即:(1)圆所在平面平行XOY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Z1轴,即成水平位置,短轴平行O1Z1轴;(2)圆所在平面平行X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Y1轴,即向右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Y1轴;(3)圆所在平面平行Y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X1轴,即向左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X1轴。

2024年机械制图教案范例

2024年机械制图教案范例

2024年机械制图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的规格、比例、线型及标注方法;视图的投影原理,着重讲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应用;以及机械零件的常见表示法,特别是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标准,能够正确使用各类线型和标注方法。

2. 掌握三视图的投影关系和绘制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3. 能够运用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对机械零件进行详细的表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地从实物模型转换到平面图纸。

教学重点:制图标准和三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机械零件的详细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机械模型或实物,制图模板,绘图仪器。

2. 学具:制图板,绘图笔,直尺,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展示机械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结构特点。

提问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基本认识,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理论讲解(20分钟)讲解图纸的规格、比例、线型及标注方法。

详细解释三视图的投影原理,通过示例演示三视图的绘制。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现场演示从模型到三视图的转换过程。

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制图工具,准确绘制三视图。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按照例题的步骤,自主选择一个模型进行三视图绘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绘制中的难点和技巧。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提前绘制好三视图的示例,标注清楚各部分名称。

2. 列出制图标准,如线型、比例、标注等,并用不同颜色区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机械零件,绘制其三视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机械零件的表示方法,如立体图、装配图等,提高制图技能的全面性。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详细讲解和练习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

具体内容包括三视图的识别与绘制、剖视图的基本知识、以及零件图的标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基本原理,正确绘制简单零件的三视图。

2. 学生能够识别并绘制常见的剖视图,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3. 学生能够正确标注零件图,掌握尺寸标注和符号使用的规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剖视图的绘制和零件图的标注。

重点是三视图的绘制原理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机械制图教材、PPT演示文稿、图板、绘图仪器。

2. 学具:学生用图板、绘图仪器、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机械零件实物,提出问题,引出如何用图纸准确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尺寸。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通过PPT展示三视图的实例。

3. 实践演示(20分钟):现场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零件的三视图,讲解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零件进行三视图绘制练习。

5. 答疑解惑(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6. 零件图标注(15分钟):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标注零件图。

六、板书设计1. 三视图的原理及绘制步骤。

2. 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3. 零件图的标注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泵体零件的三视图,并标注其尺寸。

2. 答案:泵体三视图及标注完成后的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学生作业的批改,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进行巩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绘制更为复杂的零件图,了解更多的制图标准,如公差、表面粗糙度等,为深入学习机械制图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演示环节中如何绘制三视图和剖视图。

2. 零件图的标注方法及规范。

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的准确性。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自《机械制图》第四章“视图”,具体内容包括: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视图的简化表达方法;以及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

2. 学会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能够正确绘制和解读三视图。

3. 了解视图的简化表达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程制图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模型、挂图等。

2. 学具:铅笔、橡皮、三角板、圆规、绘图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工程图纸,引导学生思考视图在工程制图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观看图纸,讨论视图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

教学环节:讲解基本概念,展示分类及画法,举例说明。

(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教学环节: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讲解投影规律,举例讲解。

3. 实践环节:(1)绘制三视图。

教学环节:发放模型,学生分组绘制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

(2)解读三视图。

教学环节:展示学生绘制的结果,共同讨论,解读三视图。

4. 简化表达方法及其应用:教学环节:讲解简化表达方法,展示应用实例。

教学环节: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

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3. 视图的简化表达方法。

4. 拓展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答案:根据实际绘制结果,正确标注尺寸。

2. 拓展作业:思考并简述视图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设计。

5. 板书设计。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组合体

第四章组合体4.1 组合体的构成本节教学目标:熟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体表面的相互位置。

重点: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体表面的相互位置。

难点:组合体的组成形式。

引入:同学们,在立体表面学习中,已经多少接触了一些简单的结构,发现这些结构主要是由一个长方体经过切割而形成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一些物体,它们是有一些简单体经过叠加,比如说支架。

要绘制此支架的三视图,我们就必须掌握组合体的相关知识。

一、组合体1. 组合体的概念2. 组合形式、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是学习画组合体视图或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可细分为:叠加法、切割法、综合法。

叠加和切割时组合体组合的两种基本形式,而最常见的是这两种形式的综合。

步骤:组合体分解→基本体分析→组合形式分析→综合绘图和尺寸标注二、线面分析法1. 概念线面分析法是根据面、线的空间性质和投影规律,分析形体的表面和表面间的交线与视图中的线框或图线的对应关系,进行画图、看图的方法。

2. 视图中图线的含义(1)具有积聚性的表面(平面或柱面)的投影;(2)两个邻接表面(平面或曲面)交线的投影;(3)曲面的转向线的投影。

3. 视图中线框的含义(1)形体表面(平面或曲面)的投影(封闭线框);(2)孔洞的投影(封闭线框);(3)相切表面的投影(表示为封闭线框或含有不封闭线框)。

4. 表面连接关系(重点内容)组合体各组成形体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有四种:(1)不平齐(相错)两表面之间应该有线隔开。

(1)平齐两表面之间不应有线隔开。

(2)相交表面在相交处应该画出交线。

(3)相切由于在相切处两表面是光滑过渡的,在相切处不应该画分界线。

注意点:教师应着重说明分界线应画到何处。

4.2 画组合体三视图本节教学目标:掌握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重点: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难点: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引入:了解了组合体后,最终还是得反映在工程图中给予客户或者读者展示,因此,要学习并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2024年精选《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2024年精选《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2024年精选《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机械零件的投影原理及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零件在不同视图下的投影规律,并能熟练绘制三视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零件的投影原理。

2. 学会绘制机械零件的三视图。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制图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机械零件在投影过程中,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制图板、图钉、橡皮擦、直尺、圆规等。

学具:制图板、图钉、橡皮擦、直尺、圆规、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际机械零件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投影原理:讲解正投影、斜投影的原理及特点。

b. 三视图绘制方法:讲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演示三视图的绘制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投影原理:a. 正投影b. 斜投影2. 三视图绘制方法:a. 主视图b. 俯视图c. 左视图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三视图。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及课堂组织是否合理,以便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机械制图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阐述;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

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

教师教学实施方案(教案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院(系名称:教研室名称:课程名称:主讲教师:职称: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订正作业,复习求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和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上次课学习了平面立体的截交线,本次课继续学习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产生的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曲线,也可能是由曲线与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其形状取决于截平面与曲面立体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内容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就是求截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的共有点的投影,然后把各点的同名投影依次光滑连接起来。

当截平面或曲面立体的表面垂直于某一投影面时,则截交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可直接利用面上取点的方法作图。

(一圆柱的截交线1、基本类型平面截切圆柱时,根据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其截交线有三种不同的形状。

对照表3-1分析讲解。

2、讲解例题(1例一(例3-3如图3-15(a所示,求圆柱被正垂面截切后的截交线。

分析:截平面与圆柱的轴线倾斜,故截交线为椭圆。

此椭圆的正面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由于圆柱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为圆,而椭圆位于圆柱面上,故椭圆的水平投影与圆柱面水平投影重合。

椭圆的侧面投影是它的类似形,仍为椭圆。

可根据投影规律由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求出侧面投影。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方法与步骤。

(2例二(例3-4如图3-16(a所示,完成被截切圆柱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分析:该圆柱左端的开槽是由两个平行于圆柱轴线的对称的正平面和一个垂直于轴线的侧平面切割而成。

圆柱右端的切口是由两个平行于圆柱轴线的水平面和两个侧平面切割而成。

图3-16补全带切口圆柱的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订正作业,复习求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和步骤。

二、导入新课上次课学习了圆柱的截交线,回转体除了圆柱意外,常用的还有圆锥、圆球。

本次课我们学习圆锥、圆球的截交线。

三、教学内容(一圆锥的截交线1、基本类型平面截切圆锥时,根据截平面与圆锥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其截交线有五种不同的情况。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图线的绘制技巧,以及简单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制图的标准和规范。

2. 学会使用制图工具,能够熟练绘制图线,提高制图技巧。

3. 能够阅读并绘制简单零件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线的绘制技巧,简单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图线的绘制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板书工具、制图工具、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机械零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零件的形状和结构。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线的种类、线型、线宽等,并强调制图标准和规范。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个简单零件图为例,讲解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制图工具。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绘制一个简单零件图,教师巡回指导。

6. 互动交流(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轴测图。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参照教材示例,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制图知识,提高制图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制图知识,提高制图能力。

通过严谨的用词和流畅的段落衔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机械制图。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4. 作业设计的难易程度与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需要准确把握。

2024年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2024年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2024年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详细讲述轴测图绘制。

主要涉及轴测图的定义、分类、绘制方法及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测图的概念,掌握轴测图的分类及特点。

2. 学会使用正等轴测法和斜二轴测法绘制轴测图。

3. 能够运用轴测图表达机械零件的形状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尤其是斜二轴测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轴测图的分类、绘制方法及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轴测图示例、绘图板、绘图仪器。

2. 学具:绘图板、铅笔、橡皮、三角板、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轴测图和实物模型,让学生了解轴测图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轴测图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b. 讲解正等轴测法和斜二轴测法的绘制方法。

3. 实践操作:a. 示例讲解: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演示正等轴测法和斜二轴测法的绘制过程。

b.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绘制指定机械零件的轴测图。

六、板书设计1. 轴测图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正等轴测法和斜二轴测法的绘制方法。

3. 绘制轴测图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机械零件的轴测图,要求分别使用正等轴测法和斜二轴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了解轴测图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b. 探索其他绘制轴测图的方法,如计算机辅助绘图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轴测图的绘制方法,特别是斜二轴测法的应用。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包括示例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要求和答案细节。

一、轴测图的绘制方法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斜二轴测法相较于正等轴测法,能更好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广泛。

斜二轴测法的绘制步骤如下:1. 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绘制出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 47—49 课时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圆锥三视图的画法。

2、圆锥表面取点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

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轴测图的形成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1所示。

图4-1 轴测图的形成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第十九讲§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4—2 正等测图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

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轴测图的形成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 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

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3)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三测图;本章只介绍工程上常用的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互相平行;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且同一轴向所有线段的轴向伸缩系数相同。

(2)物体上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可以用坐标法确定其两个端点然后连线画出。

(3)物体上不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的平面图形,在轴测图中变成原形的类似形。

如长方形的轴测投影为平行四边形,圆形的轴测投影为椭圆等。

(二)正等测图1、正等测图的形成及参数(1)形成方法如图4-3(a)所示,如果使三条坐标轴OX、OY、OZ对轴测投影面处于倾角都相等的位置,把物体向轴测投影面投影,这样所得到的轴测投影就是正等测轴测图,简称正等测图。

(a)(b)图4-3 正轴测图的形成及参数(2)参数图4-3(b)表示了正等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等参数及画法。

从图中可以看出,正等测图的轴间角均为120°,且三个轴向伸缩系数相等。

经推证并计算可知p1=q1=r1=0.82。

为作图简便,实际画正等测图时采用p1=q1=r1=1的简化伸缩系数画图,即沿各轴向的所有尺寸都按物体的实际长度画图。

但按简化伸缩系数画出的图形比实际物体放大了1/0.82≈1.22倍。

2、平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

(1)长方体的正等测图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点,选择其中一个角顶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并以过该角顶点的三条棱线为坐标轴。

先画出轴测轴,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长方体的八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图4-4 长方体的正等测图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4所示。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2)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分析:由于正六棱柱前后、左右对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作图线,从顶面开始作图比较方便。

故选择顶面的中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棱柱的轴线作为OZ轴,顶面的两条对称线作为OX、OY轴。

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正六棱柱的各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5所示。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5 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3)三棱锥的正等测图分析:由于三棱锥由各种位置的平面组成,作图时可以先锥顶和底面的轴测投影,然后连接各棱线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7所示。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4)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总结:从上述三例的作图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1)画平面立体的轴测图时,首先应选好坐标轴并画出轴测轴;然后根据坐标确定各顶点的位置;最后依次连线,完成整体的轴测图。

具体画图时,应分析平面立体的形体特征,一般总是先画出物体上一个主要表面的轴测图。

通常是先画顶面,再画底面;有时需要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或者先画左面,再画右面。

2)为使图形清晰,轴测图中一般只画可见的轮廓线,避免用虚线表达。

四、小结1、复习轴测图的种类,轴测图的基本性质,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总结例题,归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习题集4-1(1)、(2)、(3)、(4)第二十讲§4—2 正等测图课题:1、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讲解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掌握平行于投影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掌握常见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3、掌握长立体的圆角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中三个不同方向椭圆中心的定位和长短轴方向的确定教具:模型:圆柱体、圆锥体教学方法: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在于掌握圆的画法。

立体上平行坐标面的圆(投影面上的圆),在正等测图中为椭圆,要注意平行不同坐标面的圆(各投影面上的圆),其长短轴方向是不同的。

讲课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复习平面立体的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绘制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是要掌握圆的的正等测图画法,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中为椭圆。

在曲面立体中,圆是最基本的图形,所以先来讨论圆的的正等测图。

三、教学内容(一)圆的正轴测图的画法1、平行于不同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都是椭圆,除了长短轴的方向不同外,画法都是一样的。

图4-7所示为三种不同位置的圆的正等测图。

作圆的正等测图时,必须弄清椭圆的长短轴的方向。

分析图4-7所示的图形(图中的菱形为与圆外切的正方形的轴测投影)即可看出,椭圆长轴的方向与菱形的长对角线重合,椭圆短轴的方向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即与菱形的短对角线重合。

图4-7 平行坐标面上圆的正等测图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椭圆的长短轴和轴测轴有关,即:(1)圆所在平面平行XOY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Z1轴,即成水平位置,短轴平行O1Z1轴;(2)圆所在平面平行X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Y1轴,即向右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Y1轴;(3)圆所在平面平行Y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X1轴,即向左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X1轴。

概括起来就是:平行坐标面的圆(视图上的圆)的正等测投影是椭圆,椭圆长轴垂直于不包括圆所在坐标面的那根轴测轴,椭圆短轴平行于该轴测轴。

2、用“四心法”作圆的正等测图“四心法”画椭圆就是用四段圆弧代替椭圆。

下面以平行于H面(即XOY坐标面)的圆(图4-8)为例,说明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其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9所示。

(1)出轴测轴,按圆的外切的正方形画出菱形。

(图4-9(a))(2)以A、B为圆心,AC为半径画两大弧。

(图4-9(b))(3)连AC和AD分别交长轴于M、N两点。

(图4-9(c))(4)以M、N为圆心,MD为半径画两小弧;在C、D、E、F处与大弧连接。

(图4-9(d))(a)(b)(c)(d)图4-9 用四心法作圆的正等测图平行于V面(即XOZ坐标面)的圆、平行于W面(即YOZ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都与上面类似(请学生分析)。

(二)曲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

1、圆柱和圆台的正等测图如图4-10所示,作图时,先分别作出其顶面和底面的椭圆,再作其公切线即可。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圆柱(b)圆台图4-10 圆柱和圆台的正等测图2、圆角的正等测图圆角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圆周,因此,圆角的正等测图,正好是近似椭圆的四段圆弧中的一段。

作图时,可简化成如图4-11所示的画法,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11 圆角的正等测图强调:在画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时,一定要明确圆所在平面与那一个坐标面平行,才能确保画出的椭圆正确。

画同轴并且相等的椭圆时,要善于应用移心法以简化作图和保持图面的清晰。

四、小结总结例题,说明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习题集4-1(5)、(6)、(7)、(8)第二十一讲§4—3 斜二测图§4—4 简单体轴测图课题:1、斜二轴测图2、简单体的测图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斜二测图的画法2、讲解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了解斜二测图的形成及参数2、掌握斜二测图的画法3、掌握讲解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1、斜二测图的画法2、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较复杂的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四棱台、圆台、支座、端盖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斜二轴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正放,而在立体左上角或右上角方向,采用斜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