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人麻醉处理与预防
围麻醉期气道高反应性的麻醉与处理

气道高反应性不仅就是哮喘患者,包括支气管 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与上、下呼吸道感染 等得患者,Warner报道临床麻醉中其后者比较哮 喘患者在围麻醉期进行气管切口开得几率更高 (因哮喘患者术前进行了系统有效得治疗)。所 以,麻醉科医师必须高度重视与认识气道高反应 性,积极评估与处理,有效防范麻醉不良事件得 发生。
1、近期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有哮喘与支气管 炎患者常因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病情显著 加重,正常机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使气道 反应性显著增高,这种反应在感染后可持续 3~4周,所以这类急诊手术需要全麻时应考虑 在诱导前给予足量得阿托品与胃长宁。
2、吸烟,长期吸烟者特别就是咳嗽、多痰 者,气道反应性增高。其中大多数可能不够 支气管炎得诊断标准,常规肺功能检查可能 有轻微影响,对长期吸烟者术前应尽可能戒 烟,越早越好,术前3~12周较理想,临床戒烟 十分困难者也应在术前2周,以减少气道分 泌物与改善通气。
二、产生气道高反应性得机制
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与哮喘发生机制 相同得就是在气道粘膜水肿、炎症、分泌物、 支气管平滑肌异常得基础上,通常认为就是因 肺得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交感神经 在气道得分布极少,但循环内得儿茶酚胺可作 用道于收气缩道作壁用得得副β2受交体感,神产经生发气出道得扩冲张动。保产持生气气 道静息得中度收缩状态,并对气道刺激时作出 反应,使气道口径发生变化。
⑶氯胺酮:氯胺酮通过神经途径与促进释放儿茶酚胺得途径,使支气 管平滑肌舒张,研究建议氯胺酮作为支气管痉挛患者得诱导用药,快 速诱导时,预防性应用胆碱能拮抗剂如胃长宁可抑制氯胺酮得气道 粘膜分泌增加作用。不少学者认为氯胺酮就是治疗支气管痉挛得 可选药物,尤其急诊患者。
⑷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可通过迷走神经诱发轻度哮喘患者得支气管 痉挛,一般认为大剂量麻醉性镇痛药可能类似于其抑制心血管反射 得方式阻断气道反射。但就是大剂量吗啡与血浆组胺增高相关,因 此全身麻醉辅助应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似乎更合理。氧化亚氮与 麻醉性镇痛药复合麻醉较浅,不适合用于气道高反应性得患者。
哮喘病人的麻醉管理培训效果评估与分析

哮喘病人的麻醉管理培训效果评估与分析
一、引言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麻醉管理对于哮喘病人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哮喘病的特殊性,麻醉管理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和更精细的操作。
因此,对麻醉医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对哮喘病人的麻醉管理能力,是当前医疗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哮喘病人麻醉管理培训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哮喘病人麻醉管理培训效果的问卷,包括麻醉医生的基本情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等方面。
然后,我们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筛选出部分哮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个案分析,深入了解麻醉管理的实际操作情况。
三、研究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麻醉医生认为哮喘病人的麻醉管理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但他们对相关培训的需求强烈。
其中,最受关注的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评估哮喘病人的病情稳定性、如何调整麻醉剂用量以应对哮喘发作、如何在麻醉过程中监测哮喘病人的生命体征等。
个案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麻醉医生掌握了基本的哮喘病人麻醉管理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医生在评估哮喘病人病情稳定性时过于依赖肺功能测试结果,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生命体征;部分医生在调整麻醉剂用量时缺乏灵活性,导致患者出现过度镇静或过度兴奋的情况。
四、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哮喘病人的麻醉管理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
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
【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2.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
3.应以满足镇痛、唾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
4.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
5.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
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
6.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7.麻醉前常规使用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1.适应证:(1)四肢及躯干无需肌松的短小手术;(2)全身麻醉的诱导或行小儿基础麻醉:(3)辅助麻醉剂;(4)抗惊厥及治疗局麻药中毒。
2.禁忌证:(1)急、慢性呼吸道梗阻;(2)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潜在呼吸道梗阻因素);(3)支气管哮喘和对硫喷妥钠过敏患者;(4)严重低血压休克;(5)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6)上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或饱胃属相对禁忌。
3.注意事项:(1)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将硫喷妥钠稀释成2. 5%溶液(小儿可用1%-2%溶液);(2)小儿基础麻醉:一般多适用于0.5岁-6岁小儿,稀释2%或2.5%溶液,按15-20哨/1^ 体重计算,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3-5min内入睡,约可维持30Y5min.第二次追加量为首次量的l∕3-l∕2o(3)静注硫喷妥钠速度不可过快(开始5ml可稍快),诱导时应注意呼吸和循环的变化。
关于哮喘病人麻醉的几个问题

关于哮喘病人麻醉的几个问题路红梅康容田支气管痉挛的麻醉影响(一)麻醉药物1.静脉麻醉诱导药物⑴硫喷妥钠/得普利麻:常用诱导剂量硫喷妥钠可保留大部分气道反射完整,如果充分麻醉之前实施气道操作,则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
得普利麻似可降低COPD患者气道阻力,可能包括哮喘患者。
⑵氯胺酮:研究建议氯胺酮作为支气管痉挛患者的诱导用药,特别是必需快速诱导时。
预防性应用抗催涎剂如胃长宁可抑制氯胺酮的气道粘膜分泌增加作用。
加大胃长宁剂量(0.5~1.0mg,iv)可进一步防止刺激性支气管痉挛反射。
不少学者认为氯胺酮可能是治疗支气管痉挛患者可选用的药物,尤其是需要快速气管内插管的急诊患者。
⑶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可通过迷走神经诱发轻度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痉挛。
一般认为大剂量麻醉性镇痛药可能类似于其抑制心血管反射的方式阻断气道反射。
但是大剂量吗啡与血浆组胺增高有关,因此全身麻醉辅助应用芬太尼或苏芬太尼似乎更合理。
氧化亚氮与麻醉性镇痛药平衡麻醉较浅,可能并不适合用于气道高反应性患者。
2.吸入麻醉药麻醉浓度下的氟烷可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
以往认为这种作用是由于β-肾上腺素能反应增强,但是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气道反射抑制和气道平滑肌直接松弛作用亦是其重要机制。
氟烷的心肌抑制作用以及儿茶酚胺应用下心律失常作用令人担忧。
氨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达到明显麻醉水平(1.5MAC)时亦具有防止和逆转支气管收缩作用。
然而气道疾病患者存在显著的通气-灌注不匹配,妨碍了麻醉药摄入,所以气管插管前可能难以达到上述麻醉深度。
3.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可有效地治疗术中支气管痉挛。
气道操作前静注利多卡因(1~2mg/kg)似可防止支气管痉挛反射,其可能通过阻断迷走传入纤维。
虚弱的老年慢性气道阻塞疾病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2~3mg/min)亦可能减轻气道反应性。
利多卡因气雾剂并不优于静脉给药,还可能因直接刺激而诱发易感患者支气管痉挛。
4.肌松药⑴长效肌松药:箭毒可引起组胺释放,诱发支气管收缩,所以一般不用于哮喘患者,避免用于明显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规范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规范基础麻醉麻醉前是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操作,这种麻醉前的处理称为基础麻醉。
基础麻醉与麻醉前用药的区别是,前者必须产生神志消失的效果,而后者则以不使病人神志消失为原则。
【适应证】1、需要手术而又难以合作的儿童。
2、精神非常紧张、不能自控的病人。
3、因各种原因而失去自控能力者。
【基本操作原则】1、基础麻醉必须有麻醉科医师实施,并进行麻醉记录。
2、基础麻醉可在病人进入手术室或手术室内进行。
3、主要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稳定。
4、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其他有创性操作或麻醉操作时,应有麻醉医师观察病人。
【常用药物】氯胺酮3-5mg/kg,肌内注射。
用于儿童。
咪达唑仑常用于成人,0.07-0.15mg/kg,肌内注射。
如进入手术室,0.01-0.03 mg/kg,静脉注射。
局部麻醉一、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1、局部麻醉一般由手术者实施。
因此,术者应熟悉所用局麻药的药理性质和不良反应,应具有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2、麻醉前病人应禁食8h、禁饮4h以上。
对于不能合作而又必须行局部麻醉者,可在基础麻醉下施行。
3、麻醉前应询问病人对局麻药有无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局麻药及其浓度和用量。
用药前应经至少有两人对药物名称和浓度进行核对。
4、麻醉应完善,完全阻滞疼痛传导径路以达到无痛和避免刺激引起的全身反应。
5、麻醉前或麻醉期间可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以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二、局部麻醉方法和临床应用(一)表面麻醉局麻药直接粘膜接触后,穿透黏膜作用与神经末梢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适应证】眼、耳鼻喉、气道等部位黏膜麻醉。
不同部位选择不同药物浓度,如:角膜选用低浓度的药物。
【给药方法】用喷雾器喷于黏膜表面;以棉球涂抹在黏膜表面;以棉球或纱条填充。
为达到完善的麻醉作用,需多次给药,一般2-3次,每次间隔5分钟。
2﹪-4﹪利多卡因,1﹪-2﹪丁卡因。
【不良反应】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组织刺激、过敏反应等。
内镜检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内镜检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麻醉意外●预防措施:由麻醉医师详细询问、填写、告知知情同意书;并备抢救药品及加压呼吸皮球。
●处理规范:协助麻醉科医师进行抢救。
二、消化道穿孔●预防措施:填写知情同意书;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和准备,操作人员相互积极配合。
●处理规范:1、带病人到放射科进行立体透视观察是否有肠壁外气体溢出--穿孔;必要时口服泛影葡胺观察是否有肠壁外影剂溢出---穿孔; 2、已明确穿孔:可在内镜下钛铗夹闭穿孔; 3、住院禁食、胃肠减压观察并做相关治疗;三、坠床●预防措施:检查治疗过程时刻有相关人员看护;在病人麻醉苏醒时由操作者上翻诊疗床两侧护栏确保病人不发生坠床;年老体弱下床时由家人或医者助其安稳下地安坐。
●处理规范:1、及时检查有无受伤;2、酌情进行检查,如:X照片等;3、确定是否留院观察四、出血●预防措施:填写知情同意书;按照内镜诊疗常规操作规范进行检查治疗前的相关准备。
●处理规范:1、少量出血观察是否可自行凝固;2、活动性出血可局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钛夹钳夹;3、息肉治疗如残蒂较长可局部高频电止血;4、小的点状出血及弥漫性渗血可氩气刀止血。
5、如采用钛夹钳夹止血此前不能使用高频电或氩气刀,避免因局部组织变性钛夹钳夹无效;6、在止血的同时酌情建立输液通道,保持患者血压平稳;7、止血后酌情留院观察; 8、止血无效通知外科处理;五、虚脱●预防措施:年老体弱者在肠道准备时可嘱其适当多饮一些水;也可饮用糖水以免低血糖。
●处理规范:嘱病人平卧;及时补充液体:一般口服、必要时输液。
六、支气管哮喘●预防措施:填写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详细询问病史,操作规范轻柔,禁粗暴操作。
●处理规范:在内镜诊治过程中,特别是支气管镜检查,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出现呼吸困难、喘息、气急、胸闷等症状,甚至症状急剧加重,应予以紧急救治。
1、取坐位并予以背部支持,保持安静,解除病人的焦虑及紧张。
2、保证呼吸道通畅并纠正缺氧,吸痰、吸氧。
3例全身麻醉下哮喘持续状态处理

或 经 MD 吸 人 ) 予 常 规 平 喘 药 一 般 剂 量 的 氨茶 碱 和 B I 给 2受 体
激 动 剂 治 疗 无 效 的 支 气 管 哮 喘 _ 。本 院 近 年 来 全 身 麻 醉 下 发 2 生 哮 喘 持 续 状 态 3例 , 报 道 如 下 。 现
3例 患 者 均 痊 愈 出 院 。病 例 3回 到 监 护 室 后 继 续 行 呼 吸
支 持 治 疗 , 丙 泊 酚 泵 注适 度 镇 静 , 多 巴 胺 及 多 巴 酚 丁 胺 调 用 用 控 血 压 , 于 双 肺 仍 有 明 显 哮 鸣 音 , 续 使 用 激 素 、 胺 酮 及 多 由 继 氯
索 茶 碱 解 痉 平 喘 , 剂量 抗 生 素 防 止 肺 部 感 染 。患 者 于 次 日晨 大
完 全 清 醒 后 拔 出 气 管 内导 管 , 断 用 沙 丁 胺 醇 气 道 喷 雾 吸 入 治 间 疗哮喘 。 3 讨 论
14 麻醉维持 .
1 丙泊酚 4 /k ~6mg ( g・h 、 橼 酸 舒 芬 太 )枸
4 4 0 ;. 海 中 山 医 院麻 醉 科 0 00 2 上
2 03 ) 0 0 2
中 图分 类 号 : 5 2 2 R 6.5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8 4 ( 0 0 2—4 30 17 38 2 1 )43 5—2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3例 患 者 术 前 肝 、 功 能 , 常 规 、 血 象 检 . 肾 血 凝
乃 至 造成 死 亡 。 全 身麻 醉 下 哮 喘 持 续 状 态 主 要 表 现 为 气 道 阻
哮喘患者行气管内麻醉的处理方法与麻醉学研究

血功能异常。所有剖宫产均用腰联 硬膜外麻醉和子宫下段横切 口
剖宫产术 ,存在高危 出血 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术前肌注立止血 或
产后出血 的四大原 因中宫缩乏力是 最主要 的,占 7 %~ 0 0 9 %,
其次 是产 道损伤 ( 2 、 占 0 胎盘 因素 ( 1 、 占 0 凝血பைடு நூலகம்能障碍 ( 占 1 ,四大 因素可以合并存在 ,也可以互为 因果 Ⅲ %) 。所 以几乎所有 产后 出血都 有宫缩 乏力 ,而宫缩乏力的病 因极为复 杂,有全身因 素( 如紧张、体弱、滞产等 ) ,也有子宫局部 因素 ,如前置胎 盘 、 再 次剖宫产、双胎妊娠 剖宫产等。剖宫产手术引起产后恶性出血
及芬太尼 2 3 I /g ~ x k ,并吸入异氟 醚 08 1 %。本组中有 2 g . %一 . 5 例
患者术前已连续应用氢化可的松 4个 多月,诱 导过程 中予静脉点 滴氢化可的松 10m 。 0 g
的释放增强这种作用,故用于全麻诱导及解 除麻醉过程 出现的支 全麻诱导药有争论,但 近年来还是 主张禁用于哮喘患者 ,Ⅱ组 l 8例用硫 喷妥 钠诱 导的患者 中有 6 出现支气管痉挛现象 ,与 I 例
近几年来 ,高龄 经产妇、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 术 中大 出血是造成输血抢救及危及生命 的重要原因之・,术中快 速、 有效 的止血以及 预防输血 , 已成 为产科医师必须掌握 的方法。
笔者就快 速子宫动脉上行支结 扎在剖宫产术 中预防恶性产后出血 2 6例进 行分析,并 介绍 简单 、快速 、有效、安全 的子宫动脉上 行支结扎 的手术方法。
1 资料 与 方 法 1 一 般 资料 . 1
指对应触及子宫动脉 ,及 时以 10号可吸收线直接进出针在子宫 - 出血位置低时结扎子宫动脉下行支、位 置高结扎上行支,若单 纯
围术期寂静肺的预防和处理

围术期寂静肺的预防和处理寂静肺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一种危重征象,当支气管发生强烈痉挛或广泛黏液栓堵塞支气管时,不仅哮喘音消失,且听诊哮鸣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如果没有早期识别、诊断、处理寂静肺,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继而造成缺氧性脑损伤、心肺功能衰竭乃至心跳骤停。
那么,寂静肺作为围术期急症,麻醉医生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寂静肺的发生?1、静脉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和/或右美托咪定,可以缓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焦虑情绪。
2、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明显抑制气道的迷走神经反射,进而减少气道分泌物,降低围术期“寂静肺”发生的风险,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阿托品0.4m g或格隆溴铵0.2m g静脉给药。
3、在实施气管插管前30m i n,给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口腔内喷射2~4揿,可有效降低气道反应性,预防气道内操作对哮喘患者的不良刺激。
4、在满足手术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气管插管等气道内操作,可通过采用喉罩通气、区域阻滞麻醉、镇静麻醉等方式实施手术。
5、对于必须实施气管插管完成手术的患者,为有效预防围术期支气管痉挛、“寂静肺”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气道局部麻醉及气管插管操作已有研究表明,采用利多卡因实施咽喉部和气道内局部麻醉,可减少喉镜暴露声门和气管插管过程中的气道痉挛,降低“寂静肺”的发生风险。
因此,在时间允许时,推荐将利多卡因作为哮喘持续状态的成人患者快速序贯插管的术前预处理用药。
但因其对气道的刺激作用会引发气道痉挛,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气道内局麻时需控制喷药速度和浓度。
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给予利多卡因 1.5~2.0m g/k g,亦可以降低气管插管时的气道反应。
此外,在实施气管插管操作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暴力操作对气道的强烈刺激。
同时,注意观察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以防气管导管插入过深刺激隆突,引起胆碱能神经亢奋而诱发支气管痉挛。
2)麻醉药物选择除气道内操作以外,在全麻过程中,镇静药物和肌松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增加气道高反应性,进而导致气道痉挛的发生。
重症哮喘病人急诊麻醉一例

重症哮喘病人急诊麻醉一例路红梅曹瑞旗作者单位: 050000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患者,男性,65岁,73kg因患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导致左下肢缺血性坏死,合并哮喘急性发作4小时,拟急诊行左下肢截肢手术。
既往有哮喘病史10年,吸烟30余年。
入手术室后体检:患者不能平卧,大汗淋漓, 口唇紫绀,精神焦虑、恐惧,呼吸浅快,为带有响亮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但神志尚清,检测:体温38.5℃,呼吸频率40次/min,脉搏140次/min,血压180/100mmHg,SpO2(吸入空气)86%。
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和湿性罗音,心律整,心动过速。
急查血气:Pa O257mmHg,PaCO230mmHg,PH7.33,其他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诊断:1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2 左下肢坏疽。
入室后即刻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静脉滴定甲基强的松龙80mg,氨茶碱150mg,同时行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特普他林。
30min后,呼吸频率35次/min,脉搏136次/min,血压165/100mmHg,SpO291%,仍可闻及响亮的哮鸣音,哮喘不能有效缓解。
考虑到:1 下肢坏死导致疼痛、炎性细胞因子等可能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刺激因素持续存在,是药物对哮喘的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
2 全麻气管插管可能会加重支气管痉挛,长期肺部疾患以及坏死物质吸收导致肺部炎性病变,可能使术后脱离呼吸机困难。
3.病人清醒,可配合医生摆体位进行麻醉操作。
因此,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
于左侧卧位,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顺利,给予2%利多卡因15ml,20min后手术开始。
手术过程中,病人情况逐渐好转,手术开始15min,哮喘缓解,听诊双肺哮鸣音消失,少许湿罗音,气道压力<2.0kPa,SpO296%,呼吸平稳18~22 次/min,心率90次/min、血压135/80mmHg,均在在正常范围内。
手术历时95min,术中平稳。
哮喘病人的麻醉

激发因素(2)
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 运动:
机制-过度通气使气管粘膜水份、热量丢失, 产生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药物:心得安、阿司匹林 手术刺激:
麻醉、手术操作引起迷走兴奋
气道平滑肌张力的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使M受体激 动,引起平滑肌收缩。
交感神经:
β2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松弛。 α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收缩。
诱导原则 阻断气道反射
全麻诱导用药
硫喷妥钠:组胺释放 异丙酚:较少引起支气管痉挛。能更
好地抑制气道反射,具有支气管扩张 作用 氯胺酮:非心脏病人可用,2mg/kg, 抑制气道反射;释放儿茶酚胺,扩张 支气管
全麻诱导用药(2)
利多卡因:
静脉注射可预防支气管痉挛 机制:直接作用于平滑肌,降低其对乙酰 胆碱的反应性 诱导前,1-2mg/kg,iv
气管内喷,可引起咳嗽 硬膜外注射,可缓解支气管痉挛
麻醉维持用药(1)
吸入药
具有直接支气管扩张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阻断气道反射 氟烷和七氟醚作用最强
肌松药
卡肌宁:组胺释放 潘可罗宁、万可松、爱可松:极少组胺释放
麻醉维持用药(2)
芬太尼:
缺血性心脏病,诱导前,5ug/kg 肌强直作用,使呼吸阻力增加 文献报导:支气管收缩作用
术中哮喘发作
增加麻醉深度,提高FiO2 观察血压、心率等
停止机械刺激
检查有无分泌物阻塞 调整气管导管位置,防止过深 停止手术刺激,如牵拉系膜、肠、胃等
术中哮喘发作
药物治疗
β2兴奋剂:首选 氨茶碱:负荷量:5-6 mg/kg;20min
维持:0.3-0.9 mg/kg/h 激素:氢化可的松:4mg/kg 麻黄碱:纠正低血压
支气管哮喘患者手术如何实施麻醉与管理

支气管哮喘患者手术如何实施麻醉与管理【术语与解答】①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或哮喘症)是一种慢性下呼吸道促发性、过敏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参入的下呼吸道黏膜下层弥漫性、变态反应炎性病变;②该慢性炎症致使整个呼吸道处于高反应性与应激性增高状态,当机体或呼吸道遇到相关因素刺激,则可促发双肺弥漫性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及管腔黏膜水肿、充血、渗出,其结果则导致肺泡通气与换气受阻,患者临床表现为喘息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机体重度缺氧而窒息死亡;③呼吸道高反应性与应激性增高是该疾病特有性征象,即使在无任何症状的患者,当机体或呼吸道受到某种相关因素刺激后,则可立即发生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通常这些刺激因素对正常人体呼吸道则无任何影响;④支气管哮喘实际上主要是下呼吸道无气管软骨环支撑的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持续性收缩,从而导致双肺细小支气管管腔缩窄或闭锁,严重者直接造成肺泡通气与换气受阻;⑤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一般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好转。
1. 发病因素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患者个体过敏体质与外界环境影响和刺激则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学者认为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层影响。
①遗传因素: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与遗传关系密切,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其遗传率约为70%~80%;②过敏体质与环境因素:哮喘的形成与反复发病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大多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对常见的且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烟雾等)、某些食物(瓜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气候变化(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运动(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易诱发哮喘)、药物(心得安、阿司匹林等)等促其诱发。
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使用药物或器械来减轻患者在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中的疼痛或乏力感。
然而,尽管麻醉是相对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本文将讨论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在手术前,麻醉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病理检查结果,并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
这样可以帮助麻醉医生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常见麻醉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 低血压:低血压是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导致患者血压降低。
处理低血压的方法包括: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速度,增加补液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
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麻醉中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或手术刺激引起。
处理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停止或更改使用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
3. 呼吸抑制: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
处理呼吸抑制的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补充,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等。
4. 过敏反应:麻醉药物可能会引发患者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等症状。
处理过敏反应的方法包括:停止使用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等。
5. 恶心和呕吐:麻醉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或手术刺激引起的。
处理恶心和呕吐的方法包括: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给予止吐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
总结:麻醉中的常见并发症可以通过全面评估患者、减少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速度、调整治疗方法等措施来预防和处理。
然而,麻醉中的并发症处理也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方案,请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安全是麻醉医生最重要的责任之一,他们应该始终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麻醉中的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的处理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的处理摘要】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麻醉手术中多种因素均可诱发哮喘发作,导致支气管痉挛,直接威胁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全,虽然近十年来麻醉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并未有明显的降低。
因此,预防和处理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发生对于麻醉师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围麻醉期哮喘痉挛1 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气管插管不当;(2)麻醉深度不够;(3)药物选择不当;(4)分泌物对气道的刺激。
2 麻醉期间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肺部听诊出现哮鸣音,或呼吸音消失(沉默肺或寂静肺),气道阻力和峰压升高,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PAO2下降而ETCO2升高,麻醉期间哮喘发作应与导管扭折、贴壁分泌物、过敏反应、误吸、肺栓塞等鉴别。
3 麻醉方法的选择气管插管是麻醉中诱发哮鸣音的主要因素,因而任何可避免插管的方法都是有益的。
大量研究发现,全麻气管插管后有6.4%的哮喘患者会出现哮鸣音,而不插管或区域麻醉患者的发生率仅为2%。
因此,能在局麻或椎管内麻醉下完成的手术尽量选用局麻或椎管内麻醉。
4 麻醉药物的选择吸入麻醉药:吸入麻醉药有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于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哮喘持续状态,采用吸入麻醉药往往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吸入麻醉药对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舒张强度为:地氟醚>氟烷>异氟醚>安氟醚>七氟醚,但用于活体情况也有所不同。
有报道说哮喘患者气管插管后吸入1.1MAC的七氟醚10分钟后气道阻力降低的程度大于1.1MAC的异氟醚和氟烷[1]。
因此,尽管吸入麻醉药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但用于哮喘患者麻醉仍需谨慎。
异丙酚具有保护气道的功效[2],抑制麻醉诱导插管期的支气管收缩,与其间接抑制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异丙酚诱导后支气管哮鸣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巴比妥类药[3],但异丙酚特异性过敏病人有可能诱发组胺释放而导致支气管痉挛,故有过敏史患者应慎用。
麻醉病例分析

32
•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需要喷多次沙丁胺醇)和抗胆碱能药物 (如异丙托溴铵)
29
• 继续发展考虑给肾上腺素(开始10ug静注,之后逐步增加剂量, 监测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的发生)
• 激素甲泼龙125mg静滴,或者氢化可的松100mg静滴
• 考虑雾化吸入外消旋肾上腺素
• 严重过敏引起的可考虑给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25-50mg静滴,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50mg静滴)
液后,在深麻醉状态下拔管或换喉罩拔管,拔管前可静脉注射利 多卡因,降低拔管反应。 • 术后气道雾化,胸部理疗,促进排痰预防感染。
14
3.上述哮喘重度发作出现“寂静肺”,肾上腺素是静脉推注还是气 管导管滴入?
• 都可以
• 经气管导管可以直达肺部,吸收较快,但可能心血管反应较大
• 外周静脉给药,反应较气管内给药稍慢,但药物经全身血液稀释 后,心血管效应可能较气管内给药小。但如果药液外渗可能造成 皮肤组织缺血坏死。强效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推荐中心静脉泵注 使用
• 马上嘱手术医生停止手术操作,迅速检查气管导管位置是否移位 及受压,改为手控呼吸,气道阻力大,手动控制呼吸困难,听诊 双肺未闻及呼吸音
4
发生了什么?
5
• 气管导管是否有浓痰堵塞? • 气管导管移位? • 麻醉机故障? • 其他?
6
• 吸痰管吸引未吸出任何分泌物 • 检查发现导管固定未见异常 • 考虑是否为麻醉机故障,改呼吸球囊手控,
听诊双肺仍未闻及呼吸音,气道阻力较大
7
• 13:10 SpO2 90%,排除患者气管导管移位及堵塞、麻醉机故障,考 虑是否和患者有哮喘病史有关的重度哮喘发作,支气管闭合出现 “寂静肺”
• 13:12 静注甲强龙80mg,氨茶碱125mg
支气管哮喘患者急诊手术时的麻醉处理

采用气管 内插管 、 静脉全身麻醉。
12 方 法 . 术 前 3mi 注 鲁 米 那 01 ,阿 托 品 0 n肌 . g
气管 、 支气管对物理、 化学 、 生物等各种刺激因子表现
1 术后 处理 术后应用抗生素 5 7 。4 h . 3 ~ d 8 后应用
C M 机被动 活 动 , P 2周后 扶拐 患肢 不 负重行 走 。 术后 x 线检 查有 较 多 骨痂 生成 时 患肢 逐 渐增 加 负 重 , 功 能 行
锻炼 。
2 结果
多学者主张闭合复位穿钉I , 引 复位成功率高 , 效果好 。
[ ] 罗先 正 , 2 邱贵兴. 内钉 内固定 [ . 髓 M] 北京: 民卫生出版社 ,9 7 人 19 :
4 —4 . 5 6
[ ] 解庆东 , 3 郭黎霞 , 吴春光 . 带锁髓 内钉治 疗胫骨骨折 [ ] J . 骨科 临床
杂 志 ,0 5 8 3 :4 — 4 . 2 0 ,( ) 7 2 8 2
因 闭合 复 位带 锁 钉 内 固定 , 仅 固定 稳妥 , 且 能 够 不 而
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处 的血液循环 ,骨折愈合率高。
但 胫 骨 粉碎 性 骨 折 , 于不 稳 定 性 骨折 , 合 复位 难 属 闭 以奏效 , 复操 作会对 患者造 成 医源性损 伤 。因此 , 反 对 胫 骨粉碎 性骨 折我们 采用小 切 口有限切 开复位 。扩髓 时 用 持 骨 钳或 钢 丝 临 时 将 碎骨 块 固定 ,防止 骨块 移 位 、 转 而加重 软组织 损伤 。 旋 33 并发 症 - 胫 骨 骨折 为高能 量损 伤 , 组织 损 伤严 软 重, 出血多 , 多肢体肿 胀 明显。对有 骨筋膜 问室综 合 大 症 的病 例 , 应早 期 切 开减 张 , 行 跟 骨牵 引 、 并 脱水 、 激 素等 治疗 , 能达 到 较好 的效果 。如果 术后 3个 月 X线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预防与处理

wei们首先想到的是支气管哮喘发作,处理的方法多为解痉或者采用扩张支气管等药物对症处理。
但是果能够针对痉发生的原因或者说诱因。
1.哮鸣音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严重程度与气道阻塞程度无关,无哮鸣音通常提示气道阻塞严重,而哮鸣音增强则提示对气管扩张剂反应良好,血氧饱和度不能反映进行性肺泡通气减低,特殊是吸氧后。
β 受体激动剂在扩张支气管的同时,因扩张肺血管而使肺内分流加重,故在最初应用该类药物时, SaO2 降低。
迷走神经(优势):释放乙酰胆碱,使M 受体激动,引起平滑肌收缩。
交感神经:β 2 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松弛。
α 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收缩。
神经受体调节机制发展:β 2 受体的基因已被克隆和序列化,目前已经证实,人类β 2 受体基本结构中存在遗传多样性。
这样,不仅能引起β 2疗的反应。
哮喘的病理生理包括 3 个关键性异常:支气管收缩、气道炎症和黏液阻塞。
严重哮喘的并发症如张力性气胸、肺叶不张、肺炎、肺水肿等性命悠关,而有心脏引起的死亡并不常见。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炎症;小支气管黏膜的水肿,以及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粘膜下炎性细胞浸润;粘膜腺体的分泌功能亢进;小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状态。
增加。
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在拥有气道平滑肌和腺体的M3 受体而产生相应的效应,同时,乙酰胆碱还作用于突触前膜的 M2 受体,对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负反馈作用。
病毒感染可通过降低中性内肽酶的活性,抑制M2 受体的功能,使气道反应性增强。
近期(3—4W)有气道病毒感染的患者理论上应延缓手术,在必行手术并需要全麻时,应考虑在诱导前赋予足量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1—2 毫克)或者胃长宁(1毫克) .1.麻醉偏浅,不能有效抑制各类刺激引起的神经体液反射,浅麻醉下气管插管,拔管吸痰也易诱发痉挛发作。
2.气道刺激:特殊是导管位置偏深,刺激气管隆突部的胆碱能受体,诱发神经纤维释刺激声门,致喉痉挛;小儿气管插管;3. 气管内血液或者分泌物刺激诱发;4. 手术操作:浅全身麻醉下骨膜剥离,扩肛手术,肺门、腹腔或者盆腔等部位手术操作;5.过敏反应:药物,输血,输液;6.呕吐,返流,误吸;7.精神紧张。
哮喘病人麻醉

❖ 交感神经: β2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松弛 α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收缩
❖ Η1受体:其兴奋使支气管痉挛和黏膜水肿
哮喘病人麻醉
5/50
气道平滑肌调整神经受体机制
❖ β受体兴奋时经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 增高,造成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拮抗其它收缩物 质作用
性,更适合哮喘病人麻醉
哮喘病人麻醉
29/50
术前用药
❖ 阿托品:有争议
降低气道阻力、降低气道反应性 解除插管诱发心动过缓解支气管痉挛 使分泌物干燥,排出困难
❖ 杜冷丁:可用/忌用 组胺释放 ❖ 吗啡:慎用/忌用
组胺释放 迷走神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 异丙嗪:镇静,抗组胺
哮喘病人麻醉
气管插管刺激引发支气管痉挛,可能更适合循环功效不稳 定患者 ❖ 氯胺酮:临床相关剂量氯胺酮含有显著气道保护作用,显 著抑制气道反应性和气道炎症,舒张各种刺激原因诱发气 道平滑肌收缩。 机制:兴奋交感神经,抑制迷走,大剂量直接舒张气管平 滑肌: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钾通道、增加cAMP浓 度
快速诱导时氯胺酮或异丙酚优于硫贲妥钠和依靠咪酯
❖ 抗炎药品是当前最有效哮喘控制药品 - 糖皮质激素是最强抗炎药
哮喘病人麻醉
14/50
快速缓解类药品
Β-2受体激动剂 最惯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罗 抗胆碱能药品 溴化异丙托品 甲基黄嘌呤类 最惯用安茶碱,经典平喘药品,但治疗窗窄毒性
大(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剂量难以掌握,退居3-4位 糖皮质激素 中重度发作、连续状态,早使用、高剂量、短疗程 连续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在临床实践中效果必定
❖ 哮喘处于活动期,2年内间断或长久使用抗哮喘药,但术前 检验没有听到肺哮鸣音:择期手术应依据季节性变应原散 播安排最适手术时机,假如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手术应延 期4-6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病人麻醉处理与预防原创:麻醉联盟:黄哲明民营麻醉联盟交流昨天关注我们就是最长情的告白每月为你推送最暖心的麻醉故事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哮喘病人麻醉处理与预防01支气管痉挛的麻醉影响(一)麻醉药物1.静脉麻醉诱导药物⑴硫喷妥钠/得普利麻:常用诱导剂量硫喷妥钠可保留大部分气道反射完整,如果充分麻醉之前实施气道操作,则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
得普利麻似可降低COPD患者气道阻力,可能包括哮喘患者。
⑵氯胺酮:研究建议氯胺酮作为支气管痉挛患者的诱导用药,特别是必需快速诱导时。
预防性应用抗催涎剂如胃长宁可抑制氯胺酮的气道粘膜分泌增加作用。
加大胃长宁剂量(0.5~1.0mg,iv)可进一步防止刺激性支气管痉挛反射。
不少学者认为氯胺酮可能是治疗支气管痉挛患者可选用的药物,尤其是需要快速气管内插管的急诊患者。
⑶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可通过迷走神经诱发轻度哮喘患者的支气管痉挛。
一般认为大剂量麻醉性镇痛药可能类似于其抑制心血管反射的方式阻断气道反射。
但是大剂量吗啡与血浆组胺增高有关,因此全身麻醉辅助应用芬太尼或苏芬太尼似乎更合理。
氧化亚氮与麻醉性镇痛药平衡麻醉较浅,可能并不适合用于气道高反应性患者。
2.吸入麻醉药麻醉浓度下的氟烷可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
以往认为这种作用是由于β-肾上腺素能反应增强,但是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气道反射抑制和气道平滑肌直接松弛作用亦是其重要机制。
氟烷的心肌抑制作用以及儿茶酚胺应用下心律失常作用令人担忧。
氨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达到明显麻醉水平(1.5MAC)时亦具有防止和逆转支气管收缩作用。
然而气道疾病患者存在显著的通气-灌注不匹配,妨碍了麻醉药摄入,所以气管插管前可能难以达到上述麻醉深度。
3.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可有效地治疗术中支气管痉挛。
气道操作前静注利多卡因(1~2mg/kg)似可防止支气管痉挛反射,其可能通过阻断迷走传入纤维。
虚弱的老年慢性气道阻塞疾病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2~3mg/min)亦可能减轻气道反应性。
利多卡因气雾剂并不优于静脉给药,还可能因直接刺激而诱发易感患者支气管痉挛。
4.肌松药⑴长效肌松药:箭毒可引起组胺释放,诱发支气管收缩,所以一般不用于哮喘患者,避免用于明显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
潘库溴铵对气流阻力无明显影响,杜什溴铵、哌库溴铵不会引起组胺释放。
⑵中效肌松药:较大剂量或快速注射阿曲库铵和美维松后可引起组胺释放,宜避免。
维库溴铵不诱发组胺释放,最适用于较短时手术和(或)气管插管。
⑶胆碱脂酶抑制剂:新斯的明的毒蕈碱作用可能引起气道阻塞患者气道分泌增加,诱发支气管痉挛。
较大剂量胃长宁(>0.5mg)或阿托品(>1.0mg)可明显减轻这种反应。
02麻醉方法1.区域麻醉区域麻醉可避免气道操作,对气道反射影响小。
然而,区域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必需阻滞高平面的感觉与运动神经。
这种感觉阻滞可能会引起哮喘患者焦虑,诱发支气管痉挛。
更重要的是,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的气体充分交换有赖于主动呼气,而高平面运动神经阻滞可使呼气肌肌力丧失,结果可能加重这种患者的病情。
手术体位以及辅助应用镇静药与镇痛药可能进一步加重这些患者的呼吸困难。
2.全身麻醉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全身麻醉的主要目标是防止气道收缩;如果发生气道收缩,则应最大程度地减轻其程度,使之易于逆转。
吸入麻醉药只有达到一定深度后通过加强交感神经反应,松弛气道平滑肌以及阻滞刺激性反射才能达到上述目标。
⑴气管插管:达到充分麻醉深度前不宜进行气管插管。
然而,大多数气道阻塞患者严重通气灌注不匹配,往往使达到该麻醉深度的时间延长。
利多卡因(1~2mg/kg)和胆碱能拮抗剂如胃长宁(0.5~1.0mg)有助于防止气道收缩。
全身麻醉前1~2h应用β-肾上腺素能气雾剂如舒喘宁可能亦有利。
如果必须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则诱导药物宜合理地选用氯胺酮(1~2mg/kg)或得普利麻(2~3mg/kg)取代硫喷妥钠。
⑵气管拔管:同样应注意气道疾病患者的拔管时机。
所谓"深"麻醉下拔管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支气管痉挛往往并不安全。
麻醉药残余作用可持续数小时。
大多数患者在PACU需要通气支持。
可能需要应用静脉利多卡因、抗胆碱能药物、吸入拟交感性药物,甚至小剂量阿片类药物使患者能耐受气管插管而无严重反射性支气管痉挛。
2.03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一)去除病因1.消除刺激因素:如与药物或生物制品等有关,则应立即停用。
2.麻醉过浅者宜加深麻醉:全麻期间一旦诊断支气管痉挛,简单的初步治疗是加深麻醉。
尽管加大吸入麻醉药吸入浓度对严重支气管痉挛可能不是完全有效,可能还会引起严重低血压和心律失常,但是时有报告支持深度吸入麻醉可有效地治疗哮喘持续状态。
3.尚未肌肉松弛的全麻患者,应给予肌松药:呼吸用力过度可能加重气道阻塞,所以应给予肌松药。
肌松亦有助于判定气道压力是否升高,通气困难是由于支气管痉挛或只是由于气管内导管反应性用力摒气和咳嗽。
如果通气随肌松而改善,那么通气障碍的原因不可能是支气管收缩。
(二)扩张气道平滑肌1.拟肾上腺素能药物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目前许多临床医生仍然首选肾上腺素用于青年哮喘患者,皮下注射0.1~0.5mg。
异丙肾上腺素往往通过气雾吸入给药。
该两药物产生支气管扩张的β2作用时往往伴有心脏兴奋的不良β1作用,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
β2-选择性药物:为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的首选药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β2-选择性药物包括舒喘宁(灵)(沙丁胺醇)、间羟舒喘宁(特布他林、博利康尼、叔丁喘宁)和双甲苯苄醇(bitolterol)。
后者气雾吸入后作用时间超过8h。
间羟舒喘宁一般仅用于口服和肠道外给药,均可伴有心动过速和肌颤。
舒喘灵是目前应用最广的β2激动剂,其气雾剂每揿约100ug,一般用量为2揿。
舒喘灵气雾剂吸入后5~6min起效,30~60min达到最大作用,持续约3~4h。
必须注意的是经气管导管给药后,绝大部分药物沉积在气管导管内壁,真正到达气道的剂量不足吸入量的10%,所以可能需要5~10揿。
在较小导管中这种药物沉积现象更为明显。
利用手控呼吸于吸气相开始时喷入气雾剂,然后缓慢、深吸气,并在呼气前作一呼吸暂停,这有益药物进入气道。
气管内插管患者另一种给药方法是在麻醉回路吸气端近Y管处接一个超声雾化装置,当然亦存在上述药物沉积现象。
2.茶碱类药物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茶碱类药物支气管扩张作用部分是由于抑制磷酸二酯酶,从而减少细胞内CAMP降解,导致细胞内CAMP增加。
然而,研究显示升高细胞CAMP水平的茶碱浓度数倍于其产生平滑肌松弛和支气管扩张的浓度,所以对上述机制提出质疑。
目前认为茶碱类药物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是由于其拮抗腺苷受体、释放内源性儿茶酚胺等。
一般认为氨茶碱是支气管痉挛患者维持治疗的标准方法。
但是,氨茶碱在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中的治疗作用尚有争议。
茶碱与氟烷相互作用易产生心律失常;拟交感类药物与氨茶碱的可能相互作用;氨茶碱在围手术期的治疗尚缺乏客观依据。
许多学者的研究显示,围手术期急性支气管痉挛时不主张应用氨茶碱,或者认为皮下注射或气雾吸入拟肾上腺素能药物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氨茶碱。
所以目前有人将氨茶碱列为吸入拟交感药物,静注利多卡因和抗胆碱能药物之后的二线或三线药物。
氨茶碱治疗支气管痉挛的血清浓度范围相当狭窄,为10~20ug/ml。
如果既往未用过茶碱类药物,可10~20min静注氨茶碱5mg/kg后,以0.9mg/(kg.h)维持。
接受过茶碱治疗,并已知茶碱血清浓度时,可按静脉给药每1mg/kg平均提高血清浓度2ug/ml 给药。
因此血清浓度为亚治疗(5mg/ml)或接近治疗(10ug/ml)浓度时,常规静脉注射5mg/kg可使血清浓度升至15~20ug/ml。
所以,及时监测血清浓度,以达到治疗范围血清浓度,防止中毒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可多环节阻断气道炎症,减轻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还可使也在已降低的β受体功能得以恢复,加强、延长机体对β-肾上腺素能药物的反应。
近十余年来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用量小,局部高效,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有逐步取代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之趋势。
目前常用的气雾剂有二丙酸氯地米松(必可松、必酮碟)、去炎舒松、氟乐松、布的松。
然而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对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无效。
反应性气道疾病患者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治疗支气管痉挛时,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几乎是不可缺少的。
临床良好效果的建议剂量相当于氢化考的松1~2mg/kg,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剂量一般增加1倍,麻醉诱导前1~2h给药。
对于严重支气管痉挛,可首剂静注4~8mg/kg,以后每6h以4mg/kg静滴。
4.抗胆碱能药物吸入、静注或肌注抗胆碱能药物后,支气管扩张作用的起效(20~30min)较慢,用于支气管痉挛发作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如麻醉前静脉用药。
气雾吸入疗法特别适合于应用拟肾上腺素能药物后有心动过速和肌震颤患者,以及应用拟肾上腺素能药物,茶碱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后支气管扩张不完全的患者。
支气管痉挛一般伴有支气管粘液分泌增加。
抗胆碱能疗法不仅可扩张支气管,减轻粘液阻塞狭窄气道管腔的程度,而且可减少粘液分泌的容积,不影响粘液化学成份,所以不会使粘液更粘稠,引起痰痂形成。
阿托品注射后可产生全身副作用,所以常常不用于治疗支气管痉挛。
异丙托品气雾剂吸入疗法与阿托品同样有效,但是副作用较少。
该药起效较慢,作用时间较长。
气雾剂吸入后3min达最大作用的50%,30min达80%,90~120min达100%,可维持4~6h。
麻醉前常规较小剂量的胃长宁可引起支气管明显扩张,但是防止或逆转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则必需大剂量(静注1mg),才能有效地阻断刺激性反射的传出支。
03其它药物⑴利多卡因:可能有助于逆转某些支气管痉挛,但是用于预防的价值更大。
⑵脂皮素(Lipocortin):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机理之一是通过脂皮质素介导的。
直接应用合成的脂皮素可能有较好效果,可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⑶介质阻释剂(炎症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酮替酚、利喘平等通过稳定炎症细胞膜,减少介质释放而起到防治支气管痉挛的作用。
这类药物适用于变态性或类过敏性反应所致支气管痉挛的预防。
⑷介质拮抗剂:H1受体拮抗剂、PAF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多种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阻断其相关介质的作用,而起到抗某些支气管痉挛的作用。
04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蓄积支气管痉挛可显著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引起通气-灌注失调,导致低氧血症。
许多支气管扩张药物的肺血管扩张作用可加重低氧血症。
所以需加大FiO2,使PaO2≥8kpa,SaO2>90%。
严重支气管痉挛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者可能需要呼吸支持,则宜选择适当通气模式和通气参数,并加强监测。
05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自主呼吸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因呼吸用力和大量出汗,易发生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