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版《食品安全法》培训
食品安全法培训要点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 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第二十六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
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 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 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措施和义务的规定。
知识点要求
了解 1.第一章“总则”部分的的其它内容。 2.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部分关于食
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的内容、风险评估结果的 应用的规定。 3.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部分关于食品安全标准 制定程序的规定。 4.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部分的其它内容。 5.第六章“食品进出口”部分关于食品进口的规定。 6.第九章“ 法律责任”部分的其它内容。
键事项的控制要求,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的配方注册、 备案和出厂逐批检验等义务; 二是在食品流通环节,增设批发企业的销售记录制度 和网络食品交易相关主体的食品安全责任; 三是在餐饮服务环节,增设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原料控 制义务以及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四是完善食品追溯制度,细化生产经营者索证索 票、进货查验记录等制度,增加规定食品安全全 程追溯协作机制;
第一章“ 总则”
立法宗旨(法第一条 )
第一条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食品安全培训讲课文档

法行为的重要方式。但现实中,投诉无门、举报不纠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很多消费者受到 侵害后往往自认倒霉,这也助长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刘政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16页,共34页。
新的食品安全法(2015)
9 婴儿乳粉配方必须注册
第八十一条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 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第12页,共34页。
新的食品安全法(2015)
7 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当药吃
第七十五条 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保 健食品原料目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用量及其对应的功效;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生产,不得 用于其他食品生产。
第七十七条 依法应当注册的保健食品,注册时应当提交保健食品的研发报告、产品配方、 生产工艺、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评价、标签、说明书等材料及样品,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以及表明产品安全性和保健功能的材料。 第七十八条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 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 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第七十九条 保健食品还应当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其内容应当经生产企业所在地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件。
新食品安全法培训试题+答案

新食品安全法培训试题+答案新《食品安全法》培训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起施行。
A.2015年5月1日B。
2016年1月1日C.2015年6月1日D。
2015年10月1日2.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遵守()的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安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A.后勤人员B.员工C。
中层以上领导D.主要负责人4.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事情的食品生产谋划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获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事情。
A.每月B.每半年C。
每年D.每两年5.食品生产者采购(),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A.食品原料B.食品添加剂C.食品相关产品D.以上选项都是6.国家对食品生产谋划实行许可制度。
县级以上XXX()应当依法对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需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谋划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来由。
A.卫生行政部门B.农业行政部门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质量监督部门7.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
A.增加监督检查频次B.减少检查频次C.吊销许可证D.吊销营业执照8.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谋划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违法生产谋划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
)罚款。
A.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B.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C.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D.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9.对食品作虚假宣传且情节严重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暂停销售该食品,并向社会公布;仍然销售该食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食品,并处(。
2015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最终版)

2、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为了确保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并 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查验记录制度包 括:一是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 相关产品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 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 货日期等内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查验记 录不得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二是食品经营企业应当 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 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不得伪造,保存期限不得 少于二年。
七、违法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法律 责任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第八十七条规定:第八十七条 违 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 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 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 至吊销许可证: (一)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 (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四)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 (五)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
备注:1、检验报告/合格证栏填注购入原料有无检验报告或合格证; 2、原料验收方式栏填注实际采用的“自检”“委托检验”或“查验票、证、报告”验货方 式; 3、处理情况栏填注“入库”或“退货”处理情况。
(表格背面)
进货票据粘贴处:
【释义】本条是关于食品生产企业进货查验记录的规定。 食品 生产者生产食品,一般需要从上游市场购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这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质、 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生产的食品是否安全。如果食品原料等 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难以生产出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因 此,本条规定,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 产品时,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由于我国 农业生产大多还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有的食品原料可能 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对此法律要求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 全标准进行检验。而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由于工业化生产程 度较高,一般不存在不能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情况,因此,对于不 能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生产者不 应采购。 食品生产者在采购过程中,有时会通过抵账等商业行 为,而不是通过市场采购获得一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 关产品等。不论是以哪种方式获得的,只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都不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是绝对禁止的行为。
新《食品安全法》生产培训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3、公布抽检结果: 新《食品安全法》第87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 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 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七)严肃刑事责任 新《食品安全法》实行先刑事后行政原则。新《食品安全法》 第123条和第124条:尚不构成犯罪的……
2022/9/19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六)进一步强化声誉罚
1、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公布;新《食品安 全法》第113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 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 法行为查处等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 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 查频次,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可以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 关的金融机构。
控制制度 (十四)餐饮服务提供者原料控制制度 (十五)食品贮存、运输、装卸者食品质量安全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制度
2022/9/19
更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制度
(一)许可管理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新《食品安全法》第 35条第一款: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 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 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 不需要许可。 食品生产许可目前是按28大类(525种)分 类实施许可,企业要对28大类有所掌握,对 自己生产的类别完整掌握。
更(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申诫罚) (二)罚款;(财产罚)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 (四)责令停产停业;(能力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能力罚) (六)行政拘留;(人身罚)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015年食品安全法试题(含答案)

2015年《食品安全法》知识培训试题姓名:1、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起施行。
A.2015年1月1日B.2015年5月1日C.2015年6月1日D.2015年10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包括()。
A.九章共一百零一条B.十章共一百零一条C.九章共一百零四条D.十章共一百五十四条3、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A.食品添加剂B.食品污染C.食品有害物质残留4、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
A.食品卫生许可B.食品生产许可C.食品流通许可D.餐饮服务许可5、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A.六、二 B.二、六 C.十二、三 D.三、十二6、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半年B.每年C.每两年D.每三年7、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 )A.鼓励性标准B.引导性标准C.强制性标准D.自愿性标准8、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以上才能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A.60度 B.70度 C.80度 D.100度9、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对进入该批发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A.实验室B.食品检验机构C.第三方检测机构10、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个月。
A.一B.三C.六D.十二11.下面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致病微生物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C.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D.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12.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D.以上都是13.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 ),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新《食品安全法》讲义

《食品安全法》讲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新《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修订背景食品安全案件数量大幅攀升,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如瘦肉精、农药兽药滥用、地沟油、问题胶囊、病死猪肉等系列案件,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方式不断创新、手段更趋隐蔽,犯罪案件性质认定难度越来越大。
还有的通过互联网、快递来销售,逃避一些行政部门的监管。
同时,这类犯罪的团伙性、链条性、跨地区、跨行业特征明显,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追究意识不断增强。
二、新法体现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食品安全法》取代《食品卫生法》,将“卫生”改为“安全”,两字之差,体现的是法治理念的改变,彰显了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54条,在原法基础上增加了50条。
字数也由1.5万字增加到了3万字,对现有70%的条文进行了实质性的修订完善。
(一)凸显依法监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大量吸收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践创造的好经验、好成果。
(二)坚持问题导向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主要原因:1、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2、监管部门职责不清3、监管制度不健全4、机制不完善5、手段不多6、追责缺乏威慑力针对上述问题,新《食品安全法》:1、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2、明确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职责3、补充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规定4、增强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三)明确各方责任新修订的食安法把明确食品安全各方责任作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关键的一招。
1、地方政府责任明确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确定有关部门职责(2)建立健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3)健全责任落实机制(4)开展食品安全评估考核(5)加强监管能力建设(6)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7)推进监管资源整合2、企业主体责任新《食品安全法》从九个方面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进行了明确。
2015新食品安全法培训

《食品安全法》修订版解读提 纲《食品安全法》修订总体情况我国食品卫生(安全)法立法历史涉及食品生产主要条款解读第四章食品生产部分重点条文的解读和对比3 食品安全法修订亮点Ø原《食品安全法》2009年颁布实施仅4年后,2013年初即开始启动修订,且不是小修小补,为中国立法史所罕见,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Ø经过两年的反复讨论、征求意见、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主席令第21号公布,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Ø从修订情况看:立法目的没有改变,原来的总体框架结构(10章的标题及顺序)没有改变。
Ø但对具体条文的修改力度很大,原104条中完全未作任何修改予以保留的仅有7条:原《食品安全法》条款新《食品安全法》条款原第1条现第1条:立法目的原第18条 现第24条:标准制定的原则原第19条现第25条:标准的强制性原第58条现第85条:检验机构和人员原第59条现第86条:检验报告原第98条现第149条:刑事责任追究原第103条现第153条:监管体制调整Ø原法其他97条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的条款达70%以上。
二、我国食品卫生(安全)法立法历史•1982年《食品生法(行)》•1995年《食品生法》•2009年《食品安全法》•2015年《食品安全法》三、食品安全法修订亮点亮点一:完善一威的食品安全管机构•建新的食局•将原由量技、工商、食等部分承担的食品生、流通、餐分段管能,整由食部一管;•将食用品的售活入《食品安全法》整范,由食部一管;•人民政府食部可以在或者特定区域立食派出机构,将管服延伸到街道等基,有效提升管效能。
亮点二:明确建立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强了食品生者食品安全的主体任•食品生者其生食品的安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四、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节选)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 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 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食品; (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 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节选)
四、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节选)
第三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 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 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 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 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 净,保持清洁;
四、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节选)
第二十四条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 安全可靠。 第二十五条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 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 食品强制性标准。
四、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节选)
第二十六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 内容:
四、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节选)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 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 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 营的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 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培训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培训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了解该法律法规的条款和规定,推动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合法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十分重要的。
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生命健康、从源头预防、综合治理、科学管理和公开透明。
因此,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食品中存在的危害物质食品中存在的危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微生物、重金属、农残等。
其中,化学物质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来源包括环境污染、化学工业、加工、贮藏和运输等环节。
食品中微生物的存在也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风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此外,重金属和农残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人体长期摄入超标的农残和重金属容易导致慢性中毒等疾病。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提高保质期、增加食品营养、防止食品变质而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使用食品添加剂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包括获取许可证、使用限量、标识、生产条件等。
三、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是从业人员进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证件,没有该证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从业人员需要了解该证件的获得条件、审批流程和使用范围。
四、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从业人员需要了解检测的方法和技术、检测标准和检测结果的解读等知识。
五、食品安全事件处理食品安全事件处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食品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从业人员需要了解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机制、报告和沟通程序等。
总之,从业人员了解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条款和规定,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控制,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同时,企业也应该坚持诚信经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食品安全法培训223

•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202、1/11/1食1 品相关产品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 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 、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 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 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 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 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对不再符合认证 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认证,及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
•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认证2021/机11/11 构实施跟踪 调查不得收取费用。
• 第四十九条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 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 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 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禁止将剧毒 、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 农作物。
•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 治区、直辖市制定。
• 第三十七条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 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 要求的,准予许可并公布;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不予
• 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 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 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
• 第五十条 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 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 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 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内容(3篇)

第1篇一、培训目的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法律素养,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次培训旨在全面解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使参训人员深入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法律责任和监管要求,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概述(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概念及分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分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
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1)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最高法律,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制度、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
(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对《食品安全法》的具体实施规定,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3)其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3. 食品安全监管职责(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①宣传、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②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③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④组织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保障食品安全;⑤指导、监督下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
培训(食品安全法)

培训(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培训——蔡令一、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法共十章,154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内容非常多,涵盖了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监管等,下面我节选了跟咱们日常工作中息息相关的条文做大概的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一步的了解食品安全法,从而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最终目的是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第三节标签、说明书和广告第四节特殊食品第五章食品检验第六章食品进出口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中明确规定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生产者责任)。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谨慎、保质保量。
第十条至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鼓励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专业打假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社会监督)。
因此,作为生产者,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生产出合格食品。
2015新食品安全法学习内容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 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 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 作。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 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有关信息,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 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 品、营养、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品安全风 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得向生产经营者收取费用,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 付费用。
第十三条 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给予表彰、奖励。
食品安全法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 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制 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后,应当立即核实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对有关部门通报的食品 安全风险信息以及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等有关疾病信息,国务院卫 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析研究,认为必要的,及时调整国 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等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 体情况,制定、调整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报国务院卫生 行政部门备案并实施。
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 二、责任主体 ▪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 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 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 (二)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环节控制; ▪ (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
16
▪ 9、食品添加剂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 10、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 11、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 ▪ 12、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 ▪ 1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 (其中,3、4、9、10、11、12为新增加的制度)
17
四、食品生产经营的要求
▪ (一)、一般规定
▪ 8、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 9、被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10、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
▪ 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11、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食品添加剂;
▪ 12、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
▪ 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
21
五、食品安全标准
▪ (一)、标准的制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 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 地方标准限定在“地方特色食品的范围内”,并且强调: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 删除了原法中“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 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的规定。 ▪ ▪ 生产企业可以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 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新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ppt

第十种违法情形: 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 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二)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3《食品安全法》第七十条 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六十七条第一 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 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2.4《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 能。生产经营者对其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应当显 著标注,容易辨识。 3.处罚依据 3.1《食品安全法》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 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 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2《食品安全法》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 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 费者造成误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种违法情形: 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
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1.案由 1.1生产经营腐败变质的食品; 1.2生产经营油脂酸败的食品; 1.3生产经营霉变生虫的食品; 1.4生产经营污秽不洁的食品; 1.5生产经营混有异物的食品; 1.6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 1.7生产经营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1.8生产经营腐败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1.9生产经营油脂酸败的食品添加剂; 1.10生产经营霉变生虫的食品添加剂; 1.11生产经营污秽不洁的食品添加剂; 1.12生产经营混有异物的食品添加剂; 1.13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添加剂; 1.14生产经营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添加剂。 2.违反条款 2.1《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 3. 处罚依据 3.1《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四)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 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读: • FDA会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发表安全警示
•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 公开的原则,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 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信息• 1. 立法目的;
• 2. 适用范围;
• 3. 食品安全职责(政府及组成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
公民、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等)。
6
• 第一条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 定本法。
保证食品安全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
第二条 • •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104条
154条 2015版
2009版
一、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二、建立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强调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三、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 四、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充分发挥媒体、广大消费者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作用; 五、突出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的监管完 善; 六、加强对高毒、剧毒农药的管理; 七、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管理; 八、建立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和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 解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布,改变了以往食品卫生国 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发 布的方式,更有利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及时发布和责任主体 的明确,细化了具体标准的制定部门。
21
•
新法删除2009版中的: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 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 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
(一)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 (二)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三)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四)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五)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六)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 亮点一: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 • 亮点二: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防病治疗功能; • 亮点三: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 • 亮点四: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 • 亮点五: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按规定标示。
4
• • •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 解读:新食品安全法完善了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由 分段监管变成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并明确建立最严格的全过 程的监管制度,扩大了监管的范围,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 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
•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 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 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向社会公布。
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 • 解读:将食品生产经营纳入诚信管理体系,食品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安全、丰富、优 质的产品,这样才称得上是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评审条款:一票否决条款中的法律法规要求。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 督管理的科学依据。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
•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 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国 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 应当立即核实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对有关部门通报的食品安全 风险信息以及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等有关疾病信息,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析研究,认为必要的,及时调整国家食 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 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调整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 监测方案,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实施。
2015 新版《食品安全法》宣贯
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 年4月24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 过 ,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食品安全法共
十章,154条,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第十二次会
议两次审议,三易其稿,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
• 解读:目的是完善基础性制度。增加风险监测计划调整、监测 行为规范、监测结果通报等规定,明确应当开展风险评估的情 形,补充风险信息交流制度,提出加快标准整合、跟踪评价标 准实施情况等要求。
• • • • • • •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一) 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 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 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 (二)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三)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四)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五)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六)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 解读:检测的最终目的是把检测的结果应用于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开展风险监测可以实现主动收集、分析食品中已知和未知污染物以 及其他有害因素,对食源性疾病有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评估、 早预防、早控制,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危害。
14
•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 国务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 风险评估结果等信息。
总则 (1-13条)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14-23条) 食品安全标准 (24-32条) 食品生产经营 (33-83条) 食品检验 (84-90条) 食品进出口 (91-101条)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102-108条) 监督管理 (109-121条) 法律责任 (122-149条) 附则 (150-154条)
• 解读:新法要求监管部门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定期 组织相关方进行交流沟通,以便掌握全面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和进行有效沟通
强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 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 明、安全可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
• 解读:新法要求各机关部门需进行风险监督信息交流,增强信 息流动的有效性
15
• 第二十一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 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 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 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向社会公告,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 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停止生产经营; 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制定、修订。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19
•
第二十六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 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 解读:新法将食品添加剂中的污染物质限量要求纳入了食品安 全标准中,未来会制定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修改了标签和检 验法规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覆盖范围,目的是更加贴近食品 安全的要求。 • 评审条款:第4.3.8项 关键过程控制 • 第4.5.4项 产品出厂检验
20
• 第二十七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
解读:强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其他
部门没有权利组织。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倡扩大食品安
全标准制定的社会参与性;体现国家法律法规的公正性和民主性;鼓励公民和 其他组织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
依据各自职责立即向社会公告,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并采取相 应措施,确保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停止生产经营;需要制 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制定、修订。
明确规定了六种需要评估的情形:
• •
第三条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
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解读: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这些食品安 全中最基础的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
•
评审条款:第4.1.4项 风险管理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 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食品
解读:新法不在强制要求整合相关的标准,未来会存在产品食 品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并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