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
性、 腐2蚀.物性理、性稳质:定不性需等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
溶区解别性:、这导种电性导质是热否性通、过挥化发学性变、化吸才能附表性现、出吸来水 性等。
外部特征
物质的外形,形状、 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 气体,产生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 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 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完成学法大视野P4[即学即用1-1]
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无
粉末状的胆
无
矾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 液 态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实验1-1:(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1-1:(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实验 (3)
实验 (4)
练一练 完成学法大视野P5[课堂训练],第1、2、4题
物理变化
变化
联系
区别
联系
物质 化学
组成 化学变化
研究对象
结构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作业布置
1.课本P10练习与运用第1题; 2.学法大视野P5【课后提升】(5、7不做); 3.预习第一单元课题2,完成学法大视野P6 【课前预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性质(共14张PPT)

新课讲解
三、运用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性质:氧气能供给人呼吸
决 定
用途:氧气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登山、潜水、航空等领域。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强化练习
1、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B )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方法点拨】明确物质的用途依据物质哪些性质,然后根据化学性质的概念进行判断。物质在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 质的化学性质;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D、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属于物理性质。
强化练习
3、下列关于氧气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 A、我能让铁生锈 B、我能使食物腐烂 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D、我能供给呼吸
【方法点拨】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解析】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能使食物腐烂,是利 用了氧气的氧化性,是化学性质;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是物理性质;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1张PPT)

Page 15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着物
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Powerpoint Templates
Page 16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
Powerpoint Templates
Page 29
课堂训练
9.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
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
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较 小
密度:比煤油大而比水小 。
熔点: 较 低
颜色: 银白色
1-2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变化后有
的物质 的现象
的物质 无新物质
生成
液态的水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 逐渐减少,玻璃片上
液态的水
无
出现小水珠
蓝色块状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 蓝色粉末 的胆矾 细小的蓝色粉末 状胆矾
无
1-3 1-4
蓝色的 蓝色溶液中有蓝色 蓝色的氢
胆矾溶液 沉淀出现
氧化铜沉
淀等
块状 石灰石
课堂训练
4.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B )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5.下列方法可以用来鉴别O2和CO2的( C )A.闻气味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木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41张PPT)

• 第二组:①属于物理性质 (5) ;
• ②属于化学性质
(2)
;
• ③属于物理变化
(4)
;
• ④属于化学变化
(1)
;
• ⑤属于化学现象
(3)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 1、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变化,其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 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导热性、 导电性、延展性等
3.区别: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D
• A、石油分馏
B、用活性炭净化水
• C、灯泡通电发光 D、牛奶变酸
•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
是( )
B
• 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 41张PPT)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C、D、E、H、I、J、L A、 B、F、G、 K、M
溶液
成
化铜沉淀
有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和 二氧化碳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等
有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1.物理变化: •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 2.化学变化: • 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 现象: 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
1、判定下面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A、铁的生锈 B、食物变质 C、空气液
化 D、矿石粉碎 E、海水晒盐 F、纸张燃 烧 G、铁矿石炼成钢铁 H、灯泡通电发热 发光 I、人工降雨 J、酒精挥发 K、燃放 烟花 L、氢气球被针扎爆 M、炸弹爆炸 物理变化_________;化学变化_________
液后,生成蓝色沉 淀
CuSO4 + 2NaOH = Na2SO4 +Cu(OH)2↓
实验四: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 那少量的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 量稀盐酸,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 察现象。
• 现象:石灰石逐渐减少, 表面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 CaCO3+2HCl=CaCl2+H2O+CO2 ↑
• CO2+Ca(OH)2=CaCO3 ↓ +H2O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生 有无新
序号 物质
现象
的物质
物质生 成
实验 胆矾、氢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有
1-3 氧化钠
实验 1-4
石灰石、 产生气泡,石 二氧化碳等 稀盐酸 灰水变浑浊
有
4人小组讨论:
溶液
成
化铜沉淀
有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和 二氧化碳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等
有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1.物理变化: •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 2.化学变化: • 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 现象: 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
1、判定下面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A、铁的生锈 B、食物变质 C、空气液
化 D、矿石粉碎 E、海水晒盐 F、纸张燃 烧 G、铁矿石炼成钢铁 H、灯泡通电发热 发光 I、人工降雨 J、酒精挥发 K、燃放 烟花 L、氢气球被针扎爆 M、炸弹爆炸 物理变化_________;化学变化_________
液后,生成蓝色沉 淀
CuSO4 + 2NaOH = Na2SO4 +Cu(OH)2↓
实验四: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 那少量的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 量稀盐酸,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 察现象。
• 现象:石灰石逐渐减少, 表面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 CaCO3+2HCl=CaCl2+H2O+CO2 ↑
• CO2+Ca(OH)2=CaCO3 ↓ +H2O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生 有无新
序号 物质
现象
的物质
物质生 成
实验 胆矾、氢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有
1-3 氧化钠
实验 1-4
石灰石、 产生气泡,石 二氧化碳等 稀盐酸 灰水变浑浊
有
4人小组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2张PPT)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Hale Waihona Puke 针对训练1下列叙述是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①潺潺
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密度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注意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 中有“可、易、能、会”等表 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 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潮湿的空气中能变
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你分
析,其中属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
①同②)
,属于化⑤学性质的是
,
③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
化④的⑥是
。
谢 谢 大 家 再 见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
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
研碎胆矾
2、化学变化
⑴定义: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特征: 生成了其它物质
1.1.1物质的变化PPT(含视频)-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展示实验1-3】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1)将少量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 只试管中。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展示实验1-3】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直到变成 澄清溶液。
|能力提升|
[棒 物解蘸析质取] A待 的能测使变溶紫液 化色并石滴蕊在溶p液H试变纸红上色,把,呈试酸纸性显,p示H<的7;B颜能色使与无标色准酚比酞色溶卡液对变照红,读色出,呈p碱H。性,pH>7。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
(44)盐酸和氢氧化钙:2HCl+Ca(OH)2 CaCl2+2H2O(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2)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3)A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4)2H2+O2 2H2O [解析] (1)根据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硒原子有四个电子层,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2)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判断,硒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进而计算m=34,n=6。(3)根据硒元素的单元格信息判断硒元素属 于非金属元素;硒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硒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硒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
知识小结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 态(气 态、液态、固态)的变化。
知识小结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 化学反应)
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有发光发 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 沉淀等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1.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说课稿 (共18张PPT)

总结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 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 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 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推进新课:
我们来看一下几个演示实验: 实验1.水沸腾,有大量的水蒸气冒出,玻 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或者直接打开一瓶 开水的盖子,让同学们观察现象,有没有 变化?
实验记录:
变化前 变化时 变化后 对比 的物质 的现象 的物质 有液 水 物质种类
滴生成
没变
学生操作: 研磨粉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够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记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法:本节课主要是采用实验法为主,结合生活实例,采用 实验和多媒体演示,讲解,引导等方法辅助教学。 教学手段:实验仪器,多媒体课件,相关练习题,设计意图
前提测评 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什么?
[导入新课]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息,当同学们再次相见时,
我们会谈论到“你怎么变漂亮或变帅了”,还有一个明显的 特征就是大部分同学都变黑了,也有某些男生在这两个月内 长高了许多,当然不见得每个学生都会去说这些事,但当我 们时隔一段时间 再见时,我们能够察觉出我们身边的人发生 了某些变化,而这个变化是和之前相比不一样是不是,而对 于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要知识点涉及到变化和性质,所以在学 习新课之前,同学们一定要对这个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时这也可以帮助同学们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所以接下我们要学习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3.根据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演示实验1-1
(1)水的沸腾 (2)石蜡的熔化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4)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合作探究 通过观察以上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 序号 (1)
(2)
(3)
(4)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的
物质
小结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 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或 是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 吸热),改变颜色、放出气体, 产生沉淀等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 天然气燃烧,铁生锈,酿酒
油挥发等
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
复习提问
1. 拉瓦锡 :质量守恒定律 道尔顿 :原子论
阿伏伽德罗 :分子学说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复习导入
化学 是研 究物 质的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理解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产生的变化却不Βιβλιοθήκη 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
强化练习
1.下列变化中,是物理变化的是( B )
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花香四溢
D.气球爆炸
2.下列变化中,化学变化的是( A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演示实验1-1
(1)水的沸腾 (2)石蜡的熔化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4)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合作探究 通过观察以上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 序号 (1)
(2)
(3)
(4)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的
物质
小结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 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或 是状态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 吸热),改变颜色、放出气体, 产生沉淀等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 天然气燃烧,铁生锈,酿酒
油挥发等
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
复习提问
1. 拉瓦锡 :质量守恒定律 道尔顿 :原子论
阿伏伽德罗 :分子学说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复习导入
化学 是研 究物 质的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理解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产生的变化却不Βιβλιοθήκη 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
强化练习
1.下列变化中,是物理变化的是( B )
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花香四溢
D.气球爆炸
2.下列变化中,化学变化的是( A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24张PPT)

探究一、化实学验变现化象和的物记理录变化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蒸汽, 液态的水 玻璃片有水滴
1-2 蓝色块状的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状
胆矾
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 有气泡放出, 二氧化碳气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就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中变表化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物理性质
⑴ 熔点和沸点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矾溶液
1-4石灰石与盐 酸反应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实验一:水的沸腾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所示。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至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表面皿移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二:胆矾的研碎
(1)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中。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三: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石(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无物
理 变 化无有源自化 学变化
有
[讨论1、交实流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思考
21、.什实么验是3物和理实变验化?4有什什么是么化共学同变特化征??
32、.物实理验变1化、与2化与学实变验化3分、别4有有什什么么特本征质? 的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石灰石与稀 盐酸的反应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 和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
有新物质 生成
1.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三和实验四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一、二与实验三、四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导入
60年后这雕塑又变成怎样呢?
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
铜变成铜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 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课后习题答案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化学变 化,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2.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6)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7)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8)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 变化。 4.物理性质:(1)(2)(5)(8) 化学性质:(3)(4)(6)(7)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 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 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
物质在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PPT课件

有
化学
变化
有
2024
方法导引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在实验1-1中,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变化。 实验是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验时要重点观察实验 前后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的变化,观察时要人全面、细致 要用 语言和文字客观、全面、准确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为进一步研 究物质及其变化提供证据。
实验1-1
(2)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 沸水的烧杯中(如图1-2),观察并记录实 验现象。
2024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戴好护目镜。如不慎 有少量试剂(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试剂)溅入眼睛, 要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2024
实验1-1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1-2 mL氢 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硫酸铜溶 液(如图1-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 象。
2024
在实验1-1(1)和实验1-1(2)中,水和石蜡发生了 形态的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没有生成 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汽油挥发、水凝固 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2024
在实验1-1(3)和实验1-1(4)中,硫酸铜和大理石 在变化中都生成了新物质。这种生成新物质的变 化叫作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天然气燃烧、 铁生锈、粮食酿酒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5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 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煤炭燃烧 C.瓷器破碎 D.牛奶变酸
2024
•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 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2024
让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
2024
2024
2024
实验1-1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 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 。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 烧杯)移近试管口(如图1-1),观察并记 录实验现象。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共14张PPT)

第一单元 ·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我们周围的物质处在不断地变 化过程中。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 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的白 云,白云又可以变成雨滴重新降落 到地面。那么,在这些变化过程中 ,有新物质生成吗?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 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化学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 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等现象
判断依据 相互联系
__是__否__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 时伴随化学变化
12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1-1:把盛有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 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 生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液态水
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 成水珠
液态水 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思维拓展】
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请尽可能多地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发热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概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我们周围的物质处在不断地变 化过程中。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 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的白 云,白云又可以变成雨滴重新降落 到地面。那么,在这些变化过程中 ,有新物质生成吗?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 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化学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 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等现象
判断依据 相互联系
__是__否__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 时伴随化学变化
12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1-1:把盛有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 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 生的现象: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结论
液态水
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 成水珠
液态水 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
【活动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思维拓展】
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请尽可能多地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发热
【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概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2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氮气无色无味 B. 碳酸易分解 C. 铜呈紫红色 D. 蔗糖易溶于水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题思路]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典例3 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领悟提能 轮胎爆胎、气球爆炸、蒸汽锅炉因压强过大 而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 学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 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
(
)
A.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B.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B 项过程中涉及到燃烧,体现物质的可燃性, 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B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一 物质变化的判断
例 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
[答案] C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思路点拨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题型二 物质性质的判断
例 2 下列物质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利用铝的延展性制作易拉罐
B. 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制作玻璃刀
C. 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D. 利用铁的导热性作炊具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解析] 延展性、 硬度大和导热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 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 A、B、D 项错误。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导入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几张纸,请同学们发挥想 象,让他们快速变身。
小组汇报
将纸折成各种形状 将纸撕成碎片 变化前:纸 变化后:纸
无新物质生成
将纸张点燃 变化前:纸 变化后:灰烬等
有新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分别向研碎前后的胆矾中 加水、振荡,向澄清溶液中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无新物质生成 哪种变化
水的变化 胆矾变化
取盛热水的集气瓶,将表面皿 放在烧杯上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入研钵内 ,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并记录。
表面皿上有 水珠
胆矾由块状 变为粉末状
水
胆矾
石灰石
1.取集气瓶,倒半瓶热水, 将表面皿盖在集气瓶上 2.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小贴士: 注意安全 实验药品切勿接触到皮肤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1.研钵用“研”不用“捣” 2.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加 3.石灰石用镊子取用 4.稀盐酸直接倾倒
1.将胆矾研碎
1.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 2.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 发生的变化
这种神奇的物质是谁呢?它又有哪些性质呢?
生活小贴士
学以致用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食盐水, 一瓶是酒精,你能帮老师区分开,并重新贴上标签吗?你 能想出几种方法呢?
我爱化学
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试着鉴别食盐(氯化 钠)和碱面(碳酸钠)。
相信你会总结
知识
收获
方、还原性、 酸性、碱性等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会用到下列字词:能、 会、可以、易、难等。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导入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几张纸,请同学们发挥想 象,让他们快速变身。
小组汇报
将纸折成各种形状 将纸撕成碎片 变化前:纸 变化后:纸
无新物质生成
将纸张点燃 变化前:纸 变化后:灰烬等
有新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分别向研碎前后的胆矾中 加水、振荡,向澄清溶液中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无新物质生成 哪种变化
水的变化 胆矾变化
取盛热水的集气瓶,将表面皿 放在烧杯上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入研钵内 ,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并记录。
表面皿上有 水珠
胆矾由块状 变为粉末状
水
胆矾
石灰石
1.取集气瓶,倒半瓶热水, 将表面皿盖在集气瓶上 2.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小贴士: 注意安全 实验药品切勿接触到皮肤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1.研钵用“研”不用“捣” 2.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加 3.石灰石用镊子取用 4.稀盐酸直接倾倒
1.将胆矾研碎
1.向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 2.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 发生的变化
这种神奇的物质是谁呢?它又有哪些性质呢?
生活小贴士
学以致用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食盐水, 一瓶是酒精,你能帮老师区分开,并重新贴上标签吗?你 能想出几种方法呢?
我爱化学
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试着鉴别食盐(氯化 钠)和碱面(碳酸钠)。
相信你会总结
知识
收获
方、还原性、 酸性、碱性等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会用到下列字词:能、 会、可以、易、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 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A.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会放出气体; 物理性质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化学变化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物理性质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物理变化E.木棒受力折断。 化学性质F.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变成铜 绿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体,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发等 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 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纸剪成条
5.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 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B ) A、燃烧 B、爆炸 C、熔化 D、冷凝
6、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I、 。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纸
纸燃烧
变化前:纸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考考你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D A、有发光、发热现象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 )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具体表现;
练习: 将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填入下列空格 内。 (1)硫是淡黄色固体 B ______________ A (2)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______ (3)将(2)的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 A 焰加热,硫粉熔化_______________ (4)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能燃烧 C _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的胆矾 蓝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 溶液 化铜沉淀等 颗粒状石灰 冒气泡 石 二氧化碳气 体等
无 有 有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 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它(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A、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B、煤的燃烧 D、钢铁生锈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4、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 化学变化的是 (B)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 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通过化学变化 或仪器测知 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性等 稳定性等
你会闻气体的气味吗?(为什么这样)
气体 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氧气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气体
无色 无味
气体 不可以
密度
是否可助燃
比空气大 比空气大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 氧化性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概念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物质在化学变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化中表现出来 质 的性质
可以
上述两种气体的性质哪些是物理(化学)性 质?怎样区分它们?
说出下列叙述分别有什么不同?
木材燃烧
化学变化
木材能燃烧
化学性质
冰在零度能熔化物理性质冰融化了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小结:性质与变化是两组不同概念
性质:物质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常用 “易”、“能”、“会”、“可以”等词表 示;
一. 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变化时发生的主要现象(如发光、发热 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 变化前的物 变化时发 变化后的物 变化后有无 序号 质 生的现象 质 新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蒸发凝结 液态的水 无 1-2
1-3 1-4
蓝色块状的 蓝色粉末状 变成粉末 胆矾 的胆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