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面图甲、图乙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

据此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1.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2.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B.图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C.图乙地区经常发生海啸D.图甲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3.如果城市A、B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A.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B.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D.电子工业、制糖工业4.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发达国家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因为A.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数量丰富,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B.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好,劳动力素质高C.发达国家不需要劳动密集型产品了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运输原料、半成品比终端产品方便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面临巨大压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

跨国企业曾从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耐克制鞋B.可口可乐饮料C.通用汽车D.波音飞机制造7.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③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④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C.改善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D.利用廉价的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9.广东省成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重要输入地的原因是()①广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②广东省沿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③广东省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④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A.①②④B.①③C.②④D.③④10.“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公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高二地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题

高二地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题

高二地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题天文是研讨地球外表的天文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小编预备了高二天文区际联络与区域协调开展单元测试题,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读资源跨区域分配路途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⑤跨区域分配的资源区分为()A.动力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C.动力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动力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动力资源、动力资源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效果区分是()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C.空中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分配()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糜费状况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维护看法C.资源分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继续开展D.跨区域资源分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越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动摇开展。

回答4~6题。

4.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佳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空中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5.引黄济青工程每年从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时节,其缘由是()A.夏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B.夏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C.青岛市夏季工业消费需水量最大D.夏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6.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缩小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衍,污染水质B.停止海水养殖,添加经济支出C.为吸引鸟类栖息而投放的饵料D.开展生态旅游,供游客垂钓2020年7月28日,南水北调工程郑州段正式开工树立,标志着南水北调河南段黄河以南支线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A. 降低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B. 提高对发达地区的产业政策优惠C. 实施区域间资源互换和产业转移D. 限制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区域间的“恶性竞争”?A. 两个相邻地区共同开发一项跨区域的大型水利工程B. 两个相邻地区分别建设相似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 两个相邻地区合作举办一次国际性文化节D. 两个相邻地区共同打造一条国际旅游线路3、下列关于区域联系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区域间的联系仅限于经济领域B、区域间的联系主要通过自然资源的分配C、区域联系推动了区域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D、区域联系对区域发展无太大影响4、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下哪种措施是最为有效的?A、限制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B、加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交流和物流畅通C、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D、完全依靠国家特有的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布局5、下列关于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间的联系总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B、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区域内所有产业都要万元以上规模C、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D、区域的协调发展主要通过政府指令性计划来实现6、在区域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A、建立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B、实施区域对口支援C、设立区域特别经济区D、限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7、下列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所有地区发展水平完全相同B. 区域协调发展仅关注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C. 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D. 区域协调发展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8、以下哪个案例最能体现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发展?A. 某城市独自投资建设大型工业园区B. 两省之间共建生态保护区,共同保护跨界河流C. 一个国家单方面增加对某一产业的投资D. 多个地区分别独立制定经济发展计划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区域联系的表现形式?A. 区域间的贸易往来B. 区域间的文化交流C. 区域间的政策协调D. 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 10、以下哪个因素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A. 区域地理位置B. 区域资源禀赋C. 区域人口数量D. 区域政府管理能力11、区域联系是指区域间通过信息传递、物质输送或能量交换等方面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区域联系的表现形式?A. 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补B. 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C. 文化交流与传承D. 政府间的行政区划划分2、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略环境保护B.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 过度依赖能源消耗型产业,导致环境破坏D. 忽视地区间差异,强行推动统一发展模式3、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各地区均衡发展B.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各区域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C.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资源在空间上的绝对均匀分布D.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行政级别的差异4、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范畴?()A. 推动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B. 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C. 提高区域间环境保护意识D.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

A、人口数量的增长B、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C、农业生产的发展D、旅游业的发展6、区域之间通过合作,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这体现了区域联系的()。

A、开放性B、独立性C、紧密性D、协调性7、我国在区域发展战略中,提出“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这两大战略的共通点是:A. 加快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B. 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C. 重塑国家经济地理格局D.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8、下列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B. 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C. 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D. 区域协调发展会导致资源跨区域流动变得无序9、【题目】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范畴?A. 加强区域间产业链的衔接B. 限制落后产能的转移C. 推动区域内的技术创新D. 鼓励跨区域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0、【题目】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种现象表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A. 区域间人均GDP差距扩大B. 区域间人口流动减少C. 区域间基础设施共享度提高D. 区域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11、下列哪项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A、区域之间自然环境相同B、区域内部经济活动的同质化C、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生态的不平衡发展D、区域之间政治体制一致12、在区域联系中,下列哪项不是交通方式的主要作用?A、促进区际物资交流B、加速区域间信息流通C、强化区域间政治制度一致性D、提高区域间的经济互动频率1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区域联系的表现形式?A、交通运输网络B、产业协作关系C、行政区划界限D、文化交往活动14、以下哪种因素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A、气候变化B、市场机制C、政策扶持D、自然灾害15、在以下哪个区域发展中,区域间联系主要通过经济纽带实现?A. 行政区域B. 经济区域C. 文化区域D. 自然区域16、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A. 产业转移B. 生态补偿C. 资源共享D. 设立单一主导产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该区域内的城市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精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精析)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8·安徽池州调研)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正确的是()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2018·南宁三中模拟)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十公里草莓观光带上的游客络绎不绝,“拖家带口”的游客走进温室大棚采摘无公害草莓,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之乐。

下图是“东海县黄川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黄川镇发展草莓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全年温和湿润,适合草莓生长②种植规模大,草莓品质优良③紧邻沪宁杭地区,市场距离近④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4.该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有()①增施农药和化肥,提高草莓单产②丰富绿色农业内涵,提高观光农业品质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④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型机械化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下图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来看,中游城市()A.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工业制成品B.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工业制成品C.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初级原材料D.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初级原材料6.东北地区,下列城市最有可能位于下游的是()A.大庆B.长春C.鞍山D.沈阳(2017·北京海淀区5月期末练习)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同步测试卷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同步测试卷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同步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是均匀B、分布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C、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D、自然资源及其组合状况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匹配2、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读右边“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5题。

3、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4、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A、①输送线路B、②输送线路C、③输送线路D、三条输送线路均可5、“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6、“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的省市区,下列省市区中属于主干道经过的西部省区的。

()A、新疆内蒙古陕西河南B、新疆甘肃宁夏陕西C、内蒙古青海山西河南D、新疆甘肃宁夏江苏7、“西气东输”的“西气”主要来源于新疆,该地天然气丰富的原因是。

()A、该地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B、该地有大面积的石灰岩C、该地有良好的储气构造D、地壳运动激烈,形成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读下图,回答8—9题。

8、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A、宁、陕、晋、川、鲁B、甘、宁、陕、晋、豫C、青、甘、宁、内蒙古、豫D、新、青、晋、豫9、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A、地下水B、支流江水C、降水D、湖泊水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10—12题10、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选项中的哪种资源问题。

《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单元区域协调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区域间协同发展的范畴?A. 建立区域间产业合作机制B. 实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C. 加强区域间环境保护合作D. 实施地方保护主义政策2、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哪种现象体现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A. 不同区域人均GDP的差距逐年缩小B. 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致C.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当D. 各区域人均教育水平不断提高3、我国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出,要以()为基础,培育区域增长极。

A、城市B、城市群C、城市带D、都市圈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三区一协会”指的是()。

A、协同发展示范区;京津冀协调发展示范区;生态涵养区;市场区域B、首都经济圈;京津冀生态环保区;生态涵养区;功能疏解协同区C、首都经济圈;京津冀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功能协同发展区D、协同发展示范区;京津冀功能疏解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市场区域5、下列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不属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A、建设西气东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B、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C、大力发展 decode by_IEEE4000.11小型农田水利和 drinking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sD、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6、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实现以下哪一目标不属于区域合作的核心内容?A、缩小区域发展差距B、促进区域间产业链的合理布局C、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D、维护地区性的政治稳定7、在以下四个地区中,哪个地区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A. 某一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B. 某一地区的城市中心过度发展,导致周边农村地区贫困C. 某一地区的城市与周边农村地区共同发展,形成产业互补和生态共生D. 某一地区的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8、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 限制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B. 加大对发达地区的财政补贴C. 鼓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过剩产业D. 减少对落后地区的投资,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9、我国四大区域中,东北地区在发展工业方面的独特优势是()A、自然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人才众多D、科技发达 10、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高考地理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测试(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测试(含答案)

高考地理复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测试(含答案)地理是探讨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小编打算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测试,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途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2.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奢侈状况B.增加了调出区的资源爱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右图是我国某省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A地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与该物资输送的方向分别为 ()A.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B.流水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C.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D.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4.以本地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A.西气东输工程B.西电东送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水土保持工程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更图,结合有关学问回答5~6题。

5.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6.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19年1月13日,《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顺当,截至2019年底,中国核准核电机组32台,总装机容量3 486万千瓦,在建机组28台,在建规模全球第一。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3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3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区域协调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B、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各区域间无差别的均衡发展C、区域协调发展旨在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D、区域协调发展不需要考虑地区间的历史、文化差异2、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措施不属于区域间合作的是:A、建立区域间产业园区B、共享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C、共同制定区域环境保护政策D、各自独立发展,不进行区域间交流3、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哪种联系?A、信息联系B、经济联系C、科技联系D、军事联系4、下列哪个区域协调发展策略最能解释区域发展差距在增大和缩小之间的动态变化?A、进行典型的区域专业化分工B、扩大区域内部城乡间的交流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推动跨区域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5、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是()。

A. 资源禀赋B. 科技创新C. 市场需求D. 政策支持6、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 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B. 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C. 设立地区间贸易壁垒D. 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7、以下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各区域之间的平等合作与共同发展B. 区域协调发展旨在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C.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D. 区域协调发展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8、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区域间相互合作的内容?A. 建立区域合作组织B. 实施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共建C. 推进区域间的人才交流D. 实施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9、区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包括哪些?A、工业联系、经济联系、交通运输B、交通运输、通信联络、经济联系C、工业联系、信息交流、经济发展D、信息交流、交通运输、经济合作 10、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有哪些?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转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B、推进产业转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乡一体化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D、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11、“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什么?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区域间相互依赖D. 上述都是12、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A. 产业梯度转移B. 城际轨道交通建设C. 集约化发展D. 大水漫灌式发展13、题干:以下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区域间的平等合作和互利共赢B. 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C. 区域协调发展主要针对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D.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14、题干:以下关于区际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际联系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B. 区际联系只是区域内部联系的表现形式C. 区际联系只存在于相邻区域之间D. 区际联系与区域内部联系没有相互关联15、下列哪项不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A、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和投资支持B、限制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C、推进东、西部地区的产业和资源互补D、加强区域间的基础设施连通性16、试分析下列哪项活动最能体现出区域内的区际联系与发展?A、某地区增加本地农业生产的化肥使用量B、一家本地企业在本地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C、一家本地企业将产品运送到市内分销D、本地企业积极拓展与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合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单元检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原卷版和解析版)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单元检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原卷版和解析版)

单元检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河南开封模拟)水位变化作为湖泊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的动态反映,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贝加尔湖水位变化深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

为确保湖泊水位平稳,当前俄罗斯对贝加尔湖最高、最低水位均有明确要求。

安加拉河是贝加尔湖唯一的流出河流,建有伊尔库茨克水电站。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水电站的建设会使贝加尔湖()A.水位升高B.年温差变大C.气温升高D.极值水位提前2.确保湖泊水位平稳,主要目的是()A.开发水力资源B.减少下游洪涝灾害C.保护生态环境D.增加水电站发电量(2023·辽宁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长江部分河段水系,上荆江自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对干流的输沙量影响较大。

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实施了人工裁弯工程,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

裁弯后,监利站同流量水位下降,而城陵矶站同流量水位上升。

据此完成3~5题。

3.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水量最大的时段是()A.4~5月B.6~9月C.10~11月D.12月~次年3月4.下荆江裁弯后,上荆江()A.流速加快,河床变深B.流量减少,水位下降C.流速减缓,河床变浅D.流量增多,水位上升5.推测下荆江裁弯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上荆江含沙量下降B.三口分流水量减少C.洞庭湖排出泥沙增多D.湖区植被覆盖率提高(2023·海南海口模拟)滇中是全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此国家启动滇中引水项目“引金入滇”(下图)。

水源工程从金沙江无坝引水,经引水渠沉沙后,通过地下泵站进入总干渠,沿途输水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差异化分配水量。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区际联系的主要方式?A、交通干线B、经济合作C、文化差异D、信息交流2、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种措施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A、限制落后地区的人才流动B、加大对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C、限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D、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3、下列哪项不属于区际联系的主要方式?A、交通联系B、信息通信联系C、政治联系D、经济联系4、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实施了多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下哪项不属于这些战略内容?A、西部大开发战略B、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C、中部崛起战略D、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5、下列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哪项不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A.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B. 实施产业转移C. 严格计划生育政策D. 保护生态环境6、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哪种模式强调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均衡?A. 经济特区模式B. 自由贸易区模式C. 产业集群模式D. 区域间联合发展模式7、下列关于区际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A. 加强区际联系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B. 区际联系可以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C. 区际联系对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作用有限D. 区际联系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8、关于区域协调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其主要目标?A. 提升所有区域的生活水平B. 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C. 增进区域间的合作与互助D. 减少区域间的收入差距9、以下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协调发展只关注经济领域的发展B.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区域内各个地区的利益平衡C. 区域协调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D. 区域协调发展不涉及区域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10、以下关于区际联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区际联系是指区域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B. 区际联系包括经济联系、社会联系、文化联系等各个方面C. 区际联系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D. 区际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区域间的贸易和投资11、下列哪种交通方式在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12、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范畴?A、促进新兴产业的集聚B、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C、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D、限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13、某地区通过修建高速公路,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这一举措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A. 提高了地区间的物流效率B. 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C. 造成了区域内环境污染加剧D. 降低了区域间的信息交流成本14、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A.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规划B. 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C. 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合作D.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15、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东部地区不再享受优惠政策,全力支持西部开发B. 中部地区重点发展重工业,限制轻工业发展C. 西部大开发政策旨在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D.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主要依靠外资投入16、关于区际联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增强了区域间的经济互补性B. 加剧了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C. 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D. 有助于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越南《年轻人报》报道,富士康已获得当地政府许可,将耗资2.7亿美元,约合17.5亿人民币在越南北江建造一座新工厂,预计每年生产800万台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富士康在越南办厂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B.政策C.劳动力D.技术2.关于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就业人口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降后增,第三产业稳步增加B.一般而言,从一个区域三大产业所占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C.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已经实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D.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3.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中国女鞋之都位于成都市武侯区,2002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2006年正式授牌。

后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始大规模进行产业转移。

四川省鞋业协会会长表示:“前几年我们考察了很多的地方,如巴中、安岳、乐山沐川、仁寿、犍为等省内9个市、州、县……最后,大家敲定了安岳和乐至。

”2017年7月,入驻安岳国际鞋都的企业达到了120家。

下图为安岳与周边区域交通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促使中国女鞋之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成都A.市场需求减少B.产业结构调整C.企业竞争加剧D.原材料枯竭5.政府将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点选在安岳,主要是考虑安岳A.地理位置优越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环境质量好6.产业转移后的成都市武侯区优先发展的产业最可能是A.石油化工业B.机械加工业C.现代服务业D.现代新型农业“引潍入马”调水工程调潍河水至五龙河,先通过水泵抽水到马旺水库,再调水至五龙河。

专题十四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参考答案)

专题十四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参考答案)

专题十四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答案流域综合开发6.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增加了水电供应,可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火电造成的污染,推进减污降碳,C正确;修建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A错误;该地地势落差较大,水运条件差,水电站建成对改善航运条件作用不大,B错误;水电站建成后会影响鱼类洄游等,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生态平衡,D错误。

故选C。

【点睛】水电的修建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变了河流的径流量、汛期、枯水期等;破坏生态平衡,阻断了鱼类的溯回产卵;影响河流的流通性,降低了河流的自身净化能力,加重水污染。

7.B 8.C【解析】7.据图可知,钱陂位于低山丘陵区,此处河道较窄,河水流速较快,容易冲毁钱陂。

木兰陂位于钱陂下游,此处河道较宽,河流落差较小,水流较缓,对木兰陂的冲刷能力较弱,但易导致泥沙沉积,B项正确、C项错误;河道较宽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A项错误;木兰破距海较近,受兴化湾海水的影响大,D项错误。

故选B。

8.宁海闸位于木兰破下游,对海水入侵起到阻挡作用,能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①正确;宁海闸建成后会对上游来水起到阻挡作用,这会抬升木兰陂和宁海闸之间河段的水位,从而抬升该河段地下水水位,但材料中没有地面下沉的相关信息,①①错误;宁海闸可提高木兰陂下游水位,从而降低木兰陂上下游间的水位差,降低落差,减少冲刷,①正确。

故选C。

【点睛】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9.D 10.B 11.C【解析】9.甲河流域大量引水灌溉会使地下水位升高,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①正确;下游水量减小,湿地萎缩,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度增加,①正确;河口径流量减小,引起咸潮和海水入侵,①正确;甲河流域大量引水灌溉会使蒸发增强,不会导致降水减少,①错误。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乙岛为塔斯马尼亚岛,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西侧风力较大,但不是西侧火灾较少的主要原因,A错误;西风影响火势,向东蔓延,所以东侧火灾面积大,而西侧受火灾影响较小,B正确;东、西侧均临近海洋,故不是西侧受森林大火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C错误;在政府行为方面,整个岛应该是一致的,不会导致西侧受森林大火影响小,D错误。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5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5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1.(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 煤炭、天然气、水电B. 石油、天然气、煤炭C. 天然气、石油、水电D. 煤炭、石油、天然气【答案】A【解析】(1)根据我国能源调运图中的线路走向可知①运输路线输送的是煤炭山西内蒙古的煤调入华北地区②运输路线输送的是天然气新疆的天然气到长三角地区③运输路线输送的是水电西南地区的水电输送到珠三角地区故选A【答案】C【解析】(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城市分布以满足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故选C2.(1)关于秦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2.(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东西跨度大河湖众多生物物种丰富B. 地处气候过渡带生态环境多样C. 与南坡相比秦岭北坡坡面面积大D. 地跨陇、秦、鄂、晋等省【答案】B【解析】(1)秦岭山区地势起伏大发育多条河流河流较多湖泊较少又因地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的过渡带水热及其组合状况多样所以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物种丰富 A错、B 对由图可知南坡的河流长度较北坡的长故南坡的坡度较北坡缓坡面面积也较北坡的大 C错地跨陇、秦、鄂等省并没有晋 D错故选B【答案】D【解析】(2)引汉济渭工程能够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不足状况能够基本解决关中地区缺水状况该工程穿越秦岭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断层发育施工难度大故ABC不符合题意根据图示河流流向该调水工程在秦岭以南提水北上穿越秦岭之后自流北下故选D3.(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3.(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区交通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 城市人口数量增大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D. 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答案】B【解析】(1)图中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体现城市化进程故选B【答案】D【解析】(2)生产企业大量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保护城市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保护城区环境企业需要向郊区搬迁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而郊区地价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城区交通拥堵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促进生产企业向郊区迁移故选D4.(1)制鞋业的转移对M地区的影响主要是()4.(2)对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 扩大了就业B. 改善了环境质量C.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D. 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 M地为转出区其产业转移的影响有利于产业升级减轻环境污染缓解人地矛盾但会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城市化进程增加失业率不利于相关产业发展故选B【答案】C【解析】(2)读图可知 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故选C5.(1)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5.(3)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是()5.(4)关于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多雨B. 全年高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C. 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D. 河流短促人口稀少【答案】B【解析】(1)图示区域位于东南亚地区区域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但冬季降水较少该地全年高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是马来群岛的特征图示区域为中南半岛该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南北纵列这里拥有较长的河流人口稠密故选B【答案】C【解析】(3)图示区域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洞里萨湖流域通航最佳时间是当地的雨季为夏季对应选项中的5~10月故选C【答案】B【解析】(3)洞里萨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洞里萨河与洞里萨湖有互补关系流向一年内随流量定期发生变化洞里萨河最终入海属于外流河洞里萨河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故选B6.(1)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①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②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③美国本土市场扩大④美国政府的支持6.(2)美国制造业“回巢”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D【解析】(1)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导致上述制造业回迁美国材料显示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陆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由此可以推测出美国制造业“回巢”还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故选D【答案】C【解析】(2)美国制造业“回巢” 在本国制造业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导致美国对我国制造业的需求降低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影响是海外市场萎缩故选C7.(1)1950年以后鲁尔区钢铁工业在布局上出现了“西移”现象主要原因是()7.(2)德国鲁尔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有()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煤炭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A. 全球钢铁生产过剩B. 新技术对钢铁工业的冲击C. 煤炭对钢铁工业的影响力下降D. 钢铁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加剧【答案】C【解析】(1)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炼钢的耗煤量和耗铁矿石量不断减少鲁尔区钢铁工业“西移”至荷兰海边主要是因为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下降铁矿石的运输成本高于煤炭移至海边可就近获得海运进口的铁矿石故选C【答案】D【解析】(2)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主要措施故①正确②为实现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机械制造(汽车、精密仪器)故②正确③因鲁尔区发展重工业环境污染严重减少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故③错误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故④正确故选D8.(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8.(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 管道运输B. 高压输电C. 水陆联运D. 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答案】B【解析】(1)①③都是西电东送运输方式都是高压输电故选B【答案】A【解析】(2)④工程是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会引起水污染而不会引起土壤盐碱化沿途地区不会有海水侵入①②④正确故选A9.(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9.(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A. 服装鞋帽生产B. 节能环保业C. 汽车零配件生产D. 高端装备制造业【答案】A【解析】(1)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产业故选A【答案】B【解析】(2)接纳产业转移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10.(1)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转移创新模式表现在()10.(2)相对于北京沧州渤海新区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是()10.(3)北京药企的产业转移会促进()A. 北京负责生产监管B. 研发部门在沧州C. 企业名称需要变更D. 成果转化在北京【答案】A【解析】(1)根据材料“药企必须在注册地生产和接受监管”和“保留转移医药行业的北京户口即相应产品批准文号不变” 北京药企转移到渤海新区后仍然保留原来由北京批准的文号因为是在北京注册的必须接受北京的监管研发部门在北京成果转化在沧州企业名称不需要变更故选A【答案】B【解析】(2)生物制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市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并不会因为生产转移到沧州会降低营销成本沧州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都较北京低便于大型药企的大规模生产相对于北京新区可能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协作条件不配套的困难召开大型会议与生产关系不大故选B【答案】D【解析】(3)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会促进医药相关产业集聚带动医疗保健业、物流、仓储、营销、会展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只是第三产业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才主要是流向北京对北京的工业产值影响不大故选D11.(1)珠三角地区最先向外转移的产业主要是()11.(2)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部分企业向周边区域持续转移产能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区域()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地理位置优越③综合成本较低④地下交通高度发达11.(3)随着大城市周边区域逐渐被纳入主城区范畴产生的影响有()①逐渐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区域②城市空间辐射能力明显减弱③城市服务功能增多④第二产业的布局相应向外延伸A. 科技密集型产业B. 动力密集型产业C. 资本密集型产业D.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答案】D【解析】(1)由于当地工业集中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当地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提高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空间变小因此珠三角地区最先向外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选D【答案】B【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和杭州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并不丰富①错误距离大城市近地理位置优越②正确经济水平较低综合成本较低③正确周边地区的地下交通并不是高度发达④错误故选B【答案】D【解析】(3)大城市周边区域被纳入主城区范畴会增加城市空间的辐射能力增加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二产业布局会相应向外延伸会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区域①③④正确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2.(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12.(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12.(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12.(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答案】(1)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高温多雨的生长条件我国以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为主热带范围较小产地很小我国经济发达随着我国航母、汽车产业、光纤产业发展迅速对剑麻纤维生产需求量大因此供需矛盾突出【解析】(1)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要结合题干要求从气候条件和用途来分析由材料可知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而我国热带面积较小因此产地范围较小产量较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剑麻纤维的利用领域较大需求量大因此供需矛盾突出【答案】(2)基洛萨位于热带地区适合剑麻种植基洛萨是距离首都有一段距离的小镇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土地面积广大且价格较低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解析】(2)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要从区域交通、土地、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基洛萨是距离首都有一段距离的小镇该区域劳动力充足且廉价适合种植剑麻的土地面积广大且价格较低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答案】(3)剑麻生长在热带叶片的水分含量大该地温度高容易腐烂破坏纤维影响品质直接运输剑麻不便且易腐烂当地就有加工厂加工后方便运输【解析】(3)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可以从剑麻的特点和区域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由题中材料可知剑麻生长在热带温度高降水多刚割下来的剑麻叶片的水分含量大如果不及时加工则非常容易腐烂从而会破坏纤维的质量进而影响品质【答案】(4)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为农民提供保险等保障增加了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增加了地区消费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修建学校、卫生所改善了当地就医难和上学难的问题【解析】(4)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13.(1)该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之一试分析西气东输对新疆的有利影响13.(2)图示棉花产区有利于棉花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13.(3)新疆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有人认为新疆应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而有人则认为应控制开发速度你赞同哪种观点?试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经济方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生态方面有利于缓解因能源不足而破坏植被的问题社会方面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解析】(1)西气东输对新疆的有利影响主要考查西气东输对能源输出地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回答【答案】(2)地处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地势平坦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沙质土壤有利于根系的发育有冰川融水提供灌溉水源【解析】(2)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答案】(3)应加大开发力度理由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有铁路、管道等运输便利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或应控制开发速度理由新疆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大规模开发会造成生态破坏资源大规模开发易造成资源枯竭目前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易造成资源浪费控制开发速度有利于我国资源的战略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析】(3)如果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应从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来分析如果控制开发速度就应该分析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影响可持续发展14.(1)“西气东输”采用________运输方式14.(2)“西气东输”主干线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自治区东到B所表示的________市这一线路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A.地形类型B.农业发展水平C.城市分布D.交通便利程度14.(3)C处的________盆地、D处的柴达木盆地、E处的四川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14.(4)“西气东输”主干线经过的F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 其西端H________(城市)为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基地之一14.(5)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管道【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西气东输”采用的是管道运输方式【答案】(2)新疆维吾尔, 上海, C【解析】(2)读图可知“西气东输”主干线西起轮南油气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到上海市这一线路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城市分布【答案】(3)塔里木【解析】(3)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答案】(4)河西走廊, 酒泉【解析】(4)“西气东输”主干线经过西北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河西走廊其西端城市酒泉为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基地之一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这里成功发射升空【答案】(5)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对国外进口能源的依赖【解析】(5)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对国外进口能源的依赖15.(1)简述金沙江水力资源目前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原因15.(2)分析滇中引水工程实施的主要原因15.(3)说明滇中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对滇中地区的积极影响【答案】(1)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经济落后本地消费市场狭小交通不便远离东部市场生态环境脆弱等【解析】(1)金沙江水力资源目前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原因从地质条件、消费市场、交通、生态等方面作答【答案】(2)滇中地区人口集中、城镇密集水资源需求量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水资源难以利用【解析】(2)滇中地区对水的需求量大以及地表水短缺是引水工程实施的主要原因【答案】(3)缓解滇中地区缺水现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旱灾)的能力改善区内河道和湖泊生态及水环境状况有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稳定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析】(3)滇中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的积极影响从缓解缺水状况、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

高二地理期末单元复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有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单元复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有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单元复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有答案1.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原因是()A.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B.输电技术的不断进步C.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大D.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西电东送工程对电力输出区的主要意义在于()A.大气环境质量改善B.充分发挥资源优势C.交通拥堵现象加重D.工业结构得到优化2.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成阳、渭南、铜川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汉济渭工程穿过的山脉是()A.泰山B.南岭C.秦岭D.太行山(2)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江水量变化比渭河大B.汉江径流量小,渭河径流量大C.汉江结冰期长,渭河有凌汛现象D.汉江的含沙量比渭河小(3)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影响有正确的是()①从根本上解决了渭河流域缺水的问题②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③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④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右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4.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二战后到上世纪60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是一个标准的农业社会,二十世纪70~80年代台湾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台湾大力发展制造业,同时向中国大陆投资并将制造业向大陆转移。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5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5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箭头Ⅰ表示的是()①资金②信息③劳动力④自然资源1.(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属于()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的城市规模和发展状况可以判断甲城市间联系较少应位于西部地区乙城市数量多城市间联系密切应位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资金少信息不发达经济水平低所以箭头Ⅰ由甲地出来指向乙地表示的信息只能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 B对 A、C、D错【答案】C【解析】(2)2.(1)该区域西部物种资源丰富与之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①水热条件②洋流③地质条件④人类活动2.(2)与B河流相比 A河流()2.(3)有关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及成因描述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解析】(1)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较高相对高差大水热条件差异显著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物种丰富①正确西部沿海洋流为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不利于物种繁衍②错误地质条件与物种数量关系较小③错误由于人口分布较少从而对物种的影响小所以物种丰富④正确故A、B、C项错误 D项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A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总量大流量大但因为有湿地的调节作用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B河流分布在温带荒漠区河流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降水少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故A项错误 B项正确A河流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无结冰期故C项错误A河流上游为湿地地势平缓水土流失问题较轻河道宽阔水流平缓且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航运价值较高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B【解析】(3)甲、乙两地都受巴西暖流影响但甲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且为迎岸风乙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且为离岸风所以甲地降水多于乙地故A、C项错误 B项正确地形不是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因故D项错误故选B3.(1)影响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转移的主要因素是()3.(2)甘蔗火柴被抢购的最主要原因及甘蔗火柴厂布局的基本原则分别是()3.(3)美国甘蔗火柴的生产对我国蔗糖产业今后发展的启示是()A. 国家政策B. 产业基础C. 交通运输D. 生产成本【答案】D【解析】(1)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该题材料强调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与广东、台湾相比广西的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稍弱材料没有政策变化提示及转移的时间节点故选D【答案】C【解析】(2)甘蔗火柴在迎合了市场的需求与传统火柴比燃烧时间长防潮效果好甘蔗火柴其原材料是蔗糖生产过程中的甘蔗渣属于原料指向型应靠近蔗糖厂故选C【答案】C【解析】(3)甘蔗火柴的原料是甘蔗渣和传统火柴比是原料的差异技术含量并不高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政府的影响甘蔗火柴充分体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并且价格高约为人民币40元故选C4.(1)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晋煤原因是()4.(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A. 距离越南近运费相对低B. 越南煤品质比晋煤更好C. 山西煤炭产量小D. 山西公路交通不发达晋煤外运受阻【答案】A【解析】(1)珠三角地区距离越南较近从越南进口煤炭运费相对低晋煤品质比越南煤更好山西煤炭产量大晋煤外运主要依靠铁路、水路运输公路运输相对较少故选A【答案】B【解析】(2)冶金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布局在能源充足的地区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发展冶金工业将增加能源负担故选B5.(1)鲁尔区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自身的主要原因有()5.(2)鲁尔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有()①产业内部技术改造②产业内部“关停并转”③大力发展新兴工业④建立完善立体交通体系A. 钢铁市场竞争激烈B. 煤炭资源枯竭C.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D. 产业结构单一【答案】D【解析】略【答案】A【解析】略2002年至2014年()6.(2)据表中信息推断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①有色金属冶炼业②信息服务产业③大型建材生产产业④生物医疗产业⑤商务会展产业A. 医疗条件改善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B. 甲地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C. 乙地迁入人口多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 自然增长率低两地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答案】B【解析】该表为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的人口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 2002年至2014年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甲地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乙地迁入人口多自然增长率低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答案】D【解析】该表为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的人口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甲地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产业、生物医疗产业、商务会展产业7.(1)山东省威海市和韩国仁川市被选定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仁川被选定为示范区其最主要的优势是()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B. 科技力量雄量劳动力素质高C. 人口分布稠密国内市场广阔D. 矿产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答案】【解析】【答案】【解析】8.(1)1995年-2025年长三角城市群()①经济重心总体西移②到2025年经济格局东强西弱③经济重心持续南移④到2025年经济格局南强北弱8.(2)已投入使用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够()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9.下列农矿产品中不属于中亚的是()A. 椰枣B. 棉花C. 羔皮D. 有色金属【答案】A【解析】椰枣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在西亚和北非沙漠绿洲中常见的绿色乔木不属于中亚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生产棉花中亚的有色金属丰富如铝土、铅锌、镉、金等中亚气候干旱畜牧业在农业中占较大比重出产羔皮世界上最有名的是西亚阿富汗的紫羔皮所以选A10.(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流动方向符合区际联系的是()10.(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资金②技术B. ①原料②劳动力C. ①资金②劳动力D. ①原料②技术【答案】C【解析】(1)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提供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图中反映的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提供廉价劳动力所以符合区际联系的是资金、劳动力故选C【答案】D【解析】(2)目前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主要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好处故选D11.(1)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始终位于()11.(2)影响我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的因素有()①产业结构差异②科技水平差异③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④经济发展速度A. 中部地区B. 西部地区C. 东部季风区D.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12.(1)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12.(2)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A. 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 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D. 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答案】D【解析】(1)A项由于大量调水汉江水量减小使得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减小 A错误B项晋煤主要是靠铁路、公路运输不是水运 B错误C项海河洪涝集中在7、8月份降水较多的时期南水北调会加剧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C 错误D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自然原因主要有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人为原因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且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故选B13.(1)关于东线调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13.(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A. 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B. 减轻长江的防洪压力C. 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D. 改善长江航运【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14.(1)1987年华为在深圳创立的主要原因是()14.(2)2018年华为“逃离”深圳的主要原因是()14.(3)华为在东莞设公司对东莞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 地理位置优越B. 劳动力素质高C. 基础设施完善D. 优惠政策支持【答案】D【解析】(1)1987年深圳18号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华为在深圳创立 1987年华为在深圳创立的主要原因是优惠政策支持受18号文件影响 D对地理位置、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等不是在深圳创立的主要原因 A、B、C错故选D【答案】C【解析】(2)2018年华为“逃离”深圳的主要原因是深圳经济增长快劳动力价格高生产成本较高 C对华为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市场广阔位置迁移不能减少企业竞争 A、D错电子产业环境污染少 B错故选C【答案】D【解析】(3)华为在东莞设公司产业迁入增加就业机会 C错对东莞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D对属于国内迁移不能扩大国际影响 A错工业生产环境质量会下降 B错故选D15.(1)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①资金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资源密集型15.(2)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D【解析】(1)在区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部地区是产业转入地主要是承接相对落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③④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2)湖北省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经济发展水平最好江西省人均GDP 偏低 A错误通过人口总数和人均GDP 可计算得到GDP总量再将GDP总量乘以第二产业比重即可得第二产业产值四省中河南第二产业产值最高 B错误山西省第一产业比重低但无法获知农业基础状况 C错误河南省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正确故选D16.(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16.(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资金B. ②为技术C. ③为政策D. ④为原料【答案】A【解析】直接根据图示并结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条件比较分析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送资金和技术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和原料【答案】A【解析】(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7.(1)关于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分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17.(2)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向我国转移的主要目的包括()A. 20世纪80年代集中于开放程度高的长三角B. 20世纪90年代由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张C. 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对德企的吸引力最强D. 受我国矿产分布的影响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答案】B, C【解析】(1)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最初进入的地域集中分布在沿海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20世纪90年代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出现向中国内陆城市扩张的现象21世纪以来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向长三角地区以及周边的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扩张故选BC【答案】A, D【解析】(2)我国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原料、能源、土地等的成本较低拥有巨大市场是承接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的理想之地故选A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8.(1)分析图中部分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带来的的影响18.(2)请提出有利于减轻京冀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措施18.(3)“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已成为京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说明这种模式的区位优势【答案】(1)有利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利带来环境污染【解析】(1)影响类题目需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角度考虑产业转移对转进地区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经济发展的推动、观念和理念的更新等方面不利影响主要强调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答案】(2)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加强河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京冀之间的贸易自由度(或加强京冀之间的联系)【解析】(2)减轻京冀产业区际转移粘性需要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加强河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京冀之间的贸易自由度(或加强京冀之间的联系)【答案】(3)北京科技先进河北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土地地价低地理位置临近交通成本较低【解析】(3)此题的作答需要紧扣“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特点研发中心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基地需要具备劳动力、资源、地价、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具体展开表述即可19.(1)自然带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其对应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自然带⑤到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19.(3)图中A处与①处气候类型不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单选)A.海陆位置B.洋流C.地形D.人类活动19.(4)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其中与⑤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图【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解析】(1)④在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的气候成因是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答案】(2)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解析】(2)自然带⑤到⑦的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是由于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水分【答案】(3)C【解析】(3)图中A处是在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温度降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①处是刚果盆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两地气候类型的差异是由于地形因素造成的【答案】(4)乙【解析】(4)⑤是温带季风气候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20.(1)读材料一分析根据红水河流域的资源特征可发展________工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梧州(平均海拔24m)到广州(平均海拔11m)水路里程381公里据图分析该河段开发利用主要方向为________20.(3)读材料二分析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________ 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日益紧张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开源方面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跨区域工程输入能源节能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________产业结构调整 ________【答案】有色金属冶炼, 锡、铝土矿等资源丰富, 靠近水电站水能丰富, 水源充足【解析】据图可知当地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并且当地有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故适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答案】航运、灌溉【解析】据图可知梧州到广州航段地势平坦流速缓慢并且梧州和广州都经济发达来往的人、货物多【答案】劳动密集型产业, 廉价的土地, 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优惠的政策【解析】改革开发初期珠江三角洲凭借国家的政策、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地价的优势承接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提高能源利用率, 发展第三产业【解析】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都将能源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也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降低能源需求量。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单元综合提升练10区域协调发展与区际联系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单元综合提升练10区域协调发展与区际联系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练10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际联系一、选择题[2023·湖北襄阳市模拟]煤精,也叫煤玉、黑琥珀,产于辽宁抚顺西露天煤矿的煤层之中,是雕刻工艺品和首饰的上等材料。

抚顺曾经是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煤都”,但近些年来,由于煤炭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等问题,抚顺逐渐衰落。

随着煤精资源的枯竭,抚顺煤精雕刻产业也急需转型。

据此完成1~3题。

1.抚顺煤精雕刻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A.原料丰富B.技艺精湛C.市场需求量大D.政策支持2.抚顺煤精雕刻产业衰落的外部原因是( )A.雕刻工匠越来越少B.煤精原料越来越少C.煤精产品替代品增多D.雕刻题材传统单一3.抚顺煤精雕刻产业的发展方向是( )A.从海外进口煤精原料B.加强抚顺煤精的开采C.创新雕刻技艺和材料D.研发煤炭向煤精转化技术[2023·北京市海淀区期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三大家电产业集群带。

近年来,三大家电产业逐步向皖、鄂、湘、川、渝等地区转移。

下表为2010年和2021年我国城乡三种家用电器百户家庭拥有量数据。

读表,完成4~5题。

①城镇劳动力数量增多②城镇电器产品价格上涨③乡村的消费能力增强④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川渝等地区承接三大家电产业,可以( )A.加快工业化进程B.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C.增加就业压力D.形成技术密集型主导产业泰中罗勇工业园是泰国首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位于东南亚区域制造业和贸易中心的泰国东部经济走廊,于2005年在泰国东部罗勇府建成(位置见下图)。

到2020年5月,工业园区内已入驻120多家中国企业,该工业园已提升为“一带一路”海外园区的旗舰项目。

据此完成6~8题。

6.泰中罗勇工业园区选址泰国东部经济走廊考虑的优势区位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B.良好的产业基础C.优惠的产业政策D.便利的交通运输7.在工业园区内可见一些小型佛像,原因可能是( )A.体现当地建筑特色B.美化当地生态环境C.尊重当地宗教文化D.建设工业旅游景观8.泰中罗勇工业园成为“一带一路”海外园区旗舰项目主要得益于( )A.中国企业先进的制造技术B.泰国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C.东南亚地区经济高速增长D.中泰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2023·日照一模]引江济淮工程(图甲)是我国继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之后的又一项壮举。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3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3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高,中西部较低B. 中部地区人口密度最大C. 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D. 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最高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包括哪些?A.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B. 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解决能源分配不平衡问题C. 推进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D. 上述所有选项3、题干: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A、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B、限制发达地区的产业扩张,促进落后地区产业发展C、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D、提高落后地区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4、题干: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种现象不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A、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B、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C、区域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D、区域间经济差距扩大5、以下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达到同等水平B.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C.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发展中,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D.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实现区域间资源、信息、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6、以下关于区际联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区际联系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交流B. 区际联系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C. 区际联系可以通过交通、通信、贸易等途径实现D. 区际联系可能导致区域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7、某区域发展规划中,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下哪项措施最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A. 建立区域间的高铁网络B. 实施严格的区域贸易保护政策C. 提高区域内的关税壁垒D. 减少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共享8、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A. 实施大规模的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B. 鼓励区域间进行资源互换C. 增加区域间的财政援助D. 限制发达区域的发展,扶持欠发达区域9、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A.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B. 推进产业同构化发展C. 实施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D.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10、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区域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体现?A. 区域间资源共享B. 区域间市场互动C. 区域间政策协调D. 区域间完全独立发展11、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促进区域间联系和合作的范畴?A. 建设跨区域的高速铁路网B. 设立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C. 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D. 推动跨区域的教育资源共享12、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A. 经济发达地区吸引更多资源,发展更加迅速B. 资源匮乏地区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发展缓慢C. 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间转移,优先选择发达地区D. 区域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更丰富13、【题目】下列关于区域间联系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 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B. 有助于推动区域间产业结构优化C. 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D. 有助于实现区域间人口迁移自由化14、【题目】以下哪个因素对区域间联系的程度影响最小?A. 交通基础设施B. 信息技术发展C. 政策法规D. 自然地理条件15、题干: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区域间合作的范畴?A. 建立区域合作组织B. 实施区域优惠政策C. 建设跨区域基础设施D. 加强区域间人才交流16、题干:以下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协调发展只关注经济领域,忽视社会和环境问题B. 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所有区域达到同等发展水平C.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区域内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D. 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

回答4~6题。

4.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5.引黄济青工程每年从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6.引黄济青工程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其主要作用是()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C.为吸引鸟类栖息而投放的饵料D.发展生态旅游,供游客垂钓2009年7月28日,南水北调工程郑州段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河南段黄河以南干线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回答7~8题。

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8.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回答9~10题。

9.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10.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①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②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③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④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1~13题。

材料一新疆新闻网2008年2月1日消息:截至1月31日,中石油塔里木油田今年已向西气东输管道输送天然气14亿立方米。

至此,西气东输工程自2004年底投产至今,已经累计向中国东部地区外输天然气300亿立方米,保证了广大居民和众多企业的正常用气。

材料二西气东输路线图1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能源比重最大的是()A.石油B.天然气C.煤炭D.水能1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鄱阳湖平原D.太湖平原1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东部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有利于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拉动“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回答14~15题。

14.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15.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

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苏北乃至江苏省的地位都呈稳定上升之势。

读东陇海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要线中的位置图,回答16~17题。

16.东陇海线产业带已经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服装业B.电子信息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D.金属冶炼业17.下列有关协调沿东陇海线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举措,可行的是()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经济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B.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C.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D.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对外部门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带来了严重打击。

上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两大工业区,箭头表示农民工的主要流动方向。

读图完成18~19题。

18.近年来甲地产业群北移至粤北山区,其考虑的主要布局因素是()A.环境和技术B.交通和市场C.土地成本和劳动力D.原料和能源19.民工的流动方向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面临民工就业饱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B.乙地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C.甲地的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D.乙地产业发展对技术要求较低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GDP达7 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据此并结合下面两图,完成20~22题。

20.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B.2008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C.与2007年相比,2008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21.下列部门在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中起重要作用的有()A.服装制造B.生物制药C.金融D.玩具制造22.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

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中新网南京2008年9月22日电:“2008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在宁开幕。

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认为,两岸企业面临新的调整布局,企业家应发挥两岸经济互补的特性,积极建立关系渠道,增进互访,产销互补,“转型”成为两岸企业家面临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共识。

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23~24题。

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23.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A.低廉的工资B.广阔的市场C.先进的技术D.通达的信息24.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A.技术导向型B.市场导向型C.廉价劳动力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读“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完成25~26题。

25.影响该类型企业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政策和市场B.原料和交通C.劳动力与燃料D.燃料和原料26.该企业类型可能是()A.粗铜冶炼工业B.啤酒工业C.电子装配工业D.家具制造业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7),回答27-28题。

27.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28.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回答29~30题。

29.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移迁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30.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和“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②段经过的地形区中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分)(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________问题 (2分) A .水资源紧张B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C .交通紧张D .木材短缺(3)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4)目前,我国用于“西气东输”沿线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投资重点是四段中的上市公司 流通股本(万) 2001年每股受益(元) 行业属性 宝钢股份 187 700 0.20 钢铁 中国石化 280 000 0.162 石化 禾嘉股份7 650 0.084 农业 华菱管线 450 000 0.268 2 钢铁 新兴铸管 21 970 0.616 钢铁 石油龙昌 7 581 0.041 石化 太原重工 14 400 0.055 机械 申能股份41 0990.64电力________(填序号)段。

(2分)(5)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多的上市公司有两家,请你分析其原因。

(4分)32.下图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

(每空2分)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分)(2)该镇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2分)(3)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

(6分)33.50年规划,50年建设,5 000亿元投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注定要被历史冠以“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