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日本休闲农业特色经营的启示(最新)

合集下载

心得体会:日本休闲农业特色经营的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日本休闲农业特色经营的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日本休闲农业特色经营的启示(最新)心得体会:日本休闲农业特色经营的启示(最新)一、日本休闲农业的商业思维日本休闲农业的成功与其商业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农民的农业商业思维主要表现在产品品质、生态闭环、产业溢价三个方面。

(1)产品品质:精益化死磕单品日本农民从事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

以稻米为例,一般每亩产量只有300~400千克,但所产大米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口感上都属上乘。

所以日本农产品不但销路畅,而且价格优。

同时,日本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十分明确。

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日本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

一般来说,日本的农民都是专业户,种草莓的都种草莓,种番茄的都种番茄,种鲜花的都种鲜花。

一般农户全年只生产1~2个品种,最多不超过3个品种,而且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为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极高。

死磕单品的态度赢得消费者或市场的青睐。

(2)生态闭环:寻找溢价空间日本人很会做生意,同时他们对一件事的考虑也是很完善的。

这也许是他们从小就灌输的一个思维方式吧,在农业问题上给他们很早就采用了“闭环式”的发展模式。

任何一个模式的商业或者什么服务,只要能实现闭环式的发展就能拉大利益空间。

他们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形成一个农业特有的闭环式产业链接,从而增加利益和发展的原动力。

(3)产业溢价:“六次产业”“六次产业”最早是由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

当时的日本面临着农业后继乏人、农村衰落的问题。

为了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开始推动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借此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比如:马路村,村长和农协会长一起带领全村“伐木工”转型向“6次产业创业者”。

种有机柚子,再组织村民把柚子进行深加工,制造柚子果酱,柚子饮料,柚子汤料等。

同时修温泉民宿、农林产物直卖所,吸引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消费者来马路村游玩。

浅议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及其借鉴意义

浅议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及其借鉴意义

浅议日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及其借鉴意义日本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家,其农业组织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与调整,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在日本,农业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农户经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这些农业组织形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意义重大。

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农户经营。

在日本,农户经营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农业组织形式。

农户经营通过自然人家庭经营的形式进行农业生产,生产方式灵活多样,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农户经营的特点是生产过程简单,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非常灵活,适应性强。

这种经营方式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多样化种植和生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我国,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灵活多样的农户经营模式,鼓励更多的农户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民合作社是日本农业组织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日本的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农民可以共同投入资金和劳动力,共同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在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下,农民之间能够互相帮助、资源互补,共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增加产量。

通过合作社,农民们还能够以集体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共同获取更好的市场资源和价格。

农民合作社的这种形式,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我们也可以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效益。

日本的农业企业也是其农业组织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农业企业通常是由一批富有创业精神的农民或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成立的,这些企业通过资本的带动和市场的运作,开展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中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开展更加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我国,我们也可以借鉴日本的这种农业企业模式,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和现代化水平。

日本农业印象反思及启示

日本农业印象反思及启示

日本农业印象反思及启示2011年11月12日至17日,应日本群马县伊势崎市日中友好民间协会邀请,抚顺市农业代表团一行赴日对该国农业状况及农业政策扶持体系等进行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日本农业的发展与现状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7亿,平均每平方公里336人(我国约为137人),山地和丘陵约占其国土总面积的80%,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

日本耕地面积只有49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2.5%,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蔬菜、水果、花卉和饮料作物等。

农业生产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40%,绝大多数农产品依靠进口。

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处于停滞和下降状态。

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的实际耕地面积一直在下降,1960年耕地面积为607万公顷,2010年则下降到459万公顷,下降了24.4%。

近20年来,日本除稻米供给有余外,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减少,供给率下降,进口增加。

2.经营规模小且兼业农户比重大。

日本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

在日本的农户中,专业农户只占16%,其余84%为兼业农户。

在兼业农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第一兼业农户”占14%,以非农收入为主的“第二兼业农户”占大多数,达70%。

同时,农业劳动力呈减少并加速老化趋势。

1999年日本农户324万户,比1950年600万户减少近一半。

在1999年就业人口中,65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约占50%,农业人口老龄化相当严重。

3.农户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商品率高。

1994年销售农户占农户的76.4%(自给农户也参加一定的销售活动),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一般为95%左右,高者达到100%,低者为75%。

中、上层农户(拥有3公顷以上土地)的经营组织形式因地而异,形式多样。

4.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生产结构趋于协调。

二战前,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

战后半个世纪以来,农、林、牧、副、渔均获得较大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2024年农业经营培训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农业经营培训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农业经营培训心得体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保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国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我参加了2024年的农业经营培训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实践,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课程的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非常实用。

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了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等相关知识,不仅扩展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还提高了技能水平。

特别是在农产品市场营销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制定营销策略、建立品牌形象,并且学会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市场推广,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在农机操作与维护方面,我学会了正确使用农机设备、保养与维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培训课程注重实践操作,让我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通过课程的实操环节,我们有机会亲自上场操作农机设备,感受到了农业生产的现场情况。

例如,我们亲自操作收割机收割农作物,掌握了收割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这种实践操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再次,培训课程注重团队合作,提高了我们的协作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参与了种植、管理、采摘等不同环节,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协作,合理分工,高效组织。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课程还设置了小组作业和项目实践,让我们深入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协调各方面资源,实现共同目标。

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后的农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培训课程开设了农业创新创业和政策法规的专题授课,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在创新创业专题中,我们了解到现代农业创新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政策法规专题中,我们了解到政府对于农业经营的支持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使我们在农业经营中更加合规合法。

休闲农业心得体会总结(专业16篇)

休闲农业心得体会总结(专业16篇)

休闲农业心得体会总结(专业16篇)首先,休闲食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们的便利性。

无论是工作还是旅行,人们总是希望能够随时随地地享受美食。

而休闲食品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

我曾经尝试过一种叫做果蔬干的休闲食品,它们是经过去壳和切片处理之后,经过烘干而成的。

果蔬干不仅保留了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分,还增加了它们的口感。

我喜欢把果蔬干装在小袋子里,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每当我感到饥饿时,就可以取出来吃一些。

不仅方便,而且有助于保持健康。

其次,休闲食品要求具备一定的口感和味道。

作为消费者来说,我们对食物的口感和味道有着很高的要求。

我试过一种叫做薯片的休闲食品,它们脆脆的口感和浓郁的味道让我过足了瘾。

薯片有各种各样的味道,如原味、酸奶味、海盐味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当我在家休息或者观看电影的时候,我总喜欢打开一袋薯片,享受它们带来的咸香和脆爽。

这种休闲食品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觉需求,还为我提供了放松和享受的时刻。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休闲食品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部分休闲食品的营养价值不高。

有些休闲食品经过过度加工和添加剂的冲击,营养成分严重流失,只剩下空热量。

这对于那些追求健康生活的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选择休闲食品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其营养价值,并确保它们不会给我们带来健康风险。

另外,我还发现一些休闲食品的包装设计不够环保。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我们越来越关注包装材料是否可降解。

某些休闲食品的包装由于使用了过多的塑料材料,导致无法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购买休闲食品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采用环保材料包装的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休闲食品作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乐趣。

它们的便利性使我们能够随时享受美食;它们的口感和味道提供了愉悦的食物体验。

然而,我们也需要对休闲食品保持警惕,确保其营养价值和包装环保性。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享受休闲食品带来的乐趣,同时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环境。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

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目前,在日本以贴近自然、廉价且有利于健康的休养生活为主题的,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陶冶情操、休养与娱乐等多种功能的观光农业旅游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分析其特点以及发展经验,希望能为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观光农业经验启示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相关概念内涵(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和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由生态农业旅游的的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到农村生态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具有参与性,并贯穿了生态意识;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观光农业的基本内涵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性产业,观光农业除了拥有农业的耕作、渔猎等特征以及旅游业的娱乐、休闲等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独特特征。

首先,观光农业本身也是一个市场产物,其开发客源市场定位必须准确。

其次,作为旅游吸引物,观光农业必须能够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需求,在空间定位时不能超越游客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满足节假日的休闲、娱乐的“一日游”需要。

(三)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概述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相对较晚,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很快,成效也非常显著。

日本最早的观光农业场所是岩水县的小岩井农场。

这是一个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经营生产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兴建了动物广场、牧场馆、农机具展览馆、花圃、自由广场等多种游览设施,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各具特色的设施和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平均每年约有70万游客,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日本现代农业的借鉴之处

日本现代农业的借鉴之处

日本现代农业的借鉴之处一、见闻与感受1、日本农业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业。

日本现代农业主要体现在“五个化”:一是农业生产机械化。

日本在1966年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目前设施农业发展很快,全国大多数地方果树工厂化栽培已基本普及。

二是生产管理科学化。

主要农作物的栽培要点、种植要求、气象观察、病害预警及防治等等,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双向交流与咨询。

三是农产品加工标准化。

每一种农产品的加工都要标清其原材料名称所含成分、生产期限、保存方法以及原产地、制造者等等。

四是品种优良化。

五营销体系化。

日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组成了市场销售服务系统,能够把国内80多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560多个地区批发市场的销售及海关每天各种农产品进出口通关量情况适时联网发布。

日本农协组织对于农产品的统一销售,使农户可以放眼国内国际并能自主决定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

2、日本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及社区组织建设成效显著。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始于1979年的大分县。

这次考察了北海道和大分县的“一村一品”之后感到,我们的自然条件与日本两地有些相似,但是在粮食的深加工上、在畜牧业的发展上,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官员介绍,目前全国综合农协组织有900个,拥有正式社员大约520万人,准社员390万人,合计为900万人左右。

其主要从事经济(营农)、信用、保险、福利四大事业。

在推进日本农业向现代化发展中,农协在保护自耕农民利益、保障农产品供应、提供农业金融支持,提高农民团体的社会地位、减少政府社会化管理成本以及强化执政党政权基础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启示和建议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初同样存在与我们现在相类似的“三农”问题,但到80年代初,日本就已经基本解决了农业问题,实现了其最初提出的城乡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一,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确保农民自主创业,是农业顺应市场的关键所在。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首先把农民的自主自立作为“三项原则”之一,政府并未向各町、村下达发展任务,确定硬性目标,也未对任何项目进行补助。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最新)在日本,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地域概念,是指以从事农林牧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又称为“农山渔村”,或者“农村”。

乡村不仅仅是农林牧渔业经营主体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同时具有水源涵养、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相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食品需求呈现低速增长,国内食品供应需求弹性逐渐减弱,农业收入和农业资源报酬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业人口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乡村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进口农产品对其国内农业冲击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减少。

在此背景下,1961年日本实施《农业基本法》,围绕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这一长期目标,统筹各方诉求,采取了完善相关立法、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以及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提升乡村福祉水平等措施,形成了符合小农生产结构特点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实现了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目标。

其措施主要有:一是立法先行,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

1961年,日本实施《农业基本法》,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目标,随后修订和颁布了6部相关法律法规。

他们将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的山村、离岛等地理区位劣势地区划定为财政重点扶持区域,划定判断依据与实施措施,为长期稳定地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规划配套,构建体制化运行模式。

为配合乡村振兴政策顺利实施,日本在其农林水产省内增设了“农村振兴局”,将农林水产省内原有的结构调整局和国土交通省下属的地方振兴局的职能并入该局。

同时在省级地方农业局设立了农业振兴科,协调民间团体和农业协同组合、森林协同组合、渔业协同组合等农村合作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并建立了相关中央机关作为成员单位的乡村振兴联席会议机制。

三是以农为本,健全政策实施机制。

为提升乡村振兴政策执行效率,日本支持农民自发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并将其作为落实政策的重要抓手。

休闲农业产业的观后感

休闲农业产业的观后感

休闲农业产业的观后感近年来,休闲农业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农业旅游和乡村体验。

这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居民走进田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农耕文化的乐趣。

我有幸参观了一些休闲农业园区,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产业的独特魅力。

走进休闲农业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色的田野和整齐划一的果树林,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和植物的芬芳。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城市人在田间地头体验采摘水果、种植蔬菜的乐趣,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的笑容。

与此同时,一些农家乐、民宿等休闲农业项目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环境中。

除了丰富多彩的农业体验项目,休闲农业园区还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

比如,在某个休闲农业园区,我看到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现场展示,还有民间歌舞表演和农耕文化讲座,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与,让人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休闲农业产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休闲农业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开办农家乐、种植特色农产品等方式增加了收入来源,使得农村经济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同时,休闲农业产业也为农村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总的来说,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体验空间,让城市人重新认识和感受到了农业的魅力。

同时,它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休闲农业产业中,共同分享美好的田园生活,让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日本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启示

日本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启示

日本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启示引言肇始于日本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出,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弱质化,以及农村经济的极大衰退。

1992年6月应运而生的绿色观光农业,促进了日本城乡互动和一体化建设,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给山区占绝大部分的日本农村带来了极大的生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潜力与希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振兴中国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进程中,很重要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绿色观光休闲农业的兴起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绿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将农业和旅游业相互结合,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变单一农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生产、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市民参与融为一体,使城市居民充分享受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

它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为资金、技术在耕地上的集约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绿色观光休闲农业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地保持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日本由于与中国地理环境相似,文化相承,而且都属于人多地少的情况。

十八年之后的今天,在中国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时候,重温日本绿色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有着别样的深远意义。

1 绿色观光农业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积极转变农业政策,制定了农业基本法。

以农业人口转移为前提,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寻求“自立经营农户”,积极缩小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

这样,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出,造成了山区和半山区农业生产的衰退,农村的过疏化和高龄化,耕地撂荒、农产品销售不畅等问题日趋严重。

农村居民渴望与城市市民进行食品、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活动。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更注重农 家特 色 ,通 常是将 农民废弃 或多 余 的农舍 加以改造 ,提供给 都市休 闲度假 者住 宿,规模 可容 纳 2 5 — 6 0 人 。除民宿的
性, 在全 国范 围内进一步推进休 闲农业( 藤
田武 弘等 ,2 0 0 9) 。
日本 休 闲 农 业 主 要 发 展 业 态
( 一 )市 民农 园
日本休 闲农业发展较早 , 早在 1 9 2 4 年

体验活动 , 更注重孩童对农业的参与体验 , 使孩童在体验 中, 了解农业的重要性。 体验
农业园在规划设计上 ,依据不 同游客的年
龄 、爱好等特点提供丰富的体验方式。
些 园艺爱好者便 自发组织 了 “ 京都园艺
俱 乐部 ” , 该俱乐部在京都城郊设置和经营
较好 的应 用性 。 ( 二 )突出特 色且 内容丰 富 ,体验性
较 强
爆发 ,日本 的休 闲农 业也基本消失 。2 0世 纪5 0 年代 末日本经济开始复苏 , 这时休闲 农 业也 开始发展 ,长野县饭山农民在冬季 充分 利用被 称为 “ 雪国”的 自然条件 ,开 设 滑雪场和农民家庭旅馆 ,吸引都市居民
民宿 农 庄 启 示
日本全国的 5 0 %。日本最有名的农业公 园 园” , 一年 四季在这里可 以观赏到应时 的郁
之一便是位于东京足立 区的 “ 都市农业公
金香 、大波斯菊等鲜花 。公 园还开辟 了游
客农业体验区 , 插秧 、 除草、 收 割、 采摘瓜 果等农活在这里都可 以体验和学 习。公 园
据农 园利用方式 的形态 。不 同类型 的农 园
体验 农业 主要 是指 居民直接参与农林 牧渔的耕种 、 生产、 加工等活动 , 体验性较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涂倩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03期【摘要】休闲农业作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国外休闲农业起步早,先进国家及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典型发展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

本文通过对日本休闲农业发展阶段、休闲农业类型和管理经验进行探析,结合我国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创新、稳步、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日本;发展模式;经验启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三五”规划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为我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新契机。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是融合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业生产新业态。

纵观全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基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较为成功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向发展中国家传播。

由于我国和日本发展休闲农业均存在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小等相同点,因此,对于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日本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日本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一)日本休闲农业兴起与发展曾是小农经营的日本农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失导致日本乡村地区劳动力缺失,普遍呈现了农业高龄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城市人口巨幅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体验自然、亲近自然的田园生活逐渐成为都市人的迫切心愿。

日本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立足于本国国情,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重视当地特色和农业的多功能性,通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民俗风情,来展示本地的特色和个性,吸引更多游客来访。

(二)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的阶段日本休闲农业在20世纪 80年代初期处于萌芽状态,80年代后期市民度假农园发展较为盛行,农业观光园成为发展典范。

90年代初快速发展,由以往的只注重观光休闲,在市场的推动下开始向重体验、重学习的纵深方向发展,使旅游者真正融入农业、农村及农民生活。

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提要:日本农村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如建立葡萄与草莓观光农业园等)和渔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农民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经营理念,实施多种经营或兼业经营,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包括旅游需求)。

为此,有必要大力发展塑料大棚蔬菜和水果、花卉园艺业等,并向游客开放,同时在靠近城市的地方建立一定数量的市民农园与观光旅游农园,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关键词:观光农业;市民农园;观光农园;农业公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城打工,致使部分土地抛荒,粮食产量下降。

然而,城里打工,对于没有多少文化、又不懂技术的农民来说并非易事。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廉价的外国农产品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政府部门应尽早采取措施,引导农民实行转业或兼业经营,为他们开辟致富渠道,从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以避免入世后出现被动局面。

在日本曾出现过类似情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城成为工人,以致日本农村地区普遍出现了高龄化农业和过疏化的严峻局面。

日本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水平。

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日本农村地区的兼业化程度普遍提高。

许多农民兼营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有的甚至转向经营园艺和畜牧水产等业;靠近城市的不少农民则充分地将现存的零星土地加以利用,如建造停车场和仓库等,通过出租房屋、店铺等来增加收入。

近年来,随着到农村旅游的市民日趋增多,经营观光农园的农户越来越多。

鉴于日本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成功实践,以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而未被开发或开发得不够的状况,笔者拟就日本观光农业的形态与经营手段等作些探讨,以期能对有关方面有所启发。

一、观光旅游农业的形态与特征所谓观光旅游农业,是指具有保护环境、生态美化环境和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

休闲农业典范日本篇

休闲农业典范日本篇

休闲农业典范日本篇题记:日本和台湾的观光农业发展已经走在了亚洲甚至世界的前列,吸收和借鉴其成功和成熟的经验,是中国休闲农业发展必经历程。

本文从发展历程、特点、启示、案例等方面,充分梳理日本、台湾的发展经验,以求对项目的开发和打造有所裨益。

一、日本休闲农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期,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了高级度假村的开发与经营。

日本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长野县的农民在冬季农闲时期,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设滑雪场和民俗旅馆,吸引了大批游客。

第二阶段:泡沫经济破灭后,生态旅游、农事体验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为了改善经济泡沫带来的恶劣旅游环境,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水果采摘型农业园区的发展。

第三阶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时期。

随着周末休息时间延长,日本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在逐步增加。

同时,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农业的萎缩,日本农业、农民也需要增进与市民的交流,加大宣传农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作用。

城乡居民的这些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日本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并使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日本休闲农业的特点(一)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型日本森林覆盖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十分重要的保健、文化、教育场所。

茨城县那珂郡美和村通过招商引资,与某著名育婴用品制造公司合作,并租借给该企业20公顷的国有用林,由企业开发管理。

企业在开发建造森林公园的同时,为加深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倡导“育人如育树”的理念,每年在全国募集3500名新生儿搞一次新生儿诞生植树纪念活动。

由于这项活动的实施,为美和村的零售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二)景区边缘与都市郊区型和歌山县白滨町位于关西大都市圈区域内,距离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府驾车1小时的距离。

该地区早期的乡村旅游主要依托附近的温泉、白良滨浴场、熊野古道等著名景区景点的二次客源开发民宿旅馆,以较低的价格和富有特色的旅游内容、接待设施满足游人需要,并与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活动相互错位,成为其重要补充。

日本农业工作总结

日本农业工作总结

日本农业工作总结引言日本农业是日本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国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和农产品。

作为一个农业实习生,我有幸在日本的一个农场工作了一段时间,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日本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体验。

本文将对我在日本农业工作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值得注意的观察和感受。

农业工作内容1. 农田管理在农场工作期间,我亲身参与了农田的管理工作。

其中主要包括耕地准备、种植作物、施肥、灌溉以及除草等工作。

日本农场对农田的管理非常细致,土壤质量的监测和调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和植物保护产品,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2. 农产品收割和加工日本农业注重高质量的农产品产出,对于农产品的收割和加工过程要求严格。

我参与了蔬菜和水果的收割工作,学会了如何判断农产品的成熟度和收割时机,并学习了正确的农产品处理和包装方法。

另外,我也参与了农产品的加工工作,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食品加工技巧和方法,例如蔬菜的切割和水果的腌制。

3. 畜牧业管理农场还同时进行畜牧业生产,我也有机会参与了其中的一些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饲料喂养、栏舍清洁和畜禽健康监测等。

这个过程让我了解到畜牧业需要细致的管理和关注动物的生长、饮食和环境等方面。

4. 农产品销售除了农场的日常管理工作,我还有机会参与农产品的销售环节。

通过参与农产品市场的摆摊和与顾客交流,我学会了如何展示和推销农产品,并了解了不同顾客的需求和反馈。

这个经历让我认识到农产品销售不仅仅是关于产品本身,也包括与顾客互动和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日本农业的特点1. 高度机械化与我之前了解的农业相比,日本农业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从农田管理到农产品的加工,几乎每个环节都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这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还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 精细管理日本农业非常注重精细化管理。

农民们通过科学的耕作管理,合理使用肥料和植物保护产品,确保农田的健康和农产品的质量。

日本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502019.02调研DIAO YAN日本属经济发达国家,其GDP 总量及国民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但日本农业与我国一样同属东亚家庭经营小规模农业。

在自然灾害频发情况下,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推动农业经营体系调整,保证了国内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农产品价格稳定,农户与非农户收入同等增加,各项农业基础设施有序开展。

研究日本农业经营体系变化及其扶持政策对江苏农业农村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日本农业经营体系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日本大力推进高收益作物尤其是蔬菜为代表的园艺产业发展,蔬菜超过大米成为日本第一种植产业;养殖业中,肉牛和乳业是仅有的两个产值超1兆日元的养殖业。

从产业组合分析,单一经营体占73.8%,其中水稻单一经营体54.8万个,露地蔬菜7.35万个,设施蔬菜4.69万,奶农1.27万,肉牛养殖户2.4万。

与复合经营体相比,单一经营体有规模大、成本低、种养殖技术好的优势。

农户与农业经营体数量持续减少。

日本土地私有,拥有土地的家庭很多,全国农户数从2005年285万减少到2017年216万户。

日本农户分两类:销售型农户,全国共120万户,占55.6%;自给农户,全国共83万户。

日本在统计上把耕地面积和农产品年销售额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区分农户、非农户这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有利于因户施策、提高农业政策精准性。

农业经营集中度不断提高。

为解决“谁来营农”问题,日本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种养殖大户,加快土地集中和流转,2017年大户经营农地总面积占54%,规划到2023年大户经营耕地总面积要占全国的80%以上。

目前,种植规模较大的经营体数量仅占8.86%,但其种植耕地面总和占63.7%;种植面积超大经营体1.85万个(仅占1.52%),耕种总面积占全国农地的33.9%。

从农产品年销售额上看,年销售额1000万日元以上的法人经营体数量约36.4%,销售总额占全部销售额的97.2%。

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伴随着日本农业现代化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日本休闲农业呈现多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

日本的市民农园、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民宿农庄、体验农业园等都迅速发展起来,对日本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日本休闲农业成功之处在于政府大力支持,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规政策;在休闲农业产品上特色鲜明,体验性较强;多方主体积极参与,注重环境保护。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中国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日本休闲农业市民农园民宿农庄启示日本休闲农业发展历程日本休闲农业发展较早,早在1924年一些园艺爱好者便自发组织了“京都园艺俱乐部”,该俱乐部在京都城郊设置和经营市民农园。

后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的休闲农业也基本消失。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经济开始复苏,这时休闲农业也开始发展,长野县饭山农民在冬季充分利用被称为“雪国”的自然条件,开设滑雪场和农民家庭旅馆,吸引都市居民前来滑雪、观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1962年小岩井农场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

兴建了动物广场、牧场馆、农机具展览馆等多种游览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1966年开始在高知市、神户市等成立了渔业观光体验中心,进行渔业养殖、垂钓等体验。

1992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在其公布的《新食品、农业、农村政策方向》报告中,首次以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指出重视农事体验、农家乐、乡村文化的开发。

1993年小岩井农场Makiba农业观光园建成。

1999年出台新农业法,即“食品、农业、农村地区基本法”,强调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休闲农业(藤田武弘等,2009)。

日本休闲农业主要发展业态(一)市民农园日本的市民农园,也称休闲农园或接触农园,是指都市居民以休闲的生产方式种菜、养花、种植果树,自己使用农产品的小面积农地的农园。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这种农业体验经营方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除了综合性的市民农园外,很多地区还建立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农园,如老年人农园、学童农园、残疾人农园等。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宋冀【摘要】伴随着日本农业现代化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日本休闲农业呈现多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文主要阐述了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中国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意义,以期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6(038)006【总页数】1页(P117-117)【关键词】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特点;启示【作者】宋冀【作者单位】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衡水0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9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农业实现现代化,日本农业产业职能发生历史性转变。

由于体验经济的兴起,休闲农业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休闲农业具有内容丰富、主体责任明确、法制健全以及科学开发有序发展等特点,在休闲农业正在快速起步、飞速发展的中国,其成功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1 政府大力支持,健全政策法规。

在日本,政府引导在日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最基本的推动作用。

在政府主导责任上,政府主要担负技术支持、公共设施完善、财政支持以及国际合作等责任。

除此之外,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的相关法规体系是比较健全的。

除旅游及农业方面基本法外,还针对休闲农业提出了很多专项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政策的制定鼓励农协和农民广泛参与,充分体现了农民的意愿,有较好的应用性。

1.2 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协会、企业和农民多方参与,专业化规模化趋势明显。

日本休闲农业在各级政府支持引导下,农业园开设主体包括地方公共团体、协会、企业、农民等。

地方公共团体有的利用自己的农地,有的从农地所有者中取得使用权;农业协同组织从协会成员中租借土地使用权,或者向其他农地所有者租借。

企业一般通过与市町村缔结贷付协定,持完整的运营计划向市町村申请。

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农地,自己发展民宿农庄等,也可加入所在市町村的农业协会,进行统一的经营管理。

日本休闲农业目前已经走出了农户小规模经营阶段,现在大多采取的是政府引导、协会组织、绝大部分农户参与的形式,既能有效地分散和防范风险,又能发挥规模潜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日本休闲农业特色经营的启示(最新)
一、日本休闲农业的商业思维
日本休闲农业的成功与其商业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农民的农业商业思维主要表现在产品品质、生态闭环、产业溢价三个方面。

(1 )产品品质:精益化死磕单品
日本农民从事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

以稻米为例,一般每亩产量只有300~400千克,但所产大米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口感上都属上乘。

所以日本农产品不但销路畅,而且价格优。

同时,日本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十分明确。

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日本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

一般来说,日本的农民都是专业户,种草莓的都种草莓,种番茄的都种番茄,种鲜花的都种鲜花。

一般农户全年只生产1~2个品种,最多不超过3个品种,而且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为商品, 农产品的商品率极高。

死磕单品的态度赢得消费者或市场的青睐。

(2)生态闭环:寻找溢价空间
日本人很会做生意,同时他们对一件事的考虑也是很完善的。

这也许是他们从小就灌输的一个思维方式吧,在农业问题上给他们很早就采用了“闭环式”的发展模式。

任何一个模式的商业或者什么服务,只要能实现闭环式的发展就能拉大利益空间。

他们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形成一个农业特有的闭环式产业链接,从而增加利益和发展的原动力。

(3)产业溢价:“六次产业”
“六次产业”最早是由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

当时的日本面临着农业后继乏人、农村衰落的问题。

为了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开始推动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借此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比如:马路村,村长和农协会长一起带领全村“伐木工”转型向“ 6次产业创业者”。

种有机柚子,再组织村民把柚子进行深加工,制造柚子果酱,柚子饮料,柚子汤料等。

同时修温泉民宿、农林产
物直卖所,吸引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消费者来马路村游玩。

截止2016年底,全
球有一万多人成为马路村特别居民。

一年接待300多个团体来体验与游学,卖出1000多万件商品,年销售高达2亿元。

二、日本休闲农业的特色
日本休闲农业有2大最显著的特色:一是创意农业,一是农产品包装。

(1 )创意农业
稻田画是日本农业的核心创意。

田舍馆村是日本稻田画的鼻祖。

受到麦田怪圈的启发,为了振兴当地经济,开发观光资源,1993年该村村民开始制作稻田画每年题材都不同,题材涉及日本内外,非常广泛,既有日本著名的古代武将雄姿,也有蒙娜丽莎、拿破仑,甚至还有哆啦A梦这样的动漫形象。

这种稻田艺术根据不同设计的种植方法,可分为两种观赏法:一种是俯视观赏。

观赏的游客乘坐吊车或是直升飞机,不过这种方法对于恐高症的游客有点尴尬;第二种方法叫“远近法”。

所谓“远近法”,是为了便于游客们在地面的观赏台上,也能清晰地看到稻田里的巨幅画卷,而设计出的一种由近至远的稻田画种植方法。

如今,每年
去田舍馆村的参观旅游人数已超过20多万人。

这真是种田种出的“旅游业”。

甚至,还有一些大企业找上门,希望能利用农民们的稻田画来为他们做“宣传广告”
(2)农产品包装
日本农业之所以“享誉全球”,除了质量之外,就是包装。

日本的农产品包装可谓惊艳来形容。

日本农副产品品质优良。

无论是大路货,还是新优品种,都是色泽亮丽,规格统一,令人赏心悦目。

在市场上,所有待销的农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整理包装的,没有散装,更没有带泥、带枯叶出售的。

农产品的包装箱上都印有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姓名。

同时,白菜有卖整箱的、一颗的,也有切成半颗或四分之一颗的,全都用塑料纸密封包装。

切开的白菜如当天卖不掉,晚上就扔掉。

辣椒有10个、也有5个一盒的,全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货架上。

萝卜、甜瓜、草莓、樱桃、番茄的漂亮外观和鲜美口味,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内部排列包装之外,还有就是外形包装设计,已经到了惊艳的变态环节了。

因为,日本是世界上最讲究包装的国家之一,他们将日本文化中的禅意精髓提炼出来,再传达出深融入一些自然、朴素、可爱的元素,最终呈现出来的设计简单却别有滋味、深邃的极致品味。

三、日本休闲农业的经营之道
日本的休闲农业为何能发展的如此好呢?这与其经营之道密切相关。

(1)产业化
日本通过土地流转,在城市周边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养殖区域,并融入休闲、娱乐等元素,同时打造田园风光以吸引受众。

同时,在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服务功能,以农业为依托,集合工业、旅游、创意、研发、商贸、储运、地产、娱乐、会展、博览等三种以上的相关产业为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及产业经营的同时,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形成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产业综合体。

(2)营销活动多样
有人说,日本的休闲农庄就像个节日圣地。

由此可看出,日本休闲农庄是很爱“爱搞活动”的,而这就是日本休闲农业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营销方法。

休闲农业跟商超有相似之处,要想吸引顾客来,超市商场经常会搞促销活动,而农
庄则需要多搞一些农业相关的文化活动,以此来吸引游客,提升自己农庄的知名度。

(3)IP的打造
农场IP,是以休闲农业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综合性的品牌打造,构建农场
的品牌文化,也就是一个大IP。

日本休闲农场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农场自身的打造。

这个
IP IP 一旦打造成功,将会给农场带来一大批铁杆粉。

无论是参观还是销售农场的农产
品,以后都将变得容易。

(4)用户关系建立
日本休闲农业非常注重用户关系的建立,他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打造有自己特
色的休闲农庄,其主要优势在于使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

同时,农场
主经常会邀请用户来到农场进行体验或参加娱乐活动,让用户真正体会到农庄的不同之处。

再经过不断地交流、互动,从而提高用户对农庄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5)品牌打造
日本休闲农业注重品牌的打造,主要借助用户的满意度,对其进行宣传。

同时以
乡村人文资源和农业自然为依托打造休闲农业知名品牌。

休闲农业的品牌理念是以“诚信、低碳、环保、生态”为主,在这方面,日本的休闲农业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
主,注重环境保护。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是“因地而异”,农业资源利用率达到最
优。

四、日本休闲农业的借鉴与启示
(1)加强资源整合
日本的休闲农业多以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为主,以某一方面为主线,如鲜花种植为主,而水稻、养殖、农产品加工为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且多样的主题公园,供用户参观或是体验,而不是仅仅只打造某一种特色,忽略了其他资源的优势。

(2)注重农业资源的保护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因此,日本人非常注重土地保护。

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他们打造休闲农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日本对资源保护高度重视, 且卓有成效,在休闲农业的打造上,日本虽会建立基础设施和一些旅游景观,以保障游客的权益,但在这方面,日本会依据当地的条件,在农业资源不被破坏的条件下,完成上述工作。

(3)立足本地化
日本农村特别注重挖掘与创造农村文化,当地的文化遗产与非文化遗产被细心地
保存下来,再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既体现了独一无二的魅力,同时将原有的文化注入休闲农业的品牌打造中,孕育出了本地化产品。

发展休闲农业,就是要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等本地特点,合理探索开发绿色观光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的农业规划,景区建设应保留其原有的乡土和村野特色。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了农地弃耕、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日本把农业生产和艺术加工融为一体,利用田园风光满足人们游乐的需要,以此作为产业升级、价值增值、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