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并购案例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26aa1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3.png)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市场化并购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自主协商和自由竞争,以市场价格进行的并购交易。
以下是十个市场化并购案例:1. 平安银行收购麦格理信托:2018年,平安银行以约21.6亿元收购了麦格理信托,进一步完善了其金融服务链条,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2.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4亿美元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进一步强化了腾讯在全球游戏产业的地位。
3. 阿里巴巴收购菜鸟网络:2017年,阿里巴巴以145亿元收购了菜鸟网络,进一步加强了阿里巴巴在物流行业的布局和优势。
4.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股份:2015年,京东以约28亿元收购了苏宁易购的部分股份,形成了电商行业的两大巨头,提升了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地位。
5. 海尔收购日立电器家电业务:2012年,海尔以约29亿美元收购了日立电器的家电业务,进一步扩大了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的份额。
6. 茅台收购习酒:2007年,茅台集团以26亿元收购了习酒,加强了公司在高端白酒市场的竞争力。
7.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电信:2008年,中国移动以公司股份交换的方式收购了中国电信,形成了中国通信行业的两大巨头。
8. 中国石化收购中石化:1998年,中国石化以公司资产置换的方式收购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形成了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
9. 宝洁收购吉列:2005年,宝洁以约57亿美元收购了吉列,形成了全球消费品行业的巨头。
10.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约18亿美元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进一步扩大了联想在全球电脑市场的份额。
这些市场化并购案例充分展示了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并购交易来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的成功经验。
市场化并购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资源整合,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竞争的活跃。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a41971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d.png)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会选择进行并购。
而要想让并购成功,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并购目标,进行合理的谈判,以及完成整个过程中的后续整合工作。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一、国内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万科并购雅居乐2016年,万科通过增发股份买下了雅居乐15.32%的股份。
这是国内房地产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通过并购,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大力发展住宅市场。
2、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3%股份。
Supercell是一家独立游戏开发公司,其游戏《荒野行动》和《碧蓝航线》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次收购,不仅加强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地位,也进一步扩大了腾讯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3、蒙牛并购深圳明基鸡2013年,蒙牛通过并购深圳明基鸡开创了家禽养殖领域与乳制品加工领域的强强联合。
这不仅有利于蒙牛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全产业链,也帮助深圳明基鸡更好地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
二、国际并购成功案例1、阿里巴巴投资Lazada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以13亿美元的价格将Lazada的股份从原来的51%提高到83%。
Lazada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均有业务。
此次并购的成功,有助于阿里巴巴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地位。
2、乐购与协和2005年,美国零售巨头乐购以10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第二大零售集团家乐福协和百货的股份。
这一大型并购案加强了乐购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其进入亚洲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
3、克莱斯勒与菲亚特2014年,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以68亿美元购买了克莱斯勒的剩余股份,那时候克莱斯勒还是美国最后一家仍旧独立运营的汽车公司。
克莱斯勒与菲亚特的合并为两家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业务机会,包括共享技术、合并高效、优化运营,并最终提高了绩效。
十大经典并购案例
![十大经典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9500b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0.png)
十大经典并购案例在商业领域中,并购案例是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话题。
下面将介绍十个经典的并购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领域,展示了并购对公司和市场的影响。
1. 美国康卡斯特收购迪士尼1996年,康卡斯特以660亿美元收购了迪士尼,这是当时最大的媒体并购案例。
这一交易促使康卡斯特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和传媒公司之一,也为迪士尼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2. 微软收购领英2016年,微软以268亿美元收购了领英,这是微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这一交易使微软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在专业社交网络和人才招聘领域的业务,增强了其在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3. 贝尔兰德收购莱雅2016年,法国奢侈品公司贝尔兰德以1250亿欧元收购了美国化妆品公司莱雅,这一交易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奢侈品行业并购案例。
这一收购使贝尔兰德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之一,拓展了其在化妆品和美容市场的份额。
4. 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3.85亿美元收购了新浪微博的股份,这一交易加强了阿里巴巴在社交媒体和在线广告领域的地位,也为新浪微博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5. 谷歌收购YouTube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这一交易被认为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谷歌进一步巩固了在视频内容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其广告业务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6. 惠普收购康柏2002年,惠普以250亿美元收购了康柏,这一交易是当时硬件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也扩大了其在企业市场的份额。
7. 联合利华收购莫尼塔2010年,联合利华以10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食品公司莫尼塔,这一交易是食品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联合利华进一步拓展了在北美市场的业务,也加强了其在零食和冰淇淋领域的竞争力。
8. 联合利华收购海飞丝2005年,联合利华以22亿美元收购了宝洁旗下的海飞丝品牌,这一交易是个人护理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ff6c6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5.png)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国企业并购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成功案例。
这些并购案例不仅对当事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1. 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计算机巨头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次并购使得联想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之一。
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的技术和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敢于冲破国界壁垒,积极扩大海外业务的勇气和实力。
2. 海尔收购施泰德电器2017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约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施泰德电器公司。
这次并购让海尔获得了施泰德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全球领先的品牌知名度。
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约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在线外卖平台饿了么。
这次收购使得阿里巴巴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国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通过与饿了么的合作,阿里巴巴在在线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4. 美的集团收购库卡机器人2017年,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以约4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次并购使得美的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进库卡的先进技术,美的集团加速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步伐,提高了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效率。
这些经典的中国企业并购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实力和决心。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不仅能够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和实力,还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不断崛起,相信未来还将涌现更多成功的并购案例,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企业并购的案例
![企业并购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42e8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f.png)
企业并购的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收购其他企业的资产或股权来实现扩张或增强自身实力的行为。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列举了十个符合要求的企业并购案例。
1. 腾讯收购Supercell:腾讯于2016年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3%股权。
这个并购案对于腾讯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收购,使其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游戏产业中的地位。
2.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阿里巴巴于2016年以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在线视频平台优酷土豆的100%股权。
这个并购案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使其在在线视频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3.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于2012年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的100%股权。
这个并购案对于谷歌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使其进一步巩固了在移动设备领域的地位。
4. 苹果收购Beats Electronics:苹果于2014年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eats Electronics的100%股权。
这个并购案对于苹果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使其进一步巩固了在音乐和耳机市场的5. 中国联通收购沃达丰:中国联通于2009年以1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达丰在中国的运营资产。
这个并购案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收购,使其在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取得了重要突破。
6. 中国石化收购BP燃料:中国石化于2010年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P在中国的燃料业务。
这个并购案对于中国石化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收购,使其在中国的石油化工市场取得了重要突破。
7. 京东收购沃尔玛中国:京东于2018年以1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玛在中国的在线业务。
这个并购案对于京东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使其在中国的电商市场取得了重要突破。
8. 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于2013年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盛顿邮报。
兼并收购案例
![兼并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93b8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6.png)
兼并收购案例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兼并收购案例:
1. 科莱恩与肯宁公司:1999年,德国科莱恩公司以约7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肯宁公司,从而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和医药品公司之一。
2. 高盛与穆迪镁(MCI):2000年,金融巨头高盛以约91亿美元收购了穆迪镁公司,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金融业并购案之一。
3. 德尔塔航空与诺斯韦斯航空:2008年,德尔塔航空公司以约3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诺斯韦斯航空公司,从而形成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4. Facebook与WhatsApp:2014年,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 以约190亿美元收购了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这被视为科技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5. 阿里巴巴与淘宝网: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1.3亿美元收购了淘宝网,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历史上最重要的并购案之一。
以上只是一些兼并收购案例中的几个著名案例,还有许多其他的兼并收购案例发生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
中国近十年的并购案例
![中国近十年的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00865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f.png)
中国近十年的并购案例一、美团收购摩拜。
1. 情况是这样的。
想当年啊,摩拜单车可是共享单车界的大明星,满大街都是它那小橙车。
美团呢,是做外卖、生活服务啥的巨头。
美团就瞅准了摩拜的价值。
摩拜虽然车子铺得满世界都是,但是在盈利这事儿上有点犯愁,要维护那么多车子,成本也高。
美团呢,就想把摩拜纳入麾下,这样就可以拓展自己的业务版图,进入出行这个领域。
2. 结果呢。
美团把摩拜给收购了。
这之后啊,摩拜就成了美团大体系里的一部分。
美团可以把自己的用户流量导到摩拜那边,让那些点外卖的人,说不定出门也骑摩拜。
不过对于摩拜来说,也算是有了个靠山,不用自己独自在盈利的苦海里挣扎了。
二、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
1. 咋回事儿呢。
饿了么可是外卖界的老玩家了,在市场上占了不少份额。
阿里巴巴呢,那可是电商和互联网的大佬。
阿里巴巴想在本地生活服务这块儿下大功夫,外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啊。
饿了么虽然做得不错,但是要和美团在外卖战场上打得更猛,也需要更多的资源和靠山。
阿里巴巴就出手了,把饿了么给收购了。
2. 带来啥变化。
收购之后,饿了么就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其他业务有了更多的联动。
比如说可以用支付宝付款有更多优惠啥的。
而且阿里巴巴可以给饿了么提供大数据、云计算这些高大上的技术支持,让饿了么在配送优化、商家管理这些方面更厉害。
三、吉利收购沃尔沃。
1. 这可就牛了。
吉利呢,在国内汽车品牌里算发展得不错的,但跟沃尔沃这种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比起来,在品牌影响力啥的方面还是有点差距。
沃尔沃虽然车子质量好,技术牛,但是也面临一些经营上的挑战。
吉利就像个勇敢的冒险家,看中了沃尔沃的技术和品牌价值,大手一挥就把沃尔沃给收购了。
2. 影响可不小。
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那可是学到了不少高端汽车制造的技术。
像汽车安全技术啊,发动机技术啥的。
而且吉利还可以利用沃尔沃的国际品牌形象,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现在吉利汽车在国际上的地位可是越来越高了,这沃尔沃的收购功不可没呢。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b36b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4.png)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市场化并购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的并购活动。
下面将列举10个市场化并购案例,以展示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
1. 阿里巴巴收购盛大游戏:2014年,阿里巴巴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盛大游戏的70%股权。
这一并购使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大了在互联网娱乐领域的市场份额。
2.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股权。
这次并购使腾讯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游戏产业的领先地位。
3. 中国太平收购小天鹅:2018年,中国太平以11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小天鹅集团的控股股权。
这次并购使中国太平进一步拓展了家电产业,并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4. 中化集团收购先正达: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的全球股权。
这一并购使中化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5. 拼多多收购微众银行:2020年,拼多多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微众银行的5%股权。
这一并购使拼多多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
6.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2018年,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单车。
这次并购使美团进一步扩大了在出行领域的市场份额。
7. 百度收购91无线:2013年,百度以19.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91无线的100%股权。
这一并购使百度进一步巩固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
8.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2021年,京东以100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苏宁易购的70%股权。
这一并购使京东进一步扩大了在电商行业的市场份额。
9. 华为收购荷兰NXP半导体:2017年,华为以2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荷兰NXP半导体的100%股权。
这一并购使华为在半导体领域增强了核心技术能力。
10.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1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一并购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517e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3.png)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股份或资产,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案例屡见不鲜。
下面列举了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
1.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先正达公司,合并后的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之一。
2. 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2018年):阿里巴巴以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高德地图,进一步完善了阿里巴巴的数字生态系统。
3.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进一步加强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4.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5. 耐克收购Converse(2003年):耐克以3.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onverse,使耐克进一步巩固了在运动鞋市场的领先地位。
6.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塔(2014年):中国移动以27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铁塔,实现了电信和通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7. 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1991年):德国大众汽车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8. 美国百事可乐收购全球统一饮料(2010年):百事可乐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统一饮料,进一步巩固了百事可乐在全球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9. 中国平安收购香港汇丰(2011年):中国平安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汇丰控股,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平安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10.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2017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进一步拓展了亚马逊在零售业的业务范围。
以上是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竞争力而进行的并购行为。
近十年公司并购案例
![近十年公司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4c1158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5.png)
近十年公司并购案例那我就给你唠唠近十年一些比较出名的公司并购案例哈。
一、滴滴和优步中国。
1. 故事背景。
滴滴和优步中国在网约车市场那可是打得火热啊。
滴滴在国内发展得风生水起,各种补贴大战,吸引了超多用户。
优步呢,作为国际上的网约车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也想分一杯羹。
2. 并购过程。
这两家公司竞争的时候,都在拼命烧钱,给司机补贴、给乘客优惠券啥的。
到后来呢,可能都觉得这么耗下去不是个事儿。
于是在2016年,滴滴就把优步中国给并购了。
这一并购可不得了,直接就整合了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两大巨头。
之后呢,滴滴在国内的网约车市场那地位就更加稳固了,市场份额蹭蹭往上涨。
二、美的收购库卡。
1. 故事背景。
美的那可是咱国内家电界的大佬啊,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呢,就想着往智能制造领域拓展。
库卡呢,是德国的一家机器人制造企业,技术超牛的。
2. 并购过程。
在2016年,美的对库卡发起了收购。
美的花了不少钱把库卡收入囊中。
这一收购啊,美的就一下子进入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这个高大上的领域。
美的可以利用库卡的先进技术来升级自己的生产制造,说不定以后美的的工厂里都是库卡机器人在忙碌地工作呢。
三、迪士尼收购福克斯。
1. 故事背景。
2. 并购过程。
2019年迪士尼完成了对福克斯的收购。
这一收购让迪士尼的影视资源库变得超级庞大。
以后迪士尼就可以把福克斯的那些超级英雄角色和自己的米老鼠、唐老鸭啥的放在一起玩了。
比如说可以让X战警和复仇者联盟在一个电影里并肩作战呢,想想就很刺激。
而且迪士尼还能通过整合福克斯的资源,在电视、流媒体等领域有更大的话语权。
四、美团收购摩拜。
1. 故事背景。
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那是相当厉害,什么外卖、酒店预订啥的都搞得有声有色。
摩拜呢,是共享单车界的先驱者,那时候满大街都是摩拜单车的橙色身影。
2. 并购过程。
在2018年,美团收购了摩拜。
美团这一招挺聪明的,因为共享单车也是本地生活服务的一部分啊。
通过收购摩拜,美团就可以把自己的业务线进一步拓展,用户可以在美团的平台上不仅订外卖、订酒店,还能骑摩拜单车了。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26baa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9.png)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可以帮助企业加速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下面列举了十大经典的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和促进市场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也是中国首个跨足国际市场的IT企业,这次并购重组帮助联想集团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董明珠收购格力电器2016年,董明珠发起了对格力电器的收购,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此举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股权激励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2014年,阿里巴巴以60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这次并购使得阿里巴巴得以进一步拓展视频娱乐市场。
美的收购库卡2016年,美的以43亿美元收购瑞士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使得美的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及机器人制造商之一。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5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这次并购促进了腾讯在游戏市场的崛起。
长城汽车收购戴姆勒股份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花费近10亿美元购买了戴姆勒的股份,这次并购重组将长城汽车带入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行列。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百货2021年,京东以28.6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旗下的百货业务,此举有助于加快京东的线下扩张。
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18年,阿里巴巴以近40亿美元收购盒马鲜生,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
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以近30亿元收购南光集成电路,这次并购是中国芯片制造行业的一次里程碑式事件,也是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智能工厂2019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以2.14亿欧元收购了德国智能工厂,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三一重工在全球市场的扩张。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e5d9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1.png)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一、中国化纤重组收购中南建股份中国化纤是我国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中南建股份则是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
这次并购重组旨在实现两个行业的横向整合,提升协同效应。
通过并购,中国化纤不仅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二、京东公司收购多点Dmall京东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而多点Dmall则是电商行业的新兴力量之一。
京东公司通过收购多点Dmall,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借助后者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京东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加快公司的发展步伐。
三、中粮集团收购美源众邦中粮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而美源众邦则是国际上知名的乳制品企业。
收购众邦可以帮助中粮集团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出口量,并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中粮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业务。
四、宝钢集团收购沙钢集团宝钢集团和沙钢集团分别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两大巨头。
这次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交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五、中国石化收购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这次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合并两大企业的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公司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六、阿里巴巴收购菜鸟网络阿里巴巴是我国电商行业的巨头,而菜鸟网络则是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菜鸟网络,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够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
这次并购旨在加强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七、中国南车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分别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两大巨头。
通过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交流,提高整体竞争力。
八、格力电器收购新风股份格力电器是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新风股份则是新风系统的领军企业。
并购成功案例
![并购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4cbe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0.png)
并购成功案例
并购成功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谷歌收购YouTube:谷歌于2006年以亿美元收购YouTube,这是当时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YouTube成为谷歌旗下子公司,并继
续保持独立运营。
谷歌通过YouTube扩大了自己的广告业务,同时YouTube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之一。
2. 埃克森美孚收购XTO Energy:埃克森美孚于2009年以350亿美元收购XTO Energy,这是当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通过收购XTO Energy,埃克森美孚扩大了自己的天然气业务,并成为全球领先的天
然气生产商之一。
3. 百威英博收购SABMiller:百威英博于2016年以710亿美元收购SABMiller,这是全球啤酒行业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SABMiller是全球第
二大啤酒制造商,收购完成后,百威英博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之一。
这些案例表明,成功的并购需要仔细的计划和执行,包括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确定合适的交易结构、管理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以及确保符合监管要求等。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c8f3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7.png)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从而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并购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常见的一种手段,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降低成本等多种目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并购的过程和影响。
1. 美国康卡斯特收购NBC环球。
2011年,美国康卡斯特公司以30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NBC环球。
这一并购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不仅因为交易金额之巨,更因为这一并购对娱乐产业格局的影响。
康卡斯特作为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收购了拥有大量热门电视节目和电影作品的NBC环球,使得康卡斯特在娱乐产业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为康卡斯特带来了更多的内容资源和市场份额。
2.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005年,中国的联想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一并购案例被认为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外国科技巨头的重大事件。
通过这一收购,联想获得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知识产权和销售网络,使得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3. 谷歌收购YouTube。
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这一收购案例被认为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之一。
通过收购YouTube,谷歌获得了视频分享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得谷歌在视频广告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4.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
2016年,中国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39亿美元收购了在线视频平台优酷土豆。
这一并购案例标志着阿里巴巴进军数字娱乐产业的重要一步,通过收购优酷土豆,阿里巴巴拥有了丰富的视频内容资源,加强了在数字娱乐领域的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并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降低成本等多种目的,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febdf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0.png)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1.大众收购保时捷这是一起标志性的并购案例。
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保时捷,成为上市公司。
大众汽车集团以此实现了产品线和品牌的拓展。
收购后,两家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保时捷提供了高档车型技术,大众汽车集团则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通过这次并购,联想不仅拓展了国际市场,也增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先进技术和全球销售网络为联想带来了市场份额的增长和竞争优势的获得。
3.美邦服饰收购拉夏贝尔美邦服饰是中国最大的女装品牌之一,2024年通过收购拉夏贝尔,实现了高端市场全方位覆盖。
美邦服饰通过并购拉夏贝尔,获得了拉夏贝尔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渠道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服装市场的地位。
4.腾讯收购苏宁电商业务2024年,腾讯以48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15%的股权。
此次并购使得腾讯进一步打入电商领域,加强了腾讯和苏宁在互联网和零售领域的合作。
腾讯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互联网资源,与苏宁共同发展电商业务,优势互补,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5.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24年,阿里巴巴宣布以90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在外卖市场上取得重要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在O2O领域的竞争力。
双方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平台整合和资源优势互补,为阿里巴巴在餐饮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企业并购重组案例,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战略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找到资源和市场的共同点,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中外并购案例
![中外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1eb0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8.png)
中外并购案例
中外并购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案例:
1.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2005年,联想以13亿美元收购了IBM 的PC业务,成为了全球第三大PC厂商。
2. 吉利收购沃尔沃: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成为沃尔沃的新东家。
3. 万达收购传奇影业:2016年,中国万达集团以约3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传奇影业,加速了其向全球电影产业巨头的转型。
4.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中国阿里巴巴集团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了中国最大的外卖平台饿了么。
5. 贝莱德收购花旗集团旗下美邦:2019年,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以14亿美元收购了花旗集团旗下美邦投资咨询公司。
以上案例表明,中外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获取资源和技术、进入新市场等的重要手段。
同时,并购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如文化差异、法律法规、财务整合等问题。
因此,企业在并购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并购的成功和实现预期的效益。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127ec3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0.png)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1. 酒鬼酒收购法国马爹利集团:酒鬼酒是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于2013年成功收购了法国马爹利集团。
这笔交易使得酒鬼酒成为全球最大的白酒生产商之一,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酒业市场的地位。
2. 宝能集团收购荷兰银行ING:宝能集团是中国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于2011年收购了荷兰银行ING的一部分业务。
这次并购让宝能集团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并且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声誉。
3. 海航集团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2016年,中国海航集团完成了对全球知名酒店集团希尔顿的收购。
这次并购使得海航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运营商之一,并在全球酒店行业有着重要的话语权。
4. 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2016年,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成功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笔交易使得美的集团成为全球机器人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加速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5. 蒙牛乳业收购澳大利亚贝拉米公司:蒙牛乳业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2015年收购了澳大利亚贝拉米公司的一部分业务。
这次并购让蒙牛乳业进一步拓展了其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并且提升了其在全球乳制品行业的品牌知名度。
这些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方面的积极性和实力,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企
业的全球化发展。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62652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0.png)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1.联合利华收购高露洁:2000年,英国联合利华以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高露洁。
这次合并是当时消费品行业最大的交易之一,也是跨越大西洋的重要并购案。
通过这次收购,联合利华和高露洁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成本的降低。
2.阿里巴巴收购天猫: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收购了中国最大的B2C网站天猫。
通过这次收购,阿里巴巴实现了在B2C领域的快速布局,并且提高了在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力。
同时,阿里巴巴和天猫的业务能够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3.特斯拉收购太阳能城:2024年,特斯拉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太阳能城,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
通过这次并购,特斯拉能够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和资源,加速发展太阳能市场,并提供一体化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4.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2024年,迪士尼以7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的大部分资产。
通过这次收购,迪士尼得到了21世纪福克斯的电影和电视制作业务,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娱乐产业的影响力。
这次并购案还促使其他媒体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和整合。
5.万科与恒大的重组:2024年,中国房地产巨头万科和恒大集团宣布进行股权和资产交换。
这次重组旨在实现双方规模、资源和市场份额的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由于管理层之间的分歧和业绩下滑,最终该交易没有完成。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企业并购重组的不同形式和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能够实现规模优势、资源整合、风险分散、市场扩张等多项利益,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然而,并购重组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整合困难、管理层协调等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需要慎重分析和决策。
中国企业连续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连续并购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f1ecf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f.png)
中国企业连续并购案例
以下是一些中国企业连续并购案例:
1. 阿里巴巴:自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一直在进行连续并购。
其中包括在2015年收购优酷土豆,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
最大的并购案。
2. 海尔集团:海尔集团是一家中国家电制造商,自1990年代
以来一直在进行连续并购。
他们通过收购和整合国内外家电企业,成为世界家电制造业的领导者之一。
3. 腾讯: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也进行了多次连续并购。
其中包括在2016年以40亿美元收购了超过80家公司,扩大了其在游戏、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领域的市场份额。
4. 华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进行了多次连续并购。
他们通过收购和合作将技术和市场份额扩展到全球范围。
5.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之一,他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并购。
其中包括2019年以7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狮子酒业,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在全球啤酒市场的份额。
这些是一些中国企业的连续并购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扩张和发展策略。
这些并购案例也表明了中国企业在不同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和实力。
这十年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这十年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b75d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4.png)
以下是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1.美国万豪收购斯达公司(2016)
2016年,美国酒店巨头万豪国际集团以近1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斯达公司,这是酒店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该交易使万豪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
2.英特尔收购阿尔特拉(2015)
2015年,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以1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网络设备制造商阿尔特拉。这是一项有远见的交易,使英特尔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地位。
3.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2011)
2011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这项交易不仅使谷歌进一步扩大了在移动设备市场的影响力,还帮助谷歌获取了大量专利技术。
4.阿里巴巴收购酷土豆(2016)
2016年,阿里巴巴以3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在线视频服务提供商优酷土豆。这使阿里巴巴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在线娱乐业务,加强了与竞争对手腾讯的竞争。
7.马斯克旗下公司特斯拉收购太阳能城(2016)
2016年,特斯拉以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太阳能城,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之一。这项交易为特斯拉扩展了业务范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8.中信股份收购华夏幸福银行(2016)
2016年,中信股份以187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夏幸福银行,这是中国银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该交易为中信银行在雄厚的客户群和优质的资产质量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增长动力。
9.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
2005年,联想以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该交易使联想成为中国最成功的跨国并购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高端管理培训项目寻求战略合作伙伴
乾泉论"国学商道"系列专题讲座一
乾泉论"国学商道"热点专题讲座二
乾泉教授“易经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系列专题讲座
No.1联想并购IBM PC
时间:2004年12月8日
并购模式:“蛇吞象”跨国并购。联想以12.5亿美元并购IBM PC业务,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18.5%股份),同时承担IBM 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联想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
并购也在迅速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警惕。凯雷并购徐工、法国SEB并购苏泊尔(21.76,-1.14,-4.98%)都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同样导致了美国政府的介入而使这桩交易无疾而终。
并购近来表现出的更大魅力是,史无前例地影响着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和商业思想,并在不断加快这一认知和实践进程。并购使企业综合竞争力被迫迅速提升,行业品牌集中度迅速加大,企业经营技能迅速攀升。中国与世界正一同进入并购时代。这也就是我们总结近三年来国内极具代表性的10大并购案例的初衷。
前景预测:胜算较大。
No.7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
时间:2005年6月7日
并购模式: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时,明基分文未出,西门子还倒贴明基2.5亿欧元。明基还获得西门子在GSM、GPRS、3G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但西门子手机日亏损达120万欧元,由于不能预知未来风险,2006年12月8日,明基不得不承认收购失败,亏损达8亿欧元。
并购难点:
1.明基能否有效解决西门子手机外包成本压力,如期扭亏;
2.明基、中电、西门子手机品牌如何有效整合和重构供应链而不导致市场混乱;
3.能否解决新品推出速度缓慢问题。
最新挑战:西门子手机还在亏损,纠纷最终如何解决?
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国美通过加强渠道整合力,放大规模优势,以提高行业地位和在厂商关系中的议价地位。
前景预测:整合人事清洗带来风险。
No.5华润控股华源
时间:2006年11月30日
并购模式:2006年3月8日至11月23日,华源集团20家股东和金夏投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91.662%的股权转让给金夏投资。11月23日,金夏投资与华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授让和本身持有的股权全部转给华源资产。由此,华源资产持有华源集团100%的股份,而华润总公司间接持有华源资产70%的股权。
并购难点:1.永乐管理团队的现实利益保障与永乐品牌未来的市场地位;2.永乐与摩根士丹利之间的对赌协议怎么解决;3.永乐与大中电器2006年4月达成合并协议,并支付了一笔不菲押金。国美并购永乐后,大中宣布协议失效,并没收押金,国美如何处理。
最新挑战:1.怎么解决国美、鹏润、永乐多品牌的差异化经营问题;2.怎样解决国美和永乐渠道网络布局重叠的问题;3.如何平衡合并后的双方管理团队问题;4.如何解决“规模不经济”发展瓶颈问题。
并购难点:1.文化差异;2.国际经验不等于中国经验,原有的运作模式可能遭遇水土不服。
最新挑战:国内行业潜规则能否被颠覆,厂商关系能否由“榨取与反制”质变为以服务和顾客为导向。
典型经验:百思买的经营理念站在全球同行前列,不以价格为导向,而以服务价值和商品配置为导向,在经营模式上与国内同行错位。
并购难点:1.众多竞购对手的压力,且矛盾复杂;2.把握哈国政府态度。
最新挑战:哈政府以反垄断法为由,对PK公司处以5亿多美元罚款,由中石油支付,由此收购成本大增。
典型经验:1.中石油果断报价,避免了中海油先前收购时发生的错误;2.规避了政治风险,在PK公司股东大会表决前,就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达成合作备忘录,并得到中哈两国总理的有力支持。
并购难点:李一男愿不愿买任正非的账;并购后,如何解决双方业务的重叠问题。
最新挑战:采用轮值主席管理模式,能否解决任正非的接班人问题。
典型经验:
1.风险投资是把双刃剑,任正非鼓励的内部创业政策,导致李一男“意外”离开华为;
2.华为通过收购核心资产“掏空”港湾,消灭对手,凝聚人心,也避免港湾被其他对手利用。
前景预测:难料。
典型经验:1.改变行业竞争格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2.把总部移至美国,选用老外做CEO,实施本土化战略,很好地把握了经营风险; 3.先采取被并购品牌,再逐渐过渡到自有品牌发展。
前景预测:目前还算顺利,未来有喜有忧。
No.2 TCL并购汤姆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间:2004年1月
并购难点:1.整合雅虎、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等品牌问题;2.合并后业务和资源范围迅速放大,企业文化和渠道存在差异,如雅虎是分销,阿里巴巴是直销,企业资源如何整合?
典型经验:国内互联网领域的最大一起并购,但“雅虎是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者和合作者”。这种并购其实在做减法,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并购难点:
1.到2005年初华源系负债已达250亿元;
2.华润与华源都实行过多元化扩张,如何解决复杂的股权关系和各方利益,制定什么样的企业管控模式?
最新挑战:产业朝什么方向发展?华润现有医药资产并入华源,而华源的纺织类资产并入华润。
典型经验:
1.对跨国文化冲击考虑不足,放权给外方,整合力度不够,亏损心理预期理想化;
2.没有与母公司有效切割,以致担心拖累明基本身。
前景预测:已经失败。
No.8中石油并购PK公司
时间:2005年10月27日
并购模式:2005年初,哈萨克斯坦政府削减了PK公司的开采规模。4月,PK合作方之一的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将其告上哈萨克斯坦法院。10月18日,PK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就并购进行投票表决。10月26日,加拿大法院批准中石油100%并购PK公司,以每股55美元现金要约购买其所有上市股份,报价总价值约41.8亿美元。
并购模式:并购问题知名企业。2004年1月,与法国汤姆逊达成协议,7月底成立合资公司TTE。李东生认为,汤姆逊有品牌、技术和欧美渠道,而TCL可借之作为欧美市场,规避反倾销和专利费的困扰,并喊出“18个月扭亏”口号。但并购后连续两年报亏,2006年10月底,除OEM外,TCL不得不将其欧洲彩电业务砍掉。
联想当时年营业额30亿美元,且试图自己走出去,但无起色。而IBM PC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但亏损巨大,只好选择剥离PC业务。
并购难点:1.面临美国监管当局以安全为名对并购进行审查,以及竞争对手对IBM PC老客户的游说;2.并购后,供应链如何重构。
最新挑战: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悬殊的企业团队和市场。
前景预测:目前失败,未来翻身难度大。
No.3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时间:2005年8月11日
并购模式:雅虎品牌授权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搜索技术、通讯与广告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获得雅虎品牌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组成战略联盟关系,雅虎成为阿里巴巴的股东。
并购难点:两者产品现形式相同,但网络扩张策略不同。分众采用加盟模式,面临广告时段不足和失去对加盟城市控制的风险,且在加盟商发展壮大后收购需要付出更大代价。而聚众坚持直营模式。两种模式如何有效融合?
最新挑战:1.江南春认为,分众现在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人力资源问题;2.两者行业市场占有率相加达到98%,遭受业界垄断质疑。
典型经验:1.在行业细分市场开创出显示屏联播网商业模式;2.借用资本力量迅速并购行业有生品牌,目前已完成并购第19次。
前景预测:强强联合提升业绩。
No.10百思买并购五星
时间:2006年5月12日
并购模式:百思买集团选择注资方式进入中国,以获得51%控股权向五星电器注资1.8亿美元,并最终将以3.6亿美元获取75%股份。五星被并购后管理层不变,继续运作4年,且继续以五星品牌经营。百思买2003年进入中国后,主要是采购,零售业务几乎没进展。2006年12月8日,宣布于当月底在上海的中国首家门店启动试营业。
前景预测:经营风险不大,但怕政局变动。
No.9分众并购聚众
时间:2006年1月7日
并购模式:分众以约3.25亿美元获得聚众100%股权,其中支付现金9400万美元,股份方式支付2.31亿美元。新业务体系中,原分众品牌整编所有楼宇和卖场电视播放网络,而原聚众品牌接收药房联播网等新业务。
较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并购案例
并购已成为企业迅速扩张和企业家迅速增长财富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上演着许多扑朔迷离的资本传奇故事。有人为之自豪与狂欢,有人则为此沮丧和懊恼。
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也开始尝到其中的美妙与苦涩。中海油和海尔分别高调并购美国优尼科和美泰克,华为欲重磅并购英国马尼可,都以失败告终,但却大大开阔了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国际化视野,并得到了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很好的历练。这也就有了中石油等企业的再次成功起航。
并购难点:1.汤姆逊彩电业务连续多年巨额亏损,2003年达17.32亿元,而TCL年净利润只有7亿元;2.整合汤姆逊资源难度非同一般。
最新挑战:TCL要战胜自己的高期望,“这一仗输不起。”
典型经验:1.通过并购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并获得了突破全球市场、技术和供应链的机会;2.借此提升全球知名度;3.并购的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等也最终放弃了,并购衰弱品牌值得反思。
1.华润曲线收购华源集团;
2.“华源集团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导致被重组。
No.6华为并购港湾
时间:2006年6月
并购模式:2000年,李一男创立港湾公司,成为华为分销商。迅速发展后,成为华为对手。2005年,华为成立“打港办”。港湾在资本市场上也遭挫。2006年5月,双方谈判,任正非给李一男等郑重承诺。6月6日,华为宣布与港湾签署MOU,港湾转让部分资产和业务,包括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等。华为高价收购港湾,李一男重回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