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服务指南至部分
美丽乡村农村旅游推介活动方案

美丽乡村农村旅游推介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宁静和放松的农村旅游方式逐渐兴起。
美丽乡村农村旅游作为一种融合了自然、文化和休闲的旅游模式,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农村旅游的发展,本次活动旨在向广大游客推介我市独特而美丽的乡村风光,打造全新的旅游体验。
二、活动目标1. 推广美丽乡村农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我市;2. 宣传我市乡村文化,增加对乡村发展的支持;3. 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推动乡村振兴;4. 塑造我市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三、活动内容1. 主题宣传活动(1)举办美丽乡村摄影大赛,鼓励游客拍摄并分享美丽乡村的照片;(2)开展美丽乡村主题征文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优秀作品;(3)组织美丽乡村主题书画展,展示乡村文化艺术。
2. 乡村旅游线路推介(1)制作美丽乡村旅游指南,介绍各个乡村旅游点的特色和游玩方式;(2)组织推介团队,邀请旅游达人和媒体代表参观体验,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3)开展短视频拍摄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美丽乡村的风光和人文魅力。
3. 乡村文化活动(1)举办乡村音乐节,邀请各地音乐家到乡村开展演出,让游客感受乡村的音乐氛围;(2)举办乡村美食节,推广当地特色美食,吸引游客品味乡村风味;(3)组织农民集市,让游客亲近田园生活,购买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四、活动推广1. 媒体推广(1)印制海报、宣传册等宣传资料,发布到各大媒体平台;(2)邀请媒体参与推介活动,进行报道和宣传。
2. 线上推广(1)建设美丽乡村农村旅游专题网站,提供详细的旅游信息和线上预订服务;(2)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活动信息和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内容。
3. 合作推广(1)与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等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优惠的旅游套餐;(2)与其他乡村旅游景点合作,互相推荐游客前往,共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预算及实施计划详细的预算和实施计划请参见附件。
和父母一起游乌镇?来看看这份新出炉的乌镇旅游攻略!

和父母一起游乌镇?来看看这份新出炉的乌镇旅游攻略!————————————————————————————————作者:————————————————————————————————日期:特色:乌镇旅游攻略、乌镇西栅景区内住宿乌镇风光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水网密布,处处可见小桥流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春暖秋凉。
四季分明的气候使得乌镇的四时各有其韵味,不同季节、月份去乌镇旅游,总能有新鲜的感受,也怪不得许多人忍不住二刷、三刷乌镇了。
乌村的组团阳台近年来,随着乌镇戏剧节的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以及乌镇乌村的开发经营,乌镇景区的各项设备设施、住宿条件以及服务水平,都早已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而乌镇,也成为近年来适合带着父母一起去旅游的地方。
如果今年,你恰好计划陪同父母进行一次出游,那么乌镇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以下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一份乌镇旅游攻略,也许会很适合你哦:一、出发前准备出发之前,记得先预订住宿,也许你还不知道——乌镇西栅景区内也可以住宿。
夜宿西栅,一出门便是小桥流水,一转身便是烟雨江南,这样绝妙的体验,住在景区外,是很难感受到的。
预订乌镇西栅景区内的住宿,有许多种方式,比如拨打景区官方预订电话,或是在官网上进行咨询。
乌镇西栅景区内有十几家住宿,均由乌镇旅业统一经营、管理,这些酒店/民宿,装修风格、价位不一,各有其特色,如果你想与父母住在一起,就近照顾,记得在预订时向客服咨询适合与父母同住的房型。
出发之前,还需了解乌镇的天气(网页搜索“桐乡天气”或“乌镇天气”),根据晴雨状况、气温高低等带上相应衣物,,出门旅行比较耗费体力,应当比平时更注重保重身体。
二、具体行程安排ﻩ到达乌镇,办理入住手续入住手续,一般需要在乌镇西栅游客服务中心大前台进行办理,然后就可以乘坐景区内的游览车,前往入住酒店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前往西栅游客服务中心呢?(一)我们是自驾游,应该如何停车?乌镇景区周边有几个统一管理的停车场,收费比较合理:西栅1号停车场,占地总面积35000多平方米,小车位280个,大车位86个,整个停车场分东、南、北三座大门(东、南为入口,北门为出口),采取车牌识别电子收费。
三农村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指南

三农村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指南第1章引言 (4)1.1 三农村旅游业发展背景 (4)1.2 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4)第2章农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概述 (4)2.1 服务质量概念与构成 (4)2.2 农村旅游服务质量特点 (5)2.3 服务质量管理策略 (5)第3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5)3.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5)3.1.1 旅游资源分类 (6)3.1.2 旅游资源评价 (6)3.2 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6)3.2.1 旅游产品设计原则 (6)3.2.2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6)3.3 旅游线路规划与优化 (6)3.3.1 旅游线路规划原则 (7)3.3.2 旅游线路优化策略 (7)第4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7)4.1 交通设施改善 (7)4.2 住宿设施提升 (7)4.3 餐饮设施优化 (7)4.4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8)第5章旅游信息化建设 (8)5.1 旅游信息化概述 (8)5.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8)5.3 旅游信息平台搭建与运营 (8)5.4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 (9)第6章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9)6.1 旅游市场分析 (9)6.1.1 市场需求分析 (9)6.1.2 竞争态势分析 (9)6.1.3 消费者行为分析 (10)6.2 旅游品牌塑造 (10)6.2.1 品牌定位 (10)6.2.2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10)6.2.3 品牌传播 (10)6.3 旅游促销与推广 (10)6.3.1 促销策略制定 (10)6.3.2 推广渠道拓展 (10)6.3.3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10)6.4 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10)6.4.2 市场定位 (10)6.4.3 营销策略实施 (10)第7章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提升 (11)7.1 服务人员选拔与培训 (11)7.2 服务技能与礼仪规范 (11)7.3 服务态度与沟通能力 (11)7.4 服务人员激励机制 (11)第8章旅游安全与环境卫生管理 (12)8.1 旅游安全管理策略 (12)8.1.1 安全风险评估:对农村旅游活动中的潜在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预防,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乡村旅游服务规范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T XXXX.2—XXXX乡村旅游服务规范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送审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为规范我省乡村旅游服务,提升乡村旅游质量,为乡村旅游者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服务,促进我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山东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山东大学旅游系。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冲、于凤贵、王明波、王晨光、孔榕榕、殷文彬、周玥、付学申、孟大乾。
乡村旅游服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游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以及有关言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乡村旅游服务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5624.1-1995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15971-1995 导游服务质量DB37/T 1671-2010 山东省好客人家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乡村旅游指以农民(渔民等)为经营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游客观光、游览、体验、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度假、健身、养生、购物等需求的旅游业态。
3.2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主要指在各类乡村旅游经营服务实体中,为乡村旅游游客提供服务的专职或兼职从业人员。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DB33/T589—2005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游点的硬件设施、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乡村地区农业和农村旅游或从事农村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各类经营主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17217-1998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idtISO9004.2:1991)3.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3.1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点是指以具有一定数量的规模且地理较为集中的乡村房屋建筑设施和农民(渔民)家庭为接收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农民(渔民)生产、生活等资源,以农业(渔业)体验为特色的吃农家(渔家)饭、住农家(渔家)屋、干农家(渔家)活、享受环境和生活的乡村旅游活动点(区)。
4.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及标志4.1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根据乡村旅游点的设施建设与服务要求,可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乡村旅游点质量与服务水平越高。
4.2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的依据与方法乡村旅游点的等级评定,依据乡村旅游点的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服务管理等软硬件水平进行评分确定。
乡村旅游点的等级评定,应由当地乡镇、村(行政村、自然村)或农家联合体等集体性单位组织提出,由浙江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负责评定、实施与管理。
4.3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符号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用金色向日葵表示,用一颗向日葵表示一星级,两颗向日葵表示二星级,三颗向日葵表示三星级。
5.总则5.1基本要求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安全标准及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设施齐备、安全有序、卫生达标和服务规范。
三农村旅游产品开发指南

三农村旅游产品开发指南第1章三农与乡村旅游概述 (3)1.1 三农问题背景 (3)1.2 乡村旅游发展意义 (3)1.3 三农村旅游市场分析 (3)第2章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 (4)2.1 旅游产品类型 (4)2.2 产品设计与创新 (4)2.3 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定位 (5)第3章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 (5)3.1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估 (5)3.1.1 旅游资源分类 (5)3.1.2 调查方法 (5)3.1.3 评估指标体系 (5)3.1.4 评估方法 (6)3.2 资源整合策略 (6)3.2.1 确定开发主题 (6)3.2.2 空间布局优化 (6)3.2.3 产业链延伸 (6)3.2.4 跨区域合作 (6)3.3 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6)3.3.1 保护优先 (6)3.3.2 传承文化 (6)3.3.3 提升品质 (6)3.3.4 精准营销 (7)3.3.5 社区参与 (7)第4章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7)4.1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7)4.2 营销渠道与推广方式 (7)4.3 品牌建设与传播 (8)第5章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8)5.1 交通与住宿设施 (8)5.1.1 交通设施 (8)5.1.2 住宿设施 (8)5.2 餐饮与购物服务 (9)5.2.1 餐饮服务 (9)5.2.2 购物服务 (9)5.3 导游与安全保障 (9)5.3.1 导游服务 (9)5.3.2 安全保障 (9)第6章农村旅游产品创新与拓展 (9)6.1 休闲农业与体验式旅游 (9)6.1.1 农业观光游 (10)6.1.2 农事体验游 (10)6.1.3 乡村民宿游 (10)6.2 生态旅游与绿色旅游 (10)6.2.1 生态徒步游 (10)6.2.2 绿色骑行游 (10)6.2.3 生态科普游 (10)6.3 文化旅游与民俗旅游 (10)6.3.1 文化体验游 (10)6.3.2 民俗节庆游 (11)6.3.3 红色旅游 (11)第7章社区参与与扶贫开发 (11)7.1 社区参与模式与机制 (11)7.1.1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背景与意义 (11)7.1.2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模式 (11)7.1.3 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 (11)7.2 扶贫开发策略与途径 (11)7.2.1 扶贫开发目标与原则 (12)7.2.2 扶贫开发策略 (12)7.2.3 扶贫开发途径 (12)7.3 旅游扶贫案例分享 (12)7.3.1 案例一:某贫困山区依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12)7.3.2 案例二:某民族地区通过旅游扶贫,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居民收入; . 127.3.3 案例三:某革命老区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扶贫,助力贫困群众增收。
乡村旅游(农家乐)服务指南--1至2部分

餐厅设
计“4 标准”
厨房墙面应 装饰
2、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餐厅
餐厅场地布置要令人有温 馨、愉悦、自在的感受, 桌椅等的定制要人性化
用餐区的地板、桌椅及墙 壁、天花板、灯饰、门窗
要保持清洁
餐厅内部布置尽量运用农 业及乡村特色物品装饰
餐厅无论采自然光还是借 助灯光,都要有明亮舒适
的感觉
餐厅出入口根据餐厅主题 或当地乡土特色来布置
设置在游憩区外围,避免与游乐活动冲突
乡村 旅舍 设计 “6” 注意
1、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旅舍
装饰的乡村情趣 住宿的本土特色
旅舍建筑的乡土味
乡土 味的 营造
2、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餐厅
切配区 烹调加工区
粗加工区
餐厅“4 分区”
就餐区
2、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餐厅
排烟设施要 消防设施要
达标
齐备
整体布局要 合理
1、资金多少定规模
限类型 2、资源种类
乡村 旅游
• 自然资源型 • 人文资源型 • 社会资源型 • 资源复合型
具体 包括
• 自然景观 • 农事活动 • 乡村聚落 • 乡下生活 • 农业生态 • 农业收获 • 农村习俗 • 传统节庆
限类型 2、资源种类
如以人文资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可分为四大类:
主动迎送客人 主动介绍服务项目 主动向客人打招呼、问好 主动为客人接递钥匙、开门
主动为客人引路 主动为客人送茶 主动为客人续水和补充用品 主动照顾老、弱、病、残客人 主动为客人提拿行李 主动征求客人意见
3、乡村旅游住宿质量管理
(1)乡村旅游住宿服务基本原则——“五不可”
不可使用客房的电话和电器 不可翻看客人的物品、书报、杂志等 不可拿客人的烟、小食品 不可与客人争吵 不可偷拿客人的钱物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1.范畴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行点的硬件设施、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的差不多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乡村地区农业和农村旅行或从事农村旅行服务与经营治理的各类经营主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17217-1998 都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9004.2-1994 质量治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idtISO9004.2:1991)3.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纳下列定义和术语3.1乡村旅行点乡村旅行点是指以具有一定数量的规模且地理较为集中的乡村房屋建筑设施和农民(渔民)家庭为接收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农民(渔民)生产、生活等资源,以农业(渔业)体验为特色的吃农家(渔家)饭、住农家(渔家)屋、干农家(渔家)活、享受环境和生活的乡村旅行活动点(区)。
4.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及标志4.1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按照乡村旅行点的设施建设与服务要求,可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乡村旅行点质量与服务水平越高。
4.2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的依据与方法乡村旅行点的等级评定,依据乡村旅行点的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环境爱护和服务治理等软硬件水平进行评分确定。
乡村旅行点的等级评定,应由当地乡镇、村(行政村、自然村)或农家联合体等集体性单位组织提出,由浙江省旅行标准化技术委员负责评定、实施与治理。
4.3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符号乡村旅行点服务质量等级用金色向日葵表示,用一颗向日葵表示一星级,两颗向日葵表示二星级,三颗向日葵表示三星级。
乡村旅游点规章制度

乡村旅游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乡村旅游点管理,保障游客权益,提升乡村旅游体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乡村旅游点管理范围内的所有管理人员和游客。
第三条乡村旅游点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条乡村旅游点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保障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游客应当遵守乡村旅游点规定,维护乡村环境秩序。
第二章乡村旅游点管理第五条乡村旅游点管理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落实管理责任。
第六条乡村旅游点应当设立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七条乡村旅游点管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消防安全措施到位。
第八条乡村旅游点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九条乡村旅游点管理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十条乡村旅游点应当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丰富游客体验,推动当地文化传承。
第三章游客行为规范第十一条游客进入乡村旅游点应当遵守规定,购买门票,接受管理人员检查。
第十二条游客应当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得损坏公共设施,不得干扰其他游客正常参观。
第十三条游客应当保护乡村环境,不得乱扔垃圾,不得破坏植被。
第十四条游客应当自觉遵守管理人员引导,听从管理人员指挥,保障自身安全。
第十五条游客应当遵守乡村旅游点各项规定,接受管理人员治安检查。
第四章责任和处罚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游客,管理人员应当依法进行劝导,必要时制止其行为。
第十七条对于严重违规的游客,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其继续参观,甚至报警处理。
第十八条对于管理人员失职行为,有关责任人应当受到相应处理,确保乡村旅游点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对于乡村旅游点发生的事故,管理人员应当第一时间组织抢救,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乡村旅游点管理机构所有。
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二条本规章制度如有修订,应当经乡村旅游点管理机构审批后实施。
吉林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吉林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深入贯彻我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旅游相关政策,实现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发展目标,构建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实施,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制定本指南。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旅游强省战略,践行《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吉林省标准化发展纲要》为指导,以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为抓手,构建符合吉林特色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提高乡村旅游标准化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强化服务管理,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吉林样板”,彰显在全国乡村旅游标准化推进的示范应用。
二、基本原则根据《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6-2018)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原则,结合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原则。
1.高位统筹,系统协调全面把握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及乡村旅游标准实施情况,政府统筹行业、企业、协会、高校多方力量,科学划分乡村旅游发展重点领域及标准体系框架,形成层次分明、衔接配套、协调互补的有机整体。
2.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为最终目标,以满足游客需求为根本宗旨,构建符合乡村旅游产业特征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提升标准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贡献。
3.重点突破,瞄准前沿充分了解全国和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态势,把握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了解乡村旅游发展中标准应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科学研判,重点突破,构建具有前瞻性的标准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吉林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应当充分反映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的需求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展开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尽量体现地方特色。
也就是说,从标准体系所覆盖专业领域的确定,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到最终技术标准的筛选,始终从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地方性原则。
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上)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8月刊特 别 关 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上)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共有33个部门参与实施。
《方案》提出,到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制修订农业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升,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30个。
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制修订一批乡村建设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国家层面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
标准化示范作用显著增强。
创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深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300个。
《方案》部署了11项重点任务。
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部署了夯实保障粮食安全标准基础、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4项任务,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聚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部署了强化乡村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强化乡村公共服务标准支撑3项任务,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部署了巩固提升防返贫工作标准化水平等任务,助力防止规模性返贫。
聚焦提升标准实施水平,部署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和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标准化国际合作3项任务,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标准化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有关部署,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制定本行动方案。
浙江地方标准《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

浙江地方标准《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浙江地方标准:《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浙江省,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7.07•【字号】渝府办发〔2016〕127号•【施行日期】2016.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渝府办发〔2016〕12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减贫困、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全市大乡村、大田园、大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山水重庆、美丽乡村”主题,打造“巴渝人家、梦里老家”品牌,坚持生态为先、保护为重、乡土为根、农业为基、文化为魂、以人为本、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核心在消费、关键在创新、宗旨在满意的方针,以把旅游业打造成综合性支柱产业、把重庆建设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整合资源,丰富业态,融合发展,推进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乡村生活体验转型升级,以游兴村,以游强镇,以游富民,促进乡村生产发展、生态优化、生活富裕,把乡村旅游业培育成我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特色产业和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完善投融资体制和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互利共赢。
――以农为本,融合发展。
坚持依靠“三农”、为了“三农”,用建设景区的理念来建设农村,用经营旅游的思路来经营农业,实现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依托资源禀赋和文化创意,大力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做到“一县一品牌、一镇一特色、一村一景区”,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方案

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4)1.3 适用范围 (5)二、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概述 (6)2.1 旅游景区物业特点 (7)2.2 物业管理目标 (9)2.3 物业管理服务内容 (10)三、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0)3.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11)3.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12)3.3 质量管理体系检查与改进 (13)四、旅游景区物业设施设备管理 (14)4.1 设施设备管理原则 (16)4.2 设施设备维护保养 (16)4.3 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18)4.4 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19)五、旅游景区环境卫生管理 (20)5.1 环境卫生管理标准 (21)5.2 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22)5.3 环境卫生设施配置 (22)六、旅游景区绿化养护管理 (23)6.1 绿化养护管理原则 (24)6.2 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 (25)6.3 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 (27)6.4 绿化环境美化 (28)七、旅游景区公共秩序维护 (29)7.1 公共秩序维护目标 (30)7.2 公共秩序维护措施 (31)7.3 安全防范系统建设 (32)八、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 (32)8.1 客户关系建立与维护 (34)8.2 客户服务与投诉处理 (34)8.3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36)九、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创新与科技应用 (37)9.1 物联网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38)9.2 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 (39)9.3 新型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探索 (40)十、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41)10.1 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 (42)10.2 人才选拔与培训 (43)10.3 人才激励与职业发展 (44)十一、旅游景区物业管理服务评价与改进 (45)1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6)11.2 评价方法与流程 (48)11.3 评价结果反馈与改进 (49)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_江苏省乡

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旅游建设,规乡村旅游点的服务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的旅游享受和旅游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工农业旅游示点检查标准(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乡村旅游实际情况,借鉴省外有关乡村旅游标准的素材,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
本标准由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围本标准规定了省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服务活动。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 9663 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6766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的要求GB/T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GB/T15971 导游服务质量GB/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指南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指南第1章引言 (3)1.1 乡村旅游概述 (3)1.2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 (4)1.3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与趋势 (4)第2章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估 (4)2.1 资源调查方法 (4)2.1.1 实地考察法 (4)2.1.2 文献资料法 (5)2.1.3 问卷调查法 (5)2.1.4 深度访谈法 (5)2.2 资源评估指标体系 (5)2.2.1 自然景观资源评估指标 (5)2.2.2 人文景观资源评估指标 (5)2.2.3 农业特色资源评估指标 (5)2.2.4 旅游基础设施评估指标 (5)2.3 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6)2.3.1 生态休闲旅游 (6)2.3.2 文化体验旅游 (6)2.3.3 农业观光旅游 (6)2.3.4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6)第3章乡村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 (6)3.1 市场需求分析 (6)3.1.1 旅游消费趋势 (6)3.1.2 乡村旅游需求特点 (6)3.1.3 消费者偏好 (7)3.2 目标市场定位 (7)3.2.1 地理市场定位 (7)3.2.2 客户群体定位 (7)3.2.3 产品类型定位 (7)3.3 市场竞争分析 (7)3.3.1 竞争对手分析 (8)3.3.2 竞争优势分析 (8)3.3.3 市场机会与威胁分析 (8)第4章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 (8)4.1 产品设计原则 (8)4.2 产品类型与特点 (8)4.3 产品创新策略 (9)第5章乡村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9)5.1 营销组合策略 (9)5.1.1 产品策略 (9)5.1.2 价格策略 (9)5.1.3 渠道策略 (9)5.1.4 促销策略 (9)5.2 网络营销策略 (10)5.2.1 搜索引擎优化(SEO) (10)5.2.2 社交媒体营销 (10)5.2.3 在线广告投放 (10)5.2.4 网络口碑营销 (10)5.3 品牌建设与推广 (10)5.3.1 品牌定位 (10)5.3.2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S) (10)5.3.3 品牌传播 (10)5.3.4 品牌维护 (10)第6章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10)6.1 交通设施建设 (10)6.2 餐饮住宿设施 (11)6.3 休闲娱乐设施 (11)第7章乡村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1)7.1 环境保护意识 (11)7.1.1 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环保意识 (11)7.1.2 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11)7.2 环境影响评价 (11)7.2.1 乡村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识别 (11)7.2.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流程 (11)7.2.3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 (11)7.3 可持续发展策略 (12)7.3.1 合理规划乡村旅游资源 (12)7.3.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12)7.3.3 推广绿色旅游产品 (12)7.3.4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12)7.3.5 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 (12)7.3.6 促进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 (12)第8章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 (12)8.1 服务质量管理原则 (12)8.1.1 以人为本原则:乡村旅游服务应以游客需求为核心,关注游客体验,尊重游客个性,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三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操作指南

三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操作指南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4)第2章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概述 (4)2.1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 (4)2.2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4)2.3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4)第3章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 (5)3.1 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的设计理念 (5)3.2 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框架结构 (5)3.3 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 (5)第4章农业生产性服务 (6)4.1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 (6)4.1.1 服务内容 (6)4.1.2 服务流程 (6)4.1.3 服务要求 (6)4.2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7)4.2.1 服务内容 (7)4.2.2 服务流程 (7)4.2.3 服务要求 (7)4.3 农业生产性金融服务 (7)4.3.1 服务内容 (7)4.3.2 服务流程 (7)4.3.3 服务要求 (8)第5章农村生活性服务 (8)5.1 农村教育医疗服务 (8)5.1.1 教育服务 (8)5.1.2 医疗服务 (8)5.2 农村文化娱乐服务 (8)5.2.1 文化服务 (8)5.2.2 娱乐服务 (8)5.3 农村养老与家政服务 (9)5.3.1 养老服务 (9)5.3.2 家政服务 (9)第6章农村公共服务 (9)6.1 农村基础设施服务 (9)6.1.1 服务内容 (9)6.1.2 操作流程 (9)6.1.3 政策支持 (9)6.2 农村环境保护服务 (9)6.2.1 服务内容 (10)6.2.3 政策支持 (10)6.3 农村信息化服务 (10)6.3.1 服务内容 (10)6.3.2 操作流程 (10)6.3.3 政策支持 (10)第7章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10)7.1 社会化服务组织类型与功能 (10)7.1.1 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 (11)7.1.2 农村社会事业服务组织 (11)7.1.3 农村金融服务组织 (11)7.1.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组织 (11)7.2 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管理与运营 (11)7.2.1 组织架构 (11)7.2.2 人才队伍 (11)7.2.3 财务管理 (11)7.2.4 服务质量管理 (11)7.3 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11)7.3.1 政策支持 (12)7.3.2 资金投入 (12)7.3.3 技术支持 (12)7.3.4 宣传推广 (12)7.3.5 合作与交流 (12)第8章政策与法律保障 (12)8.1 农村社会化服务政策体系 (12)8.1.1 政策目标与原则 (12)8.1.2 政策内容与措施 (12)8.1.3 政策实施与评估 (12)8.2 农村社会化服务法律法规 (13)8.2.1 法律法规体系 (13)8.2.2 法律法规内容 (13)8.2.3 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 (13)8.3 农村社会化服务政策创新 (13)8.3.1 政策理念创新 (13)8.3.2 政策制度创新 (13)8.3.3 政策实施创新 (13)8.3.4 政策协调创新 (13)第9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13)9.1 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 (14)9.1.1 资金支持 (14)9.1.2 社会资本投入 (14)9.1.3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4)9.2 资金使用与监管 (14)9.2.1 资金使用原则 (14)9.3 财政支持政策与措施 (15)9.3.1 财政补贴政策 (15)9.3.2 税收优惠政策 (15)9.3.3 信贷支持政策 (15)9.3.4 人才支持政策 (15)9.3.5 激励与考核机制 (15)第10章实施与评估 (15)10.1 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推广与实施 (15)10.1.1 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概述 (15)10.1.2 推广策略与措施 (16)10.1.3 实施步骤与方法 (16)10.2 农村社会化服务绩效评估 (16)10.2.1 绩效评估原则与方法 (16)10.2.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6)10.2.3 评估流程与操作要点 (16)10.3 农村社会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策略 (16)10.3.1 政策与法规支持 (16)10.3.2 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16)10.3.3 创新服务模式与手段 (16)10.3.4 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 (16)10.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7)10.3.6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17)10.3.7 推进信息化建设 (17)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0145绿维文旅乡村旅游规划指南

0145绿维文旅乡村旅游规划指南乡村旅游规划指南引言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形式之一、随着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压力和污染的增加,人们对大自然和与大自然的亲近需求越来越高。
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纯净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规划指导,以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份乡村旅游规划指南,帮助地方政府和旅游从业者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规划。
一、目标与原则1.目标:乡村旅游规划的目标是打造精品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促进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原则:a.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规划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以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b.全面考虑原则:乡村旅游的规划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各个因素的平衡和协调。
c.公众参与原则:乡村旅游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需求,鼓励公众的参与和合作。
二、规划流程1.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目标乡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
分析数据,了解目标乡村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和重点。
2.品牌定位与差异化:根据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目标市场需求,确定乡村旅游的品牌定位,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
3.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根据目标乡村的资源情况,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策略,合理规划旅游景点的布局和开发步骤,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4.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根据乡村旅游的需求,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便利性,提升目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旅游体验。
5.宣传推广与市场营销:制定宣传推广策略,包括线上线下的宣传渠道和手段,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
同时,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监测与评估: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及时调整乡村旅游规划,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旅游发展指南

三农村旅游发展指南第一章引言 (3)1.1 农村旅游概述 (3)1.2 三农村旅游发展背景与意义 (3)第二章三农村旅游资源分析 (4)2.1 自然资源 (4)2.2 人文资源 (4)2.3 社会资源 (5)第三章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 (5)3.1 旅游市场分析 (5)3.1.1 市场现状 (5)3.1.2 市场发展趋势 (5)3.1.3 市场竞争态势 (5)3.2 目标市场定位 (6)3.2.1 城市居民 (6)3.2.2 企事业单位团队 (6)3.2.3 周边区域市场 (6)3.3 旅游产品定位 (6)3.3.1 产品特色 (6)3.3.2 产品结构 (6)3.3.3 产品品质 (6)3.3.4 产品创新 (6)第四章旅游规划与布局 (6)4.1 旅游空间布局 (6)4.1.1 空间结构 (6)4.1.2 空间分区 (7)4.1.3 空间组织 (7)4.2 旅游产品设计 (7)4.2.1 生态观光游 (7)4.2.2 民俗文化游 (7)4.2.3 农业体验游 (7)4.2.4 康养度假游 (7)4.3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7)4.3.1 交通规划 (7)4.3.2 住宿设施规划 (8)4.3.3 餐饮设施规划 (8)4.3.4 购物设施规划 (8)第五章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8)5.1 农业体验旅游 (8)5.2 生态观光旅游 (8)5.3 文化旅游 (9)5.4 康养旅游 (9)第六章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0)6.1 市场推广策略 (10)6.1.1 明确目标市场 (10)6.1.2 创新宣传手段 (10)6.1.3 深化合作与联盟 (10)6.1.4 提高服务质量 (10)6.2 品牌建设与传播 (10)6.2.1 塑造特色品牌 (10)6.2.2 举办特色活动 (10)6.2.3 建立品牌形象 (10)6.2.4 加强品牌传播 (10)6.3 网络营销策略 (10)6.3.1 优化网站和移动端平台 (10)6.3.2 开展搜索引擎营销 (11)6.3.3 创作优质内容 (11)6.3.4 利用社交媒体营销 (11)6.3.5 合作与推广 (11)第七章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 (11)7.1 服务质量管理 (11)7.1.1 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1)7.1.2 提高员工服务意识与技能 (11)7.1.3 游客满意度调查与反馈 (11)7.2 食宿管理 (11)7.2.1 食品安全管理 (11)7.2.2 住宿条件改善 (12)7.2.3 餐饮服务提升 (12)7.3 乡村旅游安全管理 (12)7.3.1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12)7.3.2 安全设施建设与维护 (12)7.3.3 应急预案与救援体系建设 (12)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2)8.1 生态环境保护 (12)8.1.1 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12)8.1.2 生态保护措施 (12)8.1.3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 (12)8.2 可持续发展策略 (13)8.2.1 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13)8.2.2 旅游产品创新与优化 (13)8.2.3 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13)8.3 环境教育与宣传 (13)8.3.1 环境教育体系建设 (13)8.3.2 环境宣传与普及 (13)8.3.3 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13)第九章社区参与与扶贫开发 (13)9.1 社区参与模式 (13)9.1.1 概述 (13)9.1.2 社区参与模式分类 (13)9.1.3 社区参与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14)9.2 扶贫开发策略 (14)9.2.1 概述 (14)9.2.2 扶贫开发策略类型 (14)9.2.3 扶贫开发策略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14)9.3 社区利益共享机制 (14)9.3.1 概述 (14)9.3.2 社区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 (14)9.3.3 社区利益共享机制的实施与优化 (14)第十章乡村旅游发展保障措施 (15)10.1 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15)10.2 资金投入与融资渠道 (15)10.3 人才培训与引进 (15)10.4 监督管理与评价机制 (15)第一章引言1.1 农村旅游概述农村旅游,顾名思义,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好
第二,保护好现场,尽快通知交警部门,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为122。
能停车
第三,迅速去村镇的旅游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做好游客的安抚工作。
第五,待事故原因查明后及时向游客交代,并向村镇旅游主管部门提交 整个事故的书面报告。
第六,自我保护要留心。
6、乡村旅游购物质量管理
第一,能卖啥
第二,如何卖
(1)田间地头的商品。
是保障 5、资金筹措
先估算
• 设施建设 • 客房装修 • 餐饮工具 • 游乐项目
后筹集
• 自有资金 • 筹集资金 • 银行贷款
定分配
• 开发建设资金 • 经营管理资金 • 服务配套资金 • 后备应急资金
需记牢 6、许可、手续
奠基础 7、从业人才
一 核心
“乡土 味”是
核心
舒适
两
自然
原则 参与
1、资金多少定规模
限类型 2、资源种类
乡村 旅游
• 自然资源型 • 人文资源型 • 社会资源型 • 资源复合型
具体 包括
• 自然景观 • 农事活动 • 乡村聚落 • 乡下生活 • 农业生态 • 农业收获 • 农村习俗 • 传统节庆
限类型 2、资源种类
如以人文资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可分为四大类:
(2)标识类别建设---①指引类。
5、分类设计与建设交通、标识与绿化设施
(2)标识类别建设---②说明类。
5、分类设计与建设交通、标识与绿化设施
(2)标识类别建设---③ 警示类。
5、分类设计与建设交通、标识与绿化设施
(3)绿化区域选择
绿化建设的地点
第一,乡村旅游 区内“不良景观”
处。
第二,入口处、 游线交汇处。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请 您
您好
谢谢
再见 对不
起
2、乡村旅游游览质量管理
2、乡村旅游游览质量管理
(2)导游服务“4”要求
①导游服务要规范、标准 ②知识储备“专而广” ③服务应规范化和个性化相结合 ④提供“合理而可能”的服务
2、乡村旅游游览质量管理
3、乡村旅游住宿质量管理
(1)乡村旅游住宿服务基本原则——“十主动”
厨房天花板距离地面应在 2.5 米以上,并选择能通风、 减少油脂、吸附湿气的材料
餐厅设计 6 注意
厨房排水沟的宽度应在 20 厘米以上,深度不少于 15 厘米,水沟尽量避免弯曲
有足够通风设备和采光,通 风排气口防止虫子、老鼠及
其它污染物
2、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餐厅
食品储存 完善,保 持新鲜度
饮用水的 卫生管理
导产品 3、市场状况
导产品 3、市场状况
乡村休闲旅游市场 乡村度假旅游市场 农业观光旅游市场 民俗体验旅游市场
导产品 3、市场状况
游客为什么来乡村? 哪些人会来乡村? 游客来乡村想体验啥? 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要求参考
导产品 3、市场状况
“门对门”竞争者 同行业竞争者 “替代品”竞争者
要早知 4、法规政策
•主要指环境污染。
1、自然性灾害预防与处理----面对灾害的行动
1、自然性灾害预防与处理----灾害发生后怎么办?
2、突发性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突发事故发生前的预防
①爱卫生、勤打扫。 ②保持食物的新鲜。 ③不要轻易产生纠纷。 ④时刻保持对游客安全的警惕。 ⑤成立突发事故处理小组。
⑥购买保险。 ⑦模拟训练。
注意策略
食物中毒 要快处理
把握细节
(3)如何 吃出卫生
遵守卫生 五个四
食品加工过 程“四保证”
餐具消毒 少不了
(4)如何 吃出品牌
立足 “乡土味”
推陈出新 很重要
宣传要广泛
浓厚 人情味
5、乡村旅游交通质量管理
(1)交通 要便利
(2)交通 要安全
可进入
第一,抢救伤员第一位,设法将受伤的游客送往离出事地点最近的医院 接受治疗,急救电话为120。
(1)分类营销
(2)培养口碑, 盯紧回头客。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1)服务质量“7”大评价标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规
安
态
可
可
服
名
范
全
度
接
靠
务
誉
化
性
和
近
性
补
和
和
行
性
和
救
可
技
为
和
忠
能
信
能
灵
诚
力
度
化
活
性
性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①鼓励和引导不满的游客投诉。
正
②旅游服务补救必须及时、迅速、有效。
确
“5”大
嘴勤 眼勤
手勤
腿勤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不讲粗话 不讲脏话
不讲讽刺话 不讲与服务无
关的话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蔑视语 否定语
顶撞语 烦躁语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客来有 欢迎声
客问有 应答声
工作失误 有道歉声
得到帮助 有致谢声
客人走时 有欢送声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问候用语 征求用语 致歉用语 致谢用语 尊称用语 道别用语
(1)盲目性削价竞争 (2)宣传与实际不相符性 (3)缺少时代和科学性 (4)缺少“主题”形象
2、“6”种营销渠道
(1)平面营销 (2)广播营销 (3)电视营销 (4)户外路牌营销 (5)手机短信营销 (6)网络营销
3、“2”项 营销重点
(1)分类营销
(2)培养口碑, 盯紧回头客。
3、“2”项 营销重点
砧板与器 皿的卫生
管理
器具统一 化
厨物管理 “5 措施”
废弃物及 厨余处理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装饰设施
服务设施
照明设施
“3”项游乐 基础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餐厅设 计6 要求
避免厨房嘈杂声与味道传 入到餐厅用餐区
2、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餐厅
厨房及餐厅地面用防滑材料铺满,以防滑耐用、无吸附 性及容易洗涤的材料铺设,铺设时注意斜度,一般为
1.5-2 厘米以上,以利于排水
厨房远离禽畜圈养、屠宰等区域 25 米以上,符合 防止环境污染的要求
厨房墙面满铺瓷砖(墙面瓷 砖高度不低于 1.5 米)
第三,主要游览 区。
5、分类设计与建设交通、标识与绿化设施
(3)绿化区域选择
绿化建设的地点
第一,乡村旅游 区内“不良景观”
处。
第二,入口处、 游线交汇处。
第三,主要游览 区。
5、分类设计与建设交通、标识与绿化设施
(3)绿化区域选择
绿化植物的选择
第一,以乡土植 物为首选。
第二,以园区的 空间功能选择植 物种类。
4、分类设计与建设厕所、垃圾、给水与污水处理设施
垃圾 处理
①集中处理,应予加盖 ②足够数量的垃圾桶 ③设置地点隐蔽 ④做好垃圾分类 ⑤废弃物储存容器应保持完好 ⑥废弃物在清除或存储期间,不得发生飞扬、逸散、渗出、污染地面或散发恶臭等情形 ⑦废弃物储存设施地面应坚固
4、分类设计与建设厕所、垃圾、给水与污水处理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3、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游乐设施
4、分类设计与建设厕所、垃圾、给水与污水处理设施
厕所 设计 6标准
①设于旅游景点下风处,以避免异味散布
②设于非主要景观的眺望范围内,以免影响 游客视觉感受
③有指示标志引导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3)乡村旅游服务基本原则 “三四五六十一”
文
三 轻
三 不 计 较
四 勤
四 不 讲
四 忌 语
五 声
六 礼 貌
明 礼 貌 十 一
字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走路 轻
说话 轻
操作 轻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不计较客人不美的语言 不计较客人急躁的态度
不计较个别客人无理的要求
1、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设置在游憩区外围,避免与游乐活动冲突
乡村 旅舍 设计 “6” 注意
1、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旅舍
装饰的乡村情趣 住宿的本土特色
旅舍建筑的乡土味
乡土 味的 营造
2、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餐厅
切配区 烹调加工区
粗加工区
餐厅“4 分区”
就餐区
2、分类设计与建设乡村餐厅
排烟设施要 消防设施要
达标
齐备
整体布局要 合理
主动迎送客人 主动介绍服务项目 主动向客人打招呼、问好 主动为客人接递钥匙、开门
主动为客人引路 主动为客人送茶 主动为客人续水和补充用品 主动照顾老、弱、病、残客人 主动为客人提拿行李 主动征求客人意见
3、乡村旅游住宿质量管理
(1)乡村旅游住宿服务基本原则——“五不可”
不可使用客房的电话和电器 不可翻看客人的物品、书报、杂志等 不可拿客人的烟、小食品 不可与客人争吵 不可偷拿客人的钱物
③让游客处于知情的状态。
面
补救措施 ④加强对员工服务补救的培训。
对
⑤对员工适度授权。
服
①承认游客投诉的事实。
务
②表示同情和歉意。
失
处理投诉 ③针对游客要求采取措施,要完全理解和明白游客为什么抱怨或投诉。
误
“6”原则 ④感谢游客的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