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
摘要:对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具有较强理论性而职业指向并不十分具体和明确的经济学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一直是个难题。
本文通过对现实的经济学人才需求特征和经济学学科特质的分析,提出了经济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并从课程结构的系统化、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化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
关键词:需求特征;学科特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
一、经济学专业的特质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科学的发展与学科的分类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
而本文所说的专业特质是指本专业有异于其他专业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具体体现为本专业的基本目标定位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
其中,专业的目标定位往往是综合考虑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该专业所对应的学科特点(包括学科的选择与组织)这两个方面的结果,而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大体由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来体现。
1.社会需求的现实特征
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及政府部门,但两者对毕业生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企业的现实需求角度,经济学专业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时被看成是没有专业的“万金油”。
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用人单位的“功利”,只是目前企业对经济以及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实主要集中在“显性”的或者说直接的实用价值方面。
一个可以想见也是自然的结果:经济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其他具有实用性专业的“替代品”。
于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文秘、对外贸易、金融等大经济类或管理类部门和岗位就成为他们主要的就业流向。
于是,掌握这些岗位要求所对应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也就成为企业对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非常现实的基本要求。
政府管理部门对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也具有较大的需求,要求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沟通能力等。
其实,国外的情况也大致相似。
例如:世界一流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专业
的本科毕业生,大约有3/4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其岗位也大致包括投资银行、企业投资顾问、企业银行业务等,这些岗位都比较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他的学生继续攻读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甚至医药学科的研究生。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则把学生的发展方向细分为六种类型:文科方向、工商经营方向、定量分析方向、国际经济方向、政府经济与规制方向、攻读经济学研究生方向,这也显然是要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
值得说明一点,在美国的大学中,往往没有设管理学本科专业,而攻读管理学硕士(尤其是MBA)等往往要先修经济学本科专业。
从这个角度上说,经济学专业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经济学思维逻辑为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为培养管理类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而存在的。
综合企业及政府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特征不难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要求明显呈现出了知识复合化、素质全面化、能力综合化的特征。
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比较厚实的经济学基础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也要具备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为支撑的专业能力结构。
2.学科特质
从一般意义上说,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经济学专业也必然要在根据社会的现实用人需求而确定专业培养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及其被教育对象的基本素质条件,在系列的学科门类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科作为专业的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的选择及其课程体系的设计其实也正是体现学校专业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学科选择上,既然被称为经济学专业,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所涵盖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必然是其选择的主要对象,而社会需求又决定着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部分二级学科知识也应该成为其选择的范围。
也就是说,经济学专业以经济学学科知识体现“专业性”,以管理学学科体现其“应用性”的。
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性”不但以其经济理论为基础,还体现在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应用的思想和工具等方面;而其“应用性”体现在以上述专业性为基础,以现实的经济及管理问题为分析对象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等方面。
经济学学科强调的是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
这种分析框架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它往往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分析工具。
“视角”是指从实际出发的看问题的角度,它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参照系”(或“基准点”)是指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点,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实;而“分析工具”是指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各种模型等工具。
经济学专业教育就是要学生从这三方面入手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理解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思维和工具,并以此框架来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
如果说经济学主要研究“为什么”,那么管理学则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管理学学科探讨的核心是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
协调等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因此,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管理素质训练,也应该围绕着这些方法和手段来展开。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均很强的学科,但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侧重点不是管理理论本身,而应该放在经济学知识、分析方法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以经济学分析框架和方法为基础的企业微观管理等方面上。
经济学学科强调的是“分析性”思维,而管理学学科强调的是“方法性”思维。
但是通过深入思考可以发现,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的学科特质,都决定着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以其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培育为根本归宿。
诚然,两者的创新能力指向及其培育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而创新教育的落脚点也会有所差异。
二、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教育的落脚点
经济学专业创新教育,就是要在考虑本专业特质的基础上,以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并落实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及其与管理学实用能力训练的有效结合”两个落脚点上。
1.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育
曼昆认为,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经济现象、思考现实经济问题并做出决策。
在面对某个具体问题时,掌握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会在头脑中首先把这个问题进行经济学的“格式化”,然后就运用那些已成套路的、规范的推理结构得出分析的结论。
这些套路或者推理结构具体反映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由于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具有高度规范性和一致性,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规范化的训练来获得。
这也恰恰可以成为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落脚点。
显然,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大多来源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因此,观察或调查研究理应成为经济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的获得来自于“程式化”的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各方面的有效训练。
具体可以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以及以经济现象为对象的实践教学等环节来达到训练的目的,以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经济学思维方式和管理学实用能力训练的有效结合
经济学思维和方法训练要为管理学实用能力训练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
这也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素质中最为突出的专业性内容。
鉴于目前一般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就业于管理岗位的现实,为了满足市场的这一显性需求,在强调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培育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经济学分析思维与它在管理学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训练的有效结合。
在我们的具体实践中,往往以具体的管理项目或者类似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竞赛平台为载体,在导师指导下,展开以下训练:第一,将经济学分析思维应用于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将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工具应用于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分析和经营决策。
作为微观经济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管理经济学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经济预测是其核心内容。
此外,对企业经营结果的分析也是经济学理论与管理学的结合点。
三、地方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培养模式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指的培养模式仅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经济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设计应该主要解决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及其合理拓展问题;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该主要解决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以及被相对虚化(或者说形式主义化)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任务不易兼容的矛盾;在运行机制上要解决其在性质上过于刚性从而效率不高等问题。
1.课程结构的系统化
由于社会对经济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广泛来自于金融、财政、政府机关、企业管理层、国际贸易等部门,在“需求导向”下,各地方高校也就自然将各种相对应的知识列于培养计划中,再加上经济学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庞大,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就越来越倾向于“大而全”。
教学实践中,考虑到这会导致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各高校又在“大而全”基础上设置了“专业方向课”模块。
但由于要兼顾“需求的广泛性”和“就业的针对性”,由“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方向课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就难免会出现顾“两头”而疏“中间”,甚至“两头”之间脱节而各自为政,形成了一个较为散乱的课程“体系”,缺少严密的逻辑联系。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把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解决上述问题的着眼点应该放在课程结构的系统化上。
也就是要在对经济学
人才需求市场细分并合理化办学定位的前提下,从社会对经济学人才需要出发,通过合理的专业定位,确定专业方向;再从专业方向培养的知识结构需要出发,回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知识结构,逆向梳理课程结构,构建兼顾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体系的课程体系:在照顾经济学核心课程合理设置的大背景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方向为特色的系统化的课程结构。
只有这样构建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公司经济和贸易经济为两个专业方向,将课程体系架构建立在以经济理论培养为基础,并分别具有实际的生产企业运营和贸易企业运作的战略分析能力的培养目标上,以此保证课程结构的系统化,并强化学生的职业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及其运行模式
事实上,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也包括其他经管类专业)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上确实面临着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的“扩招”主要面向经管类专业,导致经管类专业的“生师比”明显比其他理工科类专业高,班级的平均规模大致为理工科类专业的两倍,面对着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的客观事实,短期内,“大班制”教学组织形式似乎是其必然的选择:但是在另一方面,教学改革的目标已然指向了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水平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小班化”教学似乎又应该是其重要的实现手段。
两难下,只有采取局部改革的思路,即:以大班上课为基础,辅以高年级“导师制”以局部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这也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的选择。
然而,十余年来的实施效果其实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导师制效果的有效发挥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作为保证,但在实践中,本科生导师制大多流于形式。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自然就集中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深化本科生导师制这两个方面上。
我们对经济学专业导师制的数年探索实践证明,以现实经济问题为对象,由导师或者由数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为中心,带领其指导的学生开展调研和小组讨论的组织形式,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
这是一种兼顾“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并与“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有效结合的教育实现模式。
由于调研和小组讨论的问题指向明确,也有利于导师(组)在课堂教学上有很强的问题导向,反过来就间接推动了“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有效推行。
由于强调以“问题”或者“项目”为导向,并突出导师的协同作用,它实际上也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单纯以某一门课为对象的组织形式,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应用。
也有利于经济学思维方式的系统训练,以及经济学思维方式在管理学领域的有效应用的训练。
3.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化设计及其运行模式
从理论上说,实践教学环节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现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我国普通高校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践教学反而是我国高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最为薄弱的部分。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大致由单项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内容组成,普遍采用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载体。
其中,校内实习基地基本上用于解决课程实习、专业操作技能训练等单项实践教学的内容;而校外实习基地则主要用于认识性实习等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
就目前状况而言,单向实践教学内容各自为政、综合性实践教学目的性指向不明确是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单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并与综合实践教学内容相衔接。
而系统设计的落脚点必须指向综合分析能力提升的目标。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依然可以突出与前述学科特质相关的两条脉络线:一是经济学分析能力培养的主线;二是经济学在管理中应用能力训练的副线。
当然,我们也应该尽量将它们整合在一个目标任务系统中。
作为主线的经济学分析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就是要突出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系统化应用设计。
目前,这方面的训练主要体现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所对应的分析软件的掌握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兴趣不浓、训练没有针对性等(这也导致即使拥有系统性设计方案,也没有办法获得应有的成效)。
而作为副线的经济学在管理中应用的能力训练,也是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市场环境分析和企业经营状况及其运作结果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上。
具体的运作模式,可以采用“以学生科研能力训练为主线,以导师(组)制为载体、构建和利用各类平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基本思路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刘志彪,王国生.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1999(12)
[2]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