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亦舒早期作品塑造的悲剧人物
亦舒《喜宝》读后感6篇
亦舒《喜宝》读后感6篇亦舒《喜宝》读后感1喜宝一个剑桥的女高材生,坐飞机偶遇一位富家千金,因此结识了这位千金的富翁父亲。
在理想与金钱面前,喜宝选择了金钱,于是她依附上了那个富翁做了他的情妇,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金钱,喜宝就是这样一个活在现实社会的一个现实的女孩,可当一切繁华握在她的手中,精神却因此变得空虚,陪伴她的从此是寂寞。
但姜喜宝就是姜喜宝,虽然想得到很多的爱,即使没有爱,她想,得到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两者都没有,就让自己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那样自己也并不贫乏。
就人物而言,我很喜欢喜宝,率真直爽坦诚,敢说敢做敢当,又美貌聪慧。
因为贫穷,她没有放弃掉自己身边追求金钱的任何机会,哪怕牺牲掉自己的自由和自尊!这点又感觉她真的很可悲,不知道是对喜宝表示同情还是怜悯。
但做女人我还是愿做像她所说的那样,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幅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完又试,却没人买,侍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这是喜宝作为女人的一番感悟,也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之一。
从喜宝的故事里,我懂得了女人一定要自强自立靠自己,不要依附于任何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坚强真实的活着。
人生下来其实并不复杂,只是长大后把它复杂化了,在追逐名誉利益的同时我们失去了原本的纯净,享受喜悦与快乐时,忽视了别人的痛苦与怜悯。
惟有喜宝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和历练,能够站在不同的人群坚守自己的立场,懂得最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亦舒《喜宝》读后感2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看完了亦舒的经典小说《喜宝》。
昨天晚上在手机上看得眼睛花,下班的时候一边走一边看,终于看完了!喜宝真的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人,就像一株长在石缝中的花,奋力挣扎着生活。
在这不长篇小说里,我感觉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句话:“我要很多很多的爱。
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喜宝从小就生活在很清贫的家庭里,妈妈要上班,爸爸不成器,大过年得都跑来找妈妈拿钱。
喜宝好不容易靠着唐人街开餐馆的韩国泰付学费到剑桥念书。
浅谈亦舒小说和琼瑶小说女主角之间的差异
浅谈亦舒小说和琼瑶小说女主角之间的差异浅谈亦舒小说和琼瑶小说女主角之间的差异摘要:亦舒和琼瑶同为华人世界最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但她们作品风格迥异,尤其是在对女主角的塑造上。
亦舒的女主角都是独立坚强、富有个性的,思想更偏向女权主义;而琼瑶的女主角则是中国传统女子形象,端庄贤淑、温柔柔弱,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而且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爱情而活。
亦舒和琼瑶小说的女主角在爱情观念和个性思想上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将在本文剖析两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亦舒小说琼瑶小说女主角差异亦舒和琼瑶同为华人世界最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
言情小说是指讲述男女之间爱情的小说,既然是言情小说,总少不了才子佳人、俊男美女。
也许是因为女作家的缘故,亦舒和琼瑶的小说中女主角都比较出彩,让人印象深刻,很多成为经典形象,而男主角则更多处于陪衬地位,因此有了“亦舒女郎”和“琼瑶女郎”这两个专有名词,笔者在本文要探讨的即是亦舒的女主角与琼瑶的女主角的之间的差异。
亦舒和琼瑶是同一个时代同时走红的言情小说作家,有人说“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两人都同时创作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作品。
亦舒和琼瑶的作品,世人已多有评论,喜欢谁纯属个人喜好,很难说孰优孰劣。
以客观的角度来评判,我们只能通过作品对比看出她们的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区别,毕竟言情小说的核心在于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因此我们探究亦舒的女主角和琼瑶的女主角的区别基本上也就可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亦舒的女主角和琼瑶的女主角爱情观念的区别爱情是言情小说的核心,对于爱情的描写可以看出作家的爱情观念。
有人说,“如果说琼瑶小说是写给萝莉看的,那么亦舒小说则是写给假小子看的。
与琼瑶小说中高大完美、给女人带来幸福的男主角相比,亦舒笔下的男人大多令人失望,仅《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就有如下数类:多年来老实正经、勤奋向上的丈夫,忽然发现了真我,发现了激情,死心塌地要随女演员去过全新生活,全不顾妻儿的感受;在公司窝窝囊囊地混了半辈子的男同事,打着“我老婆一点儿也不理解我”的旗号向单身女人讨便宜;20多岁的男孩子,大学刚毕业,却想在成熟女人身上寻找经验及安慰;文雅体贴、热爱艺术、知情识趣的合伙人,却是个同性恋者;试探几招一看不行立即出言不逊、转舵而走的洋鬼子……当然,他们并不坏,正如张爱玲说过的,“不过是个男人”。
浅析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浅析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命运摘要:作为“香港三大奇迹”之一的亦舒,她的言情小说显得与众不同,她以爱情故事为载体,主要书写香港社会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都市生活①。
这些女性的命运道路曲折多变,在命运所带来的痛苦和快乐中,她们徘徊失落过,但她们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独立自强的精神,使她们在进行人生抉择时遵从内心。
在她们的命运道路中体现着对事业的追求,生活的永不言败和坚韧的精神以及女性的主体地位,将给当代女性一些人生启迪。
关键词:亦舒女性命运社会世态个人经历写作艺术①范岩.论亦舒的小说创作[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Abstract: As one of the "Hong Kong three big miracle" Yi Shu, her romantic novels is different, she to love story as the carrier, mainly writing city life of Hong Kong Society of middle-class educated women. These women's fate road twists and turns of the ever-changing, in the fate brings pain and pleasure, they wander lost, but they have strongself-esteem and self-reliance spirit, so that they in the choice of life follow your heart. In their path of destiny embodies the pursuit of the cause, life never surrendering and tenacious spirit and female subjectivity, to contemporary female life inspiration.Key words: Yi Shu; female destiny; social background; personal experience; art of writ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目录.............................................................. I II 引言. (1)一、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2)1、新时代下,坚强独立的打拼生涯 (2)2、不劳而获,贪恋富足生活 (2)3、走出传统家庭,重获新生 (3)二、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命运的现实思考 (4)1、女性命运背后的社会世态 (4)2、个人经历对女性命运安排的影响 (4)三、亦舒小说的写作艺术 (5)1、语言上的雅俗共赏: (5)2、意境中的虚实结合: (6)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亦舒小说》读后感
《亦舒小说》读后感亦舒,一个让人心生敬畏的名字,一个让人沉醉的文学世界。
她的小说,如同一杯清茶,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
在阅读《亦舒小说》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怀抱中,感受着作者那颗温柔的心。
她的文字,简洁而精致,每一个字句都透露着深深的情感。
无论是描述爱情、友情,还是描绘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般舒适。
亦舒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令人难忘的。
他们或许是我们身边的朋友,或许是我们曾经遇到过的陌生人,但他们的故事却让人感同身受。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生活的种种无奈和坚强。
在《亦舒小说》中,我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她用文字温暖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安慰和依靠。
她的作品,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
读完《亦舒小说》,我不禁感叹: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原来文字可以如此动人。
亦舒,她用自己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世界,让我们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或许,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总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亦舒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找到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她的文字,如同一剂良药,治愈了我们内心的创伤,让我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亦舒的小说如同一股清流,让我们在疲惫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她的作品,如同一首美妙的乐曲,让我们在心灵深处荡起涟漪,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读完《亦舒小说》,我仿佛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看到了人性的真实和美好。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用他们的文字,温暖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亦舒,她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心生敬畏的存在,一个让人沉醉的文学天才。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生活的现实,无法避免困难和挫折的到来,但在亦舒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找到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她的文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了希望和勇气。
玫瑰的美丽与哀愁
玫瑰的美丽与哀愁作者:王婷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7期摘要:《玫瑰的故事》是亦舒的早期经典之作,倪匡曾说这是一部“情爱宝鉴”,书中所写的是亦舒一贯关心的不同的人对待爱情的态度。
其中,书中所塑造的传奇女主角黄玫瑰是亦舒此后一众作品中女主角的雏形,美丽出众的外表以及对爱情近乎执拗的追寻,使得她的故事美丽而充满哀愁。
关键词:亦舒;玫瑰的故事;女性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21-02亦舒善讲故事,尤其是善讲香港女人的故事,善写有故事的香港女人,她小说中的女主角几乎都是开在香港社会里的奇葩。
或如《我的前半生》因离婚而蜕变成为职业新女性的子君;或如《喜宝》中因贫穷而将自己卖于七十老翁做情妇的剑桥女大学生姜喜宝;或如《她比烟花寂寞》中为隐藏自己过去而改名换姓的女明星姚晶。
《玫瑰的故事》中的女主角黄玫瑰,就是这么一朵在香港社会常开不败的娇艳玫瑰,她是亦舒笔下众多女主角的代表,不但拥有异常美丽的容貌,同时还表现出了对爱情的执着渴望和追寻,然而香港社会的现实以及男性的自私怯弱,让玫瑰对爱情的追寻不断失落、充满哀愁。
作为亦舒的早期作品,《玫瑰的故事》采用了与其他作品不同的男性视角作为故事的叙述视角,通过男性的眼光,引出了玫瑰一次次出场,而亦舒对于玫瑰每次出场的细致描述,让主人公玫瑰那令人惊艳的美丽一次次震撼着书中男性叙述者和读者的神经。
第一个故事的叙述者是黄玫瑰的大哥黄振华,透过他的视角,读者看到的玫瑰是“蔷薇色的皮肤,圆眼睛,左边脸颊上一颗蓝痣,长腿,结实的胸脯,并且非常的活泼开朗”,像一朵刚刚绽放的玫瑰一般拥有娇艳欲滴的美丽。
这一阶段的玫瑰由青涩而渐渐成熟,并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爱情,这次爱情的受挫让玫瑰沉寂许久。
在第二段故事里,故事的叙述者变成玫瑰的仰慕者溥家敏,他初见玫瑰时就为之震惊“我相信我的嘴巴一定张得大大的合不拢,因为我一向不迷信美女,认为女人得以气质取胜,可是见到门内站的这个女人,我却惊艳,不能自恃。
浅谈亦舒《喜宝》
目录摘要…………………………………………………………………….. 第一章姜喜宝的形象…………………………………………………1、剑桥高材生形象…………………………………………………2、堕落的情妇形象…………………………………………………3、仇富与拜金,善与恶的矛盾形象………………………………第二章姜喜宝关于爱情与金钱的选择………………………………1、姜喜宝的爱情……………………………………………………2、姜喜宝的选择:金钱高于爱情…………………………………3、选择金钱的原因…………………………………………………(1)家庭原因……………………………………………………..(2)社会原因……………………………………………………..(3)自身原因…………………………………………………….. 第三章姜喜宝的命运…………………………………………………1、姜喜宝的悲剧命运………………………………………………2、姜喜宝给我们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浅谈亦舒作品《喜宝》中姜喜宝的命运选择摘要亦舒是我最喜爱的女作家之一,她笔下的爱情往往含着太多人生的无奈与凄楚,字里行间处处萦绕着一种随着岁月流逝而来的淡淡失落心情,无一不带给我心灵的震撼。
《喜宝》是亦舒的经典作,小说描述了一个出身微寒21岁的剑桥高材生姜喜宝偶然结识了富家女勖聪慧,并成功地吸引了勖氏父子,却反其道地选择了年过花甲却仍具魅力的富商勖存姿,从此改变了命运轨迹。
姜喜宝在做了勖存姿的情妇后,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久而久之她感到了心灵上的煎熬,心理上的空虚,她开始想逃离,却无力反抗。
在勖存姿死了以后,她得到了一笔巨大财富,却失去了亲情、青春与爱情。
整部作品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我想要很多很多爱。
论亦舒《玫瑰的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论亦舒《玫瑰的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亦舒的《玫瑰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性格迥异、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爱情、婚姻、事业和自我认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挣扎与成长。
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揭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困境与抉择,以及她们对真爱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
玫瑰,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拥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这既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
玫瑰的美让无数男人为之倾倒,却也让她在爱情的道路上历经坎坷。
她天真浪漫,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渴望,然而,她的爱情观却十分纯粹和理想化。
她追求的是那种刻骨铭心、生死相依的爱情,容不得半点杂质。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使她在面对一次次的感情挫折时,依然能够勇敢地去爱,去追求。
少女时期的玫瑰,爱上了庄国栋。
庄国栋是一个风度翩翩、事业有成的男人,但他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给予玫瑰承诺。
玫瑰为了他,不惜放弃一切,甚至变得卑微。
然而,最终庄国栋还是离开了她,这给玫瑰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但玫瑰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她依然相信爱情,依然在等待那个真正属于她的人。
后来,玫瑰遇到了溥家敏。
溥家敏年轻帅气,对玫瑰一往情深。
然而,玫瑰却发现自己对他只有感激和感动,并没有真正的爱情。
她果断地结束了这段感情,不愿意将就,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心。
这种对爱情的清醒和理智,让人敬佩。
在经历了多次感情的波折后,玫瑰终于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罗德庆爵士。
罗德庆爵士成熟稳重,对玫瑰呵护备至。
玫瑰在他的身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和温暖,她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然而,命运却再次跟她开了一个玩笑,罗德庆爵士因病离世,让玫瑰再次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玫瑰的一生,在爱情中起起伏伏,她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在追求爱情道路上的勇敢和坚定,也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无常和残酷。
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真爱的信念,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除了玫瑰,小说中还有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
比如苏更生,她是一个独立、坚强、聪明的女性。
母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_亦舒笔下母亲形象分析.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0.10odern chinese土地庙捐了门槛,就以为可在祭祀时“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了,谁知四婶见了她还是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语气中显然比先前更加严厉和不满。
结果,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猛然发现,自己的命运丝毫也没改变。
从“讪讪的缩了手”写到“受了炮烙似的缩手”,从“疑惑的走开”写到“失神的站着”,作者藉助细节强化,揭示卑怯人生的社会根源:祥林嫂的不幸也许更多的不是直接来自自身的遭遇,也不是直接来自上层统治阶级的压迫,而是来自鲁四老爷、四婶、柳妈这样一些封建卫道士和伪善者。
作者欲告诉人们,祥林嫂生活在这些人中间,其处境是多么可悲。
尤其像鲁四老爷、四婶、柳妈这样的伪善者,更易将祥林嫂推向苦难的深渊。
看来,妇女解放问题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将套在脖子上的精神枷锁解开就万事大吉,难的是不易铲除制造精神枷锁的环境和土壤。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短篇小说创作是很善于运用强化艺术技巧的。
只要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他总是将一个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感知觉和思维力集中于某个方面,哪怕是小小的细节也不断重复强调,以引起人们对其笔下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
事实也表明,强化思维不仅是鲁迅小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
这种技巧在他那里,既能深刻的刻画人物,巧妙的表达创作倾向,又能拓展读者的感受空间,提高读者的鉴赏力。
其短篇小说享有“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4] 的美称,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注释:[1]鲁迅:“文学的修养,决不能使人变成木石,所以文人还是人,既然还是人,他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
”(《鲁迅全集》卷六265页)鲁迅的创作正具有这一强烈的主体意识。
[2]这里只以《祝福》为例,其实鲁迅的其它小说如《孔乙己》、《风波》、《长明灯》、《示众》等也是很好的实例。
亦舒《伤城记》中家与城的形象
亦舒《伤城记》中家与城的形象作者:周陈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10期【摘要】香港作家亦舒的作品被认为是香港通俗小说的典范。
其作品《伤城记》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为时间背景,写出了当时香港人的心境与生活状态。
本文将分析《伤城记》中对于家与城的描写,并试图通过创作背景探讨作者在小说写作上的特点与局限。
【关键词】亦舒《伤城记》家与城亦舒1949年出生于上海,1952年即随父母移民香港。
她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但贯始至终的一件事是,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写作。
虽然移居加拿大,但香港,永远是她安身立命之地。
她的笑与泪、得与失,都同这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美丽与哀愁、喧嚣与落寞,因此,她的小说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着浓浓的“香港味”。
亦舒写的是“流行小说”“文艺小说”,但又超越了一般的流行小说。
因为亦舒“突破了言情小说写情而不言志的局限,剥去小说言情的外衣和通俗的形式,她有着比一般流行小说家‘多一点’的文学思考。
”一、《伤城记》中的“家与城”小说《伤城记》的时代背景设定在20世纪80年代末。
主人公陈之刚从英国毕业回港,在香港某公关公司觅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比她大一岁的哥哥陈知和她教育背景完全不同,在香港念中文大学,又在大专院校任教,是一位激进分子。
两兄妹一中一西,思想上很有距离。
两人的父亲陈开友在政府担任公务员,母亲季庄则是服装店的一名职员。
陈家人口多,三代同堂,三层高的老房子是祖父当年赚回来的家当,所以彼时祖父祖母也与儿孙同住。
除了陈家一家人,家里还住着陈之的舅舅——季庄的弟弟季力。
正当全家以为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时,那个六月之后,什么样的怪事都出来了。
整个香港似乎都陷入了莫名的恐慌之中。
不可避免地,这种恐慌也在陈家上下蔓延开来。
书中陈家发生的一切,其实就是作者想要极力表现的那个敏感时期全香港市民的众生相。
我们在这其中看到了各个阶层的缩影:年轻白领如陈之和她公司的同事,激进分子如陈知,政府公务人员如陈开友,从商经营者如季庄,早期的香港移民如陈开怀,见证香港发展历史的老者如陈家祖父母。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浅析亦舒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46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浅析亦舒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杨苏立 九江职业大学摘要:亦舒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都市女性心理、生理上的抗争与矛盾。
作者以其特立独行的女性主义意识抒写出时代女性内在感受,不沉湎于虚幻的爱情,反而揭示爱情的虚幻,使得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拥有了独具特色的鲜明形象。
关键词:亦舒;女性;形象每次阅读亦舒的小说,都会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坚强与勇敢。
亦舒小说最大的魅力所在:教你如何做一个坚强、独立,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性。
她笔下的女子:一种是冷暖自知,宠辱不惊,一种是轰轰烈烈,不留余地。
不管哪种,都具有典型的生活真实和艺术形象。
在亦舒的女性世界中,生活再不济,也有一丝自尊,有一种才华,有出众气质使人赏识。
她们虽然美丽,却从不以自己美丽为资本,自持自衿,遂心淡定。
这些女性,不神秘,也不遥远,就是你我和她,就在我们中间。
一、亦舒笔下的女性形象全景概貌亦舒迄今为止共创作了一百五十多部小说,其中包括九十多部中长篇小说。
作品的女主人公,多半是精明、世故、懂得进退的女人,早早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深情的女人,只以自爱自立为本。
在亦舒的《玫瑰的故事》里,有一句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我有什么要你原谅?”一个年近30的女人,能如此面对即将和她相伴一生的男人,无疑是她心理上和经济上的绝对独立。
还有《我们不是天使》里无奈成为他人的“红颜知己”的邱晴,《绝对是个梦》里的那名女记者程真,《迷迭香》的女导演余芒,最终与电影终身相伴,《承欢记》中的毛咏欣,《印度墨》中的刘印子,《西岸阳光充沛》中的汤宜家,她们都是这一类女子的代表。
这就是亦舒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一组鲜活的,充满正能量的女性形象。
在她的文字中,一直都认为,为爱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再美好的感情,如果不能应时应景,都会被毫不犹豫地舍弃。
当爱以生命和幸福为代价时,爱本身已无美丽可言。
再坎坷的爱,丰富的也是自己的生活。
二、亦舒笔下的典型女性形象分析(一)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以《喜宝》中的喜宝为例《喜宝》这部作品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地域风韵。
亦舒《独身女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亦舒《独身女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亦舒《独身女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亦舒,女,原名倪亦舒,笔名骆绛、玫瑰、梅阡、陆国、叽哩呱啦等。
2024年亦舒写的肉体读后感感
2024年亦舒写的肉体读后感感《肉体》是亦舒于2023年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展现了她在爱情与婚姻中的纠葛与追求。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受触动,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她像大多数人一样,渴望爱与婚姻,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她却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挫折。
她经历了一段段失败的婚姻和无望的恋情,也受到了外界的压力和批评。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持让人感到敬佩。
作者通过这个角色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要有坚持与勇气,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小说中重点描绘了主人公与男性之间复杂的关系。
作者尖锐地刻画了男性在爱情中的种种欲望和心理。
其中,有些男性对爱情的看法十分功利,他们只对女性的肉体感兴趣,而不注重感情的交流与沟通。
这种描绘引发了我对现实中的男女关系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很多男性的观念仍然扭曲,他们不尊重女性,对待感情不负责任。
这令我感到不安,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了女性在社会中需要为自己的权益奋斗的重要性。
再次,小说中的情节虽然发生在2023年,但是其中所揭示的一些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弱点依然与现实息息相关。
比如,小说中的角色对物质和地位的追求,以及对外界舆论的过度关注等问题,都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
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物欲和诱惑所迷惑,抓住真正重要的东西,追求内心真正的幸福。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对于小说整体风格的评价。
亦舒在《肉体》中采用了一种直接、露骨的语言风格,毫不避讳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欲望。
这种风格使得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读者很容易被故事所吸引,情节的发展也更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这种书写风格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更加喜欢亦舒的作品。
总结来说,亦舒所创作的《肉体》是一本充满人性洞察和对现实的揭示的作品。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追求幸福的道路上的挑战和困难,也更加了解了男女关系中的复杂性。
爱情交易与女性独立——亦舒《喜宝》人物分析
亦舒笔下的姜喜宝是一个从小家庭破裂、得不到亲情呵护的女性,因此她的价值观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受到物质冲击之后产生了偏执或者是扭曲。
《喜宝》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需要爱,很多的爱。
如果没有爱,那么给我很多钱;如果没有钱,那么我还有健康。
”①这句话就是姜喜宝真实价值观的深刻体现。
了解亦舒的作品,是以言情小说作为开端,她作品的一贯风格都是以女性的视角诠释人物的悲欢离合。
笔者认为:在亦舒的作品里,具有一种较为隐晦的东西———金钱,或者是物质。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会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和她一样的价值观,甚至将《喜宝》中的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可她们总是忽略了姜喜宝这个人物最终的悲惨命运。
一、人格塑造与情感缺失出生在一个破碎家庭的姜喜宝,幼年就与传统家庭出身的女孩子不同,极度缺乏安全感,同时对物质的渴望似乎也是异常强烈。
这样的童年造就了姜喜宝的性格倾向于“迎合”与“依附”他人。
作品以这样的背景为开端,喜宝在飞机上偶遇富家千金的那一时刻,她的人生似乎就摆脱不了对勖聪慧的以及勖家的“迎合”与“依附”。
喜宝不乏追求者,可以说几乎小说中出现的所有男人都喜欢喜宝,但他们相互之间却具有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年龄、国籍、性格还是社会地位。
亦舒刻画的女性大多对感情的态度是冷淡且消极的,喜宝这一人物的塑造也是如此。
她们承认爱情的存在,却凭借“爱情”去达到更深层次的欲望。
喜宝与男人的爱情故事总是像一场交易,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去交换维持生活、完成学业的钱财。
笔者曾一度怀疑过喜宝这一人物的矛盾性,一方面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喜宝处处表现出对金钱的极大兴趣,而对于爱,则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后来才理解到喜宝对金钱的渴望实际上也是对爱情的渴望,因为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能够“吃饱饭”比“梦想”更加现实。
这与亦舒自身的情感经历息息相关,由于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再相信现实生活中会发生真正的爱情,感性上作为一个著名女性作家的她十分向往完美的爱情,但在理智上她却清醒地明白这种至纯至美的爱情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甚至不堪一击的,“我根本是非常怀疑爱情这回事的。
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亦舒通过人物之口,说出了人的三个基本愿望:在生 活中,最希望得到的是爱,被爱与爱人。第二希望得到 钱。第三是健康。很现实,也很真实。外表再坚强的人也 渴望爱,渴望被爱。无爱的人生是乏味的、孤寂的。《没有 月亮的晚上》的海媚,一直生活在黑夜之中,因为生母对 父亲的背叛,所有的罪孽便落在她身上,十六岁的她无法 忍受父亲的仇恨,继母的刻毒,疯狂的她用剪刀刺伤继 母,于是她从父亲的手上转到陈国维手上。陈国维帮她打 官司,并收容她。他喜欢幼稚无知又青春亮丽的海媚,他 自私的不肯让海媚长大,十年过去了,他却一直不肯了解
5 作者简介 6 田玮莉 1 7"!8— 4 ,女,浙江诸暨市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基础部助教。
!"
海媚的内心世界,任由她一直在黑暗中生活。海媚不甘 心,挣扎着想摆脱黑夜。她遇见了朱二,燃起了一丝希望, 她以为从此可以走进白天,但朱二是另一个陈国维,他们 只不过是旧戏重演,她清晰地说 “不”,于是,所有人都终 于露出了丑陋的一面。海媚无非就是在祈求一点爱,但无 论是父亲,或是她所谓的丈夫,还有情人,却都没能好好 的倾听她心底的声音。小说结尾是这样:“太阳落山以后, 遍地银光,夜温柔如水,抚平任何创伤忧虑,属于白天的 留给白天,没有人再会记得日间发生过什么。黑夜中的世 界完全不一样,只要等到夜里,一切不用烦恼。”#$ %哀莫大 于心死,海媚已没有心了,她今后的生活,无异于行尸走 肉。
亦舒小说特点初探
亦舒小说特点初探作者:刘丽娜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7期[摘要]从九十年代开始,大陆的商业经济逐渐发达,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个性的体现,普通人,尤其是女性,开始追求精神独立并充分接触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开始产生各种困扰之感的时候,亦舒的小说逐渐的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并逐渐在大陆的流行起来。
[关键词]亦舒;特点;文学一、时代背景时至九十年代,商品经济的新型社会中,人们的“个性”渐渐得到释放,许更是在传统的家庭之外看到了自己可以发展的更大空间,家庭生活开始成生活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而“爱情”的神奇与浪漫在成熟女性心目位也不再高于生命、自由甚至事业,都市中现实的新生代读者期待是更加们心态、更加贴近现实的作品与作家。
而亦舒的小说,“既真实传神,变,更充满着现代精神和城市味道。
”从而贴合了这群“白领新生代”的精。
满足了她们对自我个性解放、独立意识和强烈的精神追求。
亦舒的小说是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而且主要是以香美的现代大都市作为背景。
她的小说是以描写爱情故事为主题,但主人公发展和身边的社会关系网络有着重大的联系,爱情往往受商业化社会金钱观很重的影响。
可以说,亦舒的小说在演绎爱情的表面下展示了一个冷漠都是社会,战士在这种都市环境中,人的个性、心理所受到的种种压抑与如《我的前半生》、《没有季节的都会》、《圆舞》、《心扉的信》等作品婚问题及其对儿童妇女生活与精神的巨大影响(安儿与对方女儿的打斗);《朝花夕拾》中对未来社会中老人孤寂状态与人们之间冷漠关系的预言金岁月》中对商业社会中激烈竞争及复杂人事纠葛的刻划;《喜宝》、《中对贫富差异造成的命运、心理异化的深刻剖析……这些都显示着亦舒对端揭示的敏锐与尖锐。
二、人物塑造亦舒在小说的处理和人物的刻画上并未疏于肤浅,而是深入挖掘了深层的社和人物的真实心理,从而使作品拥有了普通通俗小说难以达到的思想深度品成为当代都市人的命运与精神的真实写照。
浅析亦舒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浅析亦舒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摘要亦舒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都市女性在面对出现松动与裂痕的男权价值体系时,她们心理、生理上的抗争与矛盾。
在塑造了都市众生相的同时,亦舒小说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是它有别于其它言情小说的最主要因素。
亦舒的小说从写作效果来看,将时代女性的独特经验、群体感受、生存困境、矛盾心理一一展现,它是以非常感性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当代作品中,亦舒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抒写出时代女性内在感受,不沉湎于虚幻的爱情,反而揭示爱情的虚幻,使得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拥有了独具特色的鲜明形象。
关键词:亦舒女性形象AbstractWill relieve the novel a true reflection of the urban women in face appear loose and crack of the male value system of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struggle and contradictions. In shaping the city pictures at the same time, will relieve the novel bright female character image is it different from other love novels is the most main factor.Will relieve the novel writing effect from view, will age women's unique experience, group feel, survival predicament, ambivalence cutscenes, it is very perceptual and vivid form out. In the contemporary works, will relieve the with the sharp feminist consciousness express out age women inner feelings, do not indulge in false love, but reveals love visional, made her novels have unique characters vivid images.Key words: yishu women image前言每次阅读亦舒的小说,都会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坚强与勇敢。
喧嚣都市中寂寞的”爱无能”者——亦舒笔下的喜宝形象解析
喧嚣都市中寂寞的”爱无能”者—亦舒笔下的喜宝形象解析许嘉(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亦舒的《喜宝》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讲述了女主人公喜宝出卖青春与尊严,获得金钱的故事。
作者通过人物言行、心理活动、梦魇等方式全面深入地展现了喜宝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同时,借助书中其 他人物的命运走向,为喜宝未来的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
透过《喜宝》这部作品,作者也似乎在提醒女性,在自立的道路上,精神独立远比经济独立有更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喜宝;选择;独立[中图分类号]1247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3-6121(2016)06-0069-04才貌双全但家境窘困的剑桥大学高才生姜喜宝在从伦敦回香港的飞机上,认识了单纯热情的富家女勖聪慧,两个原本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女子,因为聪慧的有意交好,开始了她们命运的交汇及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香港作家亦舒,在其代表作《喜宝》中以女主人公喜宝的视角,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如何自愿成为老富翁“笼中金丝雀”的 心路历程。
一、利用视角特点,在言说与沉默间寻求真相亦舒擅长运用第一人称来讲故事,她觉得“用 第一人称写小说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叙述的时候给读者的感觉比较真切、自然;在抒情的时候可以尽情宣泄,直抒胸臆”,[1]4尤其在以女性视角下述说故事时,最能发挥她的写作优势,揣摩人物的心态也更为细腻传神,《喜宝》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亦舒 充分利用这一视角优势,让读者得以洞见女主人公极具争议性的选择背后种种丰富复杂的动因。
(一)通过人物言行,勾勒人物主要轮廓在被勖存姿包养前,勖曾问过喜宝,“在生活中,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喜宝回答:“爱”,“被爱 与爱人,很多爱”。
表面看来,喜宝更渴望的是爱,但爱是什么?喜宝却给出了一个断然的回答,“别 问我什么是爱,我不知道”。
为什么不知道?因为 喜宝并没有感受到那种充分的、被全身心接纳、包 容的爱。
这种爱最初只能源自父母。
论《喜宝》对“金钱香港”女性身份的探索
论《喜宝》对“金钱香港”女性身份的探索作者:汪洁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8期摘要:《喜宝》是亦舒早期特色鲜明的一部小说,她用女性作家特有的情感体验塑造了喜宝——这个在金钱时代的巨大物质诱惑面前对于自我有着进退取舍的女性形象。
通过喜宝,亦舒表现出金钱时代女性不受重视的现状;而小说中喜宝与富家女勖聪慧最终结局的反转,也表达了亦舒对于女性身份的思考。
关键词:《喜宝》金钱社会自我意识女性身份亦舒的小说《喜宝》中,被提及最多的便是喜宝说的那句:“我一直希望我有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有很多的钱也是好的。
如果两者都没有,起码我还有健康。
”喜宝婴孩时期父母离异,父亲多年来对她不管不顾,母亲虽然很爱喜宝,但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周旋于男人之间。
多年来母亲的生活方式对喜宝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很符合香港金钱社会的普遍认同:“女性的身份只能建立在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中产阶级男性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
”一直以来,喜宝善于利用男人来为自己制造便利,从韩国泰到勖存姿,喜宝慢慢沦为金钱社会里男人的附庸。
而在遇到汉斯初尝爱情的滋味后,物质交换所带来的束缚开始成为沉重的枷锁将喜宝禁锢于自己建造的牢笼之中。
获得了勖存姿巨额遗产的喜宝却永久地失去了被爱的权利。
这样的现实悲剧不仅仅源自于喜宝自身,也和社会一直以来对女性的蔑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富家女勖聪慧有着与喜宝截然不同的出生背景,但被喜宝所羡慕的聪慧最后却选择了一条身边人都无法理解的道路:抛弃自己拥有的物质财富,去乡村做支教老师。
正当所有人都惋惜聪慧这样“疯狂”的举动时,聪慧却在信件中表示她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聪慧身份转变后收获了精神上的巨大愉悦与最终拥有了巨额财产却内心孤单彷徨的喜宝形成了鲜明对比。
亦舒通过喜宝形象的塑造揭示了香港金钱社会中的女性大多不受重视、依附于男性生存的现状。
小说通过描写喜宝内心自我身份的转变,以及对身份转变后聪慧自我价值的烘托,表现了亦舒对于20 世纪80 年代香港女性身份的探索。
浅析亦舒《圆舞》中的悲剧意识
浅析亦舒《圆舞》中的悲剧意识
叶舒颖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8(000)021
【摘要】亦舒作为当代香港著名的言情小说家,著作颇丰,其作品不仅在香港流行,甚至风靡于整个东南亚.本文拟从悲剧精神的角度切入,以亦舒的代表作之一<圆舞>为研究对象,解析本篇小说所具的独特的悲剧艺术价值.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叶舒颖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浙江,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简论亦舒小说《圆舞》人物形象塑造之特色
2.浅析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3.浅析中国古典舞中"圆"的运用
4.圆曲仰俯圆之轨迹——翻身在中国古典舞中的独特审美特性
5.浅析中国古典舞中的“圆”文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亦舒早期作品塑造的悲剧人物作者简介:黎嘉敏(1988.2-),女,籍贯:广东东莞,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摘要:作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之一的亦舒一直备受关注,她的作品被认为是当代女性的励志书。
然而亦舒笔下的女人,总会遭受生活的苦难,透露着悲凉气息。
本文以亦舒的早期作品为例①,浅析亦舒小说中人物体现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人物;悲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亦舒以明快而又冷峻的笔调,讲述生活在香港大都市形形色色的白领阶层的故事。
“我的故事一向有此毛病,从来没讲过神仙的故事,主角统统是凡人,自私虚荣贪婪软弱。
”
分为三种,一是极恶之人尽其所能造成,二是盲目的命运,第三则是由“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环境”造成“逼之不得不如是”的悲剧,而亦舒所说的故事属于第三种。
她描写的是饱经沧桑的坎坷,都市爱情的虚伪悲凉。
亦舒所写的女人,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人,她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中的物质条件,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努力着挣扎着,同时也暴露了人性的缺点。
(一)直面挫折,独立自尊的女人。
她们遭受不同的苦难,却并不颓废自暴自弃。
我国美学家朱光潜说:“悲剧不仅表现灾难,更在于表现反抗。
”挫折让她们学会了
追求经济上的独立,学会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把终身托付给自己,自尊自强自爱,波澜不惊地面对生活。
《流金岁月》里的蒋南孙,她的母亲是个传统旧式的女人,一直没有工作靠着丈夫养活,因此处处要看丈夫的眼色,受尽丈夫和婆婆的冷嘲热讽,南孙说:“多年来她不知道什么叫自尊,卑躬屈膝伺候主子,手指缝间漏些好处来……一定要经济独立,否则简直没有资格讲其它!”
是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最终获得奶奶的认可。
美得几乎妖艳的朱锁锁,从小饱尝寄人篱下之苦,中学毕业后从小小的打字员逐步爬到临海大屋,看似风光的背后藏着只有自己知道的辛酸,苦拼了几十年的积蓄,最终却用来换回一句少奶奶的称呼。
在世人眼中太傻,但于锁锁而言,没什么比尊严和尊重更具价值。
《我的前半生》改写《伤逝》里涓生和子君的故事,颠覆了鲁迅笔下子君的悲惨结局。
“前世芳魂竟伤逝,今生混沌只半生”,亦舒笔下的子君嫁给当医生的涓生后,一直过着阔太太的生活,衣食无忧,整天靠着喝茶逛街打牌来消磨时光,甚至连女儿都质问“你辛苦吗?我不觉得。
……家里的事萍姐和美姬做的,钱是爸爸赚的,过年过节祖母与外婆都来帮忙,我们的功课有补习老师。
妈妈,你做过什么?”
是可怜又可恨。
失去涓生,子君也曾挽留过,曾迷茫惶恐,不知所措,但清醒之后,毅然走上了独立的道路。
在朋友的帮助下,重新站了起来,而且是以另一种更高的姿态出现,她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体会到以前的子君没能体会到的“以前小时候,我也曾拥有过偶像,后来,我发觉,我最崇拜的人,是我自己。
只有我才会帮助自己度过一山又一山,克服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
(二)逃避现实,孤独寂寞的女人
亦舒的作品中有这样的一种女人,美得让人窒息,比花还惊艳。
而她们的内心,却跟她们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伤口累累且永不愈合,对待生活不再有希望,不再有寄托。
《没有月亮的晚上》的周海湄是一个非常漂亮却只在夜里生活的女人。
她最普通正常的一日,便是从下午的五点之后才起床,晚上九点之后,她的细胞才开始活跃起来。
心理医生周博士跟她说,人在极端不满现实的时候,才会想到逃避。
她也知道自己在逃避,可是逃避的是什么?仅仅只是梦境吗?做了十年的地下情人,她不能在白天出现,无法公开自己。
虽然物质生活丰裕,但却无法满足她内心对爱的渴求。
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弃她而去,于是她只想逃脱现实,她讨厌阳光,认为阳光能够把一切都照得千疮百孔,把缺点都暴露出来。
然而她又渴望阳光,跟朱二的那场游戏里,她从来都没有拒绝阳光,甚至喜欢上了阳光。
最后当她明白不管是丈夫还是情人,都不过把她当成一件商品,她彻底绝望了。
“太阳落山以后,遍地银光,夜温柔如水,抚平任何创伤忧虑,属于白天的留给白天,没有人再会记得日间发生过什么,黑夜中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只有等到夜里,一切都不用烦恼。
”她再次成为夜党的一员,更甚的是,这次她将永不回头。
“等吧,等你的梦想驾临吧,只怕
出自只有二十七岁的美丽女人,爱的幻灭,让她不再追求。
从此沦为只在夜晚绽放的昙花,没有灵魂。
《她比烟花寂寞》的姚晶,有着无懈可击的脸型,修长纤秀的身材,美得玲珑剔透。
故事把她的去世比喻成“一颗明星在深蓝色的天空中陨落。
”通过记者徐佐子的调查,一层层揭开这个美丽女子内心的彻骨哀伤。
在他人看来姚晶是幸福的,在大明星的光环下,物质生活无忧无虑,而且嫁入豪门……但其实姚晶的内心是极其寂寞苦楚的,亲情于她仅限于血缘,实际上跟陌生人没有太大区别;能说得上是朋友的,只有见过两次面的徐佐子;爱情,她苦苦追求的,不断付出不求回报,然而她爱的人不爱她,爱她的人她不爱。
最后,梦碎了心也碎了,绝望而死。
(三)为爱而生,奋不顾身的女人
这可以说是亦舒小说中最美的一类人物。
在亦舒的眼中,爱情一直是一件极其奢华的事情。
她笔下的爱情故事是残忍的,带有点悲凉气息。
然而也有这样一种女人,纯粹为爱而爱,不理会世人的眼光,不理会造成的伤害,自由任性地爱着。
但又不同于爱情童话里的“永远只爱你”,她们并非一生只爱一个人,只是她们在爱情中便全心全意不顾一切。
倪匡曾说《玫瑰的故事》是一部“情爱宝鉴”。
玫瑰的爱情,是强烈的不平凡的。
“不切实际”用在她身上非常恰当却没有丝毫贬义,她对爱情从来就没有一种现实的考虑。
对庄国栋和傅家明,都
是一见钟情,完全认同。
她是个至情至性的女子,将爱情与生命融为一体。
她没有金钱的概念,没有名利的追求,只是一心一意谈恋爱。
就连她哥哥也说:“玫瑰纵有千般不是,她也有个好处。
爱就是爱,她又不计算付出多少,得回多少,她从来不把爱放在天平上量。
”在亦舒展现的那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能有多少玫瑰?亦舒曾说:“中国人不懂得爱情最美丽之处,是在乎任性,来去自若,不受礼俗常规所拘,拒绝其他因素的影响。
”
故事》,体现的就是这样超越社会理性的灵性世界。
“如果爱你是错了,我才不要做对,如果生命中没有你,我情愿走上错误的道路一生”
“他既与我无关,我何必还关注他的喜怒哀乐。
庄是一定痛苦的,而我的安慰,一定是虚伪的,干嘛要多此一举?”
亦舒以悲悯情怀,表达对女性的生存和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张爱玲曾说:“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过来了。
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亦舒笔下的女人,也正是演绎着这样一种启示。
亦舒没有给读者创造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而是书写现代人的困惑和两难的选择。
注解:
①以亦舒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20部中短篇小说(即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10月出版的《人淡如菊》《香雪海》《没有月亮的晚上》《没有季节的都会》《玫瑰的故事》《喜宝》《胭脂》《圆舞》《我的前半生》《她比烟花寂寞》《曾经深爱过》《流
金岁月》《天若有情》等)为研究对象。
②亦舒.讲故事:《亦舒传奇》[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③亦舒.流金岁月[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63.
④亦舒.我的前半生[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1.
⑤亦舒.我的前半生[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94.
⑥亦舒.没有月亮的晚上[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199.
⑦亦舒.没有月亮的晚上[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134.
⑧钟晓毅.亦舒传奇[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48.
⑨亦舒.玫瑰的故事[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149.
⑩亦舒.玫瑰的故事[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312.
b1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08.
参考文献
[1] 钟晓毅.亦舒传奇[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2] 汪义生.亦舒传[m].团结出版社,2001.
[3] 许子东、梁秉均.再读张爱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 滕倩兰.老舍小说中的悲剧意识[j].文学评论,2009(3).
[5] 马雯.浮华的美丽绝世的悲哀——浅析张爱玲的悲剧意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 陈晓芳.都市霓虹灯下的悲剧——亦舒言情小说论[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2006.[7]亦舒.叹息桥[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