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春绮纺织品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春绮纺织品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河南春绮纺织品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河南春绮纺织品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河南春绮纺织品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面料纺织加工;面料印染加工;纺纱加工;产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降, 特别是一批国有纺织企业陷入严重困境。 由于加工能力的过度膨
胀 ,O年代纺织 产品总量 过剩 和结构不 合理 的矛盾 逐步 凸现出来 。 9
服装业完成了 I 7. 亿美元的出口, 04 6 2 其中纺织业出口59 3 9. 亿美 7
元,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 1 7.1 0 亿美元 , 0 5 尽管增速分别下降了 8 %和 I%, . 4 1 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投资少 、 建设周期短 、 资金效益高、 投资回收期短等优点的纺织服装 业, 毫无疑义地成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先导型产业。在这个时期 , 政府也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 , 使得纺织服装工业快速发展。
在这 3 O年间 ,我 国国有纺织 服装业企业 基本建设 投资约 为 20 2 亿 元, 占全部 国有 工业企业基本建设 投资总额 4 %。纺织产业 的总产 . 7
全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出现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面对
20 年全球性金融 危机 后续影响导致 世界贸易额下滑 1%, 09 2 中国外
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 1. 出口下降 1%的严峻形势时, 3 %, 9 6 纺织服 装业出口占全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 1. %。我国纺织 39 8


我 国纺织 服装 业发 展 历程
效益下滑, 国有纺织企业 19 年出现净亏损 ,96年净亏损高达 8 93 19 3 亿元,97 19 年亏损 4 亿元,98 5 19 年亏损 2 亿元。 O 我国纺织服装业进 入艰难的结构调整时期。 为此, 纺织服装业从 19 年起, 93 积极实施控 制总量、 优化存量、 转化机制、 减员增效等改革措施。19 年。 97 中央把 纺织业作为国有改革解困的突破 口,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19 97 年至 19 年, 99 纺织行业积极进行改革、 调整和重组, 控制总量, 优化 存量 , 转换机制, 减员增效, 下岗分流, 努力遏制纺织经济效益下滑的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摘要】纺织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纺织行业;现状;趋势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在我国众多产业当中,纺织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纺织产业的多次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被誉为”世界纺织巨人”。

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十三亿多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向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对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以及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联合国今年预测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较为乐观。

同时,我国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我国在原料、劳动力成本和产品数量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2000年的15.1%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30%。

可见,纺织服装产业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

(2)国家为了支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专门设立了“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围绕“纺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纺织新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研究”等领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予资金支持。

为了振兴纺织工业,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后在2009年4月再次提高至16%。

2013年河南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3年河南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场 需求增 长相对缓 慢是造 成纺织 行业 生产增速较 上 年 同期明显放缓 的主 要原 因。
求持续低 迷 ,国 内市 场需 求增 长趋缓 ,国 内外棉 价
差 价 巨大 ,纺 织企业 用工成 本大 幅度增 加 ,企 业税 负重 ,融 资难 等 诸 多不 利 因 素, 加 快 产 业结 构 调 整 与转型 升级 ,主要经 济指标 、产量 、 出 口及投 资实
现平 稳增长 。

3 、纺 织服 装 出 口保 持 平 稳 增长 ,纺 织 品 出口较去 年 同期 增速 大 幅提升 ,行业 竞争力不
断 提高 。2 0 1 3 年 ,全省纺织工业完成出口额同比
增长 1 5 . 6 3 % ,较 全 国 增 幅 1 1 . 2 4 %高 4 . 3 9 个 百 分
投 资 增 速趋 降 ,部 分 指 标 同 比出现 负 增 长 。
2 0 1 3 年 ,全省纺织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同比增
长0 . 4 0 %, 比全 国平 均 水 平 1 7 2 9 %低 1 6 . 8 9 个 百 分
点 ,增速较去年 同期下 降1 8 . 1 9 个百 分点 ,2 0 1 3 年, 河 南 纺 织 施 工 项 目数 为 8 1 5 个 , 新 开 工 项 目数 4 3 6 个 ,竣 工 项 目数 4 8 4 个 ,同 比 分 别 增 长 一

今 年 河 南 省 纺 织 行 业 运 行 情 况 及 突
点 ,增速较 去年 同期提 升9 . 8 3 个百 分点 。其 中 ,纺 织 品 出 口额 (占全 行 业 出 口总额 的5 1 . 7 0 % )同 比
出 特 点
l 、主 要 经 济指 标 两位 数 增长 ,增速 较 去

我国棉纺织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棉纺织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棉纺织行业现状分析2005年1月1日配额取消,我国棉纺织行业总体呈现平稳进展的势态,迎来了2005年良好的开局,详见下面的分析。

一、生产情况2005年1-2月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为169.73万吨,同比增长22.93%。

其中我国两大纱生产省:江苏省累计产量为35.27万吨,同比增长17.02%;山东省累计产量为20.71万吨,同比增长42.13%。

此外,浙江、福建、河南、新疆的纱产量有较快增长,特别是新疆省由于棉花的优势,吸引了疆外企业投资的兴趣,1-2月纱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4.05%。

从下图中能够看到, 1-2月份纱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保持了稳固的增长势头。

由于春节长假的影响,2月纱产量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2005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梭织布产量为47.81亿米,同比增长21.44%。

其中纯棉布累计产量为24.90亿米,同比增长30.16%,混纺交织布累计产量为9.75亿米,同比增长12.85%。

这说明,纯棉布仍是我国布类生产的主导。

占我国梭织布总产量60%以上的山东、浙江、江苏三省,1-2月份累计布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4.60%,14.14%,18.40%,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因此,2005年1-2月梭织布同比增幅能够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要紧原因在于全国其他省市的梭织布生产情况比去年有所好转,比如河南、湖北两省1-2月梭织布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9.67%、23.96%。

2005年1-2月纱、布产量比上年四季度减少的要紧原因是受到春节长假的影响。

布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的要紧原因是:1月份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国际市场需求相对扩大,产能得到合理释放;纱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保持增长的要紧原因是:内需比较旺盛。

二、进出口分析据我国海关统计,2005年1-2月我国棉纺织品及服装(含纱线、织物、制品、服装)累计出口金额为53.73亿美元,同比增长37.81%,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7.08%;其中棉、棉混纺纱线及织物累计出口金额为9.1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7%,占棉制纺织品出口总额(16.70亿美元)的54.73%。

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及分析

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及分析
平 影响我 国纺织 服装业 的发 展。近年来 , 纺织业 生
规模 最 大 的纺织 服装 体 系 】 , 我 国 国民经 济 的平稳
增长 和稳 定物价离不开 纺织 服装业 的健 康发展 。近 年来 , 纺织 服装业 随着 国民经济 的飞 速发展也 保持
了很 快 的发 展速度 。不过 , 纺织服 装业 也有许 多不
1 . 6地 区 间发 展 不 均 衡
对环保 和对人体 健康有利 的产 品 , 树立 绿色 营销理
2 . 4政府的 大力支持
政府应 为纺 织业 的健全发展 创造 良好 的环境 . 通 过一定 的 国家干 预实施产业结 构 优化调 整 , 并且 通 过制定 相应的政策对 行业协会 进行 引导 , 同时促
小。 而众 多外 资企业 的服装在 高档 市场 中处 于领 导
装备水平 。
1 . 4经营管理人 员素质 不高
地位 , 这与 自主创新 能力 不 足有 关 , 我 国纺织 服装 业 中小 规模 企业 偏 多 , 以传统 技 术 人员 居 多 , 缺 少 高层 次 研 发机 构 ,这样 的条 件 下很 难 出现核 心技 术, 自主创新能力 不足 , 只能生 产一些 低档产 品 , 赚 取 的出 口利 润率相对 较低 , 只能赚 取微 薄 的加 工环
容忽视 的问题 。
1 . 1大 而 不 强
产要 素价 格不 断增长 , 使企业 承受 了很 大 的经 营压 力, 特 别是 由于 劳 动合 同法 的颁 布 , 企业 用 工 的成 本不 断增加 , 这 与企业 的生产设 备水平落 后不无 关 系 。 目前 , 我 国仅 有很 少 的大企业拥 有较 高 的 自动
是一 个制 造 大 国 , 可是 制造 出的 品牌 很 少 , 这类 产 品很难 打 人国际市场 , 而在 国 内又 造成供 大于求 的

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摘要:近年来,我国纺织业受到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生存及发展已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其原因是我国纺织业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人民币升值,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

我国纺织行业必须尽快进行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纺织业;现状;问题;策略;转型一.中国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004年到2007年中国中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占6.2%,2005年占6.8%左右,2006年上升到7.3%,2007年达到8%。

纺织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约有13万家,从纺织产品的原材料产地到生产企业,再到流通销售区域,上下游产业链所涉及到的从业人数约为1.7亿。

二.中国纺织业发展现状(一)投资增长虽平稳但产能过剩2010年上半年,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分别增长21%和22.9%,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纺织行业实现利润701亿元,增长58.7%,增幅同比提高57.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418亿元,增长63.8%,服装及其制造业实现利润202亿元,增长26.4%。

如图所示:虽然投资增长利润回升,由于欧美国家掌握了核心技术,我国大部分纺织品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核心技术便难以取得。

关键技术的无法取得,使得现阶段纺织行业使用设备落后,出口产品具有高度相似性,存在着产能过剩,盲目投资的现象,这给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低价竞争造成恶性循环2010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增加值增长12.2%,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6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5月回落2.2个百分点。

如图: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数目众多,且多注重数量型零增长而不注重质量型零增长,缺乏核心竞争力,工业增加值虽有所回落但弥补不了这些之前引起的低价恶性竞争。

纺织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基于河南与中部四省的比较

纺织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基于河南与中部四省的比较
2 纺织 业低碳 经 济影 响 因素分 析
工 业 的快 速增 长 带 动 了 电力 消 费 的高 速 增 长 ,2 1 00 年 一 季度全 社会 电力 消 费 增 速 高达 3 . % , 电力供 28 应 紧 张 ,进 ~ 步 加 剧 了 煤 炭 供应 的矛 盾 。而 纺织 服 装 业 作为河 南 能 源 消 耗 量 最 为 集 中 的行 业 之 一 ,还 在采 用传 统 的热处 理工 艺 ,水 、电 、汽 耗用 量 极大 , 环境 污染严 重 ,产 品质量 不稳 定 ,缺 乏市 场 竞争 力 。
低碳 经济 以新 能 源 的开 发 、传 统 能 源 的 高效 应 用 和 减排 技 术 为 基 础 ,以技 术 创 新 、制 度创 新 和管 理创 新 为核 心 ,以优 化 资 源 利 用 ,助推 绿 色经 济 的 发 展 为 目标 ,以低 碳产 品和低碳 市场 的开 发 为 出路 。 由此 可 见 ,能 源 消费 、生产 技 术 、相关 政 策 、低 碳 环 境 是影 响纺 织业 可持 续发 展 的主要 因素 。 21 能源消费 . 纺织 业是 高 能耗行 业 ,它 的 发展 对石 油 、煤 炭 、 天然 气 、电力 等能 源 资 源 有 极 高 的依 赖 性 。 能源 的 供 应 能力 对产 业 可持 续 发 展 有 重 大 的影 响 。我 国 的 能源 储藏 量 非 常 丰 富 ,但 是 ,随着 经 济 的 高速 发 展 以及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对 能 源 的需 求 量 也 不 断 提高 ,煤 、 电、油 、气供 需 矛 盾 1 突 出 。尤 3渐 其 是 20 0 8年 以来 ,受能 源及 原 材料 价格 不 断 上涨 的 影 响 ,能 源 、原 材 料 缺 口不 断 放 大 ,拉 闸 限 电情 况 时有 发生 ,能 源 瓶 颈 的影 响 问题 更 加 突 出 。据 有 关 机 构 的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近 7 % 的 纺 织 企 业 认 为 能 0

关于河南省尼龙(锦纶)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河南省尼龙(锦纶)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河南省尼龙(锦纶)产业发展的思考作者:杨润凯来源:《中国纺织》2022年第06期尼龙(nylon)是聚酰胺高聚物的俗称,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目前产量仅次于涤纶的纺织用合成纤维。

在合成纤维领域,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尼龙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

因为中国的尼龙诞生在辽宁省锦州化工厂,所以后来被命名为“锦纶”。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锦纶下游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全球锦纶产业供需再平衡加快,特别是锦纶6及下游产品生产呈现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度转移的趋势,河南省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充分利用现有产业、技术、品牌和人才基础,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锦纶新材料产业基地。

关键词:锦纶产业链平煤神马集团高端化转型1. 河南省尼龙(锦纶)产业发展现状1.1河南省尼龙(锦纶)产业发展概况目前河南省已形成基本的锦纶产业链,各类锦纶产能达170万吨,其中锦纶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

在原材料方面,依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锦纶66盐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锦纶66切片(己内酰胺CPL)产品年产量30万吨,规模居全国首位,已全部国产化;而生产PA66的己二腈(AND)需要全部从美国进口。

另外,还生产了锦纶6全拉伸丝(FDY),年产量3万吨。

2020年3月31日,平煤神马集团锦纶科技公司一期锦纶6民用丝项目日前投料开车一次成功,意味着该集团在打通从煤焦到锦纶化纤面料产业链方面走出了关键一步,也结束了河南省之前未有锦纶6民用丝产业的历史。

平煤神马集团是我国唯一一家以生产锦纶66浸胶帘子布为主的大型企业,其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国杜邦,全球排名第二。

主导产品锦纶66工业丝,近五年年产量保持在12万吨,主要用于出口。

依托中维化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在锦纶66工业短纤和尼龙66改性工程塑料项目上的领先优势,河南省鹤壁市正围绕做大特种尼龙材料产业,开展产业链缺失环节招商,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特种尼龙产业园,力争在5年内建成年产15万吨的特种尼龙产业园。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与对策一、地区基本区情和经济发展现状2018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305.57亿元,增长7.5%。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6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4.75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82.16亿元,增长9.0%。

三次产业结构为22.5:17.9:5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9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5.17亿元,财政自给率仅为6.42%;固定资产投资262.7亿元,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

二、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高度重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先后出台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纺织服装企业专项补贴资金管理等系列政策措施,设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金,企业增值税全部用于产业发展、低电价、出疆运输补贴、贷款贴息、社保补贴等,有力推动辖内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

据调查,截至目前地区有纺织服装企业604家,注册资本达27.57亿元。

按注册时间分类:2014年以前成立67家,2014年以后成立537家;按大中小型分类:大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38家,小微企业553家;按投资主体分类:本地投资成立492家,外地投资成立112家;按运行现状分类:正常运行396家,半停产22家,停产196家。

自实施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规划以来,地区新增纺织服装企业537余家,较2014年以前增长8倍以上,新增就业人数约5.3万人,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不断延伸。

为了进一步掌握辖内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人民银行地区对7家典型企业开展了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企业类型涉及大、中、小微企业,涉及棉纺、针织、服装加工、地毯编织、发制品、外贸企业等。

调查中3家企业生产设备比较先进,市场对该企业生产的产品需求量较大,但由于销售到货款结算时间较长,运行资金短缺,企业目前需要3000-5000万元的流动资金,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不足3年或缺少抵押品,至今仍未能申请贷款;1家企业正在进行扩大再生产,扩建生产线,并已与银行达成信贷协议,企业发展前景良好;1家企业亏损,6家企业盈利,其中3家企业实现30%以上的利润率;7家企业均反映管理层人员配备不全、缺少技术人员。

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分析

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分析

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体运行情况及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分析一、市场发展特点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呈现两极分化趋势,2020年,市场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极分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二、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出现、发展及壮大都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她作为一种商品交换场所很好的适应了中国各时期改革政策和经济环境,形成了庞大的发展规模。

《2021-2027年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体量与2019年基本持平,无明显增长。

总的来看,万平米以上专业市场总量逐年上升,增幅逐年放缓。

据统计,2020年中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925家,同比增长0.33%,新开业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类专业市场3家,新开业专业市场总投资额为9亿元。

2015-2020年,中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经营面积连续多年实现平稳增长。

2020年中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经营面积达到7618.61万平米,同比增长0.16%。

2015-2020年,中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商铺数量连续多年实现平稳增长,2020年中国市场商铺数量142.19万个,同比增长0.08%。

2015-2020年中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商户数量呈平稳增长态势。

2020年中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商户数量115.49万户,同比增长0.09%。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流通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5-2020年,中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整体运营良好,专业市场总成交额呈增长态势,增长速度逐步放缓,2020年中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成交额达到2.28万亿元,同比下降2.15%。

从运行效率来看。

2020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商铺效率为160.37万元/铺,同比下降2.30%;商户效率为197.45万元/户,同比下降2.31%;市场效率为29931.86元/平米,同比下降2.38%。

河南省华宇服饰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省华宇服饰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河南省华宇服饰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河南省华宇服饰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河南省华宇服饰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服装制造;服饰制造;服装辅料制造;家用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产业带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报告

产业带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报告

产业带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报告目录一、中国主要产业带分布与特点 (2)二、产业带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5)三、产业带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 (8)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中国主要产业带分布与特点(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带1、纺织服装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主要集聚地。

具体而言,女装产业带主要集中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深圳等地;男装则以浙江宁波、福建泉州石狮等地为主;童装则大量产自浙江湖州织里镇。

此外,广东普宁、浙江义乌大陈镇等地是衬衫的主要生产地。

这些地区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形成了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模式。

2、家纺家饰产业带家纺家饰产业同样在东部沿海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江苏南通是全国最大的家纺产品生产基地,占据全球市场的较大份额。

浙江绍兴的窗帘产业、义乌的家饰产业以及天津的地毯产业也颇具规模。

这些地区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注重产品设计与创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箱包与鞋类产业带在箱包产业方面,广州番禺区、花都区、深圳等地是中国皮具的主要生产地,其中广州狮岭镇更是被誉为中国皮具之都,其生产的箱包品质优良,以中高档产品为主,大量出口国际市场。

同时,河北白沟则以较低的价格和较大的产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鞋类产业方面,成都武侯区被誉为中国女鞋之都,而广东惠州、东莞等地则是重要的女鞋生产基地。

此外,福建晋江、浙江义乌等地也在鞋类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部地区产业带1、食品加工与农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南、湖北等地,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良好的食品加工基础,形成了多个食品加工与农产品产业带。

例如,湖南平江是著名的辣条生产基地,河南漯河则以火腿加工闻名。

这些地区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现状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现状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现状(2011.5.30)一边是高喊着优势明显、优惠多多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一边是服装企业仍然向着都市村庄迁徙,两个鲜明的表情让人们看到了郑州服装产业遭遇的尴尬与无奈。

政府之手向左,市场动能向右;园区里寂寥,村庄里热闹;先锋队成长遇门槛,小作坊发育尤不足;外来和尚未如约而至,本土企业不得其门而入;曾经的“二七”单兵闯出点名气,如今的“五园”竞争尚未握指成拳……郑州服装产业的错位拼图,既需要“缝”,也需要“补”。

记者历时一周调查了郑州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园,发现号称拥有200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的郑州,入驻产业园企业寥寥无几,除了几大龙头企业之外,进驻产业园的小服装企业屈指可数。

特别是在二七区,随着大规模都市村庄拆迁,潜伏在这里的小服装企业再次选择向着都市更外围的村庄搬迁。

是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园缺乏吸引力,还是小服装加工企业缺失成长的动力?热情招商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为何遭遇服装加工企业的冷脸?纺织服装产业园如何降低小服装企业入驻的门槛?中小服装加工企业应该选择怎样的成长方式?这些疑问,不仅是抛给企业,更应该引发政府的思考。

A顺势而为的苦恼郑州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园在政府做大郑州服装产业的雄心下应时而生,只是招商进驻的服装企业少得可怜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园应时而生,是郑州近年来强力做大服装产业的产物。

这一观点,在采访时,多位专家与市场人士均有相似看法。

“顺势而为建立纺织服装产业园是政府招商的需要,也是发展区域纺织服装产业的需要。

”5月20日,一位郑州知名服装界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查找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园的成立时间节点,发现最早的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发轫于2005年6月,号称“中国中西部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纺织品物流中心”––中国元通纺织城的成立;2006年12月,新密曲梁服装工业园动工建设;2007年7月,郑州二七服装工业园正式开建,并打出“河南省建设的第一个专业服装工业园区”的旗号;2009年8月,新郑龙湖纺织服装产业园借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授牌仪式之时成立;2010年1月,中国服装产业转移(荥阳)基地开工奠基,且以一个10亿投资的项目入驻,标志着荥阳服装产业基地强势进入人们的视野。

河南怡佳纺织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怡佳纺织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河南怡佳纺织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河南怡佳纺织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河南怡佳纺织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浅析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浅析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浅析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由 1980 年的40.7%下降到 2009 年的14.3%;第二产业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41.2%上升到 2009 年的 56.6%;第三产业的比重由 1980 年 18.1%的低起点起步后逐步攀长,到 2003 年达到 34.3%的顶点后,近年来一直在 30%左右徘徊。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 1981 年的 61.5%演变为 2009 年的 5.1%;第二产业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1981 年的 6.9%上升到 2009 年的 64.8%,其中工业贡献率由 10.2%提高到55.1%;第三产业贡献率由 31.6%下降到 30.0%。

在工业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传统优势行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据资料显示,2010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第一产业增加值3263.2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226.84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1950.82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6452.64亿元,增长10.5%。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2:57.7:28.1。

据河南统计局局长刘永奇介绍,在去年“十一五”期间,河南重点培育打造的食品、有色、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行业比上年增长22.1%,高技术产业增长15.6%,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煤炭、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5.6%,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3.4个百分点。

在重点监测的全省59种主要工业品中,44种产品产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增产面达74.6%。

经比较,2010年,河南省全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0%,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3.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3%。

对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思考

对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思考

第 4期
李 继锋 等 : 河南 省 纺织服 装产 业链 的思 考 对
1 9
图 1 河 南省 纺 织 工 业 分 行 业 销 售 产 值 占全 行 业 的 比重 ( ) %
_
50 0 0% -

0.0% 0



0 8 2 0 盔 2 0 在 2 0 生 0在 07 08 0g
( ea ete s c t n Z ezo 5 0 7, hn ) H n n Txi s i i , hnh u4 0 0 C ia lA o a o
Ab t a t Th sp p rd s rb s te sau ftx i n a me tidu ty i n n,a i e a n lss o s r c : i a e e c i e h tt s o e tl a d g r n n sr n He a e nd gv n a a y i n t tu t e o e tls a d g r n ,a s o e o he sr cur ft xie n a me t lo s me rc mme d to so o t mp o e t e c an o e tl n a - n a in n h w o i r v h h i ft xie a d g r
现销售产值 186 9 .4亿元 , 占全行业的 1.2 ; 4 1% 化学纤维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 112 亿元 , 2 .7 占全行业 的 8 .
6% ; 2 纺织专 用设 备制 造业 实现 销售产 值 3 .3亿 元 , 70 占全行 业 的 26 % 。 .3
20 0 9年 , 织 业 销售 产 值 规模 以上 企业 的数 量 也是 如 此 , 纺 纺织 业 占到 7 % 以上 。纺 织 业 12 5 0 7户 , 占

河南鸿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河南鸿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河南鸿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河南鸿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河南鸿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面料纺织加工;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提示: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面,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

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 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 软件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 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面,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

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 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 软件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 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2008 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收入1180 亿,居全国第六位,棉纺能力达到1500 万锭,居全国第三位。

但这些华丽的数据依然让人高兴不起来。

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生产的纺织品尽管量大,但都是大路货” 深加工产品太少。

河南省高举重振纺织服装业的大旗下,河南纺织服装所要跨越的产业链上缺乏印染、终端产品缺乏大品牌的两大障碍。

振兴规划出台
河南纺织服装业“ 急行军”
河南省高调表示将重振纺织服装业后,时隔两天,有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就出台了
9 月6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豫政(2009 75 号《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文件。

按照这个文件,2012 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 亿元;2015 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 亿元;2020 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在2015 年基础上翻一番。

从3000 亿到6000 亿的翻番,再到2015 年再实现翻番,河南纺织服装业将进入一个“ 急行军” 阶段。

该文件还表示,将建设 4 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5 个产业集群区。

其中,郑州、新乡、南阳、周口成为河南未来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而许昌、开封、安阳、商丘、平顶山则成为产业集群区。

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省对纺织服装业的重视一方面源于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看到国家对该行业的高度重视。

就在今年2 月4 日,国务院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成为国家“ 十大振兴规划” 之一。

印染缺失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一大软肋
重振纺织服装业的道路上,缺失印染业是河南的一大软肋。

李秀明表示,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链条大致分为4 个环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而河南的印染工业几乎是个空白。

目前河南的纺织服装业初级加工产品多,但缺乏深加工的产品。

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系教授吴临第表示:由于缺乏印染环节,河南生产的坯布被卖到南方企业印染,然后又被河南服装企业买回来。

打个比方,纺成纱如果值3 元,那么织成布就可以卖到6 元,再经过印染其价格就可以达到9 元,而服装则可以卖到12 元。

据悉,河南生产的坯布七成以上被运到南方印染。

李秀明表示,河南的印染业正在争议中发展。

一方面,发展纺织服装业离不开印染业,另一方面,河南缺水而发展印染业耗水量大,而且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到环境”
需要指出的尽管面临很大的争议,但部分地区正在做一些尝试。

4 月17 日,开封市签署了由尉氏县政府引进宁波福甬印花有限公司投资12 亿元建设集针织、印染、制衣为一体的纺织工业项目协议,建成后其印染能力将达到3 万吨,成为发展印染业的吃螃蟹者” 之一。

品牌力弱
豫派服装亟待品牌提升
除了产业链上印染环节的缺失,终端服装产品上,河南服装品牌力也亟待提高。

一份名为《2008 年中国服装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中,研究人士分析了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福建5 地的服装行业发展状况,提到山东、安徽、辽宁、江西 4 省,而没有提及河南。

由于品牌力不高,河南服装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以女裤为例,河南省女裤的价格每条约200 元,国际知名品牌每条2000 元以上,国内知名品牌约400 元。

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的达洋” 服装名震一时并创下了10 天售出1.8 万件的佳话。

吴临第感叹着“ 河南的服装确实好多年都没有火过了也承认“ 达洋” 成功只是个例。

八九十年代,河南的服装企业主要是为部队、铁路部门制作制服,或者是加工外贸产品。

前者对设计者的创造能力要求不高,后者主要是模仿沿海的服装款式” 吴临第认为,这恰恰制约了河南纺织服装的创造力。

吴临第说:2005 年前后,河南的服装企业提出‘ 中国女裤看郑州’ 由于品牌意识觉醒较晚,这也导致了目前的河南服装企业品牌力较弱。

提升整体水平
必须发展大服务业
吴临第表示,全国服装发展的大势中,河南服装顶多居于中等水平。

尽管郑州女裤在全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郑州女裤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看来,服装企业产品的提升分为三个步骤:品牌意识觉醒,走品牌运营之路;练内功,做品质,把服装品牌做大做强;服装企业做品位,影响潮流。

河南的服装企业,刚刚走过第一个阶段。

河南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博士认为,河南重振纺织服装业必须要大力发展大服务业。

有没有相配套的金融机构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有没有高素质的设计人才、有没有高水平的营销团队、有没有强大的品牌塑造团队等配套服务业,这些都决定了纺织服装产业在自身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进程和规模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