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 故都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2课 故都的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作业(二) 故都的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歧.(zhī)韵一椽.(yuán)嘶.(sī)叫耗.(hào)子B.潭柘.(zhè)寺落蕊.(ruǐ)橄榄.(lǎn) 落寞.(mò)C.普陀.(tuó)山房檩.(lǐn)陪衬.(chèn) 夹袄.(ǎo)D.廿.(niàn)四桥着.(zhuó)衣混沌.(dùn) 椭.(tuǒ)圆【解析】A项,“歧”读qí;“椽”读chuán。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赔衬。

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浅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D.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解析】A项,赔—陪;B项,雕—凋;C项,浅—潜。

【答案】 D3.下列句子的空格处,依次填入哪一项的词语最恰当(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________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________,严厉,________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__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A.情致幽怨萧瑟衰落B.情致幽怨萧索衰弱C.情趣幽远萧索衰弱D.情趣幽远萧瑟衰落【解析】情趣:指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情致:情趣,兴致。

幽怨:隐藏在内心的怨恨;幽远:幽深。

萧瑟:形容冷落,凄凉;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衰弱:身体不强健,虚弱或事物不强盛。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第课故都的秋含解析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第课故都的秋含解析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基础巩固错误!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一椽.(yuán)廿.四(niàn)扫.帚(sào)B.潭柘.寺(zhé)房檩.(lǐn)普陀.山(tuó)C.平仄.(zè) 譬.如(pì)厦.门(Xià)D.椭.圆(tuǒ) 落蕊.(ruǐ)橄.榄(gān)解析:A项,“椽"应读“chuán”;B项,“柘”应读“zhè”;D项,“橄”应读“g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B.在华语乐坛上占有特殊一席的女歌手齐豫即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然而在发布会上,齐豫却不能自已....地泣不成声,因为她宣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举办演唱会。

C.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个热点,在民众的关怀下不期而遇.....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A项,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

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使用正确。

B项,不能自已: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使用正确。

C项,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适用于人。

此处用错对象,此处是指“信用政府”和“民营经济”惠及民众.D项,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使用正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新人教版必修2_高中语文1.2故都的秋作业与测评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_高中语文1.2故都的秋作业与测评含解析

课时练习2 故都的秋语言文字运用限时:15分钟1.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②,通过美俄两国的核裁军,可以洞见未来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的走向。

③在转作风过程中,不放过具体“小问题〞,并能,从“小问题〞出发解决普遍性问题,不断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A.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因小见大B.见微知著因小见大一叶知秋C.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因小见大D.因小见大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答案 C解析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开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侧重于能预先发现问题,符合①处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语境。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开展的趋向。

符合②处中“可以洞见……的走向〞的语境。

因小见大:从小地方、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问题。

突出由小知大,符合③处中“从‘小问题’出发解决……〞的语境。

2.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郁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他不拘小节,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对于大节,他是宁死不屈的。

B.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C.郁达夫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

D.他的散文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富有才情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

答案 B解析A项,“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中主语指代不明,“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前面加上“爱国〞一词,并删掉“这〞字。

C项,搭配不当,“具有〞与“成就〞不能搭配,应将“和〞字改成“并取得了〞。

D项,语序不当,应为“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

3.填入下面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中国的游记散文源远流长,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课时作业31:第2课 故都的秋

课时作业31:第2课 故都的秋

第2课故都的秋一、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

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

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

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

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__①__,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同时,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__②__,可是还有荷叶,它也能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

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拟人、对比B.借代、夸张、对比C.比喻、拟人、排比D.借代、夸张、排比解析逐个分析文段中语句可以发现,“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从清华园,从……从……”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好像是含着笑告诉”“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花一般”“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C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①②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充分联系横线前后的句子的意思,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推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试题:2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试题:2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2 故都的秋一、课外阅读(2016·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湖殇熊久红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

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 200平方千米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旷远。

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

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

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

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

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

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

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

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故都的秋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阅读课文后,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án yuàn zhè tuò ruǐ xiāo niàn一()破屋 ( )吏潭()寺()展落()()索()四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譬如细腻椭圆疏疏落落B. 姿态赏玩岐韵缓慢悠闲C. 幽远辅满特异颓废色彩D. 严厉训鸽落寞混混沌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是()A.有人说王半仙能掐会算有一叶知秋....的本事,其实是被蒙蔽了而不自知。

B.村里那头老黄牛,十足..有15岁了,过去它一直勤勤恳恳的劳作,所以村民们都很关照它。

C.洪水肆虐使人心惊,但军民一心保家园的一幕幕让人深受感触..。

D.这宅子的屋檐下结着蛛网,大门板上的油漆早已剥蚀殆尽,只有门口那对落寞..的石狮子仿佛在诉说昔日的繁华。

4.反复诵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将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欧阳修《秋声赋》(节选))二、课时达标(一)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课文1、2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的秋进行了对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请从课文3-11段中找出有特点的景物和表达作者感受的关键词语填下面的表格。

3.课文第12段对中外写秋的诗文发表议论,有什么作用?(二)认真阅读课文,对照改写文,用心体味原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味。

(三)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在修辞方面的特点和妙处。

1.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2.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故都的秋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阅读课文后,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án yuàn zhè tuò ruǐ xiāo niàn一()破屋 ( )吏潭()寺()展落()()索()四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譬如细腻椭圆疏疏落落B. 姿态赏玩岐韵缓慢悠闲C. 幽远辅满特异颓废色彩D. 严厉训鸽落寞混混沌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是()A.有人说王半仙能掐会算有一叶知秋....的本事,其实是被蒙蔽了而不自知。

B.村里那头老黄牛,十足..有15岁了,过去它一直勤勤恳恳的劳作,所以村民们都很关照它。

C.洪水肆虐使人心惊,但军民一心保家园的一幕幕让人深受感触..。

D.这宅子的屋檐下结着蛛网,大门板上的油漆早已剥蚀殆尽,只有门口那对落寞..的石狮子仿佛在诉说昔日的繁华。

4.反复诵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将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欧阳修《秋声赋》(节选))二、课时达标(一)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课文1、2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的秋进行了对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请从课文3-11段中找出有特点的景物和表达作者感受的关键词语填下面的表格。

3.课文第12段对中外写秋的诗文发表议论,有什么作用?(二)认真阅读课文,对照改写文,用心体味原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味。

(三)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在修辞方面的特点和妙处。

1.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2.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附答案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附答案

《故都的秋》课时作业附答案课时作业2 故都的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钞(chāo).嘶叫(sī) .B.潭柘寺(zhè) .橄榄(lǎn) .C.普陀山(tuó) .陪衬(chèn) .D.廿四桥(niàn).一椽(chán) .耗子(hào) .落蕊(ruǐ) .落寞(mò) .房檩(lǐn) .夹袄(jiā) .着衣(zhuó) .椭圆(tuǒ) .混沌(dùn) .解析:C项中的“夹”,应读jiá。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忖度冷漠蓓蕾金碧辉煌B.点缀岐途漱口疏疏落落C.魅力厮打萧索一叶知秋D.落蕊悠闲幽远模棱两可解析:B项中的“岐”应为“歧”。

答案:B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夜的草原是这么________而安详。

②四面是________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

③夜幕中,草原在繁星的闪烁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中该发生多少动人的情景,但人们却在________的睡眠中疏忽过去了。

④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以生动的笔触表现出北国的秋________、悲凉的特点。

A.宁静静寂安静清静B.幽静安静宁静寂静C.宁静平静幽静清静D.幽静平静安静寂静解析:根据语境分析。

答案:A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析:应该用“周而复始”。

答案:C5.下列语序的顺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应为(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③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解析:先要找到语段的话题,然后根据逻辑顺序分析。

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第2课 故都的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故都的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故都的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故都的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课故都的秋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凋.谢(diāo)似.的(sì)廿.四桥(niàn)啼.笑皆非(dì)B.驯.鸽(xùn)混.沌(hùn)潜.意识(qián) 浑.水摸鱼(hún)C.梧.桐(wú) 平仄.(zè)颓.废(tuō)潭柘.寺(zhè)D.歧.韵(qí) 落蕊.(lěi)着.衣(zhuó) 一椽.破屋(chuán)答案:B解析:A项,“似”应念shì,“啼”应念tí;C项“颓”应念tuí;D项“蕊”应念ruǐ,“蕾”才念lě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姿态赏玩既使黄城人海B.细腻锤炼啼唱尘沙灰土C.驯鸽藤缦消损不能自已D.蓑弱幽远陶然回味不咏答案:B解析:A项,既—即,黄-皇;C项,缦—蔓;D项,蓑—衰,咏—永。

3.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________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________,严厉,________的感触来的。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2课后训练:2 故都的秋 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2课后训练:2 故都的秋 Word版含解析.docx

课时练(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饱尝.(cháng)赏.玩(shǎng)领略.(lüè) 疏疏落.落(lào)B.陪衬.(chèn) 落蕊.(ruǐ)颓.废(tuí) 混混沌.沌(dùn)C.譬.如(bì) 幽.远(yōu)萧索.(suò) 潭柘.寺(zhè)D.平仄.(sè) 情趣.(qù)点缀.(zhuì) 一椽.破屋(chuán)解析:A项,“落”应读“luò”;C项,“譬”应读“pì”,“索”应读“suǒ”;D项,“仄”应读“zè”。

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他在回忆祖父的遭遇时不时拭泪,致辞时一度因情绪而中断。

(2)费德勒在拿下首场比赛后接受现场采访时,地夸奖起太太和自己的团队表现。

(3)这位失独母亲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她的儿子。

A.不能自已情不自禁不由自主B.不由自主不能自已情不自禁C.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不能自已D.情不自禁不能自已不由自主解析:“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从语境看,第(1)句因横线前有“情绪”不能用“情不自禁”,否则重复。

第(3)句“失独”是悲伤的事情,不宜用形容感情“激动”的“情不自禁”。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俄罗斯政府对恐怖袭击始终采取“零容忍”的强力政策,即便IS及其他恐怖组织对俄本土发动报复式恐怖袭击,也很难颠覆俄罗斯将IS主体力量隔绝在叙利亚的决心。

B.作为半岛的最大邻国,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方的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

我们强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

2022_2022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2故都的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211151109

2022_2022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2故都的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211151109

课时分层作业(二) 故都的秋[根底运用层](2022·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

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22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了生机。

(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答案] D2.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答案] D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答案] C4.依次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故土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作业(二) 故都的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歧.(zhī)韵一椽.(yuán)嘶.(sī)叫耗.(hào)子B.潭柘.(zhè)寺落蕊.(ruǐ)橄榄.(lǎn) 落寞.(mò)C.普陀.(tuó)山房檩.(lǐn)陪衬.(chèn) 夹袄.(ǎo)D.廿.(niàn)四桥着.(zhuó)衣混沌.(dùn) 椭.(tuǒ)圆【解析】A项,“歧”读qí;“椽”读chuán。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赔衬。

B.江南,秋固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而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感觉细腻,又感觉清闲,浅意识下而且还感觉有点儿落寞。

D.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解析】A项,赔—陪;B项,雕—凋;C项,浅—潜。

【答案】 D3.下列句子的空格处,依次填入哪一项的词语最适当(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________的人类,对于秋,老是一样的能特别引发深沉,________,严厉,________的感触来的。

②秋蝉的__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A.情致幽怨萧瑟衰落B.情致幽怨萧索虚弱C.情趣幽远萧索虚弱D.情趣幽远萧瑟衰落【解析】情趣:指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情致:情趣,兴致。

幽怨:隐藏在心里的怨恨;幽远:幽深。

萧瑟:形容冷落,凄凉;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虚弱:身体不强健,虚弱或事物不强盛。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利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高中语文课时精练故都的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课时精练故都的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1、下边加粗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凋 (di āo) 谢潭柘 (zh è) 寺一椽 (chu án)落蕊 (ru ǐ)B. 细腻 (n ì)平平仄 (z ē) 仄椭 (tu ǒ) 圆歧 (q í) 韵C.文钞 (ch āo)橄榄 (l ǎn)嘶 (s ī) 叫普陀 (tu ó)D.鲈 (l ú) 鱼鲑 (xi é) 珍驯 (x ùn) 鸽譬 (p ì) 如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姿态赏玩即使黄城人海B. 细腻安闲啼唱尘沙灰土C.田圆深邃严苛不可以自制D.蓑弱安闲陶然回味不永3、以下各句中 , 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故都的秋》全文运用了 42 个秋字来润饰北国之秋的“清”“静”和“凄凉”, 也到处渗透着郁达夫悲观与踊跃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印迹。

B. 杭州西湖畔武松墓坟头被撒满玫瑰花瓣的事件引起人们热议, 但是风趣的是 , 这座引来关注的武松墓其实不是水浒里的武松。

C.《故都的秋》除了用摹绘写情, 用对照托情的手法把作者储藏在胸中的感情垫高表现出来以外 , 也运用了旁逸衬情的手法。

D.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合作, 表示了两国之间没有“鱼死网破”的决战原由, 更没有根本的利益矛盾。

4、挨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连接最适合的一组是()“南国之秋 , 自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但是色彩不浓, 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 , 黄犬之与骆驼。

”这就不只在情调上,并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一致同来了________。

①但是 , 郁达夫却在这里组成了和睦的、一致的情调。

②前方就有茅房、耗子, 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

③这是由于他的感情亮点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体。

④这些话语原来就是缺乏诗意的, 用在这充满古典的、文雅兴趣的文章中, 是要冒不睦睦的风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A.稀稀落落严厉感慨 B.疏疏朗朗严厉感触C.疏疏落落严厉感触 D.疏疏落落严肃感叹3.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4.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5.“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

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D.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

二、课文语段阅读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6.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7.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联想到了什么?8.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4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2.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4.“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三)阅读下面片断,回答1-2题。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1.文中画线部分在表达方式上属于_____部分,这一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2.“不能自已”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文中列举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2.画线句子用来比喻什么?请指出其本体和喻体。

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创新能力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

郁达夫(1935年4月)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

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

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

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

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主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

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

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一层固定的硬壳。

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

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的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

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选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吹过才能启口。

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则,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了好的散文来么?[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

1.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①和②__________ ②和③__________ ①和③__________2.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

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__________;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__________;至于他所说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__的问题。

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第一重指。

(不超过8个字)第二重指。

(不超过14个字)4.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不超过48个字)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四、学科渗透训练这个发现也解答了另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地球绕日公转的天数为什么渐渐减少。

这是因为地球体积膨胀影响了它的自转的速度。

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基本不变的。

同时科学家也发现,每过一年,一天的时间就要延长0.5秒,每过一个世纪,一天大约延长1分钟。

古生物学家在距今5亿年前的珊瑚化石中发现,珊瑚虫身上反映年轮的条纹表明,当时一天只有21个小时,每年有420天。

地球的这种变化,现在也没有停止,我们可以预测,再过2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

“另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指的是( )A.地球上每年时间在减少的原因B.地球上每年天数在减少的事实C.地球上每年时间都延长的原因D.地球上的这种变化到现在也并没有停止【参考答案】一、1.C2.C3.C(其余表比较)4.D(《茫茫夜》是短篇小说)5.D(分析游离原文语境)二、(一)1.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