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复杂的比和比例应用题(一题多解)(附答案)

合集下载

比与比例重难点真题检测卷完整版

比与比例重难点真题检测卷完整版

比与比例重难点真题检测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句。

①《小学生学习报》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数量成正比例。

②圆锥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③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看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成反比例。

④出勤率一定,出勤人数与全班人数成正比例。

A.4B.3C.2D.13.如果A×2=B÷3,那么A:B=()。

A.2:3B.1:6C.3:24.收入一定,支出与结余()。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5.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的周长与转动的圈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6.圆的半径和周长()。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正比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为15cm,高为5.5cm,如果图形按3∶1扩大,那么扩大后的图形面积是247.5。

()2.圆的周长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3.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4.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而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5.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就是成反比例关系。

()6.如果A×5=B×4,那么A∶B=5∶4。

()三.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8,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2.甲、乙两数的比是2:5,乙数比甲数多12,乙数是()。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最小的内角是()度,这是一个()三角形。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5.把4:0.4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6.a和b都是非0的自然数,且 a= b,则a与b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把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8.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10比和比例 全国通用 有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10比和比例  全国通用 有答案

10.比和比例知识要点梳理一、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写法和读法:表示数a与数b(b不能为零)的比,写作a:b,也可以写作。

“:”是比号,读作“比”,所以a:b读作a比b。

比的前项和后项: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是比的结果,叫做比值。

例如:4 : 5=4÷5=0.8↓↓↓↓前项比号后项比值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比、分数和除法比与分数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比号相当于分数线。

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7:4可读作:七比四。

比与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号相当于除号。

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下表所示:三、求比值与化简比1.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是比的结果,叫比值。

同类量的比,其比值没有单位名称;不同类量的比,其比值有单位名称。

例如:100千米:5时=20千米/时2.化简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的,称为化简比或比的化简。

四、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便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配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单,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15:60=12:48可得:60×12=15×48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五、比和比例的区别六、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经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比例改写成两个外项乘积与两个内项乘积相等形式的方程,再用已知的两项的乘积除以另一个已知项求出未知项。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比和比例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比和比例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比和比例
导语:六年级是学习的冲刺阶段,也是拓展思维的好时机,有效的进行习题训练有助于同学们奥数能力的提升.同学们要加把劲儿哦!
政府为建设新农村修了新路,这条路全长有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的比例是1:2:3,小刚回家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是4:5:6,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问小刚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
分析:要求小刚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必须先求出他走上坡路用了多少时间,必须知道走上坡路的速度和上坡路的路程,已知全程60千米,又知道上坡、平破、下坡三段路程比是1:2:3,就可以求出上坡路的路程。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项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项

比和比例应用题1、房产博览会上,某楼盘的模型是按照1:500的比例尺制作的,该楼盘1号楼模型高7厘米,它的实际高度是多少?2、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长约1900千米,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3、修一条长12千米的公路,开工3天修了1.5千米。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4、专业户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共1800只,这三种家禽的只数比是5:3:1。

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各多少只?5、把一批书按4:5:6的比例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已知甲班比丙班少分到24本,三个班各分到多少本书?6、亮亮家造了新房,准备用边长是0.4米的正方形地砖装饰客厅地面,这样需要180块,装修老师建议改用边长0.6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

请你算一算需要多少块?7.一艘轮船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港开往乙港,行了全程的20 后,又行驶了1小时,这时未行路程与已行路程的比是3:1。

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8.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1.2.一个县共有拖拉机55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台数和手扶拖拉机台数的比是3:8,这两种拖拉机各有多少台?3.用84厘米长的铜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

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4,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5.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5,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7.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 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 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 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 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9. 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10. 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43,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11. 一幅地图,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2. 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13. 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14. 朝阳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20米,宽75米,用30001的比例尺画成平面图,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15.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16. 右图是一个梯形地平面图(单位:厘米),求它的实际面积17. 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150米,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18. 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从6、24、20、18与5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答案】24:4=20:5【解析】此题为一个开放题,有多种答案。

首先确定选哪4个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发现:24×5=20×6,可以用24和5同时做内项或外项,20和6做另外两项,写出不同的比例。

如24:4=20:52.把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100。

()【答案】×【解析】要求盐和盐水的比,就要先求出盐水的重量,1+100=101,所以盐和盐水的比是1:101,题目错误。

3.请在下图中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并用阴影表示,使得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空白部分的面积比是2:3。

【答案】只要画出的钝角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是12,面积是6,即为正确。

答案不唯一。

【解析】本题需先计算出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假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整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阴影面积与空白的比是2:3,说明阴影与整个图形面积的比是2:5,整个图形面积为15,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6。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底和高的乘积是12,所以只要画出的钝角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是12,面积是6,即为正确。

答案不唯一。

4.有一块正方形铁片(如图),沿一边剪去底是6分米的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铁片成了梯形(阴影部分),这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比是1:4,求梯形的面积。

【答案】9平方分米【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6分米对应的份数。

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比是1:4,也就是说梯形的上底是1份,正方形的边长是4份,从而得到,空白三角形的底是3份。

6÷3=2(分米),说明1份表示2分米。

梯形上底:2×1=2(分米),梯形下底:2×4=8(分米),因为是正方形,所以梯形的高也是8分米。

(2+8)×8÷2=9(平方分米),梯形面积是9平方分米。

5.小王、小李、小刘三家共同在莲花村租了一套房子,共有三房一厅,每月要交物业管理费210元。

数学比和比例的应用试题

数学比和比例的应用试题

数学比和比例的应用试题1.地质考察员发现一种锡矿石每100千克含锡65千克,则这种锡矿石5000千克含锡()千克.A.3250B.3210C.3520D.6120【答案】A【解析】先用“65÷100”计算出每1千克锡矿石含锡多少千克,进而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解:5000×(65÷100),=5000×0.65,=3250(千克);答:这种锡矿石5000千克含锡3250千克.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计算出1千克锡矿石含锡多少千克,进而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解答.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2和37都是质数,又是互质数B.如果m:8=5:n,那么m和n成正比例C.a、b、c都是自然数,且a>b>c,则>D.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内角与最小内角的比是3:1,最小内角是30度【答案】A、D【解析】A,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如果两个数都是质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所以2和37都是质数,又是互质数.此说法正确.B,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m:8=5:n,则mn=8×5,积一定,所以mn成反比列.C,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设a、b、c分别为3、2、1,a+b=3+2=5,a+c=3+1=4,则,,所以.D,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直角是90°,两个锐角的和是90°,已知最大内角与最小内角的比是3:1,也就是最小的内角是90°的,90°×=30°.所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内角与最小内角的比是3:1,最小内角是30度.此说法正确.解:根据分析可知:上面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2和37都是质数,又是互质数.D,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内角与最小内角的比是3:1,最小内角是30度.故选:A、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互质数的意义、正、反比列的意义,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计算第四部分面积:第一部分面积为20平方米,第二部分面积为50平方米,第三部分面积为40平方米.【答案】100【解析】根据图得出第一部分的面积比第三部分的面积等于第二部分的面积与第四部分的面积,由此列出比例解答即可.解:设第四部分的面积为x平方米,20:40=50:x,20x=40×50,x=,x=100,答:第四部分的面积是100平方米.点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哪两个面积的比是相等的,进而列出比例解答即可.4.某养兔专业户养了白、黑和灰三种颜色的兔、白兔和只数占总支数的,黑兔与灰兔只数的比是3:5,已知黑兔比灰兔少64只.三种兔各养了多少只?【答案】白兔有144只,黑兔有96只,灰兔有160只.【解析】因为黑兔与灰兔只数的比是3:5,所以黑兔比灰兔少5﹣3=2份,是64只,用64除以2就可以求出每一份的只数,再分别乘黑兔和灰兔的份数就可以求出灰兔和黑兔的只数;又因为白兔的只数占总只数的,则灰兔和黑兔共占总数的(1﹣),用黑兔和灰兔的总只数除以所占的分率即可求出兔的总只数,再乘就是白兔的只数.解:64÷(5﹣3),=64÷2,=32(只);所以黑兔有:32×3=96(只);灰兔有:32×5=160(只);白兔有:(160+96)÷(1﹣)×,=256÷×,=144(只).答:白兔有144只,黑兔有96只,灰兔有160只.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黑兔和灰兔的数量差求出每一份的只数;再根据所占的总只数的分率求出总数.5.把一根绳子按5:2截成甲、乙两段,甲段比乙段长2.4米,乙段长几米?【答案】1.6【解析】由题意得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5+2=7份,甲段是5份,乙段是2份,甲比乙多5﹣2=3份,是 2.4米,进而可以求出一份的长度,再用乙段所占份数乘每份的长度就可以求出乙的长度.解:2.4÷(5﹣2),=2.4÷3,=0.8(米),乙:0.8×2=1.6(米);答:乙段长1.6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灵活运用,关键是通过两段长度之差除以对应的份数的差求出每份的长度.6.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4:7,两个书架上各增加55本后,甲书架上的书与乙书架上的书的比是5:6,甲、乙两书架上原来各有多少本书?【答案】20;35【解析】根据“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4:7”,假设甲书架上的书有4x本,则乙书架上有7x 本,“两个书架上各增加55本后”,甲的本书是4x+55,乙的本书是7x+55本,此时根据“甲书架上的书与乙书架上的书的比是5:6”列出比例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找到等量关系,解方程,即可得解.解:假设甲书架上的书有4x本,则乙书架上有7x本,根据题意,得:(4x+55):(7x+55)=5:6,(4x+55)×6=(7x+55)×5,24x+55×6=35x+55×5,(35﹣24)x=55(6﹣5),11x=55,x=55÷11,x=5,4×5=20,7×5=35,答:甲书架上原来有20本书,乙书架上原来有35本书.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两个比的不同含义,找出等量关系,即可列方程求解.7.已知甲:乙=2:5;乙:丙=4:7,而且甲+乙+丙=126,求甲、乙、丙各是多少?【答案】甲、乙、丙各是16、40、70.【解析】先求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再按比例分配解答即可.解:甲:乙:丙=(2×4):(5×4):(7×5)=8:20:35,126×=16,126×=40,126×=70;答:甲、乙、丙各是16、40、70.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先求三个数的比,再按比例分配解答.8.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如果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答案】甲每天做21个,乙每天做35个.【解析】由“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可求得每人占两人总效率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占总工作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解:56×=21(个),56×=35(个).答:甲每天做21个,乙每天做35个.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按比例分配方法的掌握与运用.9.学校装修多媒体教室,如果用面积为64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162块.请你帮忙计算一下,如果改用面积为81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方法解)【答案】128【解析】因为地板的总面积一定,所以每块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即砖的块数与砖的面积的乘积相等.据此列出等量关系式解答即可.解:设需要x块面积为81平方分米的方砖.81x=64×162,x=64×162÷81,x=128;答:如果改用面积为81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128块.点评:在用比例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先据题意确定不变量,然后再据不变量列出等量关系式.10.货车速度与客车速度比是3:4,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行驶,在离中点6千米处相遇,当客车到达甲站时,货车离乙站还有多远?【答案】21【解析】两车在离中点6千米处相遇,那么客车就比货车多行驶6×2=12千米,把两地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货车速度与客车速度比是3:4,依据时间依据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可得: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3:4,先求出客车比货车多行驶路程占总里程得房率,也就是12千米占总里程的分率,依据分数除法意义,求出两地间的距离,最后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即可解答.解:3+4=7,(6×2)÷(﹣)×(1﹣),=12×,=84×,=21(千米);答:货车离乙站还有21千米.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地间的距离,解答的依据是分数乘法意义,以及分数除法意义.11.一种农药是把药粉和水按1:99的比例配合而成的,要配制这种农药20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396千克的水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答案】药粉2千克,400千克.【解析】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知:药粉就占了这种农药的,农药是200千克,农药的千克数已知用乘法计算,根据题意知水就占了这种家药的,不有396千克,求农药的千克数,用除法计算.解:需要药水:200×=2(千克),可配制的农药:396÷=400(千克).答:要配制这种农药200千克,需要药粉2千克,396千克的水能配制这种农药400千克.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水和药粉各占了农药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12.盐与水的比是2:99,297千克水可以配置多少千克的盐水呢?【答案】303【解析】由题意可知:需要2份的盐,就需要99份的水,总份数是2+99=101份;297千克水,其中水占盐水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2+99=101,297=303(千克);答:可以配置303千克的盐水点评:此题属于按比例分配问题,解答关键是求出总份数,把比转化成分率,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13.李惠家8月份共缴纳水费、电费、煤气费140元,其中电费占整个费用的,水费与煤气费的比是1:3,李惠家水费、电费、煤气费各付多少元?【答案】水费15元、电费80元、煤气费45元.【解析】其中电费占总费用的,则水费与煤气费占总数的1﹣=,由于水费与煤气费的比是1:3,则水费占三者总数的×,煤气费×,由此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能求.解:电费为:140×=80(元);水费为:140×(1﹣)×,=140××,=15(元);煤气费为:140×(1)×,=140××,=45(元).答:李惠家8月份共缴纳水费15元、电费80元、煤气费45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水费、电费和煤气费占总数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即可.14.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答案】小伟捐款35元,小英捐款40元.【解析】要求小伟和小英各捐款多少元,根据小伟和小英捐款钱数的比是7:8,知道捐款总数为75元,小伟捐款为总数的,小英捐款为总数的,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即可求出.解:75×=35(元),75×=40(元),答:小伟捐款35元,小英捐款40元.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做题时应明确每一个人捐款的钱数分别占总钱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即可解决问题.15.王大伯计划在工作上64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内种白菜、黄瓜和西红柿,白菜种植面积占全部面积的,黄瓜和西红柿种植面积的比是5:3,三种蔬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答案】白菜种植了160平方米,黄瓜种植了300平方米,西红柿种植了180平方米.【解析】先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白菜种植面积,再求出黄瓜和西红柿种植面积,最后按照按比例分配方法即可解答.解:640﹣640×,=640﹣160,=480(平方米),5+3=8,480×=300(平方米),480×=180(平方米),答:白菜种植了160平方米,黄瓜种植了300平方米,西红柿种植了180平方米.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1)正确运用分数乘法意义解决问题,(2)能正确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方法.16.一个电视机厂五月份生产的彩色电视机与数码电视机的比是5:4,现生产的彩色电视机有4500台,生产的数码电视机有多少台?【答案】3600【解析】由“彩色电视机与数码电视机的比是5:4”可知:数码电视机的台数=彩色电视机的台数×,彩色电视机的台数已知,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出数码电视机的台数.解:4500×=3600(台);答:生产的数码电视机有3600台.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得出:数码电视机的台数=彩色电视机的台数×,问题即可得解.17.有84个红气球,其中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比是7:5,黄气球有多少个,(用比例的知识解答)【答案】60【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红气球和黄气球的份数比是7:5,其中红气球的具体数量是84,设黄气球有x个,由此列式为:84:x=7:5,然后解答即可.解:设黄气球有x个,84:x=7:5,x=,x=60;答:黄气球有60个.点评:本题还可以把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比是7:5,转化为黄气球是红气球的,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84×=60(个).18.一种药水是按药粉和水的比1:5000配制成的.现在用药粉30克配制成这样的药水,需要加水多少千克?(用比例解)【答案】150【解析】根据一种药水是按药粉和水的比1:5000配制成的,知道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0,此比值一定,所以药粉与水的克数成正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解:设需要加水x克,1:5000=30:x,x=30×5000,x=150000,150000克=150千克,答:需要加水150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注意本题的单位的换算.19.如图,已知线段AB的长为2.8cm.(1)用直尺和圆规按所给的要求作图: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且CA=AB;(2)在上题中,如果在线段BC上有一点M,且线段AM、BM长度之比为1:3,求线段CM的长.【答案】(1)(2),CM长1.4cm或3.5cm.【解析】(1)根据题意画,延长BA至C,使CA=2.8cm,(2)如果在线段BC上有一点M,且线段AM、BM长度之比为1:3,点M在线段BC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M在线段AB上,另一种是在线段BC上,据此解答.解:(1)(2),或,因为CA=AB,AB=2.8cm,所以CA=2.8cm,①当点M在线段AC上时,设AM=x,则BM=3x,3x﹣x=2.8,2x=2.8,2x÷2=2.8÷2,x=1.4;所以CM=CA﹣AM=2.8﹣1.4=1.4(cm);②当点M在线段AB上时,设AM=x,BM=3x,x+3x=2.8,4x=2.8,4x÷4=2.8÷4,x=0.7;CM=CA+AM=2.8+0.7=3.5(cm);答:CM长1.4cm或3.5cm.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画图,以及画图中有两种情况时如何来解答的能力.20.有两筐苹果,第二筐比第一筐少,从第二筐拿走4.2千克后,第一筐与第二筐的比是8:5,第一筐苹果比原来第二筐苹果多多少千克?【答案】8.4千克.【解析】由图意可知:设第一框苹果的重量为x千克,则第二框苹果的重量为(1﹣)x千克,再据“第一框苹果的重量:(第二框苹果的重量﹣4.2)=8:5”即可解比例求解.解:设第一框苹果的重量为x千克,则第二框苹果的重量为(1﹣)x千克,x:[(1﹣)x﹣4.2]=8:5,x:(x﹣4.2)=8:5,8×(x﹣4.2)=5x,6x﹣33.6=5x,x=33.6;33.6×=8.4(千克);答:第一筐苹果比原来第二筐苹果多8.4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于是列比例即可求解.21.六年一班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8:7,又转来2名男生后,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9:7.六年一班原来有多少人?【答案】30【解析】根据“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8:7,”知道男生占女生的,再由“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9:7,”知道男生是女生的,现在比原来多了女生的(﹣),由此用2除以(﹣)求出女生的人数,进而求出原来六年一班的人数.解:女生的人数:2÷(﹣),=2,=14(人),六年一班原来有的人数:14÷7×(8+7),=2×15,=30(人),答:六年一班原来有30人.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女生人数这个不变的量,把它作为单位“1”,找出2对应的分数,用除法列式求出单位“1”,进而求出答案.22.一个工厂女工和男工的人数比是7:8,其中男工56人,女工有多少人?【答案】49【解析】女工和男工的人数比是7:8,也就是说女工人数是男工的人数,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56×=49(人);答:女工有49人.点评:此题也可以列比列解答,设女工有x人,列比例式为:x:56=7:8,解这个比例即可.23.修一条路已修全长的60%,如果再修48米,这是已修与未修的比是7:2,这条路的是多少米?【答案】这条路的是30米【解析】如果再修48米,这是已修与未修的比是7:2,即此时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则这48米占全长的﹣60%,所以,这条路全长是48÷(﹣60%)米,则它的是48÷(﹣60%)×米.解:48÷(﹣60%)×=48÷(﹣)×,=48÷×,=30(米).答:这条路的是30米.点评:首先根据再修48米后,已修与未修的比是7:2,求出已修的与未修的占全部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4.有两袋大米,分给甲、乙、丙三人吃,甲吃总数的,乙吃的千克数与丙的比是3:2.第二袋大米是第一袋的,如果从第一袋取出18千克给第二袋,那么两袋大米的重量相等.甲、乙、丙三人各吃大米多少千克?【答案】甲、乙、丙三人各吃大米176千克、132千克、88千克【解析】根据题意,第一袋比第二袋大米多18×2千克,由“第二袋大米是第一袋的”,求出第一袋大米的重量为:18×2÷(1﹣)=216(千克),再求出第二袋大米的重量:216×=180(千克).那么甲吃:(216+180)×=176(千克);然后根据“乙吃的千克数与丙的比是3:2”,求出乙、丙各吃大米多少千克.解:第一袋大米的重量为:18×2÷(1﹣),=36÷,=216(千克);第二袋大米重:216×=180(千克);两袋共重:216+180=396(千克);则甲吃:396×=176(千克);乙吃:(396﹣176)÷(3+2)×3,=220÷5×3,=132(千克);丙吃:396﹣176﹣132=88(千克).答:甲、乙、丙三人各吃大米176千克、132千克、88千克.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求出两袋大米的总重量,再根据“甲吃总数的,乙吃的千克数与丙的比是3:2”,解决问题.25.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和锌的比2:3.现知道再加入6克锌,熔化后共得新合金36克,新合金中铜和锌的比是多少?【答案】新合金中铜和锌的比是1:2【解析】现知道再加入6克锌,熔化后共得新合金36克,可得原合金的克数,又知道原合金铜锌的比,计算出原铜锌的克数,加入锌后再计算,得出新合金铜和锌的比.解:解法一:加入的6克锌相当于新合金的6÷36=,原来的合金是新合金是1﹣=,铜没有变,占新合金的÷(2+3)×2=,新合金中的锌占1﹣=,所以新合金中的铜和锌的比是:=1:2;解法二:原来的合金重36﹣6=30(克),原来的合金每份重30÷(2+3)=6(克),含铜6×2=12(克),含锌6×3=18(克),新合金中的合金比12:(18+6)=,即铜:锌=1:2.答:新合金中铜和锌的比是1:2.点评:第二种解法易于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不变量.26.表比钟每小时快30秒,钟每小时比标准时慢30秒.问表是快还是慢?一昼夜相差多少秒?【答案】表慢了,一昼夜相差6秒【解析】一昼夜为24小时,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30秒,那么一昼夜慢了30×24=720秒=12分钟,所以钟一昼夜走了23.8小时,表比钟每小时快30秒,所以表比钟多走了30×23.8=714秒,而钟比标准时间慢了720秒,所以表慢了,一昼夜相差6秒.解:(1)钟一昼夜走了:30×24=720(秒),720秒=0.2小时,24﹣0.2=23.8(小时).(2)表23.8小时多走:30×23.8=714(秒).在24小时内,钟比标准时间慢了720秒,表比钟快了714秒,所以表慢了.一昼夜相差:720﹣714=6(秒)答:表慢了,一昼夜相差6秒.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最后表和钟都要和标准时间相比较.27.慈溪市盐业公司用100吨海水晒制出2千克食用盐,现在晒制出19吨食用盐需要多少吨海水?【答案】需要海水950000吨【解析】根据每千克海水的含盐量是一定的,即海水的质量与含盐的质量的比值一定,由此判断海水的质量与盐的质量成正比例,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解:设需要海水x吨,2千克=0.002吨,100:0.002=x:19,0.002x=100×19,x=1900÷0.002,x=950000;答:需要海水950000吨.点评:根据海水的含盐率一定,判断海水的质量与盐的质量成正比例,注意海水的质量与含盐的质量的单位要统一.28. 100克蜂蜜里含有34.5克葡萄糖.照这样计算,多少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用比例的方法解)【答案】600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解析】根据蜂蜜里含有葡萄糖的量一定,即蜂蜜的质量与所含的葡萄糖的质量的比值一定,由此得出蜂蜜的质量与所含的葡萄糖的质量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决问题.解:设x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100:34.5=x:207,34.5x=100×207,x=,x=600;答:600克蜂蜜里含有207克葡萄糖.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29.铺一块地,用边长3dm的方砖要2400块.改用边长2dm的方砖铺,要用多少块砖?(用比例方法解)【答案】要用5400块砖【解析】根据题意知道,每块地的面积一定,每块方砖的面积×方砖的块数=每块地的面积(一定),由此得出每块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决即可.解:设要用x块砖,2×2×x=2400×3×3,4x=2400×9,x=,x=5400;答:要用5400块砖.点评:注意此题是每块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注意3dm与2dm是方砖的边长不是方砖的面积.30.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地相对开出,相遇后两车继续向前行驶,当客车到达乙地,货车到达甲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已知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甲地120千米,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3:2,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解析】第二次相遇时,这时客货两车共行了3个路程,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3:2,因相遇时用的时间相同,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成正比例,所以它们行的路程的比是3:2,,客车就行了全路程的(),第二次相遇距甲地120米,就是客车再行120千米就是2个路程,就是全路程的(2﹣)的就是120千米,据此解答.解;120÷(2﹣),=120÷(2﹣),=120÷(2﹣),=120÷,=60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第二次相遇时客车再行120米就是2个路程,以及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客车和货车第二次相遇时行的路程时,两车共行了3个路程,客车行的路程就是().31.一种药水是按药粉和水的比1:2500配制成的.现在用药粉15克配制成这样的药水,需要加水多少千克?【答案】需要加水37.5千克【解析】根据一种药水是按药粉和水的比1:2500配制成的,知道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0,此比值一定,所以药粉与水的克数成正比例,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解:设需要加水x克,1:2500=15:x,x=15×2500,x=37500,37500克=37.5千克,答:需要加水37.5千克.点评:解答此题还可以先根据比的知识,用15÷求出配制成的药水的重量,进而用药水的重量减去药粉的重量即可得出所需水的重量.32.王大爷家养鸡和鸭共240只,其中鸡与鸭的比是3:5,王大爷家养鸡和鸭各多少只?【答案】王大爷家养鸡和鸭分别为90只、150只【解析】鸡与鸭的比是3:5,就是鸡的只数是3份,鸭的只数是5份,共3+5=8份,鸡占总份数的,鸭占总份数的,所以求鸡的只数用240×,求鸭的只数用240×解答.解:3+5=8份,鸡的只数:240×=90(只),鸭的只数:240×=150(只),答:王大爷家养鸡和鸭分别为90只、150只.点评:本题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找出总的份数,求出鸡鸭各自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比例分配即可求出.33.(2011•河池模拟)5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6千克,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答案】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120千克【解析】由题意可知:每千克甘蔗的榨糖量是一定的,则榨糖的量与甘蔗的量成正比,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解:设可以榨糖x千克,则有6:50=x:1000,50x=6×1000,50x=6000,x=120;答: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120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若两个量的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可以列比例求解.34.植树的同学共有720人,已知六年级与五年级人数的比是3:2,六年级比四年级多80人,三个年级参加植树的各有多少人?【答案】四年级参加植树的有220人,五年级有200人,六年级有300人【解析】由题意可知:设四年级的人数为x,则六年级的人数为(x+80),五年级的人数为(x+80)×,又因三个年级的人数总和为720,于是就可以列方程求解.解:设四年级的人数为x,则六年级的人数为(x+80),五年级的人数为(x+80)×,x+x+80+(x+80)×=720,2x+80+x+=720,2x+x=720﹣80﹣,x=,x=220;220+80=300(人),300×=200(人);答:四年级参加植树的有220人,五年级有200人,六年级有300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用四年级的人数表示出六年级的人数,用六年级的人数表示出五年级的人数.35.一个商场总营业额11.5万元,甲乙柜营业额比为3:2,乙丙柜营业额比为3:4,求甲柜营业额.【答案】甲柜营业额为4.5万元【解析】根据比的性质,把3:2的前后项同乘3变为9:6,把3:4的前后项同乘2变为6:8,再把这两个比写成连比为9:6:8,进而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得甲柜营业额即可.解:甲:乙=3:2=9:6,乙:丙=3:4=6:8,则甲:乙:丙=9:6:8,则甲柜营业额:11.5×=11.5×=4.5(万元);答:甲柜营业额为4.5万元.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把甲、乙两柜营业额的比与乙、丙两柜营业额比,改写成甲、乙、丙三柜营业额的比,再应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得甲柜营业额.36.客、货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已知客车行完全程需5小时,当客车行到两地的中点时,货车离中点的路程与客车已行路程的比是1:3.照这样计算,货车行完全程需多少小时?【答案】货车行完全程需7.5小时【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下面的线段图:已知货车离中点的路程与客车已行路程的比是1:3,也就是在相同时间内客车与货车所行路程的比是3:2,即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3:2,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两车所行时间的比等于速度比的反比,已知客车行完全程需5小时,由此求出货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解:根据题意可知,客车的速度:货车的速度=3:2;时间比:客车的时间:货车的时间=2:3;货车行完全程需:5÷2×3=2.5×3=7.5(小时);答:货车行完全程需7.5小时.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相同时间内,时间的比等于速度比的反比,由此解决问题.37.(2012•中山模拟)商店运来橘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橘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橘子比梨多多少千克?【答案】橘子比梨多80千克【解析】由“橘子和苹果的比是5:6,”把橘子看做5份,则苹果是6份,梨是(6×)份,得橘子比梨多5﹣(6×),根据按比例分配的题目的计算方法,即可解答.解:一份是:320÷[5+6+(6×)]=320÷[11+]=320×=25(千克)橘子比梨橘子比梨:25×[5﹣(6×)]=25×=80(千克)答:橘子比梨多80千克.点评:把分数转化成比,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即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是多少.38.(2013•广州模拟)荔枝树和龙眼树的比是5:3,荔枝树比龙眼树多40棵,荔枝树和龙眼树各有多少棵?【答案】荔枝树有100棵,龙眼树有60棵【解析】把“荔枝树和龙眼树的比是5:3”理解为荔枝树和龙眼树分别占两种树总棵树的和,进而得出荔枝树比龙眼树多两种树总棵树的(﹣);此时把两种树总棵树看作单位“1”,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求出两种树总棵树;继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得出结论.解:5+3=8,40÷(﹣),=40÷,=160(棵);荔枝树:160×=100(棵);龙眼树:160×=60(棵);答:荔枝树有100棵,龙眼树有60棵.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进行转化,进而判断出单位“1”,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求出两种树总棵树;继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得出结论.39.修路队计划9天修路360米.照这样计算,这个修路队20天可以修路多少米?【答案】这个修路队20天可以修路800米。

难算的分数(比和比例)应用题(一)

难算的分数(比和比例)应用题(一)

难算的分数(比和比例)应用题(一)1、一条路已修了500米,是未修的2/5,求这条路一共有多长?解答:已修的是未修的2/5,那就是说是已修的是全长的2/7。

列式为:500÷2/7=1750(米)答:略。

2、一桶油用去1/5后连桶重14千克,用去1/3后连桶重12千克,求桶重多少千克?油重多少千克?分析与解答:用去油1/5后连桶重14千克,用去1/3后连桶重12千克,那就是说这桶油的1/3比1/5多2千克,也就是说1/3—1/5=2/15就是2千克。

那么这桶油重可以列式求出来:(14-12)÷(1/3—1/5)=2÷2/15=15(千克)那么桶重就是14-15×(1—1/5)=2(千克)或者12-15×(1—1/3)=2(千克)答:略。

3、修一条水渠,已修了4天,平均每天修35米,已修的比剩下的少全长的30%,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答:已修四天,每天修35米,则已修的是35×4=140米。

已修的比剩下的少全长的30%,那就是说,如果去掉这30%,剩下的和已修的刚好相等。

于是就有:(100%—30%)÷2=35%,这35%就是已修的。

到这儿就很好算了。

列式:35×4÷[(100%—30%)÷2]=140÷35%=400 (米)列方程为:解:设这条路全长为X米,则X—35×4—35×4=30%X 或(X—30%X)÷2=35×4答:略。

4、师傅和徒弟合做200个零件,师傅做的1/4比徒弟做的1/5多14个,求徒弟做了多少个?分析:师傅做的1/4比徒弟做的1/5多14个,那就是说,师傅做的4/4比徒弟做的4/5多14×4=56(个)。

这样题就变成了“师傅和徒弟合做200个零件,师傅做的比徒弟做的4/5多56个,求徒弟做了多少个?”这已是一个和倍问题了。

比和比的应用题及答案

比和比的应用题及答案

比和比的应用题及答案1. 题目:小明有苹果和梨两种水果,苹果的数量是梨的3倍。

如果小明有30个苹果,那么他有多少个梨?答案:小明有30个苹果,苹果的数量是梨的3倍,所以梨的数量是苹果数量除以3。

计算得出,30 ÷ 3 = 10。

所以小明有10个梨。

2. 题目: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已知班级总人数为40人,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设女生人数为x,则男生人数为2x。

根据题意,x + 2x = 40。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3x = 40,所以x = 40 ÷ 3 = 13.33。

由于人数必须是整数,我们可以推断出女生人数为13人,男生人数为2 × 13 = 26人。

3.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4倍,如果长是24厘米,那么宽是多少厘米?答案:设长方形的宽为x厘米,则长为4x厘米。

根据题意,4x = 24。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x = 24 ÷ 4 = 6。

所以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

4. 题目:甲乙两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甲工厂的生产效率是乙工厂的5倍。

如果甲工厂一天能生产100个产品,那么乙工厂一天能生产多少个产品?答案:设乙工厂一天能生产x个产品,则甲工厂一天能生产5x个产品。

根据题意,5x = 100。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x = 100 ÷ 5 =20。

所以乙工厂一天能生产20个产品。

5.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答案:设长方形的宽为2x厘米,长为3x厘米。

根据题意,2(2x + 3x) = 80。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10x = 80,所以x = 8。

因此,长方形的宽为2x = 2 × 8 = 16厘米,长为3x = 3 × 8 = 24厘米。

6. 题目:一个学校有学生和老师,学生人数是老师的4倍。

已知学生人数和老师人数的总和为300人,求学生和老师各有多少人?答案:设老师人数为x人,则学生人数为4x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完成。

已知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7:5,求甲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2
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若干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相遇后又
行5小时货车到达甲地,这时客车到乙地后又掉头行了甲、乙两地距离的25%。

客车
和货车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多少小时?
解:
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1+25%):1=5:4
行完AB这段路程客车和货车所需的时间比:4:5
相遇时间:5÷5×4=4小时
练习2
1.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8,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出发,在距中点24千米
处相遇。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提示: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路程比与其速度比相同。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相遇后甲车又行4小时到B地,这时乙车离A地还有60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提示:同一段路程,乙用5小时,甲用4小时,则甲和乙的速度比是5:4,即相同
时间内所行路程比是5:4.】
2.师、徒二人加工零件,师傅加工3000个零件比徒弟加工2400个零件多用2小时,
又知师傅和徒弟的工作效率比是6:5。

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提示:工作效率比是6:5,若都按徒弟加工完2400个零件的时间工作,其工作总量比也应是6:5】
例3
一把小刀售价3元。

如果小明买了这把小刀,那么小明剩下的钱数与小强的钱数之比是2:5;如果小强买了这把小刀,那么两人的钱数之比是8:13.小明原有多少元钱?
【思路点拨】两人原有钱数和一定,所以谁无论买了小刀后二人的钱数和应不变。

2+5=7,8+13=21,21是7的3倍。

2:5=6:15,对比“6:15”和“8:13”可看出每把小刀的钱数是8-6=2份。

解:3/(8-2*3)*8=12(元)
答:小明原有12元。

练习3
1.甲、乙两袋糖的质量比是4:1,从甲袋中取出13千克糖放入乙袋,这时两袋糖
的质量比是7:5.求两袋糖的质量之和?
2.兄弟两人共带200元钱去书店买参考书,回家后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


知哥哥花去的钱数与他原来钱数的比是3:7,弟弟哥哥花去的钱数与他原来钱数的比是9:13。

哥哥花去多少元钱?
3.王叔叔和李叔叔本月的收入比是18:13,支出比是2:1。

结果两人本月都结余
了800元。

王叔叔和李叔叔本月收入各是多少元?
或2:1=4:2=6:3=8:4=10:5=12:6=14:7=16:8
观察发现:10+8=18,5+8=13(剩下钱的份数一定相同)。

800÷8×18=1800(元)
800÷8×13=1300(元)
小升初数学冲刺31---复杂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基础达标
1.有两块一样重的合金,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2:5,另一块合金中铜与锌比是:1:3,现在加两块合金合成一一块,求新的合金中铜与锌的比。

2.小王,小李和小张,同时各做120个同样的机器零件,当小王做完时,小李做了100个,小张做了60个,照这样计算,小李做完时,小张还差多少个没做?
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1680吨,以知甲仓库存粮的1/4等于乙仓库的1/3。

求甲乙仓库各存粮多少?
4.甲种糖每千克3元,乙种糖每千克
5.4元,现要求混合后的糖价为每千克4.8元,求甲乙的质量比。

5.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是顺风,每小时可以飞行75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600千米,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飞?
6.甲乙两人进行骑自行车比赛,甲骑了全程的7/8时,乙骑了全程的3/4,这时两人相距140米,如果继按原速骑下去,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能力创新
7.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一部分,这时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8.一个快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1分钟,一个慢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3分钟,如将两个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结果在24小时内,快钟显示10点整时,慢钟恰好显示9点整,则此时的标准时间是多少?
9.把一批苹果分给大小两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各得6个,如果只分给大班小朋友,平均每人得10个,如果只分给小班,那么没人可分得几个苹果?
10.李叔叔与王叔叔8月份收入的钱数之比是8:5,8月份支出的钱数之比是8:3,月底李叔叔结余800元王叔叔结余980元,8月份两人各收入多少元?
趣题荟萃
1.一只猎狗发现在离他10米远的地方有一只奔跑的兔子,马上追过去。

兔跑9步狗只需5 步,但狗跑2步的时间兔能跑3步。

问狗追上兔时,共跑了几米?
2.两只粗细、长短都不同的蜡烛,长的一只可以点4小时,短的一只可以点6小时,将他
们同时点燃,两小时后,两支蜡烛所余下的长度正好相等。

原来长、短蜡烛的长度比是多少?
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3:2,他们第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20%,乙的速度提高了3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还有7千米,那么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