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精选练习)(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上册第三单元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lún)樯橹.(lǔ)
B.堆积.(jī)酹.江月(lèi)梧桐.(tóng)乍.暖还寒(zà)
C.舞榭.(xiè)佛.狸祠(bì)狼居胥.(xū)金戈.铁马(gē)
D.浪淘.尽(táo)港陌.(mò)神鸦.(yā)早生华发.(fā)
【答案】C
【解析】A项,“纶”应读guān; B项,“乍”应读zhà; D项,“港陌”应为“巷陌”,“发”应读f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墙橹舞榭佛狸巷陌
B.纶巾寄奴烽火廉颇
C.凄冷苍皇风情门槛
D.憔萃凋谢次第寻觅
【答案】B
【解析】A项,墙——樯;C项,苍——仓;D项,萃——悴。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不含诗句倒装的一项是( )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碧梧老枝”;B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
【答案】C
4.解释下列加点字:
(1)故①故.垒西边②既克,公问其故.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顾①赢得仓皇北顾.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曾①人道寄奴曾.住②曾.益其所不能
(4)过①雁过.也,正伤心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答案】(1)①旧时的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
(2)①回头看②拜访
(3)①曾经②同“增”,增加
(4)①经过②过分、过于③犯错误
【解析】结合句意解释即可。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
(流风余韵)
B.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草率出兵)
C.千古
..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千年)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解析】封,册封。
【答案】D
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解析】B项是比喻,其他三项是借代。
【答案】B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诗人。
与苏轼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解析】A项,辛弃疾应为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诗人;C项,认为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不妥;D项,认为辛弃疾也会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是正确的,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为豪放词的代表作。
【答案】B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析】注意书写正确。
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杯送绣衣行客②。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②绣衣:官服。
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解析】“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有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是眼前之景,并非回忆之景。
【答案】D
10.辛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宦游漂泊的凄苦。
【解析】B项,为友人阔其心胸,壮其行色;C项,点出李之入蜀与己之送行,暗含此行之艰难,显得情亲意挚,依依难舍;D项,一荡上阕愁闷的情绪,是轻松的调侃,亦是痛心的变异,情感表达委婉而深厚有致。
【答案】A
11.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
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以诗歌艺术特色入题,要求考生评论表达,审题难度较大。
实则注重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考查,有必要从语言风格入手,结合具体内容和情感阐述、赏析。
【答案】
这句评论是指,“龙吟虎啸”与“和缓”相对,整首词中既有虎啸龙吟般激烈悲壮之情,又有涓涓细流般和缓之感。
上阕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大气典故、“付君侯”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友人为国建功立业的祝愿和期许,也有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自己壮年却闲居而无法报国的悲愤
之情:情感悲壮激烈,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下阙通过“庐江山色”、“赤壁千古浪”、“铜鞮月”等意象,写出作者希望友人不要伤心流泪,用诗写下一路好景色,感受美景,表达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情感舒缓。
(湖南省湖湘名校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线上自主联合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①!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②!二十五弦③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④?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注)①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
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
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
比喻世事颠倒。
②生发:即胎毛。
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
③二十五弦: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
④痴骨:指愚笨的内心。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议论天下大事。
首句“老去凭谁说”表明作者感叹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评说。
B.“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的典故指世事反复变化,且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希望。
C.词的下片转入抒情。
词人深情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
D.词人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
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首句‘老去凭谁说’表明作者感叹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评说”理解错误。
首句“老去凭谁说”,写知音难觅,而年已老大,不仅壮志难酬,甚至连找一个可以畅谈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
故选A。
13.比较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在抗金情感上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陈词和辛词都表达了抗击金人的愿望和决心;不同点:①陈词侧重表达知音难觅的悲凉,对杀敌抗金的决心和信心;②辛词侧重表达壮志难酬的悲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本题题干是“比较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在抗金情感上的异同”,本题答题的角度限制很小,考查的“抗金情感”的异同,要抓住这一点进行分析。
首先,陈词和辛词都表达了抗击金人的愿望和决心;不同点:①陈词“老去凭谁说”侧重表达知音难觅的悲凉;“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表面上写炼丹,实则写救国,龙虎丹炼成崩裂出鼎,暗含词人救国的决心和信心。
②辛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侧重表达壮志难酬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