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原创】《精彩的戏曲》教案
小学美术《精 彩 的 戏 曲》教学设计(公开课)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教材依据】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精彩的戏曲》。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与下一课《戏曲人物》形成一个学习单元。
中国戏曲是高度综合的民族传统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合各种艺术门类——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服装、化妆等,还表现在“唱、念、坐、打”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中国戏曲的艺术种类有三百多种,如京剧、评剧、豫剧、粤剧、黄梅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本课教材以国粹京剧为主,依托不同戏曲形式,引导学生对戏曲艺术进行综合性的探索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戏曲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手法、行当划分、脸谱艺术、名段名家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探素研究,并通过戏曲欣赏、画脸谱、学唱戏等方式进行体验,加学科整合,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我们本地区的地方戏曲:秦腔、碗碗腔、眉户等戏曲,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戏曲的艺术魅力,并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教法】:本课内容含量多,课前我布置了调查问卷,课上主要以汇报、欣赏、聆听、合作分析、探究、体验、学唱为主。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在审美、造型、色彩、动手制作能力等多方面均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
此外,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并筛选资料、归纳整合、合作探究等综合探索学习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对戏曲艺术知之甚少,虽然接触过一些包含戏曲元素的艺术,如春节晚会上的戏曲表演、流行歌曲中的戏曲唱段、相声及评书表演中的片段等,但很少有人能拿出较长时间听戏、看戏,品味其艺术魅力。
即就是经常路过的戏曲自乐班,也可能从来都不在意,所以本节课一开始就要提起他们的戏曲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尝试绘制脸谱。
通过听、说、画、唱、等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不同种类戏曲片段视频、图片,戏曲大师教唱戏,课前调查、探究等方法,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精彩的戏曲人美版六年级教案
精彩的戏曲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曲主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化妆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表演,体验戏曲艺术特有的魅力,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不同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所以在学生作业时,老师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剩余的时间让学生各得其所,自得其乐。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
那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与自信心,培养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是本教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则以欣赏戏曲片段方式导入,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以学生与体验为主,尽可能的使美术属于每个学生,同时注意愉快教学,做到善教乐学。
注意控制各个教学因素,如:内容方法、师生关系。
使学生以愉快轻松、饱满的情绪进行学习。
二、学情分析戏曲是极具魅力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特别是我国的戏曲,更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渐渐被孩子们遗忘。
很多孩子由于没有接触戏曲机会,根本不懂得如何欣赏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所以,如何帮助学生们了解欣赏戏曲,并通过感受戏曲的魅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成了我研究的问题。
这节课的总体要求是让孩子们对戏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学习让他们打开思路使戏曲中的知识融入到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美术能力,使他们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唤醒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三、教学用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进行脸谱创作,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和造型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画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这种形式完成一幅表现京剧人物中净角脸谱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精彩的戏曲 |人美版(2012)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精彩的戏曲 | 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中国戏曲的基本元素,如脸谱、服饰、唱腔等。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创作出具有戏曲特色的美术作品。
3. 学生能够表达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戏曲主题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活动,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戏曲文化介绍: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主要剧种、角色类型等。
2. 戏曲艺术特点:分析戏曲中的脸谱、服饰、唱腔、动作等艺术特点。
3. 创作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创作戏曲角色或场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美术技巧创作戏曲主题作品。
难点1. 对戏曲中复杂脸谱和服饰的绘制或制作。
2. 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个性化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戏曲视频资料、脸谱和服饰图片、示范作品。
2. 学具:绘画纸张、彩笔、剪刀、胶水、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戏曲片段,引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2. 新授: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戏曲的艺术特点。
3. 示范:展示如何绘制戏曲脸谱和服饰,讲解创作技巧。
4. 实践: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精彩的戏曲2. 提纲:戏曲文化、艺术特点、创作实践3. 关键词:脸谱、服饰、唱腔、动作、创作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创作一幅戏曲主题的绘画或手工制作作品。
2.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创作一个戏曲场景或故事情节。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对中国戏曲艺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戏曲的细节,鼓励他们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9精彩的戏曲|人美版(2012)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美术-9精彩的戏曲|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戏曲的基本知识:介绍戏曲的起源、分类(如京剧、越剧、豫剧等)和特点(如唱、做、念、打)。
2. 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讲解戏曲人物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技巧。
3. 创作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幅戏曲人物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视频,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戏曲的起源、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
2. 教师现场示范一幅戏曲人物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过程。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幅戏曲人物画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1. 戏曲的基本知识起源分类(京剧、越剧、豫剧等)特点(唱、做、念、打)2. 戏曲人物画的基本技巧构图线条色彩作业设计:1. 让学生课后欣赏更多的戏曲作品,了解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以让学生了解戏曲基本知识和掌握戏曲人物画基本技巧为目标,通过讲解、示范和创作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六年级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设计
六年级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戏曲艺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我国主要戏曲剧种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3. 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服饰、道具、脸谱等元素。
4. 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戏曲场景和人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
2. 难点: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戏曲艺术,创新戏曲题材的绘画和手工制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剧种特点、表演技巧等。
2. 示范法:展示戏曲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戏曲题材的作品。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欣赏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讲解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服饰、道具、脸谱等元素。
3. 欣赏:展示不同剧种的戏曲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4.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戏曲题材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组织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评价和建议,提高欣赏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戏曲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
2. 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欣赏能力,能辨别不同剧种的戏曲并表达自己的喜好。
3. 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戏曲艺术的能力,包括绘画和手工制作。
七、教学资源1. 戏曲知识资料,包括书籍、文章、图片等。
2. 戏曲表演视频资料。
3.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戏曲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服饰、道具、脸谱等元素。
3. 第三课时:欣赏不同剧种的戏曲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精彩的戏曲》 人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精彩的戏曲》课时目标1.理解戏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出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的戏曲手法;2.学习如何用简单的线条描绘戏曲表演者的基本动作和特点,掌握人物造型的基础技巧;3.提高学生观察、想象、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内容1.戏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出方式;2.戏曲表演者的基本动作和特点;3.人物造型的基础技巧。
教学重点1.理解戏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出方式;2.掌握人物造型的基础技巧。
教学难点1.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2.如何用简单线条描绘复杂人物动作。
教学方法1.分组研究,让学生自己制作小剧本;2.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让学生体验戏曲表演者的基本动作。
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问:•中国戏曲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戏曲有哪些基本表演形式和手法?•你们观看过哪些戏曲表演?2.讲授(20分钟)讲解戏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出方式,介绍人物造型的基础技巧,如何用简单线条描绘复杂人物动作。
3.模仿(30分钟)1.制作小剧本,分组演出戏曲表演;2.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让学生体验戏曲表演者的基本动作;3.同学之间互相观看和点评。
4.创作(30分钟)1.让学生依据小剧本,自行创作戏曲人物造型,可以使用铅笔、橡皮、毛笔等绘画工具;2.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10分钟)要求每个小组从创作的人物造型中选出代表性的一幅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作业1.完成课内练习;2. 按照小组划分,每个同学在家中继续完善自己的人物造型。
本节课主要围绕戏曲文化展开,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简单的线条描绘戏曲表演者的基本动作和特点,掌握人物造型的基础技巧。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分组研究、模仿、创作和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精品】《精彩的戏曲》优质教案
9.精彩的戏曲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能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设计,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2、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尝试用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传统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进行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有关戏曲录像,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板书课题:精彩的戏曲设疑导入:看到这样的课题,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哪些知识?二、讲授新课:(一)、戏曲发展的历史。
1、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2、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3、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4、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二)、我国大约有多少种地方戏曲,你了解哪几种?(我国约有317个地方戏曲)个人备课(三)、戏曲的主要种类: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四)、有关京剧方面的知识:角色、化妆、服装、唱腔。
角色:生、旦、净、末、丑化妆:1、净脸垫底 2、定位和揉眼、鼻窝 3、勾白粉底 4、填膛画黑眼窝、勾黑线 5、勾红色通天柱 6、脸谱勾成。
服装:1、华丽,材料一般用绸缎,刺绣精美,头面丰富,视角效果非常好。
第9课精彩的戏曲(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9课精彩的戏曲(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历史、角色分类、表演特点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学生能够运用美术技能表达对戏曲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戏曲的历史背景:介绍戏曲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角色与表演:讲解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特点及表演风格。
戏曲艺术特色:探讨戏曲的唱、念、做、打等艺术表现形式。
美术创作: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创作戏曲人物或场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戏曲角色的特点和表演风格,以及如何在美术创作中体现这些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戏曲表演视频片段、图片、角色面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创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戏曲片段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讨论戏曲的艺术特色。
3. 示范与创作:教师进行美术创作示范,学生随后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板书设计第9课精彩的戏曲内容:包括戏曲的基本概念、角色分类、艺术特色等要点。
作业设计个人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个戏曲角色,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创作一个戏曲场景,展现戏曲的故事情节。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戏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美术创作的表现。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或内容,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此教案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戏曲艺术,同时培养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戏曲角色的特点和表演风格表演风格:讲解各角色的表演特点,如生的唱腔优美,旦的动作柔美,净的表演夸张,末的沉稳,丑的幽默诙谐。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9.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9.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教材是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套美术教材。
本课《9.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2主要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通过学习戏曲人物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对戏曲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戏曲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戏曲艺术的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通过学习戏曲人物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戏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戏曲人物的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戏曲艺术的美。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戏曲人物的表现手法,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戏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戏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艺术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戏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展示优秀的戏曲人物绘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借鉴。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戏曲人物的表现手法,边讲解边绘画,让学生跟随模仿。
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绘画戏曲人物,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彼此的绘画心得和经验。
六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戏曲》教案、教学设计
4.戏曲服饰:教师介绍戏曲服饰的特点、设计风格及寓意,引导学生了解服饰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你最喜欢哪种戏曲剧种?为什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一段经典的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视频片段作为导入,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戏曲的魅力和特点。
2.教师引导: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戏曲表演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你能说出它属于哪一种戏曲剧种吗?”
3.学生思考: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尝试回答。
1.针对学生对戏曲艺术了解不足的问题,教师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2.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戏曲艺术的独特风格。
3.发挥学生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引导他们运用到戏曲脸谱、服饰的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你觉得戏曲脸谱和服饰有哪些特点?它们在表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小组讨论: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的戏曲知识,进行以下练习:
-绘制自己喜欢的戏曲脸谱,并解释其寓意。
2.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戏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戏曲文化。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9.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9.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9.精彩的戏曲》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特点和魅力,通过学习戏曲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戏曲中的角色、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指导,适合进行课堂教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绘画、手工等美术技能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于戏曲艺术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激发他们对戏曲的兴趣。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戏曲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角色、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和分析戏曲艺术。
2.难点: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戏曲片段,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音乐、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2.分析法:引导学生欣赏戏曲中的角色、唱腔、表演等,分析其特点和魅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戏曲人物,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审美水平。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戏曲的认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准备戏曲片段、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了解戏曲的基本概念,准备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戏曲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艺术,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戏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的角色、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戏曲片段,让学生分析戏曲中的角色、唱腔、表演等,并尝试绘制戏曲人物。
精彩的戏曲(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精彩的戏曲(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发展、主要剧种、表演形式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戏曲脸谱的绘制技巧,并创作出自己的脸谱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戏曲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戏曲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剧种。
2. 戏曲表演艺术:讲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如唱、念、做、打等。
3. 戏曲脸谱艺术:重点介绍脸谱的起源、种类和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戏曲脸谱的绘制技巧。
难点:脸谱色彩的搭配和图案的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戏曲表演视频、脸谱图片等。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戏曲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戏曲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和脸谱艺术。
3.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脸谱,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脸谱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精彩的戏曲副脸谱艺术内容:戏曲起源、发展、表演形式、脸谱种类和绘制方法。
作业设计必做题:绘制一幅脸谱作品。
选做题:收集关于戏曲的其他知识,如服饰、道具等,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绘制脸谱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还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戏曲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进空间,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戏曲脸谱的绘制技巧详解脸谱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起源:脸谱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最初是为了驱邪避凶。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谱逐渐成为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象征着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文化意义:脸谱不仅是戏曲艺术的一部分,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如阴阳五行、忠奸善恶等。
脸谱的种类与特点种类:脸谱根据不同的角色性格和身份,分为多种类型,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等。
六年级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设计
六年级美术《精彩的戏曲》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戏曲中的元素,如脸谱、服饰、动作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讲解戏曲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
1.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戏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戏曲中的元素和表现手法。
第二章:脸谱绘画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脸谱的基本绘制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脸谱与角色性格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2 教学内容讲解脸谱的分类和代表角色。
示范脸谱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2.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向学生介绍脸谱的分类和代表角色。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动手绘制简单的脸谱。
第三章:戏曲服饰设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曲服饰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戏曲服饰。
3.2 教学内容讲解戏曲服饰的分类和特点。
示范戏曲服饰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戏曲服饰的分类和特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个性的戏曲服饰。
第四章:戏曲动作表演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曲动作的基本步法和手势,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戏曲动作的基本步法和手势。
示范戏曲动作的组合和表演技巧。
4.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戏曲动作的基本步法和手势。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戏曲动作的练习和表演。
第五章:作品展示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制作和表演成果,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5.2 教学内容展示学生绘画、制作和表演的成果。
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
5.3 教学过程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制作和表演成果。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彩的戏曲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基本概念。中国戏曲是集唱、做、念、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地域特色。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戏曲表演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戏曲表演中的角色分类、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
此外,课后我也收到了一些学生的反馈,他们表示希望能在课堂上欣赏到更多戏曲表演片段,以便更直观地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针对这一建议,我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戏曲表演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欣赏经典戏曲片段,感受戏曲艺术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举例:通过观看经典片段,让学生体会戏曲表演中的唱、做、念、打等元素,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
2.教学难点
(1)绘画技能的运用:如何将戏曲角色的特点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难点解析: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表现角色特点、线条勾勒、颜色搭配等方面的困难。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戏曲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彩的戏曲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七课《精彩的戏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学习戏曲表演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造型的绘画方法;3.观赏经典戏曲片段,感受戏曲艺术的表现力;4.创作一幅以戏曲角色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绘画技能。
美术人美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9课 精彩的戏曲(教案)人美版
《精彩的戏曲》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戏曲京剧的文化、历史,了解中国京剧脸谱的谱式,如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
及制作京剧脸谱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如白卡纸、剪刀、胶水、彩色笔。
2、学生选择白卡纸及彩笔,创作京剧脸谱。
根据京剧脸谱人物进行设计。
通过听、说、做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3、学生通过欣赏视频、图片与小组合作等方法感受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学生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及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二、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欣赏京剧视频、图片与在听、说、做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初步了解戏曲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了解中国京剧脸谱的谱式,及制作京剧脸谱所需的材料及工具。
三、教学难点制作一件有特色的戏前道具作品--脸谱四、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学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五、教学准备物质准备:①教师准备:京剧脸谱道具、白卡纸、剪刀、彩色笔、胶水、《精彩的戏曲》课件。
②学生准备:白卡纸、剪刀、彩色笔、胶水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欣赏《穆桂英比箭》京剧片段)(1)播放《穆桂英比箭》京剧片段,提出问题:视频里唱的是戏曲中的哪个戏种?你们知道唱的是什么故事吗?(2)学生讨论并回答(3)教师总结:视频中讲的是京剧,是戏曲中的一种。
杨宗保和穆桂英比箭,杨宗保输了就和穆桂英成亲的故事。
这就是《穆桂英比箭》,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更多关于戏曲的知识,走进《精彩的戏曲》。
(二)新授内容1、预习检测:(游戏:戏曲大冲关)(1)以戏曲大冲关的小游戏,检测各小组学习戏曲的情况。
戏曲大冲关游戏介绍:两个小组派代表比拼,看谁回答关于戏曲的问题最快速又准确(2)出示题目:①你知道戏曲的起源吗?(原始歌舞)②我国戏曲大约有多少个剧种?(360多个)③京剧又称?(平剧、京戏)④中国5大戏曲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⑤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国剧之称的是?(京剧)⑥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3)继续提问:我国的戏曲种类有很多种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地方戏有哪些吗?2、欣赏歌曲《唱脸谱》(1)提问:这首歌里你又找到了哪些关于京剧的小知识呢?(2)学生讨论并回答(3)教师总结:京剧脸谱色彩:红:忠诚、血性(关羽、荆轲)蓝:刚强、骁勇、有心计(窦尔墩)黄:智勇双全(典韦)绿:鲁莽(程咬金)黑:刚正不阿、有正义感(张飞)白:奸诈、凶恶或愚蠢(曹操)(4)继续提问:歌曲中还有一个词叫“鸳鸯瓦”你们知道鸳鸯瓦是什么吗?(5)学生讨论并回答(6)教师总结:鸳鸯瓦脸谱基本画法谱式,“白色”打底色,“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是用夸张眉、眼和鼻窝的手法,使额部和两颊呈现出三块明显得主色,平整的象三块瓦片,因此而得名,“黑+白”的三块瓦脸即“鸳鸯瓦”脸3、介绍谱式: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精彩的戏曲 人美版
《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生动形象的脸谱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京剧特有的语言艺术和欣赏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达到传承与弘扬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2、通过学习,了解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运用和绘制。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关心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尝试用绘制脸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对不同戏曲人物脸谱特征的把握。
四、激趣导入1、教师扮上京剧花旦装扮,表演京剧名段《贵妃醉酒》激趣导入。
问:“同学们能听出我唱的是什么剧种吗?(京剧贵妃醉酒选段)戏曲是我们的国粹,京剧更是我国的国剧。
它引世人瞩目,引万人倾倒,今天就让大家跟老师一起走进《精彩的戏曲》五、探究活动1、在京剧戏曲艺术中,有很多不同的扮相,老师刚才的扮相是花旦,那么你知道京剧中有多少种扮相吗?生旦净末丑。
“旦”为女性人物,可分为青衣、花旦、正旦、刀马旦、老旦等。
“丑”为反派、滑稽人物,分文丑、武丑等。
“净”专指花脸,为威武粗纩、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生”为男性人物,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2、你知道戏曲的起源是什么吗?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原始歌舞,直到唐代戏曲才正式形成,唐朝中后期和宋朝戏曲飞速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3、我国大约有多少个剧种?三百余个4、每个京剧中的大师都被称作角儿,一提起角儿让我们想到的大师级人物是谁?梅兰芳5、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形式?反串课件展示:1)梅兰芳先生生平及表演视频2)张国荣先生霸王别姬剧照3)了解认识反串艺术表演形式4)学生反串表演项羽,虞姬。
三、问题探究京剧中还有什么艺术形式使得它有惊人的魅力? 京剧的脸谱艺术脸谱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品质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勇敢,莽撞的绿林好汉人物形象.如:程咬金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老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通过脸谱可以直观地辨别人物的善恶,因此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画面”四、艺术实践1、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画上属于自己的脸谱,当一次角儿演一出大戏?绘制脸谱的方法:2、先用铅笔打上草稿,脸部要左右对称3、注意突出五官,颜色的搭配4、涂色均匀五、课堂活动展示1、展示学生绘制的脸谱,请学生互相评价,说出优缺点。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9.精彩的戏曲》说课稿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9.精彩的戏曲》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的第九课《精彩的戏曲》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丰富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剧种、表演形式等方面的知识,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绘画、手工等美术技能有了初步掌握,同时他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对于戏曲艺术,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体验和欣赏戏曲艺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戏曲的历史、剧种、表演形式等方面的知识,学会欣赏戏曲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戏曲的历史、剧种、表演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学会欣赏戏曲艺术,感受戏曲的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精彩的戏曲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哪种戏曲吗?它有什么特点?”2.新课导入:介绍戏曲的历史、剧种、表演形式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戏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各种戏曲表演,引导学生从唱腔、表演、服饰、道具等方面分析戏曲的特点。
4.实践环节: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戏曲进行模仿表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戏曲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戏曲艺术的价值。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戏曲艺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突出戏曲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9、精彩的戏曲》表格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9、精彩的戏曲》表格教案一. 教材分析《9、精彩的戏曲》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种类、表演形式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戏曲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戏曲的基本知识介绍、戏曲角色的分类、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戏曲表演,但对戏曲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学生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各有差异,但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种类、表演形式等。
2.使学生掌握戏曲角色的分类和表演技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戏曲的基本知识介绍。
2.戏曲角色的分类和表演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角色分类和表演技巧。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戏曲表演,展示表演技巧。
3.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戏曲的认识和感悟。
4.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戏曲表演,锻炼表演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戏曲基本知识、角色分类、表演技巧等内容。
2.戏曲视频:用于展示戏曲表演,增加学生对戏曲的感性认识。
3.戏曲道具:如戏服、面具等,用于学生表演。
4.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戏曲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视频介绍戏曲的基本知识,如戏曲的起源、种类、表演形式等。
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2.呈现(10分钟)展示戏曲视频,让学生欣赏戏曲表演,感受戏曲的魅力。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角色的分类和表演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戏曲的认识和感悟。
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如戏曲角色的分类、表演技巧等,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戏曲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优质】《精彩的戏曲》同步教案
9、精彩的戏曲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
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及特征的的了解教具学具:布置学生课前准备有关脸谱艺术的资料。
(实物、图片、文字)可建议学生上网或去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
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三、探索研究1 、了解中国戏曲(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2、中国戏曲史3、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
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4、京剧中的脸谱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
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5、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黄梅戏: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
豫剧:《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
京剧:《《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贵妃醉酒》。
故事:《白蛇传》四、学生实践制作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
2、你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五、教师小结,学生自我评价。
六、最后带领学生随音乐表演结束教后反思:。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9课 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9课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9课《精彩的戏曲》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特点,感受戏曲的魅力,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戏曲的起源、戏曲的种类、戏曲的角色、戏曲的表演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美术表达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
但同时,他们对戏曲艺术的认识相对较为陌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起源、种类、角色和表演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对戏曲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起源、种类、角色、表演等)。
2.戏曲艺术的美学特点。
3.如何在绘画中表现戏曲元素。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美学特点。
2.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戏曲作品,感受戏曲的魅力。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戏曲作品中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特色。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戏曲题材的绘画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戏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戏曲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戏曲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戏曲的角色、服饰、动作等方面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美学特点,如戏曲的起源、种类、角色、表演等。
同时,教师示范如何在绘画中表现戏曲元素,如戏曲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制戏曲题材的绘画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的戏曲》教案
教学目标:
⑴、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⑵、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人物进行化妆和设计。
通过听、说、唱、演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⑶、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尝试用绘画、制作、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根据所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教学方法:
⑴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结合;
⑵充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参与体验;
⑶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获取新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制作材料,收集戏曲知识资料。
教师:课件、戏曲影像资料、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
1、《戏曲大舞台》节目创意策划。
2、师生角色转换:主持人和观众(小票友)
3、热身互动:播放录像(麻城东路花鼓戏《风筝误》选段)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引入新课
1、播放“戏曲大舞台”节目片头。
(课件)
2、主持人互动:亲爱的同学们,可爱的小票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来到今天的《戏曲大舞台》。
我们的口号是——戏曲大舞台,人生大智慧。
今天的节目将会引领你们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戏曲世界,品尝中华文化中最醇厚的一杯佳酿。
3、出示课题:请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梨园闯关我挂帅——戏曲知识竞赛
将课前搜集的戏曲知识进行整理汇报。
(奖励小红旗)
①戏曲的历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融音乐、美术、文学、表演、武术、灯光、服装、道具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国粹”。
)
②戏曲的种类(共有317各地方戏曲,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
③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
④京剧的脸谱(色彩寓意:红、黑、黄、蓝、白)
2、欣赏京剧片段《三岔口》,重点探究分析:戏曲的艺术特点和京剧脸谱知识。
学生活动:
看一看(播放录像片段)、学一学(学生表演)、唱一唱(唱腔)、演一演(故事)
3、理解戏曲艺术中的美术表现形式:道具、服装、化妆等。
师生活动:
画一画(教师范画脸谱)、做一做(教师制作:服装、道具)
三)、艺术实践,分组合作
1、讨论创作构思,按照构思进行现场分工分组:导演组、道具组、化妆组、服装组、表演组。
2、实践任务: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用带来的材料进行制作,打扮成戏曲《西游记》中的人物并进行表演。
3、教师辅导,对在制作过程中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并进行合理分工。
四)、展示表演,共享成果
1、戏曲表演《西游记》片段。
2、学生展开评议、赏析:服装、道具的制作效果、学生化妆情况、表演情节等。
五)、课堂小结,靠后拓展
1、小结:师生共同谈谈这堂课的收获以及快乐体验。
2、拓展:课外收集麻城东路花鼓戏知识并学唱。
3、播放视频片段,师小结语: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美妙绝伦。
通过这一堂课的共同学习,给予大家的是一种熏陶和指引,希望这节课成为学习戏曲知识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