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件而变化;
机动性(通过性)——车辆在最小面积内转向和转弯的能力。
评价参数主要有最小转弯半径RH(或直径Dmin)、车辆转弯宽 度A、突伸距a和b及通过性几何参数。
第二节 汽车的合理使用
一、汽车使用条件
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汽车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取决于驾驶员的操作水平、 汽车性能以及汽车与外界条件的适应性。 汽车使用条件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 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 载客及装载的方便性——评价参数:车门布置和
踏板结构参数、货箱和车身地板的装载高度、装卸工作面 积、随车装卸工具。
乘客上下车:车门布置和踏板的结构参数; 装卸货物:用车辆装卸所消耗的时间和劳动力评价。
➢乘坐舒适性——座椅结构、空间(密封、保暖、供冷、通
风等)、振动、噪音等;
最大续驶里程——一次加满油的连续最大行驶距离,随使用
一、汽车使用条件
1.气候条件 我国有高原寒冷和干燥地区、北方寒冷和干
燥地区、南方高温和潮湿地区等。
北方寒冷干燥 发动机冷起动困难,油耗增加,机件磨损大;风窗玻璃结 冰霜;冰雪道路易发生事故;乘员防寒、货物防冻;燃油、 润滑油粘度增大等。
南方高温潮湿 发动机过热,效率低,油耗增加;燃油气阻和气湿;润滑 油液压油粘度下降,导致润滑、密封、制动效果,潮湿 机件、电路易损坏等;
一、汽车使用条件
高原空气稀薄,气压低
发动机混合气过浓,真空点火调节器失效,冷却水易沸 腾,气压制动系统气压不足,驾驶员体力消耗增加等;
干燥、风沙大
汽车及各总成运动副磨损加剧;
——汽车运用效率及运输成本
汽车运用效率:是衡量汽车使用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
参数。它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定义,而是与很多 结构因素有关。
汽车运输成本:是衡量汽车使用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
标。同样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定义,而是与很多 结构因素有关。
汽车运用效率与其结构的关系
汽车运输成本与其结构的关系
三、汽车载容量及其利用
2. 汽车的质量利用
质量利用系数
汽车装载质量 汽车总质量
<1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
汽车装载质量 汽车整备质量
可能>1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反映了汽车的设计、制造水平,同时 间接反映了汽车使用经济性。
四、汽车使用方便性
➢ 操纵轻便性——评价参数:操纵力、操作次数、座位
结构参数与调整参数、视野参数等。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The Basis of Automobile Operation Engineering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2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z8737
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The Basis of Automobile Operation Engineering
学时/学分:44/2.5
通过《汽车运用工程基础》专业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以下能力: 1. 能够根据汽车的使用性能,针对交通状况及运输质量问题,制定汽车合理
使用的技术方案; 2. 能够根据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分析汽车使用中的问题,提出改善汽车使
用经济性、行驶安全性和降低排放污染的技术措施; 3. 能够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法规,分析贯彻实施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安排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后作业三个教学环节组成 ,总学时为44学时,其中课
堂教学38学时,部分课堂教学中穿插讨论,实验教学6学时。课后作业约为8学时。
实验课: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试验。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着重讲授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同时适当地
布置一些自学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教师要求阅读教材其它内容和参考书,并独立完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2学时);
来自百度文库
汽车公害(2学时);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3学时);
汽车使用寿命(1学时);
教学目标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是交通运输工程系为汽车运用专业(交通运输方向) 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汽车的基本 使用条件、主要性能指标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公害;基本掌握汽车技术 状况的变化以及使用寿命评价指标;重点掌握汽车的动力性、使用经济性、 行驶安全性、通过性和平顺性等各主要性能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成课后作业。
考核方式
考核前,学生应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交齐规定的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
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2学时,最终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平时出勤、作业(含实验)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
教材——汽车运用工程,许洪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参考教材
①汽车运用工程基础,许洪国 主编, 高延龄 主审.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月第一版;
第一节 汽车使用及使用性能
一、概述
汽车使用:或称为汽车技术使用,泛指汽车投入使用后, 所涉及到的养、用、管、修等全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内容。
汽车使用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 能力。其各项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汽车的运用效率和使用方 便性,以便于择优选用。
汽车使用性能主要指标
二、评价汽车工作效率的指标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09j7001-2,理论力学A/ 09j8071-2,机械设计/07j8014,汽车
构造13z8702,发动机原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2学时);
汽车动力性(10学时+2学时);
汽车使用经济性(4学时+2学时);
汽车行驶安全性(8学时+2学时);
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6学时);
②汽车运用工程基础,肖盛云,徐中明 编,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本课程总体上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汽车使用性能(2~6章) 第二部分 汽车的合理使用(7~9章)
第一章 绪 论
汽车运用工程的定义
在汽车使用的范围内,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 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最有效管理的一门工程技术。
三、汽车载容量及其利用
1. 汽车的载客量和装载量
载客量:微型车、普通级轿车:2~4座; 中级以上轿车:4~7座; 长途大客车:载客量同于座位数。
装载量:指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装载质 量。碎石路面上行驶应减少15%~25%。越野车为越野行 驶时的额定装载量。
装载量与车箱尺寸、货物密度、座位数和站立乘客的地 板面积等有关。
机动性(通过性)——车辆在最小面积内转向和转弯的能力。
评价参数主要有最小转弯半径RH(或直径Dmin)、车辆转弯宽 度A、突伸距a和b及通过性几何参数。
第二节 汽车的合理使用
一、汽车使用条件
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
汽车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取决于驾驶员的操作水平、 汽车性能以及汽车与外界条件的适应性。 汽车使用条件主要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 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 载客及装载的方便性——评价参数:车门布置和
踏板结构参数、货箱和车身地板的装载高度、装卸工作面 积、随车装卸工具。
乘客上下车:车门布置和踏板的结构参数; 装卸货物:用车辆装卸所消耗的时间和劳动力评价。
➢乘坐舒适性——座椅结构、空间(密封、保暖、供冷、通
风等)、振动、噪音等;
最大续驶里程——一次加满油的连续最大行驶距离,随使用
一、汽车使用条件
1.气候条件 我国有高原寒冷和干燥地区、北方寒冷和干
燥地区、南方高温和潮湿地区等。
北方寒冷干燥 发动机冷起动困难,油耗增加,机件磨损大;风窗玻璃结 冰霜;冰雪道路易发生事故;乘员防寒、货物防冻;燃油、 润滑油粘度增大等。
南方高温潮湿 发动机过热,效率低,油耗增加;燃油气阻和气湿;润滑 油液压油粘度下降,导致润滑、密封、制动效果,潮湿 机件、电路易损坏等;
一、汽车使用条件
高原空气稀薄,气压低
发动机混合气过浓,真空点火调节器失效,冷却水易沸 腾,气压制动系统气压不足,驾驶员体力消耗增加等;
干燥、风沙大
汽车及各总成运动副磨损加剧;
——汽车运用效率及运输成本
汽车运用效率:是衡量汽车使用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
参数。它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定义,而是与很多 结构因素有关。
汽车运输成本:是衡量汽车使用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
标。同样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定义,而是与很多 结构因素有关。
汽车运用效率与其结构的关系
汽车运输成本与其结构的关系
三、汽车载容量及其利用
2. 汽车的质量利用
质量利用系数
汽车装载质量 汽车总质量
<1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
汽车装载质量 汽车整备质量
可能>1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反映了汽车的设计、制造水平,同时 间接反映了汽车使用经济性。
四、汽车使用方便性
➢ 操纵轻便性——评价参数:操纵力、操作次数、座位
结构参数与调整参数、视野参数等。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The Basis of Automobile Operation Engineering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2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z8737
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The Basis of Automobile Operation Engineering
学时/学分:44/2.5
通过《汽车运用工程基础》专业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以下能力: 1. 能够根据汽车的使用性能,针对交通状况及运输质量问题,制定汽车合理
使用的技术方案; 2. 能够根据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分析汽车使用中的问题,提出改善汽车使
用经济性、行驶安全性和降低排放污染的技术措施; 3. 能够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法规,分析贯彻实施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安排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后作业三个教学环节组成 ,总学时为44学时,其中课
堂教学38学时,部分课堂教学中穿插讨论,实验教学6学时。课后作业约为8学时。
实验课: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试验。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着重讲授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同时适当地
布置一些自学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教师要求阅读教材其它内容和参考书,并独立完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2学时);
来自百度文库
汽车公害(2学时);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3学时);
汽车使用寿命(1学时);
教学目标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是交通运输工程系为汽车运用专业(交通运输方向) 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汽车的基本 使用条件、主要性能指标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公害;基本掌握汽车技术 状况的变化以及使用寿命评价指标;重点掌握汽车的动力性、使用经济性、 行驶安全性、通过性和平顺性等各主要性能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成课后作业。
考核方式
考核前,学生应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交齐规定的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
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2学时,最终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平时出勤、作业(含实验)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
教材——汽车运用工程,许洪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参考教材
①汽车运用工程基础,许洪国 主编, 高延龄 主审.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月第一版;
第一节 汽车使用及使用性能
一、概述
汽车使用:或称为汽车技术使用,泛指汽车投入使用后, 所涉及到的养、用、管、修等全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内容。
汽车使用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 能力。其各项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汽车的运用效率和使用方 便性,以便于择优选用。
汽车使用性能主要指标
二、评价汽车工作效率的指标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09j7001-2,理论力学A/ 09j8071-2,机械设计/07j8014,汽车
构造13z8702,发动机原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2学时);
汽车动力性(10学时+2学时);
汽车使用经济性(4学时+2学时);
汽车行驶安全性(8学时+2学时);
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6学时);
②汽车运用工程基础,肖盛云,徐中明 编,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
本课程总体上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汽车使用性能(2~6章) 第二部分 汽车的合理使用(7~9章)
第一章 绪 论
汽车运用工程的定义
在汽车使用的范围内,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 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最有效管理的一门工程技术。
三、汽车载容量及其利用
1. 汽车的载客量和装载量
载客量:微型车、普通级轿车:2~4座; 中级以上轿车:4~7座; 长途大客车:载客量同于座位数。
装载量:指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装载质 量。碎石路面上行驶应减少15%~25%。越野车为越野行 驶时的额定装载量。
装载量与车箱尺寸、货物密度、座位数和站立乘客的地 板面积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