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大竹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竹名人
[清](一六二三至一六九九)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谟家为道士,流遇江苏泰州。工书善诗。王士祯颇赏其诗,遂与订交。后师孙奇逢,学益进。有鹿峰、燕峰等集。卒年七十七。《益州书画录》
费密(1623-1699)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人,生于明末清初,遭逢离乱,经历兵戈,后移家陕西、江苏等地。他广结文友,潜心著述,教授生徒,为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
费密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嘉诰为四川大竹县训导,父经虞为云南昆明知县。他六岁从师读书,好学穷理,深得长辈的赞赏。二十岁时,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到成都。他只身去昆明探望父亲,途中被少数民族掳劫,幸为父亲赎回,受到镇守嘉定的明将杨展任用。后来杨展被投降张献忠的武林定所杀,费密出曾被俘。1652年,费密回故乡新繁,见祖传房屋已成灰烬,遂北行到陕西沔县定居。在沔县,他谢绝了当地总兵官和重金聘用,而专心研究医学。1657年,他又携家到江苏扬州。当时海内名流钱谦益、屈大均、万斯同、朱彝尊、孔尚任等都与他交往密切。为了不断增长学识,他于1673年徒步数千里专程到河南卫辉苏门山问学于儒学名士孔逢奇,得其真传。次年春他又到浙江与思想家吕留良切磋学问。费密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至老死,葬于泰州野田村。
费密守志穷理,讲学著述,在文学、史学、经学、医学、教育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主要著作有《中传正纪》、《弘道书》、《文集》、《诗钞》、《外集》等40种298卷,并完成其父所编的《剑阁芳华集》20卷,《雅论》26卷。后代学者评论说:"蜀中自杨升庵外,唯密著作最富,论说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
在学术上,费密以汉儒为宗,力倡实学,反对宋儒空虚疏狂的积习,对其抹煞汉唐诸儒的功绩表示异议。费密肯定汉唐诸儒在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对宋明理学的"道统论"进行深刻的批判,在开创清代学风上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在清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费密学识渊博,诗文亦颇有建树。他继杨升庵之后为中华和巴蜀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诗题材广泛,法度谨严,"以深厚为本,和平为调,以善寄托为妙,常戒雕巧快心之语",清初蜀中谈诗者,首推费氏为大家。费密的诗现存55首,大多抒写亲身经历,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文笔清新,朴实自然。他的《朝天峡》一诗深受当时著名学者兼诗人王士祯的赞赏,称其中"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两句为"十字堪千古"/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所圈阅唐、宋、明朝人歌咏四川的一些诗词中,就有费密的《朝天峡》。费密之子锡琮、锡璜也都以诗文著名于世,锡琮有诗集《白鹤楼稿》,锡璜有《掣鲸堂诗集》和《贯道堂文集》。
费密生逢战乱,长期寓居江南,不能回归故乡,曾请著名画家石涛绘《繁川春远图》寄托乡思。故乡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先贤。清道光八年(1828),新繁知县马裕霖在新繁城南建费公祠,1922年,新繁知事刘咸煊将费公祠移建于东湖,扩大规模,更名"四费祠",以纪念费氏四代六位乡贤。
破山和尚
破山和尚,法号海明,四川大竹人,为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渊源于佛门中影响最大的天童派———“天童衣钵正在破山”,遂成为佛坛执牛耳的人物。他是当时西南以至全国的佛坛领袖,也是位名声远播的诗人、书法家、绘画大师。
1633年,他回到川东梁山(今重庆梁平),建双桂堂(后被称为“西南第一丛林”),广收弟子,弘扬佛法,推动禅学,前后30余年,使四川乃至整个西南的佛教“兴盛到历史顶点”,成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最后活跃及其终结”(见《中国禅宗史》)。
由于他的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实践于明末清初战乱频仍的时期,在调和矛盾于血腥、和谐社会于刀剑、安抚百姓于水火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在诗歌、书法、绘画上,造诣高超,有大量作品传世。
五百年来重庆一代高僧,为近古影响全国著名的诗人、佛学家、书法家、绘画大师。
破山和尚继承圆悟风格,倡导棒打启悟禅风。自谓“万竹山中无剩言,拟开口处便还拳,连连打彻自家底,胜遇诸方五味禅。”(《破山明禅师语录》卷十四)法门以参禅与念佛、参禅与学教、参禅与持戒并重,在看话禅基础上,将禅、净、教、戒统一。嗣法弟子遵义文雪和尚称赞他:“九坐道场,风清日皎,触着磕着,令人便饱,棒下翻身,无处寻讨,六十年来料掉不少。收拾群机,雷奔电扫,恶辣钳(chuí)鎚,万国无闻,弦琴曲只一操”。(《丈雪语录·本师老和尚像赞》)剃度弟子百余人,嗣法弟子八十七人,其中有录者三十四人,止有名号录无者五十三人,子孙蕃衍,遍布西南,诸如敏树如相、象崖性(tǐng)珽,丈雪通醉、燕居德申、灵隐印文、半云如慧、密行寂忍、圣可德玉,两生真从、莲月印正、明然如泰、雪臂峦、云幻宸、竹帆波等,都或在贵州各有临济灯系,或直接阐教于黔中。临济禅系因黔中弟子的活跃而大振家声,溯源则当以密云、破山为中兴功臣。时人评论说:“西来一宗,自天童(密云圆悟)中兴,济下儿孙遍天下,可谓盛矣。然未有如双桂(破山海明)之尤超于诸方也。”(《双桂破山明禅师年谱》)。赤松和尚为他撰像赞云:“破头山上破家私,走向天童陷铁围。不料儿孙遍天下,西方佛日庆重辉。”(《黔灵山志》卷五)今弘福寺大殿尚悬有破山一联云:“悬佛日于中天光含大地,耀心珠于性海彩彻十方。”可见其影响。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来由,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现在的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于是破山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他是为了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江国霖
江国霖(1811-1859),字雨农,号晓帆,大竹童家乡盐井沟人.父大溶,曾在在八角庙,盐溪老屋作塾师,生母邓氏,亦略知书。夫妇晚年得子,国霖又系单传,故极为钟爱。
国霖幼时随父学习,英敏强记,出语尺人。三岁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四岁学写文章,十五岁意以优成绩录入县学为诸生(秀才),十六岁补博士弟子,知府孙东缶(益廷)颇为赞赏,推荐到绥定(达县)府学深造,奖给助学补贴。国霖学习勤奋,鸡窗攻读,风雨无间。曾题联自勉:“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
道光十一年(1831),国霖乡试中举,十八年,取为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即任翰林院编修。次年,任广西主考。时大溶病殁,国霖奔丧回家,守制于童家禹王宫内。建“听风楼”书房,博览古今古典籍,间或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