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名字的来历和含义

合集下载

苏轼名字的故事

苏轼名字的故事

苏轼名字的故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

早年,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

苏轼名字的故事主要是其父苏洵在《名二子》中记载,“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也矣!”以“轼”为名,就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不要成为只能作外饰好看的东西,要当个有用的人。

其名“轼”原意是车前的扶手,取的是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即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伴有这个名字后,苏轼在性格上放达,喜欢交朋友,喜欢寻找美食,也是个有潜质的吃货,还创造许多独创美食,比如东坡肉这类有名菜品,也喜欢安静的坐着泡壶茶,品茶等雅事。

到了嘉佑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到了后期,苏轼的诗词赋及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因其文、词颇多于著作,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现其文命题之考试。

苏东坡的笔名从何而来?

苏东坡的笔名从何而来?

苏东坡的笔名从何而来?苏东坡的笔名从何而来?在古代,人们通常都有自己的姓、名、字,儒生雅士在姓名之外还有自己的雅号,北宋有位著名的文学大师雅号叫苏东坡,千百年来,人们只记住他的笔名而淡忘了他的真名,那么苏轼的雅号“东坡居士”究竟从何而来呢?主要来历有二,其一,居住地说。

《宋史·列传第九十七》记载,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常与农民一起畅游山川,随即在东坡自建了一处别墅,故而得名。

名扬千古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就出于此时。

其二,仰慕白居易说。

白居易为人豁达诗风朗逸,一直是苏轼仰慕的对象,同时两人还有着相同的经历,白居易曾被贬江州司马,苏东坡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白居易写诗喜用年龄抒发感慨,如:“此生知负少年心,不展愁眉欲三十”“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四十官七品,拙宦非由它”“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

”“倘年七十犹强健,尚得闲行十五春”等等。

苏轼精研历代诗文,对白居易之诗更加情有独钟,故多有仿效:“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岁莫日斜时,还为昔人叹”“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

”“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我年六十一,颓景薄西山”等等。

白居易有《东坡种花》诗二首,一云:“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二云:“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又有《别东坡花树》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步东坡》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等等,他的许多诗的题目及诗句中均嵌有“东坡”两字。

我们只要通过苏东坡的诗就可以找到他景仰白居易的痕迹。

苏轼被贬黄州时,因为与白居易有着相同的经历,所以经常提及白居易,如《赠写真李道士》云:“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白居易的号)。

姓名称谓散说之四:苏轼

姓名称谓散说之四:苏轼

姓名称谓散说之四:苏轼苏轼苏轼(1037-1101)是宋代文学家,能诗善文,知书会画,才如江海,学富五车。

他的名字人人耳熟能详,甚至很多人是因为苏轼才认得“轼”字,但“轼”字是什么含义呢?他又为什么以轼为名呢?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轼的名与字并不是自己起的,是他的父亲苏洵起的。

苏轼的父亲号老泉,后世称为老苏。

为苏轼与其弟苏辙的名字,老苏还有一篇《名二子说》的名文。

全文如下:“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祸福之间。

辙乎,吾知免矣。

”老苏的意思是苏辙之名取义于处世应处于祸福之间,免于遭祸;苏轼之名取义于处世就处于有用无用之间,注重外在的个人形象的修饰。

苏轼字子瞻,瞻就是“远看”,左传“登轼而望之”想必大家还记得,现在说高瞻远瞩、说有碍观瞻,取高处看得远与高处让远处能看见二义,就是苏轼字的含义。

他的弟弟叫苏辙,字子由。

从“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得来,由与辙是名字相关。

孔子有个著名的学生叫子路,其实名叫仲由,字子路。

与苏辙命名法接近。

苏轼因为反对变法被贬黄州,他居定惠院,迁临皋亭,筑雪堂,躬耕东坡,交朋结友。

留下不少胜迹与诗词。

因自号东坡居士。

如《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东坡就是《黄泥坂词》中的黄泥坂,雪堂、雪浪斋也成为苏轼称号之一。

苏轼客死毗陵(今常州),他的谈《易》的著作就叫《毗陵易传》,人也称他为毗陵先生、苏毗陵。

苏轼作为一代名人,称呼很多。

在三苏中,为“大苏”;在兄弟中,为长公;因为他一字和仲,而仲是老二的意思,又叫苏二。

按官职,为“苏学士”,为“苏内翰”,为“苏玉局”;谥曰文忠,人又称为苏文忠公,文集叫《苏文忠公全集》。

苏轼字和仲的含义

苏轼字和仲的含义

苏轼字和仲的含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字“和仲”寓意着和谐、谦逊、博学。

本文将详细解读苏轼字和仲的含义。

一、苏轼字和仲的由来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是北宋文坛的巨匠。

他的字“和仲”是由其父亲苏洵所起。

在古代,文人墨客除了有名字之外,还有字、号等别称,字和名往往具有一定的寓意,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二、和仲的含义解析
1.和:和谐、和睦
“和”字在古代文化中具有广泛的内涵,代表着和谐、和睦、和平等美好寓意。

苏轼的字中含有“和”字,一方面体现了其家族对和谐家风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他为人处世的期望,希望他能与人和谐相处,成为一位具有亲和力的人。

2.仲:次、谦逊
“仲”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次序,如“伯仲叔季”,其中“仲”代表第二。

在这里,“仲”字寓意着苏轼要谦虚谨慎,不可骄傲自满。

此外,“仲”字还有博学之意,暗示苏轼要勤奋好学,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人。

3.和仲:兼容并包,博学谦逊
将“和”与“仲”结合,寓意着苏轼要兼容并包,善于与人相处,同时还要保持谦逊、勤奋好学,追求博学多才。

这与苏轼一生的为人行事相契合,他不仅在文学、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具有广泛的人际交往,深受时
人敬仰。

三、总结
苏轼字和仲,寓意着和谐、谦逊、博学。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苏轼一生的人格魅力,也是他成为北宋文坛巨匠的重要原因。

苏轼名号由来

苏轼名号由来

苏轼名号由来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很多人或许并不知晓苏轼名号的由来,和其中折射出的人生的悲欢离合。

苏洵在给苏轼取名时,是煞费一番苦心的。

轼,是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对于车载人这一功能而言,轼是没有用的。

但是如果没有轼,那就不仅仅是车的硬件设施不完善,乘车人在崎岖颠簸的路上也难确保安稳。

苏洵取“轼”名,是企望其“外饰”,即巧为观瞻,处世圆通。

“轼”字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凭)轼而观”,苏洵写的《名二子说》是这样解释的:“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说起“东坡居士”这个名字有一番来历: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十二月,苏轼被贬黄州。

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

营地位于黄州的东坡,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雪堂,题之曰“东坡雪堂”,作《雪堂记》。

为什么他要取号为东坡居士呢?因为他很仰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居士,而当年,白居易贬谪四川忠州时,也曾在其地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如《步东坡》、《别东坡花树》等,白居易曾写一首《步东坡》的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走,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苏轼仰慕白居易,故自号曰“东坡居士”。

“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

苏轼的名、字、号研究

苏轼的名、字、号研究

苏轼的名、字、号研究作者:魏伊美来源:《卷宗》2017年第23期摘要: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雪浪翁,晚年又号老泉山人。

其实苏轼一生中用过的名、字、号非常多,每一个背后都有其渊源所在。

关键词:苏轼;名;字;号1 “无用之用”先从苏轼之名说起,“轼”乃车上的横木,可供人凭望、远观。

这看似毫无内涵意义可探究的木头,在父亲苏洵眼里却别有一番深意,这是他为儿子起的名。

“这轼啊,好像可有可无的样子,但是我并没有见过没有轼的车啊,没有了轼,一辆车就不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这寄予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不求孩子有多光辉的成就,他只希望孩子成为这个国家的有用之才,成为国家这辆大车的“轼”。

我们也顺带看看苏轼弟弟的名,两兄弟的名是相承的,其中也有父亲苏洵的思考。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1]车行必有辙,但是辙对车没有功劳可言,但是万一有一天车翻了,这也不会祸及辙。

他希望孩子能顺利,不求太显眼的地位,太高的功名,只希望孩子能够自在于祸福之间。

这是苏洵作为一位父亲在孩子名字里最初的祝福。

古时的名和字常常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说孔明弟子司马耕,字子牛,铁力牛耕正是封建社会的耕作方式,牛和耕有极为紧密的关系。

而苏轼字子瞻,“瞻”有望的意思,“轼”正是车上人们用以凭望的东西。

苏轼一字和仲,是由排行而来的,他上有早夭的哥哥,下有弟弟苏辙,排行老二,因此取“和仲”。

2 那个土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2]雨水淅淅沥沥,冲刷着东坡,月亮清澈的光芒洒落一地,城里的人早已经匆匆离去,留下的只有那些闲逸的山野中人。

为何要嫌弃这些坎坷崎岖的坡路呢?我就是爱这拄杖而行的铿锵之声啊。

好一句“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这个小地方怎会无缘无故令人遐想,是一代文豪苏轼用他飞扬的文采和豪迈豁达的性情让那个普通的、甚至说遭人嫌弃的小土坡熠熠生辉。

苏轼名字的含义

苏轼名字的含义

苏轼名字的含义
苏轼名字的寓意: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名字中的“轼”,本义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说文》中解释道:“轼,车前也。

”苏轼的字“子瞻”,则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对于一辆车来说各有用途,缺一不可,而车轼则似乎是作用不大,可有可无,但一辆车如果缺了“轼”,也就不成其为完车了。

由于这根横木有些过于张扬显露,所以苏洵在给苏轼取这个名字时说“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反映了当时苏洵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儿子的个性能充分发挥,又担心他过于张扬而遭人嫉妒,于是他又给苏轼起了个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让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

诗人苏轼为什么叫苏东坡

诗人苏轼为什么叫苏东坡

诗人苏轼为什么叫苏东坡苏轼字子瞻或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那么苏轼为什么叫苏东坡?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苏轼为什么叫苏东坡,希望对你有帮助!苏轼为什么叫苏东坡苏轼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字子瞻,他精通诗词书画,作品众多,词作属于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苏轼出生于名门世家,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当时出各的文学家,后人称他们为“三苏”。

不过苏轼自己还有个名字——东坡。

1056年,苏轼第一次去京城赶考,文章备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时间名动京城,一举成名。

苏轼开始走向了仕途,同时具有很高创作热情,名篇佳作不断。

当时宋代官僚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苏轼也不免牵涉其中,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差点死于牢中,经过友人的多方营救,才得出狱。

出狱后,苏轼在做黄州了很小的官,从此对官场冷了心,一有空就到处游山玩水,去赤壁山游览之后,感叹历史人物的命运,写下千古流传的“大江东去”。

平时还带着家人去开荒种地,开荒的地方是城东的一块坡地,种些粮食和蔬菜,可以维持生活,也可以消磨时间。

在那里种地的日子里,苏轼给自己起了一称号,叫做“东坡居士”,还写了两首诗,叫做《东坡种花》,又写名字叫做《步东坡》的诗,他的很多作品集也带有东坡称号。

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他在杭州做官的时候,发明了一种红烧肉,后人称那种做法的肉叫做东坡肉。

后人便称苏轼为苏东坡。

苏轼62岁时被流放到海南岛儋州,他开始兴办教育,很多人从外地来追随他。

儋州至今还有很多地方以东坡命名,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苏轼字什么号什么一个人太过出名,关于他的议论便自然会多了起来,从个人喜恶,到家庭隐私,乃至对大格局的影响,都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现代人如此,古代人亦如此,这就像是一个古今规律一样,无理可循,无法可破。

苏轼,作为古时候的名人,当然也是如此。

苏轼,一个生于北宋时的伟大文人、书法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的一生极为曲折,历经太多的艰难与沧桑,死后虽然为后人所称赞、所乐道,但个中艰辛却是无法言说的。

东坡得名的由来

东坡得名的由来

“以东坡得名的由来”这句话勾起了我对北宋文豪苏轼的深深怀念。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诗词文章影响深远,以至于他的名字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豪放、豁达、富有哲理的文人风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居住地——黄州。

黄州多坡,苏轼在此居住时,经常在坡上耕种、读书,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他在此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东坡乐府》更是以他的居住地“东坡”命名。

苏轼的诗词饱含深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他的诗词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细腻的一面,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的诗词深深地影响了后世读者,使他们从中得到了心灵的滋养和启迪。

而“东坡”这个名字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象征着一种豁达、自由、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们常常用“东坡精神”来形容那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可以说,苏轼的名字和他的作品,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

苏东坡为何给自己起名苏东坡?与这两大名人有关

苏东坡为何给自己起名苏东坡?与这两大名人有关

苏东坡为何给自己起名苏东坡?与这两大名人有关众所周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关于这个名号,甚至比他的本名都响亮!老百姓更喜欢称他为“苏东坡”或者“东坡先生。

苏东坡这个名号是他在被贬官到黄州后,自己起的。

当时苏轼遭受政敌陷害,但是他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很推崇唐代的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他一生也是宦海沉浮,他身为谏官,面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朝纲腐败,常以诗歌针砭时弊,后被降职为江州司马,又迁为忠州刺史。

忠州城东有一山坡,被白居易称为”东坡“,他于公事之余,常到坡上植树种花,也写了不少诗作,如: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东坡种花》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东坡种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别东坡花树》白居易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后人亦将“东坡”代指作为白居易。

出外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校前贤。

苏轼被贬到黄州后,当时的境遇、心情和和当年白居易谪贬忠州时颇相似,因此自号“东坡居士”,可谓隔空对望,惺惺相惜。

那一年,苏轼四十六岁,从此,这个雅号比他的名字苏轼更响亮更有影响。

不仅如此,“东坡”的名号还与谢安有关。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

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但他就是不愿意做官,直到四十岁才出山,后人称为“东山再起”。

《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作为一名有才华,有抱负的豪杰,苏东坡应该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很可能将“东坡”代指“东山”,为自己加油鼓劲,积蓄能量,以待时机,报效祖国!苏东坡被贬黄州是其命运的转折点,年过不惑遭遇此变,可以让人变得颓废,也可以让人变得旷达,很幸运,他成为了后者。

苏轼生平110109

苏轼生平110109

初入仕途
• 两年后,苏轼在京师以优异之成绩通过
了欧阳修所举荐的考试,授为凤翔签判, 子由送行至郑州,洒泪挥别,苏轼写下 “登高回首坡陇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的诗句,这首送别诗,历来被苏诗的选 者列为第一首,它也应是苏轼的第一首 大家之作。分离之后,苏轼兄弟还沉湎 于别情愁绪之中,往来唱和不绝:“人 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更是传世之佳 句。
• 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或说是分水岭,
苏轼此诗之前的佛禅诗,大抵为一 种游客心态,抱有一种赏玩的心态, 此诗之后,才进入到一种“名寻道 人实自娱”,借助佛寺禅院,以及 与诗僧的交往活动,来实现“自娱” 的审美境界。
• 诗题中所说“腊日”,应为熙宁四年岁末
之“腊日”,苏轼于熙宁四年十一月二十 八日,到杭州通判任,十二月一日,即为 腊日,也就是说,苏轼抵达杭州通判任上 三日,即去造访惠勤惠思二僧。
• 《王大年哀词》:“嘉祐末,予从事
歧下。…予始未知佛法,君(王大年, 即王彭—引者)为言大略,皆推见至隐 以自证耳,使人不疑。予之喜佛书,
益自君发之。”据王文诰《苏诗总案》
卷四,“嘉祐末”当指嘉祐八年 (1063)。苏轼生于景祐三年(1036), 也就是说,他在28岁时,方始接触佛 教。
• 苏轼晚年作《子由生日,以檀香观
• 该文曾举“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为
“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这一名字 排列次序与苏洵《管仲论》完全一致(出 现四次)。《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回答 “易牙杀子”、“开方倍亲”、“竖刁自 宫”一直以易牙为首。
《游金山寺》:
•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
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 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 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 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 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 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 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 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苏东坡

苏东坡

苏东坡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在绘画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

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黄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名号由来苏东坡(1037~1101年),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很多人或许并不知晓苏轼名号的由来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人生的悲欢离。

苏洵在给苏轼取名时,是煞费一番苦心的。

轼,是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对于车载人这一功能而言,轼是没有用的。

但是如果没有轼,那就不仅仅是车的硬件设施不完善,乘车人在崎岖颠簸的路上也难确保安稳。

苏洵取“轼”名,是企望其“外饰”,即巧为观瞻,处世圆通。

“轼”字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凭)轼而观”,苏洵写的《名二子说》是这样解释的:“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说起“东坡居士”这个名字有一番来历: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十二月,苏轼被贬黄州。

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

雅号东坡居士来由

雅号东坡居士来由

苏轼的雅号东坡居士的来由苏轼字什么号什么一个人太过出名,关于他的议论便自然会多了起来,从个人喜恶,到家庭隐私,乃至对大格局的影响,都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现代人如此,古代人亦如此,这就像是一个古今规律一样,无理可循,无法可破。

苏轼,作为古时候的名人,当然也是如此。

苏轼,一个生于北宋时的伟大文人、书法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的一生极为曲折,历经太多的艰难与沧桑,死后虽然为后人所称赞、所乐道,但个中艰辛却是无法言说的。

外人只知道他的别号是东坡居士,却不知道这个名号的由来史。

苏轼,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东坡这样的一个称号,而他的字号子瞻是其父亲苏洵为他取的,苏洵一直心存远大抱负,奈何受家境影响,一直未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为生计所牵累。

故当苏洵的长子降生之后,便将自己所有的寄托和期望全付放在了第一个儿子的身上,子瞻,顾名思义,代表了苏洵对苏轼的深切希望,希望这个儿子不要像自己一样,能够有一个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看法,并且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关于东坡居士,则是另外的一则故事了,苏轼的仕途相当的不顺利,这是众所周知的,苏轼的第一次被贬,便是外放到为黄州为官,在黄州时,苏轼的住址便是在东坡处,后来苏轼从政越发的郁闷,他为此写下了很多感人的诗篇,可以说苏轼是在东坡处闻名的,所以他又称东坡居士。

苏轼的雅号苏轼是一代文豪,苏轼自称为“东坡居士”,雅号“东坡”,事实上苏轼的雅号有很多,比如苏氏父子三人一同扬名天下,所以人称苏洵为“老苏”,称苏轼为“大苏”,称其弟弟苏辙为“小苏”,另外苏轼因为是四川眉山人,所以人们又称其为“眉山公”和“眉山先生”。

总而言之,苏轼最为有名的雅号是“东坡居士”。

苏轼的雅号很多,最为人们所知晓的是其“东坡居士”的雅号,我们今天很多人不知道苏轼,提起苏东坡却是如雷贯耳,那么苏轼为什么称自己为“东坡居士”呢?下面我们就讲一下其中的缘由。

公元1079年,苏轼时年四十二岁,苏轼被统治阶级说写作诗词讽刺新法,苏轼因此被捕入狱,苏轼在狱中待了103天,差点被杀头,这就是“乌台诗案”,苏轼从狱中被释放之后被贬谪到了黄州,成为了黄州团练副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之职,可以说这个职位是苏轼一生之中最低的一个官职。

苏轼为什么号称“东坡”,历代书画大家的名号你知多少

苏轼为什么号称“东坡”,历代书画大家的名号你知多少

苏轼为什么号称“东坡”,历代书画大家的名号你知多少苏轼为什么号称“东坡”,历代书画大家的名号你知多少原创艺术的真相 2018-09-26 16:15:25作为书画爱好者,通过多看、多记、多搜集资料,从而多熟悉并掌握一些书画家的“名头”(除了名字别号外,还包括生卒年、籍贯、师承、风格特色等),是十分必要的。

元倪瓒幽涧寒松图在姓名之外还有字号,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

尤其是古代文人,大多有字有号。

如宋代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元代的倪瓒(字元镇,号云林),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明代的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号衡山);清代的画僧八大(朱耷,别号雪个),石涛(原名若极,法名原济,号大涤子)等等,这一传统直至近现代,乃至当代仍被书画家所继承。

书画家在作品上签署名款时,有的把姓名字号均署在作品上,有的则往往仅以别号为署。

因此在鉴看书画作品时就必须对作者的名字、别号均要了解和掌握。

黄庭坚尺牍历代书画大家的有趣名号王墨王墨,他的真名叫王洽(一作默),墨是他的号,唐代画家。

生年不详,贞元末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王墨早年承教于郑虔笔法,后师项容,善画山水。

项容善作无笔画,而洽仿其法;由于他经常饮酒,每当喝得有几分酒意时,才将墨泼于绢素之上,开始作画,依据墨迹流溅扩散的形状,脚踩手抹一通,使其疏密相间,自成浓淡,画出山水云石之类,在绘画史上可谓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号称“泼墨”。

因此,“王墨”成了他闻名于世的别号。

丁野梅丁野梅真实姓名为丁野堂。

宋朝道士,居庐山清虚道观,擅画梅竹。

宋理宗赵昀召见时问:“你所画的恐怕不是'官梅’吧?”他回答说:“臣所见的只是些'江湖野梅’(沿江路上野生的梅花)。

”因此自称“丁野梅”。

苏东坡寒食帖苏东坡北宋大文豪、书画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们因其号而称之为苏东坡。

至于东坡居士的来历,还要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起。

苏轼名与字的关系

苏轼名与字的关系

苏轼名与字的关系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篱,又号铁冠道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哲学家和官员。

他的名字和字号常常会被人们混淆,那么苏轼的名字和字号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分别解析一下。

一、苏轼的名字苏轼的名字是苏舜钦,是南阳府(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他是苏洵的次子。

苏轼从小就聪明伶俐,大约在10岁的时候就已经通晓经史子集,而且非常喜欢文学和音乐。

后来,苏轼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一位官员,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二、苏轼的字号1、字子瞻苏轼的字号是子瞻,取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苏轼的父亲苏洵也取了一个与此相似的字,叫做子敬。

子瞻是苏轼在广东岭南任职期间所起的字,他认为自己在岭南之地可以瞻望南方的大海,所以志得意满地取了这个字。

2、号东篱苏轼的号是东篱,因他喜欢入山修道,曾在临安枫桥旁筑篱种竹,所以取号为“东篱”。

苏轼认为,东边的篱笆最易破坏,所以将篱笆改建在南面,刚刚建好不久,就被当地的乡民毁了。

这件事情让他感叹人欲、物役、身劳力竭之苦,同时也启示了他对于人生的一些领悟。

3、号铁冠道人苏轼还有一个号叫做铁冠道人,这是在他任职杭州时所取的。

苏轼认为,他应该像铁一样坚强不屈,同时应该像道一样高远自觉,因此将其命名为“铁冠道人”。

这个号也代表着苏轼的人格和人生追求,表明了他追求高尚的人品和精神品质的决心。

三、名与字的联系苏轼的名字和字号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其名字“苏舜钦”中,苏是他的姓氏,舜钦是他的名字,这是他的父亲苏洵取的名字。

而字号则是苏轼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处世方针等自己取的,代表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苏轼的名字和字号是他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他的人格、思想、文学、艺术和政治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了解这些名字和字号的背后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文学艺术和人文精神,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名字和字号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产生的巨大影响。

苏轼名字的由来?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叫苏轼?

苏轼名字的由来?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叫苏轼?

苏轼名字的由来?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叫苏轼?苏轼取名有大讲究,名字中蕴含着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和期待,古代极重取名,作为一代文豪的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

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

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苏洵年少无行,到二十七岁方发奋读书,二十九岁生下苏轼,三十一岁生下苏辙。

在苏洵年近四十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说》,明确提到自己为两个儿子命名的原因。

两兄弟的名,都和古代马车有关。

对长子苏轼,苏洵写道:“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轼”是古代车前用作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和车轮、车辐(支撑轮圈的细条)、车盖、车轸(车底的横木)相比,轼仿佛没什么作用。

可是,如果一辆马车没有车上扶手的横木,又总让人觉得不完整。

于是,这个没有实际作用的“轼”,就只剩下装饰的作用了。

苏洵说,我儿苏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外在的装饰啊。

苏洵希望苏轼能够察言观色,掩饰真心,遇事不要冲动,对人不能过于坦诚。

对次子苏辙,苏洵写道:“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辙”就是马车行走留下的印迹。

苏洵说,天下的马车行走都遵循前车的印迹行走,可说起马车的功劳,大家根本不会提到车辙。

虽然车辙无功,但一旦车翻了马死了,出了祸事了,车辙也不会受到牵连。

苏洵的意思说,如果苏辙能够甘心做一个车辙,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可以免于灾祸。

作为一个父亲,本应当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说光宗耀祖富贵终生,至少也该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吧。

可堂堂“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为何希望儿子学会掩饰真心,甘心平凡呢?这就要说到苏洵坎坷的求官的经历了。

后人提起“三苏”,多称道“一门三进士”,甚至有人认为三苏是同时考中进士,其实不然。

《宋史》记载:“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苏洵二十七岁立志读书,二十八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又参加茂才异等的考试,但是都没有考中。

苏轼为什么又被称做苏东坡

苏轼为什么又被称做苏东坡

苏轼为什么⼜被称做苏东坡
苏轼为什么⼜被称做“苏东坡”?要从头屡清楚,很繁杂,就简单⽽⾔就牵扯到另⼀个⼤家熟知的宋代⼤家“王安⽯”,王安⽯在宋神宗时代推⾏新法,有新法就有反对,苏轼就是反对派的其中⼀员,宋神宗那⼜⾮常信任王安⽯,特别⽀持王安⽯实施新法。

苏轼原本在京当官,因为反对新法被宋神宗贬出京城开封。

在被贬出京城的期间他创作了很多⼤家熟知的词,成为了⼀代“词宗⼤家”,他有个⽑病就是看见什么不合⾃⼰⼼意的事都想说⼀说,他看见农⽥⾥的庄稼长的不好就说是“青苗法”害的,百姓饭桌上的饭菜不好就说是“市易法”不好,反正就是说新法的各种不好,看着不好不顺⼼就要写诗谴责⼀下,他当时已经⾮常有名⽓了,写的诗词的传播速度也是相当快的。

反对新法的诗词,就被⼈送到了宋神宗的⼿⾥,宋神宗⼀看⼤怒,反对新法就是反对皇帝啊,谴责新法,等于谴责皇帝啊,⽴刻命⼈把苏轼被押解进京,送进了御史台,很多朝官都替苏轼求情,有⼀个⼈也给宋神宗写信给苏轼求情,那就是王安⽯。

苏轼在御史台被关了2个多⽉后,终于被放出了,被贬到了黄州(今天湖北黄冈),不许擅⾃离境,不需参与公务,除了⼀份⼯资之外,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北宋时期的⼯资不是直接发铜钱,只有京城的官员才有可能发铜钱,地⽅官员基本上都是⼀些实物,你要⾃⼰想办法去换你⽣活所需要的东西,苏轼家的⼈⼝众多,微薄的⼯资根本不够家⾥开销的。

他的朋友替他申请了⼀块城东的荒地,从此以后他就去开荒种地,成了当时最有⽂化的“农民”,他给⾃⼰的坡地取名“东坡”。

“苏东坡”的名字也由此⽽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名字的来历和含义
我想把这个问题分成几问来回答,
第一个问题是,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叫东坡的?
时间是元丰四年1081年,这一年他开始真正务农了,
他在东坡的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

他曾有《东坡八首》,在小序中说:
余至黄二年,日益困匮。

故人马正卿哀乏食,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

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

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

庶几来岁之之入,勿忘,其劳焉。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叫东坡而不叫西坡
因为这会的是在黄州城东,约1/3里,是坐落在山坡之上,占地约十亩左右。

第三问题,为什么要用黄州的东坡做他的号
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这都和苏洵给他们起的名字有关,而苏东坡号东坡居士,则是自己所取的,这其实是寄寓了苏轼的情感思想在里面的,
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说。

其实苏轼是有田园情结的,他曾说过,何时功成名遂了,还乡,他还说,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但此时他真的过上了田园生活,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享受到了这里的乐趣。

1.在这里有他的东坡农场。

农场里有毛婷馆和袁晶馆。

他在阴凉处度过了漫长的夏天。

还有他的东坡唐雪。

到黄州后的第二年就在雪中完成了。

他亲自作画,雪中有寒林,水上有渔人。

他也在这里招待客人,大画家米菲在这里见过他。

2.在这里他有自己的庄稼。

井里浇了水,庄稼长出了绿色的幼苗。

稻子在微风中摇曳,让他感到骄傲和满足,有时还会高兴得跳起来。

3.这里也有那些让他感恩的朋友。

农夫会讲给他如何让小麦丰收。

在这里还有潘酒监、郭药师、王大夫,还有一个大嗓门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

杭州和武昌的太守也对苏东坡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有一个马梦得,始终陪伴着他。

有一个巢谷的是眉州的同乡一个穷书生,来给东坡的孩子做老师。

诗僧参寥也来看他,在苏家住了一年才走。

苏轼还有一个最好的朋友是陈慥,是在凤翔时曾经和他的父亲不合。

可现在,陈在四年那去看过东坡七次。

4.苏东坡还有幸福的家庭
就是在这个时候苏东坡收朝云为妾,朝云那是在杭州市买的,那个时候才12岁,而这个时候已经长大,天资聪颖。

受到人们的赞赏,也开始学读学写。

在到黄州的第三年她生了儿子叫遁儿,苏东坡写那首诗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5.这里还有他有滋有味的生活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交给人们炖猪肉的方法,那就是东坡肉,他做鱼的方法,就是今天的人们,也是熟知的,他还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叫东坡汤。

苏东坡就是这样,在这里又找到了快乐和满足,他说,
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足岁也。

他觉得自己,非常太像陶渊明了,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

他把《归去来兮辞》,改编之后,和农夫一起唱。

6.在这里,他也达到了精神的归宿和诗歌的升华。

苏东坡在这里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敏感的想象,月夜的倾心,美酒的迷恋,让他的日子美满舒服极了。

应该说这样的日子在此之前在此之后都是没有过的。

他经常来往于,东坡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之间,来往走的是那条黄泥坂路。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写出来那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不知道迷住了后世多少人。

就是在这种精神的自在安然之中,他与友人去江上泛舟,写出来那篇《赤壁赋》,流传千古!
最后的话
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在黄州,在东坡,有着太多的感情和寄托。

也就是从这时起,他的思想不断升华,越发彰显无穷的魅力。

我想,这也就是苏轼,为什么又叫苏东坡的理由吧。

发现历史,品读苏轼,有你有我。

谢谢大家,再见!
苏东坡和苏轼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

苏轼和苏东坡是同一个人。

苏轼是真名,苏东坡是谥号。

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我可以给你讲个故事。

1079年,是北宋元丰二年,也就是宋神宗的时候,皇帝派他去湖州当官,于是苏轼就给皇帝写了份谢恩表,在谢恩表里边顺带还写了几句说那些朝廷小人那些话,结果这些话被小人挑出来,一字一句的说给皇帝听,说要治他的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之后苏东坡在湖州被逮捕,进了以后,苏东坡跟他的儿子苏迈约定,说如果外面平安无事,就给他送肉吃,要是出事了,就给他送鱼吃。

每天在我面前吃肉。

结果,有一天,苏迈有事要做,所以他让他的朋友送来。

我朋友不知道暗号,就把鱼送来了。

苏东坡看了,以为要被斩首,于是苏东坡开始在狱中写遗言。

人在弥留之际,很容易发自内心。

每一句都是忠君爱国,对皇帝的愧疚,感觉自己不是个东西。

那时候苏东坡写的东西都要上交,皇帝要看,一层一层交给皇帝。

宗申皇帝看了大为感动,说苏东坡一定没有问题!
要知道当时大家扣的罪名都足以杀了他的头,但是宗申皇帝却在11月29日判他去黄州,他去了黄州之后就有了现在苏东坡的外号。

苏轼和苏辙姓名的由来?
苏轼,名轼,字子瞻;苏辙,名辙,字子由,苏轼、苏辙的名字都与“车”有关。

苏洵在《名二子》一文中对苏轼、苏辙兄
弟取名缘由有交代:轮、辐、盖、轸都是车的重要部件,缺少不得。

轼(车前横木,供站立车上远观时扶手之用)似乎可有可无,但如果没有轼,车也不是完整的车了。

苏洵给苏轼取名“轼”,是希望他不忽视看起来似乎不重要的“外饰”之物。

所有的车都会留有车辙,但在功劳簿上却没有它的份。

但车坏马死,祸不会殃及车辙。

车辙处于祸福之间,虽然没有福也不至于有祸。

给苏辙取名“辙”是希望他平安免祸。

扩展资料
《名二子》创作背景
庆历六年(1046年),苏洵赴京赶考。

尽管苏洵的才学可以成为“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

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

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

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

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间密窥。

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

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

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

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出自《瑞桂堂暇录》)
苏东坡名字的来历和含义 4
苏轼名字的寓意: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从苏轼、苏辙兄弟的名字中,可以看出,他们名字的奇特之处就是都与车有关系。

苏轼名字中的“轼”,本义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苏轼的字“子瞻”,则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登高往下望)”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

而苏辙名字中的“辙”,本义是指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左传·庄公十年》有“下,视其辙(往下看以及撤退了)”的句子。

苏辙的字“子由”,则带有仿效、依循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

在为人处事方面,苏辙相比哥哥苏轼,要内敛得多。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东坡名字的来历和含义 5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