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简介

合集下载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主题的标志入选。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 眉山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苏东坡给了 眉山这个名字以丰富的内涵,整个标志 设计由中国古代瓦当图案和东坡头像组 合,表现出一种具有古代历史痕迹的感 觉,更体现出眉山的古老文化。从图案 到字体都运用了一种古朴的风格道,此色彩也代表了一 种祥和诠释,同时也符合眉山这个充满 文化气息的个性城市。整体标志设计中 采用了中英文对照,使标志更具国际化 和现代感,传达出眉山作为“千载诗书 城”的文化特征。
眉山,是四川省下辖的 地级市,介于东经 102.49′~104.30′, 北纬29.30′~30.16′ 之间,位于四川盆地成 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 游。北接省会成都,南 连乐山,东邻内江、资 阳、自贡,西接雅安。 眉山也是四川省最年轻 的地级市,2000年12 月撤地建市,辖东坡区、 彭山区和仁寿、洪雅、 丹棱、青神四县。
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水龙呤〃似花还似非花》,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少年游〃去年相送》 诗: 《和子由淹池怀旧》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东栏梨花》 《海棠》 《题西林壁》 《惠崇春江晓景》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赠刘景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 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 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 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 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1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 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 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 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 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 “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 “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 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 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 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 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 称乌台)。

苏东坡的一生

苏东坡的一生

苏东坡的一生1 苏东坡简介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太湖遗笑,琅琊洛阳人,唐宋文学家、书法家、作曲家、画家,被誉为“苏轼、陆游之父,宋诗之大成者”。

苏东坡从小就聪颖过人,十四岁起就开始投入文学创作,甚至玩弄文字,变出一把把精美的词。

为官多次,但均未久留,因为他一生不奉陪。

苏东坡入官后,曾遣才行国,也曾凯歌行船,兼耕诗书,抒发清逸之气,流芳千古。

2 苏东坡的作品苏东坡在诗词创作上颇有特色,他创造了不少诗词类型,并且在宋代影响深远。

他著有《水调歌头》,以及《游春图》、《卖花声》、《木兰辞》等众多词作。

其中,木兰辞经其子瞻修改后,后来得以流传下来,至今仍是人们所传颂之作。

苏东坡也以其高超的书法技艺出名,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连翘赋》。

他的书法被誉为“大气、婀娜、洒脱、滑腻”,影响至今。

除了文学外,苏东坡还擅长戏曲、游览表演,其作品《昆曲歌辞》代表着宋朝曲艺的发展和提高,也影响了后代的曲艺文艺。

3 苏东坡的颠覆作为宋朝的文学家,苏东坡也是一名颠覆者。

他不符合宋朝的传统绅士形象,重文轻武,外貌潇洒,声音清脆,爱游山玩水,做文学家较多以文章而非武功才获得荣誉。

苏东坡创作的《赤壁赋》,重新解读了战争、勇气和英雄的含义,把军旅和文艺的艺术特征结合在一起,传承了“能赋不忘勇气”的儒家精神,也就是“文武兼备”。

从而引发了苏轼等人的认同,影响到后世文学、历史及政治研究。

4 苏东坡的死亡苏东坡临终时,留给子弟,“步出洛阳城,俯瞰西洋,抬望江山”,把永诀传承给后世。

1101年,太湖病逝莆阳,逝世时67岁。

苏东坡生前精心准备的宣明碑,用几行诗词记录了他的一生:“常言曰:一世与环绕不可得,朔漠孤簷旧愿;翻免征讨,弃行官署,投诗书迹,何料带忧啊!” 并“留下廓书诗词泊影,蒙蒙霜叶青苔壁”,百年来,苏东坡的影响,始终是文学的灵魂。

关于苏轼的个人简介

关于苏轼的个人简介

苏轼的个人简介关于苏轼的个人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

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就是大理寺的一个低级别官员,是个七品左右京官,主要负责推按,参决疑狱,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调研员),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苏轼为人用情至深,对其妻子更是如此,苏轼之妻逝世时,他曾为其妻将一片山岗种上了一千多棵松树,至今仍为佳话。

苏东坡简介

苏东坡简介

苏东坡简介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和美食家。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坛巨子,他的文学才华广泛,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词、散文、历史、文言文、骈文等多个体裁。

苏东坡出身高官家族,自小聪明过人,吸收了其父苏洵的文化遗产。

自幼酷爱读书,好奇心强烈,喜欢问问题并独立思考。

在他17岁时,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并被派往京城京兆尹(今陕西西安市)就任主簿,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非常丰富,他以才华洋溢的词章而著名,广泛涉猎山水田园、爱情离合、宴会豪华等主题,其词作在宋代掀起了一股盛世风潮。

他的词穷尽周易、道家、佛教、儒学等思想,流动的词意渗透其中,隐喻与抒情相得益彰。

他的散文以《东坡志林》最为著名,其中记述了他一生的遭遇、政绩、山水之趣和饮食文化等,内容丰富生动。

苏东坡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辞章无愧乐府诗人。

苏东坡特别喜欢写随笔和游记,他深爱大自然,经常旅行并在行程中记录所见所闻。

他的游记以《归田录》和《写寒堂集》最为著名,描写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反映着他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苏东坡对于中国美食历史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将山东鲁菜带入了江南,改良了许多菜肴的烹饪方法,开创了苏菜这一美食流派,并且系统地记录下来,成为后人学习餐饮文化的重要资料。

除了文学方面的才华,苏东坡还是一位出色的书画家。

他擅长画竹,笔触洒脱,墨法流畅,丹青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书法更是闻名于世,他开创了“狂草”艺术风格,使得字迹变得自然流畅,形成了一种与传统书法不同的独特风格。

然而,苏东坡并非一生平坦无波。

由于他的直言不讳和行为不合常规,他曾数次遭到贬斥和放逐,甚至被贬谪到黄州、岭南等地,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他都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境,并以他的才华和善良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宋代诗人苏轼的个人简介

宋代诗人苏轼的个人简介

宋代诗人苏轼的个人简介相信大家都读过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所创的不少作品吧!那么你对这位诗人有怎样的了解?想知不知道他有哪些成就吗?如果想知道,那么你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赶紧和小编我一起来了解这位诗人吧! 基本信息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文学成就【诗作】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

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

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

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世称“苏东坡”。

祖籍栾城。

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世人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妻:王弗(第一任妻子)、王闰之(王弗堂妹)、王朝云(侍妾) 公元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特殊的地位。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 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
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 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分诗词作品
部分书画作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枯木怪石图》
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 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
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 的奢侈骄纵。
﹤艺术成就﹥
三、词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
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在我国词史上占有
蘇 東 坡
﹤人物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书画家、词人、诗人。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 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
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 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因 “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
其它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地给予定罪。
3
﹤艺术成就﹥
一、文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 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
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

关于诗人苏轼的简介

关于诗人苏轼的简介

关于诗人苏轼的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生于公元1037年,逝世于1101年。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人之一,也是宋代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苏轼才华横溢,早年即以才情出众而闻名。

他以辞章清新、文笔犀利著称,为诗人中的佼佼者。

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倾向于抒写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主题。

他的诗作有激情奔放之处,同时又富有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苏轼的代表作包括《赤壁赋》、《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风明快简练,语言通俗生动,深受后世文人和普通读者的喜爱。

苏轼不仅在文学上有出色的表现,他还以政治才能而闻名于世。

他进入官场后,多次担任重要职位。

然而,由于他的执政理念与时人的权臣集团相左,苏轼多次受到贬谪之苦。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在文学和政治领域中表达自己的声音。

除了文学和政治方面的成就之外,苏轼也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擅长楷书和行草,被誉为楷书巨擘。

他的画作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作品充满了灵动与生命力。

苏轼的一生虽经历了风云变幻、荣辱得失,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性格。

他以才华和机智著称,同时也具备一颗温暖和关怀他人的心灵。

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使得他的作品至今仍然为人们喜爱和研究。

综上所述,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和书画家。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出色的成就,在中国的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也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思考的启示。

历史人物苏轼的简介

历史人物苏轼的简介

历史人物苏轼的简介苏轼是一代大文豪,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人物苏轼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人物苏轼的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小故事苏轼是一代文豪,后来因为“乌台诗案”入狱103天,出狱后被贬到了黄州,这个时候的苏轼喜欢上了佛法。

当时的黄州位于湖北江的北岸,与长江南岸的江西省庐山隔江相望,佛印那个时候就主持庐山的归宗寺,于是苏轼与佛印经常有来往。

佛印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名闻全国,苏轼与佛印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关于苏轼与佛印的小故事有很多,下面小编就说一下苏轼与佛印参佛的小故事。

苏轼非常的有才学,偶尔有一天苏轼诗兴大发于是写了一首赞佛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在这首诗中苏轼将自己的心境写了进去,暗喻自己的心境已经是“八风吹不动”,写完之后苏轼让侍童拿着自己的诗去送给佛印,苏轼觉得佛印一定会对自己大加赞赏。

诗人苏轼简介

诗人苏轼简介

诗人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又称苏东坡,汉族,苏州东吴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

中国南宋朝末期文学家、书法家、绘画家、诗人、思想家。

苏轼的创作很注重诗文的立意和联想,他也是一位押韵功力极其出众的诗人。

他擅长以隐喻诗歌表达微妙的情愫,其句式朴实典雅,有优美流畅的结构。

他的诗歌深受世人所称赞,苏轼清新淳厚的诗文也深刻影响了后代文学家。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均有突出表现,落笔力度雄浑而刚劲,笔墨宏大释放出气势恢弘的玄应之气,始终影响着中国书法绘画文学的发展。

唐宋八大家简介之苏轼

唐宋八大家简介之苏轼
苏轼
人物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 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 人,豪放派词人代表。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汉族。 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乾通六年,赠太师。苏轼是苏洵的长子, 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 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 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 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 公文。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 县),享年六十六岁。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齐名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 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 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名人轶事 1、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 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 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 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 服至极。 品: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 “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 “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让人佩服。
苏轼
代表作品
苏轼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 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代表作品: 《饮湖上 初晴后雨》,《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 《春夜》,《荔枝叹》等。 苏轼的词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技巧都进行 了大胆开拓与创新,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开了一代豪放词风。 其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丙 辰中秋》等。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 名篇。 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 《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 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

苏东坡简介 关于苏轼的生平简介

苏东坡简介 关于苏轼的生平简介

苏东坡简介关于苏轼的生平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关于苏轼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前来鉴戒参考!关于苏轼的生平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爽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 (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虔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欣赏,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产生了天大的变化。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起初欣赏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谢,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侵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连续了有大致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成心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由于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地步。

苏东坡简介

苏东坡简介

苏东坡简介苏东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又被称为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以才情出众、多才多艺而闻名于世,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坡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苏洵和兄长苏轼都是著名的文学家。

在家庭的熏陶下,苏东坡从小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他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创作诗文,并与当时的知名文人们进行交流。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词、散文和辞章方面。

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自由快活著称,能够随机应变,驾驭各种不同的诗体和题材。

他的诗歌构思独特,用词精准,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的散文作品则以清新自然、真实感人而著称,能够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苏东坡的作品主题广泛,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有对时事政治的评论和社会抨击的作品。

他的作品里经常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庶民百姓的同情和关怀,被称为“人民的大文豪”。

苏东坡不仅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的官职,包括知州、知府等。

他在担任官职期间致力于改革,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他反对腐败和贪污,提倡廉洁和公正,为人民谋福祉。

除了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成就,苏东坡还有出色的书法和绘画才能。

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风格扎实,气势雄浑。

他的绘画作品多取材于自然和山水,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苏东坡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起伏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追求真理和美好。

他深受后世文人和学者的推崇,被尊为文学圣人和国士,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
蘇 東 坡
﹤人物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 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 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 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 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 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 坡”。
﹤艺术成就﹥
一、文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 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 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 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 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 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 《 水 调 歌 头 》
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在我国词史上占有 特殊的地位。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 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 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 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生平个人简历

苏轼生平个人简历

苏轼⽣平个⼈简历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词⼈,你了解他的⽣平简介吗?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苏轼⽣平个⼈简历”,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更多名⼈简历请关注店铺! 苏轼⽣平个⼈简历 苏轼(1037~1101),字⼦瞻,号东坡居⼠,眉州眉⼭(今属四川)⼈。

他的家庭富有⽂学传统,祖⽗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亲苏洵是古⽂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指导。

母亲程⽒有知识且深明⼤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的事迹勉励⼉⼦砥砺名节。

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

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

既⽽读《庄⼦》,喟然叹息⽈:‘吾昔有见于中,⼝未能⾔。

今见《庄⼦》,得吾⼼矣!’ ……后读释⽒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博辩⽆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亡兄⼦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

他曾说“庄⼦盖助孔⼦者”,庄⼦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阴助之”(《庄⼦祠堂记》)。

他⼜认为“儒释不谋⽽同”、“相反⽽相为⽤”(《南华长⽼题名记》)。

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观的哲学基础。

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26岁⼜中制科优⼊三等(宋代的最⾼等),⼊仕后奋厉有⽤世之志。

他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朝政且勇于进⾔。

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厉⾏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为地⽅上多做实事。

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

甚⾄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座。

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有所作为。

然⽽苏轼⼀⽣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

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

晚年更被⼀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芋饮⽔,与黎族⼈民⼀起过着艰苦的⽣活。

苏东坡 简介

苏东坡 简介

苏东坡(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篱,又号文山、苏仙,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才华而著称。

苏东坡是北宋文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

他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赋、词、文,尤以诗文为盛。

他的诗歌清新豪放,抒发豁达豪放的个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散文作品如《东篱乐府》、《前赤壁赋》等也为后人传颂。

除了文学才华,苏东坡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曾担任过宰相,对政务、军事都有出色的贡献。

然而,由于他直言敢谏的性格,多次遭到贬谪,被调离重要职务。

尽管历经风波,他一直保持对政治的关切。

苏东坡还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和画家。

他的行书被誉为“东坡体”,为后来的书法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他的画作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擅长用墨法表现自然风光和人物生动形态。

苏东坡一生经历坎坷,但他一直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的得失,被后人传颂为“苏文忠公”。

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才华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之一。

苏东坡

苏东坡

苏东坡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在绘画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

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黄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名号由来苏东坡(1037~1101年),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很多人或许并不知晓苏轼名号的由来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人生的悲欢离。

苏洵在给苏轼取名时,是煞费一番苦心的。

轼,是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对于车载人这一功能而言,轼是没有用的。

但是如果没有轼,那就不仅仅是车的硬件设施不完善,乘车人在崎岖颠簸的路上也难确保安稳。

苏洵取“轼”名,是企望其“外饰”,即巧为观瞻,处世圆通。

“轼”字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凭)轼而观”,苏洵写的《名二子说》是这样解释的:“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说起“东坡居士”这个名字有一番来历: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十二月,苏轼被贬黄州。

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五十亩军营旧地给他种。

历史上苏轼的简介

历史上苏轼的简介

历史上苏轼的简介苏轼是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大文学家,是著名的豪放派诗人、政治家、文学家。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历史上苏轼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成就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的简介
苏东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原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人称“苏子”,与黄
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东坡自幼聪明好学,少有才名。

登进士后,历任官至翰林学士、参
知政事,曾任平章军国重事,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也曾担任理学一
派的最高领袖。

他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宽泛的阅读兴趣,自成风格,对宋代诗词、散文、小说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画家,著名作品有《题西林壁》、《赤壁图》等。

苏东坡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杰出的成就,也涉及政治、军
事等方面。

他热爱民间文化,推崇“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倡导“情理
并重”的文化观念,主张崇尚人性、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对中国文化
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