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自学考试4月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 )A、单一型为主B、综合型为主C、知识分子为主D、某一集团为主正确答案:A2、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延迟性B、直接性C、及时性D、一次性正确答案:A3、“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什么的有机组成部分?( )A、讯息系统分析B、文化指标研究C、传播效果研究D、制度分析正确答案:B4、在拉斯韦尔模式中具备较强不确定性的环节是( )A、媒介B、效果C、受者D、传者正确答案:B5、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的著名学者是( )A、戈尔丁B、霍夫兰C、拉扎斯菲尔德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6、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帕森斯B、拉斯韦尔C、赖特D、默顿正确答案:C7、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机,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流传送声音先河的发明家是( )A、马可尼B、摩尔斯C、贝尔D、爱迪生正确答案:C8、没有经过培训和缺乏经验的调查人员最适宜使用的随机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整群随机抽样D、等距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9、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全球一村B、冷、热媒介之分C、媒介即讯息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确答案:C10、完成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即解决了传播条件问题的模式是( )A、马莱茨克模式B、控制论模式C、拉斯韦尔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正确答案:D11、大众传播多种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是( )A、娱乐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协调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正确答案:A12、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48年B、1983年C、1943年D、1940年正确答案:A13、与“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受众观相似的是( )A、“使用与满足”理论B、“议程设置功能”理论C、“编码与释码”研究D、魔弹论正确答案:D14、美国《华盛顿邮报》通过揭露水门事件而导致尼克总统引咎辞职,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 )A、重申社会准则功能B、麻醉精神功能C、社会整合功能D、授予地位功能正确答案:A15、《人民的选择》的作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李普曼C、卡兹D、施拉姆正确答案:A16、按照赖利夫妇的观点,单位、学校和社团属于( )A、基本群体B、次属群体C、关系群体D、隶属群体正确答案:B17、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这一概念的书籍是( )A、《大众传播学》B、《传播与说服》C、《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D、《宣传·传播·舆论》正确答案:D18、各类模式中最常用的是( )A、5W模式B、图像模式C、文学模式D、数学模式正确答案:B19、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的一个重要功绩是引入了( )A、传播单位B、反馈C、双向循环D、噪音正确答案:A20、卡兹等人指出,在社会政治问题上,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 )A、社交性B、社会政治地位C、生活阅历D、社会经济地位正确答案:A21、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构筑出一幅传播学大厦蓝图的学者是( )A、怀特B、拉扎斯菲尔德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D2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 )A、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B、提出了“魔弹论”C、提出了“刻版成见”观点D、把“反馈”引入传播学研究正确答案:A23、发起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的是( )A、首都新闻学会B、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C、北京新闻学会受众调查学术团体D、中央电视台正确答案:A24、小组讨论或座谈会属于( )A、社会传播B、组织传播C、人际传播D、群体传播正确答案:D25、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是( )A、法兰克福学派、多伦多学派B、批判学派、传统学派C、“思想统治”理论学派、社会文化学派.D、社会科学学派、政治经济学派正确答案:B26、提出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赖特B、霍夫兰C、斯蒂芬森D、施拉姆正确答案:A27、创立系统论的是奥地利科学家( )A、布里渊B、贝塔郎菲C、维纳D、申农正确答案:B28、一般认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 )A、施拉姆B、拉扎斯菲尔德C、阿多诺D、米德正确答案:A29、调查人员先选定~组电话号码,然后打电话向受众了解视听情况的采集数据的方法叫( )A、电话询问法B、面对面调查法C、仪器记录法D、日记法正确答案:A30、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温达尔B、李普曼C、麦库姆斯D、韦伯正确答案:D31、传播学的分支中比重最大的是( )A、大众传播学B、自我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D、人际传播学正确答案:A32、创立二级传播理论、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的传播学奠基人是( )A、保罗·拉扎斯菲尔德B、库尔特·卢因C、卡尔·霍夫兰D、韦尔伯·施拉姆正确答案:A33、以传播学“鼻祖”的身份名垂青史的是( )A、拉斯韦尔B、马莱茨克C、布雷多克D、申农正确答案:A34、传播控制中包含所有控制形态的是( )A、自我控制B、政治控制C、文化控制D、经济控制正确答案:C35、对传播媒介而言受众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对象的控制,它是( )A、自内而外B、自上而下C、自外而内D、自下而上正确答案:C36、“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20世纪( )A、80年代B、60年代初期C、50年代中期D、60年代后期正确答案:D37、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是( )A、数理化B、模式C、图像D、文字正确答案:B38、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可获得性(易得性)论B、使用与满足论C、实用论D、认识连贯论正确答案:A39、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脱离部落文化阶段”,指的是( )A、电子传播时期B、文字印刷传播时期C、口头传播时期D、“地球村”来临时期正确答案:B40、传播技巧的研究具有很强的( )A、强制性B、实用性C、哲理性D、理论性正确答案:B41、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先验信息B、潜在信息C、人工信息D、实得信息正确答案:C42、在传播过程中无疑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是( )A、传播技巧.B、传播者C、受传者D、传播对象正确答案:B43、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数学家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 )A、方法论的基本问题B、控制论的基本问题C、系统论的基本问题D、信息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D44、最近50年以来传播学研究所取得的全部重要成果中,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的占( )A、60%以上B、70%以上C、50%以上D、80%以上正确答案:B45、维纳把信息分为( )A、新闻信息、教育信息B、新闻与非新闻C、语言信息和符号信息D、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正确答案:D46、所谓符号就是( )A、信息B、现象C、标志D、新闻正确答案:C47、在1972年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的理论假说的是美国传播学家肖和( )A、罗杰斯B、麦奎尔C、拉姆斯丁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D48、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 )A、渠道B、中介C、传媒D、媒介正确答案:D49、在模式的类型中,最常用的是( )A、文字模式B、电子模式C、图像模式D、数学模式正确答案:C50、提出“参照群体”这一概念的是( )A、奥斯古德——施拉姆B、赖利夫妇C、马莱茨克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51、提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英尼斯B、戈夫曼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正确答案:B52、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实践化B、理论化C、定量化D、定性化正确答案:C53、提出双重行动模式的传播学者是( )A、怀特B、巴斯C、卢因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54、施拉姆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A、《人民的选择》B、《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C、《大众传播学》D、《传播与说服》正确答案:C55、“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称为( )A、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B、有效效果C、传播的说服效果D、休眠效果正确答案:C56、传播研究中对传播功能的研究是源自西方社会学的( )A、社会功能主义B、功能分析主义C、结构功能主义D、结构主义正确答案:C57、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比喻为“雷达功能”的是( )A、社会协调功能B、娱乐功能C、文化传递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正确答案:D58、对于不易或不能消除的无关变量的控制可用( )A、保持恒定法B、效果平衡法C、援助法D、消除法正确答案:A59、对传播媒介而言自我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者的控制,它是( )A、自下而上B、自内而外C、自外而内D、自上而下正确答案:B60、反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A、社会系统模式B、控制论模式C、传播单位模式D、线性模式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冷媒介和热媒介C、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D、媒介即讯息E、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正确答案:ABD2、任何信息都包含( )A、语义层次B、语法层次C、语境层次D、语言层次E、语用层次正确答案:ABE3、界定调查总体时需要加以定义的方面是( )A、地点B、空间范围C、单位D、时间E、内容正确答案:BCDE4、组织传播的形式很多,包括( )A、研讨会B、演讲会C、展销会D、打电报E、报告会正确答案:ABCE5、批判性传播研究中的三个探讨方向是( )A、政治经济B、道德法律C、大众文化D、意识形态E、宗教影响正确答案:ACD6、构成“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命题有( )A、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B、“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C、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D、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E、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正确答案:ADE7、下列方法中,被用于读者—非读者研究的方法是( )A、当面访问法B、辅助回忆的方法C、邮寄问卷的方法D、打电话询问的方法E、人口统计学分类法正确答案:ACD8、在我国,已建立网站的广电媒介有中央电视台和( )A、西湖明珠电视台B、岭南视听信息网C、香港电台D、中国教育电视台E、北京电视台正确答案:ABCDE9、组织传播是( )A、组织肌体的防腐剂B、组织关系的粘合剂C、组织活力的源泉D、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E、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正确答案:ABCDE10、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 )A、编码与释码研究B、议程设置功能假说C、培养分析D、知识格差研究E、沉默的螺旋假说正确答案:ABCDE11、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首次合作时双方的代表人物是( )A、卢因B、拉扎斯菲尔德C、阿道尔诺D、霍克海默E、勋伯格正确答案:BC12、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是( )A、意见领袖B、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C、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D、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E、社会现实的制造者正确答案:BCD13、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是( )A、物质B、能量C、符号D、信息E、文字正确答案:ABD14、20世纪7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或假说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即( )A、密切结合社会信息化的现实B、研究焦点集中于综合的社会效果C、研究焦点集中于长期的社会效果D、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E、研究焦点集中于宏观的社会效果正确答案:ABCDE15、电视的不足之处是( )A、画面转瞬即逝B、不易携带C、超越空间的力量弱D、视听兼备,图声并茂E、制作费用昂贵正确答案:ABE16、从20世纪初到现在,传播效果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都有明确变化的是( )A、传播观B、媒介观C、受众观D、宣传观E、效果观正确答案:BCE17、传播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 )A、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B、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C、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D、舆论监督的功能失调E、娱乐的功能失调正确答案:ABCE18、早期传播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 )A、传播的技巧和效果研究B、传播与群体、社会关系研究C、传播方法研究D、传播综合研究E、传播的结构和过程研究正确答案:ABCDE19、传播学研究的课题有( )A、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渊源关系分析B、新时期新闻学的发展分析C、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分析D、受众利用传媒的差异分析E、全球经济分析正确答案:CD20、麦克卢汉把下列传播媒介归为“冷媒介”的是( )A、有声电影B、电话C、印刷媒介D、无线电广播E、电视正确答案:ABE21、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有( )A、结晶效果B、强化效果C、改变效果D、警钟效果E、休眠效果正确答案:ABC22、传播对象的属性通常包括( )A、人际传播网络B、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C、人格、性格特点D、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E、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正确答案:ABCDE23、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的研究层次是( )A、研究方法B、理论C、模式D、宏观研究E、微观研究正确答案:ABC2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 )A、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B、着眼于认知层面C、暗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D、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宏观的、综合的社会效果E、认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营造者正确答案:BCD25、传播者包括( )A、电影制片厂B、记者编辑C、报社通讯社D、出版社E、电台电视台正确答案:ABCDE26、传播学者解释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观点有( )A、使用与满足论B、认知不和谐论C、认识连贯论D、实用论E、可获得性论正确答案:ABCDE27、英国的传播学研究从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可分为( )A、社会心理学派B、社会学派C、政治经济学派D、“职能”学派E、行政学派正确答案:ABCD28、以下观点属于自由主义的是( )A、自由发表意见B、观点的自由市场C、主张自律D、自我修正的观念E、承担社会责任正确答案:ABD29、报纸的特点是( )A、信息容量大B、报道范围广C、易于保存D、受众选择性大E、内容详细正确答案:ABCDE30、就信息传递的方向而言,组织传播主要有( )A、横向传播B、自上而下C、自下而上D、自外而内E、自内而外正确答案:ABC。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A.自我传播学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D.大众传播学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A.施拉姆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A.谁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D.对谁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反馈B.信息的发生C.噪音D.信息的接受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A.等距法B.抽签法C.分层法D.定额法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A.确定指标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C.测定指标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A.娱乐性功能B.工具性功能C.社交性功能D.宣传性功能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社会化B.信息化C.系统化D.知识化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A.记者B.教师C.编辑D.A、B、C都是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A.1950年B.1956年C.1960年D.1966年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卢因C.英尼斯D.麦克卢汉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A.全球村B.媒介即讯息C.媒介有“冷”、“热”之分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受众B.传播内容C.传播者D.传播渠道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A.“培养”理论B.“议程设置”理论C.“知识沟”理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A.经济效益B.艺术价值C.思想价值D.社会效益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D.缩小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A.如何传播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D.传播什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名词解释 5. 论述题7.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1.传播学对信息范围进行研究的第一个层次是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正确答案:B2.传播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A.组织传播学B.人际传播学C.大众传播学D.群体传播学正确答案:C3.目前,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是A.评价、介绍为主B.服务、应用为主C.创造、应用为主D.P吸收、概括为主正确答案:A4.理论的主要表述对象是A.模式B.现实C.命题D.规律正确答案:D5.以传播学“鼻祖”的身份而著名的是A.拉扎斯菲尔德B.拉斯韦尔C.施拉姆D.霍夫兰正确答案:B6.控制无关变量最简单的方法是A.保持恒定法B.消除法C.调查研究法D.效果平衡法正确答案:B7.大众传播多种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是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文化传递功能D.娱乐功能正确答案:D8.对传播学这门新兴学科而言,“开天辟地”的纲领性文件是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B.《传播学概论》C.《报刊的四种理论》D.《大众传播学》正确答案:A9.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A.信息传递B.信息沟通C.信息交流D.信息交谈正确答案:C10.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教育信息B.新闻信息C.商业信息D.娱乐信息正确答案:B11.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是A.图像B.体语C.艺术D.语言正确答案:C12.位于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A.潜在信息B.先验信息C.实得信息D.人工信息正确答案:D13.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的是A.爱迪生B.摩尔斯C.贝尔D.谷登堡正确答案:D14.人类传播活动是渗透在一切社会活动中的A.本质B.过程C.现象D.行为正确答案:C15.影响受众有选择性的传播行为的是信息的A.普遍性B.可获得性C.特殊性D.共享性正确答案:B16.在社会政治问题上,意见领袖最重要的素质是A.生活阅历B.经济地位C.社交性D.政治地位正确答案:C17.报刊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在A.20%以下B.15%以下C.10%以下D.5%以下正确答案:D18.根据李普曼的观点,“拟态环境”指的是A.客观现实B.象征性现实C.主观现实D.人们的现实观正确答案:B19.“发现变化进程的第一人”是A.麦克卢汉B.英尼斯C.卡特D.梅罗维茨正确答案:B20.著名数字化经济学家塔珀斯考特认为,新的数字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数字化的结构B.分子化的结构C.整体化的结构D.联合化的结构正确答案:B多项选择题21.在口语传播阶段人们使用的传播手段有A.烽火信号B.图画C.刻木D.书简E.声音正确答案:A,B,C,E22.传统学派又被称为A.经验学派B.本土学派C.商业学派D.实证学派E.经营管理学派正确答案:A,D,E23.下列方法中,被用于读者——非读者研究的方法是A.辅助回忆的方法B.人口统计分类法C.当面访问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打电话询问的方法正确答案:C,D,E24.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有A.强化效果B.结晶效果C.休眠效果D.改变效果E.警钟效果正确答案:A,B,D25.因特网带来的问题有A.网上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B.侵害著作权的潜在可能性很大C.电脑黑客的存在D.电脑病毒的危害E.色情信息的大量存在正确答案:A,B,C,D,E名词解释26.实验变量正确答案:实验变量即实验过程中变动的因素。

2022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2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强调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关系的传播效果理论是()A .“议程设立功能”理论B.“培养”理论C.“意见领袖”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2、J・赖利和M -赖利创立了()A.控制论模式B.5W模式C.德福勒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3、直接导致“魔弹”被否认欧I理论是()A.有限效果论B.新的I强效力论C.适度效果论D.信源日勺可信效果论4、符号最基本的J特点在于它日勺0A.普遍性B.抽象性C.有效性D.指说性5、霍夫兰对传播学的重要奉献是。

A.有限效果论B.议程设立论C. “魔弹”论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6、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袖人物是()A.卢卡奇B.葛兰西C.霍夫兰D.霍克海默7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A.卢因B.霍克海默C.施拉姆D.拉斯韦尔8、“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研究()A.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B.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C.大众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D.大众传播同舆论及社会心理日勺关系9、巴斯时'双重行动模式”完善了()A.怀特的把关研究B.霍夫兰的J把关研究C.布里德的I潜网研究D.麦克内利时把关模式10、符号制作波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0A.译码B.编码C,编码和译码D.反馈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A.媒介是人体欧I延伸B.媒介即信息C.冷、热媒之分D.全球一家12、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她们以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A.结识连贯论B.实用论C.使用与满足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13、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A.康德B.施拉姆C.申农D.维纳14、梅罗维茨的理论觉得,应当把情境视为()A.信息系统B.社会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15、大众传播的反馈日勺重要特点之一是()A.直接性B.一次性C.延迟性D.及时性16、大众传播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A.麻醉精神H勺功能H勺失调B.娱乐功能的失调C.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D.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17、“魔弹”论浮现于()A .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B. 20世纪初到30年代C . 20世纪初到40年代D. 20世纪初到50年代18、传播日勺目日勺不是为了完毕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这种观点是()A.传播功能欢I自我中心说B.传播功能的工具说C.传播功能时'游戏”说D.传播功能时发展个性”说19、控制论模式使传播模式从“从单项直线性”变为()A.多维单项性B.双项直线性C.单项循环性D.双项循环性20、传播者对信流通所进行日勺干预称为。

传播学自学考试和答案

传播学自学考试和答案

传播学自学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传播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传播效果B. 传播媒介C. 传播内容D. 传播者答案:A2. 传播学中的“魔弹论”认为媒介具有()。

A. 强大的影响力B. 较弱的影响力C. 没有影响力D. 影响力因人而异答案:A3. 传播学中的“两步流”理论是由()提出的。

A. 拉斯韦尔B. 拉扎斯菲尔德C. 霍夫兰D. 麦克卢汉答案:B4.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提出的。

A. 诺依曼B. 麦克卢汉C. 霍夫兰D. 拉斯韦尔答案:A5.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提出的。

A. 麦克卢汉B. 诺依曼C. 霍夫兰D. 科恩答案:D6.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由()提出的。

A. 麦克卢汉B. 卡茨C. 霍夫兰D. 拉斯韦尔答案:B7.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是由()提出的。

A. 贝特森B. 戈夫曼C. 霍夫兰D. 麦克卢汉答案:B8. 传播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提出的。

A. 费斯汀格B. 麦克卢汉C. 霍夫兰D. 拉斯韦尔答案:A9. 传播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班杜拉B. 麦克卢汉C. 霍夫兰D. 拉斯韦尔答案:A10.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

A. 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B. 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C. 个人效果和社会效果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1. 传播学中的“传播媒介”可以分为()。

A. 个人媒介和大众媒介B. 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C. 传统媒介和新媒体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2. 传播学中的“传播内容”可以分为()。

A. 信息和符号B. 事实和意见C. 娱乐和教育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3. 传播学中的“传播者”可以分为()。

A. 个人和群体B. 组织和机构C. 媒体和非媒体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4. 传播学中的“受众”可以分为()。

A. 个人和群体B. 被动和主动C. 传统和现代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5. 传播学中的“传播环境”可以分为()。

2021年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1年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3)除了政治功能之外,媒介的经济价值更让人不可小觑。美国的广告业在20世纪趋于成熟,其绝大多数业务由媒介承担,广告传播与品牌认知以及实际销售业绩之间的关系,直到现在仍然是广告商、企业主以及传播学研究者青睐的课题。
(4)媒介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巨大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政治集团、财团开始认识到媒介的作用,频繁地试图利用媒体。
二、多项选择题
26.ABCD 27.ABE 28.ABCE 29.BCD 30.ABC
三、名词解释题
31.“知沟”理论
解析:
以美国传播学者P.J.蒂奇纳为主的“明尼苏达小组”,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也称“知沟”理论。其中心内容是: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确实给受众带来了信息量的普遍增长,但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比社会地位低的人能更快、更多地获取信息,因而,随着不断地累积,两个群体获取的信息量将出现差距,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知识的鸿沟。P236-237
32.传播学经验学派
解析:
从广义上理解,经验学派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界,经验学派通常指称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派,他们多采用经验的、以定量和统计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P66
33.跨文化传播
解析: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系统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国家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P139
(3)新闻传播领域建有一定的职业标准和组织,如各级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记协。
总之,专业性是新闻工作者或者说大众传播的传者区别于其他传播者的一个重要特点。P186-187
39.简述社会主义国家舆论监督的内涵。
答: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成果和政治生活状态的政治文明,其核心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包括以下几点:

全国2022年10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全国2022年10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全国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课程代码: 0064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传播”一词, 最早见于(B)A.《史记》B.《北史·突厥传》C.《论语》D.《孟子》2.信息表达最不规范的传播类型是(C)A.组织传播B.自我传播C.人际传播D.大众传播3.传播学者W.斯蒂芬森提出, 传播所发挥的功能类似于(B)A.“工具”B.“游戏”C.“传承”D.“协调”4.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的发展初具规模是在(D)A.19世纪中后期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5.将新闻学提升为合法的大学学科的开拓者是(C)A.帕克B.霍克海默C.布莱尔D.阿多诺6.揭示资本主义媒介本质上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传播学流派是(C)A.芝加哥学派B.信息学派C.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D.经验学派7.媒介最基本的功能是(A)A.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B.维系社会C.促进思维D.传承文化8.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下列属于印刷媒介延伸的是(B)A.听觉B.视觉.C.中枢神经D.触觉9.媒介融合中的“合作分类模式”起源于(B)A.《芝加哥论坛报》B.《奥兰多哨兵报》C.《坦帕先驱报》D.《太阳报》10.西方媒介大众化初期, 媒介和政治的关系主要表现为(C)A.媒介政治化B.政治媒介化C.媒介对政治的相对独立D.媒介对政治的依附11.“观点的公开市场”出自(A)A.弥尔顿《论出版自由》B.密尔《论自由》C.托马斯·潘恩《人权》D.《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12.首次提出全面、系统的媒介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是(C)A.《法国新闻记者道德宪章》B.《新闻工作者道德律》C.《新闻工作者守则》D.《记者行为原则宣言》13.“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中的“进步中世界”是指(C)A.超级帝国主义国家B.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D.理想主义国家14.提出EPS循环说的学者是(A)A.约翰·梅里尔和拉尔夫·洛温斯坦B.约翰·梅里尔和尼尔·波兹曼C.爱德华·泰勒和尼尔·波兹曼D.爱德华·泰勒和拉尔夫·洛温斯坦15.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之间的关系是(D)A.此消彼长B.互不相关C.互相排斥D.共存共荣16.大众传播对于经济的促进功能, 首先体现在(D)A.消费信息的传递与解释B.商业市场的活跃和管理C.经济行为的开创与推介D.经济信息的发布和收集17.在中国, 首先实现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媒介产业是(D)A.互联网B.电视C.广播D.报纸18.美国学者麦克罗斯基等人在界定人际传播的定义时, 强调人际传播关心的是(B)A.信息的传递B.意义的发生C.心理的共振D.人际的互动19.基于某种社会需要, 按照契约而人为建立的社会实体, 是(A)A.组织B.群体C.社群D.公众20.美国学者李普曼关于大众传播对人类社会影响所持的态度, 属于(B)A.客观主义B.怀疑主义C.乐观主义D.同情主义21.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奇认为对传者的信息制作、加工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有(C)A.3个B.6个C.9个D.12个22.新媒体背景下, 富兰克林把调查性“硬”新闻让位于轻松“软”新闻的现象称为(C)A.新闻碎片化B.新闻麻醉化C.新闻娱乐化D.新闻隐含化23.进行新闻批评的关键是(D)A.以事实内容的娱乐性为准绳B.以事实内容的奇异性为准绳C.以事实内容的煽情性为准绳D.以事实内容的真实性为准绳24.受众应有的言论自由以及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指的是(A)A.传布权B.知晓权C.媒介接近权D.批评权25.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的“第三人效果”假说认为(B)A.人们认为传媒内容对自己的影响大于对他人的影响B.人们认为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C.人们倾向于高估传媒的影响D.人们倾向于低估传媒的影响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2022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传播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5

2022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传播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5

2022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传播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1、根据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其次层次的是()A.大众传播B.群体传播C.自我传播D.人际传播2、1949年,首次从学科角度整理、总结此前传播特殊是大众传播讨论成果的学者是()A.卢因B.施拉姆C.拉斯韦尔D.霍夫兰3、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提出了7W模式,其中增加的因素是动机和()A.理解B.记忆C.选择D.情景4、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 )A.简洁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5、"试图描述在新闻大事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A.怀特的把关模式B.巴斯的把关模式C.卢因的把关模式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6、内容分析是讨论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根据贝雷尔森的定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A.客观、思辨、定性B.实证、系统、定性C.客观、系统、定量D.实证、思辨、定量7、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进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8、根据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其次关是受众的()A.选择性留意B.选择性暴露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理解9、20世纪70年月至今是传播效果讨论的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主要观点是()A."议程设置理论B."两级传播理论C."有限效果理论D."劝说性传播理论10、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育理论"特殊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育"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A.报纸B.广播C.电视D.网络11、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克拉帕B.哈贝马斯C.盖洛普D.麦克卢汉12、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是()A.霍夫兰B.施拉姆C.卢因D.拉扎斯菲尔德13、"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

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整理

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整理

202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真题本卷子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卷子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选择题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A、正式沟通渠道B、非正式沟通渠道C、自上而下沟通渠道D、自下而上沟通渠道2、1948年,拉斯韦尔在一篇文章材料中第—次提出了5W传播模式,这篇文章材料是A、《宣传·传播·舆论》B、《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C、《群众传播和群众鉴赏》D、《世界X时期的宣传技巧》3、亚里士多德认为演讲有三个要素,即讲者、听者和A、场地B、时间C、条件D、内容4、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搜集资料的工具是A、文献B、录音笔C、问卷D、实地观察5、有学者认为,很多传播行为属于工具X,即使是自我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这位学者是A、皮亚杰B、霍克海姆C、托尔曼D、斯蒂芬森6、怀特的把关研究的缺陷是过分强调A、把关人的任职资格B、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C、把关人的独立权限D、把关人所在媒体的环境因素7、群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新闻信息B、商业信息C、教育信息D、娱乐信息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开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9、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群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三关是受众的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暴露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理解10、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

传播学概论真题和答案资料

传播学概论真题和答案资料

202X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卷子第—局部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与传播内容和传播目的无关的信息干扰,可看作是【】A.信息匮乏B.信息反应C.信息低量D.信息超量2.布里德认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传播媒介所担负的职能是【】A.思想操纵B.社会操纵C.外部操纵D.内部操纵3.在传播学中.群众传播的环境认知效果也称【】A.示范效果B.心理归因效果C.视野制约效果D.累积效果4.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传播媒介是信息流通渠道的【】A.不固定的把关人B.重要把关人C.次要把关人D.主要把关人5.群众传媒的自我操纵也称为【】A.他律B.内律C.自律D.外律6.如果要分析某一特定事件的报道,在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时一般采纳的方法是【】A.指定法B.日历法C.系统抽样法D.等距抽样法7.以下研究方法中,所需费用相对来说X的是【】A.问卷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抽样调查法D.操纵实验法8.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A.符号解读B.符号化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9.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共同缺陷是【】A.概念界定不够清楚B.缺少批判精神C.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D.学术观点过时10.群众传媒连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属于【】A.说服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使用与满足功能11.面对面接触时产生的信息沟通和互动行为,属于【】A.群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社会传播12.在网络时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信息把关方法的改变指的是【】A.把关现象在社会上全然消逝B.把关操作变得更为简单C.把关仅依靠技术手段完成D.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把关13.能够防止出现环境监测功能失调的是【】A.授予地位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传递信息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14.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A.网络传播B.跨文化传播C.群体传播D.群众传播15.“安静的螺旋〞理论认为群众传播的强大影响发生在【】A.认知阶段和推断阶段B.推断·意见阶段和行动阶段C.推断阶段和意见形成阶段D.“认知→推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16.就传播过程而言,批判学派关怀的是传播者,传统学派关怀的是【】A.内容B.媒介C.受众D.环境17.在人类最早的传播方法中,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的信息符号是【】A.别离的B.合一的C.并用的D.整合的18.电脑网络上的信息提供者是【】A.网络效劳供给商B.各种传媒机构C.网上的个体用户D.电脑网络用户19.“培养分析〞研究最初的着眼点有【】A.电视暴力与社会X的关系B.电视X与社会X的关系C.电视的视听兼备对感染力的影响D.电视业的垄断化对观点多样化的影响20.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创立了著名的【】A.“信息论〞和“操纵论〞B.“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二级传播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21.在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最有影响的是【】A.政治经济学派B.法兰克福学派C.耶鲁学派D.芝加哥学派22.魔弹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是【】A.传统社会理论的流行B.依附理论的流行C.群众社会理论的流行D.现代化理论的流行2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潜心研究传播理论达30年之久,成为传播学中的【】A.耶鲁学派的创立者B.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C.格式塔学派的创立者D.芝加哥学派的创立者24.提出“使用与满足〞过程的根本模式的学者是【】A.卡兹和麦奎尔B.卡兹和布鲁姆勒C.麦奎尔和布鲁姆勒D.麦奎尔和贝雷尔森25.认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着媒介效果的观点,出自【】A.个人差异论B.个人关系论C.社会关系论D.社会分类论26.对传者、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的分析属于【】A.马莱茨克模式中的概念B.传播单位模式中的概念C.赖特夫妇模式中的概念D.丹斯模式中的概念27.施拉姆提出传播的“雷达〞功能的比喻,指的是【】A.麻醉性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娱乐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28.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A.戴维·伯洛B.拉斯韦尔C.施拉姆D.德福勒29.说明信息概念的实质的是【】A.信息即情报B.信息即知识C.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D.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30.提出“感觉的平衡〞这一概念的学者是【】A.英尼斯B.麦克卢汉C.梅罗维兹D.戈夫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642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试题(答案全面)

00642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试题(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00642 试卷(课程代码 传播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 在当今社会,规模最大的一种传播是()A. 自我传播 B .人际传播 C .组织传播 D .大众传播 2. 传播学诞生于(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3. 传播定义强调传播是( )A .讯息的共享B .信息的共享C .消息的独享D .讯息的影响 4.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 .参与者即传播者B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C .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 .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5.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 A .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B .传播的5W 模式 C .政治传播的概念 D .内容分析法 6.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 .流行文化B .民间文化C .精英文化D .媚俗文化 7.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 A .帕森斯 B .默顿 C .赖特 D .拉斯韦尔 8.“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B .偶遇抽样C .判断抽样D .机械抽样 9.5W 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 .控制论模式B .线性模式C .申农——韦弗模式D .社会系统模式 10.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 .受众B .传播内容C .传播效果D .传播渠道二、填空题(共20分)1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 和()12. 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13.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14. 拉斯韦尔的五W 指的是:()、()、()、()、()15. 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三、名词解释(共25分) 16. 传播17. 批判学派18. 传播的三要素19. 传播基本模式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20. 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四、简答题(共16分)21. 请简述传播的特性22. 请简述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各自不同特点23. 请简述传播的二分法和四分法的区别24. 请简述麦克卢汉的传播理论五、论述题(共19分)25. 请论述拉斯韦尔的五W传播模式。

传播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过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B. 麦克斯韦尔·麦克库姆斯C. 库尔特·勒温D. 卡尔·霍夫兰答案:B3. 在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主要描述了哪种现象?()A. 舆论的形成过程B. 媒体对公众意见的影响C. 公众意见对媒体的影响D. 意见表达的自我审查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传播学研究的五个W要素?()A. Who(谁)B. What(什么)C. Where(哪里)D. Why(为什么)答案:C5.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关注的是()。

A. 媒体内容的分析B. 媒体使用的原因和效果C. 媒体所有权的分配D. 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答案:B6. “第三人效应”是指()。

A. 人们倾向于高估媒体对他人的影响B. 人们倾向于低估媒体对自己的影响C. 人们倾向于高估媒体对自己的影响D. 人们倾向于低估媒体对他人的影响答案:A7. 在传播学中,传播模式通常包含哪些要素?()A. 发送者、信息、渠道、接收者B. 发送者、信息、反馈C. 信息、渠道、反馈D. 发送者、信息、渠道、接收者、反馈答案:D8. “媒介即信息”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歇尔·麦克卢汉B. 沃尔特·李普曼C. 弗里德里希·尼采D. 让·鲍德里亚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传播学中的传播类型?()A. 人际传播B. 小群体传播C. 组织传播D. 单向传播答案:D10. 在传播学中,“框架理论”主要用于解释()。

A. 媒体如何影响公众意见B. 媒体如何构建现实C. 公众如何接受媒体信息D. 公众如何形成意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自考《传播学概论》题库(含参考答案)

自考《传播学概论》题库(含参考答案)

自考《传播学概论》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梅罗维茨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C2、所谓功能就是满足需要的( )A、行为B、过程C、条件D、方式正确答案:D3、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是(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反馈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接触正确答案:D4、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进行了调查的学者是( )A、贾尼斯B、贝雷尔森C、卡兹D、赫尔卓格正确答案:D5、约于15世纪初产生的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信札( NewsLetters )出现在()A、法兰克福B、罗马C、威尼斯D、长安正确答案:C6、达到内容分析的直接目的的关键是( )A、系统性B、客观化C、系统化D、定量化正确答案:D7、麦克卢汉认为,在口语传播中( )A、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B、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C、各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D、人的视觉功能加强,其他感觉被削弱正确答案:C8、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的是( )A、大众传播B、组织传播C、人际传播D、内向传播正确答案:A9、1865年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B、谷登堡C、马克斯韦尔D、摩尔斯正确答案:C10、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拉斯韦尔D、施拉姆正确答案:B11、拉扎斯菲尔德运用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心理学法B、抽样调查法C、控制对照法D、前后比较法正确答案:B12、集权论的“圣经”是指( )A、《论自由》B、《独立宣言》C、《君主论》D、《论出版自由》正确答案:C13、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满足信息需要的渠道B、消遣、娱乐的工具C、获取知识的工具D、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正确答案:B14、申农—韦弗模式较之5W模式多了一个( )A、信源B、噪音C、信道D、信宿正确答案:B15、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总称为( )A、实证方法B、控制实验法C、调查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A16、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 )A、社会层面上的效果、政治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层面上的效果B、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社会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C、学习层面上的效果、理解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正确答案:D17、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香农B、德福勒C、维纳D、申农正确答案:C18、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指导性信息B、复原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说服性信息正确答案:B19、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正确答案:C20、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叫( )A、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消极效果C、短期的预期效果D、长期的预期效果正确答案:A21、构成传播学学术渊源的学科中,与传播学关系最密切的是( )A、行为、信息科学B、政治学、宣传学C、新闻学、社会学D、自然科学正确答案:A22、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指说性B、普遍性C、有效性D、抽象性正确答案:A23、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发明雕版印刷大约在( )A、明朝B、隋代C、宋代D、唐朝正确答案:B24、用实验证明,趋向行为的动机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的是( )A、阿什B、马丁C、罗杰斯D、曼德尔正确答案:A25、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定量化形式B、座谈会C、定性分析D、受众来信正确答案:A26、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 )A、拟态环境的机制B、选择性机制C、议程设置机制D、沉默的螺旋机制正确答案:D27、提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梅罗维茨B、戈夫曼C、麦克卢汉D、英尼斯正确答案:D28、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抽样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问卷调查法正确答案:B29、“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是指( )A、传播机构B、传播内容C、传播条件D、传播目的正确答案:B30、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传播学者是( )A、丹斯B、拉森C、霍夫兰D、施拉姆正确答案:D31、首先创办“便士报”的国家是( )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32、罗杰斯认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是( )A、多级的B、两级的C、N级的D、一级的正确答案:D33、依据格伯纳等人的观点,增大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的是( )A、性别B、电视接触量C、年龄正确答案:B34、基于“推”技术的网络大多在经济上依靠( )A、广告收入B、下载费用C、上网时间D、信息服务正确答案:A35、近年来,“电视人”、“容器人”等新名词的出现是针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A、形成媒介假环境B、诱发异常行为C、隐功能D、导致社会麻醉正确答案:D36、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实验心理学法C、实地考察法D、定性分析法正确答案:B37、“魔弹论”出现于( )A、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B、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C、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D、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正确答案:D38、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压缩技术B、信息高速公路C、数据模拟技术D、信息化工程正确答案:A39、1850年在德国创办的新闻通讯社叫( )B、合众社C、港口新闻联合社D、德新社正确答案:A40、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传播流程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知识格差”研究正确答案:D41、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传播技巧,称为( )A、多面提示B、一面提示C、诉诸理性D、两面提示正确答案:D42、批判学派发轫于( )A、西方马克思主义B、施拉姆学派C、耶鲁学派D、法兰克福学派正确答案:D43、1901年实现了横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的科学家是( )A、波波夫B、马可尼C、摩尔斯D、爱迪生正确答案:B44、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的是( )A、罗杰斯B、卡兹C、贝雷尔森D、克拉帕正确答案:A45、传播学对信息范围进行研究的第一个层次是( )A、自我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人际传播正确答案:A46、认为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这一看法出自(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知识沟”理论C、“编码与释码”理论D、“培养”理论正确答案:D47、“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宏观理论B、微观理论C、分支理论D、实用理论正确答案:A48、就文化体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是( )A、平民文化B、大众文化C、娱乐文化D、弱势文化正确答案:B49、传播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传播的( )A、过程和效果B、媒介C、规律和趋势D、主体和客体正确答案:A50、收集反馈迅速,获得的反馈信息准确率高,不易产生误差的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A、仪器记录法B、日记法C、回忆式电话询问法D、即时式电话询问法正确答案:D51、明确地提出新闻传播中的“把关”模式的学者为( )A、怀特B、贝雷尔森C、艾宾豪斯D、韦斯正确答案:A52、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的传播技巧,称为( )A、一面提示B、两面提示C、多面提示D、诉诸理性正确答案:A53、《舆论学》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该名著的作者是( )A、李普曼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54、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4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选项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上世纪70年代末起,多次到国内访问并带来了有关传播学信息旳学者是( A )2-32A、施拉姆B、卢因C、拉斯韦尔D、霍夫兰2、《耶鲁大学有关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旳作者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B )2-31/32A、麦克卢汉B、霍夫兰C、布雷多克D、梅罗维茨3、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旳是( D )3-46A、拉斯韦尔模式B、德福勒模式C、布雷多克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受信、编码和译码功能旳个人和团队称为(B )3-49A、信源B、传播单位C、信宿D、反馈机制5、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旳一种措施,这种措施旳特点是( A )4-84A、客观、系统、定量B、全面、精确、完整C、客观、系统、定性D、全面、精确、规范6、控制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和( B )4-91A、控制组B、实验观测C、实验组D、实验条件7、初次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旳是美国社会学家( B )5-105A、丹尼尔B、赖特C、麦奎尔D、怀特8、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有关传播功能旳观点被称为( B )5-100A、“工具说”B、“游戏说”C、“社交说”D、“麻醉说”9、从整个社会系统看,信息流通渠道中旳重要把关人是( D )6-128A、记者B、广播电视C、编辑D、传播媒介10、报刊旳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旳发展,这种理论是( B )5-136A、报刊旳集权主义理论B、报刊旳自由主义理论C、报刊旳极权主义理论D、报刊旳苏联共产主义理论ll、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旳( A )7-171A、身体语言B、类语言C、自然语言D、生成语言12、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觉得语言在语义上有三个特性,其中不涉及...( D )7-173A、语言是静态旳B、语言是抽绎旳C、语言是有限旳D、语言是归纳旳13、为无线电通讯进入实用阶段作出重要奉献旳是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 D )8-181A、兹活里金B、费森顿C、尼普科夫D、波波夫14、麦克卢汉以多种媒介对人类感官旳延伸为原则,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又称( C )8-193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15、有观点觉得,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旳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旳影响。

该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旳( C )9-210A、个人差别论B、社会分类论C、社会关系论D、选择性因素理论16、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旳观点,大众传播旳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旳最后一关是受众旳( C )9-212 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暴露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理解17、下列有关意见领袖旳表述,对旳旳是( A )10-262A、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B、意见领袖旳影响力是综合旳C、意见领袖不喜欢社交活动D、意见领袖集中在特定旳社会阶层18、霍夫兰等人研究发现,传播者旳可信性涉及传播者旳信誉和( A )10-253A、专业权威性B、工作经历C、受教育限度D、社会地位19、20世纪70年代提出旳有关传播效果旳理论是( A )11-270A、“议程设立理论”B、“两级传播理论”C、“使用与满足理论”D、“说服性传播理论”20、蒂奇诺等人提出旳“知识沟”理论觉得导致“知识沟”不断扩大旳重要因素是人们( C )11-290 A、社交范畴旳差别B、传播技能旳差别C、社会经济地位旳差别D、已有知识存储旳差别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l、下列选项中,属于线性传播模式旳有( BCD )3-44/45A、德福勒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布雷多克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E、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22、《报刊旳四种理论》中旳“报刊”泛指( ABCDE )6-130/131A、广播B、报纸C、电视D、杂志E、图书23、下列印刷技术中由中国人发明旳有( ABC )8-179A、雕版印刷B、木活字印刷C、泥活字印刷D、铜活字印刷E、铅活字印刷24、被称为传播流程研究“三部曲”旳著作有( ABE )10-245A、卡兹等人旳《个人影响》B、罗杰斯旳《创新与普及》C、霍夫兰旳《传播与说服》D、克拉帕旳《大众传播效果》E、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旳《人民旳选择》25、传播学老式学派在传播研究中运用内容分析法旳重要目旳是检查( BD )12-319A、传播旳内容B、传播旳效果C、传播渠道旳效率D、受众对信息旳反映E、传播者对传播旳控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题旳空格中填上对旳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拉斯韦尔对政治传播旳研究重要集中在__战争宣传___方面。

2-2427、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旳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__反馈机制_______。

3-4728、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旳目旳,选择一组研究对象,___人为___地变化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测其后果旳一种科学研究措施。

4-9129、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旳环境监测功能比方为“_雷达功能___”。

5-10230、按照系统科学旳观点,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_信息___三大要素构成旳。

7-1503l、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旳中心论点是“_媒介即讯息___”。

8-19032、霍夫兰等人研究了“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旳说服效果,发现“两面提示”对_文化限度__较高者旳说服效果较好。

10-25633、诺伊曼提出旳“_沉默旳螺旋__”理论觉得,大众传播具有强大旳社会影响和效果。

11-27834、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怀旳是“谁在传播”、“谁在控制传播”和“_为什么传播___”等重大问题。

12-33235、与老式旳大众传播不同,在网络传播中,发出信息者与接受信息者旳角色可以不断__互换___。

13-346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36、传播1-4答: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旳人类信息交流旳行为和活动。

37、库尔特·卢因2-29/31答:原籍德国旳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首创了“群体(团队)动力学”和“场论”,提出“把关人”等概念,代表作《解放社会矛盾》等,被公觉得传播学“奠基人”之一。

38、反馈3-47答:所谓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旳概念。

这里借用过来,指传播过程中旳受者对收到旳信息所作出旳反映。

39、环境监测功能5-102答:由拉斯韦尔提出,它是指通过传播客观、精确地反映现实社会旳真实情景,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旳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旳根据。

40、数字化技术13-339答:数字化技术是将诸如声音、图像、文字、色彩等可感旳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为由“0”和“l”构成旳数字信号,即计算机语言可解决旳信号旳技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41、简述传播学与新闻学旳不同..。

1-17/18答:(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注重业务研究。

(2)新闻学沿用思辨型定性分析措施,传播学采用实验型旳定量分析措施。

(3)新闻学旳研究重点至今仍然是报刊和以报业为主旳新闻事业,传播学除了上述研究对象外,还研究公共关系、广告、电影、民意测验、图书、大众文化以及多种传播层次等等。

42、简述报刊旳自由主义理论旳基本主张。

6-134答:(1)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2)人是具有理性旳动物,不管多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是非。

(3)真理只有在多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旳竞争中才干产生,才干发展。

43、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可读性”旳研究结论,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7-174/175答:(1)新闻要倡导写短句。

(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少用“性”、“化”之类旳词尾。

(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旳含义;合适多用常用旳词。

(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44、有关传播媒介旳演变与人类文明史旳发展,英尼斯提出了哪些观点?8-191答:(1)在任何社会中,传播媒介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旳形态和人们交往旳形式。

(2)新旳传播媒介旳浮现变化了社会组织旳形态,开创人们交往旳新形式,增进新旳知识构造旳形成,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

45、简述受众接受媒介信息旳基本动机。

9-205/207答:(1)消遣娱乐。

(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

(3)寻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4)人们互相交往旳需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拉斯韦尔模式旳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3-42/45答:一、内容:1、这个模式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旳。

2、传播旳过程可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称为五大要素或五大环节。

(3)3、由于这五个环节来自英语,各自都涉及着一种英文字母W,因此,一般被称作5W模式二、意义: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具体、科学地分解了传播旳过程。

2、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种比较完整、全面旳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旳最后确立成为也许。

三、局限性:1、具有直线性,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旳过程。

2、具有孤立性:它丝毫不波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旳联系。

47、结合实际,试述政府是如何控制大众传播旳。

6-140/142答:一、立法。

1、通过立法而对传播实行控制,是各国政府广泛采用旳手段。

既保障传播者旳权益,同步又要限度不同地限制它旳自由。

2、如著作权法、煽动叛乱罪法、色情管制法、诽谤罪法等。

二、行政。

这种手段旳具体形式有:1、直接或变相地资助某一传播机构;2、对倾向政府旳传播者予以种种优惠或特权;3、在纸张、无线电频道等方面进行有选择旳配给;4、压抑持不同政见者旳传播媒介;5、遴选传播从业人员;6、拟定新闻教育旳基本内容与方向。

三、操纵新闻,涉及操纵新闻旳发布、控制消息旳来源四、除上述这些手段之外,政府控制还涉及登记、检查、惩办、征税、津贴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