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单选题[1]#精选.

合集下载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78333]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78333]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__________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答案:A
2._________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答案:D
3.“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答案:A
4.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答案:A
5.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答案:B
6.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首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的是(A )A.博比特B.查特斯C.哈里斯D.泰勒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施瓦布D.杜威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C )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4.提出“课程教学”概念的教育家是(C )A.艾斯纳B.斯宾塞C.韦迪D.布劳迪5.以下属于学术中心课程代表的是(B )A.罗杰斯B.布鲁纳C.杜威D.克伯屈6.美国课程论专家博比特所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C )A.目标分析B.工作分析C.活动分析D.过程分析7.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是(D )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8.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是属于(D )A.主体取向的评价B.客体取向的评价C.目标取向的评价D.过程取向的评价9.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具体途径是(D )A.上课B.被动作业C.训练D.主动作业10.施瓦布主张课程审议的主体应该是(C )A.课程专家B.教材专家C.课程集体D.教师11.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所施行的评价,称为(B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游离性评价1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课程定义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A )A.学科B.目标C.计划D.经验13.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D )A.拉特克称自己的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C.卢梭《爱弥儿》的出版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14.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A )A.强调学科结构B.强调学科知识C.强调学生心理D.强调学生兴趣1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B )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评价范式D.课程实施范式16.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C )A.初级学习B.分散学习C.高级学习D.集中学习17.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C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轮形课程D.广域课程18.“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与学校在课程变革中的(B )A.地位平等问题B.权利关系问题C.义务关系问题D.利益关系问题19.以下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是(A )A.情境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范例教学D.程序教学20.我国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C )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21.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的是(B )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22.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D )A.包摄性较广的原则与包摄性较弱的原则。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8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课堂展示有( )个环节。

A)四B)五C)六D)七2.[单选题]( )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A)夸美纽斯B)拉特克C)赫尔巴特D)杜威3.[单选题]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 )5-218A)活动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科目本位课程D)隐性课程4.[单选题]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5-236A)轮形课程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D)STS课程5.[单选题]从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下列不属于学生的学习的基本形式的是()A)同步学习B)分组学习C)个别学习D)班级学习6.[单选题]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5-213A)顺序性B)整合性C)连续性D)逻辑性7.[单选题]在课程创生取向看来,课程知识是( )6-280A)由课程专家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B)广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方面C)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一种人格的建构D)课程变革计划的内容8.[单选题]“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种观点属于课程实施取向中的( )A)创生取向B)忠实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消费取向9.[单选题]“教师是课程的消费者”,这种观点属于课程实施取向中的( )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创生取向D)消费取向10.[单选题]在国内,对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认识大体有三种观点( )。

A)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教学论与课程论相互独立、课程论包含教学论B)二元独立、相互交叉、相互包含C)二元独立、相互交叉、二元循环联系D)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教学论与课程论相互独立、二元循环联系11.[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在教学领域推行( )教学体系。

华师《课程和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华师《课程和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A. 夸美纽斯B. 拉特克C. 赫尔巴特D. 杜威满分:2 分2. ()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A. 自主型教学方法B. 提示性教学方法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D. 课堂讨论满分:2 分3. 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养而开发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 必修课程满分:2 分4.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A. 表现性目标B. 教学性目标C. 生成性目标D. 行为性目标满分:2 分5. ()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A. 呈现B. 展示C. 示范D. 提示型教学方法满分:2 分6. 表现性目标的本质上是对()的追求A. 工具理性B. 解放理性C. 实践理性D. 技术理性满分:2 分7. 课程创生观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

A. 执行者B. 开发者C. 监督者D. 评价者满分:2 分8. 差别模式是由()于1969年提出的。

A. 斯太克B. 普罗沃斯C. 古巴D. 林肯满分:2 分9. 当课程组织谋求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几方面,即是()A.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B.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C. 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D. 学生取向的课程组织满分:2 分10. 班级授课组织便于发挥()作用。

A. 教师的主导作用B. 学生的作用C. 学生的创造性D. 书本的作用满分:2 分11. 目标达成模式是课程专家在著名的中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A. “智力测验研究”B. “校车运动”C. “学前补偿计划”D. “八年研究”满分:2 分12. 学术中心课程理论的实践基础是()A. 社会效率运动B. 八年研究C. 科学测验运动D. 学科结构运动满分:2 分13. ()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A. 呈现B. 展示C. 示范D. 口述满分:2 分14. 在课程研究史上,是()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A. 斯腾豪斯B. 布鲁纳C. 瓦根舍D. 奥苏伯尔满分:2 分15. 建构主义的过程中,()是知识建构的主体,通过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22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22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221)1.[单选题]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课程内容即活动答案:A解析:2.[单选题]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 )。

A)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解析:3.[单选题]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8-341A)校本课程B)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D)个人课程答案:C解析:无4.[单选题]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

下列属于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 )。

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样式、效果B)教育目标、课程研制者、教育效果C)课程研制者、教育内容、课程学习者D)课程学习者、教育效果、教育环境答案:A解析:5.[单选题]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 )A)《爱弥儿》B)《窗边的小豆豆》答案:A解析:6.[单选题]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路口进行观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A)复式教学B)现场教学C)个别教学D)课堂教学答案:B解析:教师批阅7.[单选题]下列对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统一于课程与教学实践B)二者均为教育学体系的下位学科C)二者互为存在与研究的理论基础D)二者可以各自独立运作答案:D解析:8.[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兴起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被称为()1-13A)学科结构运动B)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C)教育心理学化运动D)进步主义运动答案:A解析:9.[单选题]以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为代表,流行于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一种经验课程思潮,称为( )5-220A)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B)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C)批判经验课程论D)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答案:B解析:无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0.[单选题]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的进行活动C)教学组织形式。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与答案解析(一)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与答案解析(一)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与答案(一) 卷面总分:12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37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题目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正确答案:D题目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主罗义正确答案:C题目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正确答案:C题目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正确答案:C题目5:()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正确答案:C题目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正确答案:A题目7:()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正确答案:A题目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正确答案:A题目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正确答案:C题目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正确答案:B题目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正确答案:D题目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正确答案:C题目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D.过程模式正确答案:B题目14:()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2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2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21)1.[单选题]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 )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等客观属性。

A.事实问题A)价值问题B)技术问题C)科学问题答案:A解析:2.[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小学教学手段选择的因素( )A)资源因素B)课堂教学时间C)社会因素D)环境因素答案:C解析:3.[单选题]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 )A)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B)情境、主体、协作和意义建构C)情境、主体、会话和意义建构D)情境、主体、协作和会话答案:A解析:4.[单选题]教学组织形式,总的来说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 )三类。

A)综合教学B)协同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答案:A解析:5.[单选题]“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是 ( )A)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三个标准B)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C)课程评价的三个特点D)课程内容选择的三个取向答案:A6.[单选题]演示法是属于以( )为主的教学方法。

A)语言传递B)直接感知C)实际训练D)探索研究答案:B解析:7.[单选题]“非指导性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A)自我觉醒B)自我批评C)自我反思D)自我实现答案:D解析:8.[单选题]行为取向课程目标的叙写,或者行为目标的叙写,一般包含四要素:简称ABCD模式。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ABCD中的要素()。

A)行为主体B)行为效果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B解析:9.[单选题]集体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A)教师和学习者B)环境C)学科内容D)三者都是答案:D解析:10.[单选题]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的进行活动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策略。

答案:C解析:教师批阅11.[单选题]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5-245A)圆周式课程B)螺旋式课程C)逐步深入课程D)直线式课程答案:D解析:无12.[单选题]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 ),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测试 第一章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初,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解析】 A 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而选项D中的《怎样编制课程》是博比特继《课程》之后出版的著作,选项B中的《课程编制)是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查特斯于1923 年出版的;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排除。

故选项A正确。

2.20世纪20年代,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A.学科结构运动B.社会效率运动C.进步主义教育运动D.课程开发运动【解析】 B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1911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本书系统地确立了其管理理论,即泰罗主义。

这种管理理论的影响范围超出了企业领域,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在美国社会掀起了所谓“社会效率运动”。

而选项A中的学科结构运动已属于课程改革运动,选项C、D说法不正确,故选项B正确。

3.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A.查特斯B.麦克尼尔C.博比特D.拉尔夫·泰勒【解析】 C 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而选项A中的查特斯只是与博比特同一时期的课程论专家,选项B中的麦克尼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课程论专家,选项D中的拉尔夫·泰勒则是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故选项C正确。

4.“人类生活无论如何变化总包含着许多特定活动的履行。

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就是明确而适当地为这些特定活动作准备的教育。

这些活动无论怎样随社会阶层而变化,总是可以发现的。

”这段话出自()A.《怎样编制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课程》【解析】D 早在1918年的《课程》中,博比特就指出:“人类生活无论如何变化总包含着许多特定活动的履行。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一. 单选题(共100题,100分)1. 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着作是A. 《课程》B. 《儿童与课程》C. 《课程编制的原理》D. 《怎样编制课程》2.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A. 博比特B. 泰勒C. 泰罗D. 查特斯3.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A. 观察B. 审议C. 实践D. 规定4. 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A. 技术兴趣B. 实践兴趣C. 解放兴趣D. 价值兴趣5.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A. 夸美纽斯B. 卢梭C. 裴斯泰罗斯D. 拉特克6. 将课程开发的方法视为“工作分析”的是A. 博比特B. 哈罗普C. 贾德D. 查特斯7. 施瓦布倡导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的主体应是A. 课程集体B. 学科专家C. 课程专家D. 一线教师8. 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下列不属于这三种类型的是A. 归属学习B. 上位学习C. 发现学习D. 并列结合学习9. “注意课程经验之问的横向联系”,这一表述符合泰勒模式中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何种标准?A. 序列性B. 整合性C. 逻辑性D. 连续性10. 由泰勒的学生布卢姆提出的,后来一度成为教育研究的显学的是A. 批判教育学B. 五段教学论C. 概念重建主义范式D. 教育目标分类学11. 下列关于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将学生视为积极的活动者B. 强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以足够的活动空间C. 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D. 教师需要对照预定目标对学生的各项活动进行打分12. (单选题)“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这句话出自谁之口?( )。

A. 布鲁纳B. 瓦根舍因C. 斯金纳D. 加涅13. 下列不属于范例教学中所选范例的基本特征的是( )。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4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4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卷编号141)1.[单选题]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课程内容即活动答案:A解析:2.[单选题]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情境化的、人格化的,课程实施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过程。

这一观点属于课程实施的()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创生取向D)实践取向答案:C解析:3.[单选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

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 () 2-142A)促进者B)监控者C)旁观者D)主导者答案:A解析: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构成要素的是( )A)情境B)计算机C)协作D)会话答案:B解析:5.[单选题]提出“学习层级理论”的是A)瓦根舍因B)桑代克C)加涅D)罗杰斯答案:C6.[单选题]“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以下哪种影响学习成就的动机( )A)好奇心B)认知驱力C)自我提高驱力D)附属驱力答案:C解析:7.[单选题]借助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答案:B解析:8.[单选题]提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而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的教育家是( )A)拉特克B)夸美纽斯C)卢梭D)坦纳答案:B解析:9.[单选题]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被称为( )。

A)微课B)创课C)网课D)慕课答案:D解析:10.[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是( )A)道尔顿计划B)文纳特卡计划C)艾斯纳计划D)凯勒计划11.[单选题]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模式( )。

A)活动教学B)范例教学C)程序教学D)自学指导教学答案:D解析:12.[单选题]认为“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的教学观可简称为()1-42A)预成说B)塑造说C)外烁说D)预备说答案:A解析:13.[单选题]1918年,下列哪位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出版了《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

丽水学院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丽水学院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丽水学院课程与教学论题库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课程与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

A. 课程理论B. 教学理论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问题D. 教育理论答案:C。

解析:课程与教学论就是对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原理和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2. 以下哪种课程观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A. 学科中心课程观B. 儿童中心课程观C. 社会中心课程观D. 经验中心课程观答案:A。

解析:学科中心课程观注重知识的学科逻辑体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3. 在教学方法中,讲授法的优点不包括()。

A. 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知识B.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 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 成本低,效率高答案:C。

解析:讲授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 课程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

A. 学科知识体系B. 学生的需求和兴趣C. 社会的需求D. 教学方法答案:A。

解析:课程目标确定首先要依据学科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其他因素。

5. 以下哪个不是教学评价的功能?()A. 诊断功能B. 导向功能C. 选拔功能D. 娱乐功能答案:D。

解析:教学评价有诊断、导向、选拔等功能,但没有娱乐功能。

6.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

A. 教师的指导B. 学生的自主探究C. 教材的内容D. 教学环境答案:B。

解析: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这是其核心。

7. 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 宏观层次B. 中观层次C. 微观层次D. 超微观层次答案:D。

解析:课程设计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没有超微观层次。

8. 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因材施教?()A. 班级授课制B. 个别教学制C. 分组教学制D. 道尔顿制答案:B。

解析:个别教学制是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最有利于因材施教。

9.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编写主体不同B. 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C. 对教学方法的规定不同D. 对教学评价的规定不同答案:B。

课程与教学论-单选题[1]

课程与教学论-单选题[1]

1.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C】出版《课程》一书,该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

A.施瓦布B.卢梭C.博比特D.查特斯1.2.博比特在他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所提出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是【B】A.任务分析B.活动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1.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A.“八年研究”B.教育测验运动C.学科结构运动D.前人的研究成果1.4.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A】的追求。

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

“实践兴趣”D.“实践理性”1.5.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D】A.实践性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1.6.施瓦布所确立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D】A.活动分析B.任务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1.7.“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A】A.“解放兴趣”B.“实践兴趣”C.“技术兴趣”D.“技术理性”1.8.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B】A.博比特B.拉特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9.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C】一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课程》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大教学论》D.《普遍教育学》1.10.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孤儿之父”的是【A】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1.11.【A】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

A.裴斯泰洛齐B.博比特C.赫尔巴特D.杜威1.12.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中所提出的教学的任务是【B】A.追求善行、德行B.培养多方面兴趣C.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D.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1.13.在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中,【B】阶段即是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A.“明了”B.“联合”C.“系统”D.“方法”1.14.杜威认为知和行的关系是【A】A.知行统一B.知行分离C.知决定行D.行决定知1.15.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D】A.教育性教学B.发现性教学C.自然教学D.问题解决教学1.16.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学是【A】A.教育性教学B.发现性教学C.自然教学D.问题解决教学1.17.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C】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主动作业D.实际课程1.18.下面关于“主动作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主动作业相当于借助某种技能获得外部实利的职业B.主动作业只是使儿童获得手工的技能和技艺的效率C.主动作业来源于社会生活,可以代表社会的情境D.主动作业不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1.19.20世纪上半叶,“理性主义”在对学习和教学设计研究方法上强调【B】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量质结合研究D.以上都不是1.20.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D】A.一元论B.主体论C.客体论D.二元论1.21.针对传统的二元论,杜威提出了认识的【A】A.“连续性”原则B.实用主义的认识论C.经验主义的原则D.理性主义的原则1.22.对于“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B.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C.课程作为教学事件D.课程与教学仍是相分离的1.23.卢梭所著的教育著作是【B】A.《理想国》B.《爱弥儿》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1.24.“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课程审议的主体是【A】A.课程集体B.专家C.校长D.社区代表1.25.“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指的是【B】A.学术中心课程开发B.实践性课程开发C.传统课程开发D.实际课程开发1.26.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B】A.课程改革运动B.社会效率运动C.学科结构运动D.教育测验运动1.2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是【C】编写的【】一书。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卷面总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试卷题量:38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怎样编制课程》• D.《儿童与课程》正确答案:A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正确答案:C3.“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观察• B.审议• C.实践• D.规定正确答案:B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正确答案:A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正确答案:D6.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学记》正确答案:A7.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正确答案:C8.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儿童,通过学习“菱形”这一概念,知道了“菱形是四边形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是奥斯伯尔所提出的()• A.尚未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结学习正确答案:B9.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随着后天经验的增长,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正确答案:D10.下列属于行为控制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A.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D.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正确答案:C11.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实物强化”• D.“奖励强化”正确答案:A12.“学生将通过陈述而证明已掌握了五个逗号规则的知识,并能在逗号被删除的句子中正确插入逗号。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古德莱德课程实施层次,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是()。

A.理想的课程 B. 正式的课程 C. 理解的课程 D. 运作的课程2.“四书”作为我国元、明、清三代的考试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春秋》3.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使人为过‘完满生活’做好准备”,为人类种种生活做准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家是()。

A.施瓦布 B. 斯宾塞 C. 博比特 D. 查特斯。

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 D. 《师说》5.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是()的出版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斯宾塞的《教育论》6.通常我们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 B. 设计作业 C. 设计评价 D. 指导学法7.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组织得好⑤学生掌握所有教学内容⑥教学效果好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⑥C. ①②③④⑥D. ①③④⑤⑥8.“跳一跳,摘桃子”是因为学生存在()。

A.关键期 B. 高峰期 C.平衡期 D.最近发展区9.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家是()。

A. 洛克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卢梭《10.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是儿童中心、经验中心、()。

A.教师中心 B. 书本中心 C. 课堂中心 D. 活动中心11. 古德莱德认为,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是()。

A.正式的课程 B.理解的课程 C.运作的课程D.经验的课程12.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为完整的教科书,主要包括:《诗》、《书》、《礼》、《易》、《乐》()。

A.《大学》 B. 《中庸》 C.《孟子》 D. 《春秋》13.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 )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等客观属性。

A.事实问题A)价值问题B)技术问题C)科学问题答案:A解析:2.[单选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取向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人”。

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课程内容即活动答案:A解析:3.[单选题]学校非常注重国旗下讲话对学生成长的影喃,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显眭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解析:4.[单选题]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1-39A)复习B)呈现C)拓展D)方法答案:D解析:无5.[单选题]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普遍性目标”取向的特点是( )3-147A)普遍性、规范性、模糊性B)学术性、专门性、规范性C)学术性、普遍性、基本性D)基本性、专门性、理解性答案:A解析:无6.[单选题]当代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范例是( )5-263A)道尔顿计划B)文纳特卡计划C)先行计划D)凯勒计划答案:D解析:无7.[单选题]“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是( )7-329A)差别模式B)目标达成模式C)回应模式D)外貌模式答案:C解析:无8.[单选题]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就是( )。

A)培养目标B)教学目标C)教学目的D)课程目标答案:D解析:9.[单选题]通过详细分析学科结构,详细说明内容和选择内容,遵循程序原理来进行的课程研制模式是( )。

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自然模式D)情境模式答案:B解析:程序类似于过程10.[单选题]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的统一。

A)学术逻辑B)社会逻辑C)科学主义逻辑D)儿童心理逻辑答案:D解析: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 著)试题库(含答案)_董少华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 著)试题库(含答案)_董少华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著)试题库(含答案)作者:董少华目录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3)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20)第四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25)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30)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38)第七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40)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43)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名词解释1.课程(博比特观点)2.学术中心课程3.观念4.统觉5.经验课程6.作业(杜威)7.教学二、填空题1. 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被认为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2.截止到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最先在国比较完整地确立起来。

3.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

4. 被誉为美国的“科学管理之父”。

5. 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和开创者。

6.在1924年的《》中,博比特进一步把人类经验分析为语言活动、健康活动、公民活动、一般社交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的活动、宗教活动、家庭活动、非职业性的实际活动、个人的职业活动10大领域。

7.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8.1934年,泰勒出版了《》一书,从而确立了其“评价原理”。

9.1949年,泰勒出版了《》一书,确立其“课程基本原理”。

10.学术中心课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学术性、专门性和。

11.施瓦布在《实践3:转换成课程》一文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即实践性课程,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环境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1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13.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其1632年用捷克语出版了《》一书,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该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C】出版《课程》一书,该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诞生。

A.施瓦布B.卢梭C.博比特D.查特斯1.2.博比特在他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所提出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是【B】A.任务分析B.活动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1.3.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A.“八年研究”B.教育测验运动C.学科结构运动D.前人的研究成果1.4.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A】的追求。

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

“实践兴趣”D.“实践理性”1.5.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D】A.实践性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1.6.施瓦布所确立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D】A.活动分析B.任务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1.7.“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A】A.“解放兴趣”B.“实践兴趣”C.“技术兴趣”D.“技术理性”1.8.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B】A.博比特B.拉特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1.9.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C】一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课程》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大教学论》D.《普遍教育学》1.10.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孤儿之父”的是【A】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1.11.【A】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

A.裴斯泰洛齐B.博比特C.赫尔巴特D.杜威1.12.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中所提出的教学的任务是【B】A.追求善行、德行B.培养多方面兴趣C.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D.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1.13.在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中,【B】阶段即是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A.“明了”B.“联合”C.“系统”D.“方法”1.14.杜威认为知和行的关系是【A】A.知行统一B.知行分离C.知决定行D.行决定知1.15.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D】A.教育性教学B.发现性教学C.自然教学D.问题解决教学1.16.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学是【A】A.教育性教学B.发现性教学C.自然教学D.问题解决教学1.17.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C】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主动作业D.实际课程1.18.下面关于“主动作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主动作业相当于借助某种技能获得外部实利的职业B.主动作业只是使儿童获得手工的技能和技艺的效率C.主动作业来源于社会生活,可以代表社会的情境D.主动作业不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1.19.20世纪上半叶,“理性主义”在对学习和教学设计研究方法上强调【B】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量质结合研究D.以上都不是1.20.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D】A.一元论B.主体论C.客体论D.二元论1.21.针对传统的二元论,杜威提出了认识的【A】A.“连续性”原则B.实用主义的认识论C.经验主义的原则D.理性主义的原则1.22.对于“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B.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C.课程作为教学事件D.课程与教学仍是相分离的1.23.卢梭所著的教育著作是【B】A.《理想国》B.《爱弥儿》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1.24.“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课程审议的主体是【A】A.课程集体B.专家C.校长D.社区代表1.25.“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指的是【B】A.学术中心课程开发B.实践性课程开发C.传统课程开发D.实际课程开发1.26.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B】A.课程改革运动B.社会效率运动C.学科结构运动D.教育测验运动1.2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是【C】编写的【】一书。

A.博比特《课程》B.查特斯《课程编制》C.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施瓦布《实践:课程的语言》1.28.在伍兹霍尔会议上,【A】作了题为【】的报告,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A.布鲁纳《教育过程》B.施瓦布《实践:课程的语言》C.布鲁纳《发现的行为》D.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29.在构成实践性课程的要素中,【B】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A.教师B.学生C.教材D.环境1.30.体现“教师中心论”思想的教育家是【D】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1.31.在赫尔巴特的教学的形式阶段中,“静态的审思”与【C】阶段相对应。

A.“明了”B.“联合”C.“系统”D.“方法”1.32.满足于儿单项选择题童兴趣和能力的自发性,排斥对儿童心智的训练,这种观点属于【C】A.教师中心论B.学科中心论C.儿童中心论D.社会本位论1.33.【B】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建者。

A.冯特B.桑代克C.斯金纳D.华生1.34.拉伊和梅依曼倡导的是【A】A.实验教育学B.要素主义教育C.教育心理学D.进步主义教育1.35.保加利亚教学论专家【B】所倡导的“暗示教学”主要是建立在情感理论的基础上。

A.瓦根舍因B.洛扎诺夫C.格拉泽D.帕斯科1.36.那些在课程变革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艾斯纳把它称为【D】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实际课程D.虚无课程1.37.所谓“非正式课程”、“非官方课程”指的是【B】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实际课程D.虚无课程1.38.现代教育是以【C】的建立为标志的。

A.普及教育制度B.全面发展的教育C.义务教育制度D.教育法规1.39.下列关于夸美纽斯与裴斯泰洛齐所提出的直观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A】A.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B.夸美纽斯的直观原理是以培根经验主义、感觉主义哲学为理论来源的C.裴斯泰洛齐区分了两种直观:被动的直观和能动的直观D.夸美纽斯的直观是纯粹被动地接受外界的感性印象的直观2.1.在泰勒看来,【D】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A.评价教育计划B.组织学习经验C.选择学习经验D.确定教育目标2.2.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是【A】创立的模式。

A.泰勒B.斯滕豪斯C.布鲁纳D.奥苏伯尔2.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A.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B.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C.对于训练行为技能来说,目标模式是适用的D.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目标模式是适用的2.4.布鲁纳所倡导的学习是【B】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2.5.下面对于“接受学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接受学习是机械学习B.接受学习是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既不是机械学习,又不是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机械学习,又可能是有意义学习2.6.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和面积计算公式,再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面积计算公式,这时进行的学习是一种【C】A.接受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2.7.儿童在熟悉“萝卜”、“西红柿”、“菠菜”等概念之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此时进行的学习是一种【B】A.发现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2.8.中学生在理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时,可以先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所熟悉的水位差与水流量的关系作类比.从而便于自己的理解,这时的学习是一种【D】A.机械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2.9.“先行组织者”在抽象性、概括性和包摄性水平方面【D】学习材料。

A.高于B.低于C.等于D.既可以高于,又可以低于2.10.【B】是指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

A.认知驱力B.自我提高驱力C.自我实现驱力D.附属驱力2.11.“最近发展区”最早是由【B】提出的。

A.赞科夫B.维果茨基C.罗杰斯D.加涅2.12.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赞科夫提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C】A.全面发展B.特殊发展C.一般发展D.心理发展2.13.下列关于赞科夫所谈到的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关系,错误的说法是【B】A.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是相互联系的B.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互不相干C.一般发展是特殊发展的基础D.特殊发展在适当的引导下可以促进一般发展2.14.某一刺激A由于多次与另一可引起机体反应B的刺激A'配对出现,最终形成了刺激A与反应B之间的联结,即当刺激A 单独出现时,也会引起反应8的出现。

斯金纳认为这是一种【A】A.应答性学习B.操作性学习C.归纳学习D.机械学习2.15.下列关于强化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强化物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刺激B.在一种情境中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在另一种情境中也起强化作用C.正强化物提高反应的概率D.负强化物减少反应的概率2.16.当饥饿的白鼠按开关时给予食物,食物便是【A】A.正强化物B.负强化物C.一级强化D.二级强化2.17.当处于电击状态下的白鼠按开关时停止电击,那么停止电击就是【B】A.正强化物B.负强化物C.一级强化D.二级强化2.18.罗杰斯所倡导的教育的根本宗旨是【D】A.一般发展B.全面发展C.特殊发展D.自我实现的人2.19.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词被【C】所代替。

A.指导者B.研究者C.促进者D.帮助者2.20.布鲁纳用【D】的概念来表达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A.行为表征B.图像表征C.符号表征D.表征系统2.21.外文单词翻译属于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中的【B】A.信号学习B.言语联想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2.22.幼儿学习绘画和写字的技能,属于加涅所区分的五类学习结果的【D】A.理智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2.23.加涅所划分的学习阶段中,【B】相当于通常学习理论中所讲的迁移。

A.领会阶段B.概括阶段C.作业阶段D.反馈阶段2.24.五年级地理课与五年级历史课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属于泰勒所区分哪种学习经验组织【B】A.纵向组织B.横向组织C.逻辑组织D.心理组织2.25.“过程模式”是由【D】系统确立起来的。

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斯滕豪斯2.26.布鲁纳所提出的“中间语言”【C】A.集中于谈论知识的探索本身B.重视结论由以获得的探究过程C.重视学科的现成结论D.重视学习者探究与发现的心智过程2.27.在儿童发展的初期,儿童是用【A】来表征客体的。

A.行为表征B.图像表征.C.符号表征D.语言袁征2.28.在布鲁纳所提出的内部动机中,【C】是指儿童由于对理想人物的憧憬而力图提高自身同理想人物的类同性。

A.好奇心B.能力动机C.自居作用D.同伴间的相互作用2.29.在奥苏伯尔区分的组织者之中,【D】有利于学生获得精确的知识。

A.说明性组织者B.叙述性组织者C.议论性组织者D.比较性组织者2.30.一般说来,在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中,【D】是儿童早期的主要学习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