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Lewis Dualistic Economic Model)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于1954年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模型。
该模型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双元性。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观点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中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城市工业部门和农村农业部门。
城市工业部门是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心,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生产率;农村农业部门则是经济的传统部分,生产力相对较低。
刘易斯模型的核心概念是"剩余劳动力转移"(Surplus Labor Transfer),也被称为"剩余农民"。
根据该模型,农业部门中有大量人口(农民)闲置的劳动力。
城市工业化的推动力来自于农村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业部门,用于提高工业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
刘易斯模型认为,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时,工资水平会上升,但总体劳动力供给增加会稀释劳动力的市场价值。
这种过程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并减少贫困。
然而,模型也指出,在早期发展阶段,城市工业部门的就业机会可能有限,无法完全吸纳剩余劳动力,从而导致城市贫困和社会问题。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解释工业化
和城乡差异的理论框架。
它在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也有批评者认为该模型过于简化和理论上的假设过多,无法解释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探讨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途径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人力资本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他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时候发现,农民投资于子女的教育和培训,能够在长期中带来丰厚的回报。
舒尔茨将这种投资视为一种资本,称之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包括学历、技能、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积累。
它与物质资本(如土地、设备和财富)相对应,但与物质资本不同的是,人力资本不仅可以增加经济产出,还可以在经济中传递和积累。
人力资本的增加需要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这些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人力资本理论在舒尔茨的基础上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于1964年发表的《投资于人的资本》一书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
他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认为个体在决策时会考虑到长期回报,从而在教育和培训等领域进行投资。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对其应用范围也进行了拓展。
他们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三、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提高劳动生产力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可以使劳动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劳动市场的需求,提供高附加值的劳动力素质,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
2. 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也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高素质的人才容易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摘要:1.引言2.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概念3.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4.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核心观点5.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应用与局限性6.结论正文: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A.G.Lewis)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的一种描述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理论。
该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
现代部门以制造业为主,技术进步快,生产率高,工资水平也较高;传统部门以农业为主,技术进步慢,生产率低,工资水平较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现代部门逐渐取代传统部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1)劳动力市场分割,即劳动力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之间不能自由流动;(2)劳动力无限供给,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充足,可以源源不断地向非农业部门转移;(3)不存在资本转移,即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之间的资本流动受到限制。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核心观点是:在经济发展初期,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这些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推动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随着劳动力转移的完成,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劳动力需求不再无限,工资水平上涨,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具有很大意义,但也存在局限性。
首先,该模型过于简化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忽略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劳动力价格的变化。
其次,模型假设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与现实中劳动力资源的有限性相矛盾。
最后,模型没有考虑到资本、技术、教育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之,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是一种描述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局限性。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1、主要观点:
(1)总体资本可以分为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教育,教育可以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使人从可能劳动力变为现实劳动力,从低级劳动力变为高级劳动力,因此教育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潜在的投资;
(3)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的收益,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2、基本评价: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有物质资本的束缚,提出了人力资本,把人的能力与物质资本等同,但是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
此外,在人力资本理论的作用下,导致了学历膨胀,人们热衷于追求高学历,希望通过教育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但忽视了经济增长是受多因素变量制约的,教育仅是众多因素之一,也绝非决定性因素。
实践证明,许多国家投资教育也并没有像该理论所欲言的那样带来丰厚利润。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名词解释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名词解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1960年由美国企业家舒尔茨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其目的是研究国家经济发展与投资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舒尔茨将“人力资本”定义为指企业中的熟练技术人员、智力劳动者和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熟练工人。
他认为,这些人才在企业中可以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因而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舒尔茨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投资于人力资本上,这种投资可以在三个不同层面上进行:短期投资、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根据这种理论,国家可以通过投资于社会利益和科技进步等领域,实现更大的经济增长。
短期投资指的是投资于熟练技术人员、智力劳动者和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熟练工人。
这种投资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提高产出,并实现短期经济增长。
中期投资指的是投资于教育、培训和其他专业技能的发展。
这种投资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本不断地得到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长期投资指的是投资于社会利益和新技术开发,这种投资可以帮助企业长期发展,实现长期经济增长。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显示,投资于人力资本是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舒尔茨看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应该把投资更多的精力放在投资于人力资本上。
舒尔茨的理论受到全球学者的广泛注意。
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该加以重视和投入更多资源。
在实践中,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有效的政策,投资于教育、培训和新技术开发等人力资本培养上,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经济增长。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当今探寻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借鉴,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受到广泛认可的经济发展理念,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总之,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经济学家们应该在此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世界各国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路径,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评述
“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一、城乡关系非均衡发展论(1)强调“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观点持这种观点理论强调以城市为中心,资源要素以城市为中心进行配置,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的发展。
主要理论观点包括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以及极化理论的佩鲁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缪尔达尔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等。
这些理论共同的特点是强调城市在城乡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表现出“城市偏向”。
第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1954年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二元经济”概念及模型。
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部门,一个是以现代化方式为特征的工业化部门,一个是以传统方式为特征的农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在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收入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异。
传统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是无限的,为现代部门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刘易斯认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构成了二元经济的内在特征,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问题,即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
具体来讲,一方面通过现代工业的发展,取得资本积累,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实现现代部门的扩张,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向传统部门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传播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分享物质设施,这将推进传统部门的改造和发展,最后经济实现由“二元”向“一元”转变。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揭示了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内在发展联系,主张“工业主导论”,并指出这种联系不是静态的相互割裂的,而是动态相联系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忽视了农业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先决条件。
同时他还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的农业隐性失业问题。
舒服尔茨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内容
舒服尔茨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内容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
1.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2.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3.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4.摆脱一国贫困状况的关键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质量
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舒尔茨教授与刘易斯教授是因为他们在经济发展研究中的先驱工作, 特别是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的重视.舒尔茨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由于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他与另一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同时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还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造者之一。
他在20世纪60年代明确指出,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
舒尔茨强调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按照舒尔茨的研究,在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
舒尔茨还指出,从1919年到1957年38年中美国的生产总值增长额,49%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可以通过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或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来进行。
一个受过教育的穷人会通过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自己的生产率,靠自己的能力在市场上通过竞争实现脱贫致富。
由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本理论,对学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论著大量出现,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频频被授予诺贝尔奖。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整体上已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我国还有很多穷困的地区和人口。
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低收入人口主要依靠农业为生,所以我国政府一向重视“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政府通过对农民的扶持,发放补贴,援助财物、免去农业税等,都有利于农民状况的改善,但却未必是治本之策。
因为长期输血式的扶贫方式,虽然能一时缓解这些地区的贫困,但最终无法提高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终究难跳出“低水平的陷阱”。
因此,我们应该重点增加对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基本素质。
在舒尔茨之后,经济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20世纪60年代的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为15%,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为20%;20世纪70年代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3%和15%。
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1980 0.522 2.059 25.4
1985 0.566 1.723 32.8
1988 0.568 1.657 34.0
1995 0.534 1.521 35.1
1999 0.538 1.524 35.3
资料来源: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卷,1998年卷。
年份1978 1981 1985 1987 1989 1994 1995 1996
资本劳动比率0.1 0.17 0.28 0.44 0.72 2.25 3.28 4.1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卷,1997年卷。
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资本深化”的趋势。“资本深化”的提前进行,使得技术的选择出现了不断朝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偏差,资本的增长持续快于劳动的增长,导致资本的边际回报提前出现递减趋势,导致增长速度缓慢。并且有数据显示,沿海地区乡镇企业资本劳动比率高于内地,这一方面说明了沿海地区的二元结构比内地更为激烈,另一方面说明了市场不能自发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我国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内外的环境,采取了特殊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资源倾斜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这一阶段所采取的过度的资源倾斜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阻碍。我国的资源倾斜主要是资源在工业与农业间分配的严重不均,这样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的发展,难以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综观我国经济发展历史,由于资源过度倾斜于工业,对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引起粮食产量急剧下降,造成全国性的粮食短缺,我国经济曾几度陷入“李嘉图增长陷阱”。我国于1958—1963、1969—1975、1978—1981、1987—1989四次出现过全国性的粮食紧张,这都是由于资源过渡倾斜于工业所造成的。其中前两个时期是由于政策所导致的资源过度倾斜于工业,后两个时期是因为市场的进入导致资源向工业的过渡倾斜。
二元经济模型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启示——基于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
二元经济模型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启示——基于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孙淮中【内容提要】解决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是新世纪我国一项艰巨的任务,现代化和工业化要求剩余劳动力必须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去,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综合借鉴发展经济学两个模型——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
【关键词】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国家,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亿之多,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来说是一项棘手而又迫切的任务,否则,二元经济结构将无法改变,工业化与城市化将只是一句空话。
本文拟从发展经济学两个模型——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入手,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就如何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依然很严峻。
据劳动部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有亿农村劳动力,2002年增加到亿,而且2003-2005年我国每年将新增长劳动力1246万人。
依据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供给规模到 2010年才会停止扩大。
据专家科学测算,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下,我国农村只能为亿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在亿农村劳动力中,有近亿属于剩余劳动力。
除了已进入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亿人外,还有亿劳动力处于绝对失业状态,目前仍滞留在农村,这就意味着我国至少有1/3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
可以预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农业劳动力大量积淀、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现实,这些依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较大的压力。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 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 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 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 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 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很高. 可见,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立的源泉, 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力资本的收益递 增性,就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原因。
4.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舒尔茨得出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 原因的结论,这对整个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 深刻的影响,解开了战后日本、德国乃至西方国家 经济迅速发展之谜。 (1)对德国、日本经济复苏的奇迹解释:他认 为,两国战后之所以出现经济复兴的奇迹,最主要 就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原因。战争虽然破坏了这两国 的物质资本,但并未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再加 上这两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重视教育的现代国策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使两国的 经济发展得以建立在高技术水平和高效益基础上。
随资本存量的增加,促使社会或政府建立健全相 关的法律法规,促使人口质量的提高,以及其他 “有利于人力因素的权利”。(工伤,医疗,保 险,教育服务,就业公平合理)
3、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模型 舒尔茨(1961)将技术进步中的“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因素突出出来,体现在人身上的 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即是人力资本,它是通过 对人的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形成的,并 由此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模型: Y=F(K,AL,H) 其中,K表示资本,L表示未经过教育的简单劳动力, H表示人力资本,A为常数。
经济增长的原因
亚当·斯密: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社会财富或者 国民财富的增长上,财富增长的来源取决于两 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因为分工越细人们劳动效率越高。二是劳动者 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李嘉图:指出机器和自然物不能创造价值,只有 人的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穆勒:从传统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的生产性取向 出发,指出教育支出将会带来更大的国民财富。
发展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1、现代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运用历史统计方法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对现代经济增长下了一个经典式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它的居民提供种类日益增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
”这个定义包含有三层意思:(1)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是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品量持续增加。
(2)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技术。
(3)技术进步及其所引起的增长潜力的实现必须伴随着社会制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
也就是说,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提出的。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本通常被定义为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行这些知识的能力。
3、“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the strategy of import substituting)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最为流行的贸易战略。
二战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奉行进口替代战略。
4、“贸易条件恶化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是一种指数,它表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用公式表示如下: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如果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即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换取更多的进口商品,则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表现为贸易条件指数变大;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即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换取的进口商品数量减少,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表现为贸易条件指数变小。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实用版)目录一、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概述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三、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核心观点四、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现实应用五、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优缺点分析正文【一、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概述】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W.Arthur Lewis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劳动力转移现象。
该模型将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现代的工业部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假设:1.农业部门的生产率较低,工业部门的生产率较高。
2.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无限充裕,工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
3.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较低,工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较高。
4.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业部门,存在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的倾向。
【三、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核心观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核心观点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刘易斯转折点:在劳动力剩余向劳动力短缺转变的过程中,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逐渐降低,工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逐渐提高。
当两者相等时,达到刘易斯转折点。
2.劳动力市场均衡: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继续向工业部门转移,直至农业与工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相等,实现劳动力市场均衡。
【四、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现实应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的转移。
通过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引领作用,我国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舒尔茨经济学
舒尔茨经济学通常指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特奥多尔·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的贡献和理论。
舒尔茨于20世纪中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观点,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他的工作对理解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有着深远的影响。
舒尔茨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强调,投资于人力资本(如教育、技能培训等)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认为,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 农业经济学:舒尔茨在农业经济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关注的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他指出,农村地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土地和自然资源,还需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
3. 发展经济学:舒尔茨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包括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的研究。
他强调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舒尔茨经济学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并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
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以及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共27页
问题
你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的提出
1.德国、日本经济复苏的奇迹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受了很 大的创伤,但大约只用了15年,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就 奇迹般地恢复了,而且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国继 续以强大的发展势头赶超美苏,并最终使经济实力上 升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这其中的原因让许多人 迷惑不解,用传统的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理论个 国家根本无法解释,因为这些有形资本在战争中也受 到了很大的破坏,它们不可能是促进经济恢复的力量。
西奥多•舒尔茨
舒尔茨的主要著作有: 《关税对大麦、燕麦、玉米的影响》(1933); 《训练和充实农村地区社会性工作者》(1941); 《改变农业》(1943); 《农业生产和福利》(1949); 《人力资本的投资》(1960)等。
在发展经济学方面,其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有: 《改造传统农业》(1964); 《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1945); 《农业的经济组织》(1953); 《世界农业中的经济危机》(1965); 《经济成长和农业》(1968)
(一)批判了传统经济学家关于资本同质性的假 定,认为研究经济发展的动力应引进包括物质资 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总括性资本概念
资本同质性:将资本的概念理解为实物形态,认 为劳动力是“无资本”的,在质量方面是同质性 的,无差异的,仅仅是由于劳动力的数量来影响 经济增长。
舒尔茨批判了上述观点,认为资本句有异质性, 他引入了总括的资本概念,将资本按其形成分为 自然资源,可在生产的物质形式和人力资本。
(二)批判传统价值观念阻碍人们正视人力资本 问题的种种说教,认为人们通过向自己投资形成 特定的人力资本,正是自由人可以得以增进其福 利的一条正途。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名词解释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名词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
他把教育经费或投资看作资本,当作生产中除人力资本以外的另一个生产因素,并认为名词解释:“如果说教育影响生产,这对经济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它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
这种作为对教育研究基础之基本设想在于名词解释:国民收入实质性增长是对资本这种形式增殖的结果。
”“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内容是名词解释:(1)人们因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式;(2)这种人力资本的很大部分是预先安排好的投资的产物;(3)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比一般物质资本快;(4)人力资本的增长是现代经济的最鲜明的特点;(5)本级教育收益率舒尔茨曾计算过美国各级教育的收益率,结果是名词解释:初级教育收益率为35%;中级教育的收益率为10%;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1%,教育的平均收益率为17.3%。
根据他的推算,美国在1900—1956年期间,教育投资增长约8.5倍,而传统资本的投资只增长约4.5倍。
据此,他认为人力资本的大小及其增长率是揭开经济发展之谜的关键,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他的推算,美国在1900—1956年期间,教育投资增长约8.5倍,而传统资本的投资只增长约4.5倍。
据此,他认为人力资本的大小及其增长率是揭开经济发展之谜的关键,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元经济理论
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一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过程称之为经济发展的过程。
所谓二元是指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生产方式为主的工业部门。
1853年,荷兰社会学家伯克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进行调查时,发现了界限分明的二元社会,为后来的二元经济理论发展提供了基础。
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看,如何有效促进二元经济转化,是经济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自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致力于对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之间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二元经济理论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经济理论、托达罗的人口流动理论。
上述代表性的二元经济理论为分析城市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是刘易斯有关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和精华,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分析范式。
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划分为资本主义部门(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
现代工业部门的特征是生产规模较大、使用的生产技术较先进、生产动机主要谋取利益最大化、产品推向市场进行有价销售;传统农业部门的特征是生产规模较小、使用的生产技术较落后、生产动机主要是自给自足、产品基本没有面向市场进行销售。
两类经济部门存在的显著性差异是传统农业部门具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成本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形成,体现在现代工业部门不断扩大,需要从传统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
刘易斯提出了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传统农业部门提供的丰富廉价劳动力是现代工业部门扩张的重要保障。
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中,包括一个条件,即是“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
在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年)一书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较高,资本投入相对不足。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日报/2011年/8月/30日/第013版
求是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许经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如何改变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面貌,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和舒尔茨共同关注的问题。
但是,两人给出的方案却相差很大,值得我们深思。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设计的模型,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二元就业结构,是与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二元生产结构的变化相一致的,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利润会相对上升,所需要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而农业部门的产值和利润会相对下降,所需要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
根据刘易斯创立的要素配置模型,由于在农业部门存在着过剩的或者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实际生产率很低,甚至为零,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会将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供给的劳动力。
而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工业部门转移,就会有效抑制工业部门劳动力价格上涨,促进工业资本积累。
而随着工业资本积累又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进一步吸纳和有效利用从农业部门转移过来的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
与其相对应,在农业部门,由于过剩劳动力减少,而产量没有减少甚至还可能增加,农业劳动的绝对生产率和相对生产率就会提高,农业劳动的效益和报酬也会跟着提高,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的比较利益就会趋于平衡,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就会逐渐减缓下来,直至相对稳定下来。
这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可以概括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变为劳动力供给短缺的转折点,即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直至枯竭。
其理论逻辑是,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
这一扩张过程一直持续到把沉淀在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完毕,直至出现一个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为止。
“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是人追逐工作,即使不涨工资,劳动力也会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是工作追逐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员工。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是“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前兆。
需要指出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着眼于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即依靠城乡之间的外部分工,来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
目前,我国已有2.45亿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这种转移虽然也会产生农民增加收入的效果,但是,这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即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6年的1.7倍扩大到2010年的33倍)。
客观地说,刘易斯根据城乡二元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即随着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然会导致城乡劳动力比较效益均衡,并没有被我国实践所证明。
因此,有必要比较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的见解。
舒尔茨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与人力资本理论相辅相成的穷人经济学。
西奥多,w,舒尔茨经过毕生研究,得出如下精辟结论: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因而如果我们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与其相联系,世界上许多穷人都是依靠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也就懂得了穷人经济学。
如果说,刘易斯强调农业部门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民福利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那么,舒尔茨则强调农民福利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农民受教育机会少,农村人口质量低,农村劳动力素质差。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使农民同城市居民一样,接受同等教育,即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广大
农民的素质。
教育不公平是造成城乡贫富差别悬殊的根本原因。
舒尔茨通过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把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劳动力过剩,是用静态观点看问题。
随着人们智力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就会发生变化,自觉地用提高人口质量来取代人口数量增加,这样,人口增长率就会降下来。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质量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人们就有可能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创造不断增加的就业岗位,劳动力供给就会出现拐点,即由供大于求转向供不应求。
这种态势也必将在未来的中国出现。
舒尔茨由此断言,农民完全有可能通过提高自身受教育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尽可能高的产出。
舒尔茨发现,人的智力、能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的不竭源泉。
因为农村土地面积有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趋于下降,而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舒尔茨认为,土地本身并不是导致贫困的关键性因素,而人口质量低则是关键性因素。
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即教育投资或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显著提高穷人的经济收入水平,显著改善穷人的福利条件。
舒尔茨创立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即人均高收入和人均低收入是各国经济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使农田经济的重要性下降,而人力资本——技能与知识的重要性上升。
如果把刘易斯模型与舒尔茨模型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刘易斯强调过剩农业劳动力向外部转移,即依靠城乡之间的外部分工,来转移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而舒尔茨强调依靠农村教育投资的增加、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引发的农村内部分工的深化,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生产率。
刘易斯模型,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农业劳动力异地(向大中城市)转移。
舒尔茨模型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农业劳动力就地(向县域内部的乡镇企业)转移。
与劳动力就地转移相联系的农村工业化,打破了传统的城市发展工业、农村发展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传统的城市工业化之外,产生一个新的工业化,即农村工业化。
与城市工业不同,农村工业是依靠农民自发力量兴起的,对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工业更多的是采取以劳动代替资本的发展方式,将亿万农民带入农村非农产业领域,使绝大多数农民从中受益;农村工业与农业有着天然的关系,同农业的关联效应大,甚至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农业劳动力向农村社区以外转移,同在农村社区就地发展非农产业,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经济面貌的改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城乡差别的缩小,所发挥的效应有很大差别。
其原因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和农村经济繁荣的过程。
舒尔茨研究成果揭示,就业问题、收入问题,是与教育投入息息相关的人口质量、科技进步以及由此派生的分工发达程度的问题。
劳动者受教育机会越多、受教育水平越高,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的能力就越强,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生活也就越富裕。
因此,要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就得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也就是舒尔茨所创立的人力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