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制作过程

合集下载

天然橡胶聚合反应式

天然橡胶聚合反应式

天然橡胶聚合反应式引言天然橡胶聚合反应式是指在实验室中模拟天然橡胶合成过程的一种实验方法。

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的制造。

理解和研究天然橡胶的合成机制对于开发新型橡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天然橡胶聚合反应式的原理、方法以及实验步骤。

原理天然橡胶的合成主要是通过聚合反应来实现的。

聚合反应是指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形成长链高分子分子的过程。

天然橡胶的聚合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很多环境因素和催化剂的作用。

方法天然橡胶聚合反应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两种常用的方法。

1. 自由基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是一种常用的天然橡胶聚合反应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引入自由基引发剂,使单体分子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天然橡胶分子链。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反应容器:将天然橡胶单体和自由基引发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并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2.引发剂的选择:选择适当的自由基引发剂对天然橡胶进行聚合反应。

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有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正丁酮等。

3.反应温度和时间: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反应。

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反应过程失控,产物质量下降。

2. 离子聚合法离子聚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天然橡胶聚合反应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引入离子引发剂,使单体分子发生离子聚合反应,形成天然橡胶分子链。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反应容器:将天然橡胶单体和离子引发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并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2.引发剂的选择:选择适当的离子引发剂对天然橡胶进行聚合反应。

常用的离子引发剂有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等。

3.反应温度和时间: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反应。

离子聚合反应通常需要高温和较长的反应时间。

实验步骤下面将以自由基聚合法为例,介绍天然橡胶聚合反应的实验步骤。

1.准备反应容器:将天然橡胶单体和自由基引发剂加入反应容器中。

天然橡胶制作过程

天然橡胶制作过程

天然橡胶制作过程1.采集橡胶树液:橡胶树液是天然橡胶的原料之一,只有当橡胶树树龄到达5~7年时,才能进行采集。

一般在橡胶树的干燥季节,从橡胶树的树皮上切出V字形的切口,让乳液流出。

乳液流出后,会经过一定的时间流入集乳器中。

2.去杂质:采集到的橡胶乳液中会有各种杂质,比如树皮、叶子等,需要经过去杂质的过程。

一般采用过滤或离心方法将橡胶乳液中的杂质过滤出来,以得到纯净的乳液。

3.添加硫酸盐:为了避免橡胶乳液的凝固,需要添加硫酸盐。

硫酸盐能与乳液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形成胶原酶酶解产物,从而防止乳液凝固。

4.打浆:将添加了硫酸盐的乳液进行打浆,即通过搅拌或选磨的方式使其成为胶体状态。

这个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帮助胶原酶酶解产物分散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为数小时。

5.过滤:经过打浆后的乳胶液体会比较粘稠,需要进行过滤。

一般使用细孔布或者网过滤,以除去固体杂质,获得纯净的乳胶液体。

6.凝固:为了将乳胶液体变成固体状的橡胶,需要通过凝固的过程。

一般是将乳胶液倒入模具中,经过一段时间静置,让橡胶凝结。

也可以使用醇胺法加热凝固,即将乳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辅以硫酸盐、醇胺的协同作用,促使乳液凝结。

7.压延:将凝固成块的橡胶通过压延机进行压延,使其成为平整的薄片。

压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致的厚度和质量,方便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8.烘干:在压延后,需要将橡胶薄片进行烘干,以去除水分,使其达到一定的含水率。

烘干的方法可以有自然风干和机械风干等。

9.加工:经过烘干后,橡胶薄片可以被切割、定型、硫化等。

切割是将橡胶薄片切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定型是通过加热和加压使橡胶达到所需的形状,硫化是将橡胶制品经过硫化剂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用性。

以上就是天然橡胶制作的一般流程。

当然,具体的制作过程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橡胶制品和需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这个过程可以概括如上所述。

天然橡胶聚合反应式

天然橡胶聚合反应式

天然橡胶聚合反应式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的乳液中提取的,经过多个步骤进行加工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聚合反应是天然橡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天然橡胶聚合反应涉及到烯丙基异戊二烯(polyisoprene)单体的聚合过程。

该过程通过引发剂在低温和适当的单体浓度下进行。

以下是一种聚合反应的基本方案:1. 单体准备:天然橡胶聚合反应需要使用特定的单体,即异戊二烯。

该单体可以从天然橡胶乳液中提取或通过合成方法获得。

提取天然橡胶乳液是将橡胶树的乳液收集并经过一系列纯化过程得到。

2. 引发剂选择:在天然橡胶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直接影响到聚合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常见的引发剂包括有机过氧化物、过氧硫酸铵等。

3. 反应条件控制:聚合反应通常在低温下进行,典型温度范围为-60°C至-78°C。

此外,反应容器需要保持无氧环境,以防止氧气对聚合反应的干扰。

除此之外,反应过程还需要控制单体的浓度、引发剂的投入速率等指标。

4. 聚合反应机理:在聚合反应中,引发剂会与单体发生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

这些活性自由基会进一步引发单体分子的聚合反应。

随着聚合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单体参与反应,高分子链逐渐增长。

5. 反应结束与处理:聚合反应时间一般为数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醇酸类化合物来中和未反应的引发剂。

此外,还需要对聚合物进行纯化和分离,以去除残留物质,并提高纯度。

以上是天然橡胶聚合反应的一般方案。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改变和优化。

除了基本步骤外,聚合反应还涉及到引发剂的选择、反应参数的控制等一系列方面的技术。

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天然橡胶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天然橡胶聚合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合适的条件和正确的操作才能获得理想的产物。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研究和优化聚合反应的条件和机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天然橡胶的性能和利用率,推动橡胶工业的发展。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精品)2014-10-22橡胶技术网橡胶工艺流程开始1 综述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 橡胶加工工艺2.1塑炼工艺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

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

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

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

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

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

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

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

几种胶的塑炼特性: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

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

氯丁橡胶得塑性大,塑炼前可薄通3-5次,薄通温度在30-40℃。

天然橡胶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天然橡胶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天然橡胶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天然橡胶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如下:
配方:
1. 橡胶乳:从橡胶树采集的乳液,一般通过切割橡胶树的皮层收集。

制作方法:
1. 采集橡胶乳:将橡胶树的皮层切割开,收集渗出的橡胶乳液。

2. 脱水:将橡胶乳液放置一段时间,让其中的水分慢慢蒸发。

3. 收集凝固的橡胶:当橡胶乳中的水分蒸发后,乳液中的橡胶颗粒会逐渐凝固。

此时,收集这些凝固的橡胶颗粒。

4. 清洗和干燥:将收集到的橡胶颗粒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经过干燥处理。

5. 搅拌和加热:将干燥的橡胶颗粒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并加热至橡胶颗粒与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

6. 加入添加剂:根据需要,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加硫剂、增塑剂、防老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提升橡胶的强度、韧性以及耐用性。

7. 混合均匀:通过搅拌和加热的过程,使橡胶颗粒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8. 压制成型:将混合好的橡胶放入模具中,通过挤压或压制等方法将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9. 硫化:加入硫化剂,将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炉中进行硫化处理。

硫化可以使橡胶颗粒之间的化学键形成,增强橡胶的硬度和强度。

10. 冷却和处理:将硫化好的橡胶制品从硫化炉中取出,经过冷却处理,并进行终检和包装。

以上是天然橡胶的一般制作方法,不同的橡胶制品可能会有额外的工艺和添加剂要求。

天然橡胶的制造原理及过程

天然橡胶的制造原理及过程

天然橡胶的制造原理及过程
天然橡胶的制造原理及过程主要涉及橡胶树的生长、橡胶树的采集、橡胶乳的提取和橡胶的加工四个步骤。

1. 橡胶树的生长:天然橡胶主要来自橡胶树的乳液,橡胶树可以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

橡胶树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和乳液。

乳液主要由橡胶微粒、水分、蛋白质和其他成分组成。

橡胶树的生长和养护需要适宜的土壤质量和气候条件。

2. 橡胶树的采集:橡胶树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切割橡胶树的树皮来获取乳液。

采集时,工作人员会在橡胶树的主干上进行切割,使乳液从切割处流出,然后将乳液收集到容器中。

乳液在流出后会遇到空气氧化,形成橡胶凝胶。

3. 橡胶乳的提取:橡胶乳的提取是将采集到的乳液进行加工处理,以分离出纯净的橡胶。

首先,乳液会被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然后,将乳液加入到混凝剂中,使乳液中的橡胶微粒凝结成团。

最后,通过压榨和水洗等工艺,将团状的橡胶微粒从乳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橡胶凝胶。

4. 橡胶的加工:橡胶凝胶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得到不同形状和用途的橡胶制品。

加工过程包括塑化、压制、硫化等工艺。

首先,将橡胶凝胶进行塑化处理,使其柔软可塑。

然后,将塑化后的橡胶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最后,通过硫化(加热)处理使橡胶成为耐磨、耐老化和具有弹性的橡胶
制品。

以上就是天然橡胶的制造原理及过程。

天然橡胶制造过程的细节和具体工艺可能因不同的工厂或生产线而有所不同。

天然橡胶生产工艺

天然橡胶生产工艺

天然橡胶生产工艺天然橡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胶园种植、胶汁采集、橡胶共聚物的提炼、胶乳的加工、干胶的加工等几个过程。

首先是胶园种植。

天然橡胶主要来自于橡胶树的树液,因此需要种植大量的橡胶树。

一般来说,种植橡胶树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并进行繁殖、定植、修剪等工作。

种植好的胶园经过几年生长后,橡胶树就可以产生较多的树液。

接下来是胶汁采集。

采集橡胶树的树液需要用刀片在树皮上开刀,然后将流出的树液收集起来。

此过程需要施加一定的技术和力量,以不损伤橡胶树的生长。

一般来说,每天采集一次,每次采集时间为几小时。

采集的胶汁必须及时加工,以防止胶汁失去活性。

再者是橡胶共聚物的提炼。

采集到的胶汁中含有水分、杂质等多种成分,需要对胶汁进行处理,提取出橡胶共聚物。

处理过程中,会先将胶汁进行搅拌和过滤,以去除杂质和水分。

然后,将橡胶共聚物进行浓缩和晾干,得到胶乳。

胶乳的加工是接下来的环节。

胶乳是指含有橡胶共聚物、水分和杂质的液体。

为了在加工过程中更好地处理,需要对胶乳进行加工。

一般来说,胶乳会经过蒸煮和脱水等过程,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然后得到干胶。

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入一定的杀菌剂、加热处理等方式,改变胶乳的颜色、质地和性质。

最后是干胶的加工。

干胶是指经过加工后,去除了大部分水分的胶乳。

这种胶乳在加工过程中,会进一步挤压、浸泡、烘干等处理,得到最终的生胶产品。

同时,也可以对干胶进行筛分和干燥,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天然橡胶。

以上就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工艺的一般步骤。

当然,不同厂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整体的生产过程是相似的。

经过这一系列的加工工艺,最终可以得到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天然橡胶产品。

天然橡胶制作过程

天然橡胶制作过程

海南橡胶加工过程1、割胶:胶乳贮藏在树皮韧皮部的乳管里,把树皮割开,牛奶般的胶乳靠着乳管本身及其周围薄细胞的膨压作用,就会不断地流出来。

割胶一般就是凌晨4点左右,这个时候温度比较低,胶树体内水分饱满,细胞的膨压作用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它排胶就比较流畅,因此清晨割胶产量高。

2、收胶:不同季节、不同品种,排胶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异,当绝大部分胶树已经断滴时便可收胶,必须在太阳升出来前完成收胶工作。

收集碗内的鲜胶乳后树上留下的胶线及胶杯中剩余的凝胶。

它一般可制成l0号、20号标准橡胶,薄褐绉胶片,混合绉胶片与充油橡胶等产品。

3、胶乳净化:胶乳净化就是通过过滤、离心分离(如图)、自然沉降等方法除去胶乳中的杂质。

橡胶中的杂质,会使橡胶制品的性能降低。

如不耐撕裂、不耐磨耗、生热高、轮胎脱层等。

对于标准胶来说,杂质含量就是一项主要的指标。

因此,胶乳净化就是确保提高橡胶质量的关键措施。

4、胶乳凝固:在凝固槽中导入净化后的胶乳加酸凝固。

这种加酸凝固工艺目前使用较为普遍,就是影响天然橡胶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胶乳的凝固方法、凝固浓度、凝块熟化时间等会影响制得橡胶的塑性保持率。

橡胶可塑性对橡胶制品生产的工艺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5、压薄、压绉:把凝固的胶乳通过机械滚压,脱水变为较薄,厚度一致的凝块。

这增加了胶片的表面积,缩短干燥时间。

同时使胶料的强度增加与得到初步造型的目的,有利于保证胶料进一步加工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6、造粒:胶料经锤磨机造粒,所得粒子形状不规则,有孔隙,表面粗糙,使得胶料的后续过程干燥、包装等操作条件得到改善。

通过造粒,使胶料物理性能与堆积比重得到较大提高。

节约运输、储存、包装空间,使加工后橡胶的商品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7、干燥:把湿颗粒胶装入干燥车进行烘干。

颗粒胶加工时的干燥程度会影响制成标准胶的挥发含量。

当橡胶中的挥发物含量越低,在贮存过程中越难长霉,在生产中的应用性也越强,在制品加工过程中焦烧危险性越小,塑炼效果越好,因此容易生产出质量高的橡胶制品。

合成天然橡胶的反应方程式

合成天然橡胶的反应方程式

合成天然橡胶的反应方程式橡胶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胶状物质,在现代社会中,它经常被用于制造许多不同的产品,如轮胎,橡胶带,橡胶袋等等。

橡胶不仅被用于实用目的,而且也被用于制作艺术品,如陶瓷制品,木制品等。

通常,橡胶的原料分为天然的和合成的两种,而最常见的合成橡胶来源是通过有机化学反应进行合成。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合成橡胶,最重要的是了解合成橡胶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指的是合成橡胶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例如碳氢化合物(石油)与氯化物(如氯乙烯和氯丁烷)。

当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并在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的条件下受到热刺激时,就可以产生合成橡胶。

具体来说,在温度将近400摄氏度下,氯乙烯和氯丁烯会发生氯聚反应,而在温度超过400摄氏度时,会发生加成反应,如下所示:A,氯聚:HC≡CH + Cl2 H2C=CH2 + 2Cl;B,加成:H2C=CH2 + HC≡CH H2CCH2CH2CH3。

在生产合成橡胶时,氯乙烯和氯丁烯反应产生的最终产物是乙烯-丁烯橡胶(EPR),它是一种由烯烃异构体化合物组成的橡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强度。

不但如此,EPR还具有耐油,耐水,耐汽油等特点,适合制作多种产品。

此外,还有一种合成橡胶氯乙烯-乙烯橡胶(CER),它由一种通过碳氢化合物和氯气发生反应而得到的单体,称为氯乙烯(CH2=CHCl),与乙烯化合物(CH2=CH2)经反应而成。

对于生产CER,反应的温度高于EPR的温度,约为500摄氏度,而反应方程式如下:CH2=CHCl + CH2=CH2 CH2=CHCH2CH2CH3。

CER的特性比EPR更加卓越,它同样耐油,耐水,耐汽油,但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耐冲击性,并且比EPR具有更好的韧性,因此常用于生产容器,机械,汽车部件等。

通过上述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制作合成橡胶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以获得最优的产品质量。

例如,在反应温度过低时,反应不能正常进行;而在反应温度过高时,反应会发生质量降低的副反应,例如产生烟熏以及分解物等。

炼胶的流程

炼胶的流程

炼胶的流程炼胶是一种将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加工成胶水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的控制和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第一步是准备原料。

天然橡胶需要从橡胶树中采集,而合成橡胶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制造。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橡胶,都需要经过多次清洗和筛选,以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第二步是研磨橡胶。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将橡胶块破碎成小颗粒,以便后续的加工。

这通常是通过使用研磨机或切割机来完成的。

第三步是混合橡胶。

在这个步骤中,橡胶颗粒被混合在一起,以便在后续的加工中获得一致的质量和性能。

这通常是通过使用混合机或滚筒来完成的。

第四步是加热橡胶。

在这个步骤中,橡胶被加热到高温,以便使其变得更加柔软和易于加工。

这通常是通过使用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来完成的。

第五步是加入添加剂。

在这个步骤中,各种添加剂被加入到橡胶中,以改善其性能和特性。

这些添加剂可以包括硫化剂、防老化剂、填充剂和颜料等。

第六步是混合添加剂。

在这个步骤中,添加剂被混合在一起,以确保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橡胶中。

这通常是通过使用混合机或滚筒来完成的。

第七步是压制橡胶。

在这个步骤中,橡胶被压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这通常是通过使用压制机或挤出机来完成的。

第八步是硫化橡胶。

在这个步骤中,橡胶被加热到高温,并与硫化剂反应,以形成交联结构。

这个过程使橡胶变得更加坚固和耐用。

最后一步是包装和存储。

在这个步骤中,橡胶制品被包装并存放在适当的环境中,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不受影响。

炼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的控制和操作。

只有在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的处理和管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橡胶制品。

橡胶是如何制造的?

橡胶是如何制造的?

橡胶是如何制造的?橡胶是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材料,衣服上是用它来做边袋,玩具是用它来做弹性,在工程上又是用它做防潮,因此橡胶的制造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橡胶原料橡胶原料以及用于制造橡胶产品的原材料有多种,包括植物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杂粘胶。

植物橡胶是从有机物中提炼出来的天然产物,主要来源于木胶和油胶的生物材料;天然橡胶则是从外植物的橡胶粒子中得到的,用于生产一系列类似天然橡胶产品;合成橡胶则是合成丙烯酸家族等高级有机化合物,通过特殊的反应制成;而杂粘胶则是将植物性油和炭精粉等混合物经过加热时的反应,以及在加热过程中添加了稳定剂而制成的。

二、橡胶混合橡胶混合部分是在制造橡胶产品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是用来将不同的橡胶原料混合均匀,适用于多种橡胶产品的制作。

首先,将不同的橡胶原料放入同一容器,当物料混合成及格均匀配比时,将小颗粒末状混料放入搅拌室,使混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三、橡胶配料调整在混合完不同的橡胶原料后,接下来的工序就是对配料的调整,这一步是弥补由于混料中的湿度,即不同原料的湿度及特性不同,而不同原料之间的混合避免出现差异性。

配料由流体沥青、改性剂、橡胶增稠剂、可塑剂等组成,其中固体原料以粒状形式分散在橡胶粘度液体中,并且可以有效地促进混料的均匀化及流动性,最后将处理过后的混合物转移至发泡炉进行发泡凝结工艺。

四、橡胶定型及加工当橡胶发泡后就是定型及加工工序,将发泡凝结的橡胶成型模具进行设计及制作,将其成型,然后放置在模具中,将原料活动性部分抽出,使所得到的橡胶产品硬度及弹性能达到良好的要求。

最后,将装模的橡胶产品放置在热架上进行烘烤,以形成固体产品,完成橡胶的制作工艺。

五、橡胶成品及检测完成橡胶产品的生产以后,就会进行成品检测。

检测过程首先是检查成品表面质量,检查表面有无漏胶和裂痕等破损情况;然后是对其尺寸进行测量,检查成品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是检查力学和密度性能,检查橡胶的弹性及耐压性,以及橡胶的密度是否符合标准。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精品)2014-10-22橡胶技术网橡胶工艺流程开始1 综述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就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与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就是解决塑性与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就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 橡胶加工工艺2、1塑炼工艺生胶塑炼就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

生胶塑炼的目的就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

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与成品质量就是至关重要的。

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

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与化学塑炼法。

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就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与螺杆塑炼机。

化学塑炼法就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

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

密炼机与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与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

几种胶的塑炼特性: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就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

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

(完整版)天然橡胶制作过程

(完整版)天然橡胶制作过程

海南橡胶加工过程1.割胶:胶乳贮藏在树皮韧皮部的乳管里,把树皮割开,牛奶般的胶乳靠着乳管本身及其周围薄细胞的膨压作用,就会不断地流出来。

割胶一般是凌晨4点左右,这个时候温度比较低,胶树体内水分饱满,细胞的膨压作用是一天中最大的,它排胶就比较流畅,因此清晨割胶产量高。

2.收胶:不同季节、不同品种,排胶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异,当绝大部分胶树已经断滴时便可收胶,必须在太阳升出来前完成收胶工作。

收集碗内的鲜胶乳后树上留下的胶线及胶杯中剩余的凝胶。

它一般可制成l0号、20号标准橡胶,薄褐绉胶片,混合绉胶片和充油橡胶等产品。

3.胶乳净化:胶乳净化是通过过滤、离心分离(如图)、自然沉降等方法除去胶乳中的杂质。

橡胶中的杂质,会使橡胶制品的性能降低。

如不耐撕裂、不耐磨耗、生热高、轮胎脱层等。

对于标准胶来说,杂质含量是一项主要的指标。

因此,胶乳净化是确保提高橡胶质量的关键措施。

4.胶乳凝固:在凝固槽中导入净化后的胶乳加酸凝固。

这种加酸凝固工艺目前使用较为普遍,是影响天然橡胶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胶乳的凝固方法、凝固浓度、凝块熟化时间等会影响制得橡胶的塑性保持率。

橡胶可塑性对橡胶制品生产的工艺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5.压薄、压绉:把凝固的胶乳通过机械滚压,脱水变为较薄,厚度一致的凝块。

这增加了胶片的表面积,缩短干燥时间。

同时使胶料的强度增加和得到初步造型的目的,有利于保证胶料进一步加工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6.造粒:胶料经锤磨机造粒,所得粒子形状不规则,有孔隙,表面粗糙,使得胶料的后续过程干燥、包装等操作条件得到改善。

通过造粒,使胶料物理性能和堆积比重得到较大提高。

节约运输、储存、包装空间,使加工后橡胶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7.干燥:把湿颗粒胶装入干燥车进行烘干。

颗粒胶加工时的干燥程度会影响制成标准胶的挥发含量。

当橡胶中的挥发物含量越低,在贮存过程中越难长霉,在生产中的应用性也越强,在制品加工过程中焦烧危险性越小,塑炼效果越好,因此容易生产出质量高的橡胶制品。

合成天然橡胶方程式

合成天然橡胶方程式

合成天然橡胶方程式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合成天然橡胶这事儿,就像是一场神奇的化学魔法秀。

天然橡胶其实是从橡胶树里弄出来的那些乳胶变来的。

不过合成天然橡胶可就像是人类自己在化学的厨房里捣鼓出类似的美味(当然,这里美味是比喻橡胶很有用啦)。

合成天然橡胶的方程式那可是化学世界里的一个小明星。

它是由异戊二烯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方程式呢,就像这样:nCH₂=C(CH₃) - CH=CH₂→[ - CH₂ - C(CH₃)=CH - CH₂ - ]n。

你看这个方程式,就像是一群异戊二烯的小娃娃手拉手,然后变成了一个长长的橡胶大分子链,这链就像那种超级长的面条,感觉能绕地球好几圈(夸张啦)。

想象一下,异戊二烯这些小分子就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

每个小精灵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就像它们穿着不同款式的小衣服。

当聚合反应这个魔法咒语一念出来,它们就不得不乖乖地排好队,连接在一起。

这过程就像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做游戏,老师一声令下(这里的老师就是反应条件啦),小朋友们就一个拉着一个,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这个队伍就是我们的合成天然橡胶分子啦。

而且啊,这个反应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异戊二烯分子们按照特定的节奏(反应规律)跳动着,逐渐融合在一起。

如果反应条件没控制好,那就像是舞蹈乱了套,可能得到的就不是我们想要的完美橡胶啦,也许就像是跳错舞步的小丑,做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合成天然橡胶在工业上可是个超级大明星呢。

它的这个方程式就像是通往宝藏的地图,化学家们就靠着这个地图,在实验室这个大冒险乐园里,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合成的方法。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充满神秘的城堡里寻找最珍贵的宝石,而方程式就是那把关键的钥匙。

从微观角度看这个方程式,那些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魔法棒挥舞的过程。

原子们重新组合,就像积木被重新搭建一样。

异戊二烯的双键就像是它们身上特殊的魔法挂钩,在反应的时候,这些挂钩相互连接,把分子们紧紧地拉在一起,就像用超级强力胶水粘住一样(当然比胶水神奇多啦)。

合成天然橡胶的反应方程式

合成天然橡胶的反应方程式

合成天然橡胶的反应方程式橡胶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工业原料,用于制造各种产品,例如轮胎、汽车零部件、胶带、建筑用品等。

然而,自然界中存在的橡胶资源受到有限,因此科学家们研究合成天然橡胶(NR)以满足实际需求。

合成NR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将异丙基苯酚处理成芳香亚硝酸盐。

2)将芳香亚硝酸盐反应到芳香族醇,得到芳香族亚胺醇;3)将芳香族亚胺醇与均二醇进行反应,得到合成天然橡胶。

在这一过程中,关键的反应方程式如下:1.丙基苯酚(C6H5COOH)和硝酸盐(NaNO2)的反应:C6H5COOH + NaNO2 2NaC6H4NO2 + H2O2.香亚硝酸盐(NaC6H4NO2)和芳香族醇(C6H5OH)的反应:2NaC6H4NO2 + C6H5OH 2NaC6H4NOH + HNO33.香族亚胺醇(NaC6H4NOH)和均二醇(C2H4(OH)2)之间的反应: NaC6H4NOH + C2H4(OH)2 C6H5CH2(CH2OH)2+ NaOH最后,将C6H5CH2(CH2OH)2用于生产合成天然橡胶(NR)。

合成NR的过程要求使用有机物质,如异丙基苯酚(C6H5COOH)、硝酸盐(NaNO2)、芳香族醇(C6H5OH)和均二醇(C2H4(OH)2),它们主要来源于石油和煤。

这些原料具有控制合成NR的生产工艺性能和多少性能好坏的特征。

此外,反应所需的温度、压力和条件也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合成天然橡胶的过程中的有机物质以及反应参数的控制,对合成橡胶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合成NR的结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都由原料和反应参数决定。

综上所述,合成天然橡胶的反应过程是由三个主要步骤组成的,其反应方程式包括将异丙基苯酚处理成芳香亚硝酸盐,将芳香亚硝酸盐反应到芳香族醇,以及将芳香族亚胺醇和均二醇进行反应。

此外,有机物质以及反应参数的控制也是影响合成NR性能的关键因素。

天然橡胶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

天然橡胶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

天然橡胶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不仅作为轮胎、胶鞋等工业用品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广泛用于医药、印刷和纺织等领域。

由于其生产和加工过程相对复杂,对于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要求较高,因此天然橡胶生产与加工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天然橡胶生产技术天然橡胶主要产自于巴西、印尼、泰国等地,其中泰国的天然橡胶产量最大,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5%。

天然橡胶的生产分为采胶、晾晒和加工三个阶段。

采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收胶乳的过程,该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专业的采胶工人和相应的工具。

一般来说,采胶的最佳时间为早晨到中午,此时温度适宜,胶乳流动性好,便于采集。

采胶工人会在橡胶树的干部分开直径为1-2cm的切口,让胶乳自然流出,然后用挂勾将胶乳收集到集胶桶中。

晾晒是为了去除胶乳中的水分,以便于保持其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

传统的晾晒方法是将胶乳倒在满是胶桶的田间地头,晾晒时间一般为5-7天,取决于天气状况。

近年来,人们采用了更现代化的晾晒方法,如使用烤箱、电热管等设备,以加快晾干速度和提高质量。

加工是指将天然橡胶胶乳加工成不同形状和规格的成品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是压延法。

该方法将胶乳进行初期加工,将其制成块状,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切割、压延和裁剪,最终形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天然橡胶制品。

二、天然橡胶加工技术天然橡胶加工技术主要涉及到压延、成型和后处理等方面,其中压延技术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天然橡胶制品通常采用压延法进行加工,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热压延。

压延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是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压延温度应该在60-70℃之间,压力则需要根据不同的成型方式和成品要求来确定。

此外,天然橡胶加工还需要注意成型和后处理技术。

成型可以采用模具压制、挤出、注塑等不同的方法,而后处理技术则包括去除毛刺、粘结、清洗等环节。

三、天然橡胶加工的新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能源节约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然橡胶生产和加工也出现了一些新技术的应用。

橡胶厂工艺流程

橡胶厂工艺流程

橡胶厂工艺流程
橡胶厂是一种大型化工企业,主要生产橡胶制品。

橡胶厂的工艺流程非常复杂,包括原料准备、橡胶混炼、炼胶、成型和后处理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原料准备。

橡胶厂常用的原料主要有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助剂和填充剂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工艺处理,如破碎、除铁、筛分等,以获得适合生产的物料。

接下来是橡胶混炼。

原料通过混炼机进行混炼,加入一定比例的助剂和填充剂。

混炼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胶料。

然后是炼胶。

混炼好的胶料需要经过炼胶机进行加热、压力和搅拌等处理。

炼胶的目的是使胶料中的橡胶分子链得到进一步的交联和强化,提高橡胶的弹性和耐磨性。

完成炼胶后,需要进行成型。

成型的方法主要有挤出、压延、注塑和胶模等。

具体的方法根据产品的形状和要求来选择。

成型后的橡胶制品需要进行固化处理,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是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修整、质检、包装和存放等环节。

修整是对成型后的橡胶制品进行切割、打磨或修补等,使其达到客户的要求。

质检是对橡胶制品进行外观、尺寸和性能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

包装是将质检合格的橡胶制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存放是将包装好的橡胶制品妥
善保存,避免产品受潮、变色或变质等。

总之,橡胶厂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才能最终得到合格的橡胶制品。

这些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支持,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天然橡胶3L及10#制作流程

天然橡胶3L及10#制作流程

SVR10 和SVR3L 的加工过程
越南10号质量的好坏70%取决于原料,30%取决于工艺和配方。

而工厂中的原料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块的原料,颜色比较白,另一种是比较小,比较黑。

大块的原料生产出来的10号质量较好,能达到越南国家标准,没有生胶粒和白点,杂质较少。

小块原料因为很多胶粒已经凝固并被氧化,在烤箱中没有办法烤均匀,会形成生胶粒。

10号胶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如下:
将原料用机器粉碎成小块,放到清洗池中用水冲洗,然后用网眼更小的机器再次粉碎,最后原料被粉碎成直径为3-5毫米的胶粒,并在水池中搅拌,使砂粒和粉尘沉淀到水底,胶粒漂浮在水面上。

将胶粒放入容器,推入烤箱烘烤,烤完称重,然后压制成块,打成托盘。

第一步:原料
第二步:初步粉碎,搅拌冲洗
第三步:粉碎
第四步:冲洗
第五步:放入烘烤槽,烘烤
第六步:称重,压缩成块
第七步:包装,打托盘
3L胶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如下:
3L的原料是天然乳胶,农民割胶后,将胶水装在塑料袋中,必须尽快送到加工厂,工厂用纱网将胶乳初步过滤,让后放入搅拌池内和氨水混合,然后将混和物导入凝固槽内凝固,等凝固成型,用水冲洗后,将凝固物粉碎成细小颗粒,放入烤箱烘烤,然后称重,压缩成型,打包。

第一步:胶水过滤
第二步:氨水搅拌
第三步:在凝固槽里凝固
第四步:冲洗并粉碎
第五步:烘烤,打包。

橡胶加工工艺流程

橡胶加工工艺流程

橡胶加工工艺流程橡胶加工是将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各种橡胶制品的过程。

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建筑等领域,因此橡胶加工工艺的质量和效率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橡胶加工的工艺流程。

1. 橡胶混炼。

橡胶混炼是橡胶加工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橡胶与各种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混炼过程中需要将橡胶与填料、增塑剂、硫化剂等添加剂放入橡胶混炼机中,通过机械剪切和翻转,使各种添加剂均匀分散在橡胶中,形成均匀的混炼胶料。

2. 压延。

混炼后的橡胶胶料需要通过压延机进行压延,将其压成一定厚度的橡胶片。

压延机通过辊子的旋转将橡胶胶料不断压延,使其变得更加均匀、平整。

压延后的橡胶片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切或进一步加工。

3. 模压。

模压是将橡胶片通过模具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橡胶制品的过程。

在模压过程中,橡胶片被放入模具中,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模压是橡胶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4. 硫化。

硫化是橡胶加工中最关键的一步,通过硫化可以使橡胶获得良好的物理性能。

硫化过程中,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硫化处理。

硫化可以使橡胶分子链发生交联,增强橡胶的强度、弹性和耐磨性。

5. 表面处理。

部分橡胶制品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用性。

表面处理可以包括喷涂、印刷、抛光等工艺,使橡胶制品表面光滑、均匀,并且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6. 检验与包装。

最后一步是对橡胶制品进行检验和包装。

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多个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通过包装将橡胶制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综上所述,橡胶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混炼、压延、模压、硫化、表面处理、检验与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橡胶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橡胶制品的品种和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加工过程
1.割胶:
胶乳贮藏在树皮韧皮部的乳管里,把树皮割开,牛奶般的胶乳靠着乳管本身及其周围薄细胞的膨
压作用,就会不断地流出来。

割胶一般是凌晨4点左右,这个时候温度比较低,胶树体水分饱满,细胞的
膨压作用是一天中最大的,它排胶就比较流畅,因此清晨割胶产量高。

2.收胶:
不同季节、不同品种,排胶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异,当绝大部分胶树已经断滴时便可收胶,
必须在太阳升出来前完成收胶工作。

收集碗的鲜胶乳后树上留下的胶线及胶杯中剩余的凝胶。


一般可制成l0号、20号标准橡胶,薄褐绉胶片,混合绉胶片和充油橡胶等产品。

3.胶乳净化:
胶乳净化是通过过滤、离心分离(如图)、自然沉降等方法除去胶乳中的杂质。

橡胶中的
杂质,会使橡胶制品的性能降低。

如不耐撕裂、不耐磨耗、生热高、轮胎脱层等。

对于标准胶来
说,杂质含量是一项主要的指标。

因此,胶乳净化是确保提高橡胶质量的关键措施。

4.胶乳凝固:
在凝固槽中导入净化后的胶乳加酸凝固。

这种加酸凝固工艺目前使用较为普遍,是影响天
然橡胶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胶乳的凝固方法、凝固浓度、凝块熟化时间等会影响制得橡胶的塑
性保持率。

橡胶可塑性对橡胶制品生产的工艺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5.压薄、压绉:
把凝固的胶乳通过机械滚压,脱水变为较薄,厚度一致的凝块。

这增加了胶片的表面积,
缩短干燥时间。

同时使胶料的强度增加和得到初步造型的目的,有利于保证胶料进一步加工的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6.造粒:
胶料经锤磨机造粒,所得粒子形状不规则,有孔隙,表面粗糙,使得胶料的后续过程干燥、
包装等操作条件得到改善。

通过造粒,使胶料物理性能和堆积比重得到较大提高。

节约运输、
储存、包装空间,使加工后橡胶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7.干燥:
把湿颗粒胶装入干燥车进行烘干。

颗粒胶加工时的干燥程度会影响制成标准胶的挥发含量。

当橡胶中的挥发物含量越低,在贮存过程中越难长霉,在生产中的应用性也越强,在制品加工过程
中焦烧危险性越小,塑炼效果越好,因此容易生产出质量高的橡胶制品。

8.出胶称重:
如果烘好的颗粒胶温度仍很高,出胶时要等热量消散到规定温度才能及时称重包装。

这样橡胶就
不容易吸湿返潮造成长霉,有利于长期保存,提高橡胶的使用性能。

目前国全乳胶的净重为
33.3kg 或40kg。

9.压包:
把规定重量的颗粒胶放入打包机加压,颗粒胶会从松散的状态变成一定规格,外形方正的
紧密橡胶。

压包结实的橡胶可以更好的运输,堆放及储存。

10.打包:
胶包用聚乙烯薄膜袋和聚丙烯编织袋双层包装,这样有利于保持橡胶的清洁,干燥,防止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外来杂质的污染,以及防止橡胶在堆放时互相粘结和沾染灰尘。

11.堆放入库:
胶包的贮存要分种类和级别堆放,堆放高度为4-6层,堆长不限,要求通风良好、干燥、
清洁、不漏雨,以免导致橡胶发霉变质。

堆放橡胶的仓库要严禁烟火,周围附近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