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连杆)设计与建模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设计论文-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与制造及相关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位论文

设计论文-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与制造及相关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位论文

目录摘要 (2)前言 (3)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1.2毛坯的确定 (5)1.3连杆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分析 (6)1.4加工经济度与加工工序安排 (7)1.5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8)1.6连杆加工工艺过程的确定 (8)1.7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0)1.8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10)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的设计2.1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12)2.2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12)2.3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计算 (12)第三章铣连杆结合面夹具3.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24)3.2确定夹具类型 (24)3.3确定夹具的基本布局 (24)3.4拟定定位方案和选定定位元件 (25)3.5确定加紧方案 (25)3.6确定对刀装置 (25)3.7定位误差计算 (25)3.8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6)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8)附录连杆体机械加工工艺卡片(3张)连杆体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0张)结束语通过对汽车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对粗加工铣结合面夹具的设计,使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机械加工的知识,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连杆件外形较复杂,其技术要求很高,加工刚度差,这就要求做设计的我们能正确地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切削用量、精度控制等专业知识,此外要要有严谨的态度,设计过程繁琐,不认真是不可能完成的。

第二方面:主要是关于夹具的设计方法及其步骤。

以前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听老师讲了夹具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是皮毛,而通过这次设计,我几乎翻遍了图书馆百十种夹具设计的书籍,极大地补充了学习的不足,让我懂得了不少这方面的专业知第三方面:在这次设计过程中,除了涉及到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外,大学三年所学的其它知识几乎全派上了用场,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其它知识有Word和Excel文档的编辑、AutoCAD、Pro/E、Solidworks、锻造等。

可以说这次设计是对三年所学的一次全面整合,十分到位。

毕业设计连杆盖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连杆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摘要】机械制造工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平和国防实力。

连杆作为传递力的主要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动力机车上,是各类柴油机或汽油机的重要部件,需求很大。

连杆在传递力的过程中,承受着很高的周期性冲击力、惯性力和弯曲力。

本设计是制定连杆盖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连杆盖是连杆的合件之一,故要求其应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疲劳性能,精度要求也很高。

为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工人劳动,对每道工序需合理安排。

学习研究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意义与作用就是本课题研究目的。

设计该零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整理出了连杆盖的主要技术要求,并确定了毛坯的的制造为铸件,在综合了零件的技术要求和基准的选择后,拟定了两个加工路线方案,并选择了较合理的方案。

然后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最后确定切削用量和加工工时。

本设计还包括钻Ø20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通过问题的提出,确定夹具设计方案,方案包括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方式,夹紧方式,元器件选择及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等。

并作出了定位误差分析及简要操作说明。

关键词:加工:连杆盖:精度:定位:夹紧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1 研究的目地和意义在中国制造也日益发展的今天,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汽车使用越来越多,汽车需求越来越大,这使我们研究连杆盖的工艺的意义非常大。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动机构之一,连杆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把作用在活塞组上的燃气压力传给曲轴。

连杆除上下运动外,还左右摆动作复杂的平面运动.连杆工作时,主要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交变载荷,要求它应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刚度.因此,连杆盖的加工精度将直接影响柴油机或发动机的性能,而工艺的选择又是直接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连杆盖零件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的设计,对此研究查阅的大量的资料,首先明白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就是用切削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质成为具有所需要的一定精度、粗糙度等的零件。

发动机连杆设计论文

发动机连杆设计论文

引言随着汽车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连杆的强度、刚度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对发动机连杆的材料及制造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

“小体积、大功率、低油耗”的高性能发动机对连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1)作为高速运动件重量要轻,减小惯性力,降低能耗和噪声;(2)强度、刚度要高,并且要有较高的韧性;(3)连杆比要大,连杆要短。

这就意味着对连杆的设计和加工有着更高的要求。

其一,杆身有足够的刚度可以预防工作时发生弯曲变形;其二,连杆的大端和连杆盖有足够的刚度,以防大端变形时连杆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应力和大端失圆,使轴承润滑破坏。

同时,还要求连杆组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

汽车发动机连杆设计濮永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 2011春季117863210038一、连杆的国内外发展情况1、连杆的毛坯材料发展状况在毛坯材料方面,国内传统工艺连杆毛坯材料一般采用42CrMo 、35CrMo 、40MnVB、45CrMnB、40Cr 、45 、40CrMnB S40C等调质钢和S43CVS1 (进口) 35MnV、40MnS等非调质钢。

1984~1994年期间,康明斯生产线用调质钢毛坯40MnBH(GB5216-85),1995年全面转用非调质钢材料毛坯38MnV。

而德国发动机系统和零部件专家马勒(MahleGMbH)公司先后推出C70S6BY钢、36MnVS4BY钢、70MnVS4BY钢等。

2、连杆的加工工艺发展情况在加工工艺方面,国内外连杆生产方式大致有:锻造、铸造、粉末冶金等,传统锻造有将连杆体和盖分开锻造、连杆体和连杆盖的整体锻造两种。

60年代中期粉末热锻技术开始发展起来,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粉末冶金注射成型(PIM)得到应用,大多数连杆制造中使用的中碳钢和低合金钢逐步由新钢种和粉末冶金的锻造材料所代替。

在连杆体与连杆盖分离工艺方面,国内外连杆的加工工艺大部分采取的方法有锯断、铣断等工艺;最新工艺是使用断裂分开,即胀断工艺(或者裂解工艺),该工艺是用切口(或用机械方法或用激光束制造预裂纹) 断裂,使大端连杆盖从连杆体移去。

汽车发动机的连杆机械部分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发动机的连杆机械部分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传力构件之一,常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因此要求与其它零件间具有较高的配合精度。

因而连杆检测成了生产中频繁而又不可缺少的环节。

连杆平行度测量仪是专门为检测汽车连杆而设计的专用测量工具,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

本设计是由机械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所组成。

包括齿轮传动的设计及选择,滚珠丝杠的设计及选择,步进电机的选择和装置中机械系统的设计,有关测试系统的控制设计及选择。

我的设计内容主要是机械部分的设计。

关键词:连杆平行度检测Abstract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motor car engine main power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often being at the high speed state of motion, therefore, which requests the higher grade of fit with other components. Thus the connecting rod is examined in the production to be frequent and the also essential link. The connecting rod parallelism measuring instrument is specially for examines for measuring tool which the automobile connecting rod design,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measuring accuracy is high. This design is composed by the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 and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which includes the gear drive design and the choice, the ball bearing guide screw design and chooses, motor machine choice and installment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 relating test system control design and choice. My design content mainly focuses on the machine part design.Key words:Connecting rod parallelism examin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第2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简介 (3)2.1 机电一体化技术简介 (3)2.2 机电一体化技术体系 (3)2.3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3)2.4 连杆平行度测量仪的简介 (4)2.5 Pro/ENGINEER产品介绍 (4)第3章连杆平行度测量仪机械部分的总体设计 (9)3.1 进给运动的要求 (9)3.2 滚珠丝杠的选择 (9)3.3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4)3.4 步进电机的选择 (16)3.5 液压夹具的设计 (19)第4章连杆平行度测量仪中的微机应用及其接口技术 (23)4.1 测量仪中主控芯片8088介绍 (23)4.2 测量仪中的接口技术 (24)第5章传感器的选择及测量原理 (34)5.1 传感器的选择及测量方法 (34)5.2 连杆平行度的分析及计算 (35)第6章经济分析 (37)总结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附录1专题论文 (41)附录2外文译文 (49)附录3外文原文 (54)第1章绪论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传力构件之一,常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因此要求与其它零件间具有较高的配合精度。

汽车连杆的文献

汽车连杆的文献

汽车连杆的文献汽车连杆是连接汽车发动机曲轴和活塞的重要零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下面将从汽车连杆的结构、功能、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汽车连杆的结构汽车连杆一般由连杆头、连杆杆身和连杆小头三部分组成。

连杆头与曲轴相连,连杆杆身与活塞相连,连杆小头与活塞销相连。

连杆头和连杆杆身之间通过连杆螺栓进行固定。

连杆杆身一般为H型或I型,以提高刚度和强度。

此外,连杆上还设置有油孔,以便进行润滑和降温。

二、汽车连杆的功能汽车连杆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传递动力:汽车连杆通过曲轴转动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活塞,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2. 支撑活塞:连杆将活塞与曲轴连接在一起,起到支撑和导向活塞的作用,保证活塞在缸内做直线往复运动。

3. 转化运动:连杆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实现能量的转换。

三、汽车连杆的材料汽车连杆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造铁材料制作。

高强度合金钢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发动机高速旋转时的巨大力矩和冲击力。

而铸造铁材料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适用于高温高负荷工况下的使用。

四、汽车连杆的制造工艺汽车连杆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锻造、机加工和热处理等步骤。

首先采用锻造工艺将连杆的初形锻造成型,然后进行机加工,将连杆头和连杆杆身的尺寸和形状加工到设计要求。

最后进行热处理,以提高连杆的硬度和强度,增强其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五、汽车连杆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连杆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目前,一些高端汽车采用了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制造连杆,以降低发动机重量、提高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此外,一些先进的发动机还采用了可变连杆技术,通过调整连杆长度和角度来实现发动机的可变压缩比,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汽车连杆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结构合理、材料优良以及制造工艺先进都是保证连杆性能的重要因素。

机构创新设计论文:连杆机构创新设计的建模与仿真

机构创新设计论文:连杆机构创新设计的建模与仿真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Innovation Design of Linkage Mechanism
CHI Jian-bin1, LI Wei-min2, FENG Gui-zhen1, WANG Chen1
(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ijianzhuang Railway Institute, Shijianzhuang Hebei 050043,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angsh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4; China )
第5期
池建斌等:连杆机构创新设计的建模与仿真
·91·
是由四个构件六个低副组成的杆组,称之为 III 级组或 IV 级组……而在基本杆组中又以 II 级和 III 级基本杆组为常见。根据 II 级组中低副的不 同形式是转动副(Revolute-Pair,常用 R 表示) 还是移动副(Prismatic-Pair,常用 P 表示)和它 们所在的不同位置又分成不同的类型。 机构的运动分析可以从 I 级机构开始,通过 逐次求解各基本杆组来完成。这样,把 I 级机构 和各类基本杆组看成各自独立的单元,分别建立 其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编制成通用子程 序,对其位置、速度及加速度和角速度、角加速 度等运动参数进行求解。当对具体机构进行运动 分析时,可以通过调用原动件和机构中所需的基 本杆组的通用子程序来解决,这样,可快速求解 出各杆件及其上各点的运动参数。对各种不同类 型的平面连杆机构都适用杆组法来进行运动分 析[17-18]。 基于杆组的机构组建理论可将连杆机构组 建为Ⅰ级杆组、 Ⅱ级杆组(RRR、 RRP、 RPR、 RPP、 PRP) 和 III 级 杆 组 (RR-RR-RR 、 RR-RR-RP 、 RR-PR-RP)。限于篇幅,以下以 II 级杆组 PRP 为 例说明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2.2 PRP 杆组运动分析模型 由两个构件,两个外移动副和一个内回转副 所组成的 PRPII 级杆组如图 1 所示。已知两杆长

机械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机械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机械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机械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引言: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以研究和应用机械原理和技术为核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毕业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设计和实施一个机械系统或设备,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本文将综述机械毕业设计的相关文献,探讨其中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一、机械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1.1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是机械工程的核心领域之一,涉及到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工艺的选择、装配和测试等方面。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机械结构进行设计,并使用CAD软件进行建模和分析。

制造方面,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如数控加工、激光切割等,以制造出满足设计要求的零部件。

1.2 机械控制与自动化机械控制与自动化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研究如何通过电气、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可以研究不同的控制算法和方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以实现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

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元件,构建机械系统的反馈回路,实现自动化操作。

1.3 机械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能源与动力工程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以及如何设计和优化机械系统的动力传输和转换。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可以研究不同的能源转换技术,如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等,以及动力传输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二、机械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2.1 机械设计与制造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毕业设计中,学生们通过设计和制造不同类型的机械零部件,提高了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

例如,某学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传动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了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还有学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机械结构,实现了对特定工作环境的适应性。

2.2 机械控制与自动化在机械控制与自动化方面的毕业设计中,学生们通过研究不同的控制算法和方法,实现了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

文献综述报告-不同类型数学模型(典型件)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报告-不同类型数学模型(典型件)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不同类型数学模型(典型件)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文献综述报告班级(学号):机0303-38 姓名:刘小川指导老师:孙江宏一、零件的三种建模方法这部分资料主要关于零件的三种建模方法、零件模型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实体零件模型的优点和发展前途等。

详细资料有:1.王文中,杨君顺.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逆运算[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1):113-1142.黄建波,李凤学,黄海英.面向制造的产品三维建模特征规划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5(1):32-343.杜文杰.管联结密封垫圈三种建模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1):53-544.曹炜,曾忠,李合生.快速成形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5):104-1065.麻东升,李艳萍.机械产品的CAD/CAM应用及三维造型技术[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4):73-756.沈春龙,张友良.三维虚拟加工环境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1,13(1):890-8947.高利辉等.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多坐标数控加工过程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2(3):87-898.马亚良,陈仁竹.复杂模型的建模技术[J].测量与设备.2001(2):28-299.杨晓红,戴庆辉,王藏柱.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实体造型系统[J].煤矿机械.2009(9):19-21二、数控加工理论该部分资料不要介绍数控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加工算法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数控技术的发展,这部分资料主要以教材居多。

详细资料有:1.王润孝,秦显生编著.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2.刘雄伟等编著.数控加工理论与编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周济,周艳红编著.数控加工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4.李业农.数控机床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陈乃峰.计算机辅助技术对高速加工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应用工程学院.2006(24):54-56三、插补、拟合以及刀具轨迹算法介绍数控加工控制装置的内部算法,如数控加工中通常用到的插补、拟合算法等,还有刀具的轨迹计算、在不同模型中的刀具切削力的计算,以及曲面的构建算法等。

典型零件(连杆)的工艺及工装毕业设计

典型零件(连杆)的工艺及工装毕业设计

摘要连杆是汽车发动机里面的一种重要零件,一般为锻件。

国内市场中,汽车发动机连杆的年需求量大约在5000万左右。

本次设计是连杆的加工工艺及精镗其大头孔的工装夹具。

在精镗大头孔时,采用的定位方式是一面两销。

因为是大批量生产,夹紧方式采用的是液压自动夹紧。

连杆被夹紧后,取出大头孔的定位插销,然后对其进行加工,加工时应保持其精度。

关键字:连杆,需求,生产,定位,精度ABSTRACTLinkage is an automotive engine inside an important part, generally forgings. Domestic market, the car engine connecting rod in the annual demand of about 50 million or so.The design of the connecting rod processing and precision boring big holes in its fixture. Precision Boring bulk of the hole, the position is a two way marketing. Because of mass production, clamping methods make use of automatic hydraulic clamping. Linkage was clamping, removal of the bulk of positioning bolt hole, then its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should maintain its accuracy.Keywords: linkage, demand, production, positioning, accuracy前言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关于机械设计的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机械设计的文献综述范文

机械设计文献综述一、引言机械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各种机械装置、设备和系统的设计,旨在满足特定需求并优化性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对近五年内机械设计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二、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近年来,对于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些学者研究了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方法等。

这些新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也使得设计更加精准和符合实际需求。

三、新型机械结构设计研究在新型机械结构设计方面,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紧凑、更可靠的设计。

例如,一些学者研究了新型齿轮设计,以提高齿轮的传动效率和寿命。

此外,也有学者研究了新型的轴承设计和新型的传动系统设计。

这些新型设计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智能化与自动化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一些学者研究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预测和优化设计。

此外,也有学者研究了如何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快速原型制造和智能制造。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设计的效率和生产的质量。

五、机械设计中的材料与热处理研究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直接影响到机械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例如,一些学者研究了新型的高强度材料和耐腐蚀材料,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也有学者研究了新型的热处理技术和工艺,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六、结论总体而言,近五年内机械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无论是在理论和方法上,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机械设计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广泛,未来的机械设备将更加高效、可靠和智能。

柴油机连杆文献综述

柴油机连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主要说的是关于传统工艺连杆加工中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参数和连杆加工工艺路线,连杆加工工艺的分析和改进,以及连杆加工工艺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反映连杆精度的参数主要有五个:(1).连杆大端中心面和小端中心面相对于连杆身中心面的对称(2).连杆大小头孔中心距尺寸精度(3).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4).连杆大小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5).连杆大头螺栓孔与接合面的垂直度。

传统加工路线:连杆工艺设计注意问题:工序安排定位基准:夹具使用二.发动机连杆的粉末锻造主要介绍粉末锻造工艺的技术特点、制造工艺流程、主要制造工艺参数、主要生产工序及工艺参数等;国外采用连杆胀断工艺的公司有哪些1.特点:粉末冶金烧结件作锻造毛坯可一次锻造成形,无飞边,节省加工工时和设备。

具有粉末冶金和机械精锻的优点。

粉末锻造可实现烧结材料的高密度化,是材料具有高强度和无明显各向异性。

a.避免不必要的机械加工,如模锻连杆早热处理前需要经过几到机加工,而粉锻连杆仅需一道机加工。

b.质量偏差小,模锻3%-5%,粉锻连杆仅0.5%。

c.疲劳轻度高d.零件致密、轻量,密度≥7.8g/cm3,形状及尺寸经一次性锻造即可达到最终产品要求。

e.节约能源50%,节约材料40%,有利于环境保护。

2.制造工艺流程: 预合金钢粉→配料机混料→压制成预制坯→烧结成锻坯→快速送入预热的锻模→致密化闭模锻造→锻件脱模→在可控气氛中冷至室温→热处理→喷丸强化3.原料参数:德国宝马生产V8发动机连杆所用预合金钢粉成分为w(Mn)=0.3%~0.4%、w(Cr)=0.1%%~0.25%、w(Ni)=0.2%%~0.3%、w(Mo)=0.25%~0.35、w(C)=0.6%,其余为Fe.4.主要工艺参数:a.配料及混料经配料计算和准确称取粉重后置于混料机混合20—30分钟至分布均匀;b.压制预制坯要对预制坯的设计应合理,对其密度、质量、质量变化和尺寸要求精确控制,避免过负荷损坏模具;c.烧结预制坯在通有还原保护气体的专用烧结炉中进行,烧结温度1120—1130℃,至完全合金化,后移至无氧化性气体的温饱炉中于1000℃左右保温;d.锻造有两种:利用烧结体预热保温至锻造温度时立即进行锻造,以节省能源。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TIA的汽车连杆三维建模方法研究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CATIA的汽车连杆三维建模方法研究模板

摘要本文介绍了发动机连杆的工作原理、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技术要求相关知识,学习CATIA V5软件各模块的具体功能,运用CATIA V5实现零件的三维建模。

通过三维建模我们可以发现,CATIA V5三维软件在零部件开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零件开发效率,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关键词:连杆,CATIA V5,三维建模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knowledge of Working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and the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Engine connecting rod.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we can find that we are fall behind. learned the design process of connecting rod and builded the 3D model by CATIA V5 software. We can realize CATIA V5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arts desig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arts design, and reduce the design costs.Keywords:Connecting rod, CATIA V5, 3d model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课题来源及内容简介 (1)1.2 国内外对CATIA V5的使用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2)2.发动机连杆相关知识介绍 (3)2.1 连杆发动机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3)2.2连杆构造 (3)2.2.1 连杆的组成 (3)2.2.2 连杆小头的结构 (3)2.2.3 连杆杆身 (4)2.2.4 连杆大头 (4)2.2.5 连杆螺栓 (5)2.3 连杆的工作条件 (5)2.4 发动机连杆的材料的选择 (6)2.5 发动机连杆的加工工艺 (7)2.6 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8)2.6.1大、小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 (8)2.6.2 大、小头孔轴心线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行度 (8)2.6.3大、小头孔中心距 (8)2.6.4 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 (8)2.6.5大、小头孔两端面的技术要求 (8)2.6.6螺栓孔的技术要求 (8)2.6.7有关结合面的技术要求 (9)3.基于CATIA V5的连杆三维建模方法分析 (10)3.1 CATIA中实现实体造型有两种模式: (10)3.2 连杆建模过程分析 (10)3.2.1 拉伸特征的建立 (10)3.2.2 双向拔模特征建立 (13)3.2.3 参考点、参考直线、参考平面的建立 (14)3.2.4 挖槽特征的建立 (15)3.2.5 建立螺栓孔 (17)3.2.6 应用挖槽功能切割小端并作对称 (18)3.2.7 建立参考平面、拉伸凸台并创建螺纹孔 (19)3.2.8 草图特征练习 (21)3.2.9 建立倒圆角特征 (21)3.2.10 基本曲面特征 (22)3.3 制作连杆二维工程图 (23)3.4 CATIA V5简单视频的制作 (25)4. 总结与展望 (27)4.2 本文总结 (27)4.2 工作展望 (27)致谢 (29)参考文献 (30)1. 绪论1.1 课题来源及内容简介本次毕业设计课题《康明斯发动机连杆三维建模方法研究》来源于汽车工程系。

汽车连杆零件的锻模设计(锻模毕业设计论文)[1]

汽车连杆零件的锻模设计(锻模毕业设计论文)[1]

学科门类:单位代码: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汽车连杆零件的锻模设计学生姓名所学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XXXXXXXXX系二○**年X X月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1)1 绪论 (3)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3)2 模锻工艺简述 (4)2.1模具对金属变形的影响 (4)2.2模锻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5)2.2.1开式模锻 (5)2.2.2 闭式模锻 (5)2.2.3 挤压 (6)2.2.4 顶镦 (6)3 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的选择 (6)3.1汽车连杆工艺性分析 (6)3.2汽车连杆工艺方案选择 (7)4 汽车连杆的工艺参数及设计计算 (8)4.1 锻件图设计 (8)4.2 计算锻件主要参数 (10)4.3锻锤吨位的确定 (10)4.4确定飞边槽的形式和尺寸 (10)4.1.1分模位置 (10)4.1.2确定公差和余量 (10)4.5终锻模膛设计 (11)4.6钳口的设计 (12)4.7 预锻模膛设计 (12)4.8绘制计算毛坯图 (13)4.9确定坯料尺寸 (14)5 锻造模具的设计 (14)5.1模具设计的基本作用 (14)5.2降低模具生产成本的措施 (15)5.3模具的重要作用 (17)5.4模具的设计要求 (17)5.5模具的设计内容 (17)5.6模具材料的选取 (18)5.7锻造模块的确定 (18)5.8、燕尾及键槽的选 (18)6 汽车连杆成形工艺过程分析 (18)6.1 毛坯的制备 (18)6.2润滑剂的选用 (19)6.3模具的预热 (20)6.4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 (20)7 结论与展望 (21)7.1主要结论 (21)7.2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21)8心得与体会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3)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说明书。

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word说明书和CAD图纸。

需要压缩包的朋友请联系QQ客服:1459919609。

机械制造连杆零件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制造连杆零件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1绪论 (3)2零件图分析 (4)2.1零件图的结构分析 (4)2.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4)3毛坯的确定 (5)4制定工艺方案 (5)5设备的选择 (6)5.1选择机床 (6)5.2夹具的选择 (8)5.3刀具的选择 (9)5.3.1刀具尺寸的选择 (9)5.3.2刀具材料的选择 (11)5.3.3确定刀具 (12)5.4量具的确定 (12)6定位基准的选择 (13)7冷却液的选择 (13)8切削用量选择 (14)8.1背吃刀量的确定 (15)8.2主轴转速的确定 (15)8.3切削速度的确定 (17)9起刀进刀和退刀有关的工艺问题的处理 (18)9.1起始平面、返回平面、进刀平面、安全平面的确定 (18)9.1.1起始平面 (18)9.1.2返回平面 (18)9.1.3进刀平面 (18)9.1.4退刀平面 (18)9.1.5安全平面 (18)9.2程序起始点、返回点和切入切出点的确定 (19)9.2.1程序起始点、返回点 (19)9.2.2切入、切出点选择的原则 (19)10编写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0)11制定工序卡片 (22)11.1备料工序卡片 (22)11.2铣夹持面的工序卡片 (23)11.3铣上平面工序卡片 (24)11.4铣外轮廓工序卡片 (25)11.5零件加工工序卡片 (26)11.6翻面铣底面工序卡片 (28)12走刀路线图 (29)13程序编制 (33)毕业设计总结 (61)致谢 (62)参考文献 (63)1绪论世界制造业转移,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

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高技术密集时代与微电子时代,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正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已经过了发展初期,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中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速度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复杂形状的零件越来越多,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产品研制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的加工设备和制造方法已难以适应这种多样化、柔性化与复杂形状零件的高速高质量加工要求。

机械原理教具设计-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机械原理教具设计-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机械原理课程系列教具的设计(1)文献综述报告班级(学号)机械1104 2011010108 姓名祝千皓指导教师王科社文艺复兴后,意、法、英等国相继兴办大学,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培养人才,人们开始探求世界,于是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被人发现、了解、认识、证明。

意大利著名绘画大师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年)的作品The Madrid Codex和The Atlantic Codex中,列出了用于机械制造的22种基本部件.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1707-1783年)提出了一个平面运动是一点的平动和绕该点的转动的叠加理论,奠定了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法国的科奥利(Coriolis,1792-1843年)提出加速度的概念,研究机构的运动分析,英国的瓦特(Watt,1736-1819年)研究了机构综合运动学,探讨连杆机构跟踪直线轨迹问题,剑桥大学教授Robert Willis 出版的著作《机构原理》,形成了机构学理论体系,而机构和其他的原理就形成了机械原理。

例如,目前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双击冷镦机,其工艺过程包括进料、切断、送坯、镦锻、顶出等五个动作。

而这五个工艺动作分别由多种机构组成的五条传动路线来实现,该机器的工作原理分别描叙如下:(1) 主传动系统完成墩制动作;(2)送料系统工件原料的间歇式送进动作;(3)切料系统连续完成原料棒的切断动作;(4)双工位控制系统完成初墩和精墩双工位切换动作;(5)工件顶出系统将加工好的工件从模具顶出完成卸料动作.在上叙五个动作中,各个部分必须相互配合与协调,对应各主要活动组件的运动才能有序进行;如果其中一个部分出现故障,就会发生模毁机损的安全事故。

可见其中各个部分包括的机械原理对机器的能够有序的运行的支柱。

没有正确的运作方式及传动方式这种机器是不可能产生的。

虽然机械原理学的研究源远流长,但从古至今,机械原理学领域主要还是研究机构和机器,而机械原理主要在机构的研究方面,所以机构的组成原理与新机构的发明创造、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及设计理论对机械原理的发展就有深远影响。

Solidworks软件文献综述 (3)_15(万峰设计文献综述)

Solidworks软件文献综述 (3)_15(万峰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Solidworks软件与主要模块功能solidworks是一个大型软件包,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调用其中的某一个模块进行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创建的文件有不同的文件扩展名。

solidworks主要有草图绘制、零件设计、装配模块、工程图模块、钣金设计、模具设计、运动仿真等。

下面就我课题用到的零件设计、装配模块、运动仿真的三个模块做详细介绍。

1.1solidworks零件设计模块零件模块用于创建和编辑三维实体模型。

在大多数情况下,创建三维实体模型是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主要目的,因此零件模块也是参数化实体造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模块。

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用零件模块依次进行创建各种类型特征的过程。

这些特征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参考关系,例如各特征之间存在的父子关系等。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最好尽量减少特征之间复杂的参考关系,这样可以方便地对某一特征进行独立的编辑和修改,而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设计错误。

1.2solidworks装配部件模块一个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装配模块是用来建立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形成复杂的装配体。

具有以下特点:提供了方便的部件定位方法,轻松设置部件间的位置关系。

系统提供了十几种配合方式,通过对部件添加多个配合,可以准确把部件装配到位;提供了强大的爆炸图工具,可以方便生成装配体的爆炸视图。

1.3运动仿真模块在solidworks中,通过运动算例功能可以快速,简洁地完成机构的仿真运动及动画设计。

运动算例可以模拟图图形的运动及装配体中的部件直观属性,它可以实现装配体运动的模拟、物理模拟以及COSMOSMotion,并生成基于Windows 的avi视频文件。

装配体运动模拟是通过添加马达进行驱动来控制装配体的运动,或者决定装配体在不同时间时的外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零件(连杆)设计与CAD建模方法探讨文献综述T943-2 杨刚20090430219一.课题内容连杆的作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并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分析该汽车典型零件的设计方法与加工工艺成型方法,对其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汇总后,进行CAD建模方法探讨研究。

二.研究背景2.1连杆国内外研究现状汽车制造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汽车总产量2005年为300万辆,2010年为450万辆,2015年为600万辆。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载重汽车、工程专用车、农运汽车等品种和数量需求都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轿车的需求量逐年大幅度增长。

这不仅向汽车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向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提出了变革性的挑战,同时也是促进汽车零部件加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势头,是要从零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逐步向整车设计自主知识产权过渡,这应该是形成中国汽车工业特色和优势的必由之路。

连杆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工作条件恶劣,是承受强烈冲击力和动态应力最高的动力学负荷部件。

目前,国内连杆生产的各种小厂家所用的设备和工艺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也未达到统一的标准。

通过“八五”、“九五”技术改造,已经形成几家批量较大的连杆专业生产厂,但其生产线、设备和工艺都由国外引进,投资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小是亟需改变的局面,而且仍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汽车、摩托车和内燃机制造业对连杆批量和精度的要求。

因此,提高连杆锻造成型精度,节约设备投入,提高材料利用率,增大自主创新的比重是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传统制造业的不断改进,需求用新的成形技术制造连杆,这种新的技术必须具有设备投资小、生产效率、材料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高、连杆成形质量稳定的优点。

2.2现代汽车连杆生产需求:随着汽车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连杆的强度、刚度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对发动机连杆用材料及制造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

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连杆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关联很大,非调质钢的应用就是考虑节省调质工序。

近年来,采取裂解连杆体和连杆盖分界面技术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机械加工工序,由此开发了高强度低韧性的高碳非调质钢和粉末冶金锻件,以满足工艺的需要。

2.3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在这个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企业若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改进,用最廉价的生产成本创造出最高的利润,这必然跟我们的工艺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合理地快速设计出产品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三.典型零件的设计特点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在柴油机中与汽缸、活塞、曲轴以及主轴承组成曲柄连杆机构,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气体的压力传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汽缸中的气体,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回转运动,使汽缸燃油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曲轴输出的机械能,连杆小头和活塞一起做往复运动,连杆大头与曲轴一起做旋转运动,连杆杆身做复杂的平面运动。

连杆在工作中,承受急剧变化的动载荷作用。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简图见图1。

根据连杆的工作情况,连杆应具有以下设计要求:(1)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可靠耐用;(2)保证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重量,以降低惯性力;(3)尽量减小长度以减小发动机总体尺寸和重量;(4)大小头轴承工作可靠,耐磨性好;(5)连杆螺栓疲劳强度高,连接可靠;(6)易于制造,成本低。

连杆不能单靠大的尺寸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必须从材料、构型、设计、热处理及表面强化等几方面来解决连杆尺寸、重量、强度、刚度之间的矛盾。

在连杆设计中,应广泛采用实验应力分析,针对连杆的应力分布决定连杆构型,使材料能够合理利用,满足连杆既轻巧又耐用的要求。

四.国外汽车连杆材料最新应用国外先进的发动机制造企业通过不断的研发,开发出了涨断连杆用非调质钢、粉末冶金及高强度的赛车连杆用钛合金等新型材料。

而国内企业除了开发出C70S6BY涨断连杆用非调质钢外,其余的材料还在开发阶段,开发新型节能环保型的高强度的连杆材料是我国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主要方向。

国内一般中、小型汽油机及柴油机连杆采用的传统材料主要是中碳钢与中碳合金钢,而增压中冷强化的柴油机一般采用中碳合金钢如铬钢、锰铬钢、镍合金钢等。

但上述钢在毛坯制造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机械性能及良好的韧性等指标都无一例外地采用正火、调质等热处理工艺来保证连杆本身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

而正火、调质等热处理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特别是调质处理还需要消耗水、专用的淬火油等,废弃的淬火液需要处理后方能达到排放标准,这样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耗费了大量的能源,从这一点来看并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于是国外新型的非调质钢的连杆材料应运而生,而粉末冶金材料也因材料利用率高、加工余量少的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涨断连杆用非调质钢调质钢,其强度好、材料纯度高,更重要的是可适应连杆孔分离面涨断工艺的需要;而法国也相应研制了SPLITASCO系列高碳钢,其成分与C70S6相比只是为了提高可加工性能,对P、S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做了进一步调整。

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欧洲公司C70S6基础上进一步增加C元素的含量、添加了V的C70S6提高了10%~15%,但是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使连杆的加工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上述两种材料只是在欧洲的几家产量较大的公司应用。

在过去的4年中,为了满足发动机高爆压的需要,德国研制成功了适合涨断工艺的高强度非调质钢36MnVS4。

为了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该材料与C70S6相比降低了材中C的含量,同时为了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增加了V、Mo的含量,使材料的晶粒非常细化。

一汽技术中心结合ET3发动机开发项目也研发了此种材料,实践证明此种材料不仅涨断性能良好,从疲劳试验结果来看,其疲劳强度也达到了优质的42CrMoA材料调质后的水平。

上述各种涨断连杆用非调质钢材料成分见表1。

C70S6、36MnSV4金相组织分别见图1、图2 粉末冶金材料用粉末烧结锻造工艺生产汽车发动机连杆,最早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并取得成功,但当时没有达到批量生产。

随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采用成分为Fe2Cu0.55C0.1S的合金粉末生产汽车发动机连杆,并与锻钢连杆进行了拉压疲劳性能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粉末烧结锻造连杆与锻钢连杆具有同等的疲劳性能。

目前,丰田、通用、MAZDA、福特等汽车公司粉末冶金锻造连杆均已经商品化,全球的产量已逾千万,粉末冶金锻造连杆在高速汽油机连杆的生产中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

一汽集团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一汽丰越发动机厂生产的V6系列发动机连杆系采用粉末冶金锻造连杆。

粉末冶金锻造连杆的强度、韧性能达到锻钢连杆的水平,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保证的,一是通过锻造提高粉坯的密度,二是通过添加合金元素使粉末锻造连杆具有足够的淬透性,保证热处理后零件的质量。

从理论上讲,烧结锻造零件的密度,如能达到钢材的理论密度的话,将具有与钢制零件同等的力学性能。

日本生产的Fe0.5C2.0Cu0.09S、Fe0.55C2.0Cu0.2S粉末烧结锻造连杆的密度达到7.82 g/cm(理论密度的99.8%),通过试验证明,这样密度的烧结零件,能够达到锻钢连杆的疲劳性能。

图5中的2种高强度锻压粉末冶金连杆材料(拉压比2.5)的疲劳试验结果便证明了这一点,材料成分见表2。

目前,国外正在研究高强度的粉末冶金连杆材料,综合疲劳性能已经超过了C70S6。

4 铝基复合材料由于铝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性,故采用铝基材料制造车用发动机连杆能得到显著的轻量化效果。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采用体积率为40%的氧化铝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生产发动机连杆,其质量比锻钢连杆减轻了35%。

日本本田公司采用不锈钢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生产其轿车发动机连杆,据报道至少已有5万件这种连杆被采用。

但这种连杆由于采用了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使得其生产成本不为当今的汽车工业所接受。

颗粒作增强相,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价格唯一被汽车行业所接受的类别。

钛合金连杆还可显著地降低发动机的噪声,有利于环保。

由于钛合金的成本比较高,目前应用的范围有限,通常是用在一些高性能赛车上。

4 铝基复合材料由于铝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性,故采用铝基材料制造车用发动机连杆能得到显著的轻量化效果。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采用体积率为40%的氧化铝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生产发动机连杆,其质量比锻钢连杆减轻了35%。

日本本田公司采用不锈钢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生产其轿车发动机连杆,据报道至少已有5万件这种连杆被采用。

但这种连杆由于采用了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使得其生产成本不为当今的汽车工业所接受。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采用价格低廉的陶瓷颗粒作增强相,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价格唯一被汽车行业所接受的类别。

目前,采用压力浸渗工艺生产的50%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已达到弹性模量为2×105N/mm2、弯曲强度为800 N/mm2、弯曲疲劳强度为200 N/mm2的性能指标,极具应用前景。

现代发动机由于节能减排的要求,爆发压力越来越高。

最新设计开发的柴油机的爆发压力已经达到了220×105Pa,而欧洲最新研制的直喷增压式汽油机爆发压力也达到110×105Pa。

这就要求发动机连杆质量轻、强度高、刚度好、惯性力小,采用相应的强化工艺,总之要求连杆材料与要求发动机节能环保是一致的。

开发利用新型的材料与工艺,节省毛坯制造环节中的能耗,提高材料利用率以及简化机械加工中的制造工序是连杆在设计制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主要目标。

五.连杆制造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连杆裂解工艺是国际上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连杆加工最新技术。

连杆裂解(也称连杆胀断)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材料断裂理论,首先将整体锻造的连杆毛坯大头孔人为产生裂痕,形成初始断裂源,然后用特定方法控制裂痕扩展,达到连杆本体与连杆盖分离的目的。

其裂解过程如下:(1)在连杆锻造毛坯大头孔内,预先加工出裂解槽,形成初始断裂源,见图1a;(2)在裂解专用设备上首先对连杆大头内孔侧面施加径向力,使裂纹由内孔向外不断扩展直至完全裂解,见图1b; (3)连杆盖从连杆本体上分离出来,见图1c。

利用断裂面犬牙交错的特征,在裂解专用设备上,再将裂解分离后的连杆盖与本体精确复位,最后在断裂面完全啮合的条件下,完成螺栓工序及其他后续切削加工工序。

(1)传统加工工艺流程(2)裂解加工工艺流程裂解工艺改变了连杆加工的关键生产工序,以整体加工代替分体加工,省去分离面的拉削与磨削等工艺,降低螺栓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从而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