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PPT
合集下载
(完整版)汽车冷却系统讲解ppt

在
度,防止过热
气中,降低冷
循
和气缸过冷
却液温度
带
添加 标题
节温器的作用:控制冷却液的流动路径,防止发动机过热
添加 标题
节温器的结构:由感温
添加 标题
工作原理:根据发动机温度变化,自动调节冷却液的流动路 径
添加 标题
节温器的工作过程: 闭,冷却液不经过散 温度升高时,节温器
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 散热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 散热器通常由散热器芯、散热器盖和散热器支架等组成
清理散热器的重要性:散热器容易积累灰尘和杂物,影响散热效果 热。定期清理散热器可以保持其良好的散热性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
清理方法:定期使用高压气枪或清洗剂清理散热器表面,并检查散 塞。如果需要深度清理,可以拆下散热器进行清洗。
定期检查风扇和水泵的运转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清理散热器,保持散热器的清洁和通风 定期检查冷却液的液位和颜色,确保其正常
冷却液的作用:冷却液的主要作用是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保持发动机的
冷却液的循环方式:冷却液的循环方式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大循 过散热器散热后回到发动机缸体;小循环时,冷却液不经过散热器直接
冷却系统的作
散热器的作用:
风扇的作用:
冷
用:保持发动
将冷却液中的
加快空气流动,
流
机正常工作温
热量散发到空
提高散热效果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汽 车 冷 却 系 统 概 述 03 汽 车 冷 却 系 统 的 原 理 04 汽 车 冷 却 系 统 的 部 件 05 汽 车 冷 却 系 统 的 维 护 与 保
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课件

考虑材料的加工和制造工艺,以实现轻量化、高强度和低成本的 要求。
冷却系统的制造工艺
01
02
03
传统制造工艺
详细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 却系统的传统制造工艺如 铸造、锻造、焊接等。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
探讨了先进制造技术在汽 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应 用,如3D打印、激光焊接 等。
质量控制与检验
阐述了在制造过程中如何 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以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集成化冷却系统的发 展趋势
目前,集成化冷却系统已经得到了广 泛应用,如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 品牌的部分车型已经采用了集成化冷 却系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集成化冷却系统 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06
附录与参考文献
相关数据表格与图表
表格1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部件参数表
表格2
循环泵控制系统
根据发动机温度和负载控制水泵的转速
03
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冷却系统零部件的选型与设计
01
详细描述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各零部件如散热器、水泵、
风扇等的设计原则和选型依据。
冷却循环路径与流体动力学分析
02
对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路径和流体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和设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冷却系统逐渐采用更加高效的空 气冷却方式,即通过风扇和散热器等部件将发动机的热量传 导到外部空气中。这种冷却方式散热效率高,但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
冷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冷却系统的分类
汽车冷却系统按照散热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两大类。水冷 系统采用冷却液作为散热介质,风冷系统采用空气作为散热介质。
冷却系统的制造工艺
01
02
03
传统制造工艺
详细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 却系统的传统制造工艺如 铸造、锻造、焊接等。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
探讨了先进制造技术在汽 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应 用,如3D打印、激光焊接 等。
质量控制与检验
阐述了在制造过程中如何 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以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集成化冷却系统的发 展趋势
目前,集成化冷却系统已经得到了广 泛应用,如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 品牌的部分车型已经采用了集成化冷 却系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集成化冷却系统 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06
附录与参考文献
相关数据表格与图表
表格1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部件参数表
表格2
循环泵控制系统
根据发动机温度和负载控制水泵的转速
03
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冷却系统零部件的选型与设计
01
详细描述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各零部件如散热器、水泵、
风扇等的设计原则和选型依据。
冷却循环路径与流体动力学分析
02
对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路径和流体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和设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冷却系统逐渐采用更加高效的空 气冷却方式,即通过风扇和散热器等部件将发动机的热量传 导到外部空气中。这种冷却方式散热效率高,但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
冷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冷却系统的分类
汽车冷却系统按照散热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两大类。水冷 系统采用冷却液作为散热介质,风冷系统采用空气作为散热介质。
汽车-冷却系统

汽车-冷却系统
第6章 冷却系统
6.1概述 6.1.1冷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有两种,即水冷却和风冷却。 现代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水冷却。 1、风冷却系统
将发动机中高温零件的热量,直接散发到大气,使发动机的温度降低而进行 冷却的一系列装置称为风冷系。采用风冷系的发动机,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在 气缸体和气缸盖上制有许多散热片,发动机利用车辆前进中的空气流,或特设 的风扇鼓动空气,吹过散热片,将热量带走。部分汽车发动机采用风冷系,特 别是小排量发动机,但在现代汽车发动机上较少采用。
风冷系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和维修方便。 风冷系的主要缺点:冷却不够可靠、功率消耗大、噪声大和对气温变化不 敏感。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冷却系统
第6章 冷却系统
6.1概述 6.1.1冷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水冷却系统 将发动机中高温零件的热量先传给水,再散发到大气中去,使发动机的温度
降低而进行冷却的一系列装置,称为水冷系。目前汽车发动机上广泛采用的是 水冷系。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冷却系统
第6章 冷却系统
6.2水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与维修 6.2.1水泵
3、水泵的检修 发动机水泵常见的损坏形式为:水泵壳体、卡簧槽及叶轮破裂;带轮凸缘配
合孔松动;水封变形、老化及损坏;泵轴磨损、轴承磨损松旷等。 (1)检查水泵壳、卡簧槽是否破裂,如果裂纹较轻,则可根据情况实施焊补或 用环氧树脂胶粘接。严重时应更换。工程塑料叶轮若有破损,必须更换。 (2)凸缘孔若松旷,则应镶套后重新加工,必要时更换新件。水封一般应更换 新件。轴承磨损超差应更换;泵轴可采用镀铬、喷涂修复,必要时更换新轴。 (3)水泵装合后,首先用手转动皮带轮,泵轴转动应无卡滞现象;叶轮与泵壳 应无碰擦感觉。然后在试验台上,按原厂规定进行压力——流量试验。当水泵 轴转速为1000r/min时,每分钟的排水量不应低于规定的数值,在10min的试 验中不应出现金属摩擦声和漏水现象。
汽车冷却系统基本知识介绍PPT课件

第12页/共28页
散热器设计要点:
在整车空间布置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增大散热器的迎风面积,减薄芯子厚度。这样可充分利用风扇 和车的迎面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一般轿车芯厚不超过二排水管。
轿车多采用散热器横流水结构,因为轿车车身较低,空间尺寸紧张。横流水结构散热器能充分地利 用轿车的有限空间最大限度地增加散热器的迎风面积。
第11页/共28页
散热器芯有多种结构形式。有管片式,管带式,板式散热器芯等。 管片式及管带式散热器芯有单列,双列及三列散热管之分。实践证明,双列散热器管散热器能在有限空间 内获得最好的散热效果。 传统的散热器芯由黄铜制造,但近年来更多的是用铝制造,进出水室由复合塑料制造,使散热器重量大为 减轻。
散热器的散热量:Q=ksΔt
Q—散热器的散热量
K—散热器的散热系数,S—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Δt—液气温差。
K是代表散热效率的重要指标,与下列因素有关:a)冷却管内冷却液流速:这主要取决于发动机水泵循环流 量和冷却管断面与其数量之积。据试验结果,冷却液流速由0.2m/s提高到0.8m/s,散热器效率有较大提高, 但超过0.8m/s后,效果不大。b)散热器材料和管片厚度 。c)制造质量:冷却管和散热带之间的贴合性和 焊接质量。其优劣会影响散热效率20%~40%。d)通过散热器芯部的空气流量或风速:评价散热器的散热 性能时,必须在同等风量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散热器的风速在额定工况下应不小于8~10m/s,以充分发挥散 热器的散热能力。
入与发动机水泵连接
的金属冷却水管总成
进气节流阀
膨胀箱出水管, 此管连接膨胀箱 下端的出水口和 金属冷却水管总 成的一个分支管
风扇
散热器
除气管,此管连接散 热器上水室的除气管 口和膨胀箱上端的一 个除气管口
散热器设计要点:
在整车空间布置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增大散热器的迎风面积,减薄芯子厚度。这样可充分利用风扇 和车的迎面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一般轿车芯厚不超过二排水管。
轿车多采用散热器横流水结构,因为轿车车身较低,空间尺寸紧张。横流水结构散热器能充分地利 用轿车的有限空间最大限度地增加散热器的迎风面积。
第11页/共28页
散热器芯有多种结构形式。有管片式,管带式,板式散热器芯等。 管片式及管带式散热器芯有单列,双列及三列散热管之分。实践证明,双列散热器管散热器能在有限空间 内获得最好的散热效果。 传统的散热器芯由黄铜制造,但近年来更多的是用铝制造,进出水室由复合塑料制造,使散热器重量大为 减轻。
散热器的散热量:Q=ksΔt
Q—散热器的散热量
K—散热器的散热系数,S—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Δt—液气温差。
K是代表散热效率的重要指标,与下列因素有关:a)冷却管内冷却液流速:这主要取决于发动机水泵循环流 量和冷却管断面与其数量之积。据试验结果,冷却液流速由0.2m/s提高到0.8m/s,散热器效率有较大提高, 但超过0.8m/s后,效果不大。b)散热器材料和管片厚度 。c)制造质量:冷却管和散热带之间的贴合性和 焊接质量。其优劣会影响散热效率20%~40%。d)通过散热器芯部的空气流量或风速:评价散热器的散热 性能时,必须在同等风量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散热器的风速在额定工况下应不小于8~10m/s,以充分发挥散 热器的散热能力。
入与发动机水泵连接
的金属冷却水管总成
进气节流阀
膨胀箱出水管, 此管连接膨胀箱 下端的出水口和 金属冷却水管总 成的一个分支管
风扇
散热器
除气管,此管连接散 热器上水室的除气管 口和膨胀箱上端的一 个除气管口
《发动机冷却系统》课件

当发动机运转时,冷却风扇会吸入空气并强制对流,使散热 器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提高散热效率。
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节温器的作用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循环路径的关键部件,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调节冷却液的 流向。
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节温器内部通常有一个蜡式感温元件,当发动机水温达到设定值时,感温元件会 膨胀或收缩,改变节温器的开度,从而调节冷却液的流向。
环保材料
采用环保材料制造散热器、水泵、风扇等冷却系统部件,降低对 环境的污染。
节能技术
通过优化发动机燃烧和热管理系统,降低发动机的热量产生和散热 需求,实现节能减排。
回收利用
对废旧冷却系统部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 破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失。
高效风扇设计
优化风扇的形状、尺寸和转速,提 高风扇的空气流量和风压,降低风 扇噪音,提高冷却效率。
高效水泵设计
改进水泵的叶轮和密封结构,提高 水泵的扬程和流量,降低水泵的能 耗和磨损。
冷却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控制技术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冷 却液温度,自动调节冷却系统的
冷却系统的作用
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 常工作,防止过热,减少磨损, 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可靠性。
冷却系统的分类
按冷却介质分:水冷 式、风冷式、油冷式
按冷却液循环方式分 :开式循环、闭式循 环
按冷却方式分:自然 对流冷却、强制循环 冷却
冷却系统的组成
散热器
用于冷却液散热,降低冷却液温度。
水泵
使冷却液在系统中循环流动。
冷却系统的散热原理
散热器的作用
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主要散热部件,通过空气的对流将热量散发到外界。
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节温器的作用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循环路径的关键部件,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调节冷却液的 流向。
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节温器内部通常有一个蜡式感温元件,当发动机水温达到设定值时,感温元件会 膨胀或收缩,改变节温器的开度,从而调节冷却液的流向。
环保材料
采用环保材料制造散热器、水泵、风扇等冷却系统部件,降低对 环境的污染。
节能技术
通过优化发动机燃烧和热管理系统,降低发动机的热量产生和散热 需求,实现节能减排。
回收利用
对废旧冷却系统部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 破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失。
高效风扇设计
优化风扇的形状、尺寸和转速,提 高风扇的空气流量和风压,降低风 扇噪音,提高冷却效率。
高效水泵设计
改进水泵的叶轮和密封结构,提高 水泵的扬程和流量,降低水泵的能 耗和磨损。
冷却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控制技术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冷 却液温度,自动调节冷却系统的
冷却系统的作用
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 常工作,防止过热,减少磨损, 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可靠性。
冷却系统的分类
按冷却介质分:水冷 式、风冷式、油冷式
按冷却液循环方式分 :开式循环、闭式循 环
按冷却方式分:自然 对流冷却、强制循环 冷却
冷却系统的组成
散热器
用于冷却液散热,降低冷却液温度。
水泵
使冷却液在系统中循环流动。
冷却系统的散热原理
散热器的作用
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主要散热部件,通过空气的对流将热量散发到外界。
公开课课件发动机冷却系统

公开课课件发动机冷却系统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
目录
• 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 • 发动机冷却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 发动机冷却系统维护与保养 •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目录
• 发动机冷却系统维修实例分析 • 发动机冷却系统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01
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重要性
02
更换节温器
01
检查节温器工作状况
如果节温器出现故障,如无法正 常开启或关闭,应及时更换。
冷却系统的清洗与除锈
清洗冷却系统
使用专用的清洗剂清洗冷却系统 ,以去除系统中的油泥、水垢和 其他杂质。
除锈处理
如果冷却系统中有锈蚀现象,可 以使用除锈剂进行处理,以防止 锈蚀扩大并影响冷却效果。
04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 与排除方法
若节温器损坏,则更换节温器并检查相 关部件是否受损。
05
发动机冷却系统维修实例 分析
实例一:冷却液泄漏维修实例
故障现象
冷却液泄漏,导致发动机过热。
故障原因
冷却液管路老化、破裂或连接处松动。
实例一:冷却液泄漏维修实例
01
维修步骤
02
检查冷却液管路,确定泄漏 位置。
03
更换老化或破裂的冷却液管 路。
水泵故障
01
水泵轴承损坏
长时间运转或缺乏润滑导致轴 承磨损严重。
02
水泵叶轮破损
叶轮材料疲劳或受到异物撞击 导致破裂。
03
水泵密封失效
轴封或密封圈老化、磨损,导 致冷却液泄漏。
节温器故障
节温器卡滞
节温器内部结垢或异物卡滞,导致无法正常开启或关 闭。
节温器弹簧失效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
目录
• 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 • 发动机冷却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 发动机冷却系统维护与保养 •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目录
• 发动机冷却系统维修实例分析 • 发动机冷却系统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01
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重要性
02
更换节温器
01
检查节温器工作状况
如果节温器出现故障,如无法正 常开启或关闭,应及时更换。
冷却系统的清洗与除锈
清洗冷却系统
使用专用的清洗剂清洗冷却系统 ,以去除系统中的油泥、水垢和 其他杂质。
除锈处理
如果冷却系统中有锈蚀现象,可 以使用除锈剂进行处理,以防止 锈蚀扩大并影响冷却效果。
04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 与排除方法
若节温器损坏,则更换节温器并检查相 关部件是否受损。
05
发动机冷却系统维修实例 分析
实例一:冷却液泄漏维修实例
故障现象
冷却液泄漏,导致发动机过热。
故障原因
冷却液管路老化、破裂或连接处松动。
实例一:冷却液泄漏维修实例
01
维修步骤
02
检查冷却液管路,确定泄漏 位置。
03
更换老化或破裂的冷却液管 路。
水泵故障
01
水泵轴承损坏
长时间运转或缺乏润滑导致轴 承磨损严重。
02
水泵叶轮破损
叶轮材料疲劳或受到异物撞击 导致破裂。
03
水泵密封失效
轴封或密封圈老化、磨损,导 致冷却液泄漏。
节温器故障
节温器卡滞
节温器内部结垢或异物卡滞,导致无法正常开启或关 闭。
节温器弹簧失效
发动机主要部件冷却(共9张PPT)

通过冷却进行间隙控制。 高压涡轮导向器和叶片冷却 意义:对这些部件进行连续不断的冷却可以允许它们的环境工作温度超过材料的熔点而不影响叶片和导向器的整体性能。 从涡轮叶片向涡轮盘的热传导要求对轮盘加以冷却,从而防止热疲劳和不可控的膨胀率和收缩率。 涡轮盘温度分布不均匀; 高压涡轮冷却叶片的发展 防止滑油从发动机轴承腔漏出; 气流由级间封严件控制,在完成冷却功能之后,排入主燃气流。 意义:对这些部件进行连续不断的冷却可以允许它们的环境工作温度超过材料的熔点而不影响叶片和导向器的整体性能。 意义:对这些部件进行连续不断的冷却可以允许它们的环境工作温度超过材料的熔点而不影响叶片和导向器的整体性能。 空气还用于轴承滑油腔的增压。 单通道内部对流冷却具有很大的适用效果,多通道的内部冷却涡轮叶片,带外部气膜冷却、冲击式冷却也已采用。 保证了温度的均匀分布;
发动机主要部件冷却
分类:外部空气系统、内部空气系统
需要冷却的主要区域是:燃烧室和涡轮。
冷却空气用于控制压气机轴和盘的温度,既可以对其冷却, 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对它们加热。目的: ✓ 保证了温度的均匀分布;
✓ 通过控制热膨胀,保持最小的叶尖和封严间隙, 改善了发动机的效率。
发动机主要部件冷却
➢ 燃烧室冷却
1800~2000℃,燃气温 原因:燃烧生成的燃气温度大约是 从涡轮•叶片向涡轮盘的热传导要求对轮盘加以冷却,从而防止热疲劳和不可控的膨胀率和收缩率。 度太高,不适于进入涡轮导向器叶片。 保证了温度的均匀分布;
在需要冷却的情况下,好的做法是设一个双层壁的轴承座,让冷却空气进入其中间的空腔。
涡轮冷却 意义:对这些部件进行连续不断的冷却可以允许它们的环境工作温度超过材料的熔点而不影响叶片和导向器的整体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散热器(水箱)081013z
1.功用 将冷却水的热量散入大气
2.类型
管片式:由冷却管和和散热 片组成 管带式:散热片
3.散热器构造
上水箱
• 上、下水箱贮存冷
散热片
却水 • 散热器芯吸收热量 • 进水口与缸盖上出 水口相连 上水箱上 设有加水口,并用散 热器盖封闭 下水箱 底部开有出水口和放 水开关
气缸 体
2.水冷系
• 冷却介质是 “水”
• 通过冷却水的 不断循环,从发 动机水套中吸收 多余的热量,并 散发到大气中
水 箱
发动机 机体
水 泵
三、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循环
桑 塔 纳 轿 车 水 冷 系 统
水 箱 水 泵 节温器
发动 机水 套
风 扇 水 管 膨胀水箱
1.水冷系的组成
①水泵 将冷却水升压 位于缸体及缸盖内,吸热 热量散失 各缸水流均匀
蜡式、折叠式
2.类型
单阀、双阀
3.蜡式节温器结构
反推 杆 支架
主阀 门
石蜡
感温元件
4.蜡式节温器工作原理
水温高时
自发动 机来
水温低时
到发 动机
自水 箱来
5.蜡式节温器工作过程
• 冷却水温度低 于76℃时,进行 小循环 • 冷却水温度高 于76 ℃时,系 统进行混合循环
• 冷却水温度高 于86 ℃时,系 统进行大循环
第二节 水冷系构造和原理
发动机水套 水泵 风扇 散热器 膨胀水箱 节温器
水 箱 节温器 发动 机水 套
风 扇
水 管
膨胀水箱
一、发动机水套
•气缸体和气缸盖内的一层水套,是气 缸体和气缸盖的双层壁所形成的空间 分水管 主要结构
喷水管
分水管
水套
• 水套中的分 水管,使冷却 水能均匀流到 各缸
风扇 风扇和电机由曲 轴带轮通过V带驱 动。 发电机带轮作为 张紧轮 曲轴带轮
发电机带轮
6.电动风扇
红旗CA7220、奥迪100、捷达和桑塔纳 轿车均采用双速电动风扇 蓄电池为动力,其转速与发动机的转 速无关 电动机的开关由位于散热器的温度传 感器控制,需要风扇工作时自行启动 特点:风扇无动力损失,结构简单, 布置方便
第十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
冷却系功用及组成
水冷系构造和原理
第一节 冷却系功用及组成
冷却系功用
冷却系分类
水冷系组成及水路循环
冷却液
一、冷却系作用
1.发动机过热、过冷的危害
• 充气效率低,早燃和爆燃易发 生,发动机功率下降 • 运动机件易损坏 • 润滑油粘度减小、润滑油膜易 破裂加剧零件磨损 •燃烧困难,功率低及油耗高 •润滑油粘度增大,零件磨损 •燃油凝结而流入曲轴箱,增加油 耗,且机油变稀,从而导致功率 下降,磨损增加
进水 管
叶轮
•
水泵的工作过程
三、散热风扇及驱动
风扇功用 风扇类型 风扇结构 风扇驱动 离合器和温控开关 电动风扇
1.功用
促进散热器的通风,提高散 热器的热交换能力
普通风扇
2.类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动风扇
3.风扇结构
与水泵同轴,由叶片和连接板组成
风扇型式:叶尖前弯、尖窄根宽、尼龙 压铸整体风扇
4.风扇的驱动
②水套
③散热器 ④分水管 ⑤调温装置 ⑥指示及 报警装置
节温器、风扇离合器及百叶窗
水温表、高温警告灯
2.水冷系的水路循环
•水泵作用下, 水经水套而吸 热,沿水管流 入散热器(同 时风扇作用而 散热),水的 温度下降后又 由水泵泵回水 套内
•
水冷系的水路循环路线
水温表 节温器 缸盖水套
散 热 器
风 扇
分水 管
喷水管
• 水套中的 喷水管,强 烈地冷却排 气门
排气 门
喷水 孔
喷水管
水套
二、水泵
功用 类型 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
•功用
对冷却水加压,强制 冷却水流动
•类型
汽车发动机广泛采用 离心式水泵
结构组成
水泵体 水泵盖 叶轮 水泵轴 轴承 水封
壳体
叶轮
水泵 轴
节温器
21
水泵工作原理
水泵轴转动,冷 却水由进水管到叶轮 中心,叶轮转动产生 离心力,经出水口积 压到汽缸体水套中去 叶轮的中心部分 形成低压,散热器中 的冷却水又从进水管 泵入叶轮中心,如此 循环不息 壳体 出水 管
发动机 过热
发动机 过冷
2.冷却系功用
使发动机得到适度冷却,防止 发动机过冷、过热 以保证发动机在正常的温度范 围内工作
二、冷却系分类
水冷却系统
根据冷却 介质不同 风冷却系统
1.风冷系
•冷却介质 是空气 •利用气流 使散热片 的热量散 到大气中
冷却风扇
传动油 冷却器 机 油 冷 却 器
缸盖 油底 壳
散热 器芯 冷却管
放 水 开 关
4.散热器盖
•作用:调节 冷却水的工 作压力,从 而提高水的 沸点,使冷 却水不易沸 腾
空气阀-蒸汽阀的复式散热器盖 蒸汽排出管
蒸汽阀
空气阀
•蒸汽阀开启
•空气阀开启
六、节温器
功用 种类 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
1.功用
根据水温的变化,自动调节 冷却水的循环路线
水 泵
分水管
缸体水套
发动 大循环
散热器
水 泵
机水 套
控制阀
节温器
膨胀水箱
小循环
散热器 水 泵
节温器
四、冷却液
1.冷却水 • 最好使用软水,如雨水、河水、自来水 • 尽量不用硬水,如泉水、井水,容易产生 水垢 • 硬水软化:加纯碱、加烧碱、加红矾溶液 2.防冻液 • 甘醇、甘油、酒精等配制而成。
思考题
1.冷却系的功用是什么?如何调节冷却 强度? 2.如果蜡式节温器石蜡漏失,节温器处 于何种工作状态?发动机会出现什么 故障? 3.描述水冷系冷却水循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