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在刺槐身上的蚂蚁_哲理故事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读《伊索寓言》教学目标1.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
2.培养学生发现、研究探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揣摩、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的能力。
4.提高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逆向和多角度思维。
教学建议(一)关于本文的主旨文章最后一段有一句话是解读全文的一把钥匙。
“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所讲的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
生活在现代社会。
要避免碰壁上当,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
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有清醒的认识,才有适当的对策。
贯穿全文的一个深刻见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恶的一面,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也变得越来越狡猾了。
作者对每个寓言故事的“纠正”通过联类引伸,来洞烛世相,讲的就是现代社会那些不良行为乃至丑恶现象,比起寓言故事来说,其手法要狡猾的多。
把握了精神实质,领会了文章真义,就容易读懂了,就可以看出哪些话是话里有话,哪些话是反语。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解析一到冬天,蚂蚁出晒米粒;促织饿得半死,向蚂蚁借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这故事应该还有下文。
据柏拉图《对话篇·菲得洛斯》说,促织进化,变成诗人。
照此推论,坐看着诗人穷饿、不肯借钱的人,前身无疑是蚂蚁了。
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
这里有两点提请注意:一、推测作者的用意。
一半以上文字不是述古而是论今,好像并不想推敲故事的寓意之确当、深浅与否,寓意与故事之间关联恰当与否,而是用心于新寓意的导引、产生,批判现实社会不合理现象,对比大作家的前生死后,一大批文人始而冷落他,继而拥聚、寄生于他身上,前倨后恭,厚颜无耻,其中隐藏着作者的愤然之情。
蚂蚁与蚂蚱的伊索寓言故事
蚂蚁与蚂蚱的伊索寓言故事蚂蚱在冬天没有食物吃而挨饿,为什么蚂蚱在冬天没有食物吃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蚂蚁与蚂蚱的伊索寓言故事吧!蚂蚁和蚂蚱严寒的冬天,蚂蚁享受着夏季储存的粮食,过得很舒心。
一只蚂蚱,又冷又饿,从蚂蚁窝边经过,向蚂蚁讨点食物充饥,蚂蚁说:“夏天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存点食物以备冬天之用?”蚂蚱回答:“那时我哪有空闲呀!每一天,我都在歌唱!”蚂蚁用嘲弄的口吻说:“整个夏天你都在歌唱,冬天你必然要空着肚子到床上跳舞了。
”马的责任驴驮重物,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感到十分劳累,它遇到了牛,就对牛说:“帮我驮一点东西吧,我很累,累得走不动了。
”牛答应了,就帮驴驮了一些东西。
牛到家了,把替驴背的东西给了驴。
驴驮着东西又赶路了。
驴喘着气,走了一段路,看见了马,对马说:“我很累,请你帮我背些东西吧?”马摇摇头,不同意。
驴不高兴地说:“一路上我都得到帮助,没想到遇着你这样身强力壮的,却拒绝了我的请求。
”马拒绝说:“你这样不知休息地背下去,我帮你背一时又能有什么用呢?”驴终于累死了,大家都说是马的责任,如果马能帮助驴一下,驴怎么能累死呢?马和牛的对话下了班,马和牛走到了一片草地上。
它们互致问候以后,马开始啃食地上的青草,而牛却若有所思地盯着马儿发愣。
马疑惑地问:牛大哥,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吧?牛怏怏不乐地说:是的,老弟你说的没错。
马说:说出来让我听听,或许能帮上你一点忙呢。
牛说:马老弟啊,我一直迷惑不解,我和你一样魁梧、有力,我还比你多出一对牛角呢,为什么你癖是任理道远、驰骋千里,而我又总是在家里重复着春种秋耕呢?马抬头说:牛大哥,看来你是羡慕我的,是吗?牛说:是啊,马老弟,看你多么潇洒啊!马笑出了声,然后说:其实,老哥哥,我也在羡慕你呢,羡慕你总是无怨无悔的踏实劳作。
牛说:是吗?我的老弟,我想也是。
问题是我还多出一对牛角呢!马有些惊讶地说:牛大哥,这样听起来我似乎明白了一些。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些怀才不遇呢?其实,尽职尽责就好,你已经做得够好的了。
适合小学生的哲理小故事(通用15篇)
适合小学生的哲理小故事适合小学生的哲理小故事(通用15篇)在你身边有许多励志人生哲理故事都是随处可见的,只是你没有在意,励志就会敲敲打进你的心里,让你从中得到人生哲理,故事的发展往往是那么一瞬间,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记得励志人生哲理故事是随处可见。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哲理的适合小学生的哲理小故事(通用1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适合小学生的哲理小故事1农夫家里养了三只小白羊和一只小黑羊,三只小白羊常常因为有雪白的皮毛而骄傲,而对那只小黑羊不屑一顾:“你自己看看身上像什么,黑不溜秋的,像锅底。
”;“依我看呀,像炭团。
”;“像穿了几代的旧被褥,脏死了!”不但小白羊,连农夫也瞧不起小黑羊,常常给它吃最差的草料,时不时还对它抽上几鞭。
小黑羊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也觉得自己比不上那三只小白羊,常常伤心地独自流泪。
初春的一天,小白羊与小黑羊一起外出吃草,走得很远,不料寒流突然袭来,下起了鹅毛大雪,它们躲在灌木丛中相互依偎着……不一会儿,灌木丛和周围全铺满了雪,雪天雪地雪世界,它们打算回家,但雪太厚了,无法行走,只好挤做一团,等待农夫来救它们。
农夫发现四只羊羔不在羊圈里,便立刻上山找,但四处一片雪白,哪里有羊羔的影子哟。
正在这时,农夫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小黑点,便快步跑去。
到那里一看,果然是他那濒临死亡的四只羊羔。
农夫抱起小黑羊,感慨地说:“多亏小黑羊呀,不然,羊儿可都要冻死在雪地里了!”适合小学生的哲理小故事2角山羊生活在尼日利亚草原上,它们每年要翻山越岭走800多公里,迁徙到另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
面对漫漫长路,它们不但要应对豹子、狼等的威胁,更要面对长途劳顿的考验。
角山羊迁徙时五至七只聚成一组出发,各组出发的时间大致相同,但它们到达新家的时间却不一样。
有些走得很快,并且有着高度的计划力和自制力,每天保持走一定的公里数,风雨无阻,因此很快到达新家。
而有些则走得较慢,它们碰到食物丰盛的地方,就会停下来享受一至两天,然后再开始走路,这样一来,它们到达新家的时间就比较晚。
不断索取的寓言
不断索取的寓言一、寓言:蚂蚁与蝗虫的故事从前,有一只蚂蚁和一只蝗虫住在同一片草地上。
蚂蚁勤劳地工作,每天搬运食物回家,为未来的冬天储备食物。
而蝗虫却整日游荡,漫无目的地享受着阳光和美食。
冬天来临了,草地上的一切都被冻结了。
蚂蚁躲在自己储备的食物中,安心度过寒冷的冬季。
而蝗虫却无家可归,四处寻找食物,可惜已经没有了。
蝗虫实在无法忍受饥饿,只好去找蚂蚁求助。
蚂蚁对蝗虫说:“你整天游荡,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任何准备,现在来找我,我能帮你什么呢?”蝗虫委屈地说:“我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现在我真的饿得无法忍受了,请你给我一点食物吧。
”蚂蚁想了一下,看到蝗虫的饥饿模样,心生怜悯,便分给了蝗虫一部分自己的食物。
蝗虫感激地吃完了食物,然后离开了蚂蚁的家。
然而,春天来临后,蝗虫又开始了原来的生活方式,整日游荡,没有为未来做任何准备。
而蚂蚁则继续勤劳地工作,为下一个冬天储备食物。
夏天过去,秋天来临,天气变冷,食物变得稀缺。
蝗虫再次面临饥饿的困境,只好再次去找蚂蚁求助。
蚂蚁看到蝗虫的出现,有些不满地说:“你又来找我了,我上次帮助你的时候,你答应过要改变的。
”蝗虫委屈地说:“我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是现在我真的饿得无法忍受了,请你再给我一点食物吧。
”蚂蚁想了一下,看到蝗虫的饥饿模样,心生怜悯,便再次分给了蝗虫一部分自己的食物。
蝗虫感激地吃完了食物,然后离开了蚂蚁的家。
然而,这一次蚂蚁不再心软了。
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被蝗虫利用,蚂蚁努力工作,却不断被索取,而蝗虫却不愿改变自己的行为。
从此以后,蚂蚁再也没有帮助过蝗虫。
蝗虫最终饿死在寒冷的冬天里,而蚂蚁则继续过着勤劳而充实的生活。
二、寓言的启示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断索取而不付出是不可取的。
蚂蚁的勤劳和蝗虫的懒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蚂蚁勤劳工作,储备食物,为自己和他人的未来做好准备;而蝗虫则不思进取,整日游荡,只顾自己的享乐,没有为未来做任何准备。
我们不能总是依赖他人的帮助,而不自己努力。
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苍蝇的先辈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为这个物种找到了新的食物——植物浆汁。
它们当然不习惯这种食物,可为了活下去,只好边咒骂边吞下这难以下咽的东西……
狮子大吃一惊,倏地慢下了脚步。然后悻悻地看着黑斑羚,又追了二三十米,最终放弃了这次猎杀。
动物学家解释说:因为黑斑羚自知跑不过狮子,它缓下脚步弹跳前行,只是想给狮子造成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我并不怕你,不过是在与你嬉戏玩耍罢了。当狮子的潜意识里感觉到黑斑羚的无所畏惧时,所有的攻击野心与自信便瞬间崩溃。
毛毛虫一旦破茧化蝶之后,蝴蝶和蚂蚁就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爬。蚂蚁有时还会仰望天上飞翔的蝴蝶,可蝴蝶再也不会俯视地上的蚂蚁了。从此它们就成了“陌路人”,老死不相往来……
黑斑羚的智慧
央视的《人与自然》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秋天的傍晚,夕阳染红了西天。在一片宽阔的草地上,几只黑斑羚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然而此时,距离它们不到一百米的草丛中正有一只成年雄狮紧紧地盯着它们。对即将到来的灾难,黑斑羚却浑然不知。
毛毛虫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做茧化蝶了。在毛毛虫吐丝做茧的日子里,它就成了最弱小的动物,基本上丧失了躲避外来攻击的能力,也最容易受到其他动物的侵害,而蚂蚁在这个时候就担当起了保卫毛毛虫的责任。蚂蚁死死地守候在毛毛虫的身边,不让其他动物接近正吐丝做茧的毛毛虫。毛毛虫做好了茧,蚂蚁还要整日整夜地固守在茧的旁边,直到毛毛虫破茧成蝶。毛毛虫破茧腾空而起之后,蚂蚁才会望着蝴蝶的身影慢慢离去。
下午的阳光很好,春天嘛,总有点热乎乎的感觉。小狗们因为激烈运动而气喘吁吁,打累的时候,就面对面坐下来歇口气,舌头拖出来,像两块粉红色的橡皮。那个男人依然静静地蹲着,看着,无声无息。时间这么悄悄流淌,空气中微微飘起灰尘,在光线里缓缓浮动。太安静了。那个男人舍不得走,盯着毛茸茸的两只小狗出神。
槐在五月
槐在五月路经日的在脚下蹚着,竟不知有名?幸偶遇一老先生,告知此为槐花大道,两年前兴修的,向东延至大洞山顶。
望过去,行列有序的槐树立于路的两旁,葱郁,挺拔,虽未成荫,但也齐列,其间夹着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山顶,因人迹稀落,异常的清冷。
心想既为槐花大道,必少不得槐花了。
于是估算着正是槐树开花的时节,恰又逢细雨霏霏,决意冒雨前行去摄槐花,心中早已绘好了《凄迷细雨槐花白》,雨如织,风多情,丝丝细线润无声,难得一意境。
然往往现实却事违人愿,踏上了槐花大道,只见叶绿,未见花开,大大的失望了,最终只得落落而归。
记忆中的槐树却也如此,庭前荒处随地可见,不稀罕,大多三株两株的散着,枝枯叶而落,树皮尚又干硬的张裂着,并不起眼。
可一但进了春,情形就大径相庭,况那春风最是多点物,于是立风而摇的槐,几日未见,竟都变了模样,整株的树都绿了,绿的可爱,令人刮目。
然又几日未见,那葱绿的圆叶里竟挂上了串串青绿的槐树米,虽隐隐可见,煞也喜人。
然又不经易的,再次张眼看到的却是一树的白,如蝶粉儿汇聚,令人惊艳。
许因夜间睡的沉,错过了花开。
看那一夜之间乍开的白,却也想像出那是何等的闹热,噼哩啪啦,跟炸了锅似的,槐树米儿你争我挤。
竟相的吐着蕊,张着瓣,如破茧的粉蝶儿一般的明艳。
一朵朵,颤微微的,招着路人的眼,抛着媚儿去勾着路人腹内的馋虫儿。
槐树开花了。
于是满口的香溢于两腮,不由的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
啪,整条枝儿被折断,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儿,正用比槐枝粗不了几分的细胳膊用力的折断的,只见他一手搂着槐,一手举枝高喊:接好喽。
喊出声透着十足的骄傲。
于是被摔下的枝如弹簧般的跌落,早有守在树下的同伴,一哄抢了去,紧忙的捋下槐花,装进竹篮里。
树上的顽童如孙猴儿看景般的观赏着脚下的这一幕,露齿而笑,于是银白的牙齿多了几许的得意,于是更卖力的往高里爬,丝儿不顾刺槐的划拉,啪,啪,啪,一声紧一声的,枝断叶落,片刻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堆枝儿。
够了,够了。
那如黑泥的小孩这才带着不舍的留恋,蹭蹭的从树上滑下来,脸上手上满是划着的伤。
食鸟蛛与钉子树
食鸟蛛与钉子树作者:毕淑敏来源:《党员生活·中》2019年第12期我想说说非洲所谓的稀树草原,如果这种稀树被连根拔去,那稀树草原就干脆只剩下草原而没有树了。
这种刺槐树只有一两米高,虽有树干,但像是灌木,枝条纷披。
最先吸引我目光的是树干上悬吊的一个个羽纱样的小袋子,有十几厘米大小,好像是一种败絮缠绕的鸟巢。
树还没有长叶子,好在枝条并不孤单。
它褐色的骨架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钉状物。
每个钉子大约四厘米长,尖端非常锐利,坚硬如铁。
此刻,由于靠得很近,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鸟巢的细节,巢中还有一只小鸟。
只是……我非常惊恐地发现,鸟已经死了。
如果单单是死亡,还不会令我如此毛骨悚然。
它是非正常死亡,是被这个鸟巢样的悬挂物勒死的。
它已经是一个空壳。
那么,它的血肉到哪里去了呢?带着满腹疑问,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荒草中跋涉,突然,我被一只强有力的手臂钳住了——女巡守员长满金色汗毛的胳膊。
她严厉地质问“你要到哪里去?”我说“我要看看那边的鸟巢。
”她长叹了一口气,说:“那不是鸟巢,是鸟的坟墓。
它是一种大型蜘蛛。
你看,到处都是它们布下的天罗地网。
”果然,四处的枝杈上都有若隐若现的蛛丝浮动,但它们柔若无骨。
飞翔的小鸟自由活泼,冲劲很猛,蜘蛛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网住它们?女巡守员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这种食鸟蛛会喷网,喷出的蛛丝蛋白质含量很高,非常强韧,能承受4000倍于蜘蛛体重的重量。
它布好了网,就躲起来。
等到鸟飞过来,食鸟蛛就爬过来,分泌毒液将猎物麻醉。
然后食鸟蛛就不断吐丝,直到把鸟死死地捆住。
”我惊叫起来:“当这个类似鸟巢的东西编结起来的时候,小鸟还活着?”女巡守员说:“是的,那时它能看到天空,却再不能在天空飞翔。
它的血肉很快会被蜘蛛毒液溶解,这时食鸟蛛就会像小孩子吸酸奶一样,安然地慢慢享用小鸟。
”看得见的杀戮和看不見的阴谋就潜伏在我们身边,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女巡守员说:“你不必伤感,大自然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比如这些树,是大象的餐桌。
初中语文名著中考考点专练《昆虫记》
《昆虫记》(八上)必考考点整理主要内容《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
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另外,此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和《工业化学》这几章。
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作者介绍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
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一卷通关训练一、单选题1.(2020八上·巴南期末)对下列文学名著知识或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写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寓言故事的启示
寓言故事的启示寓言故事的启示(精选11篇)寓言故事的启示篇1经常,有人觉得自己的条件与竞争对手相同,甚至乎,还比对方优胜,何解,成绩总是不及他的呢?这儿有个心灵故事,希望大家读后,能启发一些思绪,自我找到答案吧。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
二人坐得很近。
奇怪的是,老人家不停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未有收获。
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这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令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连眼也不停地盯着鱼,见有鱼上钩,心有急躁,情绪不断变化,心情烦乱不安,鱼不让你吓走才怪,又怎会钓到鱼呢?”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的短处,胜券才多把握;只看到别人的成就,而不知人家背后成功的原因,已输了一半;若此时不知检讨,只懂嫉妒或自怨自艾,那就输定了。
寓言故事的启示篇2我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嘲笑乌龟爬的慢,乌龟说,总有一天它会赢。
兔子说,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
乌龟拼命的爬,兔子认为比赛台轻松,它先打了个盹,自以为是的说很快就能追上乌龟。
乌龟一刻不停的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
这个寓言故事故事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不管做什么都一样,学习也不例外。
记得有一次,数学要考试了。
我拿到试卷一看,哎呀,这个简单极了!我便飞快的把试卷做完了,交给了老师。
到了发试卷的那天,老师说:“这次考试大家考的不错,只是有个别同学粗心大意,考得不理想。
”我听了老师的话,心想:老师说这次我们考的不错,那我没100分也应该有99、98分吧。
正当我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同学把我的试卷发给我。
我看了一眼试卷,93分,嗯,等等93分!我瞪了瞪眼睛,盯着那又大又红的93分。
原来,老师说的粗心大意的同学是我啊!我像泄了气的皮球,无力的靠在椅子上,头低得不能在低了。
专题06《昆虫记》-名著阅读必备知识点详解及过关题训练(学案含解析)
专题06 《昆虫记》-名著阅读必备知识点详解及过关题训练(学案含解析)《昆虫记》知识点整理与必做题目基本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法布尔半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
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写作背景】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
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
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后。
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
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
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
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
【内容概述】《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昆虫记》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经典寓言《蚁附于齐》原文及赏析
经典寓言《蚁附于齐》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经典寓言《蚁附于齐》原文及赏析【导语】: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
《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穿井得人”原文及翻译内容简介:《穿井得人》属于初中必学文言文,对今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也很有帮助,其中涉及到多个重要方面,要求读者们必须认真阅读,积极理解,透彻的了解文中意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穿井得人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所以要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经常派一个人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全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
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篇二:穿井得人阅读穿井得人阅读答案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
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蚂蚁缘槐典故的由来
蚂蚁缘槐典故的由来
“蚂蚁缘槐”(昆曲《南柯记》剧照)
典出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淳于棼是一个落魄的武士,常和他的朋友在槐树下喝酒。
有一天他喝醉了酒,两个人把他抬了回去。
他刚躺在床上就梦见“大槐安国”派使者前来接他。
当他走到“大槐安国”的都城时,便见朱门重楼之上写着“大槐安国”四个斗大的金字。
淳于棼入宫之后,国王便把二女儿瑶芳许配给了他,招为驸马,并派他为南柯郡的太守。
从此淳于棼便开始了他的享乐生活,那知“好梦”不长,一觉醒来,才知是做梦。
淳于棼甚觉惊奇,为何梦境与槐树之景相似,便同他的朋友到槐树之下观看。
槐树下面,有个蚁洞,洞中情景正与梦中所见相似。
所谓“大槐安国”就是这个蚁洞,所谓“国王”就是洞中的一只大蚂蚁,而今方知所谓“大槐安国”也不过是这只天天缘槐生活的大蚂蚁之自夸而已。
后人把这个故事概括为“蚂蚁缘槐”用以表示蚂蚁缘着树木上上下下地爬,比喻人们生活圈子小,没有见识,反自以为了不起。
蚂蚁和蟋蟀寓言故事
蚂蚁和蟋蟀寓言故事蚂蚁和蟋蟀寓言故事(通用29篇)蚂蚁和蟋蟀寓言故事篇1在炎热的夏天,蚂蚁们仍是辛勤的工作着,每天一大早便起床,紧接着一个劲儿的工作。
蟋蟀呢?天天“叽哩叽哩,叽叽、叽叽”的唱着歌,游手好闲,养尊处优的过日子。
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胜开的时候,真是个快乐的夏天啊!蟋蟀对蚂蚁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
“喂!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偶尔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一点也不休息地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作准备啊!”“我们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唱歌、玩耍!”蟋蟀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
“啊!真是笨蛋,干么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终于来了,北风呼呼的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
蟋蟀消瘦的不成样子,到处都是雪,一点食物都找不到。
“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蟋蟀眼看就要倒下来似的,蹒跚的走在雪地上。
一直劳动着的蚂蚁,冬天来了也不在乎。
积存了好多食物,并且建了温暖的家。
当蟋蟀找到蚂蚁的家时,蚂蚁们正快乐的吃着东西呢!“蚂蚁先生,请给我点东西好吗?我饿的快要死了!”蚂蚁们吓了一跳。
“咦!你不是在夏天里见过面的蟋蟀先生吗?你在夏天里一直唱着歌,我们还以为你到了冬天会是在跳舞呢!来吧!吃点东西,等恢复健康,在唱快乐的歌给我们听好吗?”面对着善良亲切的蚂蚁们,蟋蟀忍不住留下欣喜的眼泪。
蚂蚁和蟋蟀寓言故事篇2夏天,一只蟋蟀爬到树下,一边乘凉,一边唱歌。
蟋蟀低下头看见一群蚂蚁正在辛勤地搬运粮食。
蟋蟀说:“蚂蚁老兄,干吗那么劳累呀,热死了,过来歇息吧!”蚂蚁却说:“我们要为冬天储备粮食啊!要不,冬天会活活被饿死的。
”蚂蚁一边说,还一边做了个发抖的动作。
“可是,还很早啊,现在还是夏天呢,有那个必要吗?看我一边乘凉,一边唱歌,多舒服啊!”蟋蟀说。
蚂蚁蚂蚁再和蟋蟀说话,依然抓紧时间干活。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12(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村槐 (节选)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
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
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
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
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
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
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
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
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
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
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几年之后重返故乡。
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
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
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
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绑—()大方—()反义词:光滑—()索取—()2.文中第2~4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槐树下嬉戏、。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叙述的顺序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C.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深化了主题4.第5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讽刺好逸恶劳的伊索寓言-蚂蚁和蝉
讽刺好逸恶劳的伊索寓⾔-蚂蚁和蝉
伊索寓⾔故事中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个故事,然后以⼀句话画龙点睛的揭⽰其中深刻的道理,伊索寓⾔中也有不少讽刺好逸恶劳的故事,⼩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
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的歌曲,没有⼯夫。
”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两只⼝袋
普罗⽶修斯造⼈,给每个⼈挂上两只⼝袋,⼀只装别⼈的恶⾏,另⼀只装⾃⼰的。
他把那只装有别⼈恶⾏的⼝袋挂在前⾯,把另⼀只挂在后⾯。
因此⼈们总看见别⼈的恶⾏,⾃⼰的却瞧不见。
驴和狼
驴在牧场上吃草,看见狼向他冲来,便装出瘸腿的样⼦。
狼来到跟前,问是怎么瘸的。
驴说:“过篱笆的时候,扎了腿。
”劝狼先把刺拔出来,然后吃他,免得吃的时候卡住喉咙。
狼信以为真,便举起驴腿,聚精会神地察看。
驴⽤脚对准狼的嘴⼀踹,把狼的⽛齿踹掉了。
狼吃了苦头,说道:“我真是活该!⽗亲教我当屠户,我为什么偏要⾏医呢?”
马和驴
某⼈有⼀匹马和⼀头驴。
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命,请分担⼀点我的负担。
”马不听。
驴精疲⼒竭,倒下死了。
主⼈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都放在马背上。
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
蚂蚁缘槐典故
蚂蚁缘槐典故
蚂蚁缘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颗大槐树,树下住着很多只蚂蚁。
这些蚂蚁努力工作,储存食物,但偏偏槐树上的果实太高,它们无法采摘。
一开始,蚂蚁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槐果从树上掉下来,无能为力。
但聪明的蚂蚁们决定合作,它们互相协调,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从树干爬到树梢,然后将果实一个一个地运回巢穴。
这样的情景引起了一位路过的智者的注意。
他看到蚂蚁们默默无闻的努力与合作,深深感动。
于是,他将自己的宝座搬到槐树下,等待蚂蚁们运输完果实后,为它们建造了一个宏伟的巢穴,让这些勤劳的小生物能够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
从此以后,人们将这颗槐树称为“蚂蚁缘槐”,而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一种美好的寓意,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积极合作,共同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出自《荀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荀子》的寓言故事《荀子寓言中的教育故事》篇①:《小蚂蚁搬家》在一个小小的蚁穴里,住着一群勤劳的小蚂蚁。
一天,蚁群中的侦察蚁发现,他们的巢穴附近即将下一场大雨,如果不赶紧搬家,大家都会被淹没。
于是,小蚂蚁们迅速行动起来。
有一只叫小黑的小蚂蚁,平时比较胆小。
它看着大家忙碌地搬运食物和蚁卵,心里很害怕。
它害怕搬运的过程中会迷路,害怕搬不动那些沉重的食物。
但是它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们都那么努力,没有一个退缩的。
尤其是小队长勇敢地走在最前面,指挥着大家。
小黑心想,我也不能这么胆小,我要努力。
小黑鼓起勇气,找了一块不大的面包屑准备搬走。
虽然这块面包屑对它来说还是有些重,但小黑一步一步地挪动着。
在运输的过程中,它不小心摔了一跤,面包屑滚落到一旁。
小黑赶紧爬起来,重新扛起面包屑继续前进。
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蚁群成功搬到了一个地势较高的新巢穴。
点评: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要害怕。
就像小蚂蚁小黑一样,虽然胆小,但在同伴的影响下变得勇敢起来并且不断努力。
小朋友们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勇敢尝试,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勇敢可以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篇②:《挑食的小麻雀》树林里住着一只小麻雀,叫喳喳。
喳喳有个坏习惯,特别挑食。
它只吃虫子中的小青虫,认为其他虫子不好吃。
妈妈给它找来蚂蚱,它看都不看一眼;给它蚯蚓,它把头扭向一边。
很快,因为食物单一,喳喳变得非常瘦弱,飞起来也没有力气。
有一天,一群麻雀迁徙去南方寻找新的食物源,喳喳也跟着一起飞。
可是飞了没多远,喳喳就因为体力不支掉了下去。
幸运的是,它掉在了一个草堆上没有受伤。
这时候,喳喳发现周围只有蚂蚱和蚯蚓这种它平时不爱吃的虫子。
它非常饿,实在没有办法了,就试着吃了一只蚂蚱。
喳喳惊讶地发现,蚂蚱的味道其实还不错。
从那以后,喳喳不再挑食,什么虫子都吃。
很快,它又变回了原来活泼健康的样子,重新飞向天空,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向南飞去。
点评:小朋友们可不能像喳喳一开始那样挑食哦。
伊索寓言蚂蚁和蛹的故事读后感
伊索寓言蚂蚁和蛹的故事读后感
故事里那蛹就像个啥都不做,只会在那等着变蝴蝶的懒家伙。
蚂蚁呢,忙忙碌碌,一刻不停地在找食物、干活儿。
蚂蚁看到蛹就觉得它不劳而获,还对蛹冷嘲热讽的。
结果呢,蛹最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这就好像生活中那些看起来一时无所事事,但其实在默默积攒力量,准备惊艳所有人的人。
从蚂蚁的角度来说,咱可不能轻易地就去评判别人。
蚂蚁只看到蛹不动弹,就以为它是个没用的东西,这也太武断了。
在生活里,咱也经常会这样,看到一个人整天好像没干啥正经事,就觉得人家不行。
说不定人家心里有大志向,正在努力沉淀自己呢。
比如说那些搞艺术创作的,可能看起来整天游手好闲,其实是在寻找灵感,等灵感一来,就能创造出超级棒的作品。
而对于蛹呢,它虽然被蚂蚁嘲笑,但是却没有被影响,而是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这就告诉我们啊,不要在意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的闲言碎语。
如果蛹听了蚂蚁的话就自暴自弃,那它永远也变不成美丽的蝴蝶了。
咱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总会有那些像蚂蚁一样爱指指点点的人,只要我们知道自己要干啥,就一门心思地去做就好了。
这个小小的寓言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有时候也会像蚂蚁一样轻易下判断,也提醒我要是有梦想的话,就得像蛹一样坚持住,别管别人咋说。
真不愧是伊索寓言啊,简单的故事里有这么多值得琢磨的道理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居在刺槐身上的蚂蚁
寄居在刺槐身上的蚂蚁
在中美洲国家墨西哥干旱的草原上,大量的食草动物给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植物为此濒临灭绝,可是人们发现,有一种刺槐的树例外,它的树叶常年翠绿繁茂,成为这片干旱的草原上难得一见的景观,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这样一棵刺槐树,每棵刺槐树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盘,树身上长着大量的刺,这些刺不只用来阻挡不受欢迎的入侵者,而且还是蚂蚁的家园。
莫非刺槐的生长和这些蚂蚁有关,或者说是蚂蚁帮了刺槐的忙,让刺槐在恶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专家们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寄居在刺槐身上的蚂蚁确实非同一般。
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为止。
给刺槐打气撑腰,俨然就是刺槐的保护神。
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
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利用尖锐的上颚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
为了投桃报李,刺槐树不仅让蚂蚁在自己身上安家,还为这些蚂蚁提供了足够的食物。
在刺槐树枝上的刺与刺之间,有绿色的小
孔,这些小孔会不断地产生没有花朵的花蜜,为饥饿的蚁群提供糖分等饮食需求,另外还能提供蚂蚁们需要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服务周到。
显然,刺槐费了很大力气来供养蚂蚁,目的是留住蚂蚁。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刺槐和蚂蚁的这种合作共存给人类以很大的启示,“合则双赢,争则俱败”。
其实,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