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经济发展概况
莆田市工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情况
莆⽥市⼯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情况莆⽥市⼯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情况---台北莆仙同乡会回乡考察推介材料莆⽥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10年4⽉2⽇)尊敬的各位同乡:⾮常荣幸向各位简要介绍家乡—莆⽥市⼯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情况,希望能勾起⼤家对家乡的关注和投资。
莆⽥市1983年建市,当时全市⼯业总产值仅3.72亿元,位处福建省第九位,经过市委、市政府多年的持续投⼊和政策刺激,截⽌⾄2009年,全市1166家规模以上⼯业完成产值959.3亿元,⽐增20.7%;规模以上⼯业产值居全省第5位,增幅居全省第3位;共实现⼯业增加值320.3亿元,增长18.7%。
全市鞋服、林产加⼯、⾷品、电⼦信息、化⼯、能源、机械制造、⼯艺美术等⼋个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先后荣获“中国鞋业出⼝基地”、“中国⽊雕之城”、“中国古典⼯艺家具之都”、“中国珠宝⽟⽯⾸饰特⾊”、“中国银饰之乡”、“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等称号。
⼀、莆⽥市现有⼯业布局情况1、从⼯业经济开发区看,全市现有⼯业园区(开发区)13个,按照构造“区中园”或“园中园”,以聚集特⾊产业促进和带动开发区、⼯业集中区的发展,使特⾊⼯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以及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做⼤做强优势产业,形成特⾊鲜明的产业集群的要求,莆⽥市13个各类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布局现状见表1。
2、从临港⼯业集中区看,在临港⼯业带上,连接港⼝、依托城市,重点建设东吴、⽯门澳、东峤、莆头、枫亭和秀屿等临港⼯业园区和⼯业集中区,使之成为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分⼯协作的临港⼯业集聚区。
主要包括:(1)东吴临港⼯业集聚区。
依托忠门组团、东吴港区(东吴作业区),以东吴围垦为载体,形成东吴临港⼯业集聚区。
重点布局⽯化、煤电、船舶修造等产业。
划分为⽯化⽚区、能源⼯业⽚区、船舶修造及配件⼯业⽚区等产业功能区。
(2)⽯门澳临港⼯业集聚区。
湄洲湾北岸是莆⽥市构建新兴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临港重化⼯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莆田经济发展概况
莆田经济发展概况关键信息项:1、莆田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起步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长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熟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产业及其发展状况制造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务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挑战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税收优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商引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才培养与引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与目标短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莆田经济发展的历史回溯莆田的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期。
在过去,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开始涉足手工业和简单的商业活动。
111 早期的经济形态农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种植水稻、水果等农作物。
手工业以家庭作坊式的纺织、木工等为主,商业活动范围有限。
112 发展中的转变改革开放后,莆田迎来了新的机遇。
乡镇企业开始兴起,一些小型工厂和加工厂逐渐出现,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12 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进入 21 世纪,莆田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121 经济总量的提升GDP 持续攀升,在省内的经济排名逐渐上升。
莆田经济趋势
莆田经济趋势莆田是福建省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鞋都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莆田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莆田的鞋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
从20世纪90年代起,莆田的鞋业就开始崛起,并以其生产的运动鞋、休闲鞋等产品迅速赢得了市场。
莆田的鞋业以其高质量、低成本的制造方式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中国鞋业的杰出代表。
鞋业的发展为莆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推动了莆田的经济增长。
其次,莆田的经济结构逐渐多元化。
除了鞋业外,莆田还有着农业、渔业、建筑材料、医疗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农业,莆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培育了一批农业品牌,比如“莆田鸭蛋”、“莆田奶牛”等,这些品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市场关注。
同时,莆田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此外,莆田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莆田的商业、旅游、金融等服务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近年来,莆田市政府加大了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引进了一批重大商业项目和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壮大了莆田的经济规模和实力。
莆田还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支持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莆田还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莆田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莆田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莆田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总之,莆田的经济正朝着多元化、现代化和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
鞋业的崛起为莆田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莆田积极发展其他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未来,莆田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莆田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莆田红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莆田红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红木是一种古老而尊贵的材料,其精美的纹理、质感和耐久性使得其成为家具制造中的瑰宝。
莆田作为中国红木家具的制造中心,一直以来都在红木产业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莆田红木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莆田红木发展的现状。
莆田地区的红木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红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莆田的红木企业遍布全国,拥有大量的红木制造工坊和经验丰富的工匠。
这使得莆田红木具备了更高的制造工艺水平和更大的产量能力。
此外,莆田红木企业还注重产品的创新和设计,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他们不仅对传统的红木家具进行传承,还推出了一系列融合现代元素的创新产品。
这些努力为莆田红木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商业价值。
然而,莆田红木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红木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原材料的采集变得困难。
红木树木的生长周期长,因此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
此外,红木市场的供需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价格波动较大,这对红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
另外,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也对红木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尽管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莆田红木的未来发展仍然值得乐观。
首先,莆田红木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是其竞争优势之一。
他们具备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工艺,可以生产出精致、优质的红木产品。
这种高品质的产品正好满足了现代人对家居生活的追求。
此外,莆田红木企业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他们参加国际家具展会,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形象。
其次,红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莆田红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红木家具一直以来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古朴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但现代人对家居风格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因此,莆田红木企业需要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风格和元素,创造出更具创意和时尚感的红木产品。
这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还有助于红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福建省莆田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福建省莆田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04-19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莆田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按照国家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实现一二三一五、突破项目促跨越”的目标,积极应对外需不足等困难,持续打好“五大战役”,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加大实体企业帮扶力度,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2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18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395.36亿元,增长10.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957元/人,比上年增长12.2%。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有所调减,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4:58.4:32.2调整为8.9:58.2:32.9。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见表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3.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5万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6.9%。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99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2.8%。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83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6.0%。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8%,控制在预期目标3%以内。
财政总收入1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7.45亿元,增长21.1%;财政支出119.60亿元,增长25.4%。
全年财政用于农林水、医疗卫生、节能环护、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39.29亿元,增长17.0%,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2.9%。
全市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75.92亿元,增长30.7%,其中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75.91亿元,增长30.7%;全市地税各项收入76.47亿元,增长21.0%,其中税收收入(含耕契税)58.05亿元,增长19.8%。
我的家乡福建莆田
3
美食特产
美食特产
在莆田,你还可以品尝到许多美食和 特产。这些美食和特产不仅口感独特,
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莆田的传 统美食之一,以细薄 柔韧、口感爽滑而著 名。这道美食的制作 工艺精湛,选用的原 料上乘,使得兴化米 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美食特产
美食特产
湄洲鱼丸
湄洲鱼丸是莆田的另一道美食, 以选用新鲜的海鱼制作而成。鱼 丸口感鲜美、滑嫩爽口,是许多 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的美食
枇杷酒
枇杷酒是莆田的特色 酒品,以当地盛产的 枇杷为主要原料精心 酿制而成。枇杷酒香 醇可口,具有清热解 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 喜爱
美食特产
4
经济与交通
经济与交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交通的便利,莆田
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同时,城市交通基础设 施不断完善,为市民出 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
-
目录
Contens
1 历史与文化 3 美食特产
2 自然景观 4 经济与交通
介绍我的家乡莆田
莆田,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个有着深厚历 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x
下面,历史与文化
莆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早在秦朝时期,莆田就已设 立县治,称为"莆口县"
悠久的岁月长河中,莆田孕 育出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交通建设
莆田市内的交通网络 发达,公交车、出租 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便 捷舒适。同时,高速 公路、铁路等交通干 线贯穿全境,使得莆 田与外界的联系更加 紧密
经济与交通
经济与交通
经济概况
莆田的经济以工业、农业和旅游 业为主导。其中,鞋帽、服装、 电子等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优化,农业也逐渐成为推动经 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业作为 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莆 田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莆田造鞋发展历程简述总结
莆田造鞋发展历程简述总结
莆田市是中国最著名的鞋都之一,鞋业发展经历了近40年的飞速发展,是圆了莆田在经济市场上的目标与人们对它的期望。
莆田市处于闽南金三角,拥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鞋造是莆田这
个地区历史悠久的产业之一。
传统手工制鞋被现代化机械加工制鞋所
替代后,莆田鞋业迅速发展,从1970年代开始,莆田鞋业步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在1980年代,莆田鞋业向新型企业集群过渡。
那时,安踏、361度、特步等品牌先后涌现,标志着莆田鞋业的快速壮大。
2007 ~ 2013年间,莆田鞋业区累计受理项目45个,投资金额达到
70亿元人民币。
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也使得莆田开发了机器绣花、电脑设计、刻字机等产品,在制鞋生产上不断优化和引进新技术,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时至今日,它不仅是鞋业发源地和中国驰名品牌之乡,更是全球鞋业
生产的龙头,成为鞋业生产过程中最有活力和最受瞩目的区域之一。
莆田造鞋发展的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尤其是近些年来
政府的计划引导和拨款。
在发展过程中,莆田鞋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高昂的能源开支、人工成本较高、缺少知识产权等等问题。
但是,这一切困境都无法阻挡它发展的脚步。
总之,莆田鞋业从传统手工制鞋走向现代化机械加工制鞋,从个体企业向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转变,到如今成为全球鞋业生产的龙头,莆田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变成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杰出代表。
2019年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莆田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莆田调查队2020年3月18日一、综合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12月最新核算方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5.39亿元,比上年增长6.6%(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总量为基数)。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65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377.98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093.76亿元,增长6.2%。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4.8%,第二产业为53.1%,第三产业为42.1%。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342元,比上年增长6.4%。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05.44亿元,增长17.1%。
年末常住人口2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9.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7%,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3.8万人,出生率为13.0‰;死亡人口1.9万人,死亡率为6.5‰;自然增长率为6.5‰。
年末户籍人口数为36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4万人。
表1 2019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953人,有4907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4%,比上年末下降0.35个百分点。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4%,仙游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
表2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6.39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3.12亿元,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96亿元,增长4.8%。
全市税收收入(不含海关代征)186.67亿元,增长0.6%。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85亿元,比上年增长 3.0%。
粮食种植面积45.16万亩,比上年减少0.15万亩,其中稻谷面积27.04万亩,减少1.1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8.62万亩,增加0.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1.59万亩,增加0.80万亩。
莆田、晋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比较研究
莆田、晋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莆田和晋江两地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特点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两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异同之处,并探讨了影响因素。
通过对两地的发展趋势展望和提出政策建议,为促进莆田和晋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
研究发现,莆田和晋江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挑战,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
未来的发展应重点关注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加强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莆田、晋江、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比较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发展趋势、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莆田和晋江作为闽南地区的两个重要城市,其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各具特色。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福建省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以造纸、医药、电子等产业闻名于世。
晋江市则位于福建省南部,其经济以服装、鞋业为主要支柱产业,拥有着众多知名的民营企业。
两个城市在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同时也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研究莆田和晋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情况,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闽南地区的发展特点,还能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比较分析莆田和晋江两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莆田和晋江作为福建省内的两大重要城市,其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各有特点和成就。
比较研究这两个城市的发展情况,有助于深入探讨福建省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可以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莆田和晋江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比研究这两市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其中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总结出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提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莆田商业市场调研报告
(1)第一阶段:90年代以前
• 涵江区是莆田的“小上海”; • • 早期莆田地区的商业集中于涵江区,当时的涵江区有“小 上海”之称,是莆田地区商业旺点,从当年的商贸城的盛 况可以看出当时涵江区的商业重要性。 • • 城厢区商业主要集中于文献东西路; • • 城厢区商业主要集中于文献东西路等传统的老城区,其他 地方如学园路一带也是一片荒凉,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水 平、交通条件的限制,这个阶段商品种类单调,商铺起点 底,资金规模小,交易量小,流通尚不发达,商业形态以 城市街道两旁的商铺为主。
商圈和街区调查1文献路商圈现状及其发展文献路商圈是莆田市最为繁华和集中的商丒街匙是莆田人气最旺品牌最集中租金最高的商丒中心尤其以步行街和新街口人流量最为集中每天汇聚三十余万人流强大的人气基础促迚步行街的商铺良好的经营状况调查得知庖面租金从150元月1200元月丌等其中文献步行街价格最高步行街一层庖面租金在8501200元月最高租金已达2000多元月
• 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较快增长 • 从供给方面看,第二、三产业是推动莆田市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快速增长,为莆田经济较快发展提供了动力。 • 消费投资拉动作用增强 •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从居民消费看,今年来,莆田市居民消费呈现平稳 增长态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4770元,增长14.1%。城镇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199元,增长12.0%。
一、莆田市概况
1、优势明显的发展区位
• 莆田,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现 辖仙游县,荔城、城厢、涵江和秀屿四区,以及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 • 户籍人口306.97万人,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莆田位于福建沿海中部, 境域北连福州,南接泉州,西依戴云山,东南濒 临台湾海峡,是大陆离台湾直线距离最近的城市。 是江西省最近的出海口。
莆田鞋行业报告
莆田鞋行业报告莆田鞋,作为中国鞋业的一大特色,以其独特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而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莆田鞋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规模、市场发展、品牌竞争、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产业规模。
莆田鞋业是中国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莆田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莆田鞋业涵盖了鞋材、鞋模、鞋业、鞋机等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莆田鞋业在国内外市场均有一定的份额,产值稳步增长,成为了中国鞋业的重要一环。
二、市场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莆田鞋业也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在国内市场,莆田鞋以其价格优势和多样化的产品类型,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国际市场,莆田鞋也在不断开拓,出口量逐年增加,产品质量得到了认可。
可以预见,莆田鞋业在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三、品牌竞争。
莆田鞋业中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这些品牌以其独特的设计、优质的材料和良好的口碑,形成了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新兴品牌也在不断涌现,它们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打破市场格局,使整个行业更加活跃。
四、技术创新。
莆田鞋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着长足的进步。
从鞋材的研发到鞋机的升级,莆田鞋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一些企业也在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莆田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因此,莆田鞋业需要在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以保持行业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莆田鞋行业作为中国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莆田鞋业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莆田县志文档
莆田县志一、概述莆田县位于中国福建省中部地区,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地处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地区,辖区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80万人。
莆田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福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二、历史沿革莆田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朝。
在历史的长河中,莆田县曾经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莆田县也是闽南地区的县治所在。
莆田县的历史沿革丰富多彩,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
三、地理环境莆田县地处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地区,地理环境优越。
莆田县位于东经119°13’30”,北纬25°17’18”,坐落于莆田市中心。
莆田县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四、人文风情莆田县是福建省的一个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人文风情。
这里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有着众多的华侨和海外福建人。
莆田县除了传统的宗教文化,如佛教、道教等,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木雕、石雕等。
莆田县的风景名胜也是其独特的人文风情的一部分。
莆田县境内有着许多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如南山公园、花果山景区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五、经济发展莆田县的经济以农业、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经济发展较为稳定。
农业方面,莆田县主要种植水稻、茶叶、糖料等作物,养殖业也有一定规模。
手工业方面,莆田县以木雕、石雕等传统手工艺闻名。
现代服务业方面,莆田县逐渐发展起来,有着一定规模的旅游业、金融业和物流业。
六、教育和科技莆田县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拥有一批优秀的学校和研究机构。
莆田县的教育事业不断创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县域内的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方面,莆田县加强科研力量的建设,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旅游资源莆田县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中,南山公园是莆田县的一大亮点。
南山公园位于莆田县市区东南部,是莆田县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莆田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莆田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福建经济信息网2009-03-05 16:23:56更新【字体:大中小】莆田市统计局(2009年2月6日)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四求先行”、“四个重在”和“四用发展”的要求,努力克服经济形势急剧多变的不利影响,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大力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9.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0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44.85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90.02亿元,增长11.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515元,比上年增长14.6%。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有所调减,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7:55.0:32.3调整为12.3:56.5:31.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9%(见表1),其中服务价格下降2.4%,消费品价格上涨6.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9%,涨幅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
表1: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比变动情况指标全市(%)城市(%)农村(%)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4.9 105.0 104.0食品111.8 111.8 112.1其中:粮食103.3 103.1 104.3烟酒及用品101.9 102.3 100.3衣着96.4 96.7 94.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4.2 104.3 103.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4.2 104.1 104.6交通和通信99.0 98.9 99.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3.2 94.7 85.6居住105.9 105.6 107.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662人,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7.0%。
2018年莆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莆田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莆田调查队2019年3月16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2.41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2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179.9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946.23亿元,增长8.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2%。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325元,比上年增长8.1%。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48.60亿元,增长18.2%。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0.0万人,与上年末持平。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6.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0%,比上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3.8万人,出生率为13.2‰;死亡人口1.9万人,死亡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6.5‰。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6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万人。
表1 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177人,有2550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9%,比上年末下降0.31个百分点。
全年莆田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
表2 2018年莆田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97亿元,增长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9.27亿元,可比增长0.5%。
全市税收收入(不含海关代征)185.62亿元,增长13.0%。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
粮食种植面积45.31万亩,比上年增加0.41万亩,其中稻谷面积28.17万亩,减少0.8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8.46万亩,增加0.2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9.42万亩,增加1.21万亩。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莆田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4.02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4.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莆田市人民政府
2021年4月2日。
莆田是几线城市
莆田是几线城市
福建莆田是三线城市。
莆田位居中国三线城市第29名,省内第二名,排在其前面的城市有绵阳、桂林、三亚等,莆田的经济水平位居龙岩、三明之下。
莆田市历史底蕴深厚,尚且保存的数百座唐、宋、元、明、清古建筑是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5.39亿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20元,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2017年末莆田全市常住人口290万人。
莆田还是著名的侨乡,2017年7月莆田市外侨办最新统计,莆田市共有海外侨胞150万人,分布在83个国家和地区。
真的是“海内一个莆田,海外半个莆田”。
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莆田人,经商是他们的传统,据统计,世界各地分布了100多万的莆商,走到全国各地的莆商,更是在全国控制了多个行业,包括民营医院,珠宝首饰,建筑建材,民营加油站,重庆鸡公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莆田市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特征。
近几年,莆田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施先行先试的追赶战略,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
(一)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2.12亿元,2005-2009平均增长速度为15.5%。
人均GDP24271元;财政总收入实现63.15亿元。
比2005年的29.46亿元,增长1.14倍,年均增长21.0%,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9.12%,比2005年高出个0.93个百分点。
见附表一:
莆田市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莆田市着力推进“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产业有所调减,第二产、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4.3:53.3:32.4调整为2009年的11.1:54.3:34.6。
(三)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近几年,我市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理念,扎实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工业产业的升级。
一是规模不断增强。
2009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060.18亿元。
是2005年的2.25倍。
年均增长2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5年的579家发展到2009年的1166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59.26亿元,是2005年的2.45倍,年均增长25.1%,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是产业集聚效应不断现显。
形式了鞋革、食品、机械、电子、服装、等十大产业集群。
十大产业集群的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4.6%。
其中,突破百亿的产业有鞋革产业已达237.15亿元,食品产业已达147.26亿元。
三是工业园区建设形式了规模,已初步形成了湄洲湾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涵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仙游经济开发区以及各工业集中区。
四是工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009年1166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60 亿元,比2005年增长1.43倍;2005年—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分别是:2005年151.52, 2006年159.08, 2007年180.99, 2008年187.32,2009年205.81,效益综合指数呈迅速上升之势,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四)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涵江华林蔬菜、南日鲍鱼、常太龙眼、萩芦枇杷、度尾文旦柚、优利可种猪等特色产业基地。
至2009年全市共有1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5家,市级103家,带动农户50万户,实现产
值130亿元。
(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改造了传统产业,使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高的现代制造业不断扩大,至2009年,全市有1家企业荣获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培育省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自主创新产品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4家。
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品牌投放市场。
全市共获授权专利278项,其中发明13项,实用新型126项,外观设计139项。
已第三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
二是品牌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体现区域产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市品牌经济已初具规模。
至2009年末,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0个,中国名牌产品9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2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85个。
(六)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近几年,我市城乡居民生活有效改善。
至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21元,比2005年增长54.3%,年均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8元,比2005年增长57.0%,年均增长11.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31元,比2005年增长57.9%,年均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560元, 比2005年增长36.5%,年均增长8.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3%,比2005年降低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4%,比2005年降低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7.18亿元,比2005年净增185.5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6.2平方米,比2005年人均增加9.4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5平方米,比2005年人均增加12.6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参合人数245.34万人,参合率96.5%。
(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积极推进。
全市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有机食品基地7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7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个。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皆达到和优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为56。
木兰溪水质功能达标率为86.1%,萩芦溪水质功能达标率为75.0%,城市内河水质功能达标率为37.5%。
饮用水源地古洋水库、东圳水库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1.5%。
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9%;城市污水处理率7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99%。
全市2005年至2009年人工造林面积达5310公倾,森林覆盖率达57.3%,有效地保护了莆田市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
二、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讲,我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发展在全省九地市中位次不断前移,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也应该看到,我市经济发展依然是以粗放型数量扩张为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等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任重而道远。
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总量偏小。
我市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的排名靠后,地区生总值仅占全省总量的5.8%,财政总收入仅占全省总量的3.7%,人均GDP2009年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780元。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层次较低。
三次产业结构相对粗放落后,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农业集约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大都是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柱产业的带动力不强,而且增加值相对虚高;第三产业相对滞后,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商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上,现代的计算机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相对滞后。
(三)经济增长投入高,效益低。
一是主要靠投资拉动。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的拉动。
我市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70 亿元,而全市生产总值为
692.12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52.4%,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16.9个百分点;二是支柱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
对工业总量增长贡献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食品、服装、电子、鞋类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食品、服装、电子、鞋类的产值就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56.1%。
三是工业用地产出率低。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亩工业用地产出为274万元/亩,远低于厦门、福州等地市。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市总体企业的规模偏小,装备与技术落后,引领企业创新、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少。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普遍存在,对外技术依存的现象突出。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4.93亿元,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53%。
创新型人才较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R&D)的人员只有2430人,仅占规模以上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
(五)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一方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总量的迅速扩张,加上企业自身对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与治污设施建设的动力不足。
使工业污染加剧,环保压力增大。
另一方面木兰溪和萩芦溪水质,畜禽养殖业污染,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任务日益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