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水闸运行现状及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水闸运行现状及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水闸运行现状及管理能力提升对策新疆842000摘要:水闸是整个水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节点控制性工程,确保水闸的安全可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本文主要对水闸运行现状及管理能力提升对策进行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水闸;运行现状;管理能力;提升对策引言由于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大量水闸已接近或超过使用年限,老化破损严重,地方政府对水闸安全风险认识不足,长期疏于管理,未形成有效落实水闸安全管理责任的体制机制,除险加固经费得不到落实,人员和维修养护经费缺口大,难以保证相关制度的落实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大力推进水闸安全鉴定,积极推动除险加固针对部分水闸安全状况不清的问题,督促指导各地根据“十四五”水闸安全鉴定工作计划,加快实施水闸安全鉴定。

结合水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大中型水闸运行管理监督平台,对水闸安全运行管理进行全周期管理监督,逐步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根据需要,组织对安全鉴定结论为三、四类闸的鉴定成果进行复核,从严控制水闸安全鉴定工作质量,准确掌握病险水闸安全状况,指导督促水管单位严格落实水闸限制运用措施,确保水闸运行安全。

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加大对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补助力度的同时,推动地方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快实施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总体方案》明确的除险加固任务,启动新增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作。

督促地方对长年未运用、效益衰减或丧失以及除险加固技术上不可行、经济上不合理的水闸及时进行评估,积极推动降等与报废,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2 分级管控措施风险分级管控是防范事故发生的第一道屏障,通过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风险管控,有利于将把握危险源头,将潜在危险消灭于“未萌芽”状态。

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能够充分地将潜在危险“暴露”出来,尽早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越高,风险越大,管控级别应越高。

蒋家湾水闸运行危险源有重大危险源 2 个,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有一般风险 2 个、低风险 8个。

2002年中国水利公报

2002年中国水利公报

2002年水利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水利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新时期的治水思路,进一步加强防洪、水资源、生态修复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2年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强度,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重点建设领域取得突破。

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基本修完修好,人畜饮水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尼尔基、百色、沙坡头等一批“十五”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开工,塔里木河、黑河生态综合治理以及首都水资源规划顺利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十五”期间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顺利启动。

2002年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面积继续扩大,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水政、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科研、教育及水利前期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巩固,水利改革取得新突破,依法治水迈出新步伐。

一.水利基本建设2002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基本稳定,全年中央和地方计划投资787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430亿元,水资源工程投资230亿元,水保及生态环境建设投资33亿元,水电及其他项目投资94亿元。

中央水利基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强度。

当年中央投资321亿元,地方配套246.4亿元。

在2002年中央投资计划中,国家预算内拨款72.3亿元,占总投资的22.5%;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223.5亿元,占69.6%;水利建设基金14亿元,占4.4%;利用外资11.2亿元,占3.5%。

水利建设规模有所扩大,水利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2002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施工项目4200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543亿元,比上年增加300亿元;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819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较上年增加46%。

完成投资中:中央投资完成41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51%,比上年增加50%;地方投资完成404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比上年增加42%。

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是水利发展与改革加快推进的一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跨越,各级水利部门牢牢把握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全面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在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利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全社会共落实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702.7亿元(含南水北调143.0亿元),较上年增加6.1%。

分投资来源看,中央政府投资657.1亿元,较上年增加0.8%;地方政府投资785.4亿元,较上年增加12.3%;利用外资3.5亿元,较上年减少80%;国内贷款192.1亿元,较上年增加7.9%;企业和私人投资37.5亿元,较上年增加21.0%;其他投资27.1亿元,较上年增加3.8%。

分投资方向看,防洪工程建设投资744.2亿元,较上年增加12.1%;水资源工程建设投资732.6亿元,较上年增加2.6%;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投资66.4亿元,较上年减少20.7%;水电及专项工程投资159.5亿元,较上年增加12.1%。

全年共落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592亿元(不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45亿元),比上年增加166.61亿元,增幅达39.2%。

其中:国家预算内拨款480亿元(含南水北调45亿元),较上年增加37.4%;水利建设基金12亿元,与上年持平;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0亿元,较上年增加20%;中小河流近期治理20亿元。

全年正式施工的水利建设项目10715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7821亿元,较上年增加17.1%。

当年中央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4593个,较上年增加26.1%,在建投资规模3340.6亿元,较上年增加2.2%。

当年新开工项目5992个,比上年增加35.6%,新增投资规模2048.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一倍。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894.0亿元,较上年增加805.8亿元,增幅达74.0%。

国内外大坝安全体系现状综述

国内外大坝安全体系现状综述

国内外大坝安全体系现状综述杨光左生龙/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张帅/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大坝安全评价和除险加固的必要性,介绍了国际大坝安全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大坝安全法规体系、大坝安全管理体制体系、大坝注册管理、大坝安全检查和鉴定、大坝安 全监测系统、大坝安全应急体系、大坝安全评价与风险管理体系、大坝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坝安全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全球大坝安全体系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关于大坝安全体系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坝安全体系病险水库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战略思想,作为水利人必须重视研究、探索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大坝的安全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如果不能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

全世界现有库容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大坝达11 万余座,主要兴建于20世纪60—80年代,平均建成时间达到50年以上。

受时代背景、建设资金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水库大坝未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存在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等安全隐患问题,加 上工程老化、管理维护不及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库不能安全有效运行,形成了大量病险水库。

水库大 坝的病险问题大大削弱了水库的拦蓄、调配能力,严重 影响了水库效益发挥.同时也给下游城镇、交通干线等 造成严重威胁。

病险水库不仅不能正常发挥效益,而且存在很高的 溃坝风险,严重威胁下游公众安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上因大坝监测与预警不力造成的大坝失事事故至今令人不寒而栗,造成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

20世 纪70年代河南省的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法国马尔 帕塞拱坝,美国的 House Creek 土坝、Ju le s-b e rry 土 坝等事故,2017年美国奥罗维尔大坝溢洪道事故.2018 年老挝“7 • 23”溃坝事故,缅甸施瓦水库溃坝,2020 年乌兹别克斯坦萨尔多巴水库溃坝,美国密歇根州伊登维尔大坝和桑福德大坝溃坝等噩梦般的灾难至今让人难以释怀。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第 2 期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No. 2 2024 年 4 月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 2024 DOI:10.12170/20230202001徐红,江超.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4(2):154-163. (XU Hong, JIANG Cha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am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s for reservoirs and hydropower stations[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2): 154-163. (in Chinese))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对比研究徐红1,江超2(1. 金昌市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甘肃金昌 737100;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 当前中国水库与水电站大坝采用不同的安全评价体系,为借鉴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检有关经验做法,查找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短板,主要从组织体系与技术体系两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了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体系。

水库与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价组织体系虽差别较大,但基本符合水利与能源系统大坝实际情况与特点;技术体系均以现场检查与监测资料分析为基础,分别按隐患类型、工程部位展开分项安全评价。

建议从修订《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完善安全评价技术规范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关 键 词:水库;水电站;大坝;安全鉴定;安全定检;安全评价中图分类号:TV6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0X(2024)02-0154-10根据《2020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1],中国已建成各类大坝98 566座(不含港、澳、台地区),总库容9 306亿m3。

这些大坝分属多部门管辖,根据全国大坝基础数据库,水利部门管辖97 402座(占总数的98.8%),其次为能源部门842座(占比0.9%),此外还有少数大坝分属农业、交通、住建等部门。

2007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3 . 1 5亿 元 , 水 资 源 工 程 建 设 完 成 投 资 4 5 1亿 8 0 . 元 ,水 保 及 生 态 工 程 完 成 投 资 6 . 亿 元 , 水 电 、 03
机 构 能 力 建 设 等 专 项 完 成 投 资 1 . 亿 元 ;七 大 61 0 江 河 流 域 完 成 投 资 7 2 1亿 元 , 东 南 诸 河 、 西 北 7 . 诸 河 以 及 西 南 诸 河 等 其 他 流 域 完 成 投 资 1 2 8亿 7 . 全年 中央水利 建 设 投 资 计划 共 下达 38 8 0 . 2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加 1 1 亿 元 , 增 幅 3 3 % 。 其 0. 1 . 8 中 : 国家 预 算 内拨 款 1 8 6 亿 元 , 占 4 8 . 3 3 4. 9% ; 国 债 专 项 资 金 1 7 8 亿 元 , 占 51 1 % ; 水 利 5 . 9 . 3 元 ;东 部 、东 北 、 中 部 、 西 部 地 区 完 成 投 资 分 别 为 3 2 1 亿 元 、 4 . 亿 元 、2 1 3 亿 元 、2 2 6 7 . 8 9 3 . 9 . 亿 元 , 占全 部 完 成 投 资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3 . % 、 9 4
20 0 6年
全 年 完 成 738 9 .
2 .% 。分 投资方 向看 ,防洪 工程 建 设 投 资 45 1 0O 1 . 亿 元 , 比 上 年 略 有 减 少 ; 水 资 源 工 程 建 设 投 资
4 5 0亿 元 , 较 上 年 增 加 1 . % ; 水 土 保 持 及 生 态 1. 59
元 。
20 0 7年 , 全 社 会 共 落 实 水 利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计
划 10 6 5亿 元 ( 南 水 北 调 8 2. 含 7亿 元 ) 较 上 年 增 ,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业分析报告2011

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业分析报告2011

2011年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管理情况 (4)二、行业发展概述 (4)1、海堤工程 (5)2、河道工程 (6)3、水库工程 (7)4、城市防洪 (8)三、主要产业政策分述 (11)1、涉及海堤工程的主要产业政策 (11)2、涉及河道工程的主要产业政策 (14)四、海堤工程基础介绍 (14)1、海堤定义及海堤工程作用 (14)2、我国海堤工程防御标准体系 (15)3、海堤工程分类体系 (16)4、国际海堤工程建设发展情况 (17)(1)重点工程 (17)(2)建设与管理 (18)5、我国海堤工程建设发展历程 (19)(1)“民生线”—防护性海堤建设 (19)(2)“经济线”—围海海堤和填海造地海堤建设 (20)(3)“生态线”—促淤海堤建设 (21)五、海堤工程施工行业发展状况 (22)1、海堤工程施工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22)2、我国各类海堤工程施工市场发展前景 (24)(1)防护性海堤建设与维护市场稳定增长 (24)(2)围海海堤和填海造地海堤建设发展较快 (26)(3)其他海堤建设空间巨大 (31)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32)4、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33)5、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33)(1)资质障碍 (33)(2)技术及人才障碍 (34)(3)专用设备障碍 (34)(4)资金障碍 (34)(5)客户基础障碍 (35)6、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前景 (35)7、行业利润水平变化情况 (36)六、影响海堤工程施工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7)1、有利因素 (37)(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37)(2)市场前景广阔 (37)(3)行业技术发展速度加快 (38)(4)产业配套环境趋于完善 (38)2、不利因素 (39)(1)工程建设难度增加 (39)(2)行业科研投入较少 (39)(3)大型专用设备紧缺 (39)七、行业技术及经营特点 (40)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40)2、行业经营模式 (40)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41)八、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42)一、行业管理情况中国建筑业实行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中小型水库防洪标准对比研究及对策建议

中小型水库防洪标准对比研究及对策建议

第 1 期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No. 1 2021 年 2 月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 2021 DOI:10.12170/20200503003邹鹰. 中小型水库防洪标准对比研究及对策建议[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1(1):1-8. (ZOU Y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lood control standard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ervoirs and recommendation[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1): 1-8. (in Chinese))中小型水库防洪标准对比研究及对策建议邹鹰(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 我国中小型水库众多、分布广泛,为社会提供了极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也有可能因大坝失事给水库下游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洪灾风险的来源之一。

通过与美国大坝等级划分和入库设计洪水选择指南的对比,指出了我国相关设计规范中,对中小型水库防洪标准的规定相对偏低,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分析论证了我国存在高风险潜在危险的中小型水库提高防洪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高风险潜在危险等级的中小型水库防洪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中小型水库;大坝分类;防洪标准;设计洪水;潜在危险中图分类号:TV6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0X(2021)01-0001-08据2018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1],截至2018年,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 822座,其中中小型水库为98 086座。

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库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中小型水库所处地区人口密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水库失事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0&1)234!56789:9$.7+;;)75665<9=8>7=6=87?57686第@@卷增5人民珠江A =6=8年:月AB C D E FE 4G C E收稿日期 =6==J 6@J 55作者简介 李玉起"59K:$#%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CJ */+L !K>@96@I9MNN&1O *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李玉起!冯A 蕊!程蔡滢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广东A 广州A>56:55摘要"水库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定期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是管好盛水的)盆*的常态化工作#针对大坝安全鉴定为三类坝的大中型水库开展成果核查是保证安全鉴定质量的重要手段#合规性核查和一致性核查是成果核查中的关键要素#通过核查工作反映出安全鉴定能力(运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认识到水库大坝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老化(维护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是客观事实!通过一次除险加固难以达到久安!应注重加大日常维修养护投入!尽量做到)有病随时治*!以期减低水库安全运行的风险#关键词 安全评价$核查$管理$水库大坝中图分类号 P G >5=AA 文献标志码 D AA 文章编号 5665<9=8> =6=8 ?5<65>K<6@水库工程是江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工程措施&中国是世界上水安全形势最复杂'最严峻的国家之一%根据.=65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5)显示%目前中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I 55=座%总库容I 9I8亿*8%其中大中型水库@K==座%总库容I =KK 亿*8%占比分别为@&IR 和9=&6R %这些水库大多兴建于=6世纪>6至K6年代%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运行维护不足等问题&599I 年大水后%中国先后投入5>>8亿元中央资金%规划实施了K&8万余座水库除险加固%也先后出台了.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等(8)文件%规范了水库各项管理工作&*十三五+期间%中国水库溃坝率6&68a %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6&5a 低溃坝率标准&由于极端气候'水库大坝工程老化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水库大坝安全仍是水利系统的头号风险&水库大坝定期开展安全鉴定是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对水库大坝的健康*体检+%能够摸清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对于大坝安全鉴定为三类坝的大中型水库%水利部组织开展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工作%其目的既避免出现*无病呻吟+的情况%又要避免*大病小治+的情况%科学确定水库的除险加固实施范围&通过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核查工作实践%对其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为从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等提供一些借鉴&#$核查的关键要素#&#$合规性核查核查方式采用书面核查%合规性核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单位和人员资格是否合规%主要包括鉴定单位的资质'检测单位的资质'勘察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鉴定组织单位'审定单位的资格是否合规,评审专家的职称'专业'地域是否合规&*#鉴定材料是否完备%主要包括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书'检测报告'地质勘察报告等&K>5+#支撑各单项复核内容的结论是否充分& !工程质量评价核查!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否进行了评价%大坝施工质量及现状质量是否进行了复查%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是否提供了各种计算参数%提供的计算参数是否能代表大坝目前的性状&"大坝运行管理评价核查!对大坝运行管理能力'调度运行'养护修理'大坝安全监测'水库管理设施等是否进行了评价&#防洪能力复核内容核查!水库防洪标准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推求设计洪水采用的资料是否合理'可靠%成果是否可信,调洪计算中起调水位是否有依据%是否对水库水位&库容曲线'泄洪建筑物水位&泄量曲线进行了复核,大坝抗洪能力复核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渗流安全评价核查!水库防洪水标准和大坝抗洪能力是否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最大泄洪流量能否安全下泄& '结构安全评价核查!大坝抗滑稳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大坝是否产生危及安全的变形,混凝土坝及其他泄'输水建筑物的强度'稳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泄流是否安全&(抗震安全评价核查!大坝抗震稳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抗震是否稳定,其他各种结构的抗震强度'稳定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土石坝"含坝基和近坝库岸#可液化土层是否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核查!闸门'启闭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各种检测与复核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一致性核查核查方式采用现场核查&通过现场检查%核实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核查效率&!$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全鉴定能力参差不齐统计已完成的=I宗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不同意三类坝结论为@宗%占5@$R,调整专项结论为58宗%占@:R,其中5宗成果质量差%要求重新鉴定后再核查&从核查的结果看%安全鉴定单位的鉴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安全鉴定单位的复核工作还不到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对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偏差%例如有的水库其他专项都是h级以上%而灌溉放水涵的闸门存在渗水%闸门的各项复核计算结果也满足要求%结果金属结构安全等级评为g级%也直接导致该大坝被评为三类坝,"安全鉴定费用不足%导致鉴定工作开展受限&目前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没有收费标准%都是由财政预算和市场决定%例如一个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费用有=6多万%也有566多万%一些鉴定单位尤其是设计单位%为了后期的除险加固设计市场不惜以过低的安全鉴定费来承揽任务%导致鉴定工作能省则省%使鉴定成果质量大打折扣&!&!$三类坝中渗流性态不安全和大坝结构不安全问题最为突出统计=K宗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中防洪安全'渗流安全'结构安全'抗震安全和金属结构安全共计>个专项安全评价"表5#&从表5中不难看出%渗流安全和结构安全评价等级为g级的占比达K@R和:8R%渗流性态不安全和大坝结构不安全是三类坝水库的最突出问题%是导致水库病险的主因%在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关注&另外%在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中存在一种现象%即渗流稳定计算结果都满足规范要求%但现场检查大坝存在渗漏问题%评价人员对于大坝渗流安全结论定为h级还是g级较难把握%通常是根据评价人员的工程经验来确定%这无疑会给水库运行管理带来风险%而这一结果将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大坝运行管理水平不高核查的=K宗水库中%管理规范的6个%管理不规范的占比达8KR%见图5&评价大坝运行管理不规范主要集中在工程养护修理严重不足%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等主要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破损而长期未修理,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缺失或失效,防汛交通和通信设施不完善等%其主要原因如下&!水库管理经费不足(>)%尤其是地方财政差的地区更严重&"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素质不高&大多水库地处偏远%招聘不到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的水库管理人员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6R%缺I>5乏水利背景知识%致使部分水库管理人员长期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偏低%管理和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缺乏考核奖惩机制%许多水库存在*管理的好和差都一样+的思想%即无考核压力%也无奖惩的措施%存在*躺平+思想&表#$水库大坝专项评价统计评价内容D 级D 级占比$Rh 级h 级占比$Rg 级g 级占比$R防洪安全98858@I >59渗流安全66K =:=6K@结构安全66568K 5K :8抗震安全=5KI >595@金属结构安全665I:K988图#$大坝运行管理评价情况!&&$除险加固及维修养护不到位%久病成险本次核查的水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此次安全鉴定之前都进行了除险加固%时间距今在56T =6/%上轮进行了除险加固%经过5个鉴定周期再次成为病险水库%大部分原因是上轮的除险加固因地方配套资金等问题未能彻底消除病险%再者工程在运行过程确实存在老化'维护不到位等客观因素%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核查的=K 宗水库中工程质量评价不合格的有59宗%占比达K6R %这反映出工程在运行过程出现质量下降问题是客观事实%应认识到水库大坝不能通过一次除险加固就达到一劳永逸&现场核查也发现%许多水库混凝土结构因老化'气蚀'冲蚀等原因破损'露筋%由于维修养护不到位而长期得不到修补%最终造成结构不安全而成为病险水库&%$对策)#加大水库大坝鉴定成果核查力度%建立核查常态化机制和安全鉴定单位惩戒机制%提升安全鉴定成果质量水平&探索建立安全鉴定单位黑名单%当出现核查结果推翻原有大坝安全鉴定结论时%可考虑将其安全鉴定单位暂列入黑名单%暂停一定时间的安全鉴定资格%也可将其纳入不良信用记录管理&*#进一步提高渗流安全评价的可操作性%在今后的渗流安全评价中多考虑一些定量指标%以便评价人员更加精准把控渗流安全分级&+#推行水库运行标准化管理创建制度%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形成*要我管好水库+向*我要管好水库+转变&另外%运行管理好坏关键还在人%应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水库管理人员待遇%尽量吸引素质高的人加入水库运行管理队伍%也要对水库管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水库运行管理督查和考核&,#加大维修投入%尽量做到*有病随时治+%根据*十四五+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费用匡算%平均每宗水库大约在:666万左右(:)%按照5>/开展5次除险加固%分摊到每年约@66万$宗%而将此费用用在平时水库大坝的维护养护中应非常充裕%因此%应注重工程平时的维修养护投入%做到*有病随时治+%防止*久病成险+%必要时可建立大修基金%解决一次性投入较大问题&&$结论水库大坝定期安全鉴定是水库运行管理的常态化工作%而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是保证安全鉴定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核查工作中反映出的鉴定9>5能力'运行管理水平'工程质量等问题应予以重视%另外还应加大日常维修养护投入%尽量做到*有病随时治+%降低水库运行的安全风险&参考文献(5)=65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E)&=6=6&(=)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KI号([)& 5995&(8)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F=>I$=65K(?)&(@)沈东峰%王建生%崔岩%等&临沂市大中型水库工程维修养护情况及规范措施(W)&治淮%=65>"K#!>6J>5&(>)吴钢%刘磊%李皓&浅谈当前中国水库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W)&水利建设与管理%=65K%8K"55#!9:J9I%8:& (:)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的批复(E)&=6==&责任编辑 高天扬上接第58I页*#计算浸润线经过防渗体系后水位显著降低,坝体渗流出逸点在排水棱体下部%下游坝坡稳定,计算的渗漏量占总库容56>5&5万*8的5R,坝体不会产生渗透破坏&+#防渗线前后测压孔内水位约有5@*的明显落差%实测浸润线与计算浸润线趋势基本一致&坝体内浸润线较低%坝基土为中等透水层%坝体内的水在到达排水棱体前就流向坝基%使得排水沟内常年无水&因此%在进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时%不能简单地采取以前的计算指标%而应对当前坝体土和防渗体系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才能合理地进行大坝的渗流分析&参考文献(5)=6=>年底前对现有病险水库全面完成除险加固(C h$3F)&(=6==J6@J6:)&!""#;i$$e/+.+/!/O&e/+S-&1O*$;{+S b5:9KK895 6K@696I596Kz%m'b;#+S('z m O'b#1(=)常志武%安忠伟&土坝渗流计算分析及工程实例(W)&黑龙江水利科技%=65=%@6"56#!5>9J5:6&(8)刘凤茹%波兰汗-开肯%詹达美&基于测压管数据的某水库土坝渗流安全性分析(W)&人民珠江%=6=5%@="I#!:9J K8&(@)任杰%沈振中%王谊%等&哈达山水利枢纽右岸三维渗流场特性研究(W)&水利水运工程学报%=656"8#!I9J9@&(>)易永军&祝京水库病坝稳定计算基本参数确定(W)&水力发电% =66>%85"=#!K>J K:&(:)吴琼%唐辉明%王亮清%等&库水位升降联合降雨作用下库岸边坡中的浸润线研究(W)&岩土力学&=669%86"56#!86=>J8685& (K)蒋德才%沈庆双%鲁新锋&云南省石屏县高冲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E)&=6=5&(I)李金玉%徐文雨%曹建国%等&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耐久性的研究和评估(W)&水利水电技术%599>"=#!>=J>I&(9)郝丽娟&白河主坝坝基混凝土防渗墙耐久性分析(W)&北京水务%=6=5":#!>:J:6&(56)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F=K@$=6=6(?)&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6=6&责任编辑 程A茜上接第5>:页(K)姜蕊%郝国鹏%向东旭&白鹤滩水电站运行期水厂取水塔滑模设计与应用(W)&人民长江%=6==%>8"8#!55@J5=6&(I)王维强&浅谈尼雅水库联合闸井滑模施工方法(W)&四川水泥%=6=5"K#!5:5J5:=&(9)于新艳&供水工程调压塔结构不同设计方案下静力特征及管道水力特性影响研究(W)&水利科技与经济%=6==%=I">#!@5J@>&责任编辑 李燕珊6:5。

水闸运行现状及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水闸运行现状及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水闸运行现状及管理能力提升对策摘要:新时代提出新要求,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有效改变水利工程粗放的管理模式,是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的必然要求。

水闸运行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举足轻重,研究落实水闸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标准要求,示范引领水闸标准化管理,增强率先意识、质量意识,着力提升安全管理本领,加快提高水闸管理规范化、智慧化、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水闸蓄水兴利、调洪减灾的最大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闸;管理现状;能力提升中图分类号:TV66文献标识码:A引言水闸建筑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和调节,还能够在防旱、抗洪和发电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是现代水利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如果水闸运行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行,还会对工程所在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要有效控制或避免水利工程发生安全隐患,对水闸的安全运行提供足够的养护手段十分重要。

1水闸运行现状1.1政府主导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大量水闸已接近或超过使用年限,老化破损严重,地方政府对水闸安全风险认识不足,长期疏于管理,未形成有效落实水闸安全管理责任的体制机制,除险加固经费得不到落实,人员和维修养护经费缺口大,难以保证相关制度的落实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2基层水管单位管理能力和技术力量薄弱一方面,76.9%的水闸由县级、乡级管理,因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难以长期留住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年轻职员。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挤占水管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用于人员安置,导致工程管理队伍技术水平低、履职能力差。

部分地区水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水管单位人员定岗定编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水闸日常管理的实际需要。

水闸管护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激励措施不足,运行管理责任难以有效落实。

1.3缺乏稳定经费投入渠道水闸运行管理经费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大部分地区原有经费渠道(如企业缴纳的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河道采砂管理费)已经被取消,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对水闸投入资金不足。

浅谈防洪工程水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宋云涛1

浅谈防洪工程水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宋云涛1

浅谈防洪工程水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宋云涛1发布时间:2021-10-13T04:50:12.05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9期作者:宋云涛1 李春强2[导读]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水利防洪工程设施在每年汛期抗御洪涝灾害、发挥防洪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水冲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

防洪工程水毁不仅影响工程效益发挥,而且会影响整个防洪工程体系的调度运行,带来突出的防洪安全问题,必须及时予以修复,尽快恢复其功能。

作者曾经参与部分省份防洪工程水毁修复的现场调研工作,对水毁修复工作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宋云涛1 李春强21.水利部建设管理与质量安全中心北京 1000382.河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石家庄 050000摘要: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水利防洪工程设施在每年汛期抗御洪涝灾害、发挥防洪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水冲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

防洪工程水毁不仅影响工程效益发挥,而且会影响整个防洪工程体系的调度运行,带来突出的防洪安全问题,必须及时予以修复,尽快恢复其功能。

作者曾经参与部分省份防洪工程水毁修复的现场调研工作,对水毁修复工作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防洪工程;水毁修复;改进措施1.基本情况防洪工程包括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库、河道整治工程、河湖堤防、防潮海堤、蓄滞洪工程、涵闸泵站、水文测站等。

防洪工程水毁是指由江河洪水、暴雨内涝、山洪、台风、风暴潮以及地震、地质灾害等导致防洪工程主体或附属设施的损毁,影响工程安全度汛或防洪作用发挥。

根据2018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 98822座、江河堤防41.6万千米、水闸10.4万座、泵站9.5万处、水文测站12.1万处、机电井510 .1万眼。

从近5年水利工程水毁总体情况来看,2016 、2020 年的全国水利工程水毁损失最严重,均超过600亿元。

2013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2013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2013Statistic Bulletinon China Water Activities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书 名2013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2013Statistic Bulletin on China Water Activities作 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出版发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 100038)网址:E mail:sales@电话:(010)68367658(发行部)经 售北京科水图书销售中心(零售)电话:(010)88383994㊁63202643㊁68545874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和相关出版物销售网点排 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微机排版中心印刷北京纪元彩艺印刷有限公司规格210mm×297mm 16开本 3.5印张 48千字版次2014年11月第1版 2014年11月第1次印刷印数0001 1000册定价28.00元凡购买我社图书,如有缺页㊁倒页㊁脱页的,本社发行部负责调换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摇录……………………………………………………1 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2 重点水利建设5……………………………………………………3 主要水利工程设施8…………………………………………………4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13……………………………………………………………5 防洪抗旱15……………………………………………………6 水利改革与管理17………………………………………………………7 水利行业状况23I.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27II.Key Water Projects Construction 31III.Key Water Structures 35IV.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39V.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40VI.Water Management and Reform 42VII.Current Status of Water Sector 49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水利建设继续快速推进㊁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突出成效的一年㊂在党中央㊁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㊁真抓实干,推动各项水利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现粮食产量 十连增”,进一步改善民生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与保障㊂1  1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013年,全社会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计划3954.0亿元,较上年减少4.0%㊂其中,中央政府投资1762.6亿元,较上年减少17.4%;地方政府投资1726.9亿元,较上年增加6.1%;利用外资10.8亿元,较上年增加208.6%;国内贷款194.2亿元,较上年增加3.8%;企业和私人投资147.8亿元,较上年增加42.7%;其他投资111.7亿元,较上年增加82.5%㊂2 在中央水利建设投资中,水利部门投资1408.3亿元,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81.8亿元,其他部门水利建设投资72.5亿元㊂水利部门投资按投资来源分,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717.1亿元㊁水利建设基金22.3亿元㊁财政专项资金669.0亿元;按资金投向分:防洪工程投资619.0亿元,占43.95%;水资源工程投资688.2亿元,占48.87%;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投资78.2亿元,占5.55%;专项工程投资23.0亿元,占1.63%㊂当年正式施工的水利建设项目20266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15346.0亿元,较上年增加12.0%㊂其中,有中央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10974个,较上年增加40.0%;在建投资规模9764.0亿元,较上年增加21.8%㊂新开工项目12199个,较上年减少8.7%,新增投资规模4645.9亿元,比上年增加38.8%㊂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3757.6亿元,较上年减少206.6亿元,减少5.2%㊂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2782.8亿元,较上年增加1.7%;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73.6亿元,较上年减少27.0%;机电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61.1亿元,较上年减少9.5%;其他完成投资(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640.2亿元,较上年减少21.1%㊂2007年(亿元)2008年(亿元)2009年(亿元)2010年(亿元)2011年(亿元)2012年(亿元)2013年(亿元)增加比例(%)全年完成944.91088.21894.02319.93086.03964.23757.6-5.2 建筑工程672.5781.51297.21524.92103.22736.52782.81.7 安装工程46.567.4113.4109.6121.7237.8173.6-27.0 设备及各类工器具购置56.860.0125.0124.5115.2178.1161.1-9.5 其他(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169.1179.3358.4560.9745.9811.8640.2-21.1 在全年完成投资中,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335.8亿元,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733.1亿元,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完成投资102.9亿元,水电㊁机构能力建设等专项工程完成投资585.8亿元㊂七大江河流域完成投资3284.4亿元,东南诸河㊁西北诸河以及西南诸河等其他流域完成投资473.2亿元㊂东部㊁东北㊁中部㊁西部地区完成投资分别为1117.2亿元㊁211.2亿元㊁1056.0亿元㊁1373.2亿元,占全部完成㊂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9.7%㊁5.6%㊁28.1%和36.5%在全年完成投资中,中央项目完成投资430.4亿元,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327.2亿元㊂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905.9亿元,小型及其他项目完成投资2851.7亿元㊂各类新建工程完成投资2555.3亿元,扩建㊁改建等项目完成投资1202.3亿元㊂3 4 全年水利建设新增固定资产2780.4亿元㊂截至2013年年底,在建水利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142.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1.3%,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累计新增固定资产5577.1亿元,固定资产形成率为55.0%,比上年减少9.8个百分点㊂全年水利建设完成土方㊁石方和混凝土方分别为36.0亿立方米㊁5.4亿立方米㊁0.7亿立方米㊂截至2013年年底,在建项目计划实物工程量完成率分别为:土方71.2%㊁石方56.7%㊁混凝土方66.9%㊂5  2重点水利建设江河湖泊治理㊂全年在建江河湖泊治理工程3977处,其中,堤防建设427处,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498处,中小河流治理2921处,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及其他项目131处㊂截至2013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91.1亿元,投资完成率59.2%㊂全年实施河道整治长度11009.3公里,当年完成8969.7公里㊂国家正式启动淮河进一步治理工作,累计安排投资131.2亿元,截至2013年年底完成93.6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70.9%㊂水库及枢纽工程建设㊂全年在建枢纽工程348座,截至2013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53.9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65.7%㊂全年在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4530座,截至2013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0.9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82.0%㊂当年在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4317处,截至2013年年底,基本完成除险加固任务的小型病险水库15887座㊂6 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㊂全年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在建投资规模3304.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03.9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75.8%㊂南水北调东㊁中线一期工程在建规模249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34.1亿元,全年完成投资404.9亿元㊂加快建设河北双峰寺㊁吉林引松供水㊁浙江舟山大陆引水二期㊁云南牛栏江滇池补水等23处大中型引调水工程㊂农村水利建设㊂全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建投资规模79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91.2亿元㊂全年解决6343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㊂截至2013年年底,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73.1%㊂当年中央安排预算内投资107.3亿元,用于规划内211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㊁19处三江平原新建灌区建设㊁153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㊁14个省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㊁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和牧区水利项目建设,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43.3亿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㊂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5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06千公顷㊂农村水电建设㊂全年全国农村水电站建设完成投资198亿元,新增水电站389座,装机容量246万千瓦㊂全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建设共完成投资65亿元,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容量472万千伏安;新增35(63)千伏变电站容量129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容量443万千伏安㊂新投产10千伏及以上高压线路2.5万公里,低压线路4.3万公里㊂ 水土流失治理㊂全年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在建规模306.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7.4亿元㊂全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2万平方公里㊂全年新增封育保护面积1.68万平方公里㊂实施2153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兴建黄土高原淤地坝285座,治理崩岗2000多处㊂全年新修基本农田727千公顷(其中:新增梯田553千公顷,坝地16千公顷),新栽种水保林面积1411千公顷,新增种草面积340千公顷㊂开展国家重点治理的项目县700多个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范围扩大到22个省㊁160个县,全年完成坡改梯72.67千公顷㊂行业能力建设㊂全年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完成投资61.1亿元㊂其中:防汛通信设施投资19.5亿元,水文建设投资20.6亿元,科研教育设施投资1.5亿元,水利前期投资16.7亿元,其他投资2.8亿元㊂7 8 3主要水利工程设施堤防和水闸。

我国水库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水库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30卷第9期2 0 1 2年9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0No.9Sep.2 0 1 2文章编号:1000-7709(2012)09-0059-04我国水库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谢伟魏1,李保健1,王 森1,张文洁2,范连志2(1.大连理工大学水电与水信息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4;2.水利部水利建设管理总站,北京100038)摘要:针对我国水库调度管理的现状,从法律法规、设施设备、人员素质、调度规程编制、规章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水库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理清水库调度管理思路、规范水库调度管理过程、推动水库调度管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库调度管理;体制机制;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TV697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2-02-16,修回日期:2012-03-13作者简介:谢伟魏(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库及水库群调度、水电站经济运行,E-mail:lovexieweiwei@gmail.com 水库调度管理是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对水库进行合理调度运用,以实现最大综合效益的一种科学管理手段,是水库管理的中心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库调度管理不仅需处理好防洪与兴利的关系,还需协调各部门的用水需求、恰当安排蓄泄关系、优化水资源配置。

水库调度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水库效益的发挥和各用水部门的利益,且关系到水库安全和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水库调度工作和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1],尤其是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显著,减少了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但由于偏重于考虑防洪安全,水资源未得到最优的配置,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从水利部2009~2011年对全国110座水库督查情况来看,水库调度管理仍存在枯水期监管不足、生态调度考虑不周[2]、流域梯级联合调度管理落后等问题。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堤防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堤防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第 5 期2023 年 10月NO.5Oct .2023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0 引言堤防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 5 级及以上江河堤防 32.8 万 km ,堤防达标率为 73.0%,保护人口 6.5 亿人,保护耕地4.2×107 hm 2 [1]。

传统堤防多侧重安全性和耐久性,以块石及混凝土作为修筑材料,这些材料的弱透水性或不透水性导致了岸坡设计的封闭性,使堤防系统与当地动植物不能充分融合,原有的水陆生态体系遭到破坏,严重阻碍了堤防系统的自我修改,造成堤防生态系统的脆弱性[2-3]。

基于上述背景,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堤防的思想,与传统的堤防工程相比,生态堤防将生态目标纳入堤防建设目标中,以生态水利工程学为指导,减少了堤防建设给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4]。

国外对生态堤防的重视较早,20 世纪 60 年代,国外就将水利工程与生态学相结合,并于 1962 年首次提出“生态工程”一词,旨在强调水利工程的生态属性[5]。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受德国“近自然型河流”观念影响,提出“生态堤防”的理念,强调将堤防工程与生态系统融合[6]。

1998 年长江洪水之后,我国斥巨资建设堤防工程,然而,在建造过程中未考虑堤防的生态效益,打破了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国内相继有学者对生态堤防的定义及实施进行相关研究[7-9],但对堤防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提高堤防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科学性、可靠性及权威性,采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 VOSviewer 对国内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客观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态势等。

本研究对 1991—2021 年期间堤防生态服务功能评价领域各类文献进行检索并梳理,根据文献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序、发文时间等对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堤防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进展进行探索与思考。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探究张媛媛范丽虹苏怡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探究张媛媛范丽虹苏怡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探究张媛媛范丽虹苏怡发布时间:2023-06-29T06:40:37.56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8期作者:张媛媛范丽虹苏怡[导读]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水库大坝建设越来越受重视。

水库大坝在长期的运营中,受到地下水环境的侵蚀作用、环境温度的冻融作用等,坝体以及配套混凝土建筑物容易出现老化、破损等现象,坝体的渗漏、散浸、裂缝等病害严重影响水库的运营安全。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01摘要:随着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水库大坝建设越来越受重视。

水库大坝在长期的运营中,受到地下水环境的侵蚀作用、环境温度的冻融作用等,坝体以及配套混凝土建筑物容易出现老化、破损等现象,坝体的渗漏、散浸、裂缝等病害严重影响水库的运营安全。

关键词: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引言对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施工前期,就应根据水库大坝整体规模和常见病害表现加以分析,根据实际分析结果确定除险加固施工方案,保障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施工方案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从而选用适当技术。

通过适当技术推进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施工顺利开展,使得水库大坝常见病害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协调各项除险加固施工技术,保证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施工的可行性。

有效增强大坝在水库中的作用,为水库大坝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1水库大坝常见病害问题1.1水库信息化管理水平较弱各时期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均包含了水库信息化建设,水利部建成了全国水库大坝基础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各地也陆续开展了水库运行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对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各地水库运行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仍然较低,智能化水平较为薄弱,大部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全、雨水情自动测报能力不足、上下游或邻近水库联动较弱。

1.2泄水通道病害问题溢洪道和涵洞都是水库的关键水流通道,是水库具有使用功能的重要保证,对泄水通道的治理也是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方面。

某些水库在设计之初对溢洪道和涵洞的安排就存在不合理性,导致溢洪道断面不足或发生缺陷等,如杨坪水库泄槽出口无消能设施,有的水库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出现堵塞、冲刷损坏、管道脱节、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水库数字孪生数据引擎及底板构建研究及实践

水库数字孪生数据引擎及底板构建研究及实践

水库数字孪生数据引擎及底板构建研究及实践摘要:2022年2月21日,水利部印发《水利部关于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水信息〔2022〕79号),要求以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为主线,以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水利部本级在小浪底、岳城水库等11个重要水利工程组织开展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关键词:水库;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时空数据;GI引言据《2020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566座,总库容9306亿m3。

水库在供水保障、防汛减灾等方面承担重要角色、发挥巨大作用。

水库管理既有分布范围广、业务内容多、信息来源杂等特征,又有基础设施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地理位置条件不佳、技术人员稀缺等问题,上述特征与问题使得水库运行和监督管理较为困难。

在“发展数字经济”国家战略背景下,水利部明确提出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数字孪生水库存在巨大的研究与应用空间。

1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简介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是数字孪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在《水利部关于印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水信息〔2022〕148号)中明确指出:数字孪生水利工是指以物理水利工程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水利工程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水利工程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对物理水利工程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优化调度的新型基础设施。

2数字孪生技术与智慧水利融合理论基础数字孪生技术允许在信息空间中真实地捕获物理单元,创建相应的数字卫生双胞胎,在几何、物理、行为、规则等方面准确地将双胞胎映射到物理单元,并在水项目管理方面进行实时互动,以进行模拟、分析、优化、预测和决策。

模拟水项目信息空间任务的执行,使用各种模拟参数,最大限度地提高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机会,动态监测水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变化快速调整操作,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孪生数据和相关物理参数,高效协调和优化系统中的所有水业务活动,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如知识库、大规模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潜在干扰预警)评估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为遇到的故障创建适当的修复,以及实现水项目。

今年我国水旱灾害偏重

今年我国水旱灾害偏重

\ 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东南沿海地 区遭受严重台风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不容低估。

2 0玎 6 01 5
受灾 面 积 2 7 8 0 3 千ha 成 灾 面 积 14 a 有 3 7 万城 乡人 口发 生临 时性 饮 水 困难 。以及 , 0 6 全 , 3 1千h , 5 8 l 2 0年 国水 利 系统 从 业 人 员130 万人 。 国已组 建 水务局 或 由水 利 局 承担 水务 管 理 职能 的县 级 以 上行 政 区 1.7 全
今年我国水旱灾害偏重
~ 鬻 黧 黎
[ 本刊讯] 今年 以来我 国气候 异常, 极端 天气事件频繁, 多灾并发 , 点多面f, - 自然灾害明显重于常 年, 水旱灾害尤其严重。 当前面 临的灾害形 势不容乐观 , 对农业 生产和农 民增 收带 来的影响不容低
估。
国家 防汛 抗 旱 总指 挥 部 办 公室 统计 , 至 2 0 年 7 9 全 国洪涝 农 作 物 受灾 00 亿 h , 中成 截 0 7 月2 日, .8 a 其 灾3 09万 h , 灾人 口195 6 .3 a 受 11万人 , 因灾死 亡6 2 , 塌房 屋4 .万 间 , 接 经济 损失 55 5人 倒 52 直 2 亿元 。 据 了解 , 今后一 段 时 间 , 大江 大 河 的 防汛 抗 洪 形 势 仍 然 不容 乐 观 , 南 、 江 华南 以及 东北 等地 的特 大
万 h d 大型 灌 区 2 5 , a= 8 处 有效 灌 溉 面 积 16 3 4 1千ha 工 程 节 水 灌溉 面 积 达 N2 4 6 a 农 业 灌 溉 水 有 ; 2 2 千h ,
效利用系数达No4 ; 利系统水 电装机容量累计达N59 万k 占全国水 电装机容量的4 .%, .6 水 2 3 W, 1 2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是水利发展与改革加快推进的一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跨越,各级水利部门牢牢把握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全面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在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利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全社会共落实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702.7亿元(含南水北调143.0亿元),较上年增加6.1%。

分投资来源看,中央政府投资657.1亿元,较上年增加0.8%;地方政府投资785.4亿元,较上年增加12.3%;利用外资3.5亿元,较上年减少80%;国内贷款192.1亿元,较上年增加7.9%;企业和私人投资37.5亿元,较上年增加21.0%;其他投资27.1亿元,较上年增加3.8%。

分投资方向看,防洪工程建设投资744.2亿元,较上年增加12.1%;水资源工程建设投资732.6亿元,较上年增加2.6%;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投资66.4亿元,较上年减少20.7%;水电及专项工程投资159.5亿元,较上年增加12.1%。

全年共落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592亿元(不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45亿元),比上年增加166.61亿元,增幅达39.2%。

其中:国家预算内拨款480亿元(含南水北调45亿元),较上年增加37.4%;水利建设基金12亿元,与上年持平;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0亿元,较上年增加20%;中小河流近期治理20亿元。

全年正式施工的水利建设项目10715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7821亿元,较上年增加17.1%。

当年中央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4593个,较上年增加26.1%,在建投资规模3340.6亿元,较上年增加2.2%。

当年新开工项目5992个,比上年增加35.6%,新增投资规模2048.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一倍。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894.0亿元,较上年增加805.8亿元,增幅达74.0%。

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1297.2亿元,较上年增加66.0%;各类安装工程完成投资113.4亿元,较上年增加68.2%;机电设备及各类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25亿元,较上年增加108.3%;其他完成投资(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358.4亿元,较上年增加99.9%。

在全部完成投资中,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74.8亿元,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66.0亿元,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完成投资86.7亿元,水电、机构能力建设等专项工程完成投资266.5亿元;七大江河流域完成投资1612.9亿元,东南诸河、西北诸河以及西南诸河等其他流域完成投资281.1亿元;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完成投资分别为625.1亿元、135.8亿元、555.6亿元、577.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3.0%、7.2%、29.3%和30.5%。

在全年完成投资中,中央项目完成投资206.9亿元,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687.1亿元;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450.3亿元,小型及其他项目完成投资1443.7亿元;各类新建工程完成投资1169.7亿元,扩建、改建等项目完成投资724.3亿元。

全年水利建设项目部分投产项目1025个,全部投产项目5499个,共新增固定资产781.3亿元。

全年完成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554.7亿元,固定资产形成率为82.1%。

截至2009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620.8亿元,投资完成率为59.1%,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在建项目累计新增固定资产3129.5亿元,固定资产形成率为67.7%,比上年增加2.1个百分点。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土方、石方和混凝土方分别为20.8亿立方米、2.7亿立方米、0.5亿立方米。

至2009年底,在建项目计划实物工程量完成率分别为:土方59.7%、石方66.0%、混凝土方63.9%。

二、重点水利建设大江大河治理。

全年在建江河治理工程1027处,累计完成投资1089.6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65.1%。

新增达标堤防长度4515公里,其中,一、二级堤防新增达标长度947公里。

当年河道整治长度1788.5公里,完成1460.3公里。

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96.7%,累计完成工程实物量97%以上。

在19项治淮骨干工程中,已有13项竣工验收,17项全面完成,2项正在加快实施。

启动太湖综合治理,开工建设太湖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洞庭、鄱阳“两湖”治理二期、黄河下游及宁蒙河段治理、漳卫新河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水库枢纽工程。

全年在建枢纽工程334座,累计完成投资695.3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54.5%。

其中,水库枢纽工程176座,累计完成投资477.3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52.2%。

辽宁三湾、吉林哈达山、黑龙江桃山水库二期、福建仙游金钟、江西山口岩、四川永定桥等工程进展顺利;江西峡江、四川亭子口、贵州黔中、西藏旁多等工程已开工建设,形成新一轮骨干工程建设格局;当年在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671座,累计完成投资461.2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67.8%;当年安排中央投资168亿元,用于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完成除险加固任务1314座。

水资源配置工程。

全年在建各类水资源工程投资规模1282.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27.4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56.7%。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有20项单项工程的67个设计单元工程开工建设,在建规模69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9.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47.9亿元,在建项目进展顺利。

辽宁锦凌、广西漓江补水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吉林引嫩入白供水工程、海南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甘肃引洮供水一期等工程建设顺利,润滇、泽渝等部分西南中型水库已建成,发挥效益。

农村水利。

全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建投资规模583.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8.6亿元。

当年新增农村饮水日供水能力601万立方米,解决72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截至2009年底,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已达6.3亿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48.1%。

中央安排76.6亿元用于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及牧区水利试点为重点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在建规模1193.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67.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94.8亿元。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33.1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38.1千公顷。

实施长江流域水利血防项目98项。

当年安排中央投资15亿元,用于99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

农村水电。

当年安排中央投资3亿元用于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24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

当年安排小水电代燃料中央投资3亿元用于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8个项目。

当年全国农村水电站建设共完成投资255亿元,新增电站1213座,投产发电设备容量380万千瓦。

当年在建电站2069座,装机容量1290万千瓦。

全国农村水电电网建设共完成投资46亿元,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容量417万千伏安;新增35千伏变电站容量167万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容量272万千伏安。

新投产10千伏及以上高压线路2.6万公里,低压线路4.5万公里。

累计解决80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水土保持。

全年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在建规模达287.2亿元,累计完成185.1亿元。

全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3万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新增1.8万平方公里。

当年新增封育保护面积2.5万平方公里。

实施3200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建黄土高原淤地坝210座。

当年新修水平梯田412千公顷,新增沟坝淤地面积38千公顷,新栽种水保林面积1647千公顷,新增种草面积470千公顷。

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首都水源区、晋陕蒙砒砂岩区、京津风沙源、岩溶石漠化区、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行业能力建设。

全年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完成投资21.0亿元。

其中,防汛通信设施(含视频会商系统)投资2.4亿元,水文设施投资5.9亿元,科研教育设施投资1.4亿元,水利前期投资9.2亿元,其他投资2.1亿元。

水利信息化建设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

省级以上水利部门中,局域网数量达到616个;接入网络的各种类型PC机数量达到58524台,服务器设备2124套;建成连接水利部、七个流域机构的政务内网,流域机构对直属二级单位的政务外网覆盖率达到97.7%,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地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务外网覆盖率达到67.8%;因特网接入总带宽3612MB。

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已配备的各类在线存储设备的存贮能力达215317.6GB;各类水利信息采集点63324个,工程视频监控点2645个;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视频会议系统有23家实现了对下一级单位的全覆盖;各级网站公开的行政许可事项达816项以上,网上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达到了374项;省级以上水利部门正常运行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917套,涵盖了水利行政和业务的各个方面。

三、主要水利工程设施堤防和水闸。

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9.14万公里,累计达标堤防11.67万公里,堤防达标率为40.0%;其中一、二级达标堤防长度为2.63万公里, 达标率为75.9%。

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保护人口5.9亿人,保护耕地4.7万千公顷。

全国已建各类水闸42523座,其中大型水闸565座。

在全部已建水闸中,分洪闸2672座,排涝闸14488座,挡潮闸4644座,引水闸7895座,节制闸12824座。

水库及枢纽。

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7151座,水库总库容7064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544座,总库容5506亿立方米,占全部总库容的77.9%;中型水库3259座,总库容921亿立方米,占全部总库容的13.0%。

全国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达标率为70%,比上年提高2.5%。

农业灌溉。

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共5844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562千公顷。

按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划分,其中,50万亩以上灌区125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828千公顷;30万~50万亩大型灌区210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747千公顷。

截至2009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9261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9.4%。

全国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755千公顷,占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43.5%。

在全部工程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节灌面积11166千公顷,低压管灌面积6249千公顷,喷、微灌面积4596千公顷,其他工程节水灌溉面积3744千公顷。

万亩以上灌区固定渠道防渗长度所占比例为24.7%,其中干支渠防渗长度所占比例为35.2%。

机电井和泵站。

全国已累计建成各类机电井529.3万眼,其中,安装机电提水设备可正常汲取地下水的配套机电井482.6万眼,装机容量4986万千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