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船舶动态监控平台的构建研究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1. 引言1.1 研究背景船舶监控系统在船舶运输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船舶监控系统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构建,是当前航运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传统的船舶监控系统存在着监控范围狭窄、监控数据不实时、监控系统不智能等问题,无法满足江海直达船舶运输对监控系统的高要求。
面对这些问题,研究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基于船岸一体化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船舶全程监控,实时获取船舶的位置、状态、动态信息等数据,并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这种系统,船舶运输公司能够更好地管理船舶航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安全风险,保障船舶和货物的安全。
开展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整合船舶和岸基设备资源,建立高效、智能的监控系统,将为船舶运输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1.2 研究意义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构建是为了提高江海直达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船员和货物的安全。
随着我国水运业的发展和江海直达船舶的增多,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通过监控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船舶可能出现的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
航动态监控系统的建立也有助于提高船舶的作业效率和节约能源,减少运输成本,促进江海直达船舶的发展。
研究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对推动水运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我国水运产业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航动态监控系统的构建,实现对船舶在航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船舶的安全性、效率性和经济性。
具体目的包括:(1)研究和探索基于船岸一体化的监控系统在船舶航动态监控领域的应用,推动船舶监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2)提供一种全新的船舶监控解决方案,实现船舶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追踪,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3)为船舶航运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工具,提高船舶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4)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我国船舶监控系统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基于AIS的港口智能船舶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7R10026)。
作者简介:周剑敏(1964-),男,浙江绍兴人,副教授,硕士。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Mar .2009Vol.5No.11前言船舶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常被集成于VTS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用于港区船舶航行动态监控,以弥补雷达存在盲区、易受电子干扰[1]、无真实图像等不足。
随着智能球控制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已从人工控制向智能控制迅速升级,无人值守的船舶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呼之欲出。
通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System ,简称AIS )是一个操作于VHF 海上移动频带的自动连续广播系统,它能在船舶和岸台间交换如标识、位置、航线、速度等信息。
随着SOLAS 公约第V 章中规定AIS 强制性安装[2],AIS 设备的总体数量以及应基于AIS 的港口智能船舶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研究周剑敏,王捷(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摘要:港口船舶动态视频监控是港口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文章论述了港口智能船舶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要点,研究通过AIS 系统获取船舶动态数据并驱动智能球摄像机进行智能定位,实现航行船舶的自动化智能视频跟踪。
文章提出了基于AIS 的港口智能船舶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结构,介绍了软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自动监控决策控制模块的算法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关键词:AIS ;船舶动态;视频监控;智能中图分类号:U666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on Ship Dynamic Intelligent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ISZHOU Jianmin ,WANG Jie(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 ,Zhoushan316021,China )Abstract:Ship dynamic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ort ’s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features about the ship dynamic intelligent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at the port,through the AIS system to obtain dynamic data of ships,and drive smart ball camera to position intelligently,realize the automation intelligent video tracking of sailing ship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structure about the AIS-based shipdynamic intelligent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at the port,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ponents and working principle,focuses on the decision-making algorithm of the automatically monitors control module and its role in the system.Key words:AIS ;ship dynamic ;video monitoring ;intelligent周剑敏等:基于AIS的港口智能船舶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研究用正在迅速增加。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与应用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与应用在当今全球化的贸易体系中,船舶运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提高运营效率以及保障海洋环境的清洁,船舶智能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这套系统集成了先进的技术,能够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船舶的各种数据,为船员和岸基管理人员提供关键的决策支持。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实现对船舶设备和系统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异常。
其次是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精确跟踪,包括位置、速度、航向等参数,以确保船舶按照预定航线安全行驶。
此外,还需要对船舶的燃油消耗、货物状态等进行监控,以优化运营成本和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在系统的硬件设计方面,需要精心选择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
例如,用于测量船舶位置和速度的 GPS 导航系统、监测船舶姿态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检测船舶发动机性能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可靠的数据传输线路,如以太网或专用的船舶通信网络,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是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它通常由高性能的服务器或工业计算机组成。
该单元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来自传感器的大量数据,并运行复杂的数据分析算法和监控软件。
为了确保系统在恶劣的船舶环境中稳定运行,中央处理单元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抗振动能力和电磁兼容性。
软件设计是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
系统软件通常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报警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等。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各类传感器进行通信,获取实时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滤波、校准和数据格式转换等。
数据分析模块运用各种算法和模型,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
报警模块则根据预设的规则和阈值,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用户界面模块为船员和岸基管理人员提供直观、友好的操作界面,方便他们查看船舶的实时状态和历史数据。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并遵循严格的软件开发标准和规范。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船舶运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智能监控系统应运而生,为船舶的安全航行、高效运营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融合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首先,传感器技术是基础。
在船舶的各个关键部位,如发动机、船舱、船壳等,安装了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湿度、振动等数据。
这些传感器就像船舶的“神经末梢”,能够敏锐地感知船舶的运行状态。
数据传输技术则是将这些采集到的数据快速、准确地传输到监控中心的关键。
无论是通过卫星通信、无线网络还是有线网络,都要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不丢失、不延迟。
一旦数据传输出现问题,监控系统就可能失去对船舶的有效掌控。
而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则是整个系统的“大脑”。
接收到海量的数据后,需要运用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整合和分析,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通过对发动机运行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故障;对船舶航行轨迹和姿态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航线,提高航行效率。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硬件设施也不容忽视。
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存储设备要具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以应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需求。
同时,显示设备要清晰、直观,方便操作人员实时查看船舶的状态。
在软件方面,操作界面的设计要简洁、易用,让操作人员能够快速上手。
同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要采取严格的加密和防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被恶意攻击。
有了完善的构建,船舶智能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船舶的安全管理方面,它能够实时监测船舶的结构完整性。
通过对船壳、甲板等部位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裂缝、腐蚀等问题,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对船舶的消防、救生设备进行监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在航行控制方面,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气象、海况和船舶自身的状态,自动调整航线和航速,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船舶监控综合信息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型渔船或远洋渔船中的应用得到普及,满足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先进性的要求,并逐步向其它类型渔船推广。
特别是我国北斗卫星一代定位技术的推广应用[8]和北斗二代系统的即将部署完成,我国渔船船位监控在逐步降低监控成本的基础上,可实现基于卫星通信和定位的监控系统的普及和推广。
同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除了可用于水上交通联络和指挥的船到岸和船与船之间的通信、导航系统外,目前也已被应用于渔船监控[9]。
安装了AIS的渔船在近岸(20n mile以内)可通过建立一套AIS船位监控系统实现监控。
我国渔业管理部门为了海上渔船的安全生产的需要,正逐步推动渔船安装AIS。
如果对AIS船载终端进行北斗卫星通信接口的改造,那么,通过AIS进行渔船船位监控的潜力将十分巨大,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总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我国海洋渔船的监控管理工作中可供选择的手段越来越多,将不断促进我国渔船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黄其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参考文献1童铠.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国际太空,2004.1.2黄其泉,李继龙.雷达船舶监控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中国渔业经济,2008,(1).3袁孝康.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组成和性能.上海航天,1997,(1). 4周伟,关键,唐小明等.SAR图像舰船检测综述[C].2005年中国合成孔径雷达会议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5翟昌继.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J].上海航天,2000(02).6胡文骅、许开宇、吴振亚.基于Inmarsat-C的船舶监控技术的研究[J].航海技术.2002(6).7黄其泉,李继龙,王立华.GIS及卫星通讯技术在船位监测中的应用[J].海洋渔业,2005(4).8吕伟,朱建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综述[J],地矿测绘,2007(3).9魏武才.基于AIS的船舶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8年.0前言随着船舶通信导航及各类电子控制设备的日益完善,实现对船队的全方位的监控,做到及时掌握船舶在航行中实际情况,快速了解船舶的各类动态数据,成为提升船舶管理水平的新标志。
船舶监控综合信息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航 行 中实 际情 况 , 速 了解 船舶 的各 类动 态数 据 . 为 快 成 提升 船舶 管理 水平 的新 标 志 。中远集 运在 多年 的船 舶 安 全技 术 管理 工作 中 , 注重科 技 创新 , 根据 船 队的实 际 情 况 , 合 现代 信 息 技术 的发 展 , 功 研发 了“ 结 成 中远 集
径 雷 达 会 议 论 文集 . 京 : 子 工 业 出 版 社 . 北 电
统外 。 目前 也 已被应 用 于渔船 监 控[ 9 1 。安装 了 A S的渔 I
船 在近 岸 ( 0 l 内 ) 通 过建 立一 套 A S船位 监 2 mi n e以 可 1 控 系统 实现 监控 。我 国渔业 管理 部 门为 了海上 渔船 的
研 究员
2黄 其 泉 , 继 龙 . 达 船 舶 监 控 对 渔 业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的影 响 【】中 国 李 雷 J,
渔业 经 济 , 0 8 ( ) 2 0 . 1.
3袁 孝 康 . 星载 合 成孔 径 雷 达 的 原 理 、 成 和 性 能 . 海 航 天 ,97,1. 组 上 19 ( ) 4周 伟 , 键 . 小 明 等 . A 图像 舰 船 检 测 综 述 [120 关 唐 SR e . 0 5年 中 国 合 成 孔
海 洋 渔 船 的 监 控 管 理 工 作 中 可 供 选 择 的手 段 越 来 越 多 。 不断促 进我 国渔船 管 理水平 的提 高 。 将
作者 : 黄其泉. 中国水产科学研 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 参 考 文 献
1童 铠 . 星导 航 系统 在 我 国的 应 用 与 发 展 Ⅲ. 际 太 空 ,0 4 1 卫 国 2 0 ..
探讨 。 1 综合信 息 平 台的功 能需 求 () 1 构造 多模 式 电子海 图平 台 , 以满 足不 同用 户 的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发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趋势。
在海运领域,船舶智能监控系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一、智能监控系统的意义尽管船舶监控系统曾经被广泛采用,但是它们的功能一般都比较单一,不适应现代海运的需求。
智能监控系统是一种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可以将多种监控系统集成到一起,并能够实现协同工作。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能够监测船舶上的各种设备,包括发动机、舵机、机舱消防系统等。
同时,系统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智能软件,监控海况和气象情况,以便船舶的船员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可能的危险。
二、技术挑战设计和开发船舶智能监控系统是一项技术挑战,涉及到多个不同领域和各种各样的技术。
需要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
因此,在项目开始前,就需要团队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监控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递到计算机系统中。
比如,船舶上的温度、湿度、压力等信息,都需要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并实时传输到监控系统中。
计算机视觉是另一个核心技术。
计算机视觉在拍摄、摄影和图像处理方面具有很强的解决方案,能够对图片、视频等多种视觉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提供数据基础。
机器学习是另一个重要的技术。
机器学习是让计算机能够自主学习的一种技术。
借助机器学习,可以让船舶智能监控系统不断地学习新的数据,以便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并提高其预测准确度。
大数据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技术。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果不进行分析,那么这些数据就成为了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如果进行数据分析,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船舶的状态和趋势,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和预测。
三、应用实例智能监控系统早已被应用于商业船舶、军舰以及其他船舶中。
在商业船舶的应用中,系统主要采用多个传感器组成网络,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计算机进行处理。
基于云计算的船舶动态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船舶动态监控系统设计船舶动态监控系统是一种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船舶行驶中的安全管控、智能化管理和数据分析。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基于云计算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一、设计思路基于云计算的船舶动态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数据采集系统、云计算处理系统和用户终端界面。
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通过专业传感器、摄像头和GPS等设备实现对船舶各项运行参数和状态的实时检测和数据采集,包括船舶位置、速度、航向、载重等信息的获取。
云计算处理系统主要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和分析等功能,通过建立分布式数据库和云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在端与端之间的传输和共享。
用户终端界面主要是通过网页、移动APP等方式将监控和控制页面呈现给用户,实现对船舶动态监控的实时掌控和管理。
二、系统特点1.高效性: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具有更高的响应速度和实用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时监控和管控。
2.安全性: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多重数据备份和加密机制,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3.扩展性:基于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系统功能的无缝扩展和升级,对未来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更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4.灵活性: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和软件平台实现多终端数据共享和管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三、系统应用基于云计算的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航运、物流、港口管理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航运领域,通过实时监控和管理船舶的速度、载重、航向、位置等信息,可以有效提高航运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运输成本和风险。
在物流领域,可以通过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和管理,优化物流方案,提高运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在港口管理领域,可以利用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对靠泊和起卸货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港口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上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
江海直达船舶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运输货物和人员的重要任务。
由于江海交通的复杂性和船舶数量的增加,船舶在航动态监控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江海直达船舶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航动态监控系统,实现船岸一体化的监控管理。
一、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1.1 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的重要性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是为了实时监测船舶在航航行状态以及发生的相关事件。
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船舶的异常状况,保证船只在海上航行的安全。
而且,监控系统能够提供船员的工作效率和船舶运输效率。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监控手段单一,难以实现全方位监控。
(2)监控系统报警及时性差,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3)缺乏船岸一体化的监控体系,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1.3 系统构建的目标基于以上问题,需要建立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监控、及时报警和信息共享。
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监控系统,可以提高江海直达船舶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1 系统架构设计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船舶监控中心、船舶装备监控中心、通信联网中心和信息化管理中心。
其中船舶监控中心主要负责监控船舶在航动态信息,船舶装备监控中心负责监控船舶设备状况,通信联网中心用于确保信息的实时交流,信息化管理中心则是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和决策分析中心。
(1)船舶动态监测功能:实时监测船舶的位置、速度、航向等动态信息。
(2)预警功能:根据航行路线和海况情况进行预警,保证船只安全航行。
(3)信息共享功能:实现船岸信息共享,提高运输效率。
(4)报警处理功能:及时处理监测到的船舶异常情况,保证船只安全。
2.3 系统技术支持(1)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用于实时监测船舶的位置和航行状态。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日益增长,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不仅成为了加快物流运输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也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航动态监控系统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而针对江海直达船舶,船岸一体化的特点还需要考虑到实时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等因素。
监控系统是整个航动态监控系统的核心,需要将船上的位置、速度、航向等实时数据采集到岸上,并形成完整的海图和船舶状态信息。
为了实现船岸一体化,需要采用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同时,还需考虑多通道传输和数据冗余备份,从而保证监控系统稳定可靠。
现有的卫星导航、雷达和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可以作为数据采集和通信系统的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决策,需要建立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监控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船舶运行管理。
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数据保护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并采用多层次的访问控制和加密机制。
在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中,还需要考虑到天气预报、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并对航线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
因此,在数据处理系统中,需要集成多元数据和模型算法,通过卫星影像和实时监控,对航线进行预测和优化,并结合气象和水文等因素,实现动态调整。
总之,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实现智能化的船舶运行管理和更高效的物流运输。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1、背景
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效益,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无疑是提高港口效益,推进港口发展的重要工作。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是一种可以按照时间定位船舶海洋行动的动态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港口船舶的航行状态、记录每艘船舶的行程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港口船舶出现的异常行为,加强对港口船舶安全的管控。
针对上述情况,建设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港口运行效率、安全性能,保护船舶安全,维护航道安全,提高港口管理的水平,有助于港口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总体设计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船舶动态管理监控软件系统和船舶动态信息采集系统。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由调度机房、监控机房和信息机房三部分构成,采用TCP/IP网络技术,将所需的动态信息传输至调控机房,实现船舶的动态监控。
(1)调度机房。
船舶智能监控技术的研究
船舶智能监控技术的研究在当今的航运领域,船舶智能监控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运行的安全性、效率性以及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监控手段已经难以满足这些需求,船舶智能监控技术应运而生。
船舶智能监控技术涵盖了众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船舶设备的状态监测、航行环境的感知、船员行为的监控以及货物运输的管理等。
首先,在船舶设备状态监测方面,智能监控技术能够实时获取船舶各类设备的运行参数。
通过安装在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如发动机、推进系统、电力系统等,将温度、压力、转速等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例如,当发动机的油温异常升高时,系统能够迅速发出警报,并提供可能的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以便船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航行事故。
航行环境的感知是船舶智能监控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雷达、卫星导航、气象传感器等设备,船舶能够实时获取周围的水域信息,包括水流、风速、风向、海浪高度等。
同时,还可以获取其他船舶的位置和行驶方向,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比如,在大雾天气中,传统的瞭望手段可能会受到限制,而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通过雷达回波准确判断周围船舶的位置和距离,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保障。
对于船员行为的监控,这一技术可以通过在船舶的关键区域安装摄像头,实时观察船员的工作状态和操作行为。
这不仅有助于规范船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在发生事故时,为事故调查提供有力的证据。
比如,如果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出现了失误,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可以明确责任,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在货物运输管理方面,智能监控技术能够实现对货物的实时定位和状态监测。
通过在货物上安装传感器,可以获取货物的温度、湿度、压力等信息,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可以对货物的数量和位置进行精确掌握,防止货物丢失或被盗。
然而,船舶智能监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船舶动力系统的智能监控技术研究
船舶动力系统的智能监控技术研究船舶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动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航行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监控技术在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保障船舶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船舶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包括主机、辅机、传动系统、推进系统等多个部分。
传统的监控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定期维护,存在效率低下、难以实时发现问题等局限性。
而智能监控技术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这些不足。
智能监控技术的核心在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通过在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位安装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系统运行的各种参数。
这些参数反映了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数据采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智能监控系统通常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筛选、整合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学习,建立起系统正常运行的模型。
当实时采集的数据与模型出现偏差时,系统能够迅速发出警报,提醒船员注意可能存在的故障。
在智能监控技术中,故障诊断是一个关键环节。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系统能够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准确的诊断。
例如,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频谱特征,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轴系的不平衡或部件的磨损;通过监测油温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是否会出现润滑不良导致的部件损坏。
这种精准的故障诊断能力,大大提高了维修的针对性和效率,减少了船舶因故障停航造成的损失。
除了故障诊断,智能监控技术还能够实现对动力系统的性能评估。
通过对系统运行参数的长期监测和分析,可以评估出动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为优化系统运行提供依据。
比如,根据燃油消耗率和功率输出的关系,可以调整主机的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根据推进系统的效率变化,适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
为了实现智能监控技术的有效应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
船舶上的传感器分布在不同的部位,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可靠的通信网络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
一种远程船舶动态监控系统
一种远程船舶动态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展望0 引言船舶自动识别接收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是集现代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多门类高科技新型航海助航设备和安全信息系统[1],已陆续安装在各类船舶上。
船用AIS既要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避免和其它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维护航行水域交通的有序性,又要保证船舶活动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在编队运动时,还要保证编队内船舶间的交通管理和组织指挥顺畅。
AIS是在VHF海上移动频段传输数据,广播距离有限。
但是随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远洋航行任务增多,为保证船舶的远洋航行保障能力,加强船舶的远海域动态监控变得刻不容缓。
卫星AIS与远程与识别跟踪系统(long 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LRIT)都可用于远海域动态监控,但它们在船舶上应用存在局限性。
本文基于对卫星AIS以及LRIT在船舶远洋航行动态监控中应用情况及局限性的分析,结合北斗系统与AIS的功能特点,构想了北斗AIS的逻辑结构,并对其优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1 卫星AIS系统1.1 卫星AIS的概况卫星AIS是一种船舶定位技术,通过低轨道的卫星接收船舶发送的AIS报文信息,卫星将接收和解码AIS报文信息转发给相应的地球站,从而让陆地管理机构掌握船舶的相关动态信息,实现对远洋海域航行船舶的监控[3]。
从概念上讲,卫星探测AIS即使用一颗或者多颗低轨道的卫星(卫星轨道高度在600km到1000 km),在这些卫星上面搭载AIS收发机来接收和解码AIS报文并将信息转发给相应的地球站,从而让陆地管理机构掌握船舶的相关动态信息[4]。
卫星AIS系统主要用于传输AIS报文信息,以短消息数据传输为主。
且运行卫星数量较少,属于低轨小卫星系统。
从小卫星提供的通信业务来划分。
卫星AIS属于非实时通信系统。
系统对船舶位置的覆盖不是一直持续的。
要实现系统全球范围的覆盖并保证一定数量地球站的使用,有必要使用存储转发技术来传输AIS数据。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海洋运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船舶作为海洋运输的主要载体,其安全、高效的运行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船舶智能监控系统应运而生,为船舶的运营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的综合性系统,旨在实时获取船舶的运行状态、环境信息以及货物情况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为船员和岸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
从功能角度来看,船舶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船舶状态监测、环境感知、货物监控以及安全预警等多个模块。
船舶状态监测模块能够实时采集船舶的主机运行参数、电力系统状态、推进系统工作状况等关键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提前采取维护措施,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航行事故。
环境感知模块则借助各类传感器,如气象传感器、海洋水文传感器等,实时获取船舶周围的气象条件、海浪情况、水流速度等环境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船舶的航线规划、航速调整以及避碰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货物监控模块可以实时监测货物的装载情况、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安全预警模块则通过对各种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当发现可能威胁船舶安全的情况时,如恶劣天气、船舶碰撞风险等,及时发出警报,提醒船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技术实现方面,船舶智能监控系统依赖于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
传感器技术是其中的基础,各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能够准确地采集船舶及周边环境的各种数据。
数据传输技术则保证了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快速、稳定地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目前,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船舶在远洋航行时也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是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海量的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智能算法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船舶运行状态的预测、故障诊断以及风险评估等功能。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随着我国江海直达航运业的发展,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提高航行效率,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构建,可以更好地整合船舶和岸端资源,提高航行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船岸一体化的江海直达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的构建方案和应用前景。
一、系统构建的必要性1.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江海直达航运船舶多为大型集装箱船或散货船,这些船舶在航行中受到风浪、潮流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航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建立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船舶位置、姿态和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2.提高航行管理效率传统的航行管理主要依靠船舶自身和岸端的通讯设备,信息交流效率较低,容易出现信息滞后和误差。
而基于船岸一体化的船舶在航动态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船舶与岸端的实时信息共享,对船舶的航行计划、航线调整、货物装卸等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航行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3.降低航行成本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实时获取船舶航行信息,可以精准掌握船舶在航的燃料消耗、船舶状态、航线规划等方面的数据,从而优化航行计划和操作,降低航行成本。
二、系统构建的技术要点1.船舶端设备船舶端需要配备GPS定位、惯性导航、动态姿态监测、声呐等多种传感器,实时获取船舶的位置、速度、姿态、水深等信息,并将数据上传至岸端。
2.岸端数据中心岸端数据中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船舶的实时数据,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实现对船舶在航动态的监控和管理。
岸端数据中心需要具备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通讯能力,确保船舶与岸端的信息共享畅通无阻。
3.数据接口标准为了实现船舶端和岸端设备的互联互通,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4.数据分析与应用岸端数据中心应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船舶在航动态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提供船舶航行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船舶跟踪与态势估计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范文
《船舶跟踪与态势估计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繁荣和海洋运输的不断发展,船舶的监控与态势估计变得日益重要。
船舶跟踪与态势估计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为海洋运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舶跟踪与态势估计仿真平台的设计思路、技术实现及其实用价值。
二、平台设计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船舶管理已逐渐从传统的模式转向数字化、智能化模式。
船舶跟踪与态势估计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有助于提高船舶运营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平台可实现对船舶的实时跟踪、态势估计、数据分析等功能,为船舶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平台设计目标1. 实现船舶的实时跟踪,提供精确的船舶位置信息。
2. 对船舶态势进行准确估计,预测船舶的运动轨迹。
3. 实现对船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为船舶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4. 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查看信息。
四、平台设计思路1. 硬件设计:采用高精度GPS设备、雷达、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实现对船舶的实时跟踪和监测。
2. 软件设计: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实现对船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船舶态势的估计。
同时,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查看信息。
3.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船舶数据进行预处理、滤波、分析等操作,提取有用的信息,为船舶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4. 仿真实现:通过仿真技术,模拟船舶的运动轨迹和态势,为船舶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五、技术实现1. 硬件实现:采用高精度GPS设备、雷达、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实现对船舶的实时跟踪和监测。
同时,采用数据传输技术,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平台服务器。
2. 软件实现: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如卡尔曼滤波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等,实现对船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同时,采用Python、C++等编程语言,开发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查看信息。
3. 仿真实现:采用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等,模拟船舶的运动轨迹和态势。
船舶远程监控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船舶远程监控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一、背景及意义随着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行业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船舶运输过程中存在着船舶事故频发、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航运效率和航行安全。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船舶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船舶运行状态并及时预警,对于提高航运安全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开发一种船舶远程监控系统,旨在实现对船舶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主要功能包括:1.船舶定位监控:通过GPS技术实时获取船舶位置信息,并在地图上显示船舶的位置和航行轨迹,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
2.船舶安全监测:通过传感器采集船舶相关参数(如油温、油压等)并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3.航行路线规划: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系统能够智能分析船舶的运行状态、流量情况等,并生成最优的航行路线,提高船舶运输效率。
4.包括数据的存储和分析:系统将对收集到的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船舶远程监控系统所需技术主要包括GPS定位、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等,这些技术在现代船舶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相应的技术方案和解决方案也已经被商业化。
因此,从技术可行性上来看,该项目具备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提高航运安全和运行效率,减少船舶事故的发生,降低了人员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虽然项目的实施和运行成本较高,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购买设备和维护系统,但从长远来看,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从经济可行性上来看,该项目具备可行性。
3.社会可行性: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且有助于推动船舶运输行业的发展。
因此,从社会可行性上来看,该项目具备可行性。
四、项目计划1.项目目标:研发一个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船舶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提高航运安全和运行效率。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港口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方案1.电子海图显示系统概述电子海图作为在港口区域航行与作业的船舶监控的工作平台,直观快捷地向监控管理人员提供船舶在港口的当前位置和航行状态。
对船舶的航行的信息存储,可以对船舶在港口区域的航行历史状态的查询和再现,为船舶的监控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本系统的电子海图数据平台采用代表我国官方水道测量组织的权威电子矢量海图数据,保证了电子海图数据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并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海图技术规范》和IHO(国际航道测量组织)的S-52,S-57标准进行设计,完全支持汉字。
在电子海图系统的平台上,结合岸基AIS系统(AISPORT)、AIS数据处理中心(AIS-Space),实现船舶基本信息管理、船舶动态信息管理和船舶监控报警等功能。
电子海图将作为AIS系统的工作平台,辖区水域的AIS船舶数据可以直接叠加显示在电子海图上。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采用通用设备为主,便于用户维护和设备的更新。
电子海图AIS的软件操作平台将采用Windows 2003/XP。
硬件可采用通用的网络服务器。
2.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框架图如下图所示,系统由岸基AIS设备(AISPORT)、AIS数据处理中心(AIS-Space)、船舶信息管理、船舶监控报警、船舶动态信息分发、港口视频监控系统接口和电子海图综合显示软件等组成。
图 2-1 系统功能框架岸基AIS设备(AISPORT):在港口位置较高的位置架设AIS基站的收发天线接收船载AIS设备发送的AIS动态信息,AISPORT对船舶进出港和靠泊的船舶动态进行采集。
AIS数据处理中心(AIS-Space):通过岸基AIS设备接受船舶AIS的信息可以获得船舶的静态信息,例如:船名、呼号、MMSI号等信息;船舶航行动态,例如:航速、航向、转向率等。
将岸基AIS设备接收、采集的港口区域航行的船舶的AIS信息进行解析后统一的数据库存储,为后续的船舶监控和管理功能提供数据库支持。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技术架构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技术架构在当今的航运领域,船舶智能监控系统正逐渐成为保障船舶安全、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技术手段。
这一系统的技术架构涵盖了多个层面和组件,通过协同工作,实现对船舶的全面、实时、精准监控。
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感知层是获取信息的基础。
在这一层面,各类传感器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安装在船舶各个关键部位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船体结构所承受的压力,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损伤。
温度传感器则密切关注船舶动力系统、电气设备等的温度变化,防止过热引发故障。
还有速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分别负责采集船舶的行驶速度和地理位置信息。
除了物理传感器,图像采集设备也是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清摄像头分布在船舶的甲板、机舱、驾驶舱等区域,为监控系统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
这些摄像头不仅能够实时捕捉船舶周围的环境状况,还能对船舶内部的设备运行状态和人员活动进行监控。
数据传输层在整个技术架构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它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快速、稳定地传输至处理和分析层。
在现代船舶上,通常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具有稳定性高、传输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船舶内部关键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而无线传输则为移动设备和远程监控提供了便利,使得船舶与岸基控制中心之间能够保持实时通信。
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船舶智能监控系统通常采用多种网络协议和加密技术。
例如,TCP/IP 协议用于保证数据的有序传输,而SSL 加密技术则用于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缓存和纠错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中断或数据丢失情况。
处理和分析层是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
在这里,接收到的海量数据被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
首先,数据清洗技术会去除掉噪声和无效数据,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然后,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将来自不同传感器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全面、统一的船舶状态视图。
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了多种技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9月关于船舶动态监控平台的构建研究
王成(长江芜湖通信管理局)
【摘要】本文着眼于船舶动态监控平台设计方案,就平台功能设计以及平台功能实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推进海事智慧平台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上的参考。
【关键词】船舶;动态监控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U66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9)09-0182-02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简政放权,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
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
央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不断深化,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印发了《取消船舶进出港签证及海事监管模式改革实施方
案》,为有效支撑海事船舶监管模式改革,满足海事船舶协同
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海事系统船舶监管模式加快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智慧型”海事监管,以适应船舶监管模式改革后海
事管理的需要。
本平台紧紧围绕智慧型海事、服务型海事的需求,通过系
统船舶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有机结合,整合各类海事业务数
据资源,实现船舶、船员、通航和危防等各类业务的整合显示,
使之成为海事船舶综合性统一管理系统。
通过船舶动态安全
监管实现对辖区内船舶实施连续监控和实时跟踪、目标选择、
安全监督、预警提醒等功能,构建水上安全立体监管模式,有效发挥海事智慧平台在海事监管中的作用。
1平台设计方案
1.1总体架构
船舶动态监管平台拟采用先进的无线通讯、数据分析与融合、电子巡航等技术,以VTS、雷达扫描跟踪、AIS终端信息数据融合为基础,建立船舶动态监管平台及预警系统,实现对重点船舶、重点水域实现航速预警、禁入预警、信号丢失预警等功能,构建船舶的可视化、动态化、智能化安全动态监管体系,通过船舶动态监管及安全预警系统的应用研究,可提升监管部门对管辖水域监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减少紧迫危险局面的发生,监督船舶安全航行。
1.2主要技术
在船舶、驾驶员、监管人员、雷达、AIS、VTS、气象信息各自现代监测技术开发的基础上,应用物联网技术,采用系统集成方法构建船舶运输多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监测体系,作为船舶动态监管平台的感知基础。
1.3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B/S架构,通过分层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业务应用层:以电子海图为展示窗口,打造统一的船舶动态监控平台,实现重点船舶监管、重点水域监管、信号丢失报警、围栏报警、碰撞报警、查询统计、地图编辑等各类业务应用功能的整合显示。
平台支撑层:该层由服务管理平台和电子监管服务中心组成,为业务应用层提供运行、管理环境。
基础数据层: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库、船舶AIS数据库、雷达实时数据库、船舶融合数据库系统产生的数据,以及船舶信息数据库和VHF音频库,该层为决策分析提供支撑。
通讯网络层:系统通过利用通讯网、物联网、互联网实现数据传输交换。
感知探测层:该层包括气象传感器、VHF甚高频、传感器、AIS、雷达等。
2平台功能设计
系统在电子海图上同时接收VTS、AIS、CCTV等监控设备的实时信号,不同类型的船舶以不同的符号、颜色显示,船舶的航向、航速及航迹也以形象的方式展现,使用户可以简单、快速、全面的进行监管。
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权限分配功能模块,在系统总体建设模块中包括重点船舶监管模块、电子围栏模块、VHF转发模块、地图编辑系统、气象预警系统、信号丢失预警模块、船舶逆行预警模块、碰撞预警模块、航速预警模块、监管管理模块十大模块。
在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模块:
(1)信号丢失预警模块:系统可以在同一电子海图界面上同时显示各种类型的船舶,并可根据操作人员的需要,选择显示或不显示某种信号源或某种类型的船舶。
当船舶AIS信号盲区丢失或船舶关闭AIS设备等情况导致的船舶动态信号消失超过10min及以上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将该船舶红色标示出来,同时显示等位置为最后一次接收到信号时船舶的
位
图1
通信设计与应用182
2019年9月
置,以第一时间提醒监控人员发现船舶动态信号消失情况,从而准确把握辖区内的所有船舶的动态。
(2)电子围栏模块:该功能主要画出一个预警区域,通过在海图上设定几个点画出一个电子围栏区域,或者添加几个点的经纬度来设定,然后对该电子围栏区域设置名称、规则、生效时间和边框颜色等,如果该区域是在生效时间段内且是启用状态的,那么如果在这个区域内有船舶违反设置的规则,则会在海图上显示报警,并且生成异常信息,需要在异常信息功能下处理。
(3)碰撞预警模块:在该功能中可设定所有船舶或指定船舶为碰撞预警对象,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岸基装置利用雷达、
AIS及定位系统,以设定船舶为核心,实时监控周围船舶航行和锚停泊情况,并根据周围船舶的航速、航向计算出与设定船舶可能发生碰撞的有效距离,发出对应的声光报警。
尤其是在夜间,能够有效的减少船舶视觉盲区,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危险并报警,极大的提升了预防船舶碰撞预警能力。
3平台功能实现
3.1平台功能
结合海事船舶监管功能需求,通过船舶动态监管平台系统实现了船舶动静态信息的深度结合,极大方便了日常监管应用,同时为船舶动态监管提供了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3.2功能应用
目前船舶动态监管平台系统由芜湖通信管理局与芜湖海事局联合研发,并在芜湖海事局船舶交管中心试运行,实现了辖区船舶管理全流程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船舶航行安全防护,通过模块功能,提前预警干预,减少船舶紧迫危险局面的发生率。
4结束语
船舶动态监管作为海事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动态监管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实现海事船舶管理的动静态数据深度融合,与船员管理、船舶危防、船舶管理等形成信息化系统闭环,而且还可以大大提升船舶动态监控效率,规范船舶航行、停泊秩序,有效防范化解船舶航行安全风险,实现海事智能化发展,打造新时代海事“智慧交管”水上指挥平台。
参考文献
[1]荆曦.基于北斗的船舶动态监控及其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5.收稿日期:2019-7-19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研究李泰(太原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生活效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现阶段,如何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安全,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首要课题,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本文主要就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相关的防范措施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措施;安全漏洞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9)09-0183-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并对社会经济的建设带来巨大助益。
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拓展性、交互性等诸多特点,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时常会引发一些安全隐患,对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一方面应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操作技巧,确保个人信息的私密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不断优化网络运行环境,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宣传与教育,提高计算机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有序发展。
1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1.1病毒侵袭
病毒侵袭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病毒侵袭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并对计算机病毒展开了详尽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病毒主要是指人为编写的病毒程序进入了正常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并对计算机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造成损害。
此外,当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之后,还能够对重要的信息、程序进行复制与破坏,轻则使得网络无法正常使用,重则导致系统崩溃,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1.2木马程序、黑客攻击
木马程序主要依靠伪装的方式对攻击对象进行施种木马,一旦用户点击下载木马程序,施工木马者就能够通过木马程序入侵被中者的计算机系统,并对系统包含的内容进行查看、复制、删除以及损害,以达到他们的不法目的,引发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黑客攻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①非破坏性攻击;②破坏性
通信设计与应用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