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合集下载

智障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3篇)

智障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诊断为智障,智力水平相当于6岁儿童。

小明自幼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父亲因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地。

由于家庭教育和监护的不足,小明在语言表达、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在学校,小明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低、情绪波动大等问题。

二、诊断分析1. 智力水平评估:小明经过智力测试,智商水平为55,属于中度智障。

2. 行为表现分析:小明在学校表现出以下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学习兴趣低,对学习任务缺乏积极性;- 情绪波动大,容易情绪失控;- 社交能力差,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3. 家庭环境分析:小明家庭教育和监护不足,父母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三、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注意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

2. 培养小明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3. 改善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4. 增强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5. 提高小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事务。

四、教育策略1. 个别化教学:- 根据小明的智力水平和学习特点,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

- 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如实物教学、图示教学等。

- 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

2. 行为矫正:- 采用正向强化法,对小明的良好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

- 采用惩罚法,对小明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 培养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自我约束。

3. 情绪管理:- 教会小明识别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 培养小明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 引导小明学会放松,减轻压力。

4. 社交技能训练:- 组织小明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其与同学的合作意识。

- 教会小明与人沟通的技巧,如倾听、表达、求助等。

- 培养小明的同理心,使其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

5.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教会小明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事务,如穿衣、洗漱、整理床铺等。

智障儿童的服务方案

智障儿童的服务方案

智障儿童的服务方案智障儿童是指自出生以来由于遗传、先天、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智力发育迟缓或严重受损的儿童。

他们在认知、学习、社交和生活能力上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专门的服务和支持。

下面是一个针对智障儿童的综合服务方案,帮助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1. 早期筛查和干预早期的筛查和干预对于智障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婴幼儿常规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及时发现智障儿童,并提供早期干预计划,包括生活技能训练、语言和沟通技巧培养等,帮助智障儿童充分发展潜能。

2. 教育和学习支持智障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学习支持。

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和班级,配备专业的教育人员,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和时间,帮助他们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

3. 生活技能培训智障儿童缺乏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接受生活技能培训。

包括个人卫生、自理能力、社交技能、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自理和独立生活。

4. 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智障儿童成年后,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并独立维持生活。

职业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工作适应能力提升等,就业支持包括职业指导、就业机会提供等。

5. 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培养智障儿童常常面临心理和社交困难,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培养。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提供个别和群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应对社交互动和情绪管理等问题。

6. 家庭支持和亲子教育智障儿童的家庭需要得到支持和帮助。

建立家庭支持服务机构,提供家庭指导和培训,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智障儿童,改善家庭环境和氛围。

7. 社会环境适应和无障碍服务为智障儿童提供无障碍的社会环境和服务设施,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包括无障碍交通设施、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社区活动等,为智障儿童创造一个更友好、包容和适应的社会环境。

8. 家长组织和社区支持网络建立家长组织和社区支持网络,帮助家长之间互相支持、交流经验,共同面对智障儿童教育和护理的挑战。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通用3篇)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通用3篇)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通用3篇)智障健康教育模板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听鼓声取物品、蒙眼跳两个游戏项目提高学生听觉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学生深入;通过游戏的方式展开训练,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康复;重复多次训练、延长训练时间对学生注意力训练效果更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康复训练本来是一件乏味苦恼的事情,单纯的训练只会让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减退,但是游戏的课堂会提高学生训练的乐趣,间接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并按游戏规则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起到训练的效果,在训练中也要保障自己的安全。

教学准备:绳子、胡萝卜多个、蒙眼布、垫子教学过程:一、准备操二、复习播放《兔子舞》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围着圈学兔子跳。

三、新授(一)听声音,取物1、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胡萝卜,看看你们谁能数对?怎么数呢?首先,认真听老师敲几下鼓?学生回答。

然后,数几下就拿几个胡萝卜。

(示范)2、点名训练:学生一个接一个训练;3、一起训练,看谁表现的又快又准;(二)蒙眼听游戏规则:我们蒙上眼睛,听着鼓声的方向,鼓声的方向来自谁家,就摘下蒙眼布,跳到这个小动物家。

(先集体做,再一个一个来游戏。

)注:难度递进,由简单到难的过程,可以先放两个动物,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增加小动物。

四、放松训练1、小兔子完成了任务,是不是很累?下面我们坐到垫子上给我们自己的腿放松一下(手指放松歌)。

2、紧张、放松训练、呼吸训练。

五、小结:今天我们两个游戏主要通过听训练我们的听觉注意力,同学们,以后上课时,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听老师讲课,多学知识。

六、对每个学生今天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

教学效果及反思: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毛志北、梁振坤、朱德源三名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毛志北进步最明显,整节课注意力最集中;梁振坤、朱德源两名同学上课注意力较为集中,但相较毛志北集中程度较差,相信长时间反复多次训练注意力会有所提高,延长有意注意时间。

智障儿童教案

智障儿童教案

智障儿童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次教案的教学对象为智障儿童,年龄在 6 12 岁之间,智力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二、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整理个人物品等。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3、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运算能力,如认识数字、简单加减法。

4、提升学生的社交技能,包括与他人友好相处、合作游戏等。

5、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因为这是他们独立生活的基础。

(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难点(1)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由于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较为困难。

(2)社交技能的训练,让他们理解和遵循社交规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游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练习所学的技能。

五、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准备各种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道具,如衣服、鞋子、牙刷、毛巾等;语言表达训练的图片、卡片;数学运算的教具,如数字卡片、小算盘;社交技能训练的角色扮演道具等。

2、教学环境布置温馨、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张贴鼓励性的标语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一)生活自理能力训练1、穿衣训练(1)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穿衣步骤,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如先穿内衣,再穿外套,最后系扣子或拉拉链。

(2)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穿衣,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

(3)组织穿衣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洗漱训练(1)带领学生到洗漱间,向他们展示如何刷牙、洗脸、洗手等。

(2)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在旁边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的洗漱方法正确。

(3)定期检查学生的洗漱情况,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智障儿童游戏教学活动方案

智障儿童游戏教学活动方案

智障儿童游戏教学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快乐游戏,趣味学习”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如颜色、形状、数字识别等。

2. 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3. 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交互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快乐,提高自信心。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9:00 11:00。

地点:特殊教育学校操场或室内活动室。

四、参与人员。

[X]名智障儿童及相应的教师和辅助人员。

五、活动准备。

1. 游戏道具。

彩色气球若干(用于颜色识别游戏)不同形状的积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用于形状识别游戏)数字卡片1 10(数字认知游戏)小呼啦圈若干(运动游戏)小贴纸、小奖品(如小玩偶、彩色笔等)作为奖励。

2. 场地布置。

如果在操场,划分出不同的游戏区域,用彩色胶带或者小彩旗标记。

在室内活动室,将桌椅摆放整齐,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游戏。

六、活动流程。

(一)开场(9:00 9:10)1. 教师热情地欢迎孩子们来到游戏活动现场。

2. 简单介绍今天的游戏活动内容,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例如:“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玩好多超级有趣的游戏,有气球宝宝的游戏,还有神奇的积木游戏呢,大家准备好了吗?”(二)游戏环节。

1. 彩色气球大作战(9:10 9:30)教师将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拿出彩色气球。

教师拿起一个气球,问孩子们:“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呀?”引导孩子们说出颜色名称,如红色、蓝色等。

然后把气球抛向空中,让孩子们去追逐气球。

谁先追到气球,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

重复这个过程,更换不同颜色的气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2. 形状积木拼图(9:30 9:50)在地上或桌子上摆放不同形状的积木。

教师拿起一个圆形积木,说:“看,这个积木像个大圆盘,它是圆形的哦。

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到和这个一样形状的积木吗?”鼓励孩子们在积木堆里找出圆形积木,然后把它们拼在一起。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介绍方形和三角形积木,让孩子们进行形状匹配和拼图。

智障孩子安全教育课教案

智障孩子安全教育课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智障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增强智障孩子与家长、老师的沟通能力,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基本的安全知识普及。

2. 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智障孩子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2. 如何让智障孩子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求助。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安全标志模型或图片。

3. 情景模拟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安全教育课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习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2. 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性。

二、基本安全知识普及1. 火灾安全:讲解火灾的成因、预防措施和逃生方法,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掌握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水安全:讲解游泳安全知识,包括如何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等。

3. 食品安全: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包括如何辨别食品是否新鲜、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等。

4. 交通安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包括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遵守交通规则等。

三、自我保护能力培养1. 模拟场景:教师创设一个模拟场景,让学生在安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情景模拟,如遇到火灾、水灾等紧急情况,学会如何自救和求助。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安全事故,如如何避免摔伤、如何防止走失等。

四、情景模拟1. 教师准备好模拟道具,如模拟道路、模拟车辆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过马路、乘车等场景,教师观察并指导。

3. 模拟结束后,教师总结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表现,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安全知识,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家长代表分享对智障孩子安全教育的关注和建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家长对安全教育课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智障学生教育案例(3篇)

智障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智力发育迟缓,属于轻度智障。

自小学以来,小明一直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

由于其智力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课堂上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经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也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如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波动大等。

小明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教育问题,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2. 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

3. 增强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4. 提高小明的家庭参与度,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三、教育措施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的智力水平,教师采取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通过图片、实物、动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小明理解。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教师会使用教具进行演示,让小明通过操作教具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教师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活动中,小明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任务,这有助于他学会与人沟通、协作。

同时,教师也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支持教师和小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给予他鼓励和表扬。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

当小明遇到困难时,教师会耐心指导,帮助他克服困难。

4. 家校合作学校定期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他在家庭中的表现,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教育。

同时,学校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四、教育效果1. 认知能力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阅读简单的文字。

2. 社交能力增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明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自我控制能力提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配合,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强。

智障儿童帮扶方案

智障儿童帮扶方案

智障儿童帮扶方案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智力存在缺陷的儿童,他们在认知、语言、学习等方面与正常儿童有明显差异。

为了帮助智障儿童获得合适的教育和能力发展,需要实施全面的帮扶方案。

一、提供个性化教育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与正常儿童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教育方案应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视觉教学、音乐教学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建立支持系统为智障儿童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至关重要。

这包括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的合作。

教师应接受特殊教育培训,提高对智障儿童的专业化水平,家长应接受相关教育,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

同时,社会资源如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也应提供适当的援助。

三、开展职业培训智障儿童在成年后也需要适当的职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培训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定制,如图书馆助理、花艺师、保洁员等。

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业应提供机会和资源来帮助智障儿童找到适合的职业。

四、提供心理支持五、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对于智障儿童及其家庭来说,社会的理解和接纳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非常必要。

政府、媒体和公众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对智障儿童、他们的家庭和特殊教育的理解。

这有助于减少歧视和排斥现象,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六、建立法律和政策支持智障儿童的扶持还需要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特殊教育政策,提供相应的财政投入和法律保障,确保智障儿童能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其他福利权益。

总之,为了帮助智障儿童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教育、社会、家庭和政府等各个层面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为智障儿童创造一个充满爱心和包容的环境。

只有这样,智障儿童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发展出自己的潜力。

智障儿童教案

智障儿童教案

智障儿童教案教案名称:智障儿童教育计划教学目标:1. 帮助智障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2. 提供适应性教育,促进智障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3. 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4. 培养智障儿童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个人卫生、穿衣服、进食等。

- 做手工和简单烹饪,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 实地教学,带他们到超市、公园等地方购物、游玩,让他们了解社会和实践自己的技能。

2. 适应性教育:- 培养智障儿童的感知能力,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刺激训练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 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来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 使用图表和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3. 社交交往和情绪管理:- 进行社交技能培训,教导智障儿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 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导他们如何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 开展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和团队合作。

4. 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 提供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表达活动,培养智障儿童的艺术表现能力。

- 组织小型演出和展览,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增加自信心和自尊心。

评估方法:1. 观察智障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的情况。

2. 通过日常行为观察和记录评估他们的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

3. 定期进行艺术作品展示和演出评估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备注: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根据个体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调整,此教案只是一个普遍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智障幼儿教育案例(3篇)

智障幼儿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6岁,属于轻度智障儿童。

小明出生时一切正常,但在3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轻度智障。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学习上存在诸多困难。

小明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成长,但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特此制定了本案例。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进行基本的沟通。

2. 培养小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吃饭等。

3. 提升小明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进行简单的学习活动。

4. 增强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龄人进行互动。

三、教育方法1. 个别化教学:针对小明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

2. 生活化教学: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学习。

3.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4. 情感支持: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和鼓励。

四、教育过程(一)语言表达能力培养1.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实物、故事等,让小明认识各种物品和动物,并学习它们的名称。

2. 日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小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喝水”、“我要上厕所”等。

3. 互动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提高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 穿衣训练:教小明如何正确地穿衣、脱衣,并逐步提高其穿衣速度。

2. 洗漱训练:教小明如何正确地刷牙、洗脸,并养成每天早晚洗漱的习惯。

3. 吃饭训练:教小明如何正确地使用餐具,并培养其独立进餐的能力。

(三)认知能力提升1. 认知游戏:通过拼图、找不同、记忆游戏等,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

2. 生活常识:教小明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如季节变化、天气情况等。

3. 数学启蒙: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数、分类等,培养小明的数学思维。

(四)社交能力增强1. 同伴互动:组织小明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与同龄人进行互动。

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六、教育保障
1.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投入,改善智障儿童教育设施,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3.政策支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为智障儿童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4.社会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智障儿童教育事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评估与反馈
1.教育评估:定期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其在各领域的进步情况。
4.改进措施:针对评估和反馈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本方案旨在为智障儿童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助力其在平等、尊重、关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希望全体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智障儿童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第2篇
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案
一、引言
智障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障儿童的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为智障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本方案将从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智障儿童的教育提供详细的设计和实施建议。
4.社会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关注智障儿童教育事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六、评估与反馈
1.定期评估: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其在各领域的进步情况。
2.个性化反馈:根据评估结果,为智障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和反馈。
3.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智障儿童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2.个性化反馈:根据评估结果,为智障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和反馈。
3.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4.教育改进:针对评估和反馈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引言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展低于正常水平的儿童, 对他们的教育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支持。

个别化教育方案是一种针对每个智障儿童个体的特殊需求和潜在潜力制定的教育计划。

在这篇文档中, 将介绍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评估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在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之前, 首先需要对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进行评估。

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力水平评估: 通过各种心理测量工具来评估智力水平, 确定智障程度。

社交交往评估: 观察智障儿童与他人的交往方式和能力, 评估社交交往能力。

学习能力评估: 评估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 包括语言、认知和记忆能力等。

自理能力评估: 评估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 包括饮食、卫生和穿衣等方面。

通过评估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 可以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困难, 为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个别化教育目标•根据对智障儿童的评估结果, 制定个别化教育目标是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的重要步骤。

个别化教育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 并且与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和潜在潜力相匹配。

例如, 针对一个语言能力较差的智障儿童, 可以制定以下个别化教育目标:在一年内提高智障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基本需求。

在两年内提高智障儿童的听力理解能力, 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和问题。

制定个别化教育目标应该与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和潜在潜力相匹配, 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成长速度。

3.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个别化教育目标,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步骤的过程。

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内容: 根据个别化教育目标, 确定教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 针对智障儿童的语言能力提高, 可以加强口语练习和听力训练。

教育方法: 根据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和个体差异, 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

例如, 采用视觉辅助教具或游戏化学习等方法来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教育资源: 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所需的教育资源, 配置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材料。

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特殊教育

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特殊教育

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目录一、教育背景二、智力障碍儿童特点和教育需求三、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原则四、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具体措施五、智力障碍儿童的转化教育六、教育评估和跟进服务七、教育教案示例一、教育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关注不断增加。

智力障碍儿童是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额外的关爱和教育帮助。

幼儿园作为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

对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力障碍儿童特点和教育需求1. 智力特点:智力障碍儿童在智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表现为学习能力低下,记忆力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等。

2. 情感特点: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自理能力,情绪容易波动,需要额外的情感关怀。

3. 社交特点: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较差,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容易感到孤独和排斥。

4. 教育需求:智力障碍儿童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帮助,包括学习上的辅导和感情上的支持。

三、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原则1. 尊重个体差异:智力障碍儿童也是独立的个体,应尊重其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的教育。

2. 关爱和支持:给予智力障碍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3. 综合发展: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中,应以促进其综合发展为目标,注重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 周密安排:在教育教学上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尽量创建有利于智力障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四、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具体措施1. 个性化教学: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适应。

2. 情感支持:加强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关怀,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情感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社交指导: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建立社交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少孤独感和排斥感。

4. 多元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体验式教学,让智力障碍儿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智障儿童游戏教学活动方案

智障儿童游戏教学活动方案

智障儿童游戏教学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快乐游戏,快乐成长”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智障儿童的身体协调性、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2. 激发智障儿童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

3. 增强智障儿童的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活动时间。

[具体日期],上午9:00 11:00。

四、活动地点。

特殊教育学校操场或室内活动室(根据天气情况决定)五、参与人员。

智障儿童[X]名、特殊教育教师[X]名、志愿者[X]名。

六、活动准备。

1. 物资准备。

各种颜色的气球若干(用于气球传递游戏)柔软的小布球若干(用于投球游戏)自制的简单拼图(以水果、动物等为图案,用于拼图游戏)奖励贴纸(卡通图案)、小零食(如饼干、糖果)音乐播放器和适合游戏的欢快音乐。

2. 场地布置。

在操场上或室内活动室划分出不同的游戏区域,每个区域摆放相应的游戏道具,并贴上简单明了的游戏名称标识。

准备好舒适的坐垫或小椅子,供孩子们休息。

七、活动流程。

# (一)开场热身(15分钟)1. 教师和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来到活动场地,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坐下。

2. 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先示范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摇头、扭腰等,然后邀请孩子们跟着一起做。

一边做动作,一边说一些简单有趣的口号,像“拍拍手,好朋友;跺跺脚,真快乐”。

# (二)游戏环节(75分钟)1. 气球传递大冒险(25分钟)游戏规则:孩子们和教师、志愿者一起坐在圆圈里。

先给一个孩子一个气球,当音乐响起时,这个孩子要尽快把气球传递给旁边的人。

音乐一停,气球在谁手里,谁就要站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小表演,比如学小动物叫、做个鬼脸。

如果孩子不太会表演,教师或志愿者可以带着他一起做。

表演完了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励贴纸哦。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同时鼓励他们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2. 投球小能手(25分钟)游戏规则:在场地一端设置几个小篮子或者纸盒作为目标,距离目标大概2 3米的地方画一条线。

智障儿童特教教学教案及反思

智障儿童特教教学教案及反思

智障儿童特教教学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能用自己的想法来解决2、3减几。

对学生进行智力补偿,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养成教育,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生活。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方法计算2、3减几,学生通过故事或教师点拨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计算2、3减几,学生通过故事或教师点拨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1、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对减法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认识观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以学生为主,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习工具准备,教师与学生谈话,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坐姿、回答问题要举手、学具用完要归位)。

2、游戏带学生一起玩数字接龙的游戏。

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字。

3、出示课件:分梨学生练习2、3的组成,并用自己手中的肖邦摆一摆,分一分。

二、课中授新1、故事导入理解减法含义。

教师出示课件《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引入课题,并渗透减法的含义(在此结局的悬念,后做讨论)。

教师在讲授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小猪一共盖了几所房子,大灰狼来了,推倒了几所?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的知道结果,并初步的了解减法的含义。

减法就是去掉的意思。

2、学习减法的写法和读法(对表现后的学生奖励小红花)学生书写加号,并说出加法所表示的意义。

教师板书减号,利用刚才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所表示的意义。

教师带学生认识减号,减法算式,并带领学生读一读。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学生领读、学生个别读。

学生学习减号,并尝试书写减号。

加深难度,书写一个减法算式。

程度较好的学生辅助程度较差的学生。

对不能书写的学生,教师要求能够读出减法算式。

3、学习3减2、2减1 。

(1)、利用故事突出知识重点,突破难点。

弱智儿童的教育措施案例(2篇)

弱智儿童的教育措施案例(2篇)

第1篇案例背景:小明,8岁,被诊断为轻度智力障碍。

小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注意力难以集中,但在绘画方面有特殊才能。

小明所在学校为特殊教育学校,班级配备有专业教师。

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小明的注意力;3. 发挥小明在绘画方面的才能;4. 提高小明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措施:1. 个性化教学计划:- 根据小明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2.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小明理解词汇;- 利用儿歌、故事等趣味性强的方式,提高小明的语言兴趣;- 设计简单易懂的语言游戏,锻炼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注意力培养:- 通过做注意力训练游戏,如“找不同”、“拼图”等,提高小明的注意力;- 在课堂上设置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帮助小明集中注意力;- 利用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激发小明的兴趣,提高注意力。

4. 绘画才能发挥:- 定期组织绘画活动,让小明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邀请专业绘画老师进行指导,提高小明的绘画技巧;- 鼓励小明参加绘画比赛,锻炼其自信心。

5.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组织小明参加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小明的自我保护意识,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小明学会与人沟通、交往。

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在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绘画才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他能够更好地与同学、老师相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增强。

总结:针对弱智儿童的教育,关键在于关注其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帮助弱智儿童发挥潜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第2篇案例背景小王,10岁,被诊断为轻度弱智。

他在语言表达、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在学校和家中,小王的表现如下:- 语言表达不流畅,词汇量有限;- 认知能力较弱,理解新知识较慢;- 社交能力较差,不善于与同龄人交流。

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方案

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方案

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方案一、引言智障儿童是指由于生理或者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或者损害的儿童。

这类儿童通常需要特殊的照顾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各种安全问题。

因此,为了保障智障儿童的安全,特别需要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方案。

本文将就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二、安全意识教育1. 制定安全意识教育计划针对智障儿童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的安全意识教育计划。

在计划中要包含日常常见的安全问题,如火灾、溺水、交通事故等,同时也要考虑到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较弱的特点。

2.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针对智障儿童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可以采用图片、图表、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安全知识。

同时,也可以结合生动有趣的游戏和实际操作,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深度。

3.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在安全意识教育中,要注重培养智障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模拟场景,教导他们学会识别危险,并且掌握相应的自我保护技能,如紧急避险、呼救求助等。

三、未成年人保护1. 建立完善的监护制度针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情况,要加强对他们的监护管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护制度,确保有专人全程看护和照顾这些儿童,以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2. 提高监护者的安全意识对智障儿童的监护者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监管和照顾这些儿童,以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3. 加强社会监护和支持除了家庭监护之外,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组织也要加强对智障儿童的监护和支持。

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护和求助体系,确保智障儿童遇到了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四、交通安全1. 安全常识教育在交通安全教育中,要教导智障儿童正确认识各种交通标志、道路规则等基本交通安全常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己的安全。

2. 制定清晰明了的交通路线对于智障儿童来说,不熟悉的路线和环境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危险。

因此,为了保障他们的交通安全,可以制定一套清晰明了的交通路线,将这些儿童的出行范围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智障儿童教案

智障儿童教案

智障儿童教案针对智障儿童的教案目标:1. 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

2. 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3. 促进智障儿童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和自信心的培养。

教学内容:一、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的培养:1. 利用简单直观的教具和游戏活动来引导智障儿童学习数字、颜色、形状等基本概念。

2. 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方式,提高智障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3. 创设适合智障儿童理解的教学语言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学习基础的语言和沟通技巧。

二、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1. 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情境,引导智障儿童学习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

2. 教授基本的礼貌和协作技巧,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交能力。

3. 通过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的训练,帮助智障儿童掌握情绪表达和处理的技巧。

三、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培养:1. 鼓励智障儿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肯定和奖励。

2. 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智障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3. 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成就感的体验,帮助智障儿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1. 使用多媒体教具和适合智障儿童的互动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结合多次重复和巩固,帮助智障儿童掌握学习内容。

3. 利用绘本、图片、图表等视觉材料,辅助智障儿童的学习和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和记录智障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进行小组或个别的口头评估,测试智障儿童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3. 根据智障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教案改进: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步骤和使用的教具,以满足智障儿童个体化的学习需求。

同时,积极引入家庭和社区资源,加强与家长和社会支持机构的合作,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帮助和支持。

智障教育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智障教育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智障儿童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二、课程目标1. 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2. 培养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提高其学习能力;3. 增强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4. 培养智障儿童的情感、意志品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课程内容1.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个人卫生:洗脸、刷牙、洗澡等;(2)饮食:学会自己吃饭、使用餐具;(3)穿着:学会自己穿衣、脱衣;(4)清洁:学会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

2. 认知能力培养(1)语言能力:学会听、说、读、写;(2)数学能力:学习基本的数学运算、图形认知等;(3)自然常识:了解日常生活相关的自然现象;(4)社会常识:了解社会基本规则、人际关系等。

3.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1)与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合作分享;(2)公共场合:学会遵守公共秩序、适应公共场所;(3)自我保护:学会识别危险、防范意外;(4)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

4. 情感、意志品质培养(1)情感表达: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关心他人;(2)意志力培养:培养毅力、耐心、自信等品质;(3)心理健康:学会应对压力、调整情绪;(4)道德品质:培养诚信、友善、勇敢等品质。

四、教学方法1. 个别化教学:根据每个智障儿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注重因材施教;2. 小组合作:组织智障儿童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3.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提高智障儿童的实际操作能力;4.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5. 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关注智障儿童的成长。

五、课程实施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2. 每周安排固定的课程时间,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4.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智障儿童的成长。

六、课程评价1. 定期对智障儿童进行评估,了解其学习效果;2. 关注智障儿童在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的进步;3. 鼓励智障儿童积极参与评价,提高其自我认知能力;4. 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3篇)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3篇)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课前提示:小班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也存在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注。

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逐步体验到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渐渐学会彼此关心和帮助。

本活动通过故事《我们来帮你》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

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心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述:咯咯咯,今天我鸡妈妈可高兴了,因为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回新家去。

教师可以做一些鸡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

2、看图片听故事(1)教师出示图片,有表情地讲故事。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去他们的新家)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桥被水冲断了)鸡妈妈和鸡宝宝又不会游泳,想想他们心里着不着急呢?(非常着急)这时小鸭子说了什么呢?(我背你们过河)小乌龟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帮你)大象又说了什么呢?(我来帮你)小朋友们想一想,鸡妈妈和鸡宝宝过河了没有呢?(过了)教师总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情景表演(1)教师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别扮演鸡妈妈、鸡宝宝、小鸭子、小乌龟、大象。

(2)教师讲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演故事。

(3)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

建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可以怎样帮助别人。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他人欣赏的快乐,并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优点。

2、教育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也感受到被3、使学生感受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而轻视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智障儿童的教育培训
一、智障的定义与分类:
(一)智障的定义: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中的定义: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二)智障的分类(依据智商IQ程度):
1.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这类儿童经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接近正常。

这类学生就是咱们随班就读的对象。

2.中度智障:智商介乎35-49;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使之形成一定生活能力。

3.重度智障:智商在20—34;在专门训练下,也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以上两类儿童到是我们特教中心培智班就读。

4.极重度智障:智商在20以下。

这类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对其终生监护,我们特教中心的老师定期送教上门。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特征(简单了解)。

(一)智障儿童认知特点:
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的起点迟;2、生长的速度慢;3、达到的水平低。

(二)具体表现:
1、智障儿童的感知特征。

他们的感知速度慢,范围窄,感知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

2、智障儿童的注意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别的声音、鲜艳色彩的事物所吸引。

3、弱智儿童的记忆特征:
他们的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

4、思维特征:思维灵活性缺乏,适应能力差,应变能力差。

5、语言特征。

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晚,简单贫乏,缺乏连贯性。

6.情感特征:
①不稳定、不深刻。

(表现为他们的情感易变化和冲动,易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②情感反应和引起情感的外部作用不相符合。

(如老师讲课不好笑的内容会引起他们哄堂大笑,而真正十分引人发笑的内容,他们却不发笑)
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

(如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
④有病态性的情感。

(如细小的刺激引起兴奋爆发的反应;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兴趣爱好,感情淡漠,对生活、对人漠不关心)7.行为特征:
①主动性不足。

(在家里大多不会主动做家务,在学校里大多不会主动完成作业)
②不可遏止的冲动性。

(如常常攻击别人)
易受暗示和脾气固执。

(如容易受暗示去做别人故意唆使他做的不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对别人的合理建议却不能培受,显得很固执)8.个性心理特征:缺乏自信心,仰求外祝的心理。

三、弱智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赏识教育原则:
对智障学生的赏识教育即教师以真诚的爱心为基础,利用欣赏、激励、尊重等良好的情感,使智障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

智障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同时伴随他们的是过多的失败的打击,他们享受不到正常学生应有的权利,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观念,自信心大大受损。

自信心的丧失给智障学生的学习、生活笼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他们没有快乐,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也不能起飞。

因此,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矫正不良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直观性教育。

贯彻这一教育原则,需根据教育计划和学生年龄特点来进行。

直观手段可多种多样,有实物直观、图像直观、模型直观、幻灯、电视、电影等,也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

直观手段的运用还包括教师的语言直观和示范动作。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语言要形象、具体、生动、有趣。

介绍新知识时,要作形象的描绘,有时教师还得用手势或身体的动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在这一方面,特教的老师有明显的特征,他们讲话的时候喜欢手舞足蹈,喜欢一边比划一边
说,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尽量多的运用食物,去年赵老师出过一节公开课裤子,就是找了各种颜色,各种样式的裤子,教完了音形义以后,现场演示穿裤子脱裤子,举行穿脱裤子比赛。

(三)个别化原则(因材施教)。

这一教育原则要求真正了解弱智儿童每一个人的特性,真正找出适合他学习以及他需要学习的东西,应根据弱智儿童的个别差异,施以与差异相适应的教育。

贯彻这条教学原则时,需注意三点:1.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估,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

2.制订出每个学生的教育计划,以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

3.及时检查、修订教育计划。

四、弱智儿童的教育和矫治方法
这里根据国内外资料归结、总结了几种教育弱智儿童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爱是基础。

有很多孩子,刚到学校的时候,胆小、孤独、自卑,不愿与人接触。

有一个叫尚百倍的孩子,整天低着头,旅者墙根走路,从来不敢与人正视,老师一到他眼前,就赶紧捂住头,这说明这个孩子在家里遭受过歧视与打骂,我们的老师怎么办呢,就是在一点一滴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仁慈与爱心。

平时经常摸摸他的头,上课提问他简单的问题,答对了,抱抱他等等,现在这个孩子会经常跑到办公室门口,帮老师倒倒垃圾,得到老师的表扬会蹦蹦跳跳的离开。

在我们学校里,最常见就是下课后,老师一手拉着一个学生,排队打饭的时候,教养员阿姨跟每一个孩子都聊上几句,比如:
今天穿的衣服真干净,你姐姐结婚了吗?谁给你梳的头?等等,在这简单的交流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二)制定个别教育的计划,进行差异性教学。

智障学生差异性大,我们特教中心一个班级中的十个孩子,也各不相同,课堂是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主要阵地,实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例如针对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集体教学之外的个别辅导来进行。

具体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班级的条件、教师的能力水平、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这部分内容包括:提供满足学生特殊需要的指导教师(特教中心互助式教学),提供适当的助学伙伴,提供适当的教材,提供能够补偿缺陷、挖掘潜能的培训方法和选择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智障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

(三)进行任务分析。

当一个阶段教育目标确定后,要对教学任务作详细分析,确定该分哪些步骤进行教育,即小步子程序。

(四)运用恰当的提示。

尽管任务分析使教育目标更加具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需要运用许多提示,使儿童学得更快更容易。

当某个学生不能完成某项活动时,可通过提示来帮助他完成。

提示包括口头提示、手势提示、示范和身体动作提示。

学生学会了活动以后,这种临时性提示也就渐渐地不再使用了。

(五)练习。

刚学会的知识必须通过练习才能巩固。

弱智儿童有记忆力差、易遗忘的特点,就更应充分的练习。

开始时练习的间隔时间相对短些,随着这种技能的巩固,练习的间隔时间可拉长,次数可相
对少些,但要注意不断练习巩固。

(六)以奖励为主,强化儿童的正确行为。

奖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一点在智障儿童身上尤为明显,我们学校的老师抽屉里几乎都准备着糖果、点心等小物品,实践证明,这是调动智障学生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

总之,特殊教育任重而道远,这是一条寂寞而漫长的路,这里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但从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中,在家长感激欣慰的目光里,我们特教工作者收获了另一份成功与快乐!在这条道路上,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努力,在“为学生负责、为家长分忧、为社会减负”的目标中尽一份最大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