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知觉与归因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知觉和归因

组织行为学知觉和归因

为原因的推测既不理性也不合理,从而导致人们的归因出现偏 差
与错误。常见的归因偏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归因错误,
另一类是自我服务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 证
据证明是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还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29页/共37页
第四节、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含义 二、影响印象管理的因素 三、印象管理策略
(三)社会知觉的种 根据知觉的对类象,社会知觉可以分为对他人知觉、
人际 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等。
1)对他人知觉 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 达到 认识他人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
2)人际知觉 指的是对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知觉,包 括对 自己与他人以及对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角色知觉 指的是人们通过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 种行 为而对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认知。一个完整的角色知 觉过 程包括角色期待、角色认知、角色行为和角色评价4个环
括、推理等思维活动。作为社会知觉对象的可 以是
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社会,还可以是人际关 系;
个人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所涉及的除
了服
第13页/共37页
(二)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
社会知觉是以一般的知觉为基础的,同时又包括了一般 知觉
中对人的知觉。社会知觉与知觉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知觉的对象是纯客观对象,即作为知觉对象的人 是自
第33页/共37页
本章小结
个体对环境刺激进行选择和组织,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 程称为
知觉。影响知觉选择的客观因素包括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活动 的程
度、重复程度、新颖性和熟悉性等,影响知觉选择的主观因素 包括
知觉者的个性、知识和经验、需要和动机。

组织行为学-第3章-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3章-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课件

韦克斯勒智力分布表
IQ
类别
百分比 (%)
IQ
类别
百分比 (%)
130以上
超常
2.2
120~129
优秀
6.7
110~119 中上(聪明)
16.1
90~109
中等
50.0
80~89
中下(迟钝)
16.1
70~79
低能边缘
6.2
69以下
智力缺陷
2.2
----情绪智力的测量
情绪智力测试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 是乐观测试;一是PONS测试。
例如:-----是这种车突然间增多了吗? -----大班课好还是小班课好? -----我们关注的焦点一样吗?
实验1:
让23个经理人员(财务、销售、技术人员、 后勤等)阅读一份介绍一家钢铁厂全面情况的 材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出各自认为最主要的 问题。这23个经理人员中,有6个负责销售,5 个负责生产,4个负责会计,8个负责其他部门。 结果每个人所写的主要问题都是与自己业务有 关的问题,而不反映这家工厂的全貌。
态度的成分组成 :
认知——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 情感——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行为(意向)——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 准备状态。
2. 态度的特征
态度的社会性 -----不是生而就有的,是后天习得的。 向和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具有特定对象
态度的协调性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图三种因素组成,这三种因素常常是 协调一致的。
实验2: 让一组被试者在实验1小时前进餐,另一组
被试者在实验16小时内不准吃东西,然后,让 这两组人看一些模糊不清的图片,要求他们说 出图片的内容,结果那些16小时未吃东西的人 中,很多人都把图片的内容说成是食物。这说 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增加,被试者更有可能把模 凌两可的图形当成是与食品有关的东西。

第三章_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基础_知觉与归因)

第三章_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基础_知觉与归因)

2)海林错觉:
海林错觉
错觉
海林错觉
3)奥伯逊错觉:
错觉
4)爱因斯坦错觉:
错觉
5)佐尔纳错觉:
错觉
6)Herman方格错觉:
错觉
7)谢泼德桌面:
(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罗杰·谢泼德创作)
错觉
8)几何中的错觉之谜:
错觉
社会知觉
社 会 知 觉 由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布 鲁 纳 (J.S.Bruner)于1947年首先提出来的。社 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它是知觉主 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主体的心理 活动,调节着主体的社会行为。
社会错觉
♦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或哈罗效应,是 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 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 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
(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
社会错觉
♦ 定型效应:也叫定势效应或刻板效应,是 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 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 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第一部分 个体行为
第一章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四章 个体行为与组织的匹配 第五章 工作激励
第三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① 人的行为模式 ② 人的知觉 ③ 人的归因
人的行为模式
■ 华生的观点:
“刺激~反应”(S~R)
■ 托尔曼的观点:
刺激~心理加工~反应( S~O~R)
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特征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改变时,
人的知觉结果仍然能够保持基本稳定,这就是知觉

组织行为学培训系之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培训系之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ppt课件
与分析,便于我们决策并制定措施。但是其也 有不足,如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根据一 些外在的现象对人进行分类(如物以类聚,人 以群分);甚至有的时候会限制我们的思维, 会让我们失去机会! (鲨鱼与小鱼的故事)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者(角度或出发点)
➢ 态度 ➢ 价值观 ➢ 动机 ➢ 需要 ➢ 兴趣 ➢ 经验 ➢ 期望 ➢ 个性特点
13
小资料:关注点 健身俱乐部销售业绩业绩较差
,各部门之间常见原因分析。(市场 部、会籍部、教练部、客服部)
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对象
(1)大小法则 (2)强度法则 (3)对比法则 (4)动感法则 (5)重复法则 (6)新颖法则
15
影响知觉的因素:情景
1. (1)时间(出现时机、持续时间) (2)工作环境(大会表扬) (3)社会环境(会籍顾问岗位评价)
22
22
1、首因效应: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 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若第一印象较好,对 今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具有积极意义,即使后来表现 的差一点,会较容易得到人们的谅解,若印象不好, 很难改变!
23
23
讨论
• 俱乐部管理人员应保持什样的形象? • (店长、各主管和一般员工分别讨论)
• 他认为,在现实中,人们一般把成功 或失败作四种归因:一是个人努力程度大 小;二是个人能力大小,三是工作难度大 小,四是运气的好坏。
三个维度
内外因 稳定性
可控性
讨论
因素归类
内因 ------------------------------------------- 外因
努力、能力
任务难度、机遇
稳定 -------------------------------------------- 不稳定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知觉与归因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知觉与归因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知觉与归因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什么是知觉?什么是知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什么是社会知觉?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过程中常见的偏差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饿、渴、反胃、倦、反胃、心跳外部刺激物内、外感觉器官刺激神经冲动大脑感觉触、痒、冷、热、香、臭~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知觉――指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指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指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外部刺激物感觉――通过人的内、外感觉器官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映认知――对感觉的信息对感觉的信息认知进行翻译、判断、进行翻译、判断、抽象的过程感觉:感觉:个别属性知觉:知觉:整体属性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即人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即人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事物与对象。

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事物与对象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方式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经验需要与动机兴趣态度个性特征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知觉错觉:知觉错觉:人们知觉器官认识事物上的局限性根据过去的经验,感知眼前变化了的事物根据过去的经验,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社会知觉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断的过程。

角色知觉他人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对自我角色的知觉对他人角色的知觉对角色期待的知觉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首因效应投射作用晕轮效应各种偏见社会刻板印象近因效应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首因效应( effect)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 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考研组织行为学知识点与理论解析

考研组织行为学知识点与理论解析

考研组织行为学知识点与理论解析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提高组织绩效的学科。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知识点和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和重要理论。

一、个体层面1、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常见的人格特质理论包括大五人格模型,即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了解个体的人格特质有助于预测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行为。

例如,责任心强的人通常更有组织性、更可靠,在工作中更可能按时完成任务并保证质量;而外倾性高的人可能更善于与人交往,在需要团队合作和社交互动的工作中表现出色。

2、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

价值观影响着个体的决策、行为和对工作的满意度。

个体的价值观可能因文化、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组织中,了解员工的价值观有助于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3、知觉与归因知觉是个体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

归因则是对他人行为原因的判断。

知觉偏差在工作中很常见,例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等。

正确的归因有助于避免对他人行为的误解和错误判断。

4、学习与决策个体通过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解释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

在决策方面,个体通常会遵循理性决策模型或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然而,决策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风险偏好、信息不对称等。

二、群体层面1、群体发展阶段群体通常会经历形成、震荡、规范、执行和解体这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挑战。

在形成阶段,成员相互了解;震荡阶段可能会出现冲突;规范阶段形成群体规范;执行阶段完成任务;解体阶段则是群体结束。

2、群体决策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有其优点和缺点。

优点包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观点、提高决策的合法性等;缺点可能包括决策速度慢、从众现象等。

组织行为学 陈春花 03 第三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3版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组织行为学 陈春花 03 第三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3版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知觉对象特征
e.转换律 格式塔可以经历广泛的改变而不失其本 身的特性。
【举例】一个曲调变调后仍可保持同样的曲调,尽 管组成曲子的音符全都不同。一个不大会歌唱的人 走调了,听者通过转换仍能知觉到他在唱什么曲子。
组织 行 为学
知觉发生的情境
一、知觉
知觉者自身
对象的某些特征与知觉组织 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
知识和经验 自我概念
的事物则往往被排除,出现
熟视无睹的情形。
知觉发生的情境
认知结构
组织 行 为学
一、知觉
知觉者自身 兴趣和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觉对象特征
未满足的需要或动机能 够对人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实验】 A小组的人在试验的一个小时 前吃了东西,B小组的人则已经16个小
知识和经验 自我概念
时没有进食。给他们呈现一组主题模糊 的图片,结果饥饿的B小组成员把这些
二、归因
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就是解释我们如 何确定自己以及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论。 根据归因理论,影响人的行为的是对事件原因的知觉, 而不是实际事件本身。
组织 行 为学
二、归因
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内的内部责任来源, 例如个体的能力、技术、内部激励、性 格等
组织 行 为学
一、知觉
2.社会知觉及知觉偏差
选择性知觉 首因效应
知 觉 偏 差 效 应
近因效应 刻板印象 参照框架 虚假同感效应 晕轮效应 期望效应
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 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 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用两段文字作为试 验材料,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 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把他描写成一个冷 淡、内向的人。在实验中把两段文字加以组 合„„实验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 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 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的性质
1.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主体对环境的对象化把握,体现为个体为了理解环境而解释其感觉印 象的过程(彭聃龄,2004)。
2.知觉与感觉 知觉和感觉都是当前事物在脑中的反映,其差别在于:感觉是对外界事物 的个别属性(如颜色、气味、温度等)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 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性质
1.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是以特定内容为知觉对象的一种知觉活动。这种 知觉对象是人的行为及其内在动机,包括自身的行为、他人的行为以及人 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
2.社会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显著性 (3)防御性 (4)完形性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感觉适应 绝对觉阈与差异觉阈的性质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度(sensitivity)。某 感觉对某刺激的敏感度并非一成不变,当刺激持续时间甚久时,感官的敏 感度就会降低,这时绝对觉阈或差异觉阈均会随之变大。这种感觉器官因 接受刺激的时间长短而使其敏感度改变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sensory ad aptation)。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一是影响行为选择。 二是动机性努力。 三是影响行为的持久性。 四是产生促进性思维。 五是能够提高对压力的耐受性。
图3—3 自我效能感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感觉的形成 感觉的形成类似数据筛选系统,每一个感觉过程都是对信息的提炼。感觉 的形成包括选择、转换、分析、编码这四个过程(理查德•格里格,2005) 。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二、感觉的特性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3章个体行为的基础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 重点概念1.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对从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2.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的知觉。

3.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人们选择那些与自己的个性、定型的知觉及心理预期相同或相似的东西,而本能地忽略或歪曲那些使他们觉得不舒服或威胁到他们观点的信息。

4.晕轮效应(halo effect):指人们在观察别人时,对这个人的某个方面、品质或特征有非常突出的知觉,起到了一种类似于晕轮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的知觉,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后果。

5.归因(attribution):我们如何确定自己以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内的内部责任来源;外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外的外部责任来源。

6.情绪(emotion):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客体的反应。

当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感到快乐或害怕时,你就是在表达你的情绪。

也就是说,情绪必须针对某一具体的客体产生。

7。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感受和表现情绪、促进情绪思考、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节个人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8.情绪失调(emotional dissonance):人被要求的情绪与真实情绪之间的冲突9.态度(attitudes):个体对特定事物的心理倾向——相对积极或消极,喜欢或不喜欢。

10.压力(stress):当超出正常水平的心理和生理刺激出现时,个体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

1.2 关键知识点1.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包括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自我概念、认知结构等;(2)知觉对象的特征;包括对象的某些特征与知觉组织、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等;(3)情境特征;情境或环境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效果。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价值观、态度、知觉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价值观、态度、知觉

3.3.2 归因理论(续) 归因理论(
High
独特性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内部 外部
Low
个体 行为
High
普遍性
Low
High
一致性
Low
3.3.2 归因理论(续)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发现: 存在着歪曲原因的错误和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对其他人的行为做判断 基本归因错误 时,我们总是低估外部因素,而又过高估计内 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自我偏爱:人们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诸如 自我偏爱 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为不走运 等外部因素
美国员工的工作价值观
阶段 就业时间 最重视的工作价值观 工作勤奋,保守, 工作勤奋,保守, 忠于组织 生活品质,不从众, 生活品质,不从众,追 求自主, 求自主,忠于自我
新教徒工 1940~50年代 作伦理 存在 务实 X世代 1960~70年代中期
成功,成就感, 1970年代中期~80年 成功,成就感,富野心 代后期 工作勤奋, 工作勤奋,忠于事业 1990年代至今 弹性,工作满足感, 弹性,工作满足感,休 闲及人际关系之维护
罗基价值观调查(Rokeach 罗基价值观调查(Rokeach Value Survey)
米尔顿罗基设计了罗基价值观调查方法(RVS). 米尔顿罗基 RVS包括两组价值,每组包括18条个体价值条目. 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的是认可的终极 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 存在状态,反映他(她)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 ,指的是更偏 好的具体行为方式,或者实现终极价值的方法.
3.3 知觉

组织行为学讲义-社会知觉与归因

组织行为学讲义-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节知觉:信息处理模型一、信息处理模型阶段1:选择性注意/理解人们经常受到周围环境中的物理和社会因素的干扰。

由于人们没有心智能力完全理解所有这种信息,因此,会选择性地感知周围环境中的部分信息。

在此,是注意力在起作用。

注意力(attention)是开始自觉意识到某事或某人的过程。

注意力可以集中环境或记忆中的信息。

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那些明显(salient ['seiljənt])的刺激。

当某事从环境中凸现出来时,它就是明显的:✓异常:种族、性别、头发颜色或年龄等方面,一个人与众不同✓明亮:黄色的衬衫✓处于反常态:比如有恐高症的人爬陡峭的山峰✓与社会地位不符:比如一个公司总裁骑摩托车上班✓与常人不同:在时速100英里的道路上以时速20英里的速度开车✓极端的积极(声誉卓著的名人)或极端的消极(恶性交通事故的罹难者)✓可视场合占主导地位:坐在首席的位置一个人的需要和目标经常决定哪种刺激是显眼的。

此外,研究还表明,人们往往更多关注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信息,这会导致消极的偏见。

阶段2:编码和简化观察到的信息不是以本原形式储存在记忆里的。

编码是必要的。

原始信息被解释或翻译成心智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s[.reprizen'teiʃən]),为完成这一过程,知觉者把信息片段分配到认知范畴(cognitive ['kɔgnitiv] categories ['kætigəri])中。

人们将人、事和物的特征与映像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这三者做出解释和评价。

映像(schema)代表一个人对特定事件或刺激类型的心智画像或者概括。

通过各种认知范畴的标签可使映像具有意义。

人们通过编码来解释和评估周围的环境。

有意思的是,这一过程可以导致对同一或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估。

第一、人们用不同的映像信息作出解释。

最近的研究表明关于什么样的行为构成性骚扰,男人和女人对此有不同的观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X围第一章导论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识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与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P2组织行为学的特征:P3(1)它以工作中的人类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关注的是工作岗位、缺勤、员工流动、生产率、绩效和管理有关的行为;(2)它运用综合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知识,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中的人的行为;(3)对于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些核心议题,如激励、领导、人际沟通、权力、冲突、群体结构与过程、学习、态度、知觉、变革过程和压力等,人们基本已经认同;(4)组织行为学是偏向于应用导向的,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现代组织的管理绩效。

霍夫斯蒂德的五种文化维度:P13-15第二章个性、价值观和态度1大五模型:A 外向性: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B 随和性: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C 责任心:对信誉的测量D 情绪稳定性: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E 经验的开放性: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和热衷程度“外向交往因素”在经理和销售员样本中具有预测效度;“情绪稳定因素”对于警察和技术工人样本中的工作绩效有一定的作用;“协同相容因素”在经理和警察样本中表现出效度;“责任意识因素”则对于所有职业的人员都具有相当的预测效度;而“开放性因素”只对经理样本有一定作用2.3组织情境中的个性:P29 (都考,补考名词解释)A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内控型:特点;与工作满意度、离职率的关系适于复杂的环境和工作外控型:特点与工作满意度、离职率的关系适于结构分明、有严格指示的工作B 自尊:(self-esteem)含义:特点:高自尊的人倾向认为自己有能力,且较少地受到环境的影响;低自尊的人相反高自尊的人倾向选择冒险性的工作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If it works, use it”特点:高m是否是好员工?他们在三个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当他们与别人面对面直接交流时,当情境要求的规则和限制最少时,情绪卷入与获得成功无关时.具体表现:行为:喜欢独立行为思考:认为世上无不能解决的难题,任何事都可以变通;感情:不受感情影响;工作:重视业绩和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规X与准则;人际:圆滑玲珑,冲突时能以退为进;手段:不动声色,讲究技巧,必要时以牺牲一定程度的道德为代价。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饥饿实验 综艺节目《传承者》的点评
组织 行为学
知觉者因素
知觉的格式塔原理:对象特征与知觉组织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发生的情 境
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
组织 行为学
知觉者因素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
如大小、形状、颜色等,以及其刺激强度、声音、 温度、运动状态、新奇性、重复次数、与背景的对比
知觉情境
谬勒-莱伊尔 (Muller-Layer)错觉
组织 行为学
2.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 认知失调理论
指不平衡的状态会导致紧张的

产生,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
改 变
平衡理论
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被 感知的个体与所感觉的情绪无压

力地共存。

一致性理论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

平衡、和谐的需要。
论 自我知觉理论
组织 行为学
2.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 认知失调理论
同化 服从
内化
组织 行为学
2.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 认知失调理论



平衡理论


一致性理论

论 自我知觉理论
指个体所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 度之间或他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冲 突与对立。
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减少失调的愿 望有多强烈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导致失调的因素的重要性 (2)个体认为他对于这些因素能 够施加的影响和控制程度 (3)失调可能带来的后果的严重 性
组织 行为学
一、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对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 、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组织 行为学
1.影响知觉的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3.1 知觉 3.1.1 感觉与知觉 3.1.2 影响知觉的因素
返回
3.1.1 感觉与知觉
• 感觉Sensation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是对情境的客观记录
• 知觉Perception
–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 人脑中的反映
– 主动的认知过程:个体对环境刺激进行选择、 组织、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 刻板印象有利还是有害?
社会知觉偏差(5):投射效应
• 人们经常把自己具有的特征视作别人也具 有的特征。
• 慧眼所见即心中缩影
社会知觉偏差(6):对比效应
• 对人的评价往往不是孤立的,会受到最近 接触到的其他人或事的影响。
返回
3.3 归因理论
• 由于人的内在因素无法被直接观察到,人 们只能根据他人的言行来推断,就产生了 归因问题
3.3.3 维纳的归因理论
三维度 内外因 稳定性 可控性
内因 努力、能力
稳定 能力、任务难度
可控 努力
因素归类 外因
任务难度、机遇 不稳定
努力、机遇 不可控
任务难度、机遇、能力
3.3.4 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旁观者的冷漠”
– 感慨:人们无动于衷的围观一个躺倒在大街上的人, 都市人群多么的冷漠和疏远啊!
• 归因是人们探究各种行为的原因。
• 归因的结果会影响对别人的知觉
3.3.1 归因
• 归因实例: – 现实是:今天员工小王早上上班迟到。 – 内部归因:他睡过头了 – 外部归因:堵车
3.3.2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 在归因时,人们主要关注三个因素:
– 一致性:其他人在相似场合下会有相同反应 – 一贯性:在其他相似场合下此人表现出相同反应 – 特殊性:此人在不同场合下,是否都会表现类似行为
返回
本章小结
• 知觉是个体对情境的独特描绘和解释,是一种包 含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复杂的认知过程。
• 对同一刺激情境,表现在知觉判断上往往有很大 的个体差异。
• 人们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有价值的技术手段,以便 迅速知觉。然而它们常常产生偏差,影响到正确 的知觉。
• 归因就是探寻和解释行为的原因,在归因时,人 们主要关注三个因素:一致性、一贯性、特殊性 。但常常在归因时忽视情境的影响,高估了个人 因素的作用。
• 管理者应合理的利用社会知觉偏差,同时尽力避 免知觉偏差的不良作用
• 有什么样的归因假设,管理者就会采取相应的管 理对策,作为管理者,为了创造更有建设意义的 关系,必须加强人际互动,进行深入的沟通,开 放工作空间,采用团队方式管理,以减少归因偏 差,从而减少各方面的知觉冲突。
• 人们很关注自己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并会试 图影响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社会知觉和归因,这 一现象就是印象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知觉与归 因
课件内容
知觉与归因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 本章小结
模拟练习
学习目标
• 了解什么是知觉及其影响因素 • 理解社会知觉偏差 • 了解行为归因时人们主要的关注因素 • 理解常见的归因偏差 • 知觉、归因在管理中的应用
返回目录
本章内容 3.1 知觉 3.2 社会知觉 3.3 归因理论 3.4 知觉、归因与管理
社会知觉偏差(3):晕轮效应
• 明亮的月光会使得周围的星星难以看见
– 情人眼里出西施
• 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 以人的某一特征为基础推论出此人其他方面的 特征而产生对整体的认知印象
社会知觉偏差(4):定型效应
– 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 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 成见 • 因定势思维产生的对社会上某类人的固定看法
• 请根据这些信息作出你个人对老张认识的结论,尽力对关于其行为的几点信息作 出简单解释。如果以10分为满分,你会给老张的工作打几分?
• 比较你与其他同学的结果,分析其中的异同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模拟练习
• 个性观察练习
– 市中心医院是一个主要的医疗中心,老张是医院病理学实验室主任。老张有 一个博士学位、双硕士学位并持有病理学执照,而且已经在实验室工作了五 年。你最近一直注意老张的行为,发现了以下信息: • 老张的办公桌上有一张全家福照片 • 办公桌经常乱七八糟 • 张经常和员工交谈 • 有好几次你都发现老张不在办公室 • 老张一周和上司共进了几次午餐 • 老张为家里即将诞生的一个小宝宝而兴奋 • 老张桌子台板下,有一张参加商务旅行的邀请 • 六个星期后,老张将离职去从事更好的工作
– 感慨:一旦有人开始行动起来,周围的人马上就会热 心响应、积极援助,人们多么热心肠啊!
• 将别人的行为尤其失败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哪 怕别人的行为明显受到环境的左右
自利性归因偏差
• 人们倾向于更好的表现自己,把成功归因于自 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作外部归因。
返回
3.4 知觉、归因与管理
•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个体决策只能达到有限理性的 水平。在有限理性决策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会受 到知觉水平的影响
3.1.2 影响知觉的因素
返回
3.2 社会知觉 3.2.1 社会知觉 3.2.2 社会知觉的主要类型 3.2.3 社会知觉偏差
返回
3.2.1 社会知觉
• 对人的知觉比对物的知觉更复杂 • 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
3.2.2 社会知觉的主要类型
1 Clic对k 人to的ad知d觉Title 2 Click人to际a知d觉d Title 13 Click角t色o a知d觉d Title 14 Click因to果a知d觉d Title
3.2.3 社会知觉偏差
社会知觉偏差(1):选择性知觉
• 通常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
– 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你会不断发现他的缺点, 而不太容易发现他的优点
社会知觉偏差(2):首因效应
• 第一印象无论正确与否,总是鲜明、牢固 的
• 即使在后续交往中感知到对方已经变化了 ,但第一印象形成的影响也是滞后、缓慢 地有所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