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设备用房设置要求

合集下载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30m2
与消防控制相邻或合并,消防控制室可与自动管理(BAS)监控室合建,面积约60 m2。
闭路电视室
20m2
与BAS室相邻或合并
电话总机(交接)房
6m2
首层,电话总机室应接近负荷中心,避开有震动,噪音及强电磁场干扰源。
电视前端室
4~5m2
首层(电缆接收)或屋面(天线接收)
酒店经营电脑室
20m2
总服务台附近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时间:2021.03.02
创作:欧阳数
类别
名称
面积与净高
设置要求



水泵房及水池
(0.7-1.0%)总建筑面积
(一般190~300m2)
净高3m
1.水泵房不应设在有防振和安静要求的房间的上下和毗邻之处,宜设在地下室或独立建造。消防水泵房一般设置在地下室贴邻水池和专用控制中心—配电室。
2.气体灭火的防护区无窗的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各层配电房
5m2
尽可能与强电井相邻或合并。
强电井
1×1.5
=1.5~3.5m2
尽可能与配电房相邻或合并。
弱电井
0.8×1.2
=0.96~2.5m2
核心简内。井内操作时,井道宽度0.8~1.0m,长度1.2~1.5m。若井外操作,其长度不变,宽度为0.4~0.5m,沿长边向走道开门。
2.埋地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与化粪池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0m,当距离不能保证时,应采取生活饮用水不被污染的措施。
3.水泵房必须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并应设置进、排风井。
4.设在建筑内的水泵房,应采取减振防噪措施。水泵房管道支架和管道穿墙和穿楼板处应采取防固体传声措施。
5.水泵房应设置排水沟i=5‰及集水坑,排水沟应设在基础外侧。

电气设备房间设计要求标准

电气设备房间设计要求标准

电气设备房间设计要求标准电气设备房间是一个重要的设施,它通常被用来存放各种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配电盘等。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房间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遵循一些设计要求标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气设备房间设计要求标准。

1. 通风和空调系统电气设备房间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此,需要安装通风和空调系统。

通风系统可以帮助排除房间内的热量和湿气,保持空气流通。

空调系统可以控制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下运行。

2. 地面和墙壁电气设备房间的地面和墙壁需要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地面需要使用防静电地板,以防止静电对设备的损坏。

墙壁需要使用防火材料,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3. 照明系统电气设备房间需要安装足够的照明系统,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同时,照明系统需要具有防爆性能,以确保在发生爆炸事故时不会引起火灾。

4. 防雷和接地系统电气设备房间需要安装防雷和接地系统,以确保设备在雷电天气下不会受到损坏。

接地系统可以将电气设备的漏电流导入大地,保证人身安全。

5. 消防系统电气设备房间需要安装消防系统,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消防系统包括灭火器、消火栓、喷淋系统等。

在设计消防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房间内设备的特点和布局。

6. 安全出口和紧急照明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撤离电气设备房间,需要设置安全出口和紧急照明系统。

安全出口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紧急照明系统需要具有自动开启功能。

7. 监控系统为了确保电气设备房间内的安全,需要安装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房间内的情况,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气设备房间设计要求标准。

在设计电气设备房间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

只有做好了电气设备房间的设计工作,才能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各种设备用房设置要求

各种设备用房设置要求

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m)注:无中柱螺旋楼梯和弧形楼梯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建筑物每个服务区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2X4台;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6.8.1的规定,并不得小于1.5m;表6.8.1候梯厅深度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围护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尘,宜有自然采光,不得将机房顶板作水箱底板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消防电梯的布置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的规定。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规定: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不得计作安全出口;出入口畅通区的宽度不应小于2.5m,畅通区有密集人流穿行时,其宽度应加大;栏板应平整、光滑和无突出物;扶手带顶面距自动扶梯前缘、自动人行道踏板面或胶带面的垂直高度不应小于0.9m;扶手带外边至任何障碍手不应小于0.5m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障碍物引起人员伤害;扶手带中心与平行墙面或楼板开口边缘间的距离、相邻平行交叉设置时两梯(道)之间扶手带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0.5m,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障碍物引起人员伤害;自动扶梯的梯级、自动人行道的踏板或胶带上空,垂直净高不应小于2.3m;自动扶梯的倾斜角不应超过30°,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额定速度不超过0.5m/s时,倾斜角允许增至35° ;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超过12°。

自动扶梯和层间相通的自动人行道单向设置时,应就近布置相匹配的楼梯;设置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所形成的上下通空间,应符合防火规范所规定的有关防火分区等要求。

暖通和空调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及其冷热源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卫生和建筑物功能的要求: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其卫生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5.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热交换间
60~100m2
地下室或屋面
开水间
2~3m2
(若有)每层设
水管井、水表井:
~m2
1.井内操作其井道净宽不小于,长度~;管井外操作其长度不变,净宽可控制在~,
2.管道单排布置时,可向走道开足够宽的门,可在长度方向全部开门并向外打开。

2.当布置在建筑物内时,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的窗槛墙。
3.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体隔墙和的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需要在隔墙上开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4.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 m³,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间隔开,当需要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并设150mm高混凝土门槛。
2.气体灭火的防护区无窗的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各层配电房
5m2
尽可能与强电井相邻或合并。
强电井

=~
尽可能与配电房相邻或合并。
弱电井
×
=~
核心简内。井内操作时,井道宽度~,长度~。若井外操作,其长度不变,宽度为~,沿长边向走道开门。
消防控制室
30~60m2
1.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用防火墙和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耐火等级一级),并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注:1.以上表内数据为经验数据,具体数据应以设备专业提供数据为准;
2.设备用房宜尽可能集中布置,由于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面积为500m2,加上自动喷淋系统为1000m2,而且要求设备用房要有单独的直通室外的出入口,所以设备用房不能与地下车库设在一个防火分区内。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3.机房下度按厂家提供资料要思量梁与吊钩下度,洁下普遍3m.
4.消防电梯机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中启,与普遍客梯机房防火墙分开.
5.电梯机房顶板没有该间接为火箱内底板,应留起码500mm洁空的火管及阀门位子,搞单层楼板.




中央热冻机房
0.5~0.8%总兴办里积
150~250m2
洁下3.50-5m.
2.当安插正在兴办物内时,中墙上的门、窗等启心部位的上圆应树坐宽度没有小于1m的没有焚烧防火挑檐或者下度没有小于1.2m的窗槛墙.
3.锅炉房与其余部位之间应采与耐火极限没有矮于2.0h的没有焚体隔墙战1.50h的楼板隔启.正在隔墙战楼板上没有该启设洞心,当需要正在隔墙上启门、窗时,应树坐甲级防火门窗.
4.当锅炉房内树坐储油间时,其总储躲量没有该大于1 m³,且储油间应采与防火墙与锅炉隔断启,当需要正在防火墙上启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并设150mm下混凝土门槛.
5.焚气、焚油锅炉房应设独力的透气系统.应树坐火灾报警拆置.
热接换间
60~100m2
天下室或者屋里
启火间
2~3m2
(若有)每层设
火管井、火表井:
3.火泵房必须有曲通室中的仄安出心.并应树坐进、排风井.
4.设正在兴办内的火泵房,应采与减振防噪步伐.火泵房管讲支架战管讲脱墙战脱楼板处应采与防固体传声步伐.
5.火泵房应树坐排火沟i=5‰及集火坑,排火沟应设正在前提中侧.
6.火泵房的上下安排没有得安插有防振或者有宁静央供的其余用房.
7.污火泵房应单独建筑.
2.柴油机房必须要设储油间(没有超出8h用量),及气体灭火储躲间,均应为防火墙与收电机房相隔,设甲级防火门(也应隔音)门应没有小于900.

各类机电设备房的设置要求

各类机电设备房的设置要求

各类机电设备房的设置要求一、消防控制室(中心)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8.1.7及8.1.8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需要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的建筑(群)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

(3)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

(4)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5)消防控制室应采取防水淹的技术措施。

2、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中3.4.8要求,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小于3m。

(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二、安防监控中心1、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中14.9及23.2.7要求:(1)安防监控中心宜设于建筑物的首层或有多层地下室的地下一层。

(2)安防监控中心的使用面积应与安防系统的规模相适应,不宜小于20㎡。

与消防控制室或智能化总控室合用时,其专用工作区面积不宜小于12㎡。

(3)安防监控中心接收、记录、电源装置等硬件设备宜安装在独立设备间内,并宜采取散热和降噪措施;(4)安防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结的通信装置,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5)安防监控中心宜设置专用配电箱;当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机房,或与智能化总控室合用机房时,配电箱可合用;三、柴油发电机房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5.4.13要求,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1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1
4.
当锅炉房内设盘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且储
油间应采用防火瑙与锅炉间隔开. 当需要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
甲级防火门,并设150m iftf混凝土门槛。
5.
So
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应设置火灾报警装
热交换间
60、100m:
地下室或屋面
开水间
2s3zn:
(若有)毎层设
1・
井内操作其井道净宽不小于0・巾・长度1.0-1. 2m:管井外
(2)餐厅.舞厅每1000Y机房面积为25-35 m=
(3)大约按有空调建筑面积的2-3.5%分控制机房面积。
地下室通风
2.5-3.0%通风
每个防火分区应有一个排烟井,一个新风井,排烟井一般通到裙房
机房
而积
屋面.
1・
排烟井面积约为0・6分(0.4 XI. 5m)o
2.
新凤送风井按空调专业提出的要求设置:
设备用房而积及设置要求


名称
而积与净鬲
设置要求
1・
水泵房不应设在有防振和安静要求的房间的上下和毗邻之
处.宜设在地下室或独立建造。消防水泵房一般设置在地下•室
姑邻水池和专用控制中心一配电室。
2・
埋地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与化粪池的净距离不应小干10m,当
距离不能保证时,应采取生活饮用水不被污染的描施。
3・
储存起来.白天用冰制冷供空调使用的空调方式。因夜间电
价低.可节省一定的电费。毎冰空调其设备用房的面积较大,因为
它不仅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毎冰槽.而且水泵较多.建筑面积约在
500m:' 800m:>
1・
空调机房尽罐布置在负荷中心,要求有一面布置在外墙以利

建筑防火规范设备用房设置要求

建筑防火规范设备用房设置要求
严禁无关线路和管路穿过灭火设备室2h隔墙15h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备用房设置要求表二种类消防隔离等级位置设置要求配置要求特殊要求强规禁止消防水泵房2h隔墙15h板单独设置不低于二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备用房设置要求表一
序号
种类
消防隔离等级
位置设置要求
配置要求
特殊要求
强规禁止
1
燃油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充油电容器、多油开关室。
5
灭火设备室
2h隔墙,1.5h楼板,
乙级防火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备用房设置要求表二
序号
种类
消防隔离等级
位置设置要求
配置要求
特殊要求
强规禁止
6
消防水泵房
2h隔墙,1.5h楼板,单独设置不低于二级。
不应设置在三层及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米的地下楼层。
甲级防火门,
疏散门直通安全出口;设置防水淹措施。
储油量不大于1立方米。
3
柴油发电机房
2h隔墙,1.5h楼板。
首层或地下一、二层。
甲级防火门
设置柴油设施和设备,柴油闪点不低于60℃
4
消防控制室
2h隔墙,1.5h楼板,单独设置不低于二级。
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
乙级防火门
疏散门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和其他可能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严禁无关线路和管路穿过,
2h隔墙,1.5h楼板
单独设置不低于二级。
首层、地下一层靠外墙,远离人员密集场所。
开门连接安全通道或室外,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常压或负压燃气锅炉可以设置在负二层或楼顶,距离屋顶安全出口距离不小于6米;燃气或燃油锅炉房应设置防爆泄压装置,通风系统单独设置。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排烟井及送风井
1.排烟井面积约为0.6m2(0.4×1.5m).
2.新风送风井按空调专业提出的要求设置;
3.对防烟楼梯间、前室、合有前室正压送风井面积要严格控制.特别是住宅修建,因交通焦点筒面积需严格控制,风井面积便不克不及太大.单独使用的前室送风井面积约为0.6~0.7 m2,不超出0.8 m2,适用前室送风井面积约为0.8~0.9 m2,不超出1 m2.此面积是指有内抹灰的砌体井道,其井道内风速不超出15.0m/s.若采取内衬钢板的井道,则风速可提高到20m/s,其面积还可减小.
净高5~8m(卧式汽锅与立式汽锅其净高要求不合)
1.燃油、燃气汽锅房宜独立建造,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贴邻民用修建或民用修建内的一层,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燃气汽锅房应设置防爆泄压设施),不该安插在人员密集部位和重要部位的上面、下面、贴邻和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侧,并设置直接对外的平安出口;
2.当安插在修建物内时,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
1.柴油发电机衡宇宜安插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靠外墙部位,宜靠近大容量应急负荷(如消防泵房等)或与低压配电室毗邻,靠外墙利于进新风排废风尚,应注意风井在一层的位置.
2.柴油机房必须要设储油间(不超出8h用量),及气体灭火储藏间,均应为防火墙与发电机房相隔,设甲级防火门(也应隔音)门应不小于900.
3.柴油发电机房应在外墙开口减压泄爆,开口部位设防火排檐.
2.气体灭火的防护区无窗的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各层配电房
5m2
尽可能与强电井相邻或归并.
强电井
尽可能与配电房相邻或归并.
弱电井
焦点简内.井内操纵时,井道宽度0.8~1.0m,长度1.2~1.5m.若井外操纵,其长度不变,宽度为0.4~0.5m,沿长边向走道开门.

各种设备用房设置要求

各种设备用房设置要求

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m)注:无中柱螺旋楼梯和弧形楼梯离侧扶手中心0.25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3、建筑物每个服务区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2×4台;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4、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6.8.1的规定,并不得小于1.5m;表6.8.1候梯厅深度5、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6、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围护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应有良好通风、防尘,宜有自然采光,不得将机房顶板作水箱底板及在机房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7、消防电梯的布置应符合防火规的有关的规定。

6.8.2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不得计作安全出口;2、出入口畅通区的宽度不应小于2.5m,畅通区有密集人流穿行时,其宽度应加大;3、栏板应平整、光滑和无突出物;扶手带顶面距自动扶梯前缘、自动人行道踏板面或胶带面的垂直高度不应小于0.9m;扶手带外边至任障碍手不应小于0.5m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障碍物引起人员伤害;4、扶手带中心与平行墙面或楼板开口边缘间的距离、相邻平行交叉设置时两梯(道)之间扶手带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0.5m,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障碍物引起人员伤害;5、自动扶梯的梯级、自动人行道的踏板或胶带上空,垂直净高不应小于2.3m;6、自动扶梯的倾斜角不应超过30°,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额定速度不超过0.5m/s时,倾斜角允增至35°;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超过12°。

7、自动扶梯和层间相通的自动人行道单向设置时,应就近布置相匹配的楼梯;8、设置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所形成的上下通空间,应符合防火规所规定的有关防火分区等要求。

设备用房设计标准

设备用房设计标准

用房设计标准
消防水池容量初步估算举例
某商住楼,1~3楼为商场,3层以上有三座塔式住宅,高30层。

住宅约41000㎡,商业15000㎡,总建筑面积56000㎡。

该建筑为一路供水的高层商住楼,商场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查高规表7.2.2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0L/S
消防水池有效容量:
(40+30)3.6×2+30×3.6×1=612 m³(设两个毗邻的水池)
(若为两路进水则减去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水池有效容量为
40×3.6×2+30×3.6=396 m³,设一个水池)
计算消防水池容量时,不能将水池容积全部计入有效容量,水面与水池顶板底面之间留出不小于300的空隙,以便安装浮球阀和透气。

这300不能计入有效容积。

水池顶板与地下室顶板之间应留出不小于800的空间,以便检修及清扫人员进入池内。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1.柴油发电机房屋宜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靠外墙部位,宜靠近大容量应急负荷(如消防泵房等)或与低压配电室毗邻,靠外墙利于进新风排废风气,应注意风井在一层的位置。
2.柴油机房必须要设储油间(不超过8h用量),及气体灭火储藏间,均应为防火墙与发电机房相隔,设甲级防火门(也应隔音)门应不小于900。
3.柴油发电机房应在外墙开口减压泄爆,开口部位设防火排檐。
消防控制室
30~60m2
1.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用防火墙和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耐火等级一级),并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消防控制室应有容纳消防控制设备和值班、操作及维修设备的必要空间。
3.消防控制室应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自动管(BAS)监控室
5.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热交换间
60~100m2
地下室或屋面
开水间
2~3m2
(若有)每层设
水管井、水表井:
0.7~0.84 m2
1.井内操作其井道净宽不小于0.7m,长度1.0~1.2m;管井外操作其长度不变,净宽可控制在0.4~0.45m,
2.管道单排布置时,可向走道开足够宽的门,可在长度方向全部开门并向外打开。
电梯机房
16×电梯台数
净高3m
1.电梯机房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在机房平面中一般都要求设置风扇或空调。
2.消防电梯井底应有排水管排至容量达2m3水的集水坑,集水坑不应布置在电梯基坑内,应布置在靠近电梯机坑的基础外侧。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类别
名称
面积与净高
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2.当布置在建筑物内时,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
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
墙。
3.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
体隔墙和1.50h的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需 要在隔墙上开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4.
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 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且储
(3)大约按有空调建筑面积的2-3.5%m2控制机房面积。
地下室通风
机房
2.5〜3.0%通风
面积
每个防火分区应有一个排烟井,一个新风井,排烟井一般通到裙房 屋面.
排烟井及送
风井
0.6〜1.0m2
1.排烟井面积约为0.6m2(0.4 X1.5m)。
2.新风送风井按空调专业提岀的要求设置;
3.对防烟楼梯间、前室、合有前室正压送风井面积要严格控制。
净高3m
7.
污水泵房应单独建造。
8.
生活水池、水箱的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型式,不得利用
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池壁和水箱箱壁。
9.
水池必须留人孔(700X700)在顶板或侧壁及直下池底的不锈
钢钢梯。
10.
消防水池的总容量超过500m3时,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

防水池。


中水处理间
及水池
150〜250m2
部位隔开(耐火等级一级),并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岀口。
消防控制室
30〜60m2
2.
消防控制室应有容纳消防控制设备和值班、操作及维修设备的
必要空间。
3.
消防控制室应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
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类别
名称
面积与净高
设置要求
给排水
水泵房及水池
(0.7-1.0%)总建筑面积(一般190~2300m)净高3m
水泵房不应设在有防振和安静要求的房间的上下和毗邻之处,1.消防水泵房一般设置在地下室贴邻宜设在地下室或独立建造。配电室。水池和专用控制中心—当距,埋地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与化粪池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0m2.离不能保证时,应采取生活饮用水不被污染的措施。3.水泵房必须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并应设置进、排风井。水泵房管道支架设在建筑内的水泵房,应采取减振防噪措施。4.和管道穿墙和穿楼板处应采取防固体传声措施。排水沟应设在基础外侧。水泵房应设置排水沟5.i=5‰及集水坑,.水泵房的上下左右不得布置有防振或有安静要求的其它用房6.7.污水泵房应单独建造。生活水池、水箱的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型式,不得利用8.
孔。
7.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柴油发电机房油箱气体灭火间
25m3~
1.在储油间,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等经常无人在场而又容易发生火灾的房间采用将灭火气体充满房间的方式灭火,房间面2。积需要3-5 m2.气体灭火的防护区无窗的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各层配电房
5m2
尽可能与强电井相邻或合并。
强电井
1.5 1×2~3.5m=1.5
燃油、燃气锅炉房宜独立建造,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贴邻1.
民用建筑或民用建筑内的一层,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燃气锅炉房应设置防爆泄压设施),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部位和重要部位的上面、下面、贴邻和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侧,并设置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
2.当布置在建筑物内时,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的不燃3.2.0h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需1.50h体隔墙和要在隔墙上开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且储,1 m3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4.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间隔开,当需要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并设150mm高混凝土门槛。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2.气体灭火的防护区无窗的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各层配电房
5m2
尽可能与强电井相邻或合并。
强电井
1×1.5
=1.5~3.5m2
尽可能与配电房相邻或合并。
弱电井
0.8×1.2
=0.96~2.5m2
核心简内。井内操作时,井道宽度0.8~1.0m,长度1.2~1.5m。若井外操作,其长度不变,宽度为0.4~0.5m,沿长边向走道开门。
8.变配电室(所)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也不宜与这些场所贴邻。
9.变配电室(所)不宜设在多尘、水雾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10.高压配电间长度>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在两端);变配电室(所)应设一个直接通向楼梯间的安全出口。
柴油发电机房
40~100 m2(含储油间6 m2)净高4m
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
类别
名称
面积与净高
设置要求



水泵房及水池
(0.7-1.0%)总建筑面积
(一般190~300m2)
净高3m
1.水泵房不应设在有防振和安静要求的房间的上下和毗邻之处,宜设在地下室或独立建造。消防水泵房一般设置在地下室贴邻水池和专用控制中心—配电室。
2.埋地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与化粪池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0m,当距离不能保证时,应采取生活饮用水不被污染的措施。
5.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独立的通风系统。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热交换间
60~100m2
地下室或屋面
开水间
2~3m2
(若有)每层设
水管井、水表井:
0.7~0.84 m2
1.井内操作其井道净宽不小于0.7m,长度1.0~1.2m;管井外操作其长度不变,净宽可控制在0.4~0.45m,

【建筑专业】12J912-2常用设备用房(完整)

【建筑专业】12J912-2常用设备用房(完整)

【建筑专业】12J9122常用设备用房(完整)一、概述二、常用设备用房分类1. 变配电室(1)位置选择:应靠近负荷中心,便于电力输送;(2)面积要求:根据设备容量和数量确定;(3)通风散热: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防止设备过热;(4)防火防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

2. 水泵房(1)位置选择:应靠近水源和用水点;(2)设备选型:根据用水量和水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3)噪音控制:采取隔音、减震措施,降低噪音影响;(4)排水设施:确保水泵房内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3. 空调机房(1)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物的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2)管道布局:合理布置管道,降低能耗;(3)保温隔热:确保机房内温度稳定,降低能耗;(4)通风换气:保持机房内空气质量,防止设备腐蚀。

4. 电梯机房电梯机房是电梯运行的场所,其设计要点如下:(1)位置选择:应便于电梯井道的布置;(2)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梯;(3)安全防护:设置防护设施,防止意外伤害;(4)通风散热:确保机房内设备正常运行。

三、设备用房设计原则1. 合理性:根据建筑物功能、规模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规划设备用房;2. 安全性:确保设备用房内设施安全可靠,降低事故风险;3. 经济性: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4. 可靠性:选用质量过硬的设备和材料,确保设备用房长期稳定运行。

四、设备用房的布局与规划1. 空间布局(1)设备间距: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操作和检修;(2)通道设置:设置宽敞的通道,方便人员通行和设备搬运;(3)安全出口: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确保紧急情况下的疏散;(4)功能区划分:根据设备功能划分不同区域,提高管理效率。

2. 环境规划(1)照明设计:保证充足、均匀的照明,避免产生眩光;(2)室内装修:采用耐磨损、易清洁、防火的材料;(3)环境监测: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确保室内环境稳定;(4)噪音控制:采取隔音、吸音措施,降低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m)注:无中柱螺旋楼梯和弧形楼梯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3、建筑物每个服务区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2×4台;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4、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6.8.1的规定,并不得小于1.5m;表6.8.1候梯厅深度5、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6、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围护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尘,宜有自然采光,不得将机房顶板作水箱底板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7、消防电梯的布置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的规定。

6.8.2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不得计作安全出口;2、出入口畅通区的宽度不应小于2.5m,畅通区有密集人流穿行时,其宽度应加大;3、栏板应平整、光滑和无突出物;扶手带顶面距自动扶梯前缘、自动人行道踏板面或胶带面的垂直高度不应小于0.9m;扶手带外边至任何障碍手不应小于0.5m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障碍物引起人员伤害;4、扶手带中心与平行墙面或楼板开口边缘间的距离、相邻平行交叉设置时两梯(道)之间扶手带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0.5m,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障碍物引起人员伤害;5、自动扶梯的梯级、自动人行道的踏板或胶带上空,垂直净高不应小于2.3m;6、自动扶梯的倾斜角不应超过30°,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额定速度不超过0.5m/s时,倾斜角允许增至35°;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超过12°。

7、自动扶梯和层间相通的自动人行道单向设置时,应就近布置相匹配的楼梯;8、设置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所形成的上下通空间,应符合防火规范所规定的有关防火分区等要求。

暖通和空调8.2.1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及其冷热源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卫生和建筑物功能的要求:8.2.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其卫生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8.2.3采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民用建筑采暖系统的热媒宜采用热水;2、居住建筑采暖系统应有实现热计量的条件;3、住宅楼集中采暖系统需要专业人员调节、检查、维护的阀门、仪表等装置不应设置在私有套型内;一个私有套型中不应设置其他套型所用的阀门、仪表等装置;4、采暖系统中的散热器、管道及其连接件应满足系统承压要求。

8.2.4通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械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新、洁净的位置;2、废气排放不应设置在有人停留或通行的地带;3、机械通风系统的管道应选用不燃材料;4、通风机房不宜与有噪声限制的房间相邻布置;5、通风机房的隔墙及隔墙上的门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8.2.5空气调节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气调节系统的民用建筑,其层高、吊顶高度应满足空调系统的需要;2、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管道应选用不燃材料;3、空气调节机房不宜与有噪声限制的房间相邻;4、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采集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新、洁净的位置;5、空调机房的隔墙及隔墙上的门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8.2.6民用建筑中冷冻机房、水泵房、换热站等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预留大型设备的进入口;有条件时,在机房内适当位置预留吊装设施;2、宜采用压光水泥地面,并应设置冲洗地面的上、下水设施;在设备可能漏水、泄水的位置,设地漏或排水明沟;3、宜设置修理间、值班室、厕所以及对外通讯和应急照明;4、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方便,并有检修空间;5、应防止设备振动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6、有通风换气要求的房间,当室内只设置送风口或只设置排风口时,应能保证关门时室内空气可以流动;既有送风,又有排风的房间,送、排风口的位置应避免气流短路。

8.2.7居住区集中锅炉房位置应防止燃料运输、噪声、污染物排放等对居住区环境影响。

建筑物和场地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的有关规定。

8.2.8为民用建筑服务的燃油、燃气锅炉房(或其他有燃烧过程的设备用房)不宜设置在主体建筑中。

需要设置在主体建筑中时,应符合有关规范和当地消防、安全等部门的规定。

建筑电气民用建筑物内配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2)应方便进出线;3)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2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外墙开口部位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3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5高压配电室宜不能开启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m的自然采光窗,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窗;6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在配电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7变压器室、配电室的进出口门应向外开启;8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9变配电室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10变配电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11变配电室、控制室、楼层配电室宜做等电位联结;12变配电室重地应设与外界联络的通信接口、宜设出入口控制。

8.3.2配变电所防火门的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有低于1.5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2、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天之骄子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3、配变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级的防火门;4、配变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级的防火门。

8.3.3柴油发电机房应符合下列要求:1、柴油发电机房的位置选择及其他要求应符合本通则第8.3.1条的要求;2、柴油发电机房宜设有发电机间、控制及配电室、储油间、备件贮藏间行等;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房间进行合并或增减;3、发电机间应有两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口的大小应满足运输机组的需要,否则应预留吊装孔;4、发电机间出入口的门应向外开启;发电机间与控制室或配电室之间的门和观察窗应采取防火措施,门开向发电机间;5、柴油发电机组宜靠近一级负荷或变配电室设置;6、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高层建筑裙房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有低于2h或3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2)柴油发电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8h的需要量,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3)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4)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在地下一层时,至少应有一侧靠外墙,热风和排烟管道应伸出室外。

排烟管道的设置应达到环境保护要求;7、柴油发电机房进风口宜设在正对发电机端或发电机端两侧;8、柴油发电机房应采取机组消声及机房隔声综合治理措施。

8.3.4智能化系统机房应符合下列要求:1、智能化系统的机房主要有: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电信机房、卫星接受及有线电视机房、计算机机房、建筑设备监控机房、有线广播及(厅堂)扩声机房等;2、智能化系统的机房可单独设置,也可合用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的设置应符合有关消防、安防规范;2)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宜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或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或2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消防控制室与其他控制室合用时,消防设备在室内应占有独立的工作区域,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4)安防监控中心与其他控制室合用时,风险等级应得到主管安防部门的确认;5)智能化系统的机房宜铺设架空地板、网络地板或地面线槽;宜采用防静电、防尘材料;机房净高不宜小于2.50m;6)机房室内温度冬天不宜低于18℃,夏天不宜高于27℃;室内湿度冬天宜大于30%,夏天宜中于65%;7)智能化系统的机房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3、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机房应远离强磁场所;4、智能化系统的设备用房应在初步设计中预留位置及线路敷设通道;5、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机房应做好自身的物防、技防;6、智能化系统应根据系统的风险评估采取防雷措施,应做等电位联结。

8.3.5 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于小0.8m;2、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6m;多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35m;3、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内宜预留电源插座,应设应急照明灯,控制开关宜安装在竖井外;4、智能化系统竖井宜与电气竖井分别设置,其地坪或门槛宜高出本层地坪0.15~0.30m;5、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检修门应采用不低于丙级的防火门;6、电气竖井、智能化系统竖井内的环境指标应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8.3.6 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规定;2、智能化系统的缆线宜穿金属管或在金属线槽内敷设;3、暗敷在楼板、墙体、柱内的缆线(有防火要求的缆线除外),其保护管的覆盖层不应小于15mm;4、楼板的厚度、建筑物层高应满足强电缆线及智能化系统缆线水平敷设所需的空间,并应与其他专业管线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