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合集下载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解析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解析

16
轴座铸件的一型两铸方案
3#型芯是悬臂型芯,其型芯头的长度较长。大批生产时, 还可考虑一箱中同时铸造两件的方案(图1-49),使悬臂型 芯成为挑担型芯,这样可使芯头长度缩短,且下芯定位简 便,成本更低。
17
C6140车床进给箱体
18
1.分型面的选择
方案Ⅰ 分型面在轴孔的中心线上。此时凸台A因距分型面 较近,又处于上箱,若采用活块、型砂易脱落,故只能 用型芯来形成,但槽C用型芯或活块均可制出。本方案的 主要优点是便于铸出九个轴孔,铸后飞翅少,便于清理。 同时,下芯头尺寸较大,型芯稳定性好,不易产生偏芯 缺陷。其主要缺点是型芯数量较多。 方案Ⅱ 从基准面D分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下箱。此时, 凸台A不妨碍起模,但凸台E和槽C妨碍起模,也需用活块 或型芯来克服。其缺点是轴孔难以直接铸出。若铸出轴 孔,因无法制出型芯头,必须加大型芯与型壁的间隙, 使飞翅的清理工作量加大。 方案Ⅲ 从B面分型,即铸件全部置于下箱。其优点是铸件 不会产生错型缺陷。同时,铸件最薄处在铸型下部,金 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 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 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20
2.铸造工艺图
分型面确定之后, 便可依据有关资料 绘制铸造工艺图。 图2—42为采用分 型方案Ⅰ时的铸造 工艺图。由于本书 省略了其它视图, 故组装而成的型腔 大型芯的细节图中 未能示出。
21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4
图示是支承轮铸造工艺图。材料
HT200,铸件质量约19 kg,轮廓
尺寸φ300 mm×100 mm,生产批 量为单件。 (1)从图纸上可以看出,该铸件 外形结构为旋转体,辐板下有三 根加强肋并与φ40孔形成六等分均 布,外形较为简单。主要壁厚为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方案Ⅱ 从基准面D分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下箱。此时,凸台A不妨碍起模,但凸台E和槽C妨碍起模,也需用活块或型芯来克服。其缺点是轴孔难以直接铸出。若铸出轴孔,因无法制出型芯头,必须加大型芯与型壁的间隙,使飞翅的清理工作量加大。
方案Ⅲ 从B面分型,即铸件全部置于下箱。其优点是铸件不会产生错型缺陷。同时,铸件最薄处在铸型下部,金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1

2

3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勿需铸出,而手工造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块造型,此时依靠方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理。
4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5
单件、小批生产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块,故应采用型芯制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槽底面分型,以降低模板制造费用。 方型芯的宽度大于底板,以便使上箱压住该型芯,防止浇注时上浮。若轴孔需要铸出,采用组合型芯即可实现。
分型面确定之后,便可依据有关资料绘制铸造工艺图。图2—42为采用分型方案Ⅰ时的铸造工艺图。由于本书省略了其它视图,故组装而成的型腔大型芯的细节图中未能示出。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4
图示是支承轮铸造工艺图。材料HT200,铸件质量约19 kg,轮廓尺寸φ300 mm×100 mm,生产批量为单件。 从图纸上可以看出,该铸件外形结构为旋转体,辐板下有三根加强肋并与φ40孔形成六等分均布,外形较为简单。主要壁厚为35 mm。虽然轮缘略厚些,但主要热节处是轮毂。另外轮毂部位φ40的孔加工精度高,轮毂孔需下一个型芯。该铸件应注意防止轮毂部位产生缩孔和气孔。

铸造工艺图精品文档

铸造工艺图精品文档
积大的薄壁部分置于铸型下部或使其处于垂直、倾斜 位置 。
4、容易形成缩孔缩松的铸件,厚大部位放在分型面附近 的上部或侧面。
5、应减少型芯的数量,便于型芯固定和排气。 6、尽可能避免使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 7、应使合箱位置、浇注位置和铸件冷却位置一致,避免
多次翻动砂箱。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下 中
铸造工艺图
铸造工艺图
利用各种工艺符号,把制造模型和铸型所需地资 料直接绘在零件图上的图样。 根据铸造工艺图绘出模型图和合箱图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浇注位置 分型面的选择
1、机械加工余 量和最小铸出 孔 2、拔模斜度 3、收缩率 4、铸造圆角 5、型芯头
模型图 合箱图
确定造型方法 铸造工艺参数 型芯的数量及其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 冒口、冷铁、铸筋设计 绘制铸造工艺图
浇注位置的选择
• 浇注位置-浇注时,铸 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 铸件的某个表面位于铸 型的上、下还是侧面。
• 浇口位置-内浇口与铸 型型腔连接处的位置/液 态金属流入铸型型腔的 位置。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下 。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以免夹砂 。 3、为防止铸件薄壁部分产生浇不足或冷隔现象,应将面
中 上 车床床身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 分型面-砂箱间砂型的接触面(平面或曲面) 1、尽可能使用最少的分型面。 2、应尽量使型芯、活块数量少。 3、应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箱
内。 4、尽量选用平面。图2-30 5、为便于造型、下芯、合箱、检验及检查,
应尽量将型腔置于下箱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细实线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7)用细实线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并注明“ ”“下 字样, 以说明浇注位置。 并注明 “ 上 ”“ 下 ” 字样 , 以说明浇注位置 。 浇冒口残余的表示方法为 的表示方法为, (8)浇冒口残余的表示方法为,用细双点划 线画出内浇道、 冒口根的位置和形状, 线画出内浇道 、 冒口根的位置和形状 , 再用 引出线引出加以文字说明, 引出线引出加以文字说明 , 如 “ 内浇道残余 不应大于x毫米” 不应大于x毫米”等。 铸件上特殊部位允许,并加以文字说明。 图形上相应部位示清,并加以文字说明。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方法。 (6)尺寸标注方法。生产中有两种尺寸标注 第一种方法是以零件尺寸为基础, 法:第一种方法是以零件尺寸为基础,即标注 零件尺寸, 加工余量( 拔模斜度的尺寸界限) 零件尺寸 , 加工余量 ( 拔模斜度的尺寸界限 ) 等则在零件尺寸线上向外标注( 如图例所示) 等则在零件尺寸线上向外标注 ( 如图例所示 ) 。 第二种方法是以铸件尺寸为基础, 第二种方法是以铸件尺寸为基础 , 即标注铸 件尺寸, 件尺寸 , 加工余量等则由铸件外廓尺寸线向 内标注尺寸。 内标注尺寸 。 这种方法在个别大量生产工厂 应用, 而大多数工厂应用前种方法。 应用 , 而大多数工厂应用前种方法 。 无论种 方法,不铸孔和沟槽等均不标注尺寸。 方法,不铸孔和沟槽等均不标注尺寸。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用途: 铸件图的用途: (1)是铸件验收的依据。 )是铸件验收的依据。 (2)是冷加工车间进行铸件加工工装设计的 ) 重要依据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铸造工艺图 • 铸造材料及特性 • 铸造设备及工具 • 铸造设计实例 • 铸造工艺优化及改进建议 •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软件应用
01
铸造工艺图
铸造工艺流程图
造型材料准备
包括对铸造用砂、型砂等的选择 、混砂、配制等过程。
模样和芯盒准备
根据图纸准备木模、木芯盒等。
造型和制芯
将模样放入芯盒内,填入型砂, 形成铸型。
落砂和清理
铸件冷却后打开铸型,去除铸件 表面和内部的残砂和夹杂物。
浇注
将熔融的金属注入铸型中。
合型
将上、下铸型组合起来,形成完 整的铸型。
铸造模具设计图
模具材料选择
根据铸造合金和模具使用条件 选择模具材料,如铸铁、铜合
金等。
模具结构设计
根据产品图纸和铸造工艺要求 ,设计模具结构,包括浇口位 置、分型面选择等。
组成。
数控铣床
用于模具型腔的铣削加工,主要由 主轴、工作台、控制系统等组成。
数控磨床
用于模具型腔的磨削加工,主要由 工作台、主轴、控制系统等组成。
铸造用辅助设备
混砂机
用于混制型砂,一般由混砂转子、型砂输送装置、润 湿装置等组成。
砂处理设备
用于对型砂进行干燥、冷却、输送等处理,一般由干 燥器、冷却器、输送装置等组成。
浇注机
用于浇注金属液体,一般由浇包、浇道、控制系统等 组成。
铸造工具及选用
1 2
模样和芯盒
用于制作铸造用的模样和芯盒,一般由木材或塑 料制成。
浇口杯和分流锥
用于浇注金属液体,一般由耐火材料制成。
3
冒口和冷铁
用于控制铸件的温度和补缩,一般由铸铁或铸钢 制成。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流程

消失模铸造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示意图rAEPS EPMMA 预热T 加料、搅拌 T 抽真空 T 喷水雾 T 停止抽真空 T 出料T 干燥T 料仓二、工艺流程 模样生产工艺流程图STMMA干上闭模T 预热模具 T 加料T 合模T 发泡成型 T 冷却T 脱模珠粒可发性组浇 合冒落砂斗 T 水平振动筛 T 型砂冷却 T 提升机 T 磁选、除尘 T 储砂斗冒打机 口磨) 浇、铸件成品却浇(一)预发泡:预发泡目的:为了获得低密度、表面光洁、质量优良的泡沫模样。

流程:预热f加料、搅拌f抽真空f喷水雾f停止抽真空f 出料f干燥f料仓、熟化EPS预发温度100~105C;STMMA 预发温度105~115°C;EPMMA 预发温度120~130C。

进入预发机的加热蒸汽压力在0.15~0.20MPa范围调节。

说明:①间歇式蒸汽预发泡机必须满足加热均匀(蒸汽与珠粒接触)筒体内温度在90~130C范围容易调节和控制。

搅拌要充分、均匀,筒体底部和侧壁要有刮板,防止珠粒因过热而粘壁,搅拌速度可调。

筒体底部冷凝水的排除要畅通,否则影响预发泡效果。

②加热蒸汽压力可调并稳定,且蒸汽中不能夹带水分。

③出料要干净,每批发泡后,筒体内残留的料要吹扫干净。

熟化:把预发泡珠放置几小时以上,让空气进入珠粒内,使珠粒变得干燥有弹性,变形后又能复原的过程。

熟化时间一般为10~24h,熟化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发泡剂损失太多影响发泡成型质量。

(二)成形发泡的工艺过程为:闭模f预热模具f加料f合模f发泡成型f冷却f脱模f模样熟化要点:珠粒均匀填满模具,模具必须预热到100C,水蒸气温度一般在120C左右,压力为0.15MPa。

模样熟化:将模样置入50~70C的烘干室强制干燥5~6h可达到在室温下自然熟化2天的效果。

(三)模样的粘合对复杂的模样往往不能整体发泡成形,而分块制造,最后需要将各块粘合成整体。

另外,模样与浇冒口系统组成模样组,也需要粘合工序。

第五章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第五章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冷铁
用蓝色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蓝色, 成型冷铁 打叉。
18.拉肋、收
用细实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并写出 “拉肋” 或“收缩 肋”字样。
19.
用细实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黑色, 成型冷锣 打叉。
20.浇注系统
用红色线或红色双线表示, 用细实线或细实双线表示并
并注明各部尺寸。
注明各部尺寸。
补贴 用红色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9.冒口切割
用虚线表 示,注明 切割余量 数值。
10.
用细实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11. 出气孔
用红色线表示,注明各部 用细实线表示,注明各部
尺寸。
尺寸。
11.砂芯编号、边界符号及芯头边界
芯头边界用细实线表示、砂芯编 芯头边界用蓝色线表示、砂芯编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附近注明加工余量数值。
示零件形状,并注明加工余量数
b.在工艺说明中写出上、侧、 值。
下字样,注明加工余量数值。b.粗实线表示零件轮廓,在工艺说明特Fra bibliotek要求的加工余量可将
中写出上、侧、下字样,注明加


值标在加工符号附近。
余量数值。(凡带斜度的加工余

应注明斜度)。
用红色 线打叉
6.不铸出的孔和槽
不铸出的 孔和槽在 铸件图中 不画出
⑩模样的分型负数,分模面及活块形状,反变形量 的大小和位置、形状及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工 艺补正量的加设位置和尺寸等。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PPT37页)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PPT37页)
11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1)单件、小批生产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
勿需铸出,而手工造
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
块造型,此时依靠方

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

理。
12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 块,故应采用型芯制 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 槽底面分型,以降低 模板制造费用。
2
3
上 下
收缩率 1%
Φ150 Φ70
全部 M15×4均布
110
Φ50
Φ100
4
Φ80
收缩率1%
Φ50
Φ200
25 8
120
其余
Φ15×4均布
下 上
5
工艺设计实例2
材料:HT200

收缩率:1.0 %




6
一、 铸造工艺方案示例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① 分型面和分模面; ② 浇注位置、浇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 和数量; ③ 工艺参数; ④ 型芯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型芯头的定 位方式和安装方式; ⑤冷铁的形状、位置、尺寸和数量; ⑥ 其他。
留待钻削加工成形。
从对轴座结 构的总体分析来 看,该件适于采 用水平位置的造 型、浇注方案, 此时Φ40 mm内孔 处只要加大加工 余量仍可保证该 处的质量。
14
(1)单件小批生产工艺方案
方案(1)所示采用两个分型面、三箱造型,浇注 位置为底板朝下。这样做可使底 板上的长方形凹槽 用下型的砂垛形成。
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
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流程
二、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一)浇注位置的确定
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浇注位置应能保证获得完整的铸件并使造型、造芯和清理方便。
确定浇注位置的一般原则是:
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主要工作面、受力面应尽量放在底部或侧面,以防止这些表面上产生砂眼、气孔、夹渣等铸造缺陷。
2)浇注位置应保证金属液按确定的凝固顺序凝固。如对收缩较大的合金,浇注位置应有利于顺序凝固,铸件厚大部一般应置于浇注位置的上方,便于设置补缩胃口。
(2)粘结剂。无机粘结剂有膨润土、水玻璃、硅溶胶;有机粘结剂有糖浆、树脂、淀粉、糊精、白乳胶和By粘结剂等。常使用的粘结剂:膨润土、白乳胶和By粘结剂。
(3)载体(溶剂)消失模铸造涂料从经济及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大多数工厂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水基涂料较多。醇基涂料只用来埋箱时临时阻缝和修补。
(4)悬浮剂、触变剂为使涂料中耐火粉料与粘结剂充分混合并处于悬浮状态,使涂料搅拌好成为膏状,需加入悬浮剂。尽管膨润土也是很好的悬浮剂,还必须加入羧甲基纤维素(CMC)、By粘结剂,它们也是很好的触变剂。
5、涂挂方法
刷涂、淋凃、浸涂法和喷涂。
浸凃时应注意:
1涂料应处于连续搅拌状态下,并控制其温度。
2涂料搅拌应慢速,注意防止卷气。
3浸凃时应选择模样浸入涂料的方向、部位,有利于防止模样变形。
4模样涂覆的涂料要全面均匀,不得有未上涂料模样暴露部位。
5模样从涂料中取出、运送、放置均要考虑防止模样变形问题。
6、涂料的烘干
3)浇注位置应有利于型芯的定位、支撑和排气,尽量避免吊芯、悬臂芯。
4)铸件的大平面应置于下部或斜下部以防夹砂等缺陷。为了方便造型,常采用“横做立浇”、“平做斜浇”等方法。
5)铸件的薄壁部分应置于下部或侧面以防止浇不足、冷隔等铸造缺陷。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共33页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共33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轴承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全套图纸)

轴承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全套图纸)

轴承支座铸造工艺设计目录摘要 (4)1 铸钢件初步分析 (5)1.1 基本信息 (5)1.2 实用性分析 (5)2可铸性分析 (4)2.1材料的化学成分及铸造性能 (7)2.2 最小壁厚 (7)2.3 临界壁厚 (8)2.4 铸件壁的过渡和连接 (8)2.5 加强肋分析 (9)3 铸造工艺方案的设计 (10)3.1 造型方法和材料选取 (10)3.1.1 呋喃树脂砂成分的选择 (10)3.1.2 铸造涂料的选择 (10)3.2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11)3.2.1 铸件尺寸公差 (11)3.2.2 机械加工余量 (11)3.2.3 铸件收缩率 (12)3.2.4 起模斜度 (13)3.2.5 最小铸出孔和槽 (13)3.2.6 补充说明 (13)3.3 摆放位置与分型面 (13)3.3.1 摆放位置的确定 (13)3.3.2 分型面的确定 (14)3.4 浇注系统设计 (15)3.4.1 设计原则 (15)3.4.2 确定浇注位置 (16)3.4.3 各浇道截面计算 (17)3.4.4 浇口杯的选择 (19)3.5 冒口和冷铁设计 (20)3.5.1冒口的设计 (20)3.5.2冷铁的设计 (22)4 工艺方案优化 (23)4.1 铸件缺陷分析 (23)4.2缺陷改进 (25)5 砂芯及芯盒的设计 (27)5.1 制芯方法的确定 (27)5.2 芯头的定位和间隙 (27)5.3 芯骨的设计 (28)5.4 砂芯的排气 (28)5.5芯盒的设计 (29)6 铸造工艺工艺装备设计 (30)6.1 砂箱的选择与设计 (30)6.1.1 砂箱及其附件的材料 (30)6.1.2 砂箱各部分的机构和尺寸 (30)6.2 模样的设计 (36)6.3 铸型造型 (36)7熔炼和后处理 (37)7.1 铸钢的熔炼 (37)7.1.1 配料 (37)7.1.2 熔炼过程的技术要求 (37)7.2 铸件的清理 (40)7.2.1 铸件的落砂除芯 (40)7.2.2 浇冒口和毛刺的去除 (40)7.2.3 铸件的表面清理 (40)7.2.4 铸件的热处理 (40)7.3 气孔缺陷的防治 (41)8 参考文献 (42)零件图铸件图摘要本工艺方案的设计准则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方案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xx年xx月xx日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造工艺图概述铸造工艺图的设计原则及实例铸造设计的材料选择与处理铸造设计的结构优化与实例铸造工艺图的应用与发展
contents
目录
铸造工艺图概述
01
铸造工艺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表示铸造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方案,包括铸造方法、工艺参数、浇注位置、分型面、起模斜度、浇注系统、补缩系统、冷却系统、出渣和排气系统等。
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产品使用性能要求,合理确定结构形式和材料,同时考虑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等参数。
确保力学性能
铸造件应具有相应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刚度、耐磨性等,以满足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应力条件。
铸造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优化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铸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浇口、冒口、浇道等的设计,提高金属液的填充平稳性和补缩效果。
5G技术
铸造工艺图的设计将结合AI技术,实现智能设计、优化生产等功能。
AI技术
铸造工艺图的设计将更加注重绿色制造,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和工艺。
绿色制造
THANKS
感谢观看
确定铸造方法
设计铸造工艺方案
绘制铸造工艺图
根据铸件的大小、形状和材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等。
根据铸造方法,制定详细的铸造工艺方案,包括造型、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浇口和冒口等。
根据铸造工艺方案,绘制铸造工艺图,包括总装图、零件图、工艺尺寸和公差等。
缸体浇注系统
缸体浇注系统的设计是铸造工艺图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合理规划浇口和冒口的数量、位置和尺寸,以保证充型完整和金属液的补缩。
03
铸造工艺图的应用范围
02
01

【精品】铸造工艺图解

【精品】铸造工艺图解

第三节铸造工艺图铸造生产时,首先要根据铸件的结构特征、技术要求、生产批量、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其主要内容包括浇注位置、分型面、铸造工艺参数(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芯头等)的确定,然后用规定的工艺符号或文字绘制成铸造工艺图。

铸造工艺图是指导铸造生产的技术文件,也是验收铸件的主要依据。

一、浇注位置的确定【浇注位置】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称为浇注位置。

铸件的浇注位置对铸件的质量、尺寸精度、造型工艺的难易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按下列基本原则确定浇注位置.(1)铸件的重要工作面或主要加工面朝下或位于侧面。

浇注时金属液中的气体、熔渣及铸型中的砂粒会上浮,有可能使铸件的上部出现气孔、夹渣、砂眼等缺陷,而铸件下部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小,组织较致密.如图所示机床床身的浇注位置,应将导轨面朝下,以保证该重要工作面的质量。

如图所示的卷扬筒,其圆周面的质量要求较高,采用立浇方案,可使圆周面处于侧面,保证质量均匀一致。

如图机床床身的浇注位置,应将导轨面朝下,以保证该重要工作面的质量。

床身的主要工作面朝下卷扬筒的工作面置于侧壁(2)铸件的大平面朝下或倾斜浇注.由于浇注时炽热的金属液对铸型的上部有强烈的热辐射,引起顶面型砂膨胀拱起甚至开裂,使大平面出现夹砂、砂眼等缺陷。

大平面朝下或采用倾斜浇注的方法可避免大平面产生铸造缺陷。

下图为平板铸件的浇注位置.大平面朝下(3)铸件的薄壁朝下、侧立或倾斜.为防止铸件的薄壁部位产生冷隔、浇不到缺陷,应将面积较大的薄壁置于铸件的下部,或使其处于侧壁或倾斜位置,如图所示.薄壁铸件的浇注位置(4)铸件的厚大部分应放在顶部或在分型面的侧面。

主要目的是便于在厚处安放冒口进行补缩,如图阀体的冒口补缩和图卷扬筒的重要面位于侧面所示。

二、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是铸型组元间的接合面。

为便于起模,一般分型面选择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分型面的选定应保证起模方便、简化铸造工艺、保证铸件的质量.确定分型面应遵循如下原则。

铸造工艺流程图

铸造工艺流程图

造型 (造型机)
下芯 (手工)
合箱 (造型机)
浇注 (行车)
落砂 (落砂滚筒)
抛丸 (抛丸机)
毛坯表 面光洁
打磨 (手工)
返 修
配料单
温度、除渣
成分、性能
配料 (行车)
熔炼 (中频炉)
炉前分析 (碳硅仪)
(光谱仪)
出铁水 (行车)
报废
(发加工)
毛坯无铸 造缺陷
不良品
人单合一 持续改进 成本管控 营造和谐邦和
砂芯存放 (芯车)
下芯
造型工序
工装、芯盒 (安装)
发挥技能 品质第一 提高效益 做到最好
检验控制流程图 Inspection control flow chart
原材料验收 合格 标准
抽检 制芯工序 记录 砂芯抽检
不合格 合格
报废处理 砂芯存放
标注型号、 时间、数量
检验记录
原材料 (入厂检验)
不 合 格
原材料验收 标准
生铁 (入厂检验)
原材料验收 标准
废钢 (入厂检验)
灰铁球铁区 分开
配料单
温度、除渣
成分、性能
配料
熔炼
炉前分析
成分化验
(行车) (中频炉) (碳硅仪) (光谱仪)
配料单成分 要求
成分调整 (人工)
温度、除渣
温度、时间
回炉料 (行车)
出铁水 (行车)
浇注 (行车)
落砂后处理 工序
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专业产品与满意的服务
检测合格
造型工序
性能检测 (检测仪器)
水分 紧实率 透气性 湿压强度
为社会做贡献 为企业求发展
原材料验收 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浇道,将造成热节叠加,使凝固时间延长,
出现缩孔、气孔的倾向增加。因此内浇道设
置的位置,应开设在下分型面上,沿轮毂外
周边并分散引入。
为加强排气和防止缩孔,应在内浇道对
面的轮缘边,开设一个排气兼有限补缩的冒
口。在轮毂上设置一个出气冒口(兼有冷肋
冒口的作用,加速轮毂凝固)。浇冒口位置,
图2-23 支承轮铸造工艺图
22
(2)造型方法 支承轮铸件采用两箱 造型。辐板上三个通孔由1#型芯和 上型吊砂形成,中间轮毂孔由2#型 芯形成。 (3)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位置如图 2-23所示。整个铸型的大部分都处 于 下 型 , 上 型 只 是 φ240 mm×16 mm的凸砂型和100 mm×31 mm的 轮毂凹砂型。这样分型既便于下芯, 又便于开设浇冒口。
方案Ⅱ 从基准面D分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下箱。此时, 凸台A不妨碍起模,但凸台E和槽C妨碍起模,也需用活块 或型芯来克服。其缺点是轴孔难以直接铸出。若铸出轴 孔,因无法制出型芯头,必须加大型芯与型壁的间隙, 使飞翅的清理工作量加大。
方案Ⅲ 从B面分型,即铸件全部置于下箱。其优点是铸件
不会产生错型缺陷。同时,铸件最薄处在铸型下部,金
方案Ⅱ克服了方案工的 缺点,但轴孔内凸台 妨碍起模,必须采用 两个活块或下型芯。 当采用活块造型时, φ30 mm轴孔难以下芯。
10
(3)方案Ⅲ 沿110 mm凹槽底面分 型。
优缺点与方案Ⅱ类同, 仅是将挖砂造型改用 分模造型或假箱造型, 以适应不同的生产条 件。 可以看出,方案Ⅱ、 Ⅲ的优点多于方案I。
16
轴座铸件的一型两铸方案
3#型芯是悬臂型芯,其型芯头的长度较长。大批生产时, 还可考虑一箱中同时铸造两件的方案(图1-49),使悬臂型 芯成为挑担型芯,这样可使芯头长度缩短,且下芯定位简 便,成本更低。
17
C6140车床进给箱体
18
1.分型面的选择
方案Ⅰ 分型面在轴孔的中心线上。此时凸台A因距分型面 较近,又处于上箱,若采用活块、型砂易脱落,故只能 用型芯来形成,但槽C用型芯或活块均可制出。本方案的 主要优点是便于铸出九个轴孔,铸后飞翅少,便于清理。 同时,下芯头尺寸较大,型芯稳定性好,不易产生偏芯 缺陷。其主要缺点是型芯数量较多。
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
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
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19
上述诸方案虽各有其优缺点,但结合具体条件,仍可找出 最佳方案。 (1)大批量生产 为减少切削加工量,九个轴孔应当铸 出。
此时,为了简化造型工艺只能采用方案工分型。为便于采用机器造 型,凸台和凹槽均应采用型芯。
留待钻削加工成形。
从对轴座结 构的总体分析来 看,该件适于采 用水平位置的造 型、浇注方案, 此时Φ40 mm内孔 处只要加大加工 余量仍可保证该 处的质量。
14
(1)单件小批生产工艺方案
方案(1)所示采用两个分型面、三箱造型,浇注 位置为底板朝下。这样做可使底 板上的长方形凹槽 用下型的砂垛形成。
28
29
30
31
32
33
第四节 综合分析举例 砂铸工艺设计综合分析举例
34
35
36
37
7
铸造工艺方案示例1
8
(1)方案I 沿底板中心线分型,即 采用分模造型。
优点:底面上110 mm凹槽 容易铸出,轴孔下芯方 便,轴孔内凸台不妨碍 起模。
缺点:底板上四个凸台必 须采用活块,同时,铸 件易产生错型缺陷,飞 翅清理的工作量大。此 外,若采用木模,加强 筋处过薄,木模易损坏。
9
(2)方案Ⅱ 沿底面分型,铸件全 部位于下箱,为铸出 110 mm凹槽必须采用 挖砂造型。
(2)单件、小批生产 因采用手工造型,故活块比型芯 更为经济,同时,因铸件的尺寸偏差较大,九个轴孔不必 铸出,留待直接切削加工。此外,应尽量降低上箱的高度, 以便利用现有砂箱。显然,在单件生产条件下,宜采用方 案Ⅱ或方案Ⅲ;小批生产时,三个方案均可考虑,视具体 条件而定。
20
2.铸造工艺图
分型面确定之后, 便可依据有关资料 绘制铸造工艺图。 图2—42为采用分 型方案Ⅰ时的铸造 工艺图。由于本书 省略了其它视图, 故组装而成的型腔 大型芯的细节图中 未能示出。
如将轴孔朝下而底板向上,则凹槽就得用吊砂, 使造型操作麻烦。
该方案只需制造 一个圆柱形内孔 型芯,利于减少 制模费用。
15
(2)大批生产工艺方案
方案(2)所示,采用一个分模面、两箱造型,轴孔处于 中间的浇注位置。该方案造型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但增 加了四个形成Φ16 mm圆形凸台的1#外型芯及一 个形成 长 方形凹坑的3#外型芯,因而增加制造芯盒及造芯的费用。 但由于批量大,该费用均分到每个铸件上的成本就较低,因 而是合算的。
32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铸造工艺图是铸造过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艺文件 之一,它对模样的制造、工艺装备的准备、造型造芯、 型砂烘干、合型浇注、落砂清理及技术检验等,都起着 指导和依据的作用。
铸造工艺图是利用红、蓝两色铅笔,将各种简明的工 艺符号,标注在产品零件图上的图样。
1
➢铸造工艺图绘制
零件的铸造工艺图的制定及铸件图举例(一) 首先应综合考虑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1 加工余 量、2 起模斜度,3 砂芯的部位,要画出砂芯的位置、 形状和芯头。
形状和大小如图2-23所示。
24
25
26
五、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1、铸造工艺方案示例:
(1) 单件小批生产工艺方案:
采用两个分模面、三箱造型,并选择了底板朝下,轴孔朝上的浇注位置。
(2)大批生产工艺方案:
采用分模两箱造型,轴孔处于中间的浇注位置。该方案造型操作简便,生
产效率高。
27
车床刀架转盘:
2
3
上 下
收缩率 1%
Φ150 Φ70
全部 M15×4均布
110
Φ50
Φ100
4
Φ80
收缩率1%
Φ50
Φ200
25 8
120
其余
Φ15×4均布
下 上
5
工艺设计实例2
材料:HT200

收缩率:1.0 %




6
一、 铸造工艺方案示例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① 分型面和分模面; ② 浇注位置、浇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 和数量; ③ 工艺参数; ④ 型芯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型芯头的定 位方式和安装方式; ⑤冷铁的形状、位置、尺寸和数量; ⑥ 其他。
方型芯的宽度大于底 板,以便使上箱压住 该型芯,防止浇注时 上浮。若轴孔需要铸 出,采用组合型芯即 可实现。
下 上
13
➢ 轴座
生产批量:单件小批或大批生产。
工艺分析:该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承轴件,故Φ40 mm内孔表面是应当保 证质量的重要部位。此外,底板平面也有一定的加工及装配要求,底板上 的四个Φ8 mm的螺钉孔可不铸出,
33
图2-23 支承轮铸造工艺图
23
34
(5)浇冒口位置的确定 内浇口设置如按同时
凝固原则,则工艺较为复杂,也没有必要;
采用定向凝固顶注法,则工艺简便易行。采
用顶注引入,如果把内浇道设置在轮毂部位,
工艺虽可更为简单,但ຫໍສະໝຸດ 妥。因为轮廓处于铸件的中心部位,散热慢,同时轮毂又是铸
件在图样上的主要几何热节处,从此处引入
11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1)单件、小批生产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
勿需铸出,而手工造
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
块造型,此时依靠方

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

理。
12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 块,故应采用型芯制 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 槽底面分型,以降低 模板制造费用。
21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4
图示是支承轮铸造工艺图。材料 HT200,铸件质量约19 kg,轮廓 尺寸φ300 mm×100 mm,生产批 量为单件。 (1)从图纸上可以看出,该铸件 外形结构为旋转体,辐板下有三 根加强肋并与φ40孔形成六等分均 布,外形较为简单。主要壁厚为 35 mm。虽然轮缘略厚些,但主 要热节处是轮毂。另外轮毂部位 φ40的孔加工精度高,轮毂孔需下 一个型芯。该铸件应注意防止轮 毂部位产生缩孔和气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