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解析

16
轴座铸件的一型两铸方案
3#型芯是悬臂型芯,其型芯头的长度较长。大批生产时, 还可考虑一箱中同时铸造两件的方案(图1-49),使悬臂型 芯成为挑担型芯,这样可使芯头长度缩短,且下芯定位简 便,成本更低。
17
C6140车床进给箱体
18
1.分型面的选择
方案Ⅰ 分型面在轴孔的中心线上。此时凸台A因距分型面 较近,又处于上箱,若采用活块、型砂易脱落,故只能 用型芯来形成,但槽C用型芯或活块均可制出。本方案的 主要优点是便于铸出九个轴孔,铸后飞翅少,便于清理。 同时,下芯头尺寸较大,型芯稳定性好,不易产生偏芯 缺陷。其主要缺点是型芯数量较多。 方案Ⅱ 从基准面D分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下箱。此时, 凸台A不妨碍起模,但凸台E和槽C妨碍起模,也需用活块 或型芯来克服。其缺点是轴孔难以直接铸出。若铸出轴 孔,因无法制出型芯头,必须加大型芯与型壁的间隙, 使飞翅的清理工作量加大。 方案Ⅲ 从B面分型,即铸件全部置于下箱。其优点是铸件 不会产生错型缺陷。同时,铸件最薄处在铸型下部,金 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 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 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20
2.铸造工艺图
分型面确定之后, 便可依据有关资料 绘制铸造工艺图。 图2—42为采用分 型方案Ⅰ时的铸造 工艺图。由于本书 省略了其它视图, 故组装而成的型腔 大型芯的细节图中 未能示出。
21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4
图示是支承轮铸造工艺图。材料
HT200,铸件质量约19 kg,轮廓
尺寸φ300 mm×100 mm,生产批 量为单件。 (1)从图纸上可以看出,该铸件 外形结构为旋转体,辐板下有三 根加强肋并与φ40孔形成六等分均 布,外形较为简单。主要壁厚为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方案Ⅱ 从基准面D分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下箱。此时,凸台A不妨碍起模,但凸台E和槽C妨碍起模,也需用活块或型芯来克服。其缺点是轴孔难以直接铸出。若铸出轴孔,因无法制出型芯头,必须加大型芯与型壁的间隙,使飞翅的清理工作量加大。
方案Ⅲ 从B面分型,即铸件全部置于下箱。其优点是铸件不会产生错型缺陷。同时,铸件最薄处在铸型下部,金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1
上
2
下
3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勿需铸出,而手工造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块造型,此时依靠方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理。
4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5
单件、小批生产
上
下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块,故应采用型芯制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槽底面分型,以降低模板制造费用。 方型芯的宽度大于底板,以便使上箱压住该型芯,防止浇注时上浮。若轴孔需要铸出,采用组合型芯即可实现。
分型面确定之后,便可依据有关资料绘制铸造工艺图。图2—42为采用分型方案Ⅰ时的铸造工艺图。由于本书省略了其它视图,故组装而成的型腔大型芯的细节图中未能示出。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4
图示是支承轮铸造工艺图。材料HT200,铸件质量约19 kg,轮廓尺寸φ300 mm×100 mm,生产批量为单件。 从图纸上可以看出,该铸件外形结构为旋转体,辐板下有三根加强肋并与φ40孔形成六等分均布,外形较为简单。主要壁厚为35 mm。虽然轮缘略厚些,但主要热节处是轮毂。另外轮毂部位φ40的孔加工精度高,轮毂孔需下一个型芯。该铸件应注意防止轮毂部位产生缩孔和气孔。
铸造工艺(附图)

铸造工艺流程图铸造(founding)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铸造毛胚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铸造工艺通常包括:①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②铸造金属的熔化与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③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
铸造金属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金属熔炼不仅仅是单纯的熔化,还包括冶炼过程,使浇进铸型的金属,在温度、化学成分和纯净度方面都符合预期要求。
为此,在熔炼过程中要进行以控制质量为目的的各种检查测试,液态金属在达到各项规定指标后方能允许浇注。
有时,为了达到更高要求,金属液在出炉后还要经炉外处理,如脱硫、真空脱气、炉外精炼、孕育或变质处理等。
熔炼金属常用的设备有冲天炉、电弧炉、感应炉、电阻炉、反射炉等。
不同的铸造方法有不同的铸型准备内容。
铸造工艺设计

浇铸系统和冒口
一、.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引导金属液流入型腔的一系列通道的总称。
作用:确保液态金属能够平稳而合理地充满型腔。
浇口杯 接纳、引入金属,减轻金属液
对铸型的冲击。
组
直浇道 引入金属,提供压力头以克
服流动阻力充满型腔
成 横浇道 引入金属、阻撇熔渣
引入金属、控制金属液的充型
内浇道 速度和流动方向→调控温度场
6)冒口布置在加工面上,可借加工精整铸件表面,零件外观 质量好。
7)对不同高度上的多个冒口,应用冷铁使各个冒口的补缩范 围相隔开
15
16
冒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理
冒口根部的直径d大于铸件被补缩处的热节圆直径dy 冒口高度H由所选定的系数乘以d得出。
见图4-8,表4-6。
17
18
19
第四节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 32 示例
铸造工艺图是铸造过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艺文件 之一,它对模样的制造、工艺装备的准备、造型造芯、 型砂烘干、合型浇注、落砂清理及技术检验等,都起着 指导和依据的作用。
铸造工艺图是利用红、蓝两色铅笔,将各种简明的工 艺符号,标注在产品零件图上的图样。
20
铸造工艺图绘制
零件的铸造工艺图的制定及铸件图举例(一) 首先应综合考虑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1 加工余 量、2 起模斜度,3 砂芯的部位,要画出砂芯的位置、 形状和芯头。
缺点:金属液难以充满这种浇注系统中的所有单元, 撇渣能力较差,渣和气体容易随液进入型腔,造成 废品。
6
2. 常见浇注系统的类型
顶注式 底注式
中间注入式 阶梯注入式
7
2. 常见浇注系统的类型
(3)底注式浇注系统 内(浇1)道顶开注式浇注系统 内浇道开设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细实线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7)用细实线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并注明“ ”“下 字样, 以说明浇注位置。 并注明 “ 上 ”“ 下 ” 字样 , 以说明浇注位置 。 浇冒口残余的表示方法为 的表示方法为, (8)浇冒口残余的表示方法为,用细双点划 线画出内浇道、 冒口根的位置和形状, 线画出内浇道 、 冒口根的位置和形状 , 再用 引出线引出加以文字说明, 引出线引出加以文字说明 , 如 “ 内浇道残余 不应大于x毫米” 不应大于x毫米”等。 铸件上特殊部位允许,并加以文字说明。 图形上相应部位示清,并加以文字说明。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方法。 (6)尺寸标注方法。生产中有两种尺寸标注 第一种方法是以零件尺寸为基础, 法:第一种方法是以零件尺寸为基础,即标注 零件尺寸, 加工余量( 拔模斜度的尺寸界限) 零件尺寸 , 加工余量 ( 拔模斜度的尺寸界限 ) 等则在零件尺寸线上向外标注( 如图例所示) 等则在零件尺寸线上向外标注 ( 如图例所示 ) 。 第二种方法是以铸件尺寸为基础, 第二种方法是以铸件尺寸为基础 , 即标注铸 件尺寸, 件尺寸 , 加工余量等则由铸件外廓尺寸线向 内标注尺寸。 内标注尺寸 。 这种方法在个别大量生产工厂 应用, 而大多数工厂应用前种方法。 应用 , 而大多数工厂应用前种方法 。 无论种 方法,不铸孔和沟槽等均不标注尺寸。 方法,不铸孔和沟槽等均不标注尺寸。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用途: 铸件图的用途: (1)是铸件验收的依据。 )是铸件验收的依据。 (2)是冷加工车间进行铸件加工工装设计的 ) 重要依据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铸造工艺图 • 铸造材料及特性 • 铸造设备及工具 • 铸造设计实例 • 铸造工艺优化及改进建议 •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软件应用
01
铸造工艺图
铸造工艺流程图
造型材料准备
包括对铸造用砂、型砂等的选择 、混砂、配制等过程。
模样和芯盒准备
根据图纸准备木模、木芯盒等。
造型和制芯
将模样放入芯盒内,填入型砂, 形成铸型。
落砂和清理
铸件冷却后打开铸型,去除铸件 表面和内部的残砂和夹杂物。
浇注
将熔融的金属注入铸型中。
合型
将上、下铸型组合起来,形成完 整的铸型。
铸造模具设计图
模具材料选择
根据铸造合金和模具使用条件 选择模具材料,如铸铁、铜合
金等。
模具结构设计
根据产品图纸和铸造工艺要求 ,设计模具结构,包括浇口位 置、分型面选择等。
组成。
数控铣床
用于模具型腔的铣削加工,主要由 主轴、工作台、控制系统等组成。
数控磨床
用于模具型腔的磨削加工,主要由 工作台、主轴、控制系统等组成。
铸造用辅助设备
混砂机
用于混制型砂,一般由混砂转子、型砂输送装置、润 湿装置等组成。
砂处理设备
用于对型砂进行干燥、冷却、输送等处理,一般由干 燥器、冷却器、输送装置等组成。
浇注机
用于浇注金属液体,一般由浇包、浇道、控制系统等 组成。
铸造工具及选用
1 2
模样和芯盒
用于制作铸造用的模样和芯盒,一般由木材或塑 料制成。
浇口杯和分流锥
用于浇注金属液体,一般由耐火材料制成。
3
冒口和冷铁
用于控制铸件的温度和补缩,一般由铸铁或铸钢 制成。
第五章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用蓝色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蓝色, 成型冷铁 打叉。
18.拉肋、收
用细实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并写出 “拉肋” 或“收缩 肋”字样。
19.
用细实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黑色, 成型冷锣 打叉。
20.浇注系统
用红色线或红色双线表示, 用细实线或细实双线表示并
并注明各部尺寸。
注明各部尺寸。
补贴 用红色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9.冒口切割
用虚线表 示,注明 切割余量 数值。
10.
用细实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11. 出气孔
用红色线表示,注明各部 用细实线表示,注明各部
尺寸。
尺寸。
11.砂芯编号、边界符号及芯头边界
芯头边界用细实线表示、砂芯编 芯头边界用蓝色线表示、砂芯编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附近注明加工余量数值。
示零件形状,并注明加工余量数
b.在工艺说明中写出上、侧、 值。
下字样,注明加工余量数值。b.粗实线表示零件轮廓,在工艺说明特Fra bibliotek要求的加工余量可将
中写出上、侧、下字样,注明加
数
工
值标在加工符号附近。
余量数值。(凡带斜度的加工余
量
应注明斜度)。
用红色 线打叉
6.不铸出的孔和槽
不铸出的 孔和槽在 铸件图中 不画出
⑩模样的分型负数,分模面及活块形状,反变形量 的大小和位置、形状及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工 艺补正量的加设位置和尺寸等。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PPT37页)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1)单件、小批生产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
勿需铸出,而手工造
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
块造型,此时依靠方
下
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
上
理。
12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 块,故应采用型芯制 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 槽底面分型,以降低 模板制造费用。
2
3
上 下
收缩率 1%
Φ150 Φ70
全部 M15×4均布
110
Φ50
Φ100
4
Φ80
收缩率1%
Φ50
Φ200
25 8
120
其余
Φ15×4均布
下 上
5
工艺设计实例2
材料:HT200
②
收缩率:1.0 %
③
下
上
①
6
一、 铸造工艺方案示例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① 分型面和分模面; ② 浇注位置、浇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 和数量; ③ 工艺参数; ④ 型芯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型芯头的定 位方式和安装方式; ⑤冷铁的形状、位置、尺寸和数量; ⑥ 其他。
留待钻削加工成形。
从对轴座结 构的总体分析来 看,该件适于采 用水平位置的造 型、浇注方案, 此时Φ40 mm内孔 处只要加大加工 余量仍可保证该 处的质量。
14
(1)单件小批生产工艺方案
方案(1)所示采用两个分型面、三箱造型,浇注 位置为底板朝下。这样做可使底 板上的长方形凹槽 用下型的砂垛形成。
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
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