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载流量计算方法
导线载流量计算公式

导线载流量计算公式
导线载流量是指导线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
它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正确计算导线载流量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下面将介绍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公式。
导线载流量计算公式可以使用安全载流量法:I=K*S
其中,I表示导线的载流量(单位:安培A),K是载流量系数,S代表导线的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m²)。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导线材料和规格:根据导线所用材料(如铝、铜等)和导线的型号、直径或截面积确定导线材料参数,并将导线截面积转换为平方毫米。
2. 查找载流量系数:根据导线的材料、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因素,在电力行业标准或相关手册中查找对应的载流量系数K。
3. 计算载流量:根据公式I=K*S,将K和S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导线的载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导线在相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载流量。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导线参数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载流量系数K。
同时,导线的载流量也要满足系统电压损耗、导线发热和电流稳定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导线载流量可以通过公式I=K*S来计算。
准确计算导线载流量有助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

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
要计算导线的载流量,可以使用以下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口诀:
1.连接导线的载流量计算:
(1) 单纯钢芯铝绞线(ACSR):载流量(A)= 导线截面积(mm²)/
单位电阻(Ω/km)* √(总电阻(km) + 地线电阻(km))
(2) 钢芯铝绞线(ACSS):载流量(A)= 导线截面积(mm²)/ 单位
电阻(Ω/km)* √(总电阻(km) + 地线电阻(km))
2.空气间隙导线的载流量计算:
(1) 铜导线:载流量(A)= 导线截面积(mm²)/ 单位电阻(Ω/km)
(2) 铝导线:载流量(A)= 导线截面积(mm²)/ 单位电阻(Ω/km)
钢芯铝绞线(ACSR)一般用于输电线路,钢芯铝绞线(ACSS)主要用
于中压线路和输电线路。
空气间隙导线一般用于电力分配和传输线路。
在计算导线载流量时,需要了解导线的截面积和单位电阻。
导线截面
积可以直接查表或计算得到,单位电阻可以根据导线材料的电阻率和长度
计算得到。
口诀部分:
要计算导线的载流量,先找导线截面积和单位电阻。
分为连接导线和
空气间隙,根据材料和用途不同。
钢芯铝绞适用于输电大,在计算中有所
关注。
铜导线的计算简便,截面积除以单位电阻,结果即为结论。
导线装
载流量的计算,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掌握这些计算方法,能够
更好地设计电力线路和分配系统。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指通过电线电缆的最大电流能力,是选择电线电缆时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环境温度等。
载流量计算公式的推导:首先,从电线电缆的导线方面考虑,载流量与导线断面积成正比。
常用的导线截面形状有圆形、矩形等多种形式,我们以圆形导线为例推导计算公式。
假设电流密度为J(A/mm²),导线的截面积为A(mm²),载流量为I(A),则有如下关系:I=J*A其中,J是电流密度,A是导线截面积。
接下来,我们考虑电流密度的选取。
电流密度的选择与导线的材料、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线电缆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通常要求导线的表面温度不超过一定的限制值,一般为导线材料的额定温度的75%。
根据经验公式,导线表面电阻R(Ω/m)与电线的截面积A(mm²)的关系为:R=ρ*L/A其中,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L为导线的长度(m)。
由于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积成正比,可得载流量I与导线长度L成反比,即:I=J*A=J*(ρ*L/R)式中,R为导线材料的电阻值(Ω/m)。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I=J*(ρ*L/R)其中,I为载流量(A),J为电流密度(A/mm²),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L为导线长度(m),R为导线材料的电阻值(Ω/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单根导线或电缆,当导线或电缆呈多芯结构时,需要考虑多芯之间的互相影响,计算公式会有所调整。
此外,当导线或电缆处于高温环境中,还需要考虑导线材料的温度系数对电阻的影响,进行相应的修正。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涉及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导线材料的电阻率和电阻值、导线长度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选取这些参数,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载流量计算结果,为实际工程中的电线电缆选择提供依据。
线路载流量计算公式怎么算

线路载流量计算公式怎么算在电力系统中,线路的载流量是指电力线路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计算线路的载流量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线路载流量的计算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一、线路载流量的定义。
线路载流量是指电力线路上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在电力系统中,线路的载流量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路的导线截面积来决定的。
线路的载流量一般由电力系统设计人员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线路的参数来计算得出。
二、线路载流量的计算公式。
线路的载流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I = K S。
其中,I为线路的载流量,单位为安培(A);K为线路的载流量系数;S为线路的导线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线路的载流量系数K是根据线路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导线材料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由电力系统设计规范或相关标准给出。
不同的线路敷设方式和环境温度对载流量系数K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线路的导线截面积S是指导线的横截面积,它是由导线的材料、导线的截面形状和导线的尺寸来确定的。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导线的具体参数来确定导线截面积S的数值。
三、线路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1. 确定线路的参数。
首先需要确定线路的参数,包括线路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导线材料等因素。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载流量系数K的选择。
2. 计算导线截面积。
根据线路的负荷情况和导线的参数,计算出导线的截面积S的数值。
3. 计算载流量。
根据上述公式,将载流量系数K和导线截面积S代入公式中,计算出线路的载流量I的数值。
四、线路载流量的应用。
线路的载流量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负荷情况和线路的参数来确定线路的导线截面积,以保证线路能够承受正常运行时的最大电流。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根据线路的载流量来确定线路的负荷能力,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担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
在设计电力系统时,需要准确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不超载。
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指的是其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应大于等于实际通过的电流,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因此,准确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 = K S。
其中,I为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单位为安培(A);K为载流量系数;S为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载流量系数K是根据电线电缆的材质、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的,通常可以在电线电缆的技术资料中找到相应的数值。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S可以通过测量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三、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是计算载流量的重要参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圆形导线的横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 = π r^2。
其中,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π为圆周率,取3.14;r为导线的半径,单位为毫米(mm)。
2. 方形导线的横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 = a^2。
其中,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a为导线的边长,单位为毫米(mm)。
3. 其他形状的导线可以根据其实际形状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实例。
以一根铜导线为例,其横截面积为50平方毫米,载流量系数为0.8,则该铜导线的载流量计算公式为:I = 0.8 50 = 40(A)。
因此,该铜导线的载流量为40安培。
五、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考虑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因为环境温度会影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系数。
2. 考虑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不同的敷设方式会对载流量产生影响。
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口诀1:按功率计算工作电流: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如5.5KW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流按"电力加倍"算得为11A)口诀2:按导线截面算额定载流量:各种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得出。
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10下五是指10个平方以下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五倍,如6平方毫米的铝芯线,他的安全载流量为30A100上二是指100平方以上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二倍,如150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300A25、35四三界是指10平方至2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线径的四倍,35平方至70平方内的线(不含70)为三倍。
70、95两倍半是指70平方与9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方法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
若坏境温度超过25度的,按上面线径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
对于穿管温度两条件同时时,安全载流量为上面线径算得结果打七折算裸线加一半是指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是绝缘铝芯线安全载流量的1.5倍。
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铝芯线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芯线条件计算,如:35平方裸铜线,升一级按50平方铝芯线公式算得50*3*1.5=225安,即225安为35平方裸铜线的安全载流量。
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

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
这里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
1.皮纳法则:P=I²R,即导线的功率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2.雷亚法则:R=ρL/A,即导线的电阻与材料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
面积成反比。
3.赫门内斯法则:I=√(P/R),即导线的电流与功率损耗和电阻的平
方根成正比。
4.安普法则:I=√(P/AρL),即导线的电流与功率损耗、横截面积、
电阻率和长度的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
5.昆特法则:A=ρL/IJ,即导线的横截面积与电阻率、长度、电流和
电流密度的乘积成正比。
6.门位孟格法则:I=SJ/ρL,即导线的电流与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电阻率和长度的乘积成正比。
7.赫顿法则:P=IJ²ρL/A,即导线的功率损耗与电流密度、电流的平方、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的乘积成正比。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在导线载流量计算时快速记忆和应用相关公式,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口诀和公式进行运算。
此外,还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并结合实际应用场
景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导线载流量计算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掌握相关
口诀和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导线载流量的概念,为实际工程
应用提供帮助。
电缆电线的承载电流计算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导线载流量的计算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可以确定导线的截面积和合适的导线尺寸,以保证电能传输的安全与稳定。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流类型和导线种类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公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导线载流量计算方法。
直流电流导线载流量计算:直流电流载流量的计算相对较简单,只需要根据导线的材料、截面积和电流大小来计算。
直流电流在导线中的传输不会引起电感和电容的影响,因此计算起来较为简单。
其计算公式如下:载流量(A)= 导线截面积(mm²)× 电流密度(A/mm²)其中,电流密度通常根据导线的材料选择确定,常用的电流密度数值如下:铜导线:2.5 A/mm²铝导线:1.6 A/mm²交流电流导线载流量计算:交流电流的导线载流量计算则需要考虑导线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因素。
交流电流在导线中的传输会引起多种电磁现象的产生,因此计算起来相对复杂一些。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热稳定法、热瞬时法以及皮肤效应计算法等。
热稳定法:热稳定法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流导线载流量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计算导线截面的感应热量和散热热量的平衡,得到导线的可持续载流量。
其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导线的感应热量:感应热量(W)=I²×R×导线长度(m)其中,I为电流(A),R为导线的电阻(Ω/m)。
2.计算导线的散热热量:散热热量(W)=K×S×ΔT其中,K为导线的散热系数(根据导线材料选择),S为导线的表面积(㎡),ΔT为导线的温升(℃)。
3.比较感应热量和散热热量,并确定合适的导线截面积。
热瞬时法:热瞬时法通过考虑导线温升的时间变化过程来计算导线的载流量。
其基本思想是导线的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满足下列方程:I²×R×t=K×S×ΔT其中,t为电流持续时间(s)。
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口诀1:按功率计算工作电流: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如5.5KW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流按“电力加倍”算得为11A)口诀2:按导线截面算额定载流量:各种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得出。
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10下五是指10个平方以下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五倍,如6平方毫米的铝芯线,他的安全载流量为30A100上二是指100平方以上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二倍,如150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300A25、35四三界是指10平方至2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线径的四倍,35平方至70平方内的线(不含70)为三倍。
70、95两倍半是指70平方与9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方法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
若坏境温度超过25度的,按上面线径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
对于穿管温度两条件同时时,安全载流量为上面线径算得结果打七折算裸线加一半是指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是绝缘铝芯线安全载流量的1.5倍。
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铝芯线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芯线条件计算,如:35平方裸铜线,升一级按50平方铝芯线公式算得50*3*1.5=225安,即225安为35平方裸铜线的安全载流量。
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2.5平方铝线的载流量计算方法

2.5平方铝线的载流量计算方法一、载流量的概念载流量是指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值。
在电气工程中,计算导线的载流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选用了符合要求的导线,才能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2.5平方铝线的特性2.5平方铝线是一种常用的导线规格,具有一定的特性参数。
在进行载流量计算时,需要了解这些参数:1. 2.5平方铝线的截面积:2.5平方毫米;2. 2.5平方铝线的电阻:根据具体的材质和制造工艺,电阻值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铝线的电阻要大于铜线,因此在进行载流量计算时需要格外注意;3. 2.5平方铝线的最大允许工作温度:由于导线在工作时会受到一定的电流冲击和热量影响,因此最大允许工作温度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参数。
三、载流量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2.5平方铝线的载流量:1. 计算导线的电流载流量根据2.5平方铝线的截面积和电阻,可以利用导线的电阻公式来计算2.5平方铝线在特定条件下的最大电流载流量。
一般来说,电阻公式为R=ρ*L/S,其中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导线长度,S为导线截面积。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导线的电流载流量。
2. 考虑环境温度除了导线自身的特性,环境温度对于导线的载流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考虑导线所处环境的最高工作温度,结合2.5平方铝线的最大允许工作温度,来进一步确定导线的最大电流载流量。
3. 保护措施在确定了2.5平方铝线的最大电流载流量之后,需要结合具体的电气工程要求,考虑是否需要增加保护措施,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来确保电气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实际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2.5平方铝线的载流量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分析:假设某电气工程中需要使用2.5平方铝线来进行电气连接,工程环境温度为40摄氏度,最大允许工作温度为75摄氏度。
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计算2.5平方铝线的载流量:1. 计算电流载流量根据铝线的电阻公式和2.5平方铝线的特性参数,可以计算出2.5平方铝线在40摄氏度环境温度下的电流载流量。
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

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导线载流量计算是电力工程中重要的计算内容之一,它用于确定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荷。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涉及到导线的截面积、电流密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以帮助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一、导线的截面积计算1.圆形导线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π×(导线直径)²/42.圆周求周长(单位:毫米)=π×(导线直径)3.圆柱求体积(单位:立方毫米)=π×(导线直径)²/4×(导线长度)二、导线的导纳计算1.每米导线电阻(单位:欧姆/米)=导线电阻(单位:欧姆)/导线长度(单位:米)2.每米导线电抗(单位:欧姆/米)=导线电抗(单位:欧姆)/导线长度(单位:米)3.每米导线电导(单位:西门子/米)=导线电导(单位:西门子)/导线长度(单位:米)4.每米导线电纳(单位:西门子/米)=导线电纳(单位:西门子)/导线长度(单位:米)三、导线的电流密度计算1.导线的电流密度(单位:安培/平方毫米)=导线所承受电流(单位:安培)/导线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四、导线的载流量计算1.如果导线的电流密度小于或等于允许的电流密度,则导线能够正常运行。
2.如果导线的电流密度大于允许的电流密度,则导线可能过载,需要调整导线规格或增加导线数量。
五、导线的环境条件考虑1.导线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海拔等因素会影响导线的载流量计算结果。
2.在高温、高湿度或高海拔地区,导线的载流量应适当降低。
六、导线的材质选择1.不同材质的导线具有不同的电阻和电导率,因此在进行导线载流量计算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线材质。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导线载流量计算口诀,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计算和判断导线的载流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导线载流量计算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任务,仅凭口诀可能无法解决所有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计算导线允许载流量的公式

1计算导线允许载流量的公式I = (1.1)式中:I ——允许载流量,A ;R W ——单位长度导线的辐射散热功率,W/m ;F W ——单位长度导线的对流散热功率,W/m ;S W ——单位长度导线的日照吸热功率,W/m ;'t R ——允许温度时导线的交流电阻,/m Ω。
651.944926.8892355.15819.440.000147IR W FW SW 't R1.1辐射散热功率R W 的计算式4411[(273)(273)R a a W DE S πθθθ=++-+ (1.2)式中:D ——导线外径,m ;1E ——导线表面的辐射散热系数,光亮的新线为0.23~0.43;R W旧线或涂黑色防腐剂的线为0.90~0.95;1S ——斯蒂芬-波耳兹曼常数,5.67×10-8 ;θ——导线表面的平均温升;a θ——环境温度,℃。
D26.889233.141590.02160.95.67E-085040RW π1E 1S θaθ1.2对流散热功率F W 的算式0.4580.57F f eW R πλθ= (1.3)式中:f λ——导线表面空气层的传热系数,W/m ℃;e R ——雷诺数。
252.42107(/2)10f a λθθ--=⨯++⨯ (1.4)/e R V Dv = (1.5)其中:V ——垂直于导线的风速,m/s ;v ——导线表面空气层的运动粘度,2m /s ;581.32109.6(/2)10a v θθ--=⨯++⨯ (1.6)55.1580.0288555.560.50.02162E-055040F W f λeR VD vθaθ1.3日照吸热功率S W 的算式W s S S J D α= (1.7)式中,S α——导线表面的吸热系数,光亮的新线为0.35~0.46; 旧线或涂黑色防腐剂的线为0.90~0.95;S J ——日光对导线的日照强度,2W/m ,当天晴、日光直射导线时,可采用10002W/m 。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首先应符合发热条件,即导线允许安全电流与允许电流密度两者值的大小(允许安全电流指在不超过它们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即负载电流,符号I;允许电流密度指导线芯的单位面积S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符号I m。
)计算方法: S=I/I m I=S × I m基本值: I m=5~8A/mm²(铜导线)即1mm²单位面积铜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5~8AI m=3~5A/mm²(铝导线)即1mm²单位面积铝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3~5A大家都知道功率公式:P=UI根据公式结合上面的计算方法就可算出导线所带负荷功率了。
那么知道负载功率能不能很快很方便算出用多大导线呢?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方法供参考:经验公式:铜导线面积等于负载功率千瓦数乘以0.65,得数小于或等于导线实际截面的就选其值,大于的选粗一级的导线,铝线在算出铜线结果的基础上粗一级。
这句话表面看很难懂,举个例大家就会明白:1、15Kw电机求导线截面?千瓦数15×0.65=9.75。
这时就要选择10mm²铜线,铝线则选16mm²。
2、3500W空调求导线面积?千瓦数 3.5×0.65=2.275。
这时应选择2.5mm²铜线足矣,铝线则选4mm²。
导线规格一般是:1.5m㎡、2.5m㎡、4m㎡、6m㎡、10m㎡、16mm²、25mm²、35mm²、50mm²、70mm²、95mm²、120mm²、150mm²、185mm²等等。
下面是转载相关知识供参考: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口诀1:按功率计算工作电流: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如 5.5KW 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流按“电力加倍”算得为11A )口诀2:按导线截面算额定载流量:各种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得出。
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 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10 下五是指10 个平方以下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五倍,如6平方毫米的铝芯线,他的安全载流量为30A100上二是指100平方以上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二倍,如150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300A25、35 四三界是指10平方至25 平方的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线径的四倍,35平方至70 平方内的线(不含70 )为三倍。
70、95 两倍半是指70 平方与95 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方法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
若坏境温度超过25 度的,按上面线径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
对于穿管温度两条件同时时,安全载流量为上面线径算得结果打七折算裸线加一半是指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是绝缘铝芯线安全载流量的 1.5 倍。
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铝芯线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芯线条件计算,如:35 平方裸铜线,升一级按50 平方铝芯线公式算得50*3*1.5=225 安,即225 安为35平方裸铜线的安全载流量。
先估算负荷电流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1.导线截面积的计算:导线截面积的计算是计算导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的基础。
通常使用的表达式为:导线截面积(A)=(K×P)/(I×U),其中K为导线的载流量系数,P为导线的功率损耗,I为电流,U为电压。
2.导线功率损耗的计算:导线功率损耗是指导线所消耗的电能。
通常使用的表达式为:功率损耗(P)=I^2×R,其中I为电流,R为导线的电阻。
3.导线电阻的计算:导线电阻是指单位导线长度的电阻,也称为电阻率。
导线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ρ×l)/A,其中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l为导线长度,A 为导线截面积。
4.导线温升的计算:导线的电流通过后会产生热量,导致导线温度上升。
为了保证导线的安全运行,必须考虑导线的温升限制。
一般而言,导线温升计算公式为:ΔT=(I^2×R)/(k×A),其中ΔT为导线温升,I为电流,R为导线电阻,k为导线材料的热阻系数,A为导线截面积。
5.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是指导线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
为了保证导线的安全运行,应该选择不超过导线最大允许载流量的电流值。
其计算公式为:Imax = I × K,其中Imax为最大允许载流量,I为电流,K为导线的载流量系数。
6.导线的选择: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导线。
基于导线截面积的计算结果以及考虑安全因素,选择适当的导线规格。
7.导线的散热与保护:导线的散热是指导线的热量通过散热方式进行了排放。
在进行导线的散热计算时,需要考虑散热方式、环境温度等因素。
另外,为了保护导线,可以在导线周围进行绝缘、套管等保护措施。
8.导线的检测与维护:导线的检测和维护是为了保证导线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导线寿命。
定期检查导线及连接点,确保导线没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问题。
以上是导线载流量计算的主要口诀。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压降、电流稳定性等因素。
根据特定场景和要求,可能还需要结合更多的电工参数进行计算和判断。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线截面积的计算:以第一种方法为例,计算公式为:导线截面积(mm²)= π × (导线直径/2)²。
其中,π取3.14以第二种方法为例,计算公式为:导线截面积(mm²)= 导线电阻(Ω/km)/ (导线长度(km)× 导线电阻率(Ω.mm²/m))。
2.载流量的计算:对于已知导线截面积和导线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导线的温升和允许的最大电流来计算载流量。
载流量的计算公式为:载流量(A)= (导线截面积(mm²)× 导线材料的允许电流密度(A/mm²))/ (导线材料的温升系数× 导线长度(km))。
其中,导线材料的允许电流密度是指导线材料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密度,单位为A/mm²。
导线材料的温升系数是指导线材料在电流流过时产生的温升与电流密度的比值,单位为℃/A。
3.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导线的载流量要求和经济性进行合理的截面积选择。
通常情况下,导线截面积越大,导线的导电能力和承载能力越强,但导线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
此外,还需要注意导线的导电损耗和温升对载流量的影响。
较大的导线截面积可以减小导线的电阻损耗,减少电压降;较小的导线截面积则会使导线在输电时产生较大的温升,降低导线的载流量。
综上所述,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涉及导线材料的物理特性、电学特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截面积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导线的绝缘和散热等问题,以保证导线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导线电流的计算方法

导线电流的计算方法
根据母线的宽度可估算出载流量,以下是计算表格:
当厚度超过4毫米时,每增加1毫米,排宽所乘的系数增加1。
计算铜牌载流量的方法时先视为铝排,计算出载流后乘以系数1.3即可。
当安装母排的环境经常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或者做直流母线并列时,计算出的母排的载流量乘0.9后,做为母排的载流量。
例:计算40×4铝,铜排载流量各是多少?
解:查表可知,厚4毫米铝排载流量为排宽×12,铝排载流量为40×12=480安,铜排载流量为:480×1.3=624安。
导线的选择:
1.铝芯导线:
2.5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各种导线,导线载面乘以9倍即为安全电流。
4平方
毫米到25平方毫米,按照线号,导线载面乘9倍数逐次减1;35毫米导线,导线载面乘3.5倍即为安全电流;50平方毫米以上的导线,载面数和安全电流之间的倍数为两个线号一组,依次减0.5,如下表:
2.当导线是铜材料时,其安全电流比同规格铝线大一个线号,如25平方毫米铜线的安全
电流为:35×3.5=122.5(A)。
3.对于裸铝线的安全电流,可为计算结果加一半,作为同样载面裸铝线的安全电流,如载
面10平方毫米裸铝线电流为:10×6+60×0.5=90(A)。
4.当导线穿管敷设或槽板敷设,安全电流为计算结果打八折,当导线环境温度超过25摄
氏度,安全电流为计算结果打九折,若穿管敷设和超过25摄氏度,则安全电流为计算结果打七折。
表3 电气设备用电线的载流容量。
电线载流量计算方法

电线载流量计算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一般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 I /(5~8)>=0.125 I ~0.2 I(mm2)S-----铜导线截面积(mm2)I-----负载电流(A)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
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
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
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
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
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
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
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
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
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
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
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
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
则载流量为10×5×0.8═40安;
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9═45安;
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7═35安。
(3)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
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6平方毫米时,则载流量为16×4×1.5═96安,
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安。
(4)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如截面为35平方毫米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
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
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
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35×3=105安。
95平方毫米的约为95×2.5≈238安。
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1/2左右。
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
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