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穴位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2015-06-22 14:20 阅读:一、十二正经的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总诀:手太阴肺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太阴肺原太渊、少商鱼际和太渊,经渠尺泽和列缺、孔最募中府。
注:每条经络9个要穴。
本书编者取名为《十二经九要穴歌》:背诵“十二正经的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总诀要这样按引号中的3句背诵下同:(1)、“手太阴肺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2)、“手太阴肺原太渊、少商鱼际和太渊”,(3)、“经渠尺泽和列缺、孔最募中府”。
手阳明大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阳明大原合谷、商阳二间和三间,阳溪曲池和偏历、温溜募天枢。
足阳明胃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阳明胃原冲阳、厉兑内庭和陷谷,解溪足三里丰隆、梁丘募中脘。
足太阴脾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太阴脾原太白、隐白大都和太白,商丘阴陵泉公孙、地机募章门。
手少阴心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少阴心原神门、少冲少府和神门,灵道少海和通里、阴郄募巨阙。
手太阳小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太阳小原腕骨、少泽前谷和后溪,阳谷小海和支正、养老募关元。
足太阳膀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太阳膀原京骨、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和飞扬、金门募中极。
足太阴肾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少阴肾原太溪、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和大钟、水泉募京门。
手厥阴包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厥阴包原大陵、中冲劳宫和大陵,间使曲泽和内关、郄门募膻中。
手少阳三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少阳三原阳池、关冲液门和中渚,支沟天井和外关、会宗募石门。
足少阳胆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少阳胆原丘墟、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光明、外丘募日月。
足厥阴肝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厥阴肝原太冲。
大敦行间和太冲,中封曲泉和蠡沟、中都募期门。
注:按3句背诵,简单明了,终身受益!二、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穴的治病作用口诀春井夏荥季夏输,秋刺经穴冬刺合。
人体十二经脉名称以及起始穴位,还有一些常见得养生穴位
1,手太阴肺经(首穴:中府,末穴:少商)2,手少阴心经(首:极泉,末:少冲)3,手厥阴心包经(首:天池,末:中冲)4,手阳明大焦经(首:关冲,末:丝竹空)7,足阳明胃经(首:承泣,末:厉兑)8,足太阴膀胱经(首:睛明,末:至阴)9,足少阳胆经(首:瞳子髎,末:足窍阴)10,足太阴脾经(首:隐白,末:大包)11,足少阴肾经(首:涌泉,末:俞府)12,足厥阴肝经(首:大敦,末:期门)常见保养穴位:气海,关元,足三里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人体保健的十大要穴:1、合谷:位于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和手心的劳宫相对。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古人的针灸歌诀总结出合谷和列缺、委中、足三里这四个重要穴位的主治病症。
肠胃肚腹的疾病取足三里,腰背疼痛取委中,头侧颈项的病症取列缺,头面部的病症取合谷。
十二经络穴歌诀(必背)
十二经络穴歌诀(必背)十二经络穴歌诀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起于中焦,从肺经开始,依次是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而胳于肝经.再由肝经上注肺经,如此往复循环.(一)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qú)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二) 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yáng),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lì)复温溜(wēnliū),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qūchí)肘髎(zhǒuliáo)五里近,臂臑(Bìnào)肩髃(Jiānyú)巨骨当,天鼎扶突(fútū)禾髎(héliáo)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qì)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Jiá)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yì)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shū)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Bì)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廷厉兑(duì)穴,大趾次趾之端中。
(四)足太阴脾经(21)足太阴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dū)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lòu)谷地机阴陵泉,血(xuè)海萁(jī)门沖门开,府(fǔ)舍(shè)腹(fù)结大横(héng)排,腹哀(āi)食窦(dòu)天溪(xī)连,胸乡(xiāng)周荣(róng)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五)手少阴心经(9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líng)少海深,灵(líng)道通里阴郄(xì)穴,神门少府少(shào)冲寻。
十二经脉及其腧穴
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用于诊 断。
八会穴
定义
01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
八个腧穴。
分布与特点
02
八会穴位于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位置较深。八会穴与各自所会
的脏腑组织关系密切,能反映相关组织的功能变化。
临床应用
03
八会穴主要用于治疗各自所会的脏腑组织的疾病,如脏病取章
功能与作用
十二经脉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们通过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 生命活动。同时,十二经脉还与脏腑器官、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维持人
体的健康状态。
02
十二经脉详解
手太阴肺经
01
02
03
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 循胃口,上膈属肺。
主要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 尺泽、孔最、列缺、经渠、 太渊、鱼际、少商。
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可用于治疗本经 、本脏腑及相应组织器官的病证。
原穴
定义
临床应用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 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
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 也可协助诊断。
分布与特点
原穴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其位置较 五输穴更深一层。原穴与脏腑原气关 系密切,能反映脏腑功能的变化。
络穴
03 腧穴详解
五输穴
定义
分布与特点
临床应用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中,分布在四肢 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 、荥、输、经、合穴。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 列,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 所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 前,为经气所流;输穴分布于掌指或 跖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所注;经穴多 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为经气所行;合 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为经气所入。
常用穴位及十二经脉走向
常用穴位及十二经脉走向手太阴肺经:中府: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旁约0.1寸。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中间,约平第二掌中点。
曲池:屈时,当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迎香:鼻冀旁0.5寸,鼻唇沟中。
足阳明胃经:颊车:下凳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沮嚼时咬肌隆处。
天枢:脐旁2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足太阴脾经:隐白:拇指内侧趾甲旁约0.1寸。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手少阴心经: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少冲: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小指尺侧指甲旁约0.1寸。
肩贞:腋后皱襞上1寸。
足太阳小肠经:晴明:目内眦旁0.1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窝横纹中央。
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旁约0.1寸。
足少阴肾经:涌泉:足底中,足趾跖屈凹陷中。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中冲:中指尖羰的中央。
手少阴三焦经: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丝竹空:眉梢外凹陷中。
翳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下缘的凹陷中。
足少阴胆经:瞳子髎:目外眦旁0.5寸。
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凳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处。
环跳: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光明:外踝上5寸,腓骨前缘。
足厥阴肝经: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期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任脉:中极:脐下4寸。
关元:脐下3寸。
中脘:脐上4寸。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
天突:胸骨上窝正中。
督脉:长强:尾骨尖下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 ⼈体如果经络僵硬劳损堵塞,严重影响了⽓⾎的运⾏和营养的输布。
《黄帝内经》⾥⾯有这么⼀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两句:“经络不通,⾛路中风”,“经络不通,浑⾝不舒象⿁上⾝” 。
⼗⼆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躯⼲和四肢,纵贯全⾝。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躯⼲。
⼗⼆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三阴经上肢分别为⼿太阴肺经在前、⼿厥阴⼼包经在中、⼗⼆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少阴⼼经在后,下肢分别为⾜太阴脾经在前、⾜厥阴肝经在中、⾜少阴肾经在后,其中⾜三阴经在⾜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8⼨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阳明⼤肠经在前、⼿少阳三焦经在中、⼿太阳⼩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阳明胃经在前、⾜少阳胆经在中、⾜太阳膀胱经在后。
⼗⼆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定规律的。
具体从以下三⽅⾯叙述。
头⾯部:⼿三阳经⽌于头⾯,⾜三阳经起于头⾯,⼿三阳经与⾜三阳经在头⾯部交接,所以头⾯部说:“头为诸阳之会”。
⼗⼆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颊部;⼿⾜少阳经分布于⽿颞部;⾜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厥阴经也循⾏⾄顶部。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腹中线旁开0.5⼨处;⾜太⼗⼆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少阴肾经⼗⼆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阴脾经⾏于胸中线旁开6⼨,腹中线旁开4⼨处;⾜厥阴经循⾏规律性不强。
⾜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腹中线旁开2⼨;⾜太阳经⾏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和3⼨;⾜少胆经分布于⾝之侧⾯。
⼗⼆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三阴⼗⼆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经;⼿三阳经、⾜三阴经、⾜三阳经四组。
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图文总结)
⼗⼆经络及原⽳、络⽳、输⽳(图⽂总结)⼿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包经、⼿少阴⼼经⼿三阳经:⼿阳明⼤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肠经⾜三阳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向:⼿之三阴经从胸⾛⼿;⼿之三阳经从⼿⾛头;⾜之三阳经从头⾛⾜;⾜之三阴经从⾜⾛腹。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经络之所终始。
”1⼗⼆经络表⾥关系2⼗⼆经络的连接顺序歌诀寅时⽓⾎注于肺卯时⼤肠⾠时胃巳脾午⼼未⼩肠申属膀胱⾣肾位戌时⼼包亥三焦⼦胆丑肝各定位3⼗⼆经络原⽳、络⽳、输⽳对应表(重中之重)4⼗⼆经络及原⽳、络⽳、输⽳位置⼿太阴肺经(寅时:3-5点):从胸⾛⼿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肠,回过来沿着胃上⼝,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少阴,⼿厥阴经之前(天府、侠⽩),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边缘(孔最),进⼊⼨⼝--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指的末端(少商)。
⽀脉:从腕后(列缺)⾛向⾷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阳明⼤肠经。
本经⼀侧11⽳(左右两侧共22⽳)其中9⽳分布于上肢掌⾯桡侧,2⽳在前胸上部,⾸⽳中府,末⽳少商。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位:中府、云门、天府、侠⽩、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原⽳:太渊(腕横纹桡侧端,挠动脉挠侧凹陷中)●络⽳:列缺(腕横纹上1.5⼨,前臂挠侧缘)●输⽳:太渊(腕横纹桡侧端,挠动脉挠侧凹陷中)⼿阳明⼤肠经(卯时:5-7点):从⼿⾛头从⾷指末端起始(商阳),沿⾷指桡侧缘(⼆间、三间),出第⼀、⼆掌⾻间(合⾕)、进⼊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进⼊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五⾥、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椎),下⼊缺盆(锁⾻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肠。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
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人体十二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1、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中府、天府、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少商:大拇指外根部。
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2、手阳明大肠经-由手走头起始于商阳穴、合谷、温溜、曲池、结束于迎香穴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强壮穴。
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小贴士: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
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泻火。
是郗穴治急症是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
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用。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PPT课件
异常情况预防和处理
1、晕针:精神疲惫、恶心呕吐,面色、唇色苍白
( 1 )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 扶持患者平 卧,注意保暖。(2)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 复(3)如未能缓解者,亦可加刺人中,灸百会、 足三里,揉按内关等
2、滞针:局部肌肉强烈挛缩,针难以提插、捻转
嘱患者消除紧张, ( e g : 聊 天 ) 放松局部肌肉 (eg:循、按、弹等);因单向捻针致滞针者, 可以反向将针捻回。
大椎放血——治疗青春痘。
神阙(肚脐)——固本培元。
肩颈、腰背酸痛
与体虚、劳伤、风寒湿邪及筋骨损伤有关。 肩颈:肩井、风池、列缺 肩井通调气血,经期、孕
期忌强烈刺激。 腰背:天宗、委中、手三里
脾胃虚
消瘦则为胃不受纳,而肥胖者多痰湿,痰 湿则多为脾不运化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下之三里)
三阴交:归属足太阴脾经, 是足三阴经之会穴,故可以 滋补三阴。
腧穴定位:以体表标志为主要依据,或两标志之间折合成一定比例寸,利用骨 度分寸或者同身寸进行定位。
同身寸
常用腧穴
百会、太阳、迎香、人中、安眠、风池、大椎、肩井、天宗 少商、合谷、列缺、养老、内关、支沟、手三里 涌泉、太冲、三阴交、丰隆、足三里、委中 神阙、天枢、中脘、气海、关元
常见疾病有什么?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
定 位 : 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处。
合谷穴被称为“万用穴”,可以治 疗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眼 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 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 、 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 , 咽 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 便秘,经闭,滞产等很多疾病。
4、其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不宜针刺。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2013年09月12日15:54人体十二经脉和子午流注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具体如下: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人体十二条经络图
肾经功能与主治
滋养肾脏
肾经作为肾脏的直接通道,可以滋养肾脏,促进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
调节水液代谢
肾主水液代谢,肾经通过调节肾脏功能,可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 衡。
强健腰膝
肾经循行经过腰膝部位,通过刺激肾经穴位,可以强健腰膝、缓解腰 膝酸软等症状。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肾经与泌尿生殖系统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肾经穴位,可以治疗尿频、 尿急、尿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下行耳后
从耳后下行至颈部,与身体侧面相 交。
沿身体侧面下行
胆经沿着身体侧面下行,经过季胁 、髋关节、大腿外侧、小腿外侧直 至足部。
胆经主要穴位
风池穴
位于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 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肩井穴
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 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环跳穴
位于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 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 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
处。
胆经功能与主治
调节肝胆功能
胆经与肝胆相连,通过刺激胆 经可以调节肝胆功能,促进胆
汁分泌和排泄。
缓解头面部症状
胆经经过头面部,可以缓解头 痛、目痛、耳鸣等症状。
治疗下肢痿痹
胆经沿着下肢外侧循行,可以 治疗下肢痿痹、麻木等症状。
调畅情志
胆主决断,与人的情志活动密 切相关,通过刺激胆经可以调 畅情志,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连舌本散舌下
连舌本,散舌下。其胃部支脉 向上再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 ,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脾经主要穴位
隐白穴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02
太白穴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 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01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
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天人合一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 -- 少商大肠 -- 商阳心包 -- 中冲三焦 -- 关冲心 -- 少冲小肠 -- 少泽脾 -- 隐白胃 -- 厉兑肝 -- 大敦胆 --(足)窍阴肾 -- 涌泉膀胱 -- 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
”《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
”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
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
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
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故名。
最全人体十二经络穴位循环行走图!
最全⼈体⼗⼆经络⽳位循环⾏⾛图!艾艾贴最新制作⼈体经络⽳位图!!! 督脉之络 督脉之络为⼗五络脉之⼀。
名⽈长强,即从长强⽳处由督脉分出,然后在脊柱两旁肌⾁边上上⾏,直达项部,散络于头上。
下⾯则在肩胛部左右有分⽀,⾛向⾜太阳经脉,穿⼊于脊柱两旁肌⾁之内。
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两证:实证为脊柱强直;虚证为头部沉重。
当取长强⽳治之。
任脉 任脉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为⼈体经脉之⼀,属于奇经⼋脉,有”阴脉之海“之称。
任脉起于⼩腹,⽌于眼眶,共有关元、⽓海等24腧⽳。
此经主要有调节阴经⽓⾎、调节⽉经的作⽤,主要治疗经脉循⾏部位的相关病症。
⼿厥阴⼼包经 本经起于胸中,出属⼼包络,向下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
其分⽀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处天池⽳,向上⾄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肘,过腕部,⼊掌中,沿中指桡侧⾄末端中冲⽳。
另⼀分⽀从掌中分出,沿⽆名指尺侧端⾏,经⽓于关冲⽳与⼿少阳三焦经相接 ⼿少阳三焦经 ⼗⼆经脉之⼀,简称三焦经,统属于上、中、下三焦。
本经发⽣病变主要表现为⽿聋,⽿鸣,咽喉肿痛,外三焦经眼⾓痛,汗出,腮肿,⽿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灵枢·经脉》:三焦⼿少阳之脉,起于⼩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表腕,出臂外两⾻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交出⾜少阳之后,⼊缺盆,布膻中,散络⼼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后,直上出⽿上⾓,以屈下颊⾄出其⽀者,从⽿后⼊⽿中,出⾛⽿前,过客主⼈,前交颊,⾄⽬锐眦。
⼿少阴⼼经 其分⽀从⼼系向上夹着⾷道连于⽬;其直⾏主⼲⼜从⼼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掌后⾖⾻突起处进⼊掌内后边,沿⼩指桡侧到达其末端。
脉⽓由此与⼿太阳⼩肠经相连。
该经发⽣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渴,⽬黄,胸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脉过处发冷,疼痛,⼿掌热痛等。
⼿太阳⼩肠经 ⼈体⼗⼆经脉之⼀。
简称⼩肠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脉循行图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在下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郄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
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
眉头直上眉冲位,五处承光接通天,
络却玉枕天柱边,大杼风门引肺俞,
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
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
会阳须下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
魄户膏肓与神堂,譩譆膈关魂门当,
阳纲意舍及胃仓,肓门志室连胞肓,
秩边承扶殷门穴,浮郄相临是委阳,
委中在下合阳去,承筋承山相次长,
飞扬跗阳达昆仑,仆参申脉过金门,
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侧寻至阴。
摔
肾经足底生涌泉,然谷太溪大钟连;水泉照海到复溜,交信筑宾阴谷瞧;横骨大赫上气穴,四满中注肓俞结;商曲向上是石关,阴都通谷上幽门;步廊之上有神封,灵墟神藏入或中;二十七穴俞府终。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三焦有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涵;阳池外关支沟续,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烁,臑会肩髎天髎合;斜上天牖到翳风,瘈脉颅息角孙从;耳门再上耳和醪,丝竹空与胆经交。
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至,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风池肩井渊腋长,辄筋日月京门乡,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渎,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侠溪窍阴闭。
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过后期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