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讲座资料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培训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13
贴敷疗法治疗疾病
n 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等肺系疾病, 每年农历三伏期间使用。
n 贴敷方法:取肺俞、心俞、膈俞3对背腧穴。喘息 严重者加定喘,冬季反复感冒者加大椎,咳嗽痰多 者加脾俞,咳嗽遗尿者加肾俞,喉中痰鸣难以咯出 者加天突。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14
贴敷疗法禁忌症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19
熏洗法禁忌症
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等,均忌用全身 熏洗。
2、危重外科疾病,严重化脓感染疾病,需要进行抢救者,忌 用熏洗。
3、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肢体干性 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度)熏洗。 4、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 5、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熏洗。 6、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 7、有过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 讲
主要内容
毫针刺法 灸法 拔罐疗法 穴位贴敷 耳压疗法 熏洗疗法
基本操作方法 常见病应用 禁忌症 注意事项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2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 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 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感谢大家的聆听
中医适宜技术专题宣讲
24
1、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严防有强烈刺激 性的药物误入口、鼻、眼内。 2、对于可引起皮肤发疱、溃疡的药物需注意:
(1)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孕妇及瘢痕体质者禁用; (3)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 3、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慎用。 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教材教学课件
注意事项
贴敷前要了解患者过敏史,避免 使用过敏药物。同时要注意贴敷 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引起皮肤刺
激和过敏。
05 疗效评价与持续改进策略
疗效评价标准和方法论述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临床诊疗规范和疾病特 点,制定科学、客观、可操作的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包括症状改善、体征变化、实验 室检查等指标,全面评估患者治 疗效果。
五行概念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 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养生法
调和阴阳平衡、因人而异、饮 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分类
五脏(心、肝、脾、肺、肾) 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
脏腑功能
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 物而不藏。
经络系统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 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 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推广意义与价值
满足基层医疗需求
中医适宜技术简便易学,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能够有效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基层医疗服 务水平。
降低医疗成本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推广应用能够降低医 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 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病机
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包括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 等。
四诊合参与辨证论治
• 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神色形态、 听声音、嗅气味、询问病史及切脉等了解病情。
• 辨证: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 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内容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中医理论介绍: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理论等,帮助听众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式。
2. 中医诊断方法:讲解中医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脉象诊断、舌诊等常用中医诊断手法,帮助听众了解中医的辨证断病方法。
3. 中医治疗技术:介绍中医的常用治疗技术,包括针灸、汤药、推拿按摩、拔罐等,讲解这些技术的原理、适应症及操作方法,帮助听众了解中医的治疗手法。
4. 中医养生:介绍中医的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理、运动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讲解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养生方法,以提高身体健康。
5. 中医草药:介绍中医草药的常见种类、功效及应用方法,讲解如何选择和使用草药,以及注意事项。
6. 与西医的结合应用:讲解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应用,例如中医在康复、疼痛管理、精神疾病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与西医协作,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7. 中医文化和发展:讲解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现代社
会中的发展与前景,帮助听众了解中医的传统和现代价值。
总之,中医适宜技术讲座内容涵盖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技术、养生方法、草药应用、与西医的结合应用以及中医文化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讲座资料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讲座资料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概论历史特点分类理论基础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物理学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概论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
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
在人类生活中,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
新石器时代,石器成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疗疾病1的器械,我们祖先就利用“矾石”、“矾针”切开脓肿腔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矾石疗法”。
据《山海经》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
”《说文解字》注目;“矾,以矾石刺病也。
”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矾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
这些都属于最早的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
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
《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
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学中的特殊疗法,它有着渊源的历史根基,又有着现代人特别是劳动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医学治疗学方法,也有人称为“中医适宜技术”。
近年来,将中医传统疗法列为中医治未病的范畴。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PPT课件
中医拔罐 •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火罐通过 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 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 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 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 疫力的作用。
中医拔罐
拔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 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 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 足三里穴拔罐的保健作用 四关穴罐 (合谷、太冲穴的总称 ) 拔的保健作用 三阴交穴拔罐调补精血 小儿疳积的拔罐疗法 小儿遗尿的拔罐疗法 小儿腹泻的拔罐疗法
• 中医气功 • 气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基本分两 大类,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 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 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另一类以 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 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中医气功
气功是我国 特有的一种健身术。 基本分两大类, 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 两种气功锻炼治未病 气功实质是同调人体形气神 气功适用慢性病 气功文化清代著作 气功文化明代著作 气功文化金元代著作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在我国医疗保健科研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在我国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久以来和优势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久以来历代民医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总结出了一套历代民医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总结出了一套很有特色的治疗和保健的方法如中医拔罐很有特色的治疗和保健的方法如中医拔罐中医膏药中医刮痧中医火疗中医气功中医膏药中医刮痧中医火疗中医气功中医推拿中医药茶中医药酒中医药浴中医推拿中医药茶中医药酒中医药浴中医针灸自然疗法中医针灸自然疗法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一)
• 作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为适应彭州地 区实际情况,我院所制定的推广培训计划分为两 个部分:一、通过培训,使我市各乡镇卫生院和 乡村卫生站医务人员牢固掌握各项中医适宜技术, 为各项技术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运用打下坚实的 基础。二、以我院康复科为技术龙头,对各项中 医适宜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定期指导各 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实际运用中医适宜技术, 并与之展开一定层次的业务合作。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
概述
本次中医适宜技术讲座旨在介绍中医领域中的一些适宜技术,
以增进大众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档将概述讲座的内容和目标。
目标
1. 提高大众对中医的认知水平
2. 介绍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3. 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重要性和益处
内容
1. 什么是中医适宜技术
- 对中医领域的基本介绍
- 中医适宜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中医适宜技术
- 针灸疗法:介绍针灸的原理、操作方法和适用范围
- 中药疗法:介绍中药的基本原理、制剂方式和适用范围
- 推拿按摩:介绍推拿按摩的原理、手法和适用范围
- 中医养生:介绍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常见方法
3. 中医适宜技术的优势和益处
- 与传统西医技术的比较
- 强调中医适宜技术的整体性、综合性和个体化优势
- 中医适宜技术的益处和功效
4. 中医适宜技术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
- 中医适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现代医疗中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案例
结论
通过本次中医适宜技术讲座,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大众对中医的
认知和理解,同时强调中医适宜技术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性和益处。
我们相信,通过了解和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大众可以获得更全面的
健康护理。
请注意:本文档仅概述中医适宜技术讲座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并不详细介绍具体技术细节。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加讲座或咨询
专业中医医生。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讲稿)概论历史特点分类理论基础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物理学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概论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
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
在人类生活中,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
新石器时代,石器成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疗疾病1的器械,我们祖先就利用“矾石”、“矾针”切开脓肿腔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矾石疗法”。
据《山海经》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
”《说文解字》注目;“矾,以矾石刺病也。
”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矾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
这些都属于最早的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
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
《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
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学中的特殊疗法,它有着渊源的历史根基,又有着现代人特别是劳动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医学治疗学方法,也有人称为“中医适宜技术”。
近年来,将中医传统疗法列为中医治未病的范畴。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2讲课文档
•
化瘀
•
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经活络
• 诸病合用,使气旺血行,瘀消脉通,机体得以濡养,诸证自可渐愈。
• 本方配伍特点:一是重用黄芪四两,取其量大力专,使卫气充足,能鼓动血行; 二是活血通络药用量较少,五味药总量仅为黄芪的五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本 方以补气为主的立法宗旨。
第五页,共68页。
补阳还五汤
第六页,共68页。
补阳还五汤
• 【使用注意】 • 1、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
还需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 复发。 • 2、本方证以正气亏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 宜重(可从30~60克开始,效果不显再逐 渐增加),祛瘀药物宜轻。
第七页,共68页。
补阳还五汤歌诀
• 补阳还五芪归芎, • 桃红赤芍加地龙,
• 说明:保元汤取四君子汤人参、甘草,再加黄芪,补 益元气,配以肉桂以温下焦元阳,两顾脾肾,纯补无 泻,用于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诸证。
第十八页,共68页。
四君子汤歌诀
• 四君子汤中和义, • 参术茯苓甘草比,
• 食少便溏体赢瘦, • 甘平益胃效相当。
第十九页,共68页。
玉屏风散
《世医得效方
第二十页,共68页。
• 说明: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理气止痛,即是香砂六 君子汤,常用于虚寒胃痛或脾虚泄泻。
第十七页,共68页。
四君子汤化裁方
• (4)保元汤 (《痘疹全书·博爱心鉴》,录自《景岳全
书·痘疹诠古方》四君子汤去苓术+黄芪肉桂) 人参二三钱 炙甘草 一钱 肉桂五七分 黄芪二三钱 灌脓时,酒炒四药 时蜜炙,水一钟半,加糯米一撮,煎服。功用:补 气温阳。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足。倦怠乏力, 少气胃寒,小儿痘疮,气虚顶陷,血虚浆清,不能 发起灌浆者。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讲义ppt课件
注意事项
1.辨证:寒证、虚证适合 2.时间:下午、晚上适合 3.环境: 温暖适宜
3.艾灸治疗胎位不正
1.取穴:至阴(足太阳膀胱经) 2.定位:足小趾外侧,指甲角旁开0.1寸 2.操作:艾条灸
注意事项
1.时间:下午、晚上 2.患者体位:仰卧位 3.环境:不宜太热
4.敷脐疗法治疗慢性腹泻
选穴:少商、商阳、耳尖
少商
少商 (手太阴肺经井穴) 【定位】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寸。 【功效】清肺利咽,开窍苏厥。
商阳 (手阳明大肠经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寸。
【功效】清肺利咽,开窍泻热。
耳尖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 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
【功效】疏散风热,聪耳通窍。
【主治】1.耳鸣,耳聋,聤耳。 2.口眼歪斜,牙关紧闭,牙痛。 3.瘰疬,颊肿,痄腮。
【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丝竹空 SJ23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功效】散风清热,清头明目。
地仓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功效】祛风扶正,通络止痛。
对虚寒腹痛有非常明显的疗效。
注意事项
1.明确疾病,辨证施治,正确选用和配制敷脐药物。 2.敷脐后如局部有皮疹痒痛,应暂停3-5天;如出现
局部溃疡,应停止敷脐,改用其他疗法。 3.敷脐疗法主要靠局部吸收产生治疗作用,治疗效
果较慢,对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免疫疾病的调节则 更慢, 需治疗一段方可产生治疗效果,早期更换治 疗方案是不科学的。 4.此法对有些病收效较慢,可配合药物内服、针灸、 推拿等疗法同时治疗,以提高疗效。
2024/8/7
6.三棱针点刺治疗麦粒肿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内容一、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
其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而对立的方面构成,人体也是如此。
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现象归纳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而人体的生理状况也与五行有关。
气血津液学说强调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的平衡与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
脏腑学说将人体的脏腑器官与其生理功能联系在一起,认为脏腑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经络学说则强调人体内的经络系统与疾病的关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二、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来获取诊断信息。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病情、病史等来得出诊断结论。
切诊是通过把脉来判断患者的体质、病情及其变化趋势。
三、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拔罐是通过在患者的皮肤上放置特制的罐子,利用罐内的负压作用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疼痛。
刮痧是利用特制的刮板在患者的皮肤上刮擦,刺激经络,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病痛。
四、中医的养生方法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起居调节、运动保健等。
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中医认为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起居调节是指根据四季变化、人体生理特点来调整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运动保健是通过适量的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改善身体机能,预防疾病。
五、中医的特色疗法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疗法,如气功、养生按摩、中药浴等。
适宜技术推广讲座优秀PPT资料
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 26、肠麻痹
❖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
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
周围性神经疾患 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
失调 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 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
基层中医药
适宜技术推广
得气----受针者觉得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 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胆囊炎,膝关节炎等。
a快刮法 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
1.握持刮痧板法 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
始足部一侧,渐侵延两侧,或常见足趾之间,或起鳞屑,薄而易落,或生小水疱,或黄头,四周无红晕,数日后水疱吸收而隐没,叠
络脉-----包括十五络、浮络、孙络等。
针刺三阴交,有通经活血的功效。
3、通过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a快刮法 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
4、从解剖生理知识得到启发
❖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 二经筋、十二皮部。
❖ 北宋针灸家,王唯一《铜人俞穴针灸图》354个穴位。 ❖ 明代 杨继洲《针灸大成》 ❖ 清代 李学川《针灸逢源》361个穴位 ❖ 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43中疾病应用针灸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针灸有效的病 症
❖
一、呼吸系统疾病
❖
1.鼻窦炎2、鼻炎 3、感冒4、扁桃腺炎 5、急、慢性喉炎。6、气管炎7、支气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讲座资料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概论历史特点分类理论基础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物理学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概论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
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
在人类生活中,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
新石器时代,石器成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疗疾病1的器械,我们祖先就利用“矾石”、“矾针”切开脓肿腔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矾石疗法”。
据《山海经》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
”《说文解字》注目;“矾,以矾石刺病也。
”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矾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
这些都属于最早的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
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
《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
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学中的特殊疗法,它有着渊源的历史根基,又有着现代人特别是劳动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医学治疗学方法,也有人称为“中医适宜技术”。
近年来,将中医传统疗法列为中医治未病的范畴。
特点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
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有人说什么叫中医“简便效廉”就是中医的概念。
2分类一、针灸疗法是属于针法类:“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
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
“针灸疗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补泻适宜”。
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艾灸疗法、火罐疗法、刮痧疗法等。
中医适宜技术分类二、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
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
“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
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其中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3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
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
四、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
五、中医内服法;还应该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等。
以及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传统背脊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中医护理、膏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六、中药炮制适宜技术;“依法炮制,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中医,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
炮制是中医药的专业制药术语,其历史悠久,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了中草药的效果。
理论基础中医传统疗法有着较深的理论基础,它与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中医脏腑学说;脏腑,古代称为“藏象”。
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征象或形象,这里是指内脏的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的征象。
4二、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络。
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肌肤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2000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但长期以来,有关中医体质内容,仅散见于一些医著和文献,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
2009年国家组织有关专家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确定了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
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物理学中医理疗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络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同时我们又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早在人类远古时代,人们就会利用自然带来的阳光、温泉水、冷水治疗疾病,强身健体。
中医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人体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从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
常用的物5理因素有电、光、声、气、磁、温度和机械力等。
电疗分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和静电等疗法,光疗分红外线,远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和激光等疗法。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药事业的组成部分,研究、发掘利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中医传承工作。
近年来,我国中医管理局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应用,深受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欢迎。
2006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了第一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国中医药通〔2006〕1号)。
2008年8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该通知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确定了《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制定了《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
2009年5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0年)》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9〕18号)。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推广技术项目(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6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7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8(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基本治法:(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3)患儿俯卧位: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
辨证施治:(1)伤食泻:加揉中脘100次,清脾胃各200次,分腹阴阳30次,推箕门100次,揉板门100次。
(2)阳虚泻:加补肾经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左端正50次,捏脊5遍。
9(3)外感泻:加开天门100次,运太阳100次,推坎宫100次,推天柱骨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一窝风100次。
(十六)小儿食积1.食积夹寒型(1)基本治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2)取穴:脾土、腹阴阳、三关、八卦、足三里、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3)操作:1)补脾土: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
推300次;2)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桡侧及尺侧100次;3)推三关600次;4)运八卦:使患儿掌心向上,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卦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卦”,约300次;5)分推腹阴阳:患儿仰卧位,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200次;106)摩揉脐腹: 患儿仰卧位,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