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主观题答题的一般答题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主观题答题的一般答题思路
——————以2010四川文综38题第二问为例(11.7)
材料二
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于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

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以上年增加930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老大力的就业能力。

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

(10分)
第一、审设问。

选择题的设问相对简单,主观题的设问相对复杂,但无论什么样子的设问都必须抓住四个要素:①知识范围②主语(主体)③角度④关键字
比如:【2010四川文综】结合材料二,运用①(知识范围)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②(主语)国家继续出台④(关键字)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③(角度)作用。

(10分)
【解析过程】
1、明确这道题的知识范围是国家职能。

现在头脑中回忆有关国家职能的知识,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4个,对外3个;国家职能和国家性质、国家机构的关系。

审清范围的作用:明确范围后,可以迅速而准确地联系教材相关的知识体系,从中摘取必要的知识点。

这一步要求同学们要有足够的知识体系的储备,而且要十分熟练。

2、主语:国家。

国家职能肯定是由国家机关来行使的。

根据设问的主体不同分类,在政治常识中可以分为“国家、政府”“党”“民族宗教”“公民”“国际社会”。

在经济常识中也可以关注主体,比如“国家”“市场”“企业”“消费者”“劳动者”“农村”等。

根据主体的差异可以迅速的联系相关知识点,提高做题的效率和正确性。

3、明确此题角度:为什么(原因)。

马上在头脑中回忆为什么类题型的答题方法:理论依据+现实意义。

审清设问的类型后可以立即对应这一类题目的共性的答题套路。

4、明确此题的关键字: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

通过分析关键字,我们不难发现“人民收入”“民生”两词。

马上我们就可以想到此题应该用到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在日常做题过程中,很多学生根本不重视审设问,导致答题张冠李戴,甚至把范围搞错了,写了很多,最后是零分,白白浪费时间。

当然也存在本身基础知识不扎实,根本审不来问。

所以,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做题时至少要用2分钟时间审题,把四要素用笔勾画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答题的分数”,比如此题是“10分”。

“看分答题”是必须要掌握的。

2、3分的题就不要写太多,一般答案不超过2点。

10分的题一般不超过5点,8分的题一般不超过4点。

近几年的四川文综高考政治题中主观题5道分值一般为8分、10分、12分。

【扩展知识:试题分类】
①根据知识范围的分类:可以分为限制性和扩展性两种题型。

限制性的设问知识范围一般具体、明确。

这几年的高考主要采用这种设问方式。

比如2010年四川高考38题第3问结合材料,运用因果联系的观点,说明我国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10分)39题(5)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6)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科学发展观在该市城市化进场总是如何得到贯彻落实的。

(10分)扩展性设问知识范围一般宽泛、笼统。

比如“上述材料包含了那些政治学道理。


②根据设问类型的分类:以设问的角度不同可以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类主观题。

根据设问的关键字不同可以分为:认识类、体现类、反映类、意义类、措施类、分析说明类等。

(根据材料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分为图表题、漫画题、多重材料题、单一材料题等)
第二、审材料。

审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提高分析和理解材料,解读信息的能力必须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分层:就是把一则材料分解为若干层次。

可以在分析了设问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快速的浏览材料,在浏览材料时,首先要注意标点符号。

比如分号“;”一般情况下分号前后是并列的关系,每一个分号内的内容自然分为一层。

其次要注意句号“。

”,在高考中题目的材料都非常精炼,很多时候一个句子就是一层意思。

当然也有几句为一层的,但重点关注材料的首句和尾句。

最后是逗号,有些材料中一个逗号就为一层,当然也有多个逗号为一层的。

(2)提炼:就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就是对我们答题有用的信息。

所以提取之前一定要认真审设问,明白要答什么。

)在分层的基础上,我们要理解各层之间的关系(并列、递进、总分、总分总、解释),准确把握哪些层次是对我答题有帮助的。

在提炼时候要关注层中的主语、关键字、连词等。

(对于敏感的关键字要在平时练习中注意归纳)
2、明确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答题必须结合材料来答题,也就是说,材料时答题的感性表现,分析材料抓住本质,上升为理性认识,用教材的知识表述出来就是答案。

但是有时候我们做题也会发现,有些材料根本就是用来引出设问的,对答题根本没有用处,这时候就必须认真审问的基础上,用我们储备的知识去回答。

【实例分析】
材料二: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于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

\\如①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以上年增加930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②中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③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老大力的就业能力。

解析过程:
1、本材料一共两句话,两句之间是总分关系。

第二句话有两个分号,把第二句话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①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经济职能)第二层②中央财政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第三层③中央财政支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文化职能)
2、把材料分层清楚、提取到有效信息后,我们还需要从宏观上把握材料。

同学们不难看出整个材料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的:“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所以我们答题时就必须想到“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第三、组织答案。

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

1、在材料分析和审问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整理好思路,打好腹稿。

比如这道题应该答几点,每一点怎么书写,需不不需要写分析等。

切忌挤牙膏,想一点写一点。

答题时也要注意每一个要点之间的关系,一般按常规知识体系的顺序来安排答案要点顺序。

如果是意义类、措施类等题型,也可以按照主体的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内到外的顺序答题。

【实例分析】这道题我们在认真审问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开始打腹稿:
这道题角度为“为什么”。

一般思路是理论依据+现实意义。

可以把答案分成5点: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文化职能、国体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和现实意义“有利于”。

也可以把现实意义分别写到每一点中去。

(一般用前者答题)
2、做好主观题答案,必须注意答题规范化:
(1)答案层次化:一个主观题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不能相互“串门”。

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要注意分段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应用知识点时要有条例,在平时练习时可以先利用草稿纸,先列出提纲,以增强答题的逻辑性和规范化。

(2)层次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答案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

要点要像新闻的导语一样,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3)要点术语化:语言要严密,使用学科术语。

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包括教材中的原理、方法论、核心概念、重要观点和大家认同的时事政治的新名词等等。

(4)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
(5)卷面整洁化: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

要在每个层次前标出序号。

基础最重要,审题最关键,规范是保证,信息是支柱,心态是灵魂。

【标准答案】
①国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1分)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增加“三农”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城乡居民负担(2分);国家履行文化职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
②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1分)。

国家履行国家职能,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以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有利于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人民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

(2分)
注意:1、政治主观题答题一般方法:政治原理+材料分析。

(原理1分,分析2分每一点3分。


2、高考答题时一般要注意阅卷老师的状态。

要把最重要的要点写在前面。

每点都要独立,一点一层意思。

而不能像上面的标准答案之分两点。

比如:
①国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1分)
②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增加“三农”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
③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城乡居民负担(2分);
④国家履行文化职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
⑤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1分)。

国家履行国家职能,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以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有利于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人民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

(2分)
【扩展知识:考生主观题得高分或失分的因素与原因】
(一)得高分因素:
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层意丰富精于复述教材内容表述完整
善于结合题目意境灵活迁移掌握科学思维习惯思路清晰
能够较好掌握解题基本方法呈现良好书写面貌字迹清楚
(二)得分偏低的主要表现与原因:
1.知识储备上的问题:基础知识欠缺。

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在大多数试卷中都有体现;
①基本概念模糊不清造成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导致不会迁移;
③知识掌握不全,从而使表述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致使思维不活。

2. 审题上的问题
①命题特点不清,解题定位不准。

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材料读得不仔细,不能从情境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②问题要求不明,甚至答非所问;
③知识范围把握不准,堆砌知识点,填充卷面;
④材料运用分析不够,或不知所云。

主观题52分中材料分占15分。

从考生的答题看,有些考生只有理论观点的表述,没有结合材料;有些材料与观点不对应,分析材料没有针对性。

这些情况不但扣材料分,连理论分也只能给一半。

答案中理论分7分,材料分5分。

评分细则补充说明:若没有材料,仅仅答出理论观点,在7分理论分中最多只能给4分;若仅仅罗列材料,没有理论知识,也没有分析,最多给1分。

主要原因:审题意识不强,审题能力欠缺。

政治5道文字题,每道题目的知识范围都有明确要求。

有些考生审题不到位,张冠李戴,胡答一气。

3.概括分析和组织答题能力上的问题
①思路不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②思路不清,不能形成有机联系;
③要点不显,没有结合题中问题分析,观点游离散乱,东拉西扯;
④没有形成稳定观点,点睛缺失;(说了一大堆,就是没有把原理写出来。


主要原因:基本概括分析能力未到位,答题套路未掌握。

4.答题形式上的问题
①表述不规范,术语不准,口语化表达;(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流行的俗语。

只有使用规范的书面用语,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


②缺乏条理性、逻辑性,颠来倒去,没有要点;
③错别字多、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或字迹偏淡。

④未按要求在规定的答题框内答题:逾框或错位(按规定可不给分)
⑤字数偏少偏多:(考生答卷字数要适中。

使阅卷老师处理时间短且效率高,一般分析性小题的字数控制在50~80字以内,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在300字内,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


5. 时间安排上的问题
较多的空白卷。

有些卷子,前面部分都做得相当好,但最后一两题却连动都没有动到,据分析,有的确实不会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不够。

平常都会做的题,到了考试,总是没做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做事没效率,没有强化限时做题的训练。

今年文综最后一题不难,5道题中得分率最高,但有的同学由于时间不够,根本来不及做,所以很可惜。

要保证主观题的答题时间,留有充足的时间读懂题意,弄清设问方向,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有利于阅卷老师尽快发现采分点。

这里特别强调要给主观题留足时间去认真审题,组织答案要点。

应捡容易得分的先做。

“全面的肤浅比片面深刻好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