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试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输血不良反应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E 细菌污染反应

2、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3、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4、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

C 疟疾感染

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5、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7、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8、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9、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 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 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是:()

A 心功能衰竭

B 溶血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1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天之内的:()

A 3

B 4

C 5

D 都可以

12、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天:()

A.10 B. 1 C . 2 D. 5

1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A.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B.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C.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D.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E.以上都正确

14、一般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400ml,在小时内输完,速度不宜太快,一般成人200ml/h,或1-3ml/kg.h;对心血管病患者及儿童患者不宜超过 ml/kg.h,以避免循环系统负荷过重:()

A 3,1

B 2,2

C 3,2

D 1,1

15、一般情况下,血液临输注前,才从冷藏柜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时间不得超过分钟,输注时应使用血液制品滤过器:()

A 30

B 60

C 10

D 20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35分)

1、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____,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____。

2、输血反应中,细菌污染反应常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如___,有时也可为革兰阳性球菌或(所谓的)非致病菌。

3、溶血反应的治疗措施包括____、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 DIC、

保护肾功能、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输入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者可行换血治疗。4、输血不良反应中,____最常见,它是指与输血相关但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体温升高1℃或1℃以上,发生率为2%-10%。

5、冷沉淀应通过过滤器尽可能快速输注,且速度至少达到 ml/h,同时必须在解冻后小时内输注。

三、简答题(20分)

试述最常见的输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