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4部分 第十八章 第二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课件(人教版)(27张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C.劳动力素质高
B.原材料充足
√D.国家政策倾斜
解析 景德镇和佛山陶瓷生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20世纪80年代初,佛山 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享受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得以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因此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比景 德镇发展迅速。
后减 ,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4.我国国内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 (1)路线 (2)主要驱动因素 ①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 转移最基本的动力。 ②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 转移的重要因素。 ③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 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 流成本等。
思维建模 产业转移原因
命题探究
精研真题
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 答案 时间:20世纪70年代开始;劳动密集型企业:家电组装厂;产业转移 的国际转移路径。 (2)破题:你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答案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规律。
(全国文综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 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 (2)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中国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为寻求新市场而进行的
产业转移。
原因:①大陆经济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改善;②大 陆有廉价的劳动力;③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④大 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影响: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3)广东边远地区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二次转移”)——为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原因: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临产业 升级;②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房租、地价相对低廉, 工业原料资源丰富;③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许多地区已经具备承
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 加工”模式。这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 ( )
B.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 三峡大坝下游、靠近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 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成本低 ( )
地区转移。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影响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3.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从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 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本国发展制约性增强,发展中国 家资源优势明显,为了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资 源;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 量增大。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考纲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第4部分第十八章第二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题在书外]
(2016·全国卷Ⅱ·节选)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家
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
转移。如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
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
[思维线索]
[师说考点]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
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
分析如下:
[题组冲关]
1.(2018·辽宁师大附中模拟)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
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
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理环境。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 的 4.改变劳动力
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就业的空间
严重等。
分布。
2 考点突破
FENLEIJIEDU
分类解读
考点一 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实践]
[理在书中]
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 1.路线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南北方交界处,市场广阔;水陆交 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完善,工业 基础相对较好;政策支持。 (2)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重视环境保护,防止增加新的污染 源;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科技 支撑,注重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消化能力,引进增长期或者成熟 期的产业;尽量承接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把节 约资源放在首位。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促进工业化进程;增 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促进城市化发展; 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86页PPT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产业 转移——以东亚为例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2019 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河南十校测试)如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A.较低的经营成本B.淘汰落后产业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D.政府的优惠政策2.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1.B 2.B第1题,淘汰落后产业是东部地区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之一,不属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是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附加值较低的原料导向型产业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如果控制不当,这些产业的转入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
(2018·呼和浩特调研)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向外转移。
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完成3~4题。
3.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A.汽车零配件生产B.节能环保业C.服装、鞋帽生产D.高端装备制造业4.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A.使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解析:3.C 4.B第3题,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及原料导向型产业。
第4题,产业的转入,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小;衰退性产业不属于高新产业,所以不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带来的环境污染属于负面效应;而产业的转入,会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2018·安徽合肥模拟)目前,上海市正计划用3~5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转移出沪(如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4.10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例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典型例题】 [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 些好处?
【了解意图】 该题以安徽及其周边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对安徽 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的影响。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原生产地 转
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②区域 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追 扩求 大更 销高 售市③场利润
4.产业转移的原因
[特别提醒] 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 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时,要加强对废 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3.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就 业影响有何不同?
提示:对发达国家来讲,可以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 产业,但可能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对发展中国家,则可以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可以增加就业 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特别提醒] 重化工业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 础,因此成为工业发达的象征。但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 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坚决避 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2.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1)要大力发展科技,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加强产品的 营销,逐步向附加值高的方向发展;
1.实现产业转移需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1)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 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 第三产业转移。
新教材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 第四章产业转移

课时72产业转移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概况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
②方向: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③分类:国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④目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因素具体影响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不断变化,因此产业承接地也会发生变化政策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政策,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其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1)要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去”,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2)要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
(3)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导因素因产业类型而异。
2.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时间 转移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轻纺工业,推动了经济发展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 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进一步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80年代21世纪以来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3.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区域经济联系(第2课时)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湘教版

3.在产品生产环节产业价值链中,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哪个环节?
提示 发达国家处于设计和营销环节,发展 中国家处于加工环节。
材料一 珠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 属行业统计图。
• (1)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大多属 于________密集型产业和________密集型产 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________。
第2课时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习目标
1.识记:产业转移的影响因 素。
2.理解:产业转移的规律。 3.应用:结合产业转移的案
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 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知 识 整 合]
1.产业转移 (1) 概 念 : 企 业 将 产 品 生 产 的 部原分生或产地全 部 由 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审题突破】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答案 (1)A (2)B (3)C
因素
对比法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 本。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 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 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
分析影响产业部门的区位因素,确定出主导因素 ↓
答案 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较重等。
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 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 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
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 识 整 合] 产业转移的变化及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 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 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甘肃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讲产业转移PPT

答案:3.C 4.B 5.C
解析: 第3题,图示①集中在东部,中、西部基本没有;②集 中于东部,中部较少,西部没有;③中、东部集中,西部 较少;④集中于中、西部,东部较少。结合我国中、东、 西部各优势要素,可判断答案。注意产业梯度反映了产业 结构水平,则图中①水平最高、④水平最低。 第4题,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但由于近 年来土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 土地和工资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第5题,此处中介是指在企业与潜在迁入地之间,起沟 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企业转移到某地,可 能受到人际关系、家乡投资、政府合作等因素影响;但娱 乐设施对产业转移影响很小。
甘 肃 省 2 021 高考地 理一轮 复习课 件-第3 2讲产业 转移
甘 肃 省 2 021 高考地 理一轮 复习课 件-第3 2讲产业 转移
1.2012年比亚迪公司将北美总部设在洛杉矶的最主要原 因是( )
A.政府消费补贴 B.劳动力素质高 C.产业集聚效应 D.消费市场巨大 2.2017年比亚迪在美国设厂的主要目的是( ) A.抢占美国市场 B.利用先进的技术 C.吸取美国文化 D.创造就业机会
第2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最新考
纲
1.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分析产业转移对迁入地 区和移出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名师解 3.结合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其 读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4.10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答案:D
(2)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 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A.IT 产业迅猛发展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提取信息:转入国家:印度、中国、菲律宾。 思路整理:服务外包产业文化素质要求高→科技、文化为 选址主导因素→印度、中国 IT 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主要转移目 标。 答案:A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 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④__产__业__结__构________的调整。 (2)促进区域⑤__产__业__分__工__与__合__作__________。 (3)改变区域⑥__地__理__环__境________。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⑦_空__间__分__布_________。
b.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吸引产转移。
(3)③__市__场______因素: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 发展的需要,开辟国际市场;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市场 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的方向 也会随之变化。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 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20 世纪 80 年代初,某国 W 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
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
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
W 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
国。据此完成 1~2 题。 1.W 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单元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 新人教必修2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____;B区域____。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 向B区域的主要是________(填选项代码),从B区域流向A区域 的主要是________(填选项代码)。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 密集型产业
【解析】 产业(主要是工业)转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以改变当 地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比重偏低的状况,加快工业化进程。
【答案】 B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思路解析】 第(1)题,据题干及表格数据,A区域地处沿 海,交通便利;GDP为16013亿元,经济发达;大学生比例 高,劳动力素质较高,同时,单位GDP能耗低,反映科技较 为发达;第二、三产业比重高,产业结构成熟。B区域煤铁 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A区域多;人口众多,大学生比例低,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第(2)题,从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 A区域可以为B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支持,并在产 业升级过程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B区域,促进B区域经 济发展。B区域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这些 都可以提供给A区域。第(3)题,技术和资金从A区域流入B区 域,有助于推动B区域矿产能源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
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经济 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答案】 (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 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 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绿色通道 本题出错的几种可能:①不理解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 区的各自优势和不足;②对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区带来的影响理解不 清。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十七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十七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十七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十七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十七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2018·日照模拟)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1~3题。
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A.劳动力成本B.能源资源C.环境承载力D.市场需求2.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有()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④减缓企业用工荒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解析:第1题,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制造业逐渐失去原有的区位优势,A正确。
东部地区本来就没有能源资源优势,B错误。
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市场需求量仍然比较大,C、D错误。
第2题,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的数量,减缓企业用工荒,B正确;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解决工厂用工问题,减少工厂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A、C、D 错误.第3题,制造业“西进运动”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不利于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A错误;东部地区工厂减少,排放污染物减少,环境压力减小,B错误;“西进运动”不会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C错误;因为工厂向西迁移,必然增加和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A
(2)A
(3)D
返回
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 “联系” 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
返回
[思维线索]
[ 师说考点]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 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 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 分析如下:源自返回[ 题组冲关]
返回
1.(2018· 辽宁师大附中模拟)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 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 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 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 据此 回答(1)~(2)题。 (1)“西进运动” 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 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2)“西进运动”的有利影响有 ( )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 )
返回
[审题指导] 1.审图文 (1)由材料可知,“家电组装工厂”→ 劳动力 指向型。 (2)由图可知,转移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人口密集,
劳动力成本低 。 ______________
2.调知识 中国日资家电组装厂数量多→市场规模 大 ,需求量 大 。
[答案]
(1)B
(2)A
[ 把握规律]
(一)产业转移的规律 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
返回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2)20 世纪 90 年代末, 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 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 因是中国 (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3)该工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迁出地环境优美 C.迁入地科技水平高 B.迁出地资源丰富
)
D.迁入地劳动力价格低
返回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 世纪 60 年代该工业主 要分布在美国;80 年代日本产值迅速上升,成为主产区; 21 世纪初期,中国产值迅速上升,成为主产区,说明该工 业为劳动密集型工业,最可能为电视机制造业。第(2)题,根 据图示时间变化可知,该工业最早在美国发展,其后转移到 日本,最后转移到中国。第(3)题,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 劳动力价格比较低。
(1)甲、乙、丙依次代表 A.技术、资本、劳动力 C.劳动力、资本、技术 B.技术、劳动力、资本 D.资本、技术、劳动力 ( ) ( )
返回
(2)图中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可能 A.改善西部大气环境质量 C.减少东部天然气使用量
B.推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D.促进东北人才大量回流
解析: 第(1)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产业只集中在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没有分布, 说明甲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或资本 密集型产业; 乙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并开始向中部(含 东北)地区转移,说明乙产业更可能为资本密集型产业;丙 产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并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说明丙产 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故 A 项正确。第(2)题,能源密集型 产业对环境污染较大, 向西部地区转移可能会加剧西部地区 的环境污染,故 A 项错误;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 移,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故 B 项正确;能 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并不能减少东部地区天然气 的使用量,故 C 项错误;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资 源,对人才的要求少,并不一定会吸引东北地区的人才大量 回流,故 D 项错误。 答案:(1)A (2)B
返回
2.产业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 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 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图所示:
返回
[ 题组冲关]
1.如图示意我国 2007~2010 年 四种密集型产业在东、中 ( 含 东北 ) 、西部之间的转移。据 此完成(1)~(2)题。
第 二 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考纲要求 >>>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Contents
YIXIANGUANTONG
思维流程
一线贯通
返回
1
思维流程
YIXIANGUANTONG
一线贯通
返回
是什么(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 生产 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 转移 到 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 国际 产业转移。 3.目的:扩大 销售市场 ,追求更高利润。 4.一般规律
返回
返回
2.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 联系的。据此并结合图完成(1)~(3)题。 (1)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 门, 则最可能是 A.电视机制造工业 C.石油化工工业 ( )
B.航天工业 D.制糖工业 ( )
(2)该工业的地域转移,按照先后的顺序依次是 A.美国—日本—中国 C.日本—美国—中国 B.中国—日本—美国 D.日本—中国—美国 (
[ 理在书中]
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 1.路线
返回
2.主要驱动因素 (1)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 (2)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3)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 物流成本等。
[ 题在书外]
(2016· 全国卷 Ⅱ· 节选 )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家 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 转移。 如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 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 化。据此完成(1)~(2)题。
返回
为什么(转移的原因) 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 本高 ,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 低 ,企业由 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有何影响 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 业分工与合 作。 理环境。 就业的空间 分布。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充足、 高素质且 价格低廉 的 1.促进区域产
3.市场因素: 国内市场 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 3.改变区域地
国家政策 的 4.改变劳动力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环境污染 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严重等。
返回
2
考点突破
FENLEIJIEDU
分类解读
返回
考点一
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