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能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实际上西方世界被控制在极少数金融寡头手中。他们控制选举,决定谁当总统或者首相,决定何时发动经济危机;他们策动战争、向不发达地区放债以控制庞大的土地和国民;他们以最敏锐的触角和情报手段,以人们觉察不到的方式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他们是人类的精英,力图控制广大愚昧的民众。他们是银行家。
这个大道无形的世界巨富,他们和另一批不为众人熟知的银行家们,两百年来操控了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从1694年英格兰银行以股份有限公司方式成立的时候起,他们便成为英格兰银行的股东,这个英国的中央银行居然是几个银行家说了算的私人公司!其他如法兰西银行、德意志中央银行,乃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竟然都是私人企业。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在此书中披露得淋漓尽致。
罗尔柴斯德家族发迹很早。通过向欧洲王室和封建政府放债,罗尔柴斯德家族成了欧洲最有财势的家族。他们逐渐形成了伦敦、巴黎、维也纳等几个中心,并于美国独立之初的19世纪早期,潜入美国。1799年11月,远在埃及的拿破仑决定回到法国。他一到巴黎,就立即得到大工业家和大银行家的支持,他们提供数千万法郎的资金供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谁也不在意,“雾月政变”和第一共和国结束的背后有银行家和大工业家的影子。
1932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头子希特勒和曾任德国总理的反动政客巴本,在银行家施罗德的公寓里密谈组阁问题。希特勒和巴本对政治权力的分割,居然要请施罗德来最终敲定。在我们熟悉的世界历史上,没有谁能够想得到,希特勒的纳粹政权,正是欧洲和美国的大银行家们投下的巨额赌注和风险投资!纳粹党的最初活动经费以及冲锋队的武器装备,正是来自于伦敦城和华尔街的大银行家们的投资。
凯恩斯以其“廉价货币”学说成了银行家们竟相吹捧的经济学家。放弃金本位制,实行廉价货币政策,是银行家们梦寐以求的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几千年来,人们所熟悉的金银等贵金属,成为财富和货币的代名词。于是银行家们不惜任何代价,无论如何都想办法促使各国政府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联系汇率。在没有了金支持的美圆不断下跌疲软之际,他们还想出了石油美圆的招数,挑动石油危机,促使美圆坚挺。于是中东战争使银行家们如了愿。
纽约华尔街的大亨们在咖啡听和沙龙中,决定了谁代表民主党,谁代表共和党参加竞选。在林肯总统断然实行政府货币,摆脱银行家们对于政府货币发行的控制的时候,演员蒲斯的枪便响了,于是伟大的林肯总统成了后代纪念的圣人。在加菲尔德当选后,排斥私人控制美国中央银行的企图后,一个神经病跳出来,开枪打死了这个上任不到一年的新总统。里根总统深感放弃金本位制后的美圆,无力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金融市场,于是提议召开恢复美圆金本位制的会议。然而,又一个神经病人跳出来,向他开了枪。子弹偏离心脏仅几毫米,差点要了这个明星总统的命。于是他再也不提什么金本位制了。
这是本深刻揭露金融寡头操控世界的书。西方金融的所有一切“衍生产品”,在这本书中有比较形象的描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而揭示的真相却令人瞠目。这些“真相”使我们更能通透的分析西方的金融体系的成败并深刻认识金融体系中的巨大风险和陷阱。
■■■■■■■■■■■■■■■■■■■■■■■■■■■■■■■■■■■■■■■
作为一本07年热销的财经类书籍,我在时隔3年后才开始翻阅。我在没有查阅任何相关评论的基础上读完了宋鸿兵的这本带有浓烈阴谋论色彩的书。我被他所描述的“历史真相”深深的吸引着,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被一小撮银行家玩弄于鼓掌之中一样,而政府和皇室家族也不过是他们的傀儡而已。他们对世界人民的财富贪得无厌,从罗斯柴尔德家族涉足银行业开始,这些银行家已经“统治”了这个世界长达400多年。还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这
些银行家的背后操纵脱不了干系。这完全颠覆了以前我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理解。还有他对经济政策的论述,也存在着很多漏洞,这更令我对书中描述的内容产生疑问和思考。
我个人感觉是我看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收获很大,引起了我很多疑问,让我查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思考。虽然很多疑问还是没能找到答案,但是还是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货币和金融的了解。就书本身和它的内容观点而言,有一部分是比较有见地,也值得深入探讨的。我非常理解它为何能在中国畅销。书里面的内容煽动性强,有非常强烈的阴谋论色彩,再加上很强的忧患意识,所以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面,会与广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产生共鸣,因为大家对美国和外资都心存警惕。但是,越是这样的重大问题,越是要慎重讨论,应该严肃认真严谨地来研究,毕竟经济是一门科学,要讲真凭实据,逻辑紧密,这点我感觉本书是比较缺乏的。
先撇开书中的“秘史”不谈,因为作者其本人也是在阅读大量的书籍资料,结合了他个人的观点后得出来的结论,缺乏事实根据,也无从查清证明,只当趣闻轶事便可。下面来说一说书中经济方面最重要的几个观点:
1、欧美的货币发行权在央行是问题根源;
2、法币系统会无限扩大国债,从而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
3 、金本位系统是最好的货币系统,但遭到国际银行家的破坏;
4、部分储备是导致通胀的罪魁祸首,而通货膨胀是剥削人民的终极手段。
1、书中说英美央行都是私有的并不准确。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银行,为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鼻祖。1694年根据英王特许成立,股本120万镑,向社会募集。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垫款。1946年之后,英格兰银行被收归国有,仍为中央银行,并隶属财政部,掌握国库、贴现公司、银行及其余的私人客户的帐户,承担政府债务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仍然是按政府要求决定国家金融政策。而美国在长达数年的联储筹备与法律拟定过程中,设计了一套较为精细的权力制衡机制,体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妥协精神。美联储系统并没有把权力集中于纽约或华盛顿,而是设立了一个在全美有12个地区联储银行的分散系统,以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反映并代表不同地区的利益。联储银行被设计为准公立的机构,实际上为公私合营的混合组织,其目的是防止一个公立的联邦权力当局侵犯私人企业部门的权益。
2、我目前的理解是,法币系统里,因为央行有印钞的权利,当经济需要产生新的货币的时候,央行就从账户上产生新币购买国债,当需要减少货币流通时,就从账户上卖出国债,然后将所得的货币销毁。国债本身无限增加并没有关系,只要货币流量的增加和国债的增加的比例固定就可以了,就是说国债的相对价值没有变,货币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面值增加并没有关系。举个例子,如果A国国债是1美元,经济总值是10美元,过了段时间,国债到了2美元,而经济总值到了20美元,那其实说明了A国的债位并没有改变,自然应该不会对金融系统产生影响。
3、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金本位制下,汇率固定,消除了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进行;各国央行有固定的黄金价格,从而货币实际价值稳定;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特权地位。但是同时,金本位制限制了货币政策应付国内均衡目标的能力,只有货币与黄金挂钩才能保证价格稳定;黄金生产不能持续满足需求,央行无法增加其国际储备;给黄金出口国很大的经济能力。其实货币本身只是个价值流动的媒介,所以说远古的时候,也有人类族群拿贝壳羽毛当货币的,其实很多货币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他们不是商品,只是个媒介,所以用什么当货币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4、部分储备要解释的话,比较繁琐,简单的说,就是当银行只保留一部分存储资金,然后把剩下的储蓄借出时,这个过程会产生新钱,导致货币流通量的增加,所以宋先生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