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平台的配电终端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设备的后期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停用时进行的封存管理或者设备行将退役时对设备进行的报废及处置管理。
设备封存需采取正式且集中的封存保管措施,使设备遭受自然损耗的程度降至最低限度。
设备在封存期内不考核设备指标,也不提取折旧与大修基金。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包括集约化统一管理、规范设备前期管理程序等措施。
在完成了设备规划以及可行性研究之后,确定设备采购计划,并通过招标完成设备采购,随后经过设备的安装验收程序,设备便完成了前期管理过程。
前期管理过程是设备产生的过程,在集约化统一管理理念指导下,应当为该过程确定固定且规范统一的程序,不仅方便设备需求单位根据实际需求提出采购申请,还方便企业统一掌握整个设备前期管理的流程与动态。
企业应完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坚持“维护为主,修理为
辅的原则”,强化日常维护与定期检修要求,明确操作人员、
技术人员以及设备管理人员在日常维护与定期检修中的职责,确定合理的“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设备得到良好的维护。
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由于时间限制和数据收集困难,本研究未能对所有业务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和实现,未来可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相关功能。
在可视化效果方面,目前仅实现了部分基础可视化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可视化技术的全部潜力,未来可尝试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来提升可视化效果。
本研究主要关注平台建设和功能实现,对用户使用体验和反馈方面未做深入调查,未来可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平台实用性。
数据整合
采用高性能、高可用的数据库集群,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同时满足实时数据存储和历史数据存储的需求。
数据存储
数据整合与存储方案
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案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挖掘
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关联分析等,全面深入地分析数据。
研究不足与展望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分析
采用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设计友好、易用的界面,让用户能够轻松地通过可视化工具查看和分析数据。
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来自数据可视化方案智能预测
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电厂的运营情况、设备状态、环境因素等进行智能预测。
决策支持
根据预测结果和其他数据分析结果,提供决策建议和支持,帮助电厂进行科学决策。
应用层
提供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实现用户交互和信息展示。
用户界面层
平台应用价值
03
平台建设方案-硬件部分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耐用的传感器,确保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传感器选型
根据电厂运行需要,合理布置传感器,实现全覆盖监测。
传感器布点
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方案

3.实现电力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
4.增强用户对电力系统的掌控能力,提升用户满意度。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电力用户提供一套合法合规、高效可行的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助力我国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2篇
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方案
一、引言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其安全稳定供应对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重大影响。为提高电力使用安全,减少电气事故发生,本方案提出构建一套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以确保用电安全,提升电力管理效率。
(2)传输层: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处理层。
(3)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
(4)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预警分析、设备管理等功能。
2.功能模块
(1)实时监控模块
实现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参数的实时展示,以及对异常数据的报警提示。
本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方案旨在为我国电力用户提供合法合规、高效可行的电力管理解决方案,以助力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手段,确保用电安全,提升电力管理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2.依据电力行业标准,进行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工作。
3.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遵循网络安全法等相关规定。
4.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六、效益预期
1.显著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降低电气事故风险。
2.提升电力设备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推动电力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
4.增强用户安全意识,提高用户满意度。
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云服务
通过云服务实现软件、数据和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应用。
云平台建设
建立电厂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
云安全
保障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性,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可靠。
云计算技术
物联网技术
设备连接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种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交互,提高运营效率。
数据采集和监控
实时采集设备的状态和运行参数并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智能辅助功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预警、故障诊断、优化运行等功能,提高了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可视化监控
通过可视化技术,将电厂的运营状态、设备运行情况等实时展示在平台上,方便管理者及时掌握电厂的运行状况。
项目亮点与成果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xx年xx月xx日
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CATALOGUE
目录
引言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的方案设计平台建设的技术方案平台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平台建设的风险评估与对策结论与建议
引言
01
电厂运营面临复杂性和高风险性
电厂的运营和管理是一项复杂和高风险的任务,涉及到多个方面和环节,包括设备管理、生产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
数据可视化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再现电厂实际运行环境和设备,方便进行运营管理和设备维护。
虚拟仿真
可视化技术
采集电厂运营过程中各种数据,如设备状态、运行参数等。
大数据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
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建立电厂运营数据中心。
数据存储和管理
基于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分析和挖掘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管理电力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它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各个阶段,以实现项目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运用,探讨其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定义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关键是要将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整合和协调,实现项目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这需要项目管理者具备全面的管理能力和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以确保项目在各个阶段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通过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可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2. 降低项目风险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项目的风险。
通过对项目的全面考虑和有效控制,可以防范并避免项目进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隐患,确保项目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保障项目质量4. 实现持续发展1. 项目规划阶段在项目规划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要求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整体目标进行合理分析和规划,确立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
这包括确定项目的需求和目标、编制项目计划和预算、制定项目管理机制和流程等。
在项目设计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要求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全面考虑和有效管理,确保项目的设计方案符合项目的需求和目标,以及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这包括进行设计评审、优化设计方案、完善设计细节等。
在项目维护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要求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设备状态和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及时维护,确保项目的设备能够持续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简述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及运用

简述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及运用发布时间:2022-01-10T03:04:14.24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1期作者:张雷雷[导读] 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管理规划,指导有关工作规范高效的开展,提升管理价值,实现科学化技术分析,有利于提升电务设备的管理维护效果。
重视对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获得管理应用依据,细化设备编码,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实现设备检修流程优化,全面解决各种管理规划问题,提升电务设备使用价值,规避各种管理风险,解决有关的技术隐患。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安路北端铁运处电务段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摘要: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管理规划,指导有关工作规范高效的开展,提升管理价值,实现科学化技术分析,有利于提升电务设备的管理维护效果。
重视对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获得管理应用依据,细化设备编码,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实现设备检修流程优化,全面解决各种管理规划问题,提升电务设备使用价值,规避各种管理风险,解决有关的技术隐患。
关键词: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运用 1引言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有效改善了各种管理问题,很多的生命周期管理价值提升,有利于发挥积极控制效果,各种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在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上,能发挥积极管理价值。
2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周期管理规划,提升系统化分析能力,指导设备管理,解决各种信号传递不良、管控效果不佳的问题。
在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上,结合各种设备类型,做好必要的管理优化,重视解决个汇总电务系统的数据管理问题,提升设计、制造、施工和运维管理控制问题,很多的数据来源隐患得以改善,业务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各个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控制效果提升,很多的数据信息资源全面利用,通过建立信息数据的共享机制,提升信息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分析效果,保障在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上,能具备更加可靠的档案数据管理依据,提升数据管理控制价值。
智能电网云计算及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探究

中图分类号 : T P 3 1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Sm a r t Gr i d o f Cl o ud Co m put i n g a nd Li f e c y c l e Ma n a g e me n t
Re s e a r c h
2 . Y a n t a i H a i y i s o f t w a r e L i m i t e d b y S h a r e L t d , Y a n t a i S h a n d o n g 2 6 4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S m a r t g r i d o f cl o u d c o m p u t i n g a n d l i f e c y c l e m a n a g e m e n t p l a t f o r m i s m a i n l y f o r p o w e r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s h a r i n g a n d u n i f i e d m a n a g e m e n t , b a s e d o n t h e ‘ p ri v a t e c l o u d s ’a p pl i c a t i o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e f f e c t i v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 a x i mi z i n g r e s o u r c e s h a r i n g a n d c l o u d s e r v i c e s . B y c o ns t r u c t i n g t h e b o t t o m c l o u d c o m p u t i n g p l a t f o r m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pl a t f o r m . m a x i m i z e t h e r e s o u r c e s h a r i n g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e m a n a g e m e n t . C o m b i n e d wi t h t h e c o ns t r u c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l o u d c o m p u t i n g i n f r a s t r uc t u r e . r e s e a r c h t h e f u l l 1 i f e c y c l e m a n a g e m e n t i d e a o f c l o u d c o m p u t i n g s e r v i c e s p l a t f o r m , m o n i t o r e a c h m i l e s t o n e o f t h e c l o u d r e s o u r c e , a c h i e v e i m p 1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c l o u d r e s o u r c e s d y n a mi c m a n a g e m e n t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e a s y a n d f a s t , c a n a c c o r d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s m a r t g r i d , s t r o n g e x p a n s i b i l i t y ,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 p r o v e t h e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

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运用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退役的全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从而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实现预期目标。
在实践中,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运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前期调研和规划阶段电力工程项目的前期调研和规划阶段是项目能否顺利开展、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是否符合预期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可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
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1.项目目标明确:通过调研和市场分析,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实现方式。
2.风险评估: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3.方案制定:制定符合项目目标和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确保项目可以高效、稳健地推进。
此外,还需要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并进一步确定质量、安全、成本等管理指标。
二、设计阶段1.设计方案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技术难度、成本、施工时间等方面的评估。
确保设计方案是可行的、经济的、安全的。
2.施工图纸管理:做好施工图纸的管理工作,确保图纸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复核和审核。
3.材料采购:从成本、质量、供货周期等方面考虑,制定合适的材料采购计划,确保工程材料满足需求,并且保证到位时间。
1.施工进度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项目的进度按照计划执行。
2.质量控制:通过培训、检查、评估等手段,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建设过程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3.现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落实每一项安全措施,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
四、运营阶段1.系统运行管理:制定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维修、更新、升级等工作,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2.资产管理:制定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做好资产保养、扩建、更新等工作,延长资产使用寿命。
五、退役阶段1.资产处置:对使用寿命结束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处理和清理,达到环保、安全、合规的要求。
基于ERP平台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基于ERP平台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摘要】在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及居民消费力大大提升的这些年里,电网建设飞速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增大。
传统的管理理念、方法已经很不适应当前的管理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在资产管理中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管理理念,摒弃落伍的管理方法。
电网企业的生产运营对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甚高,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引入ERP管理系统,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逐步实现了资产全寿命管理,全面提升了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固定资产ERP 全寿命管理随着电网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管理方法缺乏对资产全过程管理的总体考虑,很难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电力企业根据需要,在资产管理中不断引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手段。
借助ERP强大的系统工具,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灵活、全面地查询并及时更新维护固定资产信息,实现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现了电网企业资管理水平全方位的提升。
1 电网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数额巨大,在其总资产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
正如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固定资产管理,但是目前我国部分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1.1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一是固定资产变化频繁,因电力企业扩建、技改、大修和日常调换,固定资产实物形态和资产价值频繁变动,如果不能及时更改资产卡片、设备台账,将造成账实不相符。
二是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广、结构分类复杂、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企业内部相关部门间沟通不能及时、准确、快速的传递资产状况及其变化的情况,造成固定资产帐、实不符。
1.2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存在着管理不到位、出了事情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十分广泛,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多元,产权结构复杂,如一条1千伏线路即有供电企业自行投资建造,也有用户投资建造而实际上已属于供电共用资产的,有地方政府投资的,有地方政府采用集资方式建造的,有城农网改造的,有用户投资后又有供电企业出资改造的,以上各种投资渠道的形成资产,又因各种原因产权关系没有及时处理,造成产权不清晰。
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目标
构建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实现对电厂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实现电厂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02
智慧电厂概述
智慧电厂的定义
智慧电厂是一种先进的发电厂形态,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 集自动化、远程监控、智能管理、优 化控制、绿色环保等技术于一体,实 现高效、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生 产方式。
通过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企业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调整发电 策略,提高发电效率。
引入新技术
平台可以引入先进的发电技术和设备,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提高设备维护水平
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设备故障并进 行维修,提高设备维护水平。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技术可行性
通过研究和分析,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在 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现代电厂的管理需求。
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 周期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智慧电厂概述 • 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架构设计 • 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实施方案 • 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效益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项目背景
01
电厂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 要支柱产业,对于满足社会发 展和人民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 义。
平台应用培训计划
培训需求分析
明确培训目标,分析用户群体的需求和 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培训方式选择
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线上培训、线 下培训、实践操作等,以满足不同用
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

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的提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发展,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共识。
本文对电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全方位归纳总结,对其标准化工作流程做了简要介绍,针对电网项目推行的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未来的管控平台构建能够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关键词:电网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引言:由于我国电力部门的特殊性,现阶段在进行电网项目管控过程中,本应当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的项目,被不同的部门进行拆分负责,其管控中的环节,比如规划设计环节、采购建设环节、竣工验收环节、报废环节等等。
各部门之间对项目的管控环节各不相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电网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运作较为混乱,没有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最佳收益。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电力部门构建了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将电网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目标,为实现组织活动的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管控。
将科技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融合进入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环节当中,提高企业对电力项目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一、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网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要点在电力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的构建工作中,应当以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引,以电力企业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利用高科技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使用精益化的方法进行管控,设置资产优化配置为方向,将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的作用定义为降低成本提高使用寿命,最终实现电力项目最优化管理。
首先应当对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平台的目标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使得项目设计中的功能同成本相匹配,以功能需求作为标准,从生态环保、企业文化、社会需求等多个方面开展项目建设。
其次电网项目在建设和运行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性能的安全可靠,以项目整体作为出发点,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避免出现人员伤害事故、电网机械事故、设备运行事故等问题。
在电网建设项目中,有大量高科技的机械设备,应当从多方面考虑设备维护的成本、人力以及技术难度,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提高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平台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智慧电厂可视 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的成功案例和示 范工程,但该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各种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
VS
发展趋势
未来,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平 台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全面化、可视化和 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将不断拓展应 用范围和领域,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出更大的贡献。
CHAPTER 06
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 管理平台应用前景及展望
应用前景分析
提高电厂运营效率
通过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电厂可以更 有效地监控和优化运营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维护成本
该平台可以实现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率 ,降低维护成本。
增强安全性
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增强安全性。
CHAPTER 03
平台建设方案总体设计
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云计算架构
利用云计算的高效、灵活和可扩展性,构建 智慧电厂可视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的总体 架构。
分布式部署
根据电厂的实际地理分布和运营需求,采用分布式 部署方式,实现各区域、各环节的可视化管理。
模块化设计
将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成多个模块,包括数据 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等模块,便 于后期扩展和维护。
智慧电厂建设过程中,制度建设往 往滞后于技术发展,如何制定科学 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挑战。
• 解决方案
建立与智慧电厂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确保平台的规 范化和标准化。
协调沟通不畅
智慧电厂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如 何协调各方利益和沟通协作是一个 管理问题。
• 解决方案
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

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简介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是指通过监控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到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
该监控体系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效率,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的风险。
监控体系的重要性设备在企业的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
这有助于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工和损失,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监控体系的关键环节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设备采购在设备采购阶段,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信誉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需要制定明确的设备采购标准和流程,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企业的需求和标准。
2. 设备安装与调试在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需要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 设备使用与维护在设备使用与维护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和记录,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技能。
4. 设备报废与更新设备报废与更新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设备报废时,需要对设备进行评估和处理,确保设备的报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同时,还需要及时更新设备,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监控体系的实施策略为了确保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的有效实施,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1. 制定明确的监控体系标准和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得以执行。
2. 建立设备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3. 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和记录,包括定期维护、检修和故障处理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配电网智能巡检管控平台设计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配电网智能巡检管控平台设计摘要:本文基于配电网巡检工作实际,以“云物大移智”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设备台账管理、缺陷管理、状态评估、巡检管理、系统管理八大核心功能的信息化平台,通过移动终端与平台服务端的相互配合实现配电网智能巡检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确保巡检业务中“人、时、地、物、事”多源数据全面融合,显著提升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巡检管理穿透力。
关键词:配电网;智能;平台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配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保障社会生产、生活用电稳定供应的前提,而配电网设备巡检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然而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蓬勃发展,电网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电网越来越复杂,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配电网人工巡检方式给配电网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高的风险。
因此,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实现能源互联网背景下配电网巡检的转型升级十分重要。
本文充分应用“云大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技术[1],提出基于配电网智能巡检的全方位、可视化管控模式下的适用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架构,实现巡检多源数据全面融合,显著提升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人作业管理穿透力。
1.信息化平台设计原则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中枢作用,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平台设计[2-3]:(1)实用性原则:从配电网智能巡检的需求出发,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提高管理水平。
系统设计应符合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推动管理模式的深入构建和转型升级。
(2)易用性原则:充分考虑用户的特点进行平台设计与功能实现,分析典型用户需求,做到系统实用、易用。
只有当平台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时,才能提高用户的使用积极性,促进平台的优化改进。
(3)可扩展性原则:智能配电网巡检模式下,系统应支持业务的可扩展要求,具有良好的“随需应变”能力。
在设计时,应尽量提高系统的规范性,形成模组化、标准化的体系结构。
(4)开放性原则:系统平台作为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具有较高的开放性。
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朱炜昀

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朱炜昀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是电力系统规模,还是电力系统科学技术水平,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SCD)详细地对变电站相关关键配置信息进行了记录,与变电站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
笔者即从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入手,结合自身变电站管理经验,就智能变电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改变电压等级,连接电力系统与电力用户的重要职能,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性能和安全。
近几年,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电力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多数变电站完成了传统变电站到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转变,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性能和安全、稳定的同时,对于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本文即围绕LCM(Life-cycle Management)智能变电站配置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一、SCD全生命周期管理基本内涵概述全身命周期管理具体是指将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作为时间段,针对其内部所有阶段对应的具体活动实施全程管理的管理方法。
与常规性管理模式相比,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突出了全程管理相关内容,而不是针对某一阶段的具体管理。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SCD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如系统配置工具等,针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配置、实施、运行维护四个建设阶段进行循环管理,同时对其后期的扩建和改建工作实施循环管理的过程。
其生命周期循环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一智能变电站SCD全生命周期管理示意图二、智能变电站SCD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际功能及管理途径分析(一)SCD全生命周期管理基本功能模块分析1、版本管理功能分析版本管理工作在SCD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整个SCD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M i c r o c o n t r o l l e r s &E m b e d d e d S ys t e m s 2018年第5期w w w .m e s n e t .c o m .c n云服务平台的配电终端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安志国,王育飞,李伟克(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050222)摘要:介绍了一种以配电自动化终端产品为基础,通过R F I D 技术和网络云服务平台,建立了高效的数据交换通道,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与分析,使制造企业㊁供电公司㊁设备使用单位在能效㊁安全等方面达到整体最优,为实现电力系统的 信息流㊁业务流㊁电力流的高度融合 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㊂关键词:R F I D ;配电终端;网络云;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中图分类号:T P 31 文献标识码:AF u l l -l i f e C y c l e T r a c k i n g M a n a ge m e n t of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e r m i n a l B a s e d o n C l o u d S e r v i c e P l a t f o r m A n Z h ig u o ,W a n g Yu f e i ,L i W e i k e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C o l i n E l e c t r i c C o .,L t d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22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 t h e p a p e r ,a n e f f i c i e n t d a t a e x c h a n g e c h a n n e l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w h i c h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u t o m a t i o n t e r m i n a l pr o d u c t s ,t h e R F I D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i n t e r n e t c l o u d s e r v i c e p l a t f o r m.I t c a n m a n a g e a n d a n a l y z e a l l 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n t h e p r o d u c t l i f e c yc l e .I t c a n h e l p t o a c h i e v e o p t i m a l o v e r a l l ,i n c l ud i n g t he m a n uf a c t u r i ng e n t e r p r i s e s ,p o w e r s u p p l y c o m p a n y ,e q u i p m e n t u s e d i n e n e r g y e f f i c i e n c y an d t h e s a f e t y .I t c a n p r o v i d e e f f e c t i v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s f o r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p o w e r s y s t e m o f 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l o w ,b u s i n e s s f l o w ,h i gh d e g r e e o f i n t e gr a t i o n o f p o w e r f l o w.K e y wo r d s :R F I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e r m i n a l ;i n t e r n e t c l o u d ;f u l l -l i f e c y c l e t r a c k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 引 言智能配电终端(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和配电终端)作为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支柱产品,企业还未能实现实时监控配电终端产品的设计㊁生产㊁运行直至淘汰的各个环节,无法精确㊁及时㊁全面地把控其相关信息㊂2017上半年,配网自动化设备招标规模达12.5亿元,预计未来三年配电自动化终端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㊂对于配电产品制造企业来说,通过运用统筹设计㊁生产检验㊁运行维护㊁淘汰报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1],使配电终端制造企业在成本㊁能效㊁安全等方面达到整体的优化,可以为供电公司以及设备使用单位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提高配电终端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㊂同时,随着 中国制造2025 概念的提出,企业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㊂因此,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 F I D )和网络云服务平台的配电终端产品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系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㊂当前,国家电网对于配电自动化终端产品的管理以采购招标为起点,对于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设计生产环节还未实现监控管理,对于国家电网来说,建立相关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具有现实的意义㊂利用系统设计的理念以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 F I D )和网络云服务平台的在配电终端产品中的应用,建立更加完备的智能配电终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㊂系统分为以下4个部分:R F I D 配电终端研发㊁制造流程管控㊁仓储周转配送系统和云平台服务系统㊂通过配电终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配电自动化信息管理水平㊂1 系统原理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制造企业对于产品数据的管理经历了简单的铭牌标识㊁条形码㊁二维码等几个阶段,本系统覆盖配电终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研发生产㊁质量检验㊁仓储周转配送㊁验收㊁运行与维护㊁淘汰与报废等各个生命节点,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网络云平台来建立一种更加智能的信息档案,进行大容量的以及速度更快的数据传输,实现产品的跟踪与信息共享㊂R F I D 系统一般由读写器㊁电子标签㊁控制器㊁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等组成[2]㊂电子标签用于存储数据,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以磁场或电磁波形式完成数据传送[3]㊂敬请登录网站在线投稿 2018年第5期17图1 R F I D 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R F I D 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㊂其中P L C 控制器也可以替换为P C ㊁D C S 等控制器,接口模块一般均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E t h e r N e t /I P ㊁D e -v i c e N e t ㊁M o d b u s T C P ㊁P r o f i n e t 等㊂每个接口模块能连接的R F I D 通道数量最多可达到8通道,并能实现可编程的功能㊂读写器可采用高频或超高频,也可按安装形式分为固定式和手持式,电子标签的形式也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表面安装㊁磁性安装㊁带粘贴的薄片等形式,其最小尺寸可以小于7.5mm ,最高耐温可达240ħ,同时也可应用于防爆等危险区域㊂R F I D 电子标签可以支持快速读写㊁移动识别㊁多目标识别㊁定位跟踪管理等功能[4]㊂通过R F I D 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同时提高识别效率㊂无线射频技术(R F I D )的应用为智能配电终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搭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㊂在配电终端产品中植入有源R F I D 芯片,可以使配电终端产品获得生命㊂无论是在带电和非带电的状态下,建立和设备㊁主站的数据连接,同时把配电终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生命节点传输至网络云服务平台㊂有源R F I D高密度编码㊁实时处理速度快,具备可靠距离的数据传送㊁接收能力㊂网络云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及供电单位轻松实现对智能配电终端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档案管理,完成智能配电终端产品海量运行维护数据的实时上传与记录㊁过滤提取㊁产品工况㊁报表查询等㊂2 系统主要结构2.1 基于有源R F I D 芯片的智能配电终端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智能配电终端,工作在超高频段,支持无线射频读写,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具有数据存储功能[5]㊂芯片的存储区按分块管理,可以分别锁定和口令保护,支持密码保护读取控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低功率的读取和写入操作[6],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100年,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E P C G l o b a l C l a s s 1G e n 2(V 1.2.0)规范,以及I S O /I E C 180006C 协议,全球唯一识别码㊂基于有源R F I D 的智能配电终端具备以下功能:通过生产㊁流转信息的写入与读出,建立生产环节的工序模型,使生产装配信息可视化,从而把控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工序分析,精简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缩减成本㊂在不上电的状态下,可以读出配电终端产品的电子资料,包括合格证㊁参数表㊁工程图纸㊁技术规范㊁说明书㊁操作手册等㊂2.2 R F I D 配电终端制造流程管控在配电终端制造的各个环节设置R F I D 读写系统,根据销售合同自动生成一物一码的产品数据,制定生产计划,跟踪设备的调试㊁装配㊁质检等各个节点,实时定位管理产品的各个工序㊂将产品质量检验的结果报告实时上传并与产品匹配,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处理,完成后,将信息同步至R F I D 有源芯片中㊂2.3 仓储周转配送系统有源R F I D 具有信息存储容量大,抗腐蚀性较强,能够适应恶劣环境,通过防碰撞机制实现多通道多标签同时读写,进行批量识别,将设备参数信息写入R F I D 芯片中,在进出仓库时自动与E R P 系统核验,一键完成入库出库操作,减少管理失误㊂将产品的物流信息写入R F I D 芯片,结合北斗定位和G I S 系统,远方跟踪产品运输状态信息,提高仓储㊁周转㊁配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㊂2.4 网络云平台服务系统2.4.1 建立客户档案通过录入客户档案,实现业务对接㊂配电终端制造企业可以与客户分享入出库㊁发货单据,使客户实时查阅物资明细,实时掌握制造商的工作进度㊂用户单位可以继承制造企业物资基础数据,实现自动建立物资档案㊁一键完成接收㊁入库操作,实现企业间业务数据的高效交换(保密前提)㊂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支持体系,用户有任何技术问题,均可以通过扫描设备服务码,联系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及时沟通,为用户提供快速通道㊂2.4.2 智能监控与智能运维运维数据由加装在设备上的智能仪表和物联网终端上报服务器,数据分为正常运行数据和异常报警数据,异常报警秒级上报,正常运维数据15分钟上报一次;企业通过P C 端专用监控平台进行值班,发现异常信息马上通知运维团队(运维任务)或客户负责人进行排查和处理,主动服务㊂设备运维数据建立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分析评估设备健康指数,制定设备维护㊁维修㊁更新计划,提高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㊂2.4.3 服务任务当前,跨区域服务存在诸多不便,对于工程服务人员来说,响应时间长,服务成本高㊂需要派人员现场处理的由管理员将报修信息转为服务任务发布㊂服务任务有内部服务㊁外部服务㊁邀请服务三种㊂老产品没有服务码,通过传统传真㊁电话报修的,需要派员处理的,先在E R P 系统中登记,E R P 系统可生成服务信息二维码,用享服软件扫码,将信息自动带入服务任务发布中,简单高效,减少重复录入工作量及差错率㊂18M i c r o c o n t r o l l e r s &E m b e d d e d S ys t e m s 2018年第5期w w w .m e s n e t .c o m .c n内部服务:派自己团队的服务人员处理,信息仅在自己团队范围㊂外部服务:信息公开,所有通过服务商认证的服务商均可以申请合作,通过决标流程将服务外包㊂邀请服务:仅对受邀企业或服务专家公开,通过决标流程将服务外包㊂系统成立服务协作团队,由甲方现场联系人㊁服务商售后人员组成,可以进行业务协调沟通工作,服务人员可以进行日志㊁任务㊁签到㊁费用申报等服务过程管理[7]㊂服务任务由甲方负责人进行验收㊁评价,采集用户真正诉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加强服务团队管理㊂通过这个方案,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建立基于设备的用户和制造企业沟通渠道,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服务平台㊂3 R F I D 智能配电终端管理系统设计以配电自动化终端为基础,利用R F I D 数据通信模块通过高频无线传输来实现配电自动化终端数据参数写入与读取㊂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㊂图2 系统主要结构具体工作原理说明如下:配电自动化终端产品具有设备专用且唯一的R F I D 码,通过R F I D 阅读器读取数据,G I S 系统接收卫星信息,二者通过R S 232串口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数据算法将结果通过G P R S 模块发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实时处理,建立数据库㊂客户和企业可以通过手持R F I D 终端实现远距离扫码,进入用户查询系统,调取设备相关资料㊂结 语通过运用R F I D 技术和网络云服务平台,可以使企业对配电自动化终端产品的生产运行直至淘汰的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㊂同时,为使用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通道,为实现电力系统的 信息流㊁业务流㊁电力流的高度融合 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8]㊂参考文献[1]安筱鹏.工业4.0:为什么?是什么?如何看?[J ].中国信息化,2015(2):711.[2]许旻.物联网下R F I D 的架构及应用分析[J ].科技通报,2013(12):139141.[3]潘再兴.面向物联网的R F I D 系统防碰撞技术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4.[4]应俊,王剑,李开元,等.基于R F I D 技术的医院物资识别系统的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2007,28(3):2223.[5]陈硕.基于T i n yO S 的多s i n k 通信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D ].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6]徐人恒,曲井致,李迪星,等.智能电能表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的研究[J ].电测与仪表,2017,54(1):6770.[7]王荣福.企业C RM 的实施案例[J ].世界电信网络,2002(5):5052.[8]高昇宇.物联网与智能电网[J ].华北电业,2010,39(3):5456.(责任编辑:薛士然 收稿日期:2018-01-31) 得到的日志文件如图5所示㊂图5 日志文件结 语S TM S t u d i o 是一个方便㊁快捷,且功能丰富的观测工具,在开发㊁调试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该软件是一款免费软件,无需要购买㊂搭配使用的S T L I N K 也是一款价格低廉的调试器,总体使用成本很低,十分值得在使用S T M 32的项目中应用㊂参考文献[1]S T.G e t t i n g st a r t e d w i t h S TM S T U D I O ,2014.冷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㊂(责任编辑:薛士然 收稿日期:20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