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场地分析的一般程序为
1 画出场地的范围和形状以确定它的合法用地范围
2 确认房屋的缩进距离和已有土地所有权。必要时标出建设项目,
场地绿化,未来发展等所需要的面积和体积。
3 分析地形和地质条件,确定施工和户外活动区域的位置
4标出可能不适于建设房屋的陡坡和缓坡。
5 定出可作为排水区域的土地范围
6 绘制现有的排水结构示意图。明确地下水位的高度。标出可能遭受地表水,洪水过度冲刷和寝室的区域。
7 确定予以保护的现存树木和自然植物的位置
8绘制现有的水文图,标出予以保护的湿地,河流,分水岭,冲积平原和海岸线。
9绘制气象图:日照,主导风向,预期降雨量。考虑地形和相邻建筑对日照程度,挡风效果,眩光可能性等的影响。把太阳辐射作为潜在能源进行评价
10 确定通往公共道路和公共交通停车站的可能路口
2.场地平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1场地开发和建设应尽量减小场地和周边地界自然排水方式的改变。若改变地形,应规划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
2 尽量使场地开发和基础施工所需的开挖土石方量和回填土石方
量相等。
3 避免在易于腐蚀和滑坡的坡地上建设
4 要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尽量减少在此类场地上的建
筑面积。
5 要尽量减小对场地地形和原有植被的破坏
6依坡建设房屋时,要设置挡土墙或阶形台地。
3.基地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有哪些要求?
建设场地应与道路相连接,或设通道与道路相连接。若基地与道路相临街,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建筑物均不得超出建筑控制线建造
基地内的通道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机动车与自行车公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消防车通路不应小于3.5m,人行道路不应小于1.5m,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4.边坡加固
碎石护坡挡土墙护坡种植植物护坡
5.简述周礼.考工记中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礼制理念和管子的自
然至上理念的不同,举例说明这些理念是如何在中国古代城市格局中体现的?
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筑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其代表着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法礼,表现的城市形制中皇权至上的理念。
管子强调“因天才,就地利,固城過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城市建设思想,代表着打破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的变革思想,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
考工记的礼制理念,管子的自然至上理念。管子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周礼的单一城市布局模式,提倡从城市功能出发,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巩固皇权统治。周礼的城市形式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考工记的形式都得到了越来越完整的体现。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城市形式的影响业是长期并存的。许多古代城市格局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例如齐国临淄城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
当然,这两种规划思想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如新中国建立前的建康(南京)
6.你认为那些中国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
然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
隋唐长安城
隋的大兴城是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的,先测量定位,后筑城墙、埋管道、修道路、划定坊里。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官民分开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坊制在唐长安得到进一步发展,坊中巷的布局模式以及城市道路的连接方式相当成熟。长安城主要特征:①采用中轴线对称的格局;
②采用规整的方格路网;③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
元大都和明清时代的北京城
元大都城市布局更强调中轴线对称,在几何中心建中心阁,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王城的空间布局制度,也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同时,城市规划中又结合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并反映了元大都选址的地形地貌特点,表现为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对后来的明前北京城影响很大。
7.我国宋与唐代相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
析其原因。
1.里坊制
唐长安是中国古代实行“里放制”城市的典范
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放制,全城分为108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1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坊的四周筑高后的坊墙,有的设2门,有的设4门。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在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为16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里坊制的布置下,市和坊是分离的,并有专门的商业交易时间
宋代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延续千年的里坊制逐渐废除
北宋时期,汴京的坊,市分离开始瓦解,坊墙被拆除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巷,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
里坊和一,时间不受限制
2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总体布局中轴对称,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布局灵活。如唐长安是按照帝王意志修建的,布局规整,而宋东京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布局灵活3规模唐朝城市建设规模大,宋朝小
道路规模不同,唐代道路有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小,路网密度高,道路和商业结合,符合实际需要
4商业发展突破,在城外出现关厢,商业有集中地市发展成商业街,主要是封建控制放松,经济发展,市民阶级抬头。
5里坊瓦解,转为街巷制,商住结合,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
市民阶层的抬头。
8.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考公?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城市规划格
局发展的联系。
元大都城市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布置,1主体规划: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城西社稷坛,城东太庙,商市集中城北“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的规划制度
2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门,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呈方格网布局。
明北京城的内城范围在元大都基础山北部收缩了 2.5公里和南部扩展了0.5公里,使中轴线更为突出。清北京没有实质性的变更,城市较完整保存至今
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个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官邸,民居,商业市场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9.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
城市2中世纪城市3文艺复兴的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在古希腊繁盛时期,著名的建筑师希波丹母(城市规划之父)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