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德育渗透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各个年级的教育目标都已逐渐向素质教育迈进,小学科学这一学科也不例外。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对科学知识的讲解以及提升学生的科学技能,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科学的教学课程之中,这种落后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

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知识提升自身科学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本文将简要概述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德育渗透,旨在为广大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有效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德育渗透小学科学的核心教学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这一学科更加强调理性和实证,又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在小学科学的实际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小学科学教师应贯彻落实新课改政策,将其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原则,将科学课程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的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小学科学的教育效率全面提升。

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发展德育教育精神科学精神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科学这一学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处事态度和处事行为,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精神的基础,学生要想建立正确积极的科学精神,就要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要想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树立以德为先的德育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具有德育精神的教学情境,正确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较为简单的实践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比如教师在对《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认识液体》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在课前为教学准备一些各种类型的液体来作为教学辅助,如:水、醋、油和碳酸饮料等。

在正式教学时便可将课前准备好的液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对这些液体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观察的结果,通过学生对这些液体的亲自观察,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纯净的水无色无味、醋是有酸味的液体、油一般是黄色的液体、碳酸饮料拧开瓶盖时会产生气泡等等。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总结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总结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总结当前学校科学教育教学中,老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很留意从有利于揭示科学概念的角度出发,构建试验组织教学,但往往忽视科学教育教学的思想教育内涵,甚至在科学教育教学时与思想教育相抵触,使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培育有德的高素养同学,因此同学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各科老师都要在所教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与人格培育融为一体。

一、抓住教育契机,培育科学立场。

科学立场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

实事求是和尊敬自然规律是最基本的科学立场,也是科学教学中要重点培育的。

结合教材,开展观测试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是培育同学科学立场养成的重要途径。

譬如在观测事物或现象时老师应要求按科学程序进行,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由表及里;在做连续测量,月相观测,养植物,养蚕等等需要长期进行的观测时,老师应指导同学坚持按时观测,实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讨论。

而在试验当中,老师应要求同学根据步骤动手操作,照实记录试验结果。

如在三班级的《奇妙的水》一课教学时,同学都知道水的一些相关特性,但是认识上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表面。

为了让同学认识水具有表面张力,我又预备了两组试验,以及一个体验游戏,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培育他们严厉仔细,一丝不苟的科学立场。

二、结合教学活动,培育意志品质。

现在学校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受到了万般的宠爱,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辨别技能弱,做事情缺乏耐烦,没有毅力是很正常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老师有意识地培育他们。

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到新课程,所以他们爱好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但这种爱好最终还是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测讨论活动进行究竟。

假如此时老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对同学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同学爱好,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

如何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是个体人格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情感素养和道德行为。

首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学风格、态度等,塑造道德榜样形象,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与热爱。

同时,在科学学科教学中融入相关的德育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的内涵和重要性。

例如,当教授生物学中的生态环保时,可以让学生从道德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以及每个人应该怎样履行环保的责任。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

在科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讲述和讨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科学道德问题,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例如,讨论科学家应当遵守的伦理规范、科学实验中的道德问题、遗传科学中的伦理问题等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来解决道德问题。

例如,在学习动物保护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参与救助流浪动物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乐趣,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

科学是客观、合理、严谨的,要做到客观,就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不带有主观偏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同时,要强调科学实验中的安全和诚信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同时要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抄袭、不欺骗等诚信行为。

最后,通过学习小学科学学科中的科学发展历程和科学家的伦理道德问题,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尊重和敬佩之情,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品质和精神。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德育居首要地位,正所谓“教之道,德为先”。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德育当作附属物,认为它可有可无,而是应该具有德育先行意识。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课前准备时的德育先行意识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这几大领域,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明显或不明显的德育题材的学习内容。

在备课时,我们就要有德育意识,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准备教学活动、学习材料或实验材料时要考虑设计相应的德育活动。

例如,我们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的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主要是让孩子们观察和了解植物的各个部分。

备课时,教师就应该想到渗透珍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不管是带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植物,还是把植物带到课堂上去观察,尽量不要伤害植物。

特别是学习《植物的叶》一课中叶的蒸腾和光合作用时,让学生明白爱护花草树木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再来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顺理成章。

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当进行到与德育有关的环节时,要想办法不露痕迹地将德育渗透进教学材料、师生活动中。

如在教学《蚂蚁》、《蚯蚓找家》、《变色龙》等课时,观察活动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讨论清楚怎样去寻访小动物、活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爱护小动物,不伤害、不惊扰小动物,不破坏小动物们生活的环境,注意自身安全等。

孩子们经历这样的活动形成的印象肯定会特别深刻。

在随后的教学中,还会使用到蚯蚓、蚂蚁等实验材料,学生当然会很兴奋,老师却要清醒地意识到关于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讨论、行为已经开始了,老师很有必要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一节课即将结束时,部分学习材料的处理问题也很重要。

这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契机。

比如四年级上册《水里有什么》单元中,四节课每节课都要用到水,每节课下课后,教学活动中使用过的水该如何处理呢?直接倒掉?留待下节课同一级部的其他班级使用?收集起来留作他用?看来可以考虑让学生来讨论这样的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心得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心得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心得罗朝富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1、结合科学学习活动及兴趣,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

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

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促使学生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结合科学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勉强成了习惯,习惯就成自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然。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

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

要求他们进出教室时应做到“静、轻、快”,适时提醒他们注意保持洁净,与同学共同分享实验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认识到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感。

3、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

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这样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4、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受到了万般的宠爱,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分辨能力弱,做事情缺乏耐心,没有毅力是件很正常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

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积,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

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的教育,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克服困难、锐意创新的良好品质。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1、在学习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

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

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在教学“植物”单元必须长期进行的观察时,我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

在学生的实验中,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促使学生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在点滴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磁铁》、《纸》等课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现、利用和对世界的影响,同学们受到巨大的鼓舞,深深地为自己生长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文明古国感到骄傲。

3、在细节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

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

例如: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要求他们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细致等等。

这些细节、点滴都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提醒,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并要贯穿始终。

又如:我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去上课,要求他们进出教室时应做到“静、轻、快”,适时提醒他们注意保持洁净,与同学共同分享实验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认识到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感。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

我们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这种教学方法,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浅议小学科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小学科学课德育教学渗透

[浅议小学科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小学科学课德育教学渗透

[浅议小学科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小学科学课德育教学渗透大量的事实证明:“有知识,并不等于有德行”。

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德育是重中之重。

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了德育,更不能认为它可有可无,而是应该具有德育为首的意识,向自然界的水一样,用渗透、体验的方式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一、教学目标中的德育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课程性质中提出“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中更是具体地阐述了这个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如总目标中提到“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分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体现: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等等。

二、领会课标,反思自我课标中提到的,正是目前教师所希望努力达到的。

科学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为了他们能更好地去探究和适应环境。

德育在科学学科中能渗透进去又能体现出来的就是“求真、求善、求美,求得自身的圆满与完整、和谐与统一。

”在实践中教师就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必须要以德育为首,尽量把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在一起,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不断变化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不仅以科学知识引领,还要以科学精神支撑、以科学态度示范、以科学方法延伸,并在这些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摘要:德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科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由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尤为重要。

通过德育,小学生们可以从小懂得真善美、能树立正确的三观、确定远大的理想目标,并从此为之努力奋斗。

本文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力求推动小学科学教学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德育渗透;思考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促使小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由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德育渗透显得极其重要。

科学合理的德育渗透应当时刻以科学精神为支撑,以发现真善美为动机,以人格培养为目标,力求达到把小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的效果。

一、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目前我国已全面在中小学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教师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每一学科均含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资源,只要合理加以利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必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是人的一种社会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推动小学生们弘扬科学精神,崇尚理性,进而可以提升其人文品德素养。

二、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策略(一)以情感教育渗透德育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道德情感是内部动力,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激发同学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对德育教育的稳步开展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

比如在讲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这一内容时,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观察自己的影子,使得同学们真正感受到科学课的魅力,真正爱上学习科学,真正做到尊重科学,激发同学们的寻找真理的道德情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结与反思

三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结与反思

三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结与反思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在三年级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我尝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期达到更全面的教育效果。

二、德育渗透的具体措施1. 结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教授科学知识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自主探究科学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强调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我告诉学生们,科学是严谨的,需要实事求是、尊重证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要求他们如实记录数据,不篡改实验结果。

这种科学态度和精神的强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3. 联系实际,增强社会责任感:我结合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社会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教授科学知识时,我穿插介绍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发展。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德育渗透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德育渗透在三年级科学课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生们对科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探究精神、团队协作能力、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都得到了提升。

同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四、反思与展望虽然德育渗透在三年级科学课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不规范操作、缺乏耐心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尝试运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强化科学伦理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小学时期对于每位学生来讲都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一阶段教师应在各个学科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因此,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以及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三方面研究了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在诸多德育渗透所存在的问题中,德育内容选择上的偏差是最为明显的一种问题,显然这是受长期思维定式的影响所导致的,表现为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深层次理解而缺乏了对科学内容的实践性理解,这直接阻碍了小学科学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除此之外还包括小学科学教师在角色定位上的偏差,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即潜意识内仍旧将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使得自身无法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造成德育渗透困难。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1.增强科学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促进德育在各学科的渗透,提高全体学生的德育水平是现阶段的教学重点。

这就意味着作为当代教师,要想切实促进德育的渗透,首先要做的便是具备德育渗透的意识,其次是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渗透能力和水平,以逐步将德育渗透于小学科学教学中。

因此,教师应该在增强自身德育意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引导,并将德育与小学科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全方面了解,以使德育在小学科学教学的渗透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2.重视教师在德育中的以身作则众所周知,教师的行為对学生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教师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所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从而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为此,教师在德育中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综合素质来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渐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科学的知识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

科学是一个需要观察、思考和判断的学科,德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主动思考、合理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真伪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2. 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自信坚韧的品质。

科学实验和探究是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学生具有积极进取、自信坚韧的品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勇于探索、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积极进取、自信坚韧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科学实验和探究需要学生具有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德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和小组竞争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合理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品质。

1. 科学知识与道德修养的结合。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知识与道德修养应该是密切结合的。

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修养,培养敬畏自然、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美德。

2. 科学实验与探究的伦理道德。

科学实验和探究需要学生具有严谨认真、勤勉刻苦、公平正义的伦理道德。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守则、实验道德和科研伦理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实验与探究品质。

3. 科学知识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科学知识与社会责任应该是密切结合的,学生应该明白科学知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小学科学(心得)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心得)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论文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具备其特有的人文性,蕴含着深厚的人类生活精神:崇尚事实、强调证据,追求严谨和规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与合作,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等等。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大有可为。

一、抓住教育契机,培养爱国热情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点”和“德育点”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

例如:教学《宇宙》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等知识外,在介绍人类探求宇宙时,可以特别介绍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收集了我国人造卫星发射的成果、火箭发射领先世界等事例,特别是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太空之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等。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敢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紧迫感。

随后,还可以介绍了钱学森等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科学家的爱国热情和行动,感染了每个同学,大家纷纷表示,要像伟人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能够做到晓之有物,情有所动,具体、形象、生动。

二、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德育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实验材料的选择时很注意从有利于揭示科学概念的角度出发,选择结构性强实验效果好的材料,但往往忽视材料的思想教育内涵,甚至在材料的选择时与思想教育相抵触,产生了实验教学的“负效应”。

科学课,我们经常布置学生带材料来如食盐、米、米饭等劳动果实,但一到课结束,材料都变成了所谓的“废物”,扔进了废料桶,上科学课不应该这么“昂贵”!首先从带来的材料的量上来说,经济一点,不要太多或太大,如米饭和淀粉单元中,米饭的数量可以少一点,只要学生能看到现象说明问题就可以了;在“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时,选择的食物也可以小一点(如面包、馒头可以切得小一点),尽可能减少浪费。

三年级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三年级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三年级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自从三年级开始,科学学科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之一,不仅仅
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更注重在德育渗透方面的培养。

在过去
的一年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取得了一些
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注重在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
合作实验和项目研究,学生们学会了互相合作、分享和倾听他人意
见的重要性。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效果,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
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们注重在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尝试实践和改进。

通过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仅学会了基础的科学知识,也培养了
他们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注重在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通过
参观实地、观察和讨论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环境保护的
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最后,在科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也包括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通过讲解和讨论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自律、诚实、负责任的品质。

总的来说,通过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努力,学生们不仅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环保意识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

这为他们今后的研究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活动,进一步提升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效果。

小学的科学(心得)之在科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的科学(心得)之在科学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论文之在科学学科中浸透德育教育科学学科教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联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而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第一要增强自己的学习,提升自己素质,认识德育浸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一定逐渐领悟科学的实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一定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建立社会责任感;一定更多地学习终生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一定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会必定的科学思想方法,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议中碰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确定基础,为社会的可连续发展供给支撑。

经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心主义教育、道德质量教育,培养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人” 。

其次:科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足发掘德育要素,因材施教。

科学课程中丰富的知识根源于社会实践,切近生活实质,切近学生。

所以它拥有丰富的道德素质内容。

在教课活动中教师只需充足利用和掌握此中的道德教育要素,兼备兼备,全面施教,就可以达到增强教课效果的“两重”教育性。

比如:经过对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远大的理想,激发激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会求知,勤苦学习,发奋成才,学会生计,终生努力,不停完美自己。

使学生学会生活,情味健康,擅长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比方学习惯性、照料好你的身体等内容时,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学会健体,养成优秀的生活、卫生习惯,注意安全,不做无谓的牺牲等。

在讲到生物的同化、异化作用时。

教育学生要理解父亲母亲、懂得父亲母亲,培养学生对父亲母亲负责,对家庭的健全负责,对家庭的全部负责的意识。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为父亲母亲分忧,创建温馨的家庭气氛。

教育学平生常生活节约,不攀比,不显摆气,不乱花费,学会并主动肩负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学会料理个人生活。

要理解,体谅父亲母亲尊长,在家庭出现困难时,要主动为父亲母亲分忧。

其实在讲堂教课中还有很多契机,能够培养学生对他人的深沉感情,培养一颗爱心,指引学生学会对他人负责。

小学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小学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小学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引言小学科学学科的德育渗透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目标。

本文总结了小学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实践经验和策略。

德育渗透的意义小学科学学科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首先,通过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惯和价值观念。

其次,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德育渗透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1. 选取合适的教材和教具通过选取与德育主题相关的科学教材和教具,可以将德育渗透到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去。

例如,在教授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知识时,可以选择相关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2. 创设德育情境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德育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组织科学实验活动时,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情境相关的实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与道德的联系,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道德情操。

3. 推行德育活动开展德育活动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组织科学知识竞赛、科学实践活动、科学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结论小学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选取合适的教材和教具,创设德育情境,以及推行德育活动等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采用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为小学科学学科的德育渗透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多 种方式进行德育渗透。例如,通过科 学实验、观察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科学家 的故事、科学史实等,培养学生的科 学精神和人文素养;通过科学与社会 、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环保意识。
德育渗透的效果
通过德育渗透,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 道德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更加 热爱科学,更加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 ,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和珍惜生命。同 时,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探索未知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 ,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三
总结词:环保意识
详细描述:在环保主题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实践等方式,增强环保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与处理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03
德育渗透的方法与策略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 素,如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发展的历 程等,可以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德育渗 透。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 受科学发展的艰辛与不易,培养学生 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促进全面发展
德育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德育渗透,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还需要 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适应社会需求 的必然趋势。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前言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可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何将科学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公民。

1.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教育学生遵守科学道德,尊重科学知识,不做科学造假等不良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促进学生的人文关怀科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教学引导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珍惜生命、尊重生物等,使学生养成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科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可以教育学生在科学实践中保持诚实、严谨和勇于探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1.注重科学实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探究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知识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

2.重视科学道德教育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要重视科学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科学知识,不造假、不抄袭、不随意推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品质。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4.多元化评价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表现和科学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四、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案例分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尊重植物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论文之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世界眼光,更要培养成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

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是通过以下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
一、在学习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

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

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如在教学《抵抗弯曲》时我要求学生按科学程序进行,先用薄材实验再换成厚材,循序渐进,寻找规律。

在教学“植物的一生”及“校园搜索大行动”的单元等等必须长期进行的观察时,我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

在学生的实验中,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促使学生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如在小组实验《电磁跌》,有一组说他们不能使电磁铁吸引起来大头钉,我就叫他们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们连接方法,但还是没有吸引起大头钉来。

于是,我就首先郑重的肯定了该小组做法,同时指出可能是连接材料出了问题,他们就一一换实验材料,结果他们发现是一根导断了,当他们换好材料后他们成功了,这样使他们既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在点滴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在科学教学活动要抓住有关点滴,特别是我国的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发明史方面,我们教师要以情导学,引起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我在教学《磁铁》、《纸》等课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现、利用和世界性影响,同学们受到巨大的鼓舞,深深地为自己生长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文明古国感到骄傲。

三、在细节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

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

例如: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教育他们及时感谢小组内同学给予的帮助,教育他们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细致等等。

这些细节、点滴都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提醒要求来实现,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并要贯穿始终。

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

我们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比如:我在教学《用纸造一座桥》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办法最多,最后请每一组都进行展示,这样既注重小组的作用又展示了个体。

这种教学方法,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五、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受到了万般的宠爱,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分辨能力弱,做事情缺乏耐心,没有毅力是件很正常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

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到新课程,所以他们兴趣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但这种兴趣最终还是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

如果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积,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我在教学《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时,课上学生观察种子,学生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下课前师生设计一个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活动,我在学生兴趣下降,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帮助,帮助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分阶段以展示的形式把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让他们感受到克服困
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也能不知不觉地磨练了他们的毅力,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有益的活动形式能培养学生们的优良品格,优良的品格、良好的品质一旦形成,那将会受益终生。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