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六、英雄:金色的鱼钓》赛课导学案_0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1】篇〗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学会“颧骨、两鬓、斑白、严厉、收敛、疙瘩、粗糙、喜出望外”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示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用诗歌导入,揭示题目1.老师当堂背诵毛泽东的诗《长征》。

2.你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3.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你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了解一位红军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课文题目。

)(1)朗读课文题目,应该强调哪个词(金色。

)(2)读到“金色”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感,说说自己想到的,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1.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3.把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2)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三深入学习,体会人物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出示句子:“他们年轻。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老师:“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又会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学生甲:老班长既要像“上级”一样,在小战士们遇到困难时安抚他们,不断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还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克服,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的身体健康。

《金色的鱼钩》 导学案

《金色的鱼钩》 导学案

《金色的鱼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颧骨、两鬓、收敛、疙瘩、抽噎、红锈、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难点(1)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2)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3、朗读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颧()骨两鬓()收殓()疙()瘩()抽噎()红锈()青稞()面(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收敛:奄奄一息:喜出望外: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鱼钩”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课堂探究1、走进文本(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找出描写老班长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仔细体会,感受老班长的品质。

2、合作交流(1)小组内交流描写老班长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2)讨论:“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深入研读(1)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2)老班长是怎样一个人?从他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总结归纳(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三)拓展延伸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在老班长牺牲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写一写。

语文六年级下北师大版6《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二课时)

语文六年级下北师大版6《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二课时)
总课时
两课时
分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展示提升
导学环节
课堂流程
时间控制
任务驱动,问题导学
学法指导
当堂反思
学习目标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知道
2分钟
1.感受老班长的高大形象。
2.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
齐读目标
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
2分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班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用故事片段答复下列问题。
阅读有法
3分钟
我会给课文的各局部内容加小标题。
点拨升华
反应矫正
释疑解惑
4分钟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辉!〞?
抓住“灿烂〞和“金色〞两个词的本义和喻义。
总结提高
2分钟
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
说说自己的理解。
拓展提升
4分钟
假设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 ,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
把握课文每局部的主要内容,高度概括总结。
研读共品
交流感知
10分钟
1.读“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老班长的神态和动作说明了什么?
2.读“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讨论:为什么这段令你感动?
3.读“耐心劝导小梁〞片断,对老班长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
4.读“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说说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5.读“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注意动作神情的描写,交流时做好批注。
互助释疑
探究出招
3分钟
小组有感情地读一读描写老班长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再次体会老班长的人格魅力。

北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六、英雄:金色的鱼钓》公开课导学案_0

北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六、英雄:金色的鱼钓》公开课导学案_0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内容: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英雄中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感人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一定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指导学生朗读,入情入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从而升华主题。

同时教会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学习目标:1. 我会品词析句,理解课文。

2. 我能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题蕴含的深刻含义,感悟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抓住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体会其作用。

学习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学习过程:一、直接导入,齐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三、回顾精彩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员给老班长交代了怎样的任务呢?(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四、入情入境,重点赏析(一)以老班长为主线1. 文章的开头告诉我们老班长是什么样的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他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2)从这段文字中你会发现什么?(老班长的外貌描写说明了他的饱经风霜。

)2. 作者围绕老班长主要讲了哪些主要事情?(做鱼钩——吃鱼骨——命令喝——留遗言)(二)走进故事,感受人物品质1 .默读课文6-22 自然段,找出令你最感动的情节,边读边感受,并做好批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金色的鱼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作品的作者2. 理解作品的主旨3. 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重要句子4.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提问:“金色的鱼钩是什么样的东西?”2. 让学生联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故事。

引导他们思考漂亮的物品可能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心情。

二、阅读理解1. 学生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

2. 学生自读课文,并标出重点词汇和重要句子。

辅助材料:课文、铅笔。

三、讨论交流1. 学生交流并讨论自己标出的重点词汇和重要句子。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

2. 学生讨论并回答课文中的问题: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四、语言活动1. 教师分发课文中重点词汇的填空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填空。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教师提问答案的正确与否。

五、扩展阅读1. 学生阅读其他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如《针线铺里的金灯盏》。

2. 学生讨论并总结这些故事中的主旨。

六、练习巩固1. 学生完成一个小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问题:(1)小妮为什么会觉得鱼钩金灿灿的?(2)阿龙的鱼钩是什么颜色的?(3)阿龙在收到鱼钩之后有什么变化?(4)为什么小妮爸爸说鱼钩是他送给小妮妈妈的礼物?2. 学生互评答案,讨论解决方案,与教师核对。

七、思考反馈1. 学生回答问题:你有什么收到的礼物让你感到特别?它为什么特别?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导学总结】通过这节导学活动,学生们了解了《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理解了鱼钩金灿灿是因为小妮爸爸送给妈妈的礼物,明确了故事的主旨。

同时扩展了阅读与思维能力。

【导学过程】八、导入新课1. 教师请学生们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金色的鱼钩》的情节和主旨。

2. 引导学生们探讨一下,为什么人们喜欢漂亮的东西?九、细读课文1. 学生们再次读一遍课文,重点关注其中的细节和情节。

2. 学生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透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资料交流,初融情感1.两国人民在战火纷飞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列车开动的一刹那,心中的激情喷涌而出,这惜别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同学们也收集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齐来感受这人间真情吧。

2.交流资料。

二、入情入境,深悟情感1.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地深处,翻开发黄的历史,再现当年那不起眼的小小鱼钩吧。

齐读课题。

2.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说说这鱼钩是什么样貌?3.齐读句子: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鱼钩。

4.就是这个小小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默读课文,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5.把你感动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6.多么让人感动的故事阿,在老班长、战士之间,这深深的战友情是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力量,是他们寒冬中看到期望的浓浓暖意,读了这个故事,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7.说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的理解。

8.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点?(1)巧妙地点明主题。

(2)典型人物的刻画。

(3)精彩的对话描述。

(4)动人的真情实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2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体会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练习运用快速阅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课题,提出质疑。

师: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16篇)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16篇)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精选16篇)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请四名同学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

2、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环境。

先由一同学说,然后大家补充或纠正。

3、说一说哪些地方你感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文中外貌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默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讨论(1)指导员对老班长说,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

“上级”“保姆”“勤务员”各是什么意思?老班长一路上是怎样做好“上级”“保姆”“勤务员”的工作的。

(2)在第二段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的、语言的语句,还有一些是对事情过程的交代。

这些内容都是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说说哪些内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导老班长和“我的对话的朗读”。

要通过对话的朗读,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以上的学习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集体讨论,同学之间纠正、补充,教师作必要的引导。

)3、指导朗读第三段。

四、小结1、老班长为什么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为了鱼太少了吗?2、通过老班长带领我们过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说说老班长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五、指名读第四段。

思考讨论在这长满红色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体会和感想写下来。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学习课文第1段。

《金色的鱼钩》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金色的鱼钩》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金色的鱼钩姓名:小组:评级:家长签字: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斑白、严厉、收敛、粗糙、抽噎、红锈、青稞面、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品悟,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通过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再次感悟老班长的崇高品质,激发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4、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通过查字典弄清重点字的读音,并翻阅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阅读书中资料袋,查找并了解有关长征的故事,再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课前完成预习自测题,将预习中遇到的难解问填写到我的疑问处,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探讨解决。

4、根据探究点在书上圈画、批注,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材助读:走进背景林:1、课本资料袋有关长征的介绍2、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

首先是行难。

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

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

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

这样,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

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

二怕下雨。

草甸本来就难走,天下着雨,脚底下更软、更滑,稍不慎就摔倒,掉进泥沼里去。

三怕过河。

草地上有不少河,有的水浅好过一点,有的河宽流急很难过,如果遇着下雨更难了,不少被大水冲走吞没。

其次是食难。

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

这时候,草地才过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半。

还有那么长的路程怎么办?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

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

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英雄,教材选编了五篇课文。

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英雄的事迹。

本篇文章是第二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一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

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该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的品质的熏陶。

③体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④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⑤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4、重难点分析:
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学习时教师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5、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三、教学过程:
㈠、预习探究: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
㈡、合作交流: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谈谈感受。

㈢、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畅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会谈到会被班长为革命,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品质感动。

这样能及时释放学生心中的感动,又能根据学情来展开下面的教学。

㈣、品读体验
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

带着这
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品读重点句:
㈠从外貌体会中心:
⑴“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①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满脸的皱纹”证
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


“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②抓住表现
“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⑵“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
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
支撑的地步。

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㈡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
⑴、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①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
落令人感动?(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
班长的品质。

)②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⑵、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①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
段令人感动?(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

他是用革命的意
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②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
等重点词朗读。

⑶、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
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

……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
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①说出内心
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
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②指导朗读。

⑷、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①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
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②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
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
咽下去”。

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
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

病号不吃,老班长
“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
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③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
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沉重极了。


⑸、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①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
的感情。

②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把生的希望
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
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③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
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战士们心急
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
3、品味金色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读中心句。

4、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
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
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
⑵、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
述。

⑵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
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同学们练习后复述。

课堂作业:请同学们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认真读一读
吧。

四、巩固延伸
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2、课后实践活动:
3、可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