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 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分类与整理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2
【教材分析】
统计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随机现象的方法。就本单元来说,气球的个数、参与游戏的人数都是数据,这些数据都包含在生活事件和现象中。收集、整理数据,并用图或表的形式呈现,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了解能更清楚,把握更准确。安排本课时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活动,感受数据的意义和统计的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分类时,已经向学生渗透了统计的思想,但没有正式接触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想出把一些物体先进行分类,再整理,所以教学时一定让学生经历整理表格数据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能用表格的形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
性。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选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难点: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表格等。
【复习导入】
1.回顾旧知,明确学习分类的意义。
提问:(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类,可以按什么进行分类?
(2)学习分类有什么好处?
生1:我们可以把书包里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生2:可以把玩具进行分类。
生3:分类可以使一些物品整齐、有条理、不乱……
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课题)【探究新知】
不同标准下的不同分类。
1.出示例2情境图。
提问:4位小朋友和家人在做游戏,如果把他们分成两
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组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
生1:可以按照大人和孩子来分成两组。
生2:还可以按照男和女来分成两组。
2.师:把你分类的结果写出来,给大家展示。
学生独立写完后,展示学生书写的分类结果,教师作肯定评价。
3.表格填写分类结果。
师:如果把我们的分类结果表示出来,按照上节课的表示有点麻烦,怎么表示才能既简单又清楚呢?
教师出示空白表格:如果把我们的分类结果填在表格中,怎么填更清楚呢?
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行填写分类的标准,比如大人和孩子;男和女,第二行填写按各标准统计出来的人数。
4.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填写的表格。
5.汇报展示:体会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表格表示分类结果的简洁性。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类表格,注意展示学生间不同的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结果。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看了这些不同的分类表格,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不同的分类标准下记录的数也不一样。
生2:按照大人和孩子统计的数据是8和4,按照男和女统计的数据就是6和6。
生3:用表格的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很清楚明白。
结论: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统计的结果也不同。用统计表表示分类的结果简单清楚。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分类结果均给予肯定,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统计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完成教材第30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讨论。
展示汇报:学生汇报时注意让学生说明根据什么标准分成的两组,让学生体会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分类比较合理。
3.完成教材第31页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
4.完成教材第31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经历统计数据整理的过程,并且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分析,训练学生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图表中的信息和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5.完成教材第32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2)题,同桌相互交流第(3)(4)题。
全班汇报:展示表格,同桌代表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指名解答。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2)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